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前從來沒注意過這個問題.  但最近剛好連續看了兩篇虞美人和相見歡.  頓結拍都是四五式. 我一直都是從欽定的, 所以: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碧雞漫志》云:《虞美人》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元高拭詞注:南呂調。《樂府雅詞》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詞,有〔只恐怕寒,難近玉壺冰〕句,名《玉壺冰》;張炎詞賦柳兒,因名《憶柳曲》;王行詞,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句,名《一江春水》。
 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南唐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欄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 ◎●○○● ⊙○◎●●○○ ⊙●◎○⊙● ●○○
 笙歌未散樽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欄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禁。
 ⊙○●●○○●換⊙●○○● ●○○●●○○換◎●⊙○⊙● ●○○
 此調以李詞、毛詞為正體,而宋、元詞依李體填者尤多。若顧詞二體,則惟唐人有之,皆變格也。此詞前後段四換韻,其兩結系九字句,或兩字微讀、或四字微讀、或六字微讀,以蟬聯不斷為合格。按,蘇軾詞,前段結句〔便使樽前醉倒且徘徊〕,後段結句〔對月逢花不飲待何時〕,醉字、不字俱仄聲;又,馮延巳詞,後結〔塵掩玉箏弦柱畫堂空〕,塵字平聲,玉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張、馮二詞。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張炎
 修眉刷翠春痕聚。難剪愁來處。斷絲無力綰繁華。也學落花流水、到天涯。
 ○○●●○○● ○●○○● ●○○●●○○ ●●●○○● ●○○
 那時錯認章台去。卻是陽關路。待將心恨趁楊花。不識相思一點、在誰家。
 ●○●●○○● ●●○○● ●○○●●○○ ●●○○●● ●○○
 此與李詞同,惟前後段不換韻異。按,周邦彥詞,前段〔戀、遠、腮、來〕四韻,後段〔按、看、煤、灰〕四韻,葛勝仲詞,前段〔樹、暮、時、池〕四韻,後段〔露、語、詩、歸〕四韻,俱不換韻,正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馮延巳
 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雲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 ●●○○● ○○●●●○○ ●●○○○● ●○○
 褰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鸞舞。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欄杆。
 ○○●●○○● ●●○○● ●○○●●○○換○●○○○● ●○○
 此詞後段不另換仄韻,但換平韻,與張詞異。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毛文錫
 寶檀金縷鴛鴦枕。綬帶盤宮錦。夕陽低映小窗明。南園綠樹語鶯鶯、夢難成。
 ◎○⊙●○○● ◎●○○● ◎○⊙●●○○ ⊙○◎●●○○ ●○○
 玉爐香暖頻添注。滿地飄輕絮。珠簾不捲度沈煙。庭前閑立畫鞦韆。豔陽天。
 ◎○⊙●○○●換◎●○○● ⊙○◎●●○○換⊙○⊙●●○○ ●○○
 此詞前後段亦四換韻,但兩結俱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多一字,多押一韻,與李煜詞體又異。《花間集》孫光憲、顧敻、鹿虔扆、李珣、閻選詞。《陽春集》馮延巳詞,俱如此填,宋詞有歐陽修、杜安世諸作可校。按,歐陽修詞,前段第四句〔睡容初起枕痕圓〕,睡字仄聲,初字平聲;後段第四句〔故生芳草碧連雲〕,故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餘悉同李詞。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晁補之
 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
 ○○○●○○● ○●○○● ○○●●●○○ ○○●●●○○ ●○○
 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別語重千金。明年過我小園林。話如今。
 ○○●●○○● ●●○○● ●○●●●○○ ○○●●●○○ ●○○
