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3|回复: 12
收起左侧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南郭俊在 2008/09/08 12:13 第 2 次编辑]

                         水调歌头
“后悔偷灵药”,仍在九天说。“赢得万载不死,却换皱眉多”。还忆人间旧事,一触心潮浪涌,百转最堪磨。吴斧空伐桂,玉杵捣心窝。
广寒冷,谁曾问?仙班薄。王母怜女一怒,玉带起洪波。只叹多情儿女,岁岁逢盈长拜,谁解自婆娑?老去无人赏,空把旧弦拨。
注:老孙天天快乐有句“猛举首,那个嫦娥,仍在云天说”,爱而成阕。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江南郭俊2008年09月08日 11:27 时添加 -=-=-=-
“婆娑”作“起舞”解,“自婆娑”就是“独自起舞”的意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7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拜读大作!是否急了一点?读来用词熟了一些,有些地方不是很顺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7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嫦娥天上长哀愁,
悔不该将药暗藏。
岁岁月明惟寂照,
年年春色怅空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郭兄好快笔!赏了。
     身居仙位却无羡,王母何时生睦怜。
     空幻时空待明月,中秋佳夜更无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这个贴子最后由江南郭俊在 2008/09/08 11:00 第 2 次编辑]

感谢居然居、阿良、木林森君不弃,赏且赐诗。
“赢得万载不死,却换皱眉多”,这句原作“纵然长生不老,却换愁眉多”,因为是默拈,难免出律,比对词谱,果然,于是调整成现在这样。其实“长生不老”是一个词组,“生”字本来是可以不考虑律的,但因为后面说了“老去无人赏”,前面又说“长生不老”,岂不前后矛盾?至于“愁眉多”因律而换“皱眉多”,有点不自然的感觉;“赢得万载不死”,可以说是很俗的语言了,既要切合嫦娥的前后意思表述,又要切合她仙子身份的不死事实,还要照顾到律,如之奈何?反正我现在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先这样吧,要不大家一起?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1-4 10:34
  • 签到天数: 6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9-8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欣赏江南君佳作。
    个人建议将后面的“老去”改成“春去”,不知如何?
    另:“王母怜女一怒,玉带起洪波”,灵药确与王母有关,不知这怜字何解,还是有其它传说?后一句用在牛郎织女身上可能更适合一些。妄言,江南君海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下面引用由逐梦2008/09/08 11:02 发表的内容:
    欣赏江南君佳作。
    个人建议将后面的“老去”改成“春去”,不知如何?
    另:“王母怜女一怒,玉带起洪波”,灵药确与王母有关,不知这怜字何解,还是有其它传说?后一句用在牛郎织女身上可能更适合一些。妄言,江 ...
        是这样,世人均曰王母无情,其实母亲哪有不爱女儿的?世人犹且如此,难道位列仙班后居然能寡情到六亲不认吗?我不希望王母在我笔下是这么无情的,所以,我想王母之所以那么做,一是出于维护天规的需要,更是出于不忍自己的爱女堕入轮回的苦衷,百般劝说无用,于是迁怒于牛郎。
        这里主要是要说明仙班的无情寡薄,王母的爱女尚且如此,嫦饿多情又能怎样呢?嫦饿自己多情尚且不能自释,只能发出“谁解自婆娑,老去无人赏,空把旧弦拨”的感叹,那么世上凡人每年中秋向她乞求爱情、乞求团圆、乞求幸福,不是走错庙门了吗?
        “老去无人赏”是一句非常有通感的句子,要改也只能改“赢得万载不死”这个地方。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1-4 10:34
  • 签到天数: 6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8-9-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原来是这样,冒昧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下面引用由逐梦2008/09/08 11:35 发表的内容:
    原来是这样,冒昧了
    怎么说冒昧了呢?逐梦不会不高兴了吧?附几个传说如下:
    1、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的砍下去 。
    3、玉兔入月宫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4、玉兔捣药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 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5、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6、各地月饼的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8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还忆人间旧事,一触心潮浪涌,百转最堪磨。老去无人赏,空把旧弦拨。令人唏嘘不已。欣赏,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还忆人间旧事,一触心潮浪涌,百转最堪磨”,呵呵,嫦娥都思凡了,可见还是做凡人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9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这个一气呵成,写得不错,学习.
    不知是议论嫦娥还是借喻?不管哪样,这诗太锋利了些.在我看来,嫦娥如果不后悔,她就是英雄;如果她后悔了,别人就会一齐数落她.仅此而已.
    喜欢美女,抵制楼主.
    不管怎么,还是佩服楼主的文笔,希望以后多指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2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水调歌头·嫦娥仍在九天说----中秋笔会

    下面引用由随人2008/09/09 05:35 发表的内容:
    喜欢美女,抵制楼主.
    楼上的,美女在哪儿呀?为什么要抵制楼主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5 01:19 , Processed in 0.1440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