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0|回复: 26
收起左侧

[绝] 无翼不飞,无骨不立——浅议古典诗词中的情与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自己的古诗词小筑《抱芹集》的序言中这样说,“······我以为‘情’与‘志’是诗歌的双重(zhòng ):情为诗词之翼,志为诗词之骨;无翼不飞,无骨不立。”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做一个浅议,目的是助益于古诗词创作和赏析,对那些初登古典诗词殿堂的吟友们一点启发。为论述的浅近与方便,我就将“情与志”分别说明,多以例举来进行。
           刘勰说,“ 缘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就是说诗是由“情”而生,有感而发,“情”是诗的生命;诗由“志”明,是诗人志向和理想的集中表达,从而给人以启迪,以导向,“志”是诗的力量;在这里刘勰认为诗是“心志”的发散,是“心志”的外壳载体,是人的“情性”的表露。纵观历史,从先秦的屈原,到中古的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到近代的顾炎武、黄遵宪和现代的毛泽东等,他们的诗作,其所以为人称道,被人传诵,乃至家喻户晓,千古仿效,旡一不是缘“情”而发,以志感人的。旡一不是“劳心灵、役声气、不自知其苦” 地反映了各自时代风貌,从而折射出他们所处时代民众的心声。而与此相反,诸如东晋的玄言诗、齐梁的宫体诗,以及唐初的上宫体,宋初的西昆体等,当时虽倡之帝王贵胄,蔚成上风的诗品,却随着时光的消逝而愈来愈消失它存在的价值。
          那么什么是情?它是如何产生的?情(qíng), 多指心理状态。主要指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或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在《文心雕龙》里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就是说,人天生有七情,当外界物像刺激下,很自然的就会表现出来的。古人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其实这里的七,我们可以理解为“多种”意。但具体到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有其背后的直接原因,如果追究起来,就复杂了,答案有千千万。哭也吧,笑也好,都是人的情绪的外在表现。当人们把这种“情”用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即诉诸文字,就会形成文章(暂不议)或诗歌。比如说,有人看到鹅游清池(溪)中,嘎嘎的高叫,那种灵动的游态,洁白的羽毛,弯弯的脖子,嘹亮的叫声,惹得诗人怜爱和喜欢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就写下了《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绿掌拨清波。”当然,不要误会,从情发而为诗,这是一个较长而复杂的过程:诗人要观察,要积累,要酝酿,要构思,要琢磨······情因感而发,诗应情而生。比如唐人杜甫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正是因为诗人处在“安史之乱”之后那个动乱的时代,烽烟四起,生灵涂炭。老百姓流离失所,弃骨山野。当然,诗人也是颠沛流离,尝尽苦难。这种特殊的经历,和目睹的种种悲惨情景,让诗人对于战乱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对于下层人民倾注着深深的同情与关注,于是艺术构思了这一组诗章。再如,唐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是目睹了统治阶级对于百姓种种盘剥,将下层劳动者推向了家徒四壁背井离乡的境地,对于剥削者的憎恨,对于劳动者的怜悯,从而让诗人写出了这首批判现实主义的诗歌作品,反映了唐王朝的日趋腐败衰落的现实。同样,我们也可以从诗歌本身去体味作者的情感与心志。唐人李商隐《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大家非常熟悉,当时李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这是写给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友人(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首句一问一答,告诉“君”归期无定呀,以错位的视角写出深深的相思之情,和老杜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手法相同,即所谓“对面写来”;次句写景,秋雨不绝,秋池涨满,听,还在下呢,这里显然是以景渲染情:一是所处的寂寞孤单,一是更加思念“君”;后两句则换个角度:什么时候我回来了,将和你秉烛西窗,我会想你讲述在巴蜀的每一天对于你的不尽思念,讲述在哪秋风秋雨交加的夜里缠绵不尽的相思,这就进一步渲染了对于“君”的那份情感,这种美好画面更能打动读者。其中“巴山夜雨”两次出现,一实一虚,把诗人的情感挥洒得淋漓尽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隐晦曲折取胜,这首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甚至不用比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有的诗词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一种纯客观的写景,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解读,我们同样可以去拿捏诗人的情感脉搏。比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宋人杨万里送客所见,通过六月西湖的特有荷塘景色,那种惊喜,那种愉悦 之情溢于言表。我无意中读到坛子上一位诗友写的一首《山溪》,“空谷响奇溪,飞流激石矶。莺歌行客远,花发少人知。”他写的是一条山溪,咋一看就是写景,但我们认真读读,奇溪?奇在何处?有水有山有花有鸟,有声有色,这里春天 真美丽!但是,“莺歌行客远,花发少人知 。”,可惜,无人欣赏,这里大好的春色只能是年年岁岁,独自风光,遗憾!这不正是诗人怀才寡遇,顾影自怜的心声吗?所以,这种诗是必须深入去读,有时不能不去了解作者的背景,才能较为准确把握。在古代的诗词歌赋当中不乏这种作品。
          说到这,关于情基本上有个了解了,然后我们再来说“志”就简单了。志,就是心志,简单的说,就是作者思想理想在作品中的体现。即形成作品的主旨或曰中心思想。比如,今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描绘了北国雄奇的雪景,并由此引出了无数历史风流人物,表达对于他们的仰慕与惋叹,迸发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千古绝唱。作品中充满了豪迈奔放浪漫主义激情,表达了一代伟人崇高而旷达的胸襟。再如宋人陆游的《咏梅》,描绘了风雨交加中梅花飘零的景象,寄托诗人理想碰壁,孤立无援的处境,但又矢志不渝的决心。
          情和志,有时是一码事,有时稍有差别。这不是故弄玄虚。可以这么说,情是贯穿始终的作者感情状态的表现,是一种情绪的体现,它是偏于感性的东西;而志是“情”的升华与浓缩,是一种偏于理性的东西,即形成作品的主旨或曰中心思想。分析作品,我们往往从字面入手,通过作者笔下的景,物,境,有时还有必要去考察一下作者的身世与作品背景,再去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而把握作者的心志,即作品的主旨与中心。比如唐人韩竑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诗的主旨(志)向有争议。清明前两天不举火,只吃冷食,因而称为“寒食节,但《西京杂记》载:“寒食禁火日,赐侯家蜡烛。”“五侯”是王室贵胄,可以点蜡烛,那普通百姓呢,当然不行。那么,官与民还是不一样,这点无疑。所以我们至少可以看出社会的等级差别,“五侯”在当时的的特殊的地位,作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是唐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讯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云朋鹤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后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全诗从感情脉络上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怅然若失的情绪,联系诗人原是僧,后还俗,但仕途并不得意的经历,因此始终倾羡寻求高洁超俗的世外生活,而诗作表达的正是寻而不得的苦闷和怅惘。
          综上所云,只是个人在古诗词写作与赏读中的认识与体会,未作很好的理论阐释,未必尽然,就教于方家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多年前写的一篇有关古诗词的短文,发来诗韵,对于初习古诗词的朋友可能有些许作用,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情更浓于词中,志更多于诗语:)

