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9|回复: 15
收起左侧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9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想接着再续转的,不知为何找不到开始的第一贴了,只好重新开始~~~
楚文化:湖湘文化的源头
□周秋光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现今湖南境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文化。湖湘文化的“湖”指洞庭湖,湖南在该湖以南。“湘”即湘江,是湖南境内的第一大河。
  最早称湖南为“湖湘”者是五代十国时担任潭州军府事的武陵人周行逢。到宋代时,朱熹称南宋时由胡宏和张栻先后在南岳和长沙岳麓、城南书院讲学的这一派为“湖湘学派”。元、明、清以来,“湖湘学派”的称法被学者们沿用,但同时又有“湖南学派”、“湖南一派”、“湖南道学”、“湖南学统”、“潭学”“湘潭学派”、“湖南理学”、“湘学”等一些称法并列。到了近现代,学者们则多盛称“湘湖学”、“湖南学”或“湘学”。而真正称之为“湖湘文化”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早、中期,其时因为大陆出现“文化热”,海内外一些学者对于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湖南地方文化发生兴趣并展开研究,从而便创造了这个名词。
  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境内便有古人类在繁衍生息。可考的古代湖湘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湖南境内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已发现的有900多处,其发展的状况表明,湖南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已开始摆脱原始的采集和渔猎经济,进入到古代的农业文明。而上古传说中的炎帝南徒葬于酃县舜帝南巡葬于九嶷山的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那时的湖南与中原有着一定的联系。
  湖南在新石器时代的全部文化积淀到青铜器时代,便都融入到逐渐形成的楚文化之中。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楚在当时被周人称作荆楚、荆蛮,其地域辖现今的两湖,都城在丹阳。
  楚文化存储孕育于夏、商时期,其时也是中原文明泽被两湖的时期。考古材料显示,湖南受中原文化影响到商代才渐趋明朗,主要表现是在青铜铸造方面。商人的青铜铸造术在商代中期已传到湖南北部,商代晚期传至湖南中部和整个湖南。西周时期,在湖南境内仍表现为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两相并存和相互影响的局面,两者之间继续存在着地区性和民族性差异。
  楚文化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中期,它融合了周边地区的异族文化,特别是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加上楚人博采众长、因时变革的创造,从而形成了具有楚地诸民族特色的新文化,这种文化一经形成,便立即向四周辐射。据载向南辐射到两广,向东辐射到江西和安徽,向西辐射到四川,向北辐射到河南等地。
  楚文化无疑成为后来湖南文化的源头。据古文献记载,湖南原为越人和“蛮”、“濮”等民族居住地。春秋战国时,随着楚国的征湘,楚人、巴人等楚国境内的民族便相继进入湖南并逐渐成为湖南境内的主体民族。湖南原土著民族的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楚人入湘后,一方面征服和统治着湖南的土著民族,一方面也推广了较为先进的湖南的土著民族,一方面也推广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得湖南地区的农业、林业、牧副业、手工制造业和商业等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商业的发展也促使了湖南各地城市的兴起。如澧水流域的鸡叫城、沅水流域的黄楚城,湘水流域的长沙城等等,其中以长沙城最有代表性。到目前为止,仅长沙地区所发掘的春秋战国楚墓即达3000座,发掘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楚人聚居、人口稠密、手工业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市。
  楚人不仅与湖南的土著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也创造了新兴的封建的制度文化与充满着神奇色彩的精神文化。楚国在春秋时代已是实行封建郡县制的国家,征服湖南省的土著民族后,即在湖南设县任尹,封君封邑。无论郡县或者封邑,都必须向楚王室缴纳贡赋。对原居住在湖南各地或新迁入的楚人或巴人,都一律按土地征收实物地租与田赋。
  文字是文明的要素和标志之一。春秋以前,湖南的土著居民还不曾掌握和使用文字。楚人入湘后,湖南土著居民便普遍地学习由楚国输入的文字,与此同时,楚人给湖南带来了中原的文献典籍,传播了当时北方较为先进的礼仪习尚及其文化思想:其文献典籍被刻在青铜器上和书写在简牍与帛书上在湖南广为流传,其礼仪习尚主要是江北的生活习惯与民俗风情,其文化思想突出地表现为中原的五行、阴阳术数学说与老庄的消极避世观念。
  春秋战国时,湖南的土著居民大都信奉原始宗教,祟拜各种社会神与自然神。楚人入湘后给湖南带来了楚人的宗教信仰与神话传统。湖南土著居民的原始宗教与楚人带入的宗教、神话相互影响、融合,便构成了春秋战国时独具湖南特色的宗教与神话。反映这些宗教与神话的文献有屈原楚辞中的《九歌》、《楚辞》、《九章》、《天问》和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帛书,以及各种墓葬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楚人与湖南土著民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与水准。


