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3|回复: 11
收起左侧

[其他] 一篇赏析文字,也算推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5-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羊之羽 于 2013-5-8 03:22 编辑

    无题
    作者:宁儿

    南窗把春风挡在外面
    而我越来越老,十年恰似一个转瞬
    可时间却是个寂寞又温暖的邮包

    酸涩幸福,想起故乡还有我的爹娘
    告诉他们:四月花团锦簇
    月圆风清,一切都是美丽景象

    月光像乡愁里一缕花香
    火车鸣声依旧
    好像可以把想念带到远方



      宁儿的无题现代诗看过好几首,这首在我看来无疑是其中的上品佳作之一。前些天刚好闲着看了一段北岛的公开课视频,说的仍然是诗,现代诗,题目是“古老的敌意”,由于终于没仔细看完,大概知道这个题目是引自国外一个诗人的,意思是大凡为诗人,在其作品与现实中,总存在着一种古老的敌意,也就是作品与现实的反差、相悖。诗,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生活、现实的存在,但也仅是折射,而不是如实反映,甚至更多时候,诗本身就是一种反叛,是诗人冲击现实樊篱之渴望的传达。宁儿的诸多诗作,首先在文字风格上——至少在我看过的诗作者当中是非常独特的,既不流于当下所谓后现代主义的晦诡,也不堕于另一极端,即俗直。她的诗作恰好能够处于平衡,是一种现代主义当中的古典。比如这首,换成大多数读者,从字句上也能够理解诗意的一个梗概,然而更深一层,作者的一些相对较隐晦的意绪也藏于行间,通过一定的技法——姑且说是技法,在作者那里或许是无意为之——加以传现:
      1、时间-邮包,我不知其他人如何想,这个比喻手法显然很古典,但其中文本、义指上的过度则颇为现代,宁儿的诗作里也常能见得这种手法,邮包的喻体在我看来非常奇妙,也许是我孤陋,之前未曾见得。宁儿似乎总能花样百出地把“时间”嵌到诗作中,且能如画龙点睛。这个邮包把“越来越老”的诸多感慨都写出来了,至于细味,留待其他读者吧:P
      2、第二节,看起来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手法,但唯其如此,也才似乎更切于那种深到骨子里的思念——这里需要点一下:爹娘已经不在了——告诉他们“一切都是美丽景象”,如同是说,放心吧,我这边一切安好,不用担心。只是作者及于眼前的节候风物,融入于思念里了。
      3、月光的比喻也很好,尤其是末句的“好像”,于说还休。如果换成“火车鸣声依旧/可以把思念带到远方”,则完全失了味道,至少是那种若明若暗、忽及忽离的无题味肯定失却了。
      ——以上只是一种简单、甚至有些粗暴的割离似的摘录与“解说”,诗仍然是一个整体,意绪、思想贯注其间,流衍成行成篇,高下急缓,自然成文,摘录式的解说也是一种破坏。宁儿的诗作通常能够保持一种极其纯净的意绪,可贵的是,其用字手法也相当纯粹,属于随物赋形的那种,至少从文字阅读来看很难找出痕迹。打个比方,如果一首诗是一块三明治,则用字、要表达的内里是上下两层,结络(技法)是中间层,则宁儿的诗,上下两层很古典,中间层则倾于现代。再说到前面提的“古老的敌意”,从宁儿的这首来说,这种敌意显然淡化了许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首诗本身所在传达的那种对光阴的慨叹,自己逐渐看到西天的斜阳,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与怀旧也与日俱增,如同包裹一般,这般时候,诗的遣排与化解也是一种冲击,在现实中已不可得的,在诗中还可以“告诉他们”,还可以憧憬——好像可以把思念带到远方。因在宁儿的QQ日志里看到这首诗,很是喜欢,加上眼下得闲,便敲些文字上来,也算是一个帖子:P

    评分

    参与人数 3星星 +60 银子 +300 收起 理由
    花飞绿 + 20 + 100 欢迎前辈常来写评论^_^
    qugaolin6 + 20 + 100 很给力!
    月河共影 + 20 + 100 欣赏.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私底下非常希望这篇涂抹的赏析——如果还能算得上的话——能够给诸位带来一些不同的阅读体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30 18:06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5-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光像乡愁里一缕花香
    火车鸣声依旧
    好像可以把想念带到远方
    ========
    最喜欢这一节,月光,花香,火车鸣声。。。总是把我的思维带到很远。那些有月亮的夜。

    点评

    呵呵,的确是这样:)  发表于 2013-5-8 1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9 08:07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5-9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天未细看时沒回贴,刚拜读了,欣赏!∽沒想到的是所指亲人已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好诗,必得有个好评,读来才会更有兴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30 18:06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5-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羊之羽  刚才在姜了的一只鸟絮絮了些,回过头来,宁儿的文字还是更合我胃口:
               =======================================
    记得我的老师说过一句话,文字必须让人看得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羊之羽 于 2013-5-9 03:40 编辑
    南草萋萋 发表于 2013-5-9 02:34
    羊之羽  刚才在姜了的一只鸟絮絮了些,回过头来,宁儿的文字还是更合我胃口:
               =============== ...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不过对于诗来说,尤其是现代诗,似乎很难做到。宁儿这样的相对比较平衡的“现代古典诗”当然还是可以的。现代诗的受众面很小,在我看来,一个原因是诗歌本身就承担着对母语革新、活化的使命,也因此导致现代诗常出现试验文本。一个原因则是诗歌本身还是一种相对高级的语言艺术,这也几乎注定受众面不会很大。看不懂,不是作者的错,也不是读者的错,只要是用心创作的就好。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偏好。再有一个原因,尤其是咱们大陆,汉字的简化虽然方便书写,但不利的影响更多,尤其在传承传统方面,而咱们大陆主流的官语又几乎堕落到毫无美感可言,在文字组织上严重欧化,甚至更弱,对原有的文言文几乎没有一丁点的继承,更不用说发扬了。久而久之,也无形中弱化了大多数人的语言组织、理解能力。最明显的,拿港台的官报与大陆的官报对比一下,且不说内容,仅是文字上,大陆的官报简直就一塌糊涂,满眼都是一连串的“的”“化”“性”“式”“被”,诸如此类。。。。。。。

    点评

    回看了下自己的这段,也难免受官语影响。汗。。。。。。。。。  发表于 2013-5-9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9 08:07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5-9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论坛,现代诗和散文等融合于一块,且往往没有古体诗词活跃,我也感觉到诗词的受众面很小,除了论坛,再难以有相同诗词爱好的群体~~

    阅读偏好这一点,我觉得现代诗甚于古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13 23:3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5-9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虫子的解读,也谢谢楼上各位的回帖,喝茶。{:soso_e160:}下了两天雨,今天下午晴,暖和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3-5-10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儿原诗和羊老师解读都很不错,高亮推荐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5-10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可堪孤馆闭春寒 于 2013-5-10 17:49 编辑

           诗的呈现首先是诗人心的呈现。建构解构无法真实还原诗人呈现的本体。但是,审美关切的是沿着诗人提供的路线一直走向读者自己的内心世界。共鸣的时刻,洋溢着的就不只是诗人煞费苦心浇灌的花朵的芬芳,而是不同思想和共同体验碰撞出的火花。
           火车驶向何方?承载着什么?老去在春风里的成熟字句或许会隐藏着答案。

           欣赏这样的赏析,也期待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1 10:21 , Processed in 0.08378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