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82|回复: 13
收起左侧

[原创]破山手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从藏山,到愚山,到破山,实则是境界的领悟。本意无它,只是给写山居的联友提供个好的素材版本或一些手法。
  
  破山(一)
  
  一。
  
  
  扶风直上岭;
  踏月转来庐。
  
  
  山水容人难隐性;
  春秋话月不知谁。
  
  
  
  清凉雨洗山无垢;
  烂漫花开崖有春。
  
  
  曾为无名择道入;
  今因大彻破山出。
  
  
  世上有春秋冬夏;
  山中无升降浮沉。
  
  
  
  偶闻子夜秋声赋:星月在天洁,山川于意寂;
  春品大家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注:集欧阳修《秋声赋》与刘禹锡《陋室铭》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破山手稿二
  
  序:此篇以悟为主。
  
  
  
  钓鱼出水府;
  汲海入云壶。
  
  
  
  已觉云中生鸟径;
  更知何处是吾峰。
  
  
  若隐居无须念我;
  已出世莫再回头。(山对隐居者如是说)
  
  
  
  开泉眼,得鱼意;
  剖山怀,见我心。
  
  
  月照谁人,有若孤峰身影;
  梦听一叶,仿佛大海潮音。
  
  
  
  曾经坐对白云,十年人物,百年松树;
  偶尔飞来玄鹤,一派天风,九派精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破山手稿三
  
  序:此篇还以悟为主。
  
  
  
  得山水之妙;
  忘人情之因。
  
  
  
  到眼无非山水相;
  步云已忘世俗观。
  
  
  天弯月钩,水寒星子;
  古烂柯斧,今瘦我棋。
  
  
  
  山路窄时,应觉世路尤宽;
  风情佳处,莫想人情独坏。
  
  
  
  此局从来未定输赢,且待松风投落子;
  斯人已久常居山谷,必需泉水倒流觞。
  
  
  妙悟自然,看到高山流水,飞鹤浮云,应当与我成平辈;
  神思不远,听来古磬寒钟,清风明月,本是同僧论旧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破山手稿四
  
  
  序:此篇的特点各有之。
  
  
  
  冲瀑;
  拾云。
  
  
  小乘领悟;
  大道归来。
  
  
  纵情山水非独我;
  指月春秋是此竹。
  
  
  联稿和竹,生疏看待;
  梅花与雪,冷淡经营。
  
  
  山月窥窗,黄容想我;
  桃花入户,红色恋人。
  
  
  有营为,落大是大非以外;
  适意境,卧小山小水之间。(此联为旧添此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破山手稿(六)
  
  序:此篇以抒情为主。
  
  
  听雨如何,洗竹奈何,自古诗情多付酒;
  懒云也好,退思也罢,从来人意不关春。
  
  注:此联几乎嵌我金风细雨楼楼主,洗竹先生,懒云窝主,退思园主四ID。有感。
  
  
  看苍松,赏翠竹,多了风神润笔毫,画真妙也!
  为隐世,而埋名,累着山水瘦筋骨,我怎忍之!
  
  
  
  有时候想,山不山,水不水,山水融缩书卷里;
  再怎么说,豆是豆,瓜是瓜,豆瓜生长架棚中。
  
  
  
  
  夜有悠闲,卧石赏月,枕卷观星,个里情怀常向我;
  山无木纳,挂瀑流云,游鱼飞鸟,此中造化不关春。
  
  
  
  五百年后山是散仙,瀑垂发,峰支躯,星为眸子月为脸;
  十二月时梅开春信,僧回头,鹿驻足,鸟语心情泉语诗。
  
  
  
  旭日出操,诗人弄笔挥毫,鸟儿衔草搭巢,其乐融融皆自好;
  孤峰看趣,松鼠现身惹目,瀑布挂弦抚柱,时山美美已相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山居随想录
  
