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0|回复: 10
收起左侧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4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风吟落梅在 2007/10/26 10:40 第 2 次编辑]

应景之作,粗成:
抬眼有明月,泊在水天湖。银辉播洒千里,澄澈暖寒庐。金菊幽然吐放,正是香魂难禁,此境怎言虚?乞得诗人句,敲筑欲相呼。
秋虽至,春尤驻,梦常居。世间情意,休因风雨幻空无。远眺星河南北,静听大潮起落,荡荡浩怀粗。愿举云为桨,划破九宵孤。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风吟落梅2007年10月26日 10:38 时添加 -=-=-=-
夏先生词人所知不多,原玉附上:
水调歌头 一九二八年 泊桐庐
惟有雁山月,知我在江湖。泷滩七里如镜,照影过桐庐。不见羊裘老子,为问浮名何在,水色古今虚。把酒欲谁语,汀鹭夜相呼。
十年后,数椽傍,客星居。关山南北,总怜清景世间无。落日黄河一线,风雨长江片练,气概一何粗。何似泛银汉,月底此舟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这首词可点可圈之处颇多!如下片:秋虽至,春尤驻,梦常居。世间情意,休因风雨幻空无。远眺星河南北,静听大潮起落,荡荡浩怀粗。愿举云为桨,划破九宵孤。
就相当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静听大潮起落”
“静听”改为“近观”或“近听”可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5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bgsound src=http://www.shiandci.net/midi4.mid loop="-1">
高手啊!在下对您的景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30 14:1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10-2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姐姐好词,"秋虽至,春尤驻,梦常居。世间情意,休因风雨幻空无。""愿举云为桨,划破九宵孤。"几句尤其喜欢,想起了很多~~
    起句"抬眼有明月,泊在水天湖。"很有唐人风采,自然随心却是佳境.
    姐姐此词大气豪放,竹子学习.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5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下面引用由jerry8211012007/10/24 22:18 发表的内容:
    这首词可点可圈之处颇多!如下片:秋虽至,春尤驻,梦常居。世间情意,休因风雨幻空无。远眺星河南北,静听大潮起落,荡荡浩怀粗。愿举云为桨,划破九宵孤。
    就相当不错!
    多谢红娘点评,不足处还请直言:)
    下面引用由望水东流2007/10/24 22:55 发表的内容:
    “静听大潮起落”
    “静听”改为“近观”或“近听”可好?
    场景是夜晚,用听为好,听潮应该是安静地听,此处大潮不是写实,可往深处考虑,不知这样说是否合适?多谢望水君指点。
    下面引用由辽西走狼2007/10/25 13:11 发表的内容:
    <bgsound src=http://www.shiandci.net/midi4.mid loop="-1">
    高手啊!在下对您的景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狂汗中多谢鼓励!
    下面引用由新竹2007/10/25 14:06 发表的内容:
    姐姐好词,"秋虽至,春尤驻,梦常居。世间情意,休因风雨幻空无。""愿举云为桨,划破九宵孤。"几句尤其喜欢,想起了很多~~
    起句"抬眼有明月,泊在水天湖。"很有唐人风采,自然随心却是佳境.
    姐姐此词大气豪放,竹子学习.问好
    妹妹过誉了!因今日参加会议,所以昨天临时赶制。
