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4|回复: 60
收起左侧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4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暮雨黄昏在 2006/04/25 03:06am 第 4 次编辑]

出句:远望蒙蒙,近看茫茫,出自寻常百姓家[暮雨黄昏]

此贴申请精华~!我自己已经有了下联,就想赚点积分,所以申请精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这个贴子最后由暮雨黄昏在 2006/04/25 03:17am 第 4 次编辑]

出句:远望蒙蒙,近看茫茫,出自寻常百姓家[暮雨黄昏]
对句:初时点点,斯须炙炙,源于尘世五行里[暮雨黄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精华是不能申请的,当精的管理员自会点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管理员也不一定就是权威,当年孔子也曾被一小儿难道,《史记》中也有“大项橐生七岁孔子师”记载,由此可见,并不一定高高在上者便是权威,小子虽不才,料想此联还可算一精华帖,所以才敢冒昧以求版主大大们点上一精,并非是小子“恃才傲物”(本就无才,但是找不到其他词语表达)而为,只是为了肯定自己的自信(人没有自信是不可以的,但不是自大)而为。如果因为小子出言不逊顶撞了各位版主大大,还请海涵,在此先陪不是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这个贴子最后由好人在 2006/04/24 08:36pm 第 1 次编辑]

呵呵,
看了头晕
若是谜联,怎么没有谜目,那谜底不就海底捞针?
若是探骊格,也该标啊
谜语的3要素:谜面、谜目、谜底,缺了不太好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下面引用由卓愚夫2006/04/25 01:32am 发表的内容:
精华是不能申请的,当精的管理员自会点精。
桌板,
“精华”干嘛不能申请啊,这说明出句者自信啊,该鼓励才是
当然,够不够“精华”资格,当有相关人士定个标准才能确认
不让人家申请“精华”,不太好吧?
其实就这么一说:
申请归申请,审核归审核,通过归通过,这有何不妥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下面引用由好人2006/04/24 08:34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
看了头晕
若是谜联,怎么没有谜目,那谜底不就海底捞针?
若是探骊格,也该标啊
...
自古出谜语联者,谁会告诉对方谜底?既然猜不到谜底,又何必去对?谜面就是上联,至于谜目是什么,我不知道,是不是“谜的眼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下面引用由暮雨黄昏2006/04/25 09:09pm 发表的内容:
自古出谜语联者,谁会告诉对方谜底?既然猜不到谜底,又何必去对?谜面就是上联,至于谜目是什么,我不知道,是不是“谜的眼睛”?
呵呵,那就没什么讨论基础了
就此别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要知道谜底,我告诉你就
出句:远望蒙蒙,近看茫茫,出自寻常百姓家[暮雨黄昏] 谜底:烟
对句:初时点点,斯须炙炙,源于尘世五行里[暮雨黄昏] 谜底: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呵呵,理解有误啊
谜语入联,则谜联兼备,其乐无穷

[推荐]★字谜灯谜全攻略★---帮你打通任督二脉   追梦石
     
灯谜又称“文义谜”,亦称文虎。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义、形、音,凭借汉字的一词多义、笔划组合、摹状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来使谜面与谜底在词义上或在字形上达到相扣。
  一般来说,一条灯谜,有三个要素:谜面,谜目,与谜底。谜面一般由精炼的短语、韵文、诗句、或字词组成。谜目则提供了解谜的边界条件,限定了谜底的范围。谜底与谜面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谜底要“扣”谜面,即谜底的内涵要能囊括谜面的内涵。有一些谜还注有谜格,来限定谜底与谜面的相扣关系或方法。

