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5|回复: 39
收起左侧

欲藏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1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些儿时的涂鸦,念那无忧的时光
  
  
  
        欲藏春
  
  隔窗望,
  楼前小园数颗葵,向阳放。
  花红锦簇,垂柳白杨。
  
  天边青,近处玉栏红墙。
  明窗如水,君子扶桑。
  满目春意,欲向家中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2-17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欢迎新朋友,看来楼主名字也从这里化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谢谢版主
因为我的上网时间非常有限,还要发别的贴和下载些别的。过节也没上网。可能不能及时回复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给看我贴的网友在这拜个晚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这个是过节新写的

                                猩猩红*看花
把窗棂,夜起微澜,酒落下,竟花开,令衣襟颤。天地一片花绚(炫)烂。
花生雾,雾飞花。眼朦胧,把花凝住。虫不鸣,鸟不叫,怕惊得声儿哑。
莫怨昙花痴,夜开花。谁到是了无痕,只为刹那光华,值取红飞烟灭。却教鹰飞怯。翅难展,却怎飞光明夜。
待明晨,满地红花落,许嫁娶娇娘错。
度渡度,刹那轮回度,却教那去岁今朝看明朝,莫非拈花笑。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5-25 16:2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2-2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问好~~
    花雨偏偏的喜欢。。。。。。
    猩猩红,词牌?,花雨去找一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5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回花雨漫漫:
    谢谢!这个是我过节新写的。以前应该没有。  问好~~  就发个以前写的吧.
    观三叠瀑布
        
         新景三叠易水寒,
         年年青郁断层岩。
         快感重重眼中下,
         乐见轻轻顶上悬。
        
        
        说明:(包含两句,八字)这是过节时同学间送贺年片,自己也买了不少很好看的留着.地理课学了断层,忽然想到,觉得挺好玩。 如今审视,不知寒还是潭字较好?“轻轻”二字是现在为了发贴改的
        (注:这是当年一张三叠瀑布贺年片而写,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新       别    
             年       皱    
             快    :)    眉
             乐        头
    回复晚了,不好意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5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花开多摇曳,千意千人赏。
    例如:这个可以看作一首写花之作。又可看成是赏烟花。如此等等......
    9个花字可以个个不同。

        3月4号早晨起来,在阳台看到园中有雪,瓦上铺白。路面水湿。昨天却是下了一天的雨的(北京这边),便想起了小时候写的一个:

        “《街道为雪水所泞歌》1988年3月24号晓记
    -------------------------------------
        也是巧的很啊!而且是“1988年3月24号晓记---2007/03/04晨”,“24、04、20年后都是早晨,在同一个地方”我的生日是14号,名字中又有个“宇”字!岂不是《猩猩红*看花》千意千人赏中的又一意!

           街道为雪水所泞歌
            细雪纷纷风雨加,
            晓风助纣阴风刮。
            十里长天苍茫茫,
            满街逆水满街下。
            1988年3月24号晓记
    (这个是唯一的有具体日子的了,小时候不太懂事,都没有记录日期。不免感到些许遗憾!)

        元宵
    昨日风雨今日晴,
    漏夜细雪瓦台停。
    几疑秋霜仍在目,
    清晨乍冷看花明。    (鸣)
    2007年3月4号晨
    (看北京台新闻说山里的雪竟然很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这个贴子最后由欲藏春在 2007/03/07 01:40pm 第 2 次编辑]

    《牧牛》图(想象版)
    耕牛病卧残阳,
    牧童笛吹呜咽。
    风吹残柳飘动,
    血泪夕阳哀看。

    过节期间,偶然翻了几叶书,看了一个“诗词妙说”多谐趣。小时侯其实也见过!说的那个诗改词的故事:“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时的兴致,便想把我的改成了几个,其中一个如下:
    耕牛病,卧残阳。
    牧童笛,吹呜咽。
    风吹,残柳,飘动;
    血泪,夕阳,哀看。
    这个是还可以改的。;)

