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07|回复: 32
收起左侧

对句欣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3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苏三在 2006/08/03 01:02am 第 1 次编辑]

说明:《联都》对联学堂每周有对句练习,其中我选用了部分雅居朋友的出句,为了加强两个论坛的交流学习,现将联都学员的一些较好的对句和简评帖在这里,希望朋友们喜欢。(也不知这样做是否唐突呢。:)))
出句:野径春风斜柳絮 [慕容凌儿]
对句:荒村暮色淡炊烟[大白菜]
苏三:对句在出句的基础上,将背景作了合理的延伸,形成一副生动的野村图,非常漂亮,喜欢。
出句;野径春风斜柳絮(幕容凌儿)
对句:闲塘孤骛引朝霞 (雨竹)
苏三:对句巧妙化用“孤骛与落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将诗中的秋景移用于春天,却也天衣无缝,不错的说。
出句:野径春风斜柳絮 [慕容凌儿]
对句:平畴细雨润禾苗 (竹林)
苏三:平实中洋溢着春意,生机盎然,不错。
出句:野径春风斜柳絮 [慕容凌儿]
对句:清溪碧水浣桃花[周郎误曲]
苏三:好!尤其“浣”字出彩,很生动的呈现了夹岸桃花的美景,可圈可点。
出句:野径春风斜柳絮 [慕容凌儿]
对句:荒村断霭老夕阳 [临溪弄石]
苏三:“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对句巧妙化用寇准句子中的意境,将夕阳晚景描摹得古雅苍凉,“老”字炼得别致,余味悠然,喜欢。
出句:野径春风斜柳絮 [慕容凌儿]
对句:疏篱细雨漫柴门 [临溪弄石]
对句:小桥夜月上楼台 [临溪弄石]
苏三:临溪君在前面已经有了几十个句子的前提下还能对出两句,而且不落俗套,相当棒。“春寒细雨出疏篱” ;“春风夜月;小桥流水人家”,两个句子都化用古诗意境,清丽可人。两个动词“漫”和“上”也都炼得很到位,欣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出句:拖烟绿柳衔春驻[水若兮]
对句: 含雨红荷唤夏来[逍遥浪子]
云渡野桥:词稳律工,意境不错,好联欣赏一下.
出句:拖烟绿柳衔春驻[水若兮]
对句:泻玉梨花带雨开 [岳麓海棠]
云渡野桥:词稳律工,好句,好个梨花飞作雨啊,欣赏中。
出句:拖烟绿柳衔春驻[水若兮]
对句:映日桃花漫峪红[ 江   竹]
云渡野桥:词稳律工,红此处应该是形作动,作者颇具匠心,描绘了好一幅春光图。不错,不错!
拖烟绿柳衔春驻[水若兮]
飘雨粉樱悲夏来(小涟漪)
云渡野桥:词稳律工,不错的联,飘雨用了喻格,下来与上联形成对比,一惋一悲,意境全出,欣赏中。
出句:拖烟绿柳衔春驻[水若兮]
对句:映水青山枕浪欣 [暗香]
云渡野桥:意谐律工,尤其”枕“字用得鲜活,将青山在绿水中的倒影极生动的呈现出来。好!
出句:拖烟绿柳衔春驻[水若兮]
对句:戏水娇荷曳夏归 [平]
苏三:上下联一春一夏,用具有季节特征的景物形成对比照应,画面明丽,两个动词也用得生动,句子活泼诙谐,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出句:几笔春风描柳绿[腊月]
对句:一弦秀雨谱山青 [石人]  
草:好句哦!构思新颖。描写手法上也与出句相当!挑点骨头滴说,“秀”字尚可再敲。(已经有“弦”和“谱”的比拟与夸张,雨写实即可。况“秀”与“春”词性也不同呢。)
出句:几笔春风描柳绿;[腊月]
对句:千山时雨润桃红。[瀚海一鹤]
草:好句!犹“时雨”用得不俗!若头二字能带些比喻就更好了。:)
出句:几笔春风描柳绿[腊月]
对句:一袭细雨裹花娇[平](今音)
老师,我想用娇应该比红更好些吧,只是感觉更贴切些,但不知对绿是不是宽啦?
苏三:“娇”字好,妩媚可人。方位词、颜色词、数词一般都要用同类词相对,红为形容词,根据联意需要,用邻类的形容词相对,也可以的,对联允许宽对。(当然,宽过了头就叫失对)我个人认为,太拘泥于字字相对有时会束缚思想,严而不死,宽而不滥最是可取。好句欣赏了。
出句:几笔春风描柳绿[腊月]
对句:千针细雨绣花红 [巧云堆墨]
苏三:比喻精当,前后呼应恰切,且花红柳绿,一派明媚景色,好!“花”稍宽泛,若改为“桃红”,则小类对仗更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出句:锦水明霞铺画景  [苏三]
对句:淡烟疏柳赋诗篇 [路漫漫]
家家:取景柔和自然,对得疏朗怡然,律协境出,于视觉感官上即悦目亦赏情.很欣赏!
