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89|回复: 23
收起左侧

[分享]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5-5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舞在 2006/05/05 00:35am 第 1 次编辑]

    中国茶道与佛教  
    发表时间:2005-07-02 11:18:25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
      1、“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愿大家都作个放得下,无牵挂的茶人。
      2、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2.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3.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3、“禅茶一味”的意境
      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下面的四幅对联与四首茶诗很有趣,对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帮助。
    茶联四幅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苏东坡
    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
    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
    ——招隐寺内
    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
    ——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
    ——上饶陆羽泉联
    茶诗四首
    题德玄上人院
    杜荀鹤(唐)
    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
    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
    罢定磐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虽未似师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
    与茶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灵一和尚(唐)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北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失题
    陈继儒(明)
    山中日日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石枕月侵蕉叶梦,竹炉风软落花烟。
    点来直是窥三味,心后能翻赋百篇。
    欲笑当年醉乡子,一生虚掷杖头钱。
    茶与中国文化发展
    赵朴初
    七碗受之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读了这几首茶诗、茶联,您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茶史大事记  
    发表时间:2006-02-11 10:58:02
       
      
    原始社会神农时代
            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是茶叶药用的开始。  
    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 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元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三国(公元220--265年)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
            《南齐书-武帝纪》记述在遗诏中要求以“饼、茶饮、干饭、果脯”代替牲祭。  
    南朝梁(公元502-557年)
             《邛州先茶记》中记述南朝梁已有将“荼”字读为“茶”音,但尚未将荼改用茶字。  
    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代科举时,朝廷为怯除应举士人的疲乏,故送茶汤入试场,称为“麒麟草”,因此饮茶风俗渐及于文人。 唐玄宗所撰《开元文字音义》(公元730年)首次出现“茶”字。 《封氏见闻记》中记述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煎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但由于民怨,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终止。复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准张滂所奏重课。 公元8世纪后(约公元760年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专门任命王涯为榷茶使,专责管理茶务。 唐武宗时“诸道置邸以收税,谓之蹋地钱。”(语出《新唐书》食货志)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着《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建文二年(公元1191年),荣西禅师归日本,将末茶传去扶桑。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驱。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65年淡水海关公文记载82022公斤茶叶。为宝岛正式茶叶输出记录。
    1866年英商John Dodd来台收买茶叶。
    1867年John Dodd于艋舺初设精制茶厂。
    1869年John Dodd将2131担乌龙茶首销美国,并加以福尔摩沙茶的标记。
    1873年台湾将滞销的乌龙茶运往福洲,首制包种茶外销。
    1885年福建安溪人王水锦、魏静至南港大坑制作包种茶并传授技术。
    1889年刘铭传成立“茶郊永和兴”茶叶辅导机构,并附设“回春所”作为茶职介绍所。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中国茶文化拾趣  
    发表时间:2005-08-16 14:30:13
       
    程柱生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荣西掸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南宋开庆年问,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井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我国宋代时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着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各国。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两方的大门。
         ▲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其中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相传我国最大的茶馆是四川当年的“华华茶厅”,内有三厅四院。成都茶馆设有大靠背椅,饮茶聊天或打盹都极为舒适。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茶叶的八大保健作用  
    发表时间:2004-10-20 08:46:38
       
      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李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只知道茶可以减肥,原来还有这么多作用哦,收藏了。
    楼主大哥,字能编辑大点不?眼睛看花了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华华茶厅”是偶开的,没人知道吗?
    欢迎大家光临,免费开放,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好渴,真的好渴,不想去倒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下面引用由淡蓝蓝蓝2006/05/05 01:33pm 发表的内容:
    只知道茶可以减肥,原来还有这么多作用哦,收藏了。
    楼主大哥,字能编辑大点不?眼睛看花了哇``
    恩,太大了效果不好,小妹将就着看哈.眼睛花了我给你揉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下面引用由亦云2006/05/05 01:41pm 发表的内容:
    “华华茶厅”是偶开的,没人知道吗?
    欢迎大家光临,免费开放,嘿嘿
    在哪,坏样带我去光临指导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呵呵,想不到,荆楚的斑竹亦是茗风逸士,却不知这待客的清茶,却是何方佳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风舞请贵客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下面引用由风舞2006/05/05 04:28pm 发表的内容:
    在哪,坏样带我去光临指导一下
    你还指导一下?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偶记得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带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好久没喝茶了,想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清茗一盏,口齿噙香.
    满园月色和茶煮,万古泉声带韵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0 16:57
  • 签到天数: 2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6-5-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小风~
    改行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下面引用由折翅的蝴蝶2006/05/05 09:06pm 发表的内容:
    小风~
    改行了?
    。。。。。
    荆楚的茗园掌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5-6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wma]http://www.vling.cn/uploads/musics/lx.wma[/wma]
    许巍-旅行

    阵阵晚风吹动着松涛
    吹响这风铃声如天籁
    站在这城市的寂静处
    让一切喧嚣走远
    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
    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
    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
    有一群向西归鸟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下我和你
    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谁让我们哭泣又给我们惊喜
    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总是要说再见相聚又分离
    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
    只有青山藏在白云间
    蝴蝶自由穿行在清涧
    看那晚霞盛开在天边
    有一群向西归鸟
    谁画出这天地又画下我和你
    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谁让我们哭泣又给我们惊喜
    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
    总是要说再见相聚又分离
    总是走在漫长的路上
    看到老哥星座里面的话,老哥要保持微笑哦~
    写作是个苦差事,老哥身体要紧!:)~
    这首哥送给老哥,觉得很配这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2 14: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5-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茶

    下面引用由折翅的蝴蝶2006/05/05 09:06pm 发表的内容:
    小风~
    改行了?
    。。。。。
    呵呵,我想当掌柜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2 01:41 , Processed in 0.0914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