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讨论]关于旧体诗词的押韵问题
| 啊.....的確是喵大疏忽.   李商隱的《二月二日》實在不是飛雁入群格,喵少看一韻,大不應該.  萬分歉萬分歉.下面引用由金筑子在 2007/09/06 07:58 发表的内容:金筑子君提出的這兩首詩都是"飛雁入群格", 即首句所押之韻,非同餘詩於一部,亦稱之為孤鶴入群格. 唯,須以韻能通轉者為限.
 我说的是用唐韵来评定,次句笙和以下三韵为邻韵相押。
行笙情營聲中: "行""笙"屬庚韻, 餘下清韻.  這若說是葫蘆格,又少一韻, 若說其他體,喵實在陋識, 不得其解. 歉過歉過..
 好在, 無論"行笙情營聲"於何時屬何韻,皆是通轉之音可鄰之音.
 不過, 喵怯以為, 我的回貼是為了能有機會同金筑子君探討:
 什麼樣的韻可鄰?
 什麼樣的韻當鄰?
 雖然喵的表達能力未曾很好, 可也沒想到原來這麼不堪... 汗顏... ^^"
 害金筑子君誤以為喵要討論的是李商隱的《二月二日》之用韻, 真是很抱歉.
 
 那喵再試一次, 還請金筑子君海涵了:
 金筑子君提出的兩首詩,其一是"飛雁入群格", 即首句所押之韻,非同餘詩於一部,亦稱之為孤鶴入群格. 唯,須以韻能通轉者為限.  除此之外,還有飛雁出群格,葫蘆格,進退格,轆轤格.  更有譬如:
 聞鶯 楊萬里
 曉寒顧影惜金衣,著意聽時不肯啼;
 飛入柳陰深處去,數聲只有落花知。
 首句押「五微」韻,次句押「八齊」韻,而末句押「四支」韻。
 永王東巡歌 李白
 祖龍浮海不成橋,漢武灣陽空射蛟;
 我王樓艦輕秦漢,卻似文皇欲渡遼。
 本詩押「二蕭」韻,卻於次句押「三肴」韻中之字。
 次韻答寶覺 蘇軾
 芒鞋竹杖布行纏,遮莫千山又萬山;
 從來無腳不解滑,誰信石頭行路難。
 首句押「一先」韻,次句押「十五刪」韻,而末句押「十四寒」韻。
 又, 李商隱之《二月二日》,實在因喵陋識, 暫且歸於此類極端, 望方家指正, 謝不盡.
 
 極端之例,知之甚好,初學者不宜為訓. 然,即便如此,用韻仍當循通轉.
 最後:
 某論壇精貼 --
 五律 初秋感怀 (新韵)
 秋立春城外, 披衣望雁行。
 滇池聆暮鼓, 古寺觅禅音。
 煮酒唐诗律, 读书孔子经。
 金风传问候, 句句总关情。
 平水新韻暫且都不理會, "行,經,情"(ing)一ㄥ, 後鼻聲, "音"(in)一ㄣ, 前鼻聲.  這, 於古音今音, 都無可能通用, 差之甚矣. 於今,只是疏忽,無關借韻或通用或鄰或轉.
 於此,引吳禮部正傅: "[轆轤]出入用韻,必有奇字乃可。若句韻尋常,則用此何為?"
這樣, 希望有稍稍清楚一些些.  對不起, 讓金筑子君費心了.
 問日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