(以上文章转摘自<长沙里手>网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9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秦汉——魏晋:汉文化特色的楚文化
□周秋光
  秦灭楚统一六国后,湖南成为了秦王朝统治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自秦至汉,国家统一的民族文化开始逐步形成。民族文化的形成首先是从民族自身的融合开始的。秦汉时期因兵祸与天灾的频繁发生,北方和中原地区的人口大规模地向南迁徒。湖南境内的人口尚不足50万。西汉元始元年(公元2年)达到约51万。及至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时,便增长到281万。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人口的民族成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由于中原和北方人是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湖南境内原有的大部分土著民族逐步向西部、西南部以至湖南境外的西南山区退徒,留下广大的江湖平原供中原人和楚人聚居,这些中原人和楚人再同那些没有退徒的湖南土著居民融合,便构成了湖南境内新的主体民族——汉族。
  在民族融合的同时,湖南境内的楚文化与新进入的中原文化融合,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形成新的具有汉文化特色的楚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秦汉时期铁器、牛耕的普遍应用,农作物品种的增长与产量的增加,使得当时的湖南在粮食供应上不仅能够满足内需,而且还能大量外调。手工制造业除原有的外,另增加了新的门类,如印染、刺绣、造瓷、造船等。某些手工业已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平,如马王堆出土的轻薄素纱禅衣重49克,其经纬丝纤度已达到与近代缫出的最精细的丝纤度相当的程度。交通运输业也发达起来,水路方面,利用洞庭湖和湘、资、沅、澧四水,沟通了湖南与中原地区以及大江南北的联系,在陆路上,则开通了与两广的出入通道。商品流通中使用的货币除“五铢”铜等之外,还出现了铁钱币。在制度文化方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行郡县、修驰道、划一币制与度量衡等秦朝时期初步完善的。到西汉时期,湖南的郡县设置更为严密,同时封国遍及各地。东汉时期朝廷对于湖南境内的诸“蛮夷”采取了一系列招抚和羁縻的措施。在精神文化方面,黄老之学在当时的湖南已十分流行。在马王堆出土的汉墓中发现了一大批医学帛书和两部我国迄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天文学专著,还有三幅古地图,说明当时湖南的医学、天文与地理学也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医学的发展大概与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长沙担任过太守不无关系。文学艺术上,有长沙王太傅贾谊所作的《吊屈原赋》等在中国赋史上极具地位。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墓葬中,还有大批的帛画与古乐器,也反映出当时湖南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并且东汉时湖南耒阳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秦汉以来国家统一的局面不保,出现了将近400年的分裂和战乱,战争使得全国的人口大幅度减少。据载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湖南地区的人口由140年前的281万减少到只有97万。在这数百年间,湖南由于地处江南,相对来说受战祸兵灾的影响比北方要少,社会安定的时日较多,因此经济仍得以向前发展。农业上,随着耕地拓垦,水田灌溉面积大,以及牛耕进一步的推广,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使得粮食作物有了很大程度的增产,湖南在当时已开始成为全国大米的重要产地和供应地。三国时,“长沙好米”已是名声在外。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工商业的繁荣,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酒业在湖南特别发达。独具特色的青瓷制造业和麻纺业、造纸业、造船业以及金属制造业都有长进。各种产品的增多使得商业流通领域也十分活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早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其突出表现是以世家豪华为代表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庄园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在湖南地区也同样出现了一批世家豪华,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广占田地,私募佃客,部曲,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当时反映世家豪意识形态的清谈玄学之风在湖南也盛极一时,所谓玄学,即《老子》、《庄子》、《周易》三玄。清谈玄学就是对“三玄”的研究作出解释。湖南当时颇有名气的清谈家和玄学家有泉陵(今永州)人刘先,长沙人虞授、邓粲,武陵人潘京、伍朝、龚玄之等。他们都崇尚“老庄”,提倡“安于陋巷”,“避世山林”,终身隐而不仕。
  由于崇尚“老庄”和清谈玄学之风的盛行,与之相近的道教在湖南得到广泛的传播。道教的主要据点在南岳衡山,衡山的祝融峰有南岳观,西晋太康八年(公元287年)所建。在其他地方的著名道观有巴陵的青霞观,醴陵的登真观等。
  佛教传入湖南也在魏晋之际,湖南最早的一座佛教寺为麓山寺,建于西晋初年。稍后又有巴陵君山寺、圆通寺、桃源净照寺、衡阳上圆寺、衡山衡岳寺,攸县证果寺等一批佛教寺庙的出现。