猜谜方法一 -- 字义分析法
猜谜的方法有好多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型:字义分析法、字形分析法、形义综合法及特殊分析法。
字义分析法
1.解析法,即谜底对谜面作正面解释分析。
  如:托儿所阿姨点名(曲艺形式一)  数来宝  解作“数一数送来的小宝宝”。
  积食(口语一)   吃不消  解作“吃进去不消化”。
2.归纳法,谜底是谜面的归纳或概括。
  如:上游、中游、下游(无线电名词一)  三波段  归纳为“河流水波分成三段”。
  万紫千红遍地开(越剧演员一)  陆锦花  概括为“陆地上繁花似锦”。
3.喻义法,此类谜的谜面大多是有一定喻义的现成词语,猜射时不照字面意思,而要按其比 喻的含义去思索。
  如:桃李满天下(作曲家一)  生茂   比喻到处都有学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明代抗清名将一)  史可法   比喻历史上的事情可作借鉴和效法。
  以上三种方法属正扣法,即正面会意法。
4.反扣法,从反面入扣,面底大多包含一对反义词。
  如:劣质商品可调换(四字常言)   好不容易   解作“好的商品不允许调换”;“好、劣”为一对反义词。
  读新书,读好书(成语一)   不念旧恶   解作“不念旧书与恶书”;“新与旧”、“好与恶”分别为反义词。
5.侧击法,面底之间既非正扣,亦非反扣,而是以旁敲侧击的方法使其烘托相扣,有时亦称衬扣法。
  如:是进亦忧退亦忧(成语一)   乐在其中   面出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借用“进、退”夹击出“中”。“忧”、“乐”为反义词。
  人生地不熟(三字口语)   天晓得   天地人,三杰也;既然“人”生、“地”不熟,那只知道“天”了。
6.漏字法,谜面借用有规律的词语,故意漏去一或多字,谜底即以漏掉的字配以适当的词汇相扣。这类谜的谜底常带有遗、漏、无、少、缺、欠、落、掉、抛、舍、弃、丢、扔、忘、失等表示没有或丢舍遗弃的词。
  如:生一个好(成语一)  只字不提   “只生一个好”为计生宣传语,谜面漏掉一个“只”。
  焉哉乎也(孟子句一)   失之者鲜矣   七个文言虚词“之乎者也焉哉矣”,“失”去“之者”少了(鲜)“矣”。
7.特征法,以某种事物作谜面,按其特征或用途猜射谜底。
  如:手杖(常用词二)  掌握、执行   手掌拿着支撑走路,这是手杖的用途。
  汤药与膏药(口语一)   服贴   用“服、贴”表示两类药不同的使用方法。
8.问答法,面底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
  如:贝壳何处寻?(电视剧一)  上海滩   解作“上,海滩去寻贝壳。”
  卷尺有何用?(物理名词一)   释放能量   解作“释放开,能用来量长度”。
  一般说来,此法以问句作面,答词作底。当然,亦有例外。
  如:春节三日有安排(纺织品一)   人字呢   谜面“节”作断开解,即“春”字节断分成“三”、“人”、“日”三个字,“三”、“日”有了安排,“人”字呢?
9.因果法,面底互为因果关系。
  如: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乒乓教练一)   庄家富   解作“庄户人农富起来了”。面是因,底是果。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沪剧演员一)   丁是娥   惊惶的原因是见到木兰是女郎。面是果,底是因。
10.承启法,即为承上启下法。一般用有上下文连贯含义的现成句子作谜面,猜射时应联想到其上下句的含义。通常为避免底面相犯而不取全句。
  承上法
  如:“时时误拂弦”。猜单姓五:“常、巴、周、郎、顾”。面为唐·李端《听筝》句。上句是“欲得周郎顾”。周瑜不但会抚琴,而且善听曲。闻有错者必前往耐心指正,几致成癖。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传闻遐迩。故而喜爱弹琴的仕女,为了一睹周郎英姿且得手把手的教导,竟故意出错以会周郎。谜面“时时”扣“常”,“巴、周、郎、顾”,谜意均在上句中,是一则典型的承上法。
   “骚人搁笔费评章”。猜影视演员二:“白雪、梅艳芳”。面为宋·卢梅坡《雪梅二首》(其一)。上句是:“梅雪争春未肯降”。全诗四句,只有第二句无犯底字。真是天造地设的佳构。“白雪”言雪比梅白;“艳芳”喻梅胜雪香。孰优孰逊,难怪“骚人搁笔费评章”了。
  启下法
  如:“至今思项羽”猜温州市地名。“望江东路”。谜底顿读为“望江东、路”。面为宋朝李清照《乌江》诗句。下句是:“不肯过江东”。项羽兵败至乌江,本想回一下久别的故乡,梓里情深,可以想象。但因所率子弟兵死伤殆尽,无颜见江东父老,只得遥望江东路径叹息。
   “九龄已老韩休死”猜名贵药材冠产地:“朝鲜人参”。面为宋·晁说之《唐明皇打球图》诗句。下句是“无复明朝谏来”。意为朝中少了张(九龄)、韩(愈)两人,对唐明皇声色犬马,不理国政的行为,无人再敢参奏进谏了。谜底别解为朝中很少有人参奏了。
11.运典法,不是单纯从谜面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通过谜面运用的典故来猜射。
  如:莫须有(《聊斋》篇目三)   秦桧、织成、冤狱   这是运用秦桧捏造罪名陷害岳飞的典故。
  眼前有景道不得(电影演员二)   于是之、李默然   李白曾游黄鹤楼,本欲题诗,但看了崔颢的诗后,打消了念头并写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之,李(白)默然。
12.分扣法,它不是以谜面的整体含义来推敲谜底,而是将谜面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分别猜射。
  如:重放的鲜花(花卉一)  千里香   谜面分割成“重放”和“鲜花”两部分。
  好看、方便、牢固(国名一)   美利坚   此谜巧妙地把同类题材组合在一起,分别一一扣之,较为难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老大,字谜归字谜,谜联归谜联~!
这是雅居字谜联作法的定义,请阁下看看~!
联类例举——谜语联
[ 作者:哈哈儿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录校:哈哈儿 ]
 
