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31|回复: 25
收起左侧

男儿何不带吴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文刀在 2003/01/02 06:08pm 编辑]

                              男儿何不带吴钩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九百多年前,那个虫鸣鸟唱的清秋时分,杀气如糟乱的杂草在辛弃疾心里疯狂地滋长,此人身处于莽苍高山与空阔深潭之间,冰冷的潭水倒映着明月和疏星点点,此番景象,却难以抚平他的抑郁愤懑之气,看看手中的吴钩,只有长叹拂袖去了,任杀气逝于山高水长的羁旅中。
古时的文人似乎总是不满足舞文弄墨,于是常自带佩剑。我想,除了强身健体,更显名士风流之外,还是一种隐藏于文人灵魂深处的符号。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他们渴望着国家把他们召唤到金戈铁马、冰冷长河中,让自己的诗词淬于火中和利刃一起锻造,合而为一,不仅这利刃被赋予了诗意,更有剑气直逼殿堂,长鸣报国之志。辛弃疾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了,《美芹十论》、《九议》就是他手中的吴钩不甘寂寞发出的铮铮之音,而他在抑郁之时,常回味的也是年少时数闯女真大营,一柄吴钩直取奸人头颅的快事,这是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范例,文武之道,在他身上体现的酣畅淋漓。
何止辛弃疾,吴钩以各种形式在文人的诗作中数次抛头露面,更具忧患意识的杜甫有“含笑看吴钩”、“意气逐吴钩”;沉厚有谋,能断大事者张柬之有“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寓画入诗者王维有“麒麟锦带配吴钩”;浪漫太白,更为游侠们量身打造了“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气概,就连缠绵如温庭筠者亦有“志气已曾明汉节, 功名犹自滞吴钩”之句。这把利器,已成为文人诗篇的纹身,灵魂深处的伤痕,虽因各种原因此剑一天天的锈了,剑柄也如烂柯之木,恍惚遗失在尘封已久的棋盘旁,但铮铮遗响,犹不绝如缕。
吴钩,由童子魂魄铸成,出鞘时嘶鸣之声隐隐如童子哭,这就注定了持剑者的宿命,总有一幕悲剧在他们身上结束又拉开,周而复始地尾随于他们,缠绕在他们步履踏到的每一处古道、城门、驿站和那无限江山。于是,在他们身上,我们常感受到凉夜沉沉,秋雨霏霏,凄冷肃杀的雨幕,遮蔽住了一些踯躅行走的背影。但我不想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来形容他们的心理,因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本就笼罩着一种灰暗、萧瑟的气氛。吴钩之所以鸣出悲腔,乃吴王好击剑,百姓多伤痕之故;文人之所以抑郁,则是心中的韬略与当朝政治往往不能相洽甚欢,而诗词纵有吴钩气质,也只能成为朝堂经略的异数。
但使人震撼心灵的,却还是那吴钩气质。江山不与尔同席,自有民众倾心一拜,因为这气质,分明是一股英雄之气,磊落之气,这气质贯穿了我们文明的主脉,构造了我们民族的秉性。“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浩浩然写就了好男儿尚武的气概,此处尚武,不是不问皂白就拔剑四顾,这是一种精神,顺着千年诗词铺就的大道慨然而过,让每个驻足于前的人无不被这昂然的气息惊觉。委靡之风哪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原因错综复杂,其结果却害人不浅——貌似祥和的香词艳语使人意志消磨,伪和平下的欢乐颂致国家以不堪,幸好不断出现的寥寥携吴钩者,以剑扶正气,以文激浊清,荡涤了不知多少逆旅过客。魏武英迈,也对明月伤怀,人们自可吟哦伤感悲愁之情,雕琢狭小敛约之景,但那暮沙裹草、纵马持吴钩以长啸的尚武之气,更是尤为瑰丽,尤为血性,尤为澄澈。
而这气质,又岂是我们民族独有的呢?任何文明的开始,任何民族的形成,无不经历了刀戈相错。把目光投到公元前480年的希腊吧,在那依山傍海的德摩比勒,有298具尸首证明着尚武精神是怎样抵御波斯大军的,有298条魂魄的呐喊犹在山谷间回响。温泉边欲坠的石碑上,隐约显现风雨消磨而斑驳的文字——远行的客人啊,请把我们的消息带给遥远的斯巴达,我们履行了诺言,长眠于此!      
飞鸟从温泉上掠过,纤细的心脏,无法恐慌!
实际上,与其他民族相比,我们的吴钩气质不是嫌多,而是匮乏已久了,而且此气质多出自民间,离歌舞升平,祥和欢乐的宫阙很远的地方,仅有几个忧心忡忡的斗士无望的挥舞吴钩,且其身影刹那间就被歌功颂德的香风淫雨吹打的了无痕迹,这是何等滑稽的场面。秦风汉月的泱泱气派被人挖掘,变成了值钱的瓦砾而使学者们津津乐道;武穆忠肃的浩浩气节被人调侃戏弄,成为竖子成名的噱头,这又是何等悲苦的结局。青史中气节犹存,那一缕英魂而今安在?
男儿何不带吴钩,不算振聋发聩之语,不为草芥指点迷津。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那吴钩明月相映的寒光仍在隐隐关山的轮廓边际刺痛人的双眼,惟大喝一声:“吴钩之魂,归去来兮”。
为此,男儿怎不带吴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不错不错!很不错!反正我是写不出这么好的东西!
也罢!代俄去拿一把菜刀算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痛快痛快!看文刀之文章如同与其人喝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文如其人(当然是不胡闹时的那人)
通篇酣畅淋漓,堪称痛快。
在充满脂粉气的文坛上,需要有这样硬气的文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有气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很奇怪,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一直在看这首词,大概就是因为你在写这文章吧。

