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3|回复: 36
收起左侧

[绝] 偷声木兰花 春雨杂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寒未减朝来雨,不敢轻题花解语。风过回廊,半湿青阶半湿窗。
女墙斑驳枯桐影,琥珀杯中浮晚景。一醉难求,坐想行思已白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张先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填过减兰,未填过加字木兰花。同样的平仄转韵,只觉减兰快转而铿锵。这偷声木兰花则婉转,有种“陌上花开归缓缓”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琉璃雪 于 2013-3-30 12:28 编辑
还珠乾隆 发表于 2013-3-30 12:18
春寒未减有些牵强。
坐想行思,难道是思妇念郎?


我约莫着猜到你是谁了,也只有你会这般和沙兄说话。近来好?

昨天你一声“准”很有气势。俺想着都觉好笑~

另,“坐想行思”,四个动作一气呵成,是不是到你这儿理解成“坐立不安”了?{: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珠乾隆 发表于 2013-3-30 12:18
春寒未减有些牵强。
坐想行思,难道是思妇念郎?

不懂别乱说。一生的那个“百愁”你指出的是对的。春寒未减如何就牵强?现在的天气不是春寒未减吗?“坐想行思已是愁”正是屏马所说的张生原句,这里只不过换了后面两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呃,我喜欢你的句子,就像喜欢竹子.
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沙子,欢迎常来啊.

女墙斑驳枯桐影,琥珀杯中浮晚景。===最爱这一句.{: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璃雪 发表于 2013-3-30 11:17
只填过减兰,未填过加字木兰花。同样的平仄转韵,只觉减兰快转而铿锵。这偷声木兰花则婉转,有种“陌上花开 ...

偷声非是加字。偷声者与减字差不多,即改变乐曲句拍,使词调的句法、字数相应变化,而形成新调。也就是把木兰花上下片两仄韵各偷一平韵,易为四韵平仄互替。故曰偷声,即从词乐上来使期拍子产生变化。不过今人多不得其妙。从拍碎调高来说偷声的声情应是与减字差不多,但有别于木兰花本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屏风马 发表于 2013-3-30 11:10
有些张先的味道、

结拍几乎照搬了张生原句,故给人以子野风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3-3-30 13:17
呃,我喜欢你的句子,就像喜欢竹子.
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多谢。久不动笔了。练练。

点评

^_^  发表于 2013-3-30 1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折笔沉沙 发表于 2013-3-30 13:20
偷声非是加字。偷声者与减字差不多,即改变乐曲句拍,使词调的句法、字数相应变化,而形成新调。也就是把 ...

各偷一平韵,何解?减兰本来也是四韵平仄互替。

词乐上使得拍子发生变化?于音乐来说如此,于词作本身不是加字了么?我去看看木兰花的本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风”去“湿”青阶和窗,是否有些牵强?虽前面有了朝雨,夹雨的风可能是湿漉漉的,但总觉得有些牵强。
最后一句一连5个字都用前人的,原则上似乎这样不可以,四字或四字以内的还说得过去。
女墙斑驳枯桐影,琥珀杯中浮晚景,最喜欢这一句,只是不明白既然到春天了,为什么梧桐还是枯萎的?都有花了梧桐咋就还不发芽呢?{:soso_e113:}
还有,折笔沉沙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时想不起来了{:soso_e100:}

点评

我先前读时,第一感觉便是“女墙斑驳”和“琥珀杯”的写法极好。至于梧桐有没有发芽,得先去看了才知了~  发表于 2013-3-30 13:55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消”,到了文人身上,便只能折折笔了?~  发表于 2013-3-30 1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翻到《木兰花令》了。词牌曲调后世多不传,故一般按词谱填词。偷声自音乐的角度是改变了句拍,于词作的角度是添了字数。“加字”、“偷声”是成述的角度不同?两种说法应该不矛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遇见那片海 发表于 2013-3-30 13:44
用“风”去“湿”青阶和窗,是否有些牵强?虽前面有了朝雨,夹雨的风可能是湿漉漉的,但总觉得有些牵强。
...

本不欲回,非是其他,勿多想。概因诗之为物,一说白了就失去了其朦胧美。且有时会越说越糊涂,因为有些东西确实是用语言无法说清的。但即有此许疑问,当试着解答。
风过回廊,非是风湿阶与窗,那是风吹的雨,这里舍去了主词“雨”,概因前面交待,无必要赘述。五字用古人的确实不太妥,一时也没找到合适的,姑且用之吧。必竟算不得偷。至于四五之别,勿提。
我是大连的,我们里不但现在是枯桐,而且连最早的山花野草也未见发芽。更不要提什么有花了。是以前面方有“不敢题花语”。
最后一个问题。圈子很小,转来转去不过这些人,故名字有印象也不意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诗或词,写出来便是要经历再诠释的。故而梁启超早年上古诗词赏析课,讲到《箜篌引》,只是在黑板上抄了一遍,说了一声“好”。抄完又读了一遍,又说了一声“好”。——这课便算讲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璃雪 发表于 2013-3-30 13:49
翻到《木兰花令》了。词牌曲调后世多不传,故一般按词谱填词。偷声自音乐的角度是改变了句拍,于词作的角度 ...

偷声是针对木兰花本调而言的,不是针对减兰,故应是减去几字,减兰与偷声木兰花其实正确的说法应是偷声加减字。因为有第二处情况,即只偷声不减字的,如贺铸的《减字浣溪纱》字数句法全同,大概只是曲调与句拍唱法不同。但这并不绝对,有的偷声反而字数增加,如采桑子偷声后反而由44字增为63字。你说的增字,应是摊破。因为摊为展开,破为裂,故名思议某调摊破后增字是必然的。但也有摊而不破与破而不摊之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璃雪 发表于 2013-3-30 14:08
这诗或词,写出来便是要经历再诠释的。故而梁启超早年上古诗词赏析课,讲到《箜篌引》,只是在黑板上抄了一 ...

嗯。本人说话可能有些冲。但绝不是心眼小得容不下异议,概因走遍诗去,解诗末得一二实多,窥得门径之人又不肯多言语,实为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夜她沙叔叔好  确是久未见而味道依旧  问春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3-3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古色古香的,所表达的情绪幽微真切,至于用语上的锤炼,我觉得一是个人思维习惯不一样,二是情感与美感的认同有异,当然还有诗词手段的高低,再好的东东有异议再正常不过。问候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21楼,请你编辑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30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折笔沉沙 发表于 2013-3-30 14:17
    偷声是针对木兰花本调而言的,不是针对减兰,故应是减去几字,减兰与偷声木兰花其实正确的说法应是偷声加 ...

    先前把三个牌子都仔细比较了,木兰花令上下阙各有三仄韵,所谓偷声,是于第三句处减去了三字,偷平声。减字木兰花又在这个基础上再减三字。是,加字是指摊破。这个调没填过,这次的领会,颇有收获。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6 02:21 , Processed in 0.09120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