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5|回复: 8
收起左侧

[律] 游天一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11-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天一阁
毛大同
月湖天一东,清逸比邻通。
小巷怀今古,重门颂雅风。
桂花香肺腑,水气润翁童。
墙外车声吵,斜阳踱院中。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11-1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尾联有些失了余味。
    其余,都喜欢。

    问好
    大同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有不同感受,非常正常。正如月河兄所言,首联指地点,但细品之,也涵作者对所咏之物的品评------清逸,更有物以类聚之意,比邻正有此意,有作者的影子。而清逸是诗眼,全诗围绕此而写的。小巷句实写,非亲临无法提炼出此句的,为墙外句伏笔。重门句笔调空灵,进每道门都是文化气息,为颈联的铺张伏笔,达到针线绵密的要求。颈联桂花多重意思,指时间,寓品味,桂花之香,清逸,也是天一阁藏书楼的精气神也,此乃诗之比也。天一生水,故水气润翁童,翁童虚指,当然被润泽的还有所有游人,男女中青,童者,为韵脚所圉而已。尾联以车声吵反衬清逸,斜阳寓作者也,也可为今后考证此作留下证据。余六十有三,常以斜阳自据,而游时又在午后,切景切情。全诗都有作者影子,作者的品位。踱院中写出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语浅意深,我的真切心情的写照,有哪种比邻之感。这首诗含蕴丰富,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正是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星星 +20 银子 +100 收起 理由
    月河共影 + 20 + 100 精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3 15:45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11-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颂雅风,这样用,实在是糟蹋了。
    说些闲话,大同兄,用中华,是狭隘了。从来是世界大同,先哲早有预言:东西南北尽和睦,红黄黑白不分明。
    记得大同兄,之前出了一组诗,颇多可赏处,但一堆东西出来象是开杂货铺一样,让偶等学人碍于面子,难以俯身去细观之。未佳处,偏又一首一首地贴出。
    是否,前之一组是旁人所作?亦或是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华大同 于 2013-11-5 11:48 编辑

    前一组是旧作,你很聪明。中华是本朝的号,大同是区区在下的名字,如唐李白,从没想过什么世界大同。如果对天一阁用风雅表述,而被你指责为糟蹋,如果你去过天一阁还这样认为,那只能说所见不同,颂这里颂扬也。
    (颂雅风,这样用,实在是糟蹋了。说些闲话,大同兄,用中华,是狭隘了。从来是世界大同,先哲早有预言:东西南北尽和睦,红黄黑白不分明。
    记得大同兄,之前出了一组诗,颇多可赏处,但一堆东西出来象是开杂货铺一样,让偶等学人碍于面子,难以俯身去细观之。未佳处,偏又一首一首地出。   )
    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好让人怀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3 15:45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3-11-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大同 发表于 2013-11-5 11:47
    前一组是旧作,你很聪明。中华是本朝的号,大同是区区在下的名字,如唐李白,从没想过什么世界大同。如果对 ...

    哎呀,大同兄原来是前辈,真是失敬。
    在论坛中,交流评论感想,有时难免会将所见之文字,附之本人情绪,极易产生误会。不过,偶一直认为交流重于误会。
    偶学诗虽不长,但读诗写评论,还是自负有心得。虽然之前已说是闲话,实则用语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甚至主次还有突出,大同兄却认为语无伦次。偶便解释下,第一句评此诗之一点;第二说一下昵称;第三评一下大同兄前段之帖;第四猜测一下心中疑问。重点是第三,为何好诗粗糙处理,此行为让人难以理解。这些,哪个是颠三倒四呢?大同兄怀疑啥,偶亦十分好奇。直白些,不打紧。
    另外,中华是本朝的号,偶是不以为然。以大同兄之解,中华大同只能对应唐白,而非唐李白。如此命名,自然容易混淆读者认知。大同,本身指的就是人类世界的大同。小区域之内,有山西大同、厦门大同,大同兄用个中华大同,视野虽不宽,但的确也不能说不好。
    颂雅风的意思,大家自然都懂。但偶心中偏是极推崇那副名联: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4 01:44 , Processed in 0.0763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