    词是次韵夏承焘先生的《水调歌头·泊桐庐》,可惜我学艺不精,只仿的皮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前后差别是否太阔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下面引用由落花斋2007/10/25 19:56 发表的内容:
    前后差别是否太阔了...
    落花好填时有意如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时值江南秋高气爽,天青月明。24日,中国绕月卫星发射成功,更是多有赏月。久想写些观月诗词,苦才疏,未敢糟墨。见风吟先生次韵《水调歌头》,眼睛一亮。随细品之,拙笔弄赏析文以慰心!
    次韵:又称步韵,是“和韵”格式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要求作者用所和的诗词的原韵原字,其先后次序也与被和的诗词相同。
    纵观整首词,作者由景抒情,启乘笔意连贯,文字流畅不艰涩,思想清晰,积极向上。步韵格能写出如此意境,是首可品可读的好词。
    上片写景启。首句“抬眼有明月,泊在水天湖”,信手捻来,自然随心,却生佳境,叩人心扉,让人有往下读去的冲动。试想:秋高气爽,天空象寂静的湖面一样没有一丝波纹,清新而深邃,一轮明月“泊”在其中(留下结句“孤”字铺垫),似能一揽入怀,叫人怎不“抬眼”,又怎不让人产生“江清月近人”之慨?竹斑评此有“唐人风采”,实不为过也!
    接句“银辉”、“洒千里”、“澄澈”跟着展开,延伸着首句景致,使画面由平面而为“三维”,读者眼界由“天月”而扩之于大地,引出后面的“金菊”。
    月光一般人认为是“寒”的,作者在这样景致里用“暖”,似乎不妥。古语:“象由心生”。实则这“暖”正是楼主观景而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心情真实写照。也正是有了这“暖”,才有了后面的“难禁”“怎言虚”的感慨和“乞诗”“敲筑”“相呼”的心动,才生出了下片的“听星河大潮”、“举云为桨划九霄”大气豪放!
    天青似水,明月如镜,陋居温暖,金菊飘香,此情此景,似幻实真。秋寒“难禁”,难禁金菊香魂,更难禁作者涌动的心潮!故而敲筑相呼,合诗而歌!“相呼”是人“呼”月?还是月“呼”人?任读者遐想吧!
    下片首句“秋虽至,春尤驻,梦常居”承转,由时令而喻人生,过渡自然。“世间情意,休因风雨幻空无”一句直叙胸意,既表明作者写词的中心思想,也表达了作者秋心不老,不哀不叹,积极向上心态。真所谓:人生中年秋已至,此心青春梦常居,莫叹世事情意薄,休因风雨幻空无。
    紧接着,作者用比兴的手法,将整词推向高潮。“远眺星河南北,静听大潮起落,荡荡浩怀粗”中“远眺”“静听”不是一联,确似一联,词性对仗。“星河”“大潮”似是而非,象有实无。“南北”“起落”更是表达了读者经历过“风雨”和“风霜”,以致能“远”看,能“静”思的“荡荡浩怀”,与“休因风雨幻空无”意连而不断,紧密自然,白、含交互。结句“愿举云为桨,划破九宵孤”,作者进一步叙怀,以“云”为“桨”,乘一叶扁舟,徜徉银河,直上九霄伴月,心志凌云,气势豪迈!
    若说硬要拍砖,唯觉个别处“趁韵”,如“粗”,此次韵格之因,已是不易;另“休因风雨幻空无”出律,个处词尚可酌,如“播”、“吐放”。
    妄言,拱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下面引用由幽兰清荷2007/10/27 22:18 发表的内容:
    时值江南秋高气爽,天青月明。24日,中国绕月卫星发射成功,更是多有赏月。久想写些观月诗词,苦才疏,未敢糟墨。见风吟先生次韵《水调歌头》,眼睛一亮。随细品之,拙笔弄赏析文以慰心!
    次韵:又称步韵,是“ ...
    多谢幽兰先生费心请受一拜!
    先生提到不足处,请再受一拜!我当再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7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因时事而作 次韵夏承焘先生《水调歌头·泊桐庐》

    [这个贴子最后由望水东流在 2007/10/27 23:06 第 2 次编辑]

    “场景是夜晚,用听为好,听潮应该是安静地听,此处大潮不是写实,可往深处考虑,不知这样说是否合适?多谢望水君指点。”
    听则有静之意,星河为远,大潮为近,远近相呼,岂不更宜乎!
    又:虽为夜晚,未必不可观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2 17:39 , Processed in 0.1585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