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5/07/23 06:56am 第 1 次编辑]
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第四首直接转入长安,是这组诗的大转折。主题是对于国家命运的忧念。大意是政局变更,边境战火不断,国家前途可忧,而自己穷老荒江,无法报国,空有忧思而已。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前三首,都是讲的夔州事,这以下就讲到长安的事。这一章写长安,遥与第一章写“故园”,第二章写“京华”,每三章写“五陵”相呼应。又引出以下第四章。“弈棋”,一局一势,互有胜负。这是说长安屡经战乱。“似弈棋”,变故不长之意。“闻道”妙,不忍心直言,也不敢轻信。加“百年”二字妙,正见杜公满腹经伦,非腐儒迂论。即世事因袭于今,非一朝一夕之故。后人常引用“百年世事不胜悲”来感慨世事的不堪问,来抒发对国家社会民生苦难的满心不平。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古诗:“王府多第宅”。“衣冠”,指缙绅望族。长安城中的第宅,万户相连也。今王侯易,而第宅易主,一时大臣宿将,竞崇新第,遍满京师,世事可悲。长安城中的衣冠,万民所望。今文武异,而衣冠也异旧。“异昔时”,有大换班之义。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直北,夔州之北。征西,言当时有吐蕃之乱。广德元年(763)九月,吐蕃一度攻陷长安,代宗逃往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十二月才还京。二年(764),仆固怀恩(人名)又引回纥、吐蕃入寇。征西,也是将军之号。《晋书》:征西兴于汉代以张辽为征西大将军也。羽书,羽檄也。檄,尺有二寸之木,插羽其上,取其疾也。长安正北,关山之警急,西征吐蕃,捷报又迟,凡此数者,皆可悲也,岂非似奕棋耶!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鱼龙,《水经注》“鱼龙以秋日为夜”。这一句转写夔府秋江之景,故曰“秋江冷”。秋分而降蛰,寝于渊,故以秋日为夜也。鱼龙,都是极动之物,现在也已经潜蛰。所以说它寂寞。也有人说鱼龙是指杜公的故乡,秦州的鱼龙川。故国,指长安。杜公漂泊夔州,寂寞秋江如鱼龙值秋而蛰,不觉故国平居之事,一一追思,不堪回首。有人说,这一句意境可比李贺的:“思牵今夜肠应直,冷雨香魂吊书客。” 老杜的忧国忧民,可谓哀而不伤的极致。这是李贺所不能比的。也有人把这二句与“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相类比而读。这儿的“故国”,“国”要读为仄声。
前六句全不涉题,后二句方点出秋江。前六句所谓兴也,有所思从寂寞来。故国平时之事,到秋江寂寞之时历历堪思。三、四句写朝局变更,五、六句写边境多事,当此穷老秋江、了无所施之时,回忆故国,追念平居,不胜慨然。老杜“思”什么呢?今昔之慨吗?山河之恋吗?时间之殇吗?光阴之伤吗?乡愁吗?这就为后面的第五章做了铺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