  将谜面化入对联之中,在字面上造成一种意境,这样的对联为谜语联。虽实用性不及其它类联,但其娱乐性、趣味性却更强,所以一些好的谜联也倍受世人喜爱,世代相传,耐人寻味。
  请看下面这副谜联:
  明月半依云脚下;
  残花双落马蹄前。
  这是一副十分成功的字谜联,此联的谜底是“熊”字。作者将对联与谜语两种文学语言艺术的特点融为一体,把文字的笔划、结构,巧妙地藏进联语内,谜趣盎钛,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毫无做作之感,俨然是一副美妙的风景佳联。
  清代大文学家纪晓岚的一副谜语对也十分风趣有味,联曰: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狸狗仿佛,既非家禽,也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作者采用析字、隐目等手法,将谜底巧妙地串于联内,谜底是“猜谜”二字。
  请看下联:
  白蛇渡江,头顶一轮红日;
  乌龙卧壁,身披万点金星。
  这也是一副谜联,上下联各射一物,分别为“油灯”和“杆秤”。灯草未燃时为白色,入油中犹中“白蛇过江”,点燃后火苗成红色,像一轮红日。杆秤属黑色,挂于墙上,好似“乌龙卧壁”,秤星点点,闪烁万点金星。作者将静态变成了动态,构思巧妙,比喻恰当,字字珠玑,令人拍案。
  1785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赴宴者达3900多人,其中一老叟141岁。乾隆与纪昀出联相贺曰: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这是一副数字谜联,按古纪年法算,一个花甲为60年,花甲重逢即为120年,三七岁月即21年,正好是141岁,可以说,对句是相当难的,可纪昀却信手拈来。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即七十岁,古稀双庆即140岁,更多一度春秋,也正好是141岁,对得堪称千古绝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对句:横吹袅袅,竖扫飘飘,全因绝妙厨娘手[半溪梅影]
出句:远望蒙蒙,近看茫茫,出自寻常百姓家[暮雨黄昏]
呵呵,半溪此对很好,百姓对厨娘甚好,厨娘者百姓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出”为动词,“全”为形容词,如果能换个字更好了,呵呵~!浅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这个贴子最后由好人在 2006/04/25 03:11pm 第 2 次编辑]

呵呵,有趣,有趣
先说说谜联:
1、若是谜联,兼有灯谜和对联2种功效;这一点楼主做到了。
2、若出联后让人猜,自当标明“谜目”;若出联后自行揭底,则需注明入谜何处;
楼主的谜语联,只出联未明确表明,可能是疏忽了吧?