    特点赏析:(只论与众不同之处,其他结合在其它评论里面有空再说)-----由于这个在别处引起过误解,所以才写了这个。下面的写法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例:第一句和第四句出现了两个“阳”字,这本应是一大败笔,但是诗中做了补偿,以另外的重字的出现应对了“重阳”的问题。反而构成独特的特殊效果!
        如果仅仅这样就完了,也没有什么算得太特别。可是再分析
    一下,就会又有了新的发现。原来不止有重字应对一种明面的效果,暗含还有一种对,可谓对中藏对了!
         我们通观全诗,可以发现,第一句的第五个字“残”,是奇数,第三句也便在第三字出现了个“残”字。这便构成了重重
    对。那么如果只有这一个“残”有这种效果,岂不孤单,在整体上不就真的残了吗?所以就有“重阳”在那里呢!构成了重重重重对。同理不复述。这在句式层面上就“重阳”不重了!不但不是毛病,反而是奇特了。
    完了吗?如果仅仅至此,对此诗的评价还只能算是字巧而以。作为整诗的评价呢?我们来看另一个发现吧!
         
        这次从句子上来分析一下,例如第三句呼应第一句使用“残”起到了反复强化的作用,那么第四句又起到了相似的作用,是否显得太老套了呢?而且又置第二句于何地呢?
        要知道中国人是讲究对账的呀,孤句是大忌!如果有这个疑问是正常的,但也妙在这里,却原来第四句里明面承接第三句时还隐含对应了第二句!!相信这一说破,大家都已豁然明白所指了吧。人既看夕阳,夕阳似流血泪也看人!这样四句就完整的构成了一明一暗的对应了。而且句句相呼应,句句相联系,连绵而成浑然一体了!这种的也较少见。
        这首是六字句!有六字对应。还可以断句成六首。也算奇特了!
    当时写的时候是很小很小的年龄,比我前面贴过的《路上所见录》还要早的,是我初写(诗)的几首中觉得还拿的出来的!和我的第一首词《欲藏春》写的时间相若。当时应该是不知为什么,只是想写而已。都是天然而成,肯定是没有怎么想就写出来,更谈不上什么构思不构思之类的了。更没有什么六字句的概念框框之类!
        原来只是凭感觉它还不错,如今一归纳分析就出现了颇多特殊之处!我的《观三叠瀑布》也就不孤单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亦不孤单矣!从几方面来讲也算配的上。 杜可曾会设想,多少年后,会有人给他的这首《清明》唱和呢?天然而成,冥冥中莫非也有天意?!上网来到凤凰亦属偶然了!能够写了这么多亦属偶然了!太长时间未写,未曾沾染诗词,竟又写了《猩猩红*看花》,竟积孕此千般情愫,育此奇花!可谓心胸浪涌出奇花。这也算是为《猩猩红*看花》千序万序中的一序了。
    (杜诗占着节气时令的天时,使人每每想起,所以名气很大。这是其他很多没法比的。这也是很多很好的诗句没它有名的原因之一。可以举出不少例子的。)[color=#DC143C]文字[color=#DC143C]文字[color=#DC143C]文字[USECHGFONTE]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为什么会这样??

    我怀疑我的贴大家看不到?有病毒??
    重发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牧牛》图(想象版)
    耕牛病卧残阳,
    牧童笛吹呜咽。
    风吹残柳飘动,
    血泪夕阳哀看。

    过节期间,偶然翻了几叶书,看了一个“诗词妙说”多谐趣。小时侯其实也见过!说的那个诗改词的故事:“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时的兴致,便想把我的改成了几个,其中一个如下:
    耕牛病,卧残阳。
    牧童笛,吹呜咽。
    风吹,残柳,飘动;
    血泪,夕阳,哀看。
    这个是还可以改的。;)