    点评

    从统计的角度的确如此:-)  发表于 2013-4-8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儿 发表于 2013-4-8 20:46
    似乎情更浓于词中,志更多于诗语:)

    诗言志,词言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1-3 16:11
  •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4-9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儿 发表于 2013-4-8 20:46
    似乎情更浓于词中,志更多于诗语:)

    这要看如何理解,其实情志有时难以分的清,谢谢临帖,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书云 于 2013-4-9 10:27 编辑
    遇见那片海 发表于 2013-4-8 21:33
    诗言志,词言情


    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偏颇了,个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瘦竹 发表于 2013-4-9 00:03
    拜读,学习了!

    谢谢竹兄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9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云兄也要备下个星期的课哦.{:soso_e160:}

    不知道瘦竹兄与柳兄习不习惯用QQ号.到时我会将课堂内容帖来诗韵供大家拍砖.{:soso_e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3-4-9 12:17
    书云兄也要备下个星期的课哦.

    不知道瘦竹兄与柳兄习不习惯用QQ号.到时我会将课堂内容帖来诗 ...

    我可以参加,做练习,但我不上课,见谅。

    点评

    ^_^  发表于 2013-4-9 1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5 11:0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指含香 发表于 2013-4-9 04:17
    书云兄也要备下个星期的课哦.

    不知道瘦竹兄与柳兄习不习惯用QQ号.到时我会将课堂内容帖来诗 ...

    上课不便,练习是必须的。sorry!

    点评

    ^_^  发表于 2013-4-9 1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柳 发表于 2013-4-9 17:07
    上课不便,练习是必须的。sorry!

    柳兄和竹兄我不知,我是不行的,我只负责跑堂{:soso_e1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哈。赞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9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羊之羽 发表于 2013-4-9 17:40
    很好哈。赞个。

    感谢鼓励。问候兄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9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不可否认,熟能生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8-16 10:3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10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  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超过八句)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古体诗】  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又叫古风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词】 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词的流派有两种,一:婉约派;二:豪放派。


    张版所谓的“古典诗词”,应该指的就是以上三个概念。原来律诗和绝句并不叫古诗,而称“近体诗”或“今体诗”。{: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4-10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需要慢慢品味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雁过无声 发表于 2013-4-10 13:15
    【近体诗】  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 ...

    谢谢朋友,你说的没错,但我们平常所说的古诗词应包括古风、古歌行、近体等,这是我的语表不严格,但一般会理解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22 09:50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妙计山人 发表于 2013-4-10 17:11
    好文章,需要慢慢品味才行。

    谢谢临帖,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4 14:3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4-1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6 00:17 , Processed in 0.0911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