红楼中,林黛玉,一身瘦骨,倦倚西风,在紫娟的搀扶下看海棠惊,杨柳带愁,大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痴是谁:的悲凄曲调,她只望能够遇知音,而到知音绝去时,就大呕血,连命也不要了,有着诗人的灵性,却无哲人的胸怀.生命中太于"执着".
反看苏东坡,平生遭遇实属不幸,他有感而发,不平就鸣,最终孑然一身,被政敌,同党所不容,但看他的诗,却充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就是因为他亦诗亦哲的精神境界,才可以让他在凄苦中找乐,支撑着他的黑夜和风雨.
记得去年,我因为调职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一度莫名的烦燥,觉得在那个镇上呼吸也困难,看见车辆来往也觉得特别拥挤,天地颜色也从未清郎过,到处一片灰蒙蒙.很颓废,觉得这对我来说就是下调,那根刺搁着我很不舒服,就不想碰这刺也会不小心碰到,心里一直对于这件事情的"执着".把自己的生活情趣和工作乐趣埋葬全无.后来朋友一句话使我豁然开朗,其实自己是在做无谓的"执着",想通以后,身边一切都美了,单位的窗几也特明亮,走在街上觉得人群好可爱,看着晴空特别蓝.唉,才知道,人多么需要豁达一些啊!!
诗人的灵性可以临万物,美丽皆可娱目怡情,如果加上哲人的善于从事情的不同角度看,不会太在意某种程度,到处是风景怡人.没哲人之胸怀,那就会未见美丽是先生"好花不常开"的谓叹,见时又觉得无法持有心生悲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