  魏晋南北时期湖南在文化学术上已经有所表现。东晋耒阳人罗含所著《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著作。三国时湖南的著名文士有丞阳(今衡阳)刘巴、湘乡蒋琬和长沙人桓阶。刘巴还作过蜀国的尚书令,蒋琬作过蜀国的尚书郎与大将军,可以说是当时中央一级的官吏。湖南人最早崭头露角,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在东汉时有耒阳人蔡伦(任中常侍)、桂阳人胡腾(任窦武佐治属官)、泉陵(今零陵)人蒋晋(任尚书郎)和刘优(任尚书右仆射),到魏晋时期则为刘巴与蒋琬。到南朝时,湖南文学上的杰出人物有澧州人阴铿与车胤。此外,邓粲还是东晋时著名的史学家,罗含既是哲学家又是地学家,南朝时著名的地学家尚有武陵人黄闵与伍安贫。
  湖南的文化学术从秦汉到魏晋,虽然较之以前有了进步,但在全国范围内估量,其总体水平还不高。据有关学者统计,西汉出书282种,湖南仅1种,《汉书》所载士人510名,无一出于湖南;西汉私家教授和五经博士人数湖南均为零。东汉出书568种,湖南仅2种;《后汉书》列传中士人990人,湖南仅4人;东汉私家教授213名,湖南仅有一人,五经博士人仍为零;汉三公九卿302人,湖南仅有三公2人。三国时期,《三国志》列传中士人625人,湖南仅9人。西晋出书649种,湖南仅1种;将相大臣和辟雍学士人数均为零;《晋书》列传中士人中湖南亦仅16人。南朝时期《宋书》、《齐书》、《梁书》所含列传人物中,湖南人物分别只有1个,《梁书》中也只有2个,《隋书》中竟然为零。上述这种状况可以理解为是从东汉末年以来,湖南在将近三个半世纪的分裂割据中长期与中原脱离联系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29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好长,细细看看,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30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我是从楚辞,曾国藩,毛泽东认识湖湘文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3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身为湘人,却也仅楚辞,曾国藩,毛泽东知道得多一点罢了,真有些怕亵渎了"湖湘文化"
转此贴,一则与大家共晰,二则更是让自己更好地做个湘人~~~

欢迎鼓风机,秋兄及铁马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值得好好學習了,呵呵~~
慢慢看~~*^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1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是要好好看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古荆楚文化的高风奇韵,神思幻梦,你们继承了多少?还有没有一点残风余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下面引用由求白少愚2004/12/15 11:20am 发表的内容:
古荆楚文化的高风奇韵,神思幻梦,你们继承了多少?还有没有一点残风余韵???
面对兄台的诘问,依·依只能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下面引用由依·依2004/12/16 11:19am 发表的内容:
面对兄台的诘问,依·依只能惭愧
知耻而后勇,希望能看到大家更好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下面引用由求白少愚2004/12/16 02:08pm 发表的内容:
知耻而后勇……
看到这句话,有如十几年前的语文老师晃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1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下面引用由依·依2004/12/16 03:01pm 发表的内容:
看到这句话,有如十几年前的语文老师晃过……
那我就在唠叨一回,作为湖南人,首先一定要熟记《离骚》,熟读《九章》。其次一定要奇崛高峻,卓然不群,否则愧对先人!哈哈哈哈哈。。谁打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下面引用由求白少愚2004/12/16 03:09pm 发表的内容:
那我就在唠叨一回,作为湖南人,首先一定要熟记《离骚》,熟读《九章》。其次一定要奇崛高峻,卓然不群,否则愧对先人!哈哈哈哈哈。。谁打我?????????哦。。。。
呵呵,师辈的训示当静听,回去好好背<离骚>,背<九章>,背<天问>,背完了跑到华山之颠,仰首长嚎:问天下谁人敢笑我湖湘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2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下面引用由依·依2004/12/18 12:02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师辈的训示当静听,回去好好背<离骚>,背<九章>,背<天问>,背完了跑到华山之颠,仰首长嚎:问天下谁人敢笑我湖湘子弟....
继承了祖宗的东西还不够,还得拿出超越祖宗的作品才行哪。。呵呵呵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6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不止湖湘人,国人都该学学。我就不熟悉,先过来了解了解学习学习,嘿嘿,以后再来游玩游玩体会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湖湘文化从头说起(一)

下面引用由空谷清音2005/01/06 08:22pm 发表的内容:
不止湖湘人,国人都该学学。我就不熟悉,先过来了解了解学习学习,嘿嘿,以后再来游玩游玩体会体会......
呵呵,欢迎新朋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9-11 00:16 , Processed in 0.0830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