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4|回复: 8
收起左侧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8-3-22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色曲河畔的流浪者
                             雪岭
       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南麓,有一片坦荡辽阔的草原,总面积达一万二千多平方公里,藏语称为“瓦修色达”。色达”乃金马之意;“瓦修”则是部落的氏族名。在地名前冠以氏族名,说明瓦修部落是色达草原上众多部落的最高统治者。历代中央政府从未在色达设治置官,历来是瓦修部落头人的世袭领地,史书上谓之“化外之域”。直到1955年首次设置色达县,建立起人民政权,六十年代初修筑了一条炉霍至色达的公路,才把这片草原和外面的世界连接起来。
       色达虽为艽野,却以盛产黄金闻名藏区。据说很多年前,此地发现过一个状如马形的大金块,因而有了色达这个地名。解放前便有很多人冒险到此淘金,色曲河一度成为淘金者的乐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在色达筑路时,我就遇见过一个流落在色曲河畔的金伕子。
       他是一个找我治病的求医者,那时已经五十出头了,汉族人,姓张。自称遂宁人,青年时代闯江湖,跑西康,四处淘金。说起身世,他长叹一声:“我是汉人。汉人啊,这地方就是焊人,到了这里,扯不脱,焊在这里啦,汉人——焊人。”他说的是四川话,焊者,陷也。他说年轻时在鱼通河淘金,有次挖到一砣,大如拇指。高兴至极,寻思良久,把金子塞进肛门,捡了块鹅卵石把自己的额头砸起一个肿包,“哎哟哎哟”地叫了一阵,爬出洞口,还在不停地嚎叫,说是脑壳撞到洞壁,痛得遭不住了。洞口有人守候,见他全身赤裸,一丝不挂,一条脏兮兮的内裤缠在头上,溅满鲜血,也就没有搜身。回到棚子,倒在床上,有一声无一声地呻吟了很久。睡到夜深人静,他见拿枪的岗哨瞌睡了,悄悄爬起来,躲过守卫,连夜翻山,昼伏夜行逃回老家,把那块金子兑成钱,买了二十石谷子的水田,盖了瓦房。那时年轻气盛,耐不住寂寞,日嫖夜赌,不到一年,二十石田输得精光,只得又跑西康。这回不敢去鱼通河了,便来到色尔坝。色尔坝砂金多,难得挖到粒金。一年下来,耗子吃米汤——糊嘴。年复一年,始终没运气。谈起金伕子的生活,我问他抽不抽鸦片?“不抽”。他回答得很干脆,“金伕子干的砸笨活,那东西上了口,哪来力气?”至于嫖赌,那是免不了的。“单嫖双赌嘛!”他一双狡黠的眼睛闪了闪。他说那时汉族女人是不会这地方来的,只有一个乐至人,掏洞时砸死了,跟他一道流浪的婆娘走投无路,做了暗娼。后来跟一个比她小的伙子跑了,听说去了懋功。金伕子的业余生活就是赌,赌的花样百出,押红宝、推牌九、赌马股、猜红黑、比单双。还有一种赌法:砸墩子。把芝麻饼垒成一尺高的墩子,用手镐砸下去,看谁砸得最多。这有点像旧时四川划甘蔗的玩法,手持利刃,自上而下一刀将甘蔗划为两瓣。关外的金伕子没有甘蔗,变通以芝麻饼代之。张老头说他手气背,参赌输多赢少,输了就想着翻梢,翻到翻到又翻了翘,借来的赌资转眼又丢进去,泡泡都不冒一个。背上赌债,当然走不脱,债主盯得紧,深怕你跑了,想跑也找不到机会。这样年复一年,就陷在这里了。解放了,人过中年,老家的父母双亡,家无片瓦,没有立锥之地,只有在这里找了个藏族姑娘,安个家,算了。说着说着,那老张的眼眶湿润起来。“男儿有泪不轻弹”,眼前这位饱经沧桑,老不还乡的金伕子,说到伤心处,声音也哽咽了。
       我在前文讲过,五十年代末“大跃进”的恶果是国民经济的大滑坡。炉色公路修通了,可是有路无车,新修成的公路蜕化成驿道。来往的路人或骑马,或徒步,或驱牛,经过道班,常常进门来歇歇脚,讨口茶喝。在这些路人中,有一个特殊的部落——“弹簧工人”。所谓“弹簧工人”,就是北方地区所说的“盲流”。大多是在田土里刨食的农民,饥馑逼得他们在故土生存不下去,只得背井离乡,四处逃荒。康区的汉藏群众心地宽厚,不叫他们“盲流”,认为他们是凭力气挣饭吃的“工人”,只不过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前天在甲地伐木解料,今天到乙地砍柴烧炭,明天又去丙地筑墙砌砖,居无定所,行踪不定,像弹簧一样弹来弹去,是以称之为“弹簧工人”。这些人大多提个脏兮兮的被盖卷,轻飘飘的,不过两三斤,一个搪瓷杯或者废弃的空罐头盒,喝水兼吃饭,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那些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大多循规蹈矩,不盗不抢。诚然,免不了个别人也有顺手牵羊、小拿小摸的,一般来说,不会给失主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失。我听说有两个“弹簧”,几天没找到活干,饿极了,跑到牧场上,按住牦牛,从牛屁股上剜了一块肉下来,并没有把牛偷走。有人问为什么不顺便把牛牵走,回答说那牛是公社的,我们牵走了,放牛的回去脱不到爪爪,反正牛屁股的伤口会长拢的。这故事传到我耳朵,一股说不出的悲哀涌上心头。
