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8|回复: 8
收起左侧

[原创] 《渔歌子》赏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1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逍遥法道在 2008/08/21 11:27 第 1 次编辑]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是谓西边塞外,是喻为西域也,暗指佛国。
   山前,以山喻佛国圣土之大而可依止。前,则谓其进其前而不入,是做闲云野鹤也。于全诗参之,则谓其弃儒依佛居道也。(山为佛,水为道,依山伴水!)
   白鹭,同于鹤之谓,此一喻谓于庄老神仙之道,一喻谓于自我如那白鹭,清闲自得。白,还清暗喻指于高洁出俗。与白鹭同游,其亦如于白鹭也。
   飞,喻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为陆上美景,落入水中,则为鱼之食也。桃花,于意象则为造化,是天地之造化也,天地之造化养育了鱼,也养育了我,又何所求哉!
   流水,自然之景,有源有流,细水长流,鱼生活之所在,渔人求生之所也。上善若水,与水为居,岂不快意!
   鳜鱼肥,好山好水好花,方得有鳜鱼之肥!以己喻鳜鱼,则谓其道得于山水花鸟之滋养,而成就显著。与鱼为伴,则谓有好鱼可锤钓,是自然造化所予,善其所止,而止好山林,离尘索居之所得也(止于至善!)。

青箬笠,绿簑衣:
   一笠一衣,与佛家之一衣一钵何别?!和尚一衣一钵足矣,渔夫一笠一衣足矣!
   青、绿,是与山水之景和也,意谓其身融于山水之中;是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知足也!(非能如此,则虽身处山野,心慕尘俗,是则不快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谓其顶得住风雨,经得起考验;一谓其逍遥自得,无有拘束牵挂!
   一‘归’字,道尽世人系缚不自由之所在矣!

渔歌子:
   虽为曲牌名,然依所释,诗如其名!此诗歌自由之大道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1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渔歌子》赏析

闲云野鹤般的诗,被楼主赏析的也别有一番韵味.
欣赏!
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渔歌子》赏析

谢谢,问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15 01:47
  • 签到天数: 8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8-8-19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渔歌子》赏析

    下面引用由曲径通幽2008/08/18 22:26 发表的内容:
    闲云野鹤般的诗,被楼主赏析的也别有一番韵味.
    欣赏!
    问好
    同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1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渔歌子》赏析

    楼主对诗,词,佛,道,都有相当的了解,能有此等境界,厉害!
    后生向楼主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1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渔歌子》赏析

    非也非也。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5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渔歌子》赏析

    很同意楚风朋友的观点!首先,楼主以道\佛等哲学理论来解释张志的作品,我不敢苟同。对于作品本身的诠释我们应该慎重点,这样一来才对得起作者!那么如何慎重,那就不得不从张志和这篇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手了!
    第一、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从这点我们可以知道,《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在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张志和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第二、词中是否代有道、佛哲学?中国历来就讲究诗意美和绘画美的结合,这也是诗人们自始至终的追求。常言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词、画面皆源于心迹,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皆合天地之理,表心迹之情。不过应验了老子的一句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从这篇作品本身来讲,只是笔者对一种恬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然拥有崇高的情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30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渔歌子》赏析

    继续晒,直到有一个懂诗道的为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3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渔歌子》赏析

    下面引用由逍遥法道2008/08/19 15:42 发表的内容:
    谢谢,问好!
    感谢先生对现代文学的支持!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 22:36 , Processed in 0.0802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