    特点赏析:(只论与众不同之处,其他结合在其它评论里面有空再说)-----由于这个在别处引起过误解,所以才写了这个。下面的写法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例:第一句和第四句出现了两个“阳”字,这本应是一大败笔,但是诗中做了补偿,以另外的重字的出现应对了“重阳”的问题。反而构成独特的特殊效果!
        如果仅仅这样就完了,也没有什么算得太特别。可是再分析
    一下,就会又有了新的发现。原来不止有重字应对一种明面的效果,暗含还有一种对,可谓对中藏对了!
         我们通观全诗,可以发现,第一句的第五个字“残”,是奇数,第三句也便在第三字出现了个“残”字。这便构成了重重
    对。那么如果只有这一个“残”有这种效果,岂不孤单,在整体上不就真的残了吗?所以就有“重阳”在那里呢!构成了重重重重对。同理不复述。这在句式层面上就“重阳”不重了!不但不是毛病,反而是奇特了。
    完了吗?如果仅仅至此,对此诗的评价还只能算是字巧而以。作为整诗的评价呢?我们来看另一个发现吧!
         
        这次从句子上来分析一下,例如第三句呼应第一句使用“残”起到了反复强化的作用,那么第四句又起到了相似的作用,是否显得太老套了呢?而且又置第二句于何地呢?
        要知道中国人是讲究对账的呀,孤句是大忌!如果有这个疑问是正常的,但也妙在这里,却原来第四句里明面承接第三句时还隐含对应了第二句!!相信这一说破,大家都已豁然明白所指了吧。人既看夕阳,夕阳似流血泪也看人!这样四句就完整的构成了一明一暗的对应了。而且句句相呼应,句句相联系,连绵而成浑然一体了!这种的也较少见。
        这首是六字句!有六字对应。还可以断句成六首。也算奇特了!
    当时写的时候是很小很小的年龄,比我前面贴过的《路上所见录》还要早的,是我初写(诗)的几首中觉得还拿的出来的!和我的第一首词《欲藏春》写的时间相若。当时应该是不知为什么,只是想写而已。都是天然而成,肯定是没有怎么想就写出来,更谈不上什么构思不构思之类的了。更没有什么六字句的概念框框之类!
        原来只是凭感觉它还不错,如今一归纳分析就出现了颇多特殊之处!我的《观三叠瀑布》也就不孤单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亦不孤单矣!从几方面来讲也算配的上。 杜可曾会设想,多少年后,会有人给他的这首《清明》唱和呢?天然而成,冥冥中莫非也有天意?!上网来到凤凰亦属偶然了!能够写了这么多亦属偶然了!太长时间未写,未曾沾染诗词,竟又写了《猩猩红*看花》,竟积孕此千般情愫,育此奇花!可谓心胸浪涌出奇花。这也算是为《猩猩红*看花》千序万序中的一序了。
    (杜诗占着节气时令的天时,使人每每想起,所以名气很大。这是其他很多没法比的。这也是很多很好的诗句没它有名的原因之一。可以举出不少例子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1-24 15:09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3-8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下面引用由欲藏春2007/03/07 01:42pm 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会这样??
    我怀疑我的贴大家看不到?有病毒??
    重发一下!

    我看的到,而且字体很好看,喜欢,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9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用彩色字,看起来比较吃力~~~~里面都是高人,佩服佩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这个贴子最后由欲藏春在 2007/03/17 02:13pm 第 1 次编辑]

    谢谢大家
    我也不只到真么弄成这样的了 ;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1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苦思行
        夜屋寂寂,天宇茫离。星光点密,宛若悬玑。枫月一壁,宛若清玉。夜色欲滴,清凉风里。树影花泌,景情浓意。草坪丰茂,草色奇奇。幸甚此中,书以录之。

