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68|回复: 8
收起左侧

摘抄 的 禅与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5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仅苏、黄诗有这种冷静谛视的特点,宋代其他诗人也多对宇宙人生取一种超然的、带有距离感的观照态度,这便形成了宋诗的某种超越精神。这种超越精神,是与禅风有密切关系的,更多地出现于浸淫于禅悦的诗人的创作之中。如沈辽是北宋一位有名的诗人,中年以后,“一洗年少之习,从事禅悦”。(《宋诗选·云巢诗钞》)他有诗云:“已恨初年不学仙,老来何处更参禅?西风摇落岁事晚,卧对高岩看落泉。”(《游瑞泉》)这也是对世事的冷眼谛视。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韩驹,颇有禅学修养,与禅僧过从甚密,唱和之作不少。韩驹诗中有些以禅论诗之作,也是广为人知的。如《赠赵伯鱼》诗云:“学诗当如学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韩驹有些诗作是取超然谛视的角度来写人世的纷扰,其间是借助了禅观的。如《次韵参寥》其二:“且向家山一笑欢,从来烈士直如弦。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向两川。短世惊人如掣电,浮云过眼亦飞烟!何当与子超尘域,下视纷纷蚁磨旋。”这正是禅宗的“返照”。
禅宗爱自然,禅便栖息在大自然之中。在禅的公案中,处处都有自然的意象,作为禅机的启悟。“如何是和尚家风?”“满目青山起白云。”“如何是灵泉境?”“枯椿花烂漫。”“如何是清静法身?”“红日照青山。”自然,在禅宗的眼中,是何等的亲切!李泽厚先生于此有较精到的论述,他说:“禅宗喜欢讲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打交道。它追求的那种淡远心境和瞬刻永恒,经常假借大自然来使人感受或领悟。其实,如果剔去那种附加的宗教的内容,这种感受或领悟接近一种审美愉快。审美愉快有许多层次和种类。其中有‘悦志悦神’一大类。禅宗宣扬的神秘感受,脱掉那些包裹着的神学衣束,也就接近于悦神类的审美经验了。不仅主客观混然一致,超功利,无思虑;而且似乎有某种对整个世界与自己合为一体的感受。特别是在欣赏大自然风景时,不仅感到大自然与自己合为一体,而且还似乎感到整个宇宙的某种合目的性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级审美感受诗人爱自然。因为大自然比朝廷、比市井都纯净得多。越是政治昏昧、世风日下之时,诗人们越是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以净化自己的灵魂。真爱自然的诗人,是把自己的灵魂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耽禅的诗人爱山水,亲自然,王维、孟浩然如此,刘长卿、韦应物、柳宗元也如此。禅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心灵的存在方式。当他们在仕途上受到挫折后,或在精神上、心灵上饱经忧患之后,往往会顿悟禅机。“人生如梦”的观念就会变为亲在的体验。尚有一份正义感、正直心的士大夫在饱谙了官场龌龊后,就会更钟爱于自然。王维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磨难后,虽然仍在朝廷任职,却更为栖心释梵。在辋川别业写下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孟浩然在长安求宦不成,再返江南,“山水寻吴越”,在山水诗中所表现的心情,十分清远恬淡。白居易在饱谙朝市争夺、官场倾轧之后,晚年一心向佛,澄心静气,在他眼中的自然是清悠闲远的。当诗人以禅的眼光来看自然时,自然物象进入诗中,也就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禅味。受禅风薰陶的诗人,写出的山水诗,都有着渊静的氛围。禅宗喜爱自然,是把自然作为“佛性”的寓含。染禅的诗人们,有禅的意识,禅的眼光,他们面对自然,往往借物象来品悟、咀嚼禅理,自觉不自觉地在诗中道出参禅的心得。如白居易的《闲咏》:“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荫。早年诗思苦,晚年道情深。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再如苏轼的《吉祥寺僧求阁名》:“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哪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都是在诗中表述出自己的宗教情感体验。禅的意识在这种情境中,转换为在有限中见无限的审美能力。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千差万别、各具形态的,又都是千变万化、生灭不已的。禅宗善于即色谈空,在万法的殊相中品味真如。诗人则善于捕捉活生生的物象,剪裁下大自然鲜活的一草一木,摄入诗中,使它传写出宇宙的脉息,留住美的永恒。

  禅宗把自然作为“真如”的表象,认为一花一叶,都含有佛性。因此,一切都有了灵光;诗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是将自然作为诗的渊薮,作为逃离世俗丑恶的精神绿洲的。杜甫即云:“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寄题江外草堂》)而禅的介入,使那些山水诗,又多了些奇妙的氤氲!

 〔张晶,1955年生,吉林四平人。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有《辽金诗史》、《辽金元诗歌史论》、《佛禅精神之光》等专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6-5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的 禅与诗

望斑竹删掉,摘抄时也没有通过作者同意。摘抄完毕以后,忽然想起没有让作者同意,惭愧  还是删掉把。惭愧  惭愧
  合十恭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5-6-5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的 禅与诗

    多谢分享^_^
    一般发帖只要注明转的就行了,网络讲究的就是共享。^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6-5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的 禅与诗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5/06/05 08:09am 发表的内容:
    多谢分享^_^
    一般发帖只要注明转的就行了,网络讲究的就是共享。^_^
    哈哈,欢迎风铃来水乡,我不会赏诗,喜欢看评论,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的 禅与诗

    敬上月光酒一杯~~欢迎欢迎,帮宁儿妹妹待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5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的 禅与诗

    中国文化与禅修佛学有着莫大的关联。
    多谢分享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的 禅与诗

    建议看看云门居士的《佛家诗》,很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9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的 禅与诗

    收藏了,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6-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 的 禅与诗

    佛陀捻花微笑,不知是何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5 23:19 , Processed in 0.0791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