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9|回复: 3
收起左侧

[原创]《季公羡林赋》并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9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季公羡林赋》并序
金学孟
  公籍贯清平(临清),伴辛亥革命诞。丙戌年寿九十五,精神矍铄,望重德高,名闻世界之大师,中华儿女之天骄。早年就读济南,后入清华,复赴德国,学梵、巴、吐文,获哲学博士。前丙戌归国,进北大教研,直至卸甲,桃李不言,任多种要职,摇舟楫百千。著作浩繁,中外蕴涵。忝为公之乡人,每每思及公博学浩瀚,常常汗颜而再三嗟叹,仰慕钦敬,懿德为范。是故,以无能之拙语,为菁华之赋焉。
  夫超然之功德兮,挹度学子千万。仲尼施教,不及公之一年;先生兰艺,薰蕙馨满宇寰。公之惠泽,播中外文化之交融;华采学子,汲兰芷蕙蘅之根源。惟夫遥祈鹤寿松年,愚生当可心安。
    至若出清平,投济南,少笃学,倚栏杆,鞑靼虽灭,鸣镝烽烟,水深火热,长吁短叹。立教育救国之志,从也频马恩之禅。悲春兰之劫难,喜秋芳之发现。成写作之爱好,遂秉性之心愿。庚午之夏,蜂飞蝶欢,泉城垂柳,依依连连。去年南下落魄生,今岁北上虎威胆。芳菲菲兮满城,独欣欣兮仑奂。清华中榜,北大同灿,频获两元,齐结良缘。得东君兮惠顾,定清华兮决断。聆寅恪之佛学,修美学于光潜,听公超之英语,就自清于国言。平伯一多,濡沫偷闲,婉莹振铎,一一听遍。披薰香之衣,吮兰膏之利,沐春华之益,沁秋实之腴。五经捭阖,八音管弦,汎汎余暇,尽皆求参。攀巉岩以登高,登巑岏而望远;怀鸿鹄以高举,逢奢靡而避还。倥倥偬偬,如疆场之酣战;勤勤恳恳,若吐丝之春蚕。乙亥夏,忍老幼之牵衽,投德国之钻研,失家园之苦度,起战火之蔓延,觑闲庭之流莺,惟孤灯之相伴。 日落北风寒,云来遮愁颜,梦里望乡关,泪涨腹中咽。朝临疾勤勉,夕去梦犹然,追梦赤子心,忠魂寄幽燕。
  丙戌之春,天碧海蓝。渴望心情兮,轮渡之迟缓;眉目闪烁兮,偿梦之故园。受聘北大,执教燕园,兼容百家,中西学贯。穷心志于教学,倾精力于高院。举鲲鹏以高飞,育雄鹰而蓝天;拂冬夏以沧桑,度春秋而荏苒。著二十四巨卷,觉九十五璀璨。思邈冥冥,遥祝白发英年;童子嗷嗷,待哺乳汁之源。雪白鬓发,凝结知识无限;冲霄豪气,以续和谐新篇。于焉,乡人祈祷,寿比南山!
                                                                    布衣散人金学孟于2006年12月9日中午
注解:
1.舟楫:如摇渡船的船桨一样把华英之才送到对岸。
2.也频:胡也频,早期从事于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春兰亦指此公。
3.秋芳:先生的高中老师之一。
4.寅恪:先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5.光潜:先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6.公超:先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7.自清:先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8.平伯:先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9.一多:先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10.婉莹:冰心,先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11.振铎:先生的大学教授之一。
12.巑岏:峻峭,崔嵬巑岏。[/watermark]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1 11:01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6-12-9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季公羡林赋》并序

    学孟兄,读了你好多赋文。堪叹才情之高!!佩服!这厢有礼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季公羡林赋》并序

    下面引用由文质2006/12/09 06:35pm 发表的内容:
    学孟兄,读了你好多赋文。堪叹才情之高!!佩服!这厢有礼了。
    谢谢!共同进步!

    《睚眦源论》
    金学孟
      大凡成就功业者,兼具坦荡之胸襟,包容之情怀,尤其所思之长久,所行之非常,所瞻之高远。睚眦者难以企及也。犹可悲睚眦之人泛泛,且现于繁繁种类,往往以小失大,本无生有,贪瓜觊米,以致于导致穷途末路,甚或断送卿家性命。究其由何故?禀性也!天数也!及至罹难之时,神仙亦爱莫能助矣。
      夫项羽耗尽虎贲,独捭阂厮杀,虽气拔苍天,终自刎于江畔,设若从亭长之规劝,驾扁舟而归江东,岂烬星火之复燃?英雄豪气固然,然则实非成大器者也。假若纳谏东渡,苟勾践之尝胆,逐鹿中原,鹿死谁手,叵测矣!诚霸王睚眦匹夫也!楚,自灭也!
      方其范蠡谋西施之计,舍心爱之物;勾践忍食便之辱,屈薪胆之苦。朝暮思念者,何也?复国欤!熊熊之火,烧而不露,隐忍苟且,自有通途。而西施倚沉鱼之貌,怀国家之念,从心仪之策,迷敌君之乱,虽非疆场壮士,亦当属巾帼焉!至夫巨谋遂就,忘乎所以者,勾践惧盖世之贤能,亦入睚眦之属也。范蠡西施,何以鸳鸯高飞?蠡之高瞻,留则必死,此非睚眦之士所能为者也!
      观夫泽东之所以成,而国涛之所以败者,何也?皆在胸襟之坦荡,瞩目之高远,心怀之包容也!值国涛要南下,泽东笃北上,如内讧则必然自灭。时值倭寇犯疆,中华莫之大者:抗日!孰重孰轻,孰瞢孰明,昭然矣!况乎剑英危急之际,逾仲连之伟功,而众领袖笃信泽东,多明其利害。更有虎威之雄师,无坚不摧之精神。何所不能?倭寇纵三头六臂,终至遗骸而归。
      至若中正之失,民心也!而其如非睚眦之短见,弃却党派之争斗,和平共和,岂有今日之两岸局势?是故,睚眦虽天然,环境可改变。近朱则赤之说,固有其理也!睚眦源,实狭隘也!心胸狭隘者,可鉴欤?!纵悟天下,睚眦者弃否?但祈!
                布衣散人金学孟于2006年12月10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1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季公羡林赋》并序

    一个学者被上纲上线,就变了形。
    季羡林是好的,但也就好了十年左右,类似的象费孝通也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9 13:25 , Processed in 0.0697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