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5|回复: 5
收起左侧

为杜甫鸣一下不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8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这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了。这里只想说说我自己对这首诗的一些阅读感受。之所以要说,也只是想再次说明一下“读诗是件简单的事情”。
  第一联写的是早春的清新景象,遣词虽浅却极为精确,富有动感,色彩明丽。“两个”句与“一行”句,视野一低一高,一窄一宽。对这两句不会产生多大的岐义。只不过,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由这两句预先着上的情感底色明显是轻快的。
  分歧出在后一联。由于杜甫诗作以沉郁为主,所谓三餐不忘家国忧患,说的就是他了。因此,人们在阅读杜诗之前,一般都会下意识地为其定下一个基调---此公之诗,忧民愤时之诗也。于是,就会从字里行间小心翼翼地寻出跟忧民愤时有关的痕迹,倘若有困难,那就适当加以联想,再旁搜侧剔,总之,要是跟这种情感基调扯不上关系是很难善罢甘休的,仿佛杜公一生就该沉郁到老,不能有一刻轻松。如若不然,那杜公就不是杜公了。这是读诗的一个固定模式,古已有之,于今尤烈。
  犹记得小学老师教我这首诗的时候,也是引经据典一番,最后总算是说到一点:杜甫是一位古代的爱国大诗人,他的诗充满着爱国的情感。当然,小学生学习教化,辅以家国教义是应该的。可也就是从小时候开始,人们就对这种模式渐渐习惯且以为理当如此了。这一点和西江派论杜甫诗如出一辙,讲究字字有来历,而西江此等论法已受后人讥笑。
  试想,面对第一联如此清丽早春景色,忽尔于第二联就无端忧愤起来,想来,杜甫的家国之忧也着实来得太过强烈了点。杜甫居草堂期间,是他后半生里最平和的一段生活。尽管仍是忧民愤时,但也有轻松怡悦的时候。并不真是连三餐都不忘“至君尧舜上”的。人们硬要从杜甫这首绝句里读出这种情感,在我看来,非但减了诗味,也使杜甫的忠君爱国之情成为一种“矫情”。
  就我来看,“千秋”之雪,“万里”之船只是诗人杜甫因见早春难得的清新景象,在他的草堂里引得一时思绪驰骛,加上他本来就诗思雄健,由看到西岭之积雪而思接千载,由看门前东吴(只是对应“西岭”的一个地名泛指)之泊船而视通万里。于此,更见杜甫此时心境之明澈通透也。倘若此时竟来一番忧愤之思,不啻败兴甚矣。而我们也应当让一生饱经忧患的杜甫就在他的这首诗里“一晌贪欢”,让他的诗兴融入那片明丽的早春景致中去。这也更符合人之常情的吧。
  所以我个人觉得,现在那种读诗模式真是不足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8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杜甫鸣一下不平

是啊,我们已经习惯于咬文嚼字了,总想从文字中去读出些由我们自己的视角而投过去的什么深刻之类的东西,这就像一部《红楼梦》一样,今人反复读来,反将自己的观点视角强加于书中人物身上。所以,国人会遭遇“文字狱”之害。虫子此言,为我们提了一个醒,杜甫其实也非总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忧愤,他也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轻松愉悦。读一篇文字犹如苏轼的那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关键是我们自己内心与作者的共鸣,而不要总是“文以载道”地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诗人的头上。敬上月光酒一杯~~~~佩服虫子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杜甫鸣一下不平

门虫的诗评真是太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杜甫鸣一下不平

刚才看了虫子的论述,一直在琢磨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手边的一本《宋诗鉴赏辞典》也是我学习的一个途径,想知道的无非是诗人写这首诗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中的见解和虫子说的传统观点非常的接近。虫子反传统理解了一回,在西岭千秋上一句上,我想起杜甫是位诗风严谨的诗人,既然定名为绝句,格律对仗他一定是严格遵从的。所以虫子提到的“东吴”是为了“西岭”对仗,我觉得可信,绝句和律诗中颔颈两联为了对仗的工整,有时是不惜杜撰而造境造语。杜甫是一代大家,对于诗词的把握他更是倾注了他的心血,不然怎么会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所以这首我的理解是从眼入心,有实景,有虚景。纵观全诗,更似格律下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4-3 14:2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7-2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杜甫鸣一下不平

    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3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杜甫鸣一下不平

    厉害  这年头虫子成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13:47 , Processed in 0.0726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