    (这是在初中早期所作,当时学校一度抽风让上晚自习,小孩子哪里有心思在那里干座着,都在看着窗外了。)
        夜的屋子静静的,宇宙中,天边里一片迷茫神奇的景象。星星散发着光好像小点点布满了天空,好像无数的小珠子布满了天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荷塘月色*清虚
            荷塘月色明,
            月色荷塘宁。
            芙蓉隐雾露,
            云淡玉盘清。

    这是当时看了《荷塘月色》后幻想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25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大漠行沙
            莽莽大漠沙舟行,茫茫黄沙一色平。
            几人几驼走天涯,渐渐远去剩驼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拈花一首*雨雪闹元宵
         
    春光乍暖还寒峭,雪落初晴柳瘦腰。
    停风绵雨出云色,漏夜薄霾(细雪?)入地消。
    瓦台霜白迷人眼,园圃枝青露秧苗,
    初晨花火鸣周日,入暮烟霞闹元(九?)宵。
    记2007年3月4日周日涿州元宵节
    ----------------------------------------------------
    拈花一首*雨雪闹元宵
    乍暖春光复冷萧,方晴雪浅柳纤腰。(含娇)
    停风细雨离云散,漏夜阴霾潜地消。
    瓦白霜凝迷梦眼,枝青圃满露芽苗,
    初晨焰火鸣周日,入暮烟霞闹九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们拿一个作对比:
    ---------------------------------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此首前四句纯是兴起,而后四句始入抒情。前四句写景,所写日日江楼坐于翠微、信宿渔人日日泛舟,清秋燕子天天飞翔,皆以见内心之孤独。而其孤独的原因,则在后四句
    --------------------------------------
    对比:同是八句全对账,他的抒情写愁,我的抒情写春天的小雨贵如油;瑞雪兆丰年。而高兴的原因,则在后四句。鸣周日,双关语,即是鞭炮整日不绝,又是指当天是过节,还是星期天!可谓一语
    难得的巧合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之所以用沾花一首为题,我们来看一下时间的顺序:
    先是春天的感觉到来(乍暖春光)---没两天忽然寒流又来了(复冷)---好像到了深秋(萧)。所以用第一句来总领引导"乍暖春光复冷萧";“冷--萧”冷对应"纤腰"的纤都有变冷、变纤的动词的作用。萧和冷概念上各有偏重,并不重复。
        然后是叙述眼前看到的第一直观景象,雪很小、天气很晴朗。使用“柳纤腰”来形容雪浅。非常形象生动。因为如果雪大树身就会被埋没掉一部分,柳树的枝叶粘满雪也会变得很臃肿,变得会像蓬头一样。两者加起来会让树干显得短粗!而且现在城市一般空气污染比较重,冬天看起来更会显得模糊而不能显得纤细。所以对比用“方晴”天气晴好,雪后空气能见度也好。所以柳树才会看起来纤腰,这里也顺便交待点出了柳树的状态,是比较小的柳树,而绝不是公园的那种参天大树(方晴雪浅柳纤腰)。地点初步也顺便带了一下。
    ---------------------------------
    评:一句里面蕴含之丰富 !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欲藏春


    紧接着3、4句深入交待情况并由此作为5、6句抒情的引导。(停风细雨离云散,漏夜阴霾潜地消。)----这也是回忆昨天白天下了一天的雨,用停风修饰细雨的状态好像南方的梅雨一样下个不停,下的较大连绵不断的雨一般是没有风的,这里描写的很细致妥帖(停风细雨),细雨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想到“斜风细雨不需归”了。多么好的对照!
        “漏夜”---进一步点出了时间对照。给第3句以时间坐标!昨天白天的雨到了夜间,由于温度的变低,变成了阴霾小雪,第4句还照应了第2句而且承上启下为第5句做了铺垫!
    ------------------------------
    评:前两联瞄写的非常细腻,几乎每个字都互相有了照应,而且描写的恰如其氛!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1 02:32 , Processed in 0.1959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