  
   序:明.洪应明《菜根谭》言: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脱之想,遇石流涧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树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入尘字,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已是属于累赘矣。
   我觉得此段话说的实在,另我感觉山居诸景总在自适,故云以飘逸为妙,瀑以刚劲为美,石以真率为诚,松以遒劲为神,鹤以超脱为仙,月以不相期约为好,客以不迎送为自然。文字无须字字珠玑,只古朴自然皆可。少混迹风尘之心,多操持修养之悟。
  山居在古代已经蔚然成风,以唐王维为代表。其诗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其诗解为: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由上足可见诗人的淡雅的情怀。另唐贾岛诗人的《寻隐者不遇》一诗: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
  [注释]
  1.寻:寻访。  
  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4.处:地方。  
  
  [简析]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由此足见隐者情怀之洒脱。
  
  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醉翁之意不在乎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语形象的道出山水能陶冶人的情操,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延伸理解为:山居之意不在乎居所如何,而在乎境界也。
    
  现代的人在充满诱惑与烦躁的都市中,在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中,欲寻觅一份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地,那么自然的山水便是最佳去处。是以古有竹林七贤,香山九老等历史名诗人隐居的典故,而现代却有余秋雨的《山居随想》一散文集流传深广,皆是因为人们向往如此境界。山居似乎成了世外桃源的另一代名词。
白居易在《庐山草堂笔记》中写道:乐天既为来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二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此段文字记录了当时老白的隐居庐山的心境,确实在大自然的怀抱下,住得久了,你会忘记自我的存在,而与山水融为一体。这就是山居陶冶人心性的奥秘。对于山居,古人在山斋方面也颇有讲究。如明.屠隆《山斋》:月色盈临,浑如水府,斋中几榻,琴剑,书画,鼎研之属,须制作不俗,铺设得体,方称清赏。永日掩卷,长夜点灯,无事扰心,尽可终老。
  
  上述文字讲了一些文人对山居的讲究,然如此的讲究又让我们想起了唐刘禹锡的著名《陋室铭》: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
  
  此篇则是讲究山居不在乎条件如何,而是种大雅的心境。这确实让我们向往。古人尚且有如此大雅之举,今人又何尝不能效仿古人呢。
  
另山居与禅学思想联系紧密,因为山寺,因为山僧,唐弘忍《楞加师资记》卷一有写到:问“学问何故不向城市聚落,要在山居?“答曰“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向人间有也。此是离人故,不被刀斧损斫。一一长成大物,自乃堪为栋梁之材。故知栖身幽谷,远躲嚣尘,养性山中,长辞俗事,目前无物,以自安宁。从此道树花开,禅林果出”/
  
  
  此段文字恰恰表达山居对人的心性是种坚忍的磨练。而后的清代大画家石涛和尚,就是隐居在黄山,自开黄山画法一派,以《苦瓜和尚画与录》而闻名后世。其“搜尽奇峰当草稿”一语,足见其对自然山水的观察之至。
我在山居中曾出句道:探我行囊,也有清风明月。此句来形容石涛是最恰当不过的。在五代本先《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六写道:方:幽林鸟叫,碧涧鱼跳,云片展张,瀑声呜咽,尔等还知得如是多景象。示尔等个入处吗。若也知得,不妨参取好。此段文字是大自然对人的召唤。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在写山居有一联:洗竹稿添峰笔画;居山性转石莲花。我以此联暗题石涛和尚,也是自己的性格提写。徒然,山居能锻炼人的思想,磨练人的性格,增加人的修养,看透些人世的喧嚣。藏山之情,或“山水巨然成画,尚能入眼;人情大者为杯,已不关心”。或“如山默者;似水柔然。”全看诸心何想,何感。
  