宋玉《大言赋》
大 言 赋
  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晞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至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夫维,北斗戾兮太山夷。”至景美曰:“校士猛颜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王曰:“未可也。”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据地□天,迫不得仰。”
吐一口鸟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4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你现在带吴钩会把抓起来,非法藏械,小心点:)
后面三段觉得气势不够了,哈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5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冷兵器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冷兵器时代更能使人们尚武强身;而当我们发明的武器愈来愈强大,而我们自身肉体正在退化,这是个危险的征兆,是一种物种或者生命体系加速毁灭的开始!
乱世情结更能让人理解生命与文明的自强不息,所以我们看到战国和五四时期的人物言论更能心动,所谓居安思危是全方位的,道理虽然简单,但却是永恒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我最爱的作者给我写了这样一段话
醉里挑灯看剑,恃剑问血,一剑便知。
如问剑值几,也不急,一段公孙大娘舞。

男儿何不带吴钩,在这个和平少有战争的时代
人们已经缺少了起剑的勇气。
历史给我一剑,诗人给我一剑,现实给我一剑,文刀再来一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男儿只手把吴钩,欲斩万人头,奈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
呵呵!难道刀兄还不明白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7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恩,吴钩在身,说明有了对恶势力拔刀相向的准备,吴钩在心,才有了挑战它的勇气,否则宝剑再利也空为玩物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8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下面引用由天山云月2003/01/08 11:12am 发表的内容:
......忽然记起袁枚的<<七发>>,......
疑是指的枚乘之《七发》吧,是不是假托吴客口吻劝戒楚太子的内容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8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还不错的继续努力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看后惭愧,如文刀这般见识,我却没有。
文笔很好,豪气逼人,别具一格的网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0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很久没在论坛里看贴子了~~~~痛快~!!!真是痛快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1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兄弟的文笔真好,看后如同喝了一坛上等的女儿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8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提上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一气读罢,身体在剧烈的颤抖后瘫软!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2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何不带吴钩

哈哈,怎么感觉那吴钩钩到了流云的喉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3 13:01 , Processed in 0.0883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