 此與毛詞同,惟前後段不換韻異。按,杜安世〔江亭春晚〕詞,前段〔盡、近、情、行、清〕五韻,後段〔舜、峻、人、淪、巾〕五韻,俱不換韻,正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五平韻
 顧敻
 觸簾風送景陽鐘。鴛被繡花重。曉幃初捲冷煙濃。翠勻粉黛好儀容。思嬌慵。
 ●○○●●○○ ○●●○○ ●○○●●○○ ●○●●●○○ ●○○
 起來無語理朝妝。寶匣鏡凝光。綠荷相倚滿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揚。
 ●○○●●○○換●●●○○ ●○○●●○○ ●○●●●○○ ●○○
 此調字句悉同毛詞,惟前後段全押平韻異。《花間集》亦僅見此體,無宋詞別首可校。
 又一體 雙調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韻,後段五句兩仄韻、三平韻
 顧敻
 少年豔質勝瓊英。早晚到三清。蓮冠穩篸細篦橫。飄飄羅袖碧雲輕。畫難成。
 ●○●●●○○ ●●●○○ ○○●●●○○ ○○○●●○○ ●○○
 遲遲少轉腰身嫋。翠靨眉心小。醮壇風急杏枝香。此時恨不駕鸞凰。訪劉郎。
 ○○●●○○● ●●○○● ●○○●●○○換●○●●●○○ ●○○
 此詞字句,亦與毛詞同,惟前段全押平韻,用〔觸簾風送〕詞體,後段兩仄韻、三平韻,仍用毛詞體,見《花間集》,採入以備一體。
 *************************************************************************************************************************
 相見歡
 唐教坊曲名。南唐李煜詞,有〔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句,更名《秋夜月》,又名《上西樓》,又名《西樓子》;康與之詞,名《憶真妃》;張輯詞,有〔唯有漁竿,明月上瓜州〕句,因名《月上瓜州》;或名《烏夜啼》。
 雙調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薛昭蘊
 羅襪繡袂香紅。畫堂中。細草平沙蕃馬、小屏風。
 ⊙○◎●○○ ●○○ ◎●⊙○⊙● ●○○
 捲羅幕。憑妝閣。思無窮。暮雨輕煙魂斷、隔簾櫳。
 ◎⊙● ⊙⊙● ●○○ ◎●⊙○⊙● ●○○
 此詞換頭,間入兩仄韻。如李煜詞之〔剪不斷,理還亂〕,毛滂詞之〔中庭樹,空階雨〕,元好問詞之〔人欲去,花無語〕,如此者多。或不間入仄韻者,止一兩體耳。前後兩結句,或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句法俱蟬聯不斷。按,石孝友詞,前段第三句〔愁見拍天滄水〕,拍字可仄。譜內據此,其餘可平可仄,悉參後詞。
 又一體 雙調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四句一協韻、一疊韻、兩平韻
 楊無咎
 不禁枕簟新涼。夜初長。又是驚回好夢、葉敲窗。
 ●○●●○○ ●○○ ●●○○●● ●○○
 江南望。江北望。水茫茫。贏得一襟清淚、伴餘香。
 ○○●協○●●疊●○○ ○●●○○● ●○○
 此詞換頭句仄韻,即用三聲協,與間入別韻者異。黃機詞〔路漸遠,家漸遠,恨難堪〕,其體正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四句兩平韻
 蔡伸
 樓前流水悠悠。駐行舟。滿目寒雲衰草、使人愁。
 ○○○●○○ ●○○ ●●○○○● ●○○
 多少恨。多少淚。漫遲留。何事驀然拌舍、去來休。
 ○●● ○●● ●○○ ○●●○○● ●○○
 此詞換頭不間入仄韻。張輯詞〔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其體正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三句兩平韻
 張鎡
 曉來閑立回塘。一襟香。玉颭雲妝風外、數枝涼。
 ●○○●○○ ●○○ ●●○○○● ●○○
 相並渾如私語。惱人腸。飛去方知白鷺、在花傍。
 ○●○○○● ●○○ ○●○○●● ●○○
 此詞換頭作六字一句,亦不間入仄韻。
 又一體 雙調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
 吳文英
 西風先到岩扃。月朧明。金露啼珠滴碎、小雲屏。
 ○○○●○○ ●○○ ○●○○●● ●○○
 一顆顆。一星星。是秋情。香裂碧窗煙破、醉魂醒。
 ●●● ●○○ ●○○ ○●●○○● ●○○
 此詞後段第二句,亦押平韻。
 
 
 然後還有宋詞概述:
 词例:[南唐]李煜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 ○ ◎ ● ○ ○ ▲,
 往 事 知 多 少。
 ◎ ● ○ ○ ▲。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 ○ ◎ ● ● ○ △,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 ● ● ○ ◎ ● ● ○ △。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
 ◎ ○ ◎ ● ○ ○ ▲,
 只 是 朱 颜 改。
 ◎ ● ○ ○ ▲。
 问 君 能 有 几 多 愁?