出句:锦水明霞铺画景  [苏三]
对句:白帆兰棹入瑶池  [江竹]
家家:春和景明兰入棹,锦铺霞染画中帆.此对句画面色彩俱佳,美在"白帆兰棹",妙在"入瑶池".欣赏中。
出句:锦水明霞铺画景   [苏三]
对句:轻风短楫跃诗行   [东张西望]
家家:此句好在承接出句之明媚对的轻松活波不失明快.欣赏"跃诗行"的选词构意,自然顺畅不着生造之痕迹.
出句:锦水明霞铺画景  [苏三]
对句:轻烟细柳惹诗情 [片片]
家家: 对句取景清新,构意绵纯,借景生情情蕴景,当是不错。欣赏"惹"字的锤炼,活化了对句内涵.
出句:锦水明霞铺画景  [苏三]
对句:繁花暮雨著春愁(陋室书僮 )
家家:此对句新在取象构意时很自然地成就一副反对,工稳和谐韵自出.很不错.动词"著"的提炼运用也很特色,生动传神.
出句:锦水明霞铺画景  [苏三]
对句:彩筝泥足逐春风 [扫地僧]
家家:很形象,参进人物活动,更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一片生机昂然."彩筝泥足"的选词构意新颖别致,赞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苏斑每大驾光临,雅居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谢苏斑的豪宴。收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3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同欣赏~
423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8-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3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好贴,学习的好机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尘心入海成沧浪 [风之影]
法境留谁坐白莲 [寒   天]
可儿:好句!尘心归于大海,归于沧浪之水,又是谁人去入得法境,坐得白莲?上下句浑然一体,下句将上句一下子引入一种空灵的禅境,令人更在凡心俗念尽归沧浪之后的淡然,进入一种顿悟。欣赏学习了!
出句:尘心入海成沧浪 [风之影]
对句:往事随风付羽觞  [丁丫丫]
可儿:尘心逐浪,往事付觞,不错:)
出句:尘心入海成沧浪 [风之影]
对句:意气随风化晓烟 [三戒]
可儿:不错,理解到位,用词也恰当。学问深时意气平,此时的意气乃心中的戾气,随风化作晓云,则守得清心淡定:)
出句:尘心入海成沧浪 [风之影]
对句:夙业皈林作碧泉 [扫地僧]
可儿:扫地僧联友应该是理解了出句的内涵以及手法。“碧泉”和“夙业”形成一种对比转承。不错,欣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出句:风碎梨花三径雪[水若兮]
对句: 霜侵秋菊满城金 [昧昧我思之]
丁香:合律,上联暮春,下联晚秋,季节上远了点,若从梨花与秋菊象征柔、刚两种性格的角度对比来写也是合理的。侵字炼得好,呼应上联碎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秋菊如金,比喻恰当。上联写梨花柔弱,在风的蹂躏下零落似雪,下联写秋菊刚强,虽经霜侵,却仍然满城菊色如金。好句,欣赏。

出句:风碎梨花三径雪[水若兮]
对句:水摇夕照满江脂(流水过)
丁香:合律,一边是风碎梨花似雪,一边是水摇夕照如脂,好一幅暮春晚照图,画面的延展合理。
出句:风碎梨花三径雪[水若兮]
对句: 烟堆杨柳一溪云 [周郎误曲]
丁香:误曲班长高才,误曲不误律,调子调得贼准,好句欣赏了。堆、溪二字炼得漂亮,喻体云准确形象生动,和上联雪相得益彰。整个对句用语自然,意脉流畅,浑然天成。
出句:风碎梨花三径雪[水若兮]
对句:月欺坡柳满头霜[丁丫丫]
丁香:合律,对得很有趣,巧思哈。欺字炼得好,满头霜想象丰富。惟坡柳生了点,小憾。瑕不掩瑜,好句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出句:把酒放歌,快意读山水 [苏三]
对句:泛舟散发,逍遥笑帝王 [散踏]
唐宋:此句甚好,可谓深得快意逍遥之真味,对出句精神作了深化挖掘,活脱一个藐视权贵、寄意山水的真名士。送给李白估计很贴切:)
把酒放歌,快意读山水 [苏三]
登高怀古,怆然泣地天 [微动涟漪]今音
苏三:呵呵,感觉难还对了这么多句呀,挺用功,夸一下。评第四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慨叹脍炙人口,对句信手拈来,意合律工,一歌一哭,也算是放旷的两种极至了。:))
出句:把酒放歌,快意读山水 [苏三]
对句:凭栏展卷,纵情评古今[漂流瓶]
苏三:境合律谐词稳,好!凭、评谐音,改评为论,声律更好点。
出句:把酒放歌,快意读山水 [苏三]
对句:凭栏望月,随心赋曲词 [半夏]
苏三:工整合律,且承接了出句愉悦轻快的心境,得逍遥之趣,不错。
出句:把酒放歌,快意读山水 [苏三]
对句:携风邀月,悠然释性灵 [雪舞清寒]
老师好!我不知道“性灵”是否可以对“山水”,但我实在想不出来平仄相合的恰当词语了,只有这样凑了。请老师指点!谢谢!