再说说出句:
出句:远望蒙蒙,近看茫茫,出自寻常百姓家[暮雨黄昏]
单边多句是对联的一种表达方式,并不鲜见;
然,句脚应平仄变化,出句属于3分句句脚均为平,失去了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另,谜面的描述不够精确,“茫茫”用以点物“烟”,这无可厚非;然“蒙蒙”同为点物“烟”则有失偏颇,单字“蒙”描写“云气”“烟”是可以的,但连缀词“蒙蒙”词性已转,一般常用来描写“雨点”。此属谜病:“断气”,即扣合不严。

呵呵,对于灯谜、对联、谜联,各人看法不一,这本属正常,但遵守基本规则才是讨论的基础。
楼主,你说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单边多句是对联的一种表达方式,并不鲜见;
然,句脚应平仄变化,出句属于3分句句脚均为平,失去了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那请问,对联的律是怎么样?
远望蒙蒙,近看茫茫,出自寻常百姓家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处出律,何来音律?音律指“宫,商,角,徵,羽”五音,而联律为“平仄”之律,先生用五音套联律,是否搞错了?
再请问先生,“烟雨蒙蒙”此词,为何不用“小雨蒙蒙”偏偏用了“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烟雨蒙蒙”此词,为何不用“小雨蒙蒙”偏偏用了“烟”?
呵呵,此中心词是“雨”,“烟”是限定“雨”
呵呵,我学理工科的,理解的角度可能和别人不一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烟雨蒙蒙”者即形容雨象烟雾一样,灰蒙蒙一片的下着,同样,“烟雾蒙蒙”也一样,所以,烟和雾用蒙蒙来形容是对的,而茫茫也可指雾,但是我后面有一句“出自寻常百姓家”所以即排除了雾的可能性~!
还有,我也是学计算机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呵呵,

学习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25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好人分析得有理,故申请精华不予通过,呵呵~
另,为保持版面整洁,标题请按版规格式发表,与主题无关文字不必标注,认为要作说明可在帖子里适当加注。
艺术作品的优劣是没有量化标准的,雅居也没有关于点精的规定,一般是斑竹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及审美情趣决定该不该点精,有时也会互相交换意见再决定是否点精,迄今为止所点精化帖子基本能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相信各位斑竹对优秀的帖子不会视而不见,再说了,还有无数联友看着呐,大家又怎会让好作品埋没?申请精华固然精神可嘉,但如此做法大可不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大家互相提高了,谈不上谁学谁,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谜语联求对[申精]

下面引用由庸附风雅2006/04/25 10:27pm 发表的内容:
好人分析得有理,故申请精华不予通过,呵呵~
另,为保持版面整洁,标题请按版规格式发表,与主题无关文字不必标注,认为要作说明可在帖子里适当加注。
艺术作品的优劣是没有量化标准的,雅居也没有关于点精的规 ...
呵呵,我只是申请,并不是一定要点,如果好人分析得有理,那以后出谜语联是不是首先得告诉谜底,还有字谜一样的迷目?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用五音之律套用在对联上也行,那以后是否用音律来对联就行了?版主此话有失偏颇,对于本人从雅居看到的作联准则,可能已经离经判道,这样是不是雅居自己打自己一嘴巴呢?
精华点不点,无所谓,不过论坛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申请精华”,我相信雅居还是个言论自由的地方,如果各位版主大大或站长,明文规定了,相信小子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网游天下,有几个论坛是不让“申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6 09:23 , Processed in 0.0931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