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河共影 于 2013-8-12 14:20 编辑
原诗:
你这样的一个女子,只是轻声唤你的名字,心就滴了水。 ——题记 1、声声唤,声声慢 唤一声,再唤一声 将浓浓夏意唤成清浅微凉的模样 就着一片云,一池荷,些些绿 细细勾描,慢慢晕染 你就悄悄回了我的眸底 再调皮藏起,如风似魅 牵丝,萦缕 2、如梦令,如梦痴 算有十分春,不抵桃花面 蓦然回首一相逢,多少思服拈不起 盈盈眉眼,潋滟千山万水,璀璨尘世光华 谁啊谁,能用红尘万丈绵延整个春天 试图,只是试图,有一日抵达宋词彼岸 那里是你,是你的花容天下 陌上蹈风,临江唤渡 跋涉过四季,涉不过四季不改轮回的凉薄 而你,还远在四季之外,衣袂飘飘遗世而立 不能执手么?那就相守 遥遥相望,生生守护 梦里彳亍亦痴痴,谁省,谁省 3、玲珑玉,玲珑雨 还是这样的雨,还是玲珑的你 生生把流年漓成了影 忽现,忽隐,这么近在咫尺,那么远在天涯 让我如何拥抱,让我如何安然 雨霖铃雨霖铃,声声都是曾经沧海,声声都是泪水决堤 原以为你是我盛世里的一场繁华 我可以轻狂一世,你可以倾尽天下 十指相扣,托付幸福 道是情浓 道是相思黯 还是唱首歌吧,歌里尚有,欢音无数
声声慢,如梦令,玲珑玉……紧接着谐音,但意思更加婉转深情,这样婉约,古典,细腻的心思,用的非常巧妙。一开篇就让人眼前一亮,一首诗写得好不好也是看开头能不能让人一下子就进入其间的。
进入衣月这组诗的内部,先说第一首:
夏意,微凉,用一个唤字串起,一副绿色微凉的画面,有这么一个深情的“唤”,有了声音,有了动作起伏,一幅画就活了,这是现代诗常用的手法,也可说是通感的一种,视觉听觉触觉都揉在一起,但融合恰当,不失自然,但用的巧不巧妙要看个人笔力,衣月这一句我就很喜欢。
之后是云,荷入画,这些都是意境的堆叠,下一句直转,有你有我,就有了意识,所有意境的堆叠有了思想和灵魂,你就如那片云,那池荷,那些绿,收在我的眸底,如风似魅,对你的思念,牵挂也是如风一般,淡淡的,轻轻的,牵丝,萦缕。
写到后面这几句就不需要太多技巧的东西,很自然的,文字就会顺着心中所感流出来了。
第二首如梦令,所有意境的铺排也都华丽至极,如梦里一般,前几句有词的味道,也是为之后的“试图”“抵达宋词彼岸”做铺垫。中间一个问句“谁呀谁,能用红尘万丈绵延整个春天”,哀婉缠绵,过渡也很好,如果之前华丽的铺排没有这么一个至情至性的问句,就会失色很多,整首诗从这个问句转入正题。词的花容天下,词的遗世独立,词已经远在四季之外,不能执手,那就相守……如此深情,如此感人。结句还是反问:谁省,谁省?或许有答案,或许没有,或许我在思考,或许你在思考。
第三首玲珑玉,个人以为,最后这首不及前面两首,第一首最佳,之后两首稍有堆砌之嫌,也是对宋词的喜爱,爱语呢喃多过“诗意”本身了。这一首中各种意象的转换还是不得不说说,“流年漓成了影”“声声都是曾经沧海”“声声都是泪水决堤”都很巧妙。
总体来说,这组诗还是好,首先就是这样的笔调,温润,轻柔,婉约,细致,现代诗分很多种风格,这种算是一种,但是写的好的与写的不好的区别就在于自然二字吧。
或者文字本身是经不得推敲的,我第一次看这组文字,觉得极好的,再次看就只喜欢第一段了,在文字的耐品上还要下功夫,或者像小草花姐姐的诗那样,到了一种境界,就不需要纠结技巧,是否耐品,都是心语,必然都是经得起推敲,耐得住品读的。
说了这么多,可能也是浮于表面,说错了还请衣月见谅,我不擅评人文字的,现代诗就更是了,你的诗让我写了这么多字纯粹出于我看第一眼就很喜欢,角度专业问题……就让高手来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