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翁 于 2011-5-14 02:57 编辑 
 
 学写律诗的最佳程序及兼顾格式和拗救的方法
 
 律诗格律学习交流(四)
 关于律诗格律学习交流的文章已经全部写完,它们是:1《律诗筛子》、2《律诗格式不用背,“粘对”规则推出来》、3《记住句型特点,拗救轻松掌握》。对于初学者,在学习了王力的《诗词格律》后,若还感觉不够清晰时,您就读一读2、3两篇文章,相信您一定就能掌握格式推理;就会明晰拗救。而1《律师筛子》则是检验您的推理正确与否的标准;也是检验您拗救正确与否的标准。
 对于初学者,都想少走弯路,故在此提示一下学写律诗的最佳程序:(注:○—平声字 ●—仄声字 □—平声韵 ◎—原平可仄 ⊙—原仄可平 ▲—平改仄 △—仄改平) 1.记住基本句型(背熟)它就是;             A ⊙●○○●             B ○○⊙●□             C ◎○○●●             D ⊙●●○□ 2.学会格式推理;推理的关键是掌握推理原则,即: <1>选定首句。<2>首句后面句子的推理要按:偶数句平仄与前句平仄相反(对),句尾平声(韵);奇数句第二字与前句第二字平仄相同(粘),句尾仄声。
 3.掌握拗救使用。而掌握拗救使用的关键是,掌握句型特点,即: A ⊙●▲▲●,A3 A4,平变仄,不能自救。                                      …脆弱型B ▲○△●□,不仅自救(B1拗,B3救),而且互救(B3救A3、A4)。   …仗义型
 C ○○▲△●,只能自救(C3拗,C4救)。                                       …自卫型
 D ⊙●●○□,不拗不救,不参与拗救。                                            …顽固型
 无论格式怎样变化,句型不会变;句型拗救不变。 另外,在学写律诗的实践中发现一种能兼顾格式和拗救的好方法就是:当确定好一首诗的格式后,把它写在纸上,在其可拗救的字的下面画上可拗可救的符号。如:                           A ⊙●○○●,                                     ▲▲                          B ○○⊙●□。                             ▲   △                          C ◎○○●●,                             △   ▲△                          D ⊙●●○□。 
 这样一来,不仅写诗时可用原始格式写,还可按规则随意拗救。省去了许多反复推敲时又可能忘记原始格式的麻烦(此方法仅对初学者而言)。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方法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