  
  有些感触,抛个砖头。)
呵呵,所谓的山居更多是种心境。而写山居如何是好联。
  宋.郭若虚《叙论.论气韵非师》有一节讲到:“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这里讲的是写山居先要有修境,有了基本的东西,才有后来的神韵与气韵之说。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言神韵,言气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气韵神韵末也。”也是先强调了修境的重要性。所谓的“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缝源”---宋.郭熙《林泉高致.画意》,也是说当你明白了山居的根本,就能写出不同的好联,好心情来。而明王世贞也提到:“从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若形似无生气,神彩至脱格,皆病也。”此话提出了从气韵,到神韵,到境界 的基本递进与领悟过程。
我个人的理解,是写山居不能过于刻意,过分搜刮山筋石骨,那样的话最后只剩一顽皮,山水过瘦就毫无生气。自然些。作到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此为入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hehe,再发些杂言山居:
  
  
  
  
  隐水藏山狂不放;
  锄云种月老无为。
  
  
  人情自要糊涂酒;
  山水不关方便门。
  
  
  有瀑冲鱼腥腻味;
  来云补我老单衣。
  
  
  纳凉天,赖竹风流洗;
  拒明月,恐秋色相侵。
  
  
  盐巴,米饭,萝卜,山居三白;
  蕉雨,瀑云,酒樽,石梦八珍。
  
  
  泉洗随园柿子,吃得正果;
  剑斫攀壁藤萝,斩断名根。
  
  
  随山水安排,入兰社,菊社,莲社;
  遇李苏聚会,出诗风,酒风,春风。
山居杂
  
  居庐自在三秋,不负酒中酒,画中画,梦中梦;
  到此超然一步,可观山外山,楼外楼,天外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洗竹先生自题
  
  
  先生略减聪明,不猜透山水禅心,好让贫僧求证月;
  洗竹无非自在,就挥成龙蛇笔势,何须顽石点摇头。
  
  
  
  观月楼
  
  
  秋空萧洒,襟怀坦荡,约风来,月来,我上超然台上盼;
  杨柳婆娑,背影稀疏,看谁醒,谁醉,鱼从自在水中观。
  
  
  山居
  
  潺潺流水出声,幽幽明月出色,是以有声有色,过得去;
  落落青山无欲,淡淡白云无求,因而无欲无求,做得来。
  
  
  山居
  
  
  石径青疏,竹园绿满,欲寻截笔题春句,试问山翁,怎下得了手?
  柴门半掩,木牖大开,方有闲情待白云,哪知蝴蝶,也上进着心。
  
  
  山居
  
  
  诗书大雅,兰蔻幽香,缺了几样东西,陋室何妨春且住;
  心性无污,得失自慰,看着此般仿佛,布衣不碍月相邀。
  
  
  
  山居
  
  
  曰吃酒怎成俗,曰吃茶怎如素,曰吃石怎当怪,漫曰吃亏怎是福,细想老后念头,或藏或破人情内。
  
  读诗文以取正,读散文以养幽,读杂文以感奇,再读诸文以达通,只搁闲着竹笔,不纵不横山水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1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山居笔记三则
  
  
  ◆壹
  
  从纸山走入画山,好若石上有泉,泉边多树,树下乘凉能纳静;
  自真月还原假月,仿佛屏前摆镜,镜里增尘,尘中恋旧又生虚。
  
  
  ◆贰
  
  到峰头人比山高,这边游,那边游,黄叶白云几片秋,挂不碍目;
  在瀑底余同水乐,酒也好,诗也罢,顽石飞鸟一幅画,览可抒情。
  
  
  ◆叁
  
  山馆有余情,容纳半边笠影,四面涛声,胜览自然时,倦目赖凭飞瀑洗;
  藤窗拓广境,邀得一道流星,三分明月,相熟不久后,老身已定小天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1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三少好联,学习了.点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这一组最喜这一句:剖山怀,见我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好东东顶上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谢谢雅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3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破山手稿

皓首界破春秋竹
晓指分与礼义灯
值得鉴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6 18:35 , Processed in 0.0838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