 ◎ ○ ◎ ● ● ○ △,
 恰 似 一 江 春 水 向 东 流。
 ◎ ● ● ○ ◎ ● ● ○ △。
 说明: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水》,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是“甲乙丙丁”,末句上六下三或上二下七。
 *************************************************************************************************************************
 词例:[南唐]李煜
 无 言 独 上 西 楼,
 ◎ ○ ◎ ● ○ △,
 月 如 钩。
 ● ○ △。
 寂 寞 梧 桐 深 院、
 ◎ ● ◎ ○ ○ ●、
 锁 清 秋。
 ● ○ △。
 剪 不 断,
 ◎ ◎ ●,
 理 还 乱,
 ◎ ○ ●,
 是 离 愁。
 ● ○ △。
 别 是 一 般 滋 味、
 ◎ ● ◎ ○ ○ ●、
 在 心 头。
 ● ○ △。
 说明: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但是, 見了網上詩友的詞, 去查了一下白香: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
 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换平韵)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换仄韵)
 ⊙○⊙●○○▲
 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换平韵)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
 相見歡
 无言独上西楼,
 ⊙○⊙●○△
 月如钩,
 ●○△
 寂寞梧桐、
 ⊙●⊙○
 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换仄韵)
 ●⊙▲
 理还乱,
 ⊙○▲
 是离愁。(换前平韵)
 ●○△
 别是一番、
 ⊙●⊙○
 滋味在心头。
 ○●●○△
 
 我不是很懂為什麼舒夢蘭要用四五斷.
 "寂寞深院, 梧桐鎖清秋"?
 "別是一番, 滋味在心頭"? --- 這句還勉強說得通.... ... 上一句卻是怎麼看怎麼彆拗.
 又,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 真要做"無奈朝來, 寒雨晚來風"嗎?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自是人生, 長恨水長東"?
 最後, 前人塗詞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那是後期產物.  試想一下, 若一句九字, 最容易脫口而出的分段是如何?  對我來說, 二七六三是最自然的.
 也可能是制約吧.... 習慣的東西有些懶得改.... ^^"
 順帶一提:
 偶然間見了這篇文章挺喜歡的, 拿來分享一下:
 "這個問題以前就有很多人說到過,貶欽定的人很多。
 關於詞譜,我有欽定、白香、龍榆生,在四大通用詞譜中,只沒萬樹的詞律。從前學格律,態度算得嚴謹,關於一些詞譜說明比照的資料也讀過一些,我想我還是有些發言權的?沒有細看過欽定的大概沒有發言權
   依出版時間為序,《詞律》在前:20卷,660詞牌,1180多體,是萬樹據自己所見古人詞分類考訂,在糾正《嘯馀譜》錯訛的基礎上編寫的。萬樹算不得詞人,以一人之力推出的這本詞譜存在很多缺點,學者詞人們都認為它“不可盡從”。
 《欽定詞譜》:陳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編寫,以萬樹《詞律》為基礎,糾正錯漏,並予以增訂,826詞牌,2306體。雖然仍未包括現存全部詞調,但在未有更完備的詞譜之前,《詞譜》算是最善本。
 《白香詞譜》:清舒夢蘭著,最早刊印於乾隆31年,譜中平仄當用兩書校過。選100詞牌(實99),每牌只列一體,只注平仄。因其多選常用詞牌,很實用,許多初學者喜其簡便,既可當詞譜又可作詞選讀,故而較為流行,但作為詞譜的意義不大。
 《龍榆生詞譜》:很奇怪現在很多人推崇這本詞譜,比較白香,其實它也完全是一本在《詞律》、《詞譜》基礎上的選本。所收詞牌比白香略多些,150餘調,也是常用詞牌。比白香細緻處在於每一詞牌說明來歷演變,間或指出適宜表達的情感及某些特定句法和字聲,同時不似白香只舉一體,所選詞牌列有定格及變格。這只是龍先生在大學任教時的講義,以一人之力於《詞律》、《詞譜》擇取的常用詞調而已。
 綜上,最完備的詞譜目前依然是《欽定》,龍榆生詞譜中詞牌來歷演變及特定句法字聲可補充參照。
 也見很多詩友說到自己總結前人來填,這個我是不贊成的,主要因為這個事情《欽定》已經作了,而且人力物力學力想必不在諸詩友之下。一個人的閱讀能力有限,如此殫精竭慮的事情,不如用在填詞上了。反正若要我填詞前這樣費心在一個詞牌上,總結完我可也對填詞本身一點兒興致都沒了,這幾乎是買櫝還珠。林mm不是說了麼,但有好句,失律亦無妨,與其試圖為後人留下更好的詞譜,不如試圖留下佳作更為容易些。
 再者關於《欽定》,如賀新郎,正格一,變格八,九格不可混用,如果再將九格混用定其平仄,那麼平仄通用的字自然是太多了。
 此外嚴子言向我推薦的《禦選歷代詩馀》我去書店見到,16開精裝影印本,影印本啊,我放棄了。想來子言一定更願意我能小小失律填出更好的詞,而不會介意我不肯昏花了眼睛窮究一個影印本的
  " 
 
 
 -=-=-=- 以下内容由 飛廉 在 2007年08月16日 00:21 时添加 -=-=-=-
 這真是盡了懶之本質啊.... 95%都是COPY&
  ASTE 來的... ...歉過歉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