       那个年头,静静的色曲河接纳了这些异乡的漂泊者,找不到活路的,夏季可以下河捕鱼捞虾;春秋可以上山采药,挖虫草贝母;或者到林子里捡蘑菇香菌。有一种植物,藏语叫“觉玛”,汉语称为“人参果”,生长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其根状如碗豆,呈卵园形,富含淀粉,味甜可食。入秋后,“人参果”成熟了,草地上一片连着一片,趴在地上挖半天,准有大半袋。此物营养价值颇高,草原上的雪猪,往往掘来贮之藏洞,以备越冬。然而这些山珍,当时并不值钱,虫草一分钱一根,贝母不过十多元一斤。“弹簧工人”们常拿来以物易物,跟单位上的人换几斤大米、糌粑,聊以度日。
       有一流浪汉操下江口音,长得鼻直口方,说他在魔术团干过,不知何故“弹”到关外康区。他钓鱼很有一套,有回跑进深山中的一个湖,一天钓了两大麻袋鱼,大概七、八十斤。他说他会表演“锯人”,“下油锅”这类高难度的大型魔术,我不信,叫他演来看看,“飘”(川话,赌之意)5斤糌粑,他喃喃道,我没得“联手”,又没得道具,咋个耍?不过,瞧他玩扑克牌的手段,真有点像行家,那时硬币流通不久,他会把一枚硬币从眼眶里塞进去,从后脑勺掏出来。这招数揭穿了,简单得很,现在我还会玩呢。不信,我耍给你看。
        有两个耍猴戏的河南人,外表看上去像兄弟俩,其实不同姓不同宗。灾荒年,猴戏没人看了,扛了把大马锯,四处替人伐木解料。后来我们将其收留,在道班房的空坝上,搭起子马架子解木板,二人你拉我扯,摇肝摆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未闻半点怨艾之辞。
       
       色曲河,温暖着流浪汉的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2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色曲河,温暖着流浪汉的心!
    问好朋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下面引用由黑马王子2008/03/22 18:48 发表的内容:
    色曲河,温暖着流浪汉的心!
    问好朋友!
    问好楼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3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情意真,色曲河,温暖着流浪汉的心!
    问好雪岭先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3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南麓,
    魂牵梦绕之所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10 11:30
  • 签到天数: 3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谢谢王子、暮挽香、月光大帝、汪洋诸文友的关注!尚望赐教!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色曲河----金子河,雪岭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描写了艰苦的年代流浪者的生活,祖国的山河接纳了八方儿女,静静的色曲河温暖着流浪汉的心!
    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文字,读来感人!
    问好雪岭先生!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3-2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淡淡的文字透出浓浓的时代气息。一个弹簧工人的 称呼,一次剜马屁股肉充饥的故事,写尽了人类的无奈和善良。
        问好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3-2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在瓦述色达部落领地(2)

    大自然是如此宽厚仁慈,美丽的色曲河也像一位善良的母亲,用他那博爱胸怀,温暖着流浪汉的心。雪岭先生此文叙述自然生动,文字朴实,是我们了解当年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好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3 10:52 , Processed in 0.07635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