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5|回复: 26
收起左侧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8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8/03/10 09:43 第 2 次编辑]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芳信姗姗到凤城,
              春神初醒半慵身。
              眉尖还驻药栏痕。
              雨笛萧萧愁酿酒,
              云山郁郁恋归程。
              楚风吴月小盈盈。
(按:下片原句:箫笛无情愁酿酒,云山有意恋归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3/08 21:46 发表的内容:
浣溪沙 (云山有意恋归程)
           芳信姗姗到凤城,
           春神初醒半慵身。
           眉尖还驻药栏痕。
...
问好前辈,
学习中~~
眉尖还驻药栏痕   我不明白 :em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8/03/09 07:38 第 2 次编辑]

古诗词中常用“药栏”,芍药栏,亦泛指花栏。
最早见于南朝梁庾肩吾《和竹斋》:“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
南宋赵长卿《长相思》:“药栏东,药栏西,记得当时素手时”。
《牡丹亭》:“转过那芍药栏前”。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8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云山有意恋归程。
感觉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9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楚风吴月小盈盈。---大好,纤巧精致!真是好心思
药栏总想着药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下面引用由玉琳琅2008/03/08 23:27 发表的内容:
云山有意恋归程。
感觉不错
谢谢玉琳琅赐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8/03/09 00:39 发表的内容:
楚风吴月小盈盈。---大好,纤巧精致!真是好心思(
呵呵!谢凝丫头赞!
结句好不好,让大家去评吧!但为这句结确是费了不少心思,我自己很喜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哦,从“箫笛无情句”看,斋主押的不像是今韵啊:)  “身痕”与“城程盈”也不在通押韵部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下面引用由负棺人2008/03/09 08:09 发表的内容:
哦,从“箫笛无情句”看,斋主押的不像是今韵啊:)  “身痕”与“城程盈”也不在通押韵部上。
谢大驾光临!
“箫笛”句,仄仄平平平仄仄,无误吧!首字可平可仄。
又,按王力说,宋词,在某些词人笔下,第六部真文元半早已与十一部庚青蒸、十三部侵相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9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读帖后特查了下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一书。
斋主所说不差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这几个韵部前些年也看过人争论,也觉得不应该划分开,但为什么分开,现在也无从知晓。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些字的读音,在那个时代可能不是如今的读法,不然古人也不会这样分韵。
斋主能够不拘泥前人用韵限制,与另一些比较开明的前辈一样,采用更客观,更合理的押韵法,这点令我很佩服。
一些浅见,斋主用了入声笛字,而入声字中的平声字(白,石,笛等等,有一些地方方言还保留入声读法),现在也没有几个人去用入声方法读(谁也不会在用普通话读诗词时忽然转到入声方言读,一般都是用今四声读的)。在这一点上,斋主似乎又有所拘泥了。
好像是胡适也推广过用现代普通话去押韵,并亲自写过。这种以现代四声押韵法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规律,而这种做法,也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9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谢谢负棺人兄鼓励!我学诗词,在格律、用韵上基本按王力先生说。
一般情况还是用平水韵。故入声也仍照用。有时偶尔也用新韵(现代汉语)。
就不用入声了。确实在用韵上人们是有分岐的,我个人觉得王力先生的论述和观点,
比较客观。他也比较开明的。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3-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有前人的东西,或者说宋人的作品,就好。
    可宽可窄,这个问题争起来,不算好有结论:)
    无弦兄此调温婉,学习:)
    对仗“有无”有些不划算~~嘎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下面引用由小糊涂仙2008/03/09 21:19 发表的内容:
    有前人的东西,或者说宋人的作品,就好。
    可宽可窄,这个问题争起来,不算好有结论:)
    无弦兄此调温婉,学习:)
    对仗“有无”有些不划算~~嘎嘎
    谢糊涂!下片改下:
    雨笛萧萧愁酿酒,
    云山郁郁恋归程。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18 20:5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3-1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喜歡大哥上片多些.  尤喜"春神"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这个贴子最后由静听流水香在 2008/03/10 09:17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负棺人2008/03/09 20:30 发表的内容:
    这几个韵部前些年也看过人争论,也觉得不应该划分开,但为什么分开,现在也无从知晓。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些字的读音,在那个时代可能不是如今的读法,不然古人也不会这样分韵。
    斋主能够不拘泥前人用韵限制,与 ...
    评的好!这首用闽南话来读就通了。不知道负棺人是不是闽南人?
    闽南话保留了很多古音和入声。对闽南人来说平水韵比新韵轻松些。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今音xie,闽南话注音:xia
    "摇落深知宋玉悲"悲:今音bei,闽南话注音:bi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10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欣赏斋主好词!
    改后案尤佳,蕴藉温婉。
    几组叠字搭配得生动自然。
    结句精彩!
    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标题也改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下面引用由凤十二2008/03/10 09:10 发表的内容:
    喜歡大哥上片多些.  尤喜"春神"句
    谢谢凤丫头!大哥自己也蛮喜欢“春神”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芳信姗姗到凤城)

    下面引用由静听流水香2008/03/10 09:15 发表的内容:
    评的好!这首用闽南话来读就通了。不知道负棺人是不是闽南人?
    闽南话保留了很多古音和入声。对闽南人来说平水韵比新韵轻松些。
    “远上寒山石径斜”斜:今音xie,闽南话注音:xia
    "摇落深知宋玉悲"悲:今音bei, ...
    流水香说得是。谢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3 21:59 , Processed in 0.1593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