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39|回复: 18
收起左侧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19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一跃青云傲乐园,人间天上共哗喧。
扬眉斗气当空舞,俯首摇身对地怨。
遥看锦途千里路,紧牵银线两边魂。
东风伴我追明月,敢与婵娟比秀媛。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18 20:5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4-23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晚上放風箏喔... ...好眼力...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2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诚谢凤十二君赏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3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怎么,“怨”?余者十三元,独此十四愿,且余平此仄,何也?
    “哗喧”——硬凑者也,诗词最忌这样来用。“秀媛”也是如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2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诚笔下君赏评、斧正。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18 20:5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4-25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4/23 22:38 发表的内容:
    怎么,“怨”?余者十三元,独此十四愿,且余平此仄,何也?
    “哗喧”——硬凑者也,诗词最忌这样来用。“秀媛”也是如此。
    上平聲 十三元元 原 源 黿 園 援 轅 垣 煩 繁 蕃 樊 翻 旛 暄 萱 喧 冤 言 軒 藩 魂 渾 褌 溫 孫 門 尊 存 蹲 敦 墩 暾 屯 豚 村 盆 奔 論 坤 昏 婚 閽 痕 根 恩 吞 騵 沅 嫄 湲 媛 膰 蹯 燔 爰 薠 蘩 袢 礬 幡 墦 繙 轓 番 璠 反 諼 貆 啍 焞 塤 鶱 鴛 宛 掀 鞬 昆 琨 鯤 縕 捫 蓀 飧 惇 芚 賁 崙 惛 跟 垠 蹇 薞 鷷 驐 掄 軘 榬 蘊 睧 鞎 緷 甗 犍 靬 杬 羱 芫 蚖 榞 邧 阮 袁 洹 蠜 笲 晅 咺 眢 鵷 蜿 樠 鼲 沄 溷 崑 轀 璊 虋 亹 嶟 繜 燉 蜳 飩 臀 庉 湓 棔 噴 拫 純 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凤十二2008/04/25 01:40 发表的内容:
    上平聲 十三元元 原 源 黿 園 援 轅 垣 煩 繁 蕃 樊 翻 旛 暄 萱 喧 冤 言 軒 藩 魂 渾 褌 溫 孫 門 尊 存 蹲 敦 墩 暾 屯 豚 村 盆 奔 論 坤 昏 婚 閽 痕 根 恩 吞 騵 沅 嫄 湲 媛 膰 蹯 燔 爰 薠 蘩 袢 礬 帷?..
    可不是么。古是通的,用的少,就难记。还是要买一本的,否则没个抓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云中子2008/04/19 23:59 发表的内容:
    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一跃青云傲乐园,人间天上共哗喧。
    扬眉斗气当空舞,俯首摇身对地怨。
    遥看锦途千里路,紧牵银线两边魂。
    ...
    诗不错,格律也守的紧,颇有情趣,诗中情景还是可以想像到的,欣赏,问好云中子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4/25 12:23 发表的内容:
    可不是么。古是通的,用的少,就难记。还是要买一本的,否则没个抓手。
    是啊,平水韵与今天我们说话太不一样了,或许南方人与之还比较接近吧,作为生于北方且从小说惯了普通话的我们年轻人,就不是很方便,相信不止我一个,很多年轻人如果想做平水韵的诗,一定会拿本韵书照本宣科对照一翻,生怕一时不慎失了律。其实为什么不能提倡新韵呢?建国后的新韵推出已经几十年了,竟似乎仍是难登大雅之堂,其实古人的平水韵不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吗?一两千年过去了,我们说话当然会有改变,还是按照古人的习惯做诗,是否有点别扭呢?不知道唐朝的人们作先秦的歌赋时,是否也遵循先秦的习惯呢?呵呵,一家之言,贻笑大方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凤十二2008/04/25 01:40 发表的内容:
    上平聲 十三元元 原 源 黿 園 援 轅 垣 煩 繁 蕃 樊 翻 旛 暄 萱 喧 冤 言 軒 藩 魂 渾 褌 溫 孫 門 尊 存 蹲 敦 墩 暾 屯 豚 村 盆 奔 論 坤 昏 婚 閽 痕 根 恩 吞 騵 沅 嫄 湲 媛 膰 蹯 燔 爰 薠 蘩 袢 礬 帷?..
    学习。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4/25 12:23 发表的内容:
    可不是么。古是通的,用的少,就难记。还是要买一本的,否则没个抓手。
    小子也是想学一下。共勉吧。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彤言无忌2008/04/25 13:57 发表的内容:
    诗不错,格律也守的紧,颇有情趣,诗中情景还是可以想像到的,欣赏,问好云中子兄!
    谢赏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彤言无忌2008/04/25 14:08 发表的内容:
    是啊,平水韵与今天我们说话太不一样了,或许南方人与之还比较接近吧,作为生于北方且从小说惯了普通话的我们年轻人,就不是很方便,相信不止我一个,很多年轻人如果想做平水韵的诗,一定会拿本韵书照本宣科对照 ...
    是的不应提倡用较旧的韵来写诗词,但懂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了解古典文献是有益处 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6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云中子2008/04/26 01:30 发表的内容:
    是的不应提倡用较旧的韵来写诗词,但懂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了解古典文献是有益处 的。
    这倒是,感谢云中子,受教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欣赏!看过几位老师的发言受益匪浅!学习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7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还是以上口为第一要素罢,毕竟当初古韵也是为协美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7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4/27 04:43 发表的内容:
    还是以上口为第一要素罢,毕竟当初古韵也是为协美的。
    同意笔下老师说的,在究竟应该使用新韵还是古韵上,我们说再多也没有用,也不会改变现今大家各自作诗的习惯,只有以谐美去衡量了。只要作者认为是美的,读者认为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没有对错之分。有些事情或许可以根据规定改,改了怕忘本又想回归,就像建国后推出了简体字,一个规定,一时间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辈人开始便都改了,而如今随着电脑的普及,日常生活的手写输入逐渐被键盘输入代替,笔画的繁简以不成为书写效率的障碍,于是大家又都还是觉得繁体字看着顺眼,那是文化遗产,不该忘本,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如今又改用繁体字,想要回归。不知道今天写古韵诗的我们,算不算也是一种回归?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诗词),是每一个黄炎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但仅仅继承还不够。继承不是最终的目的。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创新。怎样让我们的诗词再发扬光大;让诗词这瑰宝闪耀出更灿烂的光辉,这是广大诗词爱好者义不容辞的天职。从这一点出发一切都可以理解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4-28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放风筝(平水韵)

    下面引用由云中子2008/04/27 23:35 发表的内容: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当然也包括诗词),是每一个黄炎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但仅仅继承还不够。继承不是最终的目的。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创新。怎样让我们的诗词再发扬光大;让诗词这瑰宝闪耀出更灿烂 ...
    云中子兄高见,一味的只图方便,只想让文化服务于现在的我们,而不想着将原本悠久的文化遗产更加历练与传承,似乎太自私了,而因此使这种文化从我们这代消逝,这顶帽子是谁都戴不起的啊,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4 06:59 , Processed in 0.1507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