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5|回复: 5
收起左侧

[绝] 关 西 孔 子 杨 震 礼 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 西 孔 子 杨 震 礼 赞
岧峣太华属华阴,一线黄河阅古今。北枕河山函谷险,西连长安要路津。华阴古属弘农郡,山川形胜涌才俊,五十出仕到三公,关西孔子称杨震。明经博览人方正,斥奸刺贪排山横。为国推贤匪惠私,规谏劝箴骨格铮。荆州刺史曾四迁,东莱太守又年年。“暮夜却金”立天地,“四知”先生信史传[注。盛德如君乱世稀,上不纳言忠臣悲。疾奸恶嬖未了情,落得山崩栋折飞。东汉太尉化鹤去,后世儿孙皆承绪。中子杨秉作劝讲,不惮摧折上奏疏。罢官归来清雅素,贫窭家无并日哺。故旧赍钱百万余,坚辞闭门拒不顾[注。复用依然沥胆肝,尽忠规谏废宦官。爵以货成切齿恨,千钧齑粉沐鼠冠。淳白如秉介而刚,廉吏英名千年香。一生肝胆向人尽,“三不惑”名自芬芳[注。杨秉子赐亦太尉,赐子杨彪功不亏。一门四世德业继,杨氏载德世柱国。君不闻,黄衣童子赠白环,欲令子孙洁白颜[注。位登三事势如倾,廉洁之名千秋传。今日欢呼杨夫子[注,只缘风气似流年。我欲天公重抖擞,致令大地永清廉!
[注:
1、《后汉书 杨震列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年五十,始仕州郡。“…..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曾推荐荆州“茂才”王密昌邑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晚下榻于馆驿。深夜,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谒见,以谢杨震知遇之恩。“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曰:‘暮夜无知者。’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2、杨秉字叔节,杨震中子,“少传父业,兼明《京氏易》,博通书传,常隐居教授。年四十余,乃应司空辟,拜侍御史,频出为豫、荆、徐、兖四州刺史,迁任城相。自为刺史、二千石,计日受奉,余禄不入私门。”“秉免归,雅素清俭,家至贫窭,并日而食。任城故孝廉景虑赍钱百余万,就以饷秉,秉闭门拒绝不受。”以廉洁称。
3、“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4、据《续齐谐记》:杨震父杨宝少年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常如此环矣。’”
5、杨震家乡近日已建成“杨震廉政教育基地”。
2012122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5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震 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想起几句俗世俗言:无知无畏、不知者不罪、很小很无知……

人总得身处暗室也有所敬畏,才不会肆无忌惮胡作非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3-1-5 14:57
震 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想起几句俗世俗言:无知无畏、不知者不罪、很小很无知 ...

杨震的刚正无私、廉洁自律千秋留名。今天还会有这样的官员吗?我们期待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沙静 发表于 2013-1-5 20:40
杨震的刚正无私、廉洁自律千秋留名。今天还会有这样的官员吗?我们期待着!

呵呵,让我们先从自己做起吧。有了外圆内方的民,就不大可能出现外白内黑的官。
我们不期待,我们身体力行。^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3-1-7 11:05
呵呵,让我们先从自己做起吧。有了外圆内方的民,就不大可能出现外白内黑的官。
我们不期待,我们身体力 ...

这话听起来很耳熟。哦,想起来了,好像在去年的“两会”上,有记者提问某省一位官员财产公示的问题,这位官员当即反问记者,为什么不公示老百姓的财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23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沙静 发表于 2013-1-23 21:42
这话听起来很耳熟。哦,想起来了,好像在去年的“两会”上,有记者提问某省一位官员财产公示的问题,这位 ...

如果老百姓们不宠官不惧官不逢迎官,官只是管,管只是管与理,管理就等于服务。服务员们又怎么有机会有胆量有兴致骑到老百姓的头上来自讨没趣呢。
就我个人而言,向来只坚持一个观点:永远不给想占便宜的人半点便宜。

也许您误解了我回帖中的意思。不过没关系。从来不产生误解的,恐怕只有机器了。{:soso_e112:}{: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6 18:16 , Processed in 0.0777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