苏三:“山水”和“性灵”都可以看成句中自对(即山和水对,性和灵对),这样的对仗是可以的。“释性灵”带点禅意,寓情于景,拓展了出句的意境, 很好。“把酒放歌”带点顺承关系,“携风邀月”为平行关系,二者略有区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也来学习一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3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謝賜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好好学习,天天回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7月27日学学练练
出句:一枕溪声凉夏夜 [开心就说]
对句: 半榻月影落梨花 [周郎误曲]
试剑:好对句,喝彩一声,惟其闲适,才能领略到月色如梨花的意境, 和出句配合也相当不错,措辞、构意能跌宕的开,颇有文学性。
出句:一枕溪声凉夏夜 [开心就说]
对句:几丛绿竹滤清风 [艾兰]
试剑:不错。
出句:一枕溪声凉夏夜 [开心就说]
对句:无边月色醉花魂(奇奇)
试剑:还可以啊,“醉”和“魂”,不是十分理想,也不错了,说不理想也是比较严格的说法。
出句:一枕溪声凉夏夜 [开心就说]
对句:半窗竹影动诗心 [半夏]
对句:盈窗月色动诗心[愚~人]
试剑:不错。
出句:一枕溪声凉夏夜 [开心就说]
对句:千山月色涤尘嚣 [胖子]
试剑:不错不错。
终于点评完了,前面的仔细一点,后面的因为问题都差不多,因此马虎些,通过点评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不少,主要想说以下几点:
1、慎重使用的几个词:醉、韵、舞……这几个字很多同学爱用,其实不好用,同学们为什么爱用?除开确实用得合适的,很多不合适的,我猜测其中一个原因是懒,比如一个“韵”字,因为他比较虚,对仗起来,可以和很多字对仗,而且看似炼过的,其实正是因为他虚,所以不好用,用得多了,所以显得粗俗,所谓雅极生俗,就是这个道理。“醉”也是,很多人爱用,猜测也是感觉这个字可以代替很多动词用(同学们都拿他当动词用的),懒得想更适合的字眼,其实,对联,就是一个构意炼字的问题,用了一个合适的字,可以让句子生色,否则就是累赘。有个个人看法,少用形容词,或者有意不用,炼字到一定功夫了再说,用你的联意,让人家咀嚼出味道,而不是用你的字,告诉人家你要表达的情绪。
2、审题:不少同学不审题,或者说,审不准题,这个是读句的功夫。对句,先要读句,读懂了,你的创作成功一半,或者更多,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个不能忽视,不能为对而对,要为购置一幅完整的对联来对,对句是成联的基本功,读句是对句的基本功,不能轻视,不同的字,有不同的情绪、分量、色彩……凉,他表达的情绪轻于冷,青,表达的色彩淡于翠,该用轻的不用重的,该用重的不用轻的,这个是字的敏感,来自于多读多思考。
3、目前最需要注意的,不少同学习惯用绮丽、花月、小儿女态的句子对付一切句子,这是不妥当的,清丽的句子,你不能艳丽、阔大的句子,你不能秾艳,之所以容易这样,是因为浓烈的、雕琢的句子好学,清淡的、内敛的句子不好学,那么我们试着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对今后的进步是有好处的。
当然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之所以提出来,是想请同学们慢慢的克服,慢慢的理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8-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出句:山情水韵王维画 [苏三]
对句:鬼斧神工李贺诗[凑不齐]
苏三:切人切事且韵工律合。漂亮!
出句:山情水韵王维画 [苏三]
对句:云影松风米芾书 [糊涂女孩]
苏三:米芾是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他能诗擅文,书画尤具功力。篆、隶、行、草、楷各体皆能,行草造诣尤高,将他的书法比喻为云影松风,飘逸灵动,新颖贴切,好。
出句:山情水韵王维画 [苏三]
对句:醉墨狂笺李白诗 (桃叶)
苏三:用“醉墨狂笺”形容李白的诗,奔放豪迈,不错!
出句:山情水韵王维画 [苏三]
对句:解字说文许慎书 [肥羊](今音)
苏三:自对工整,句子信手拈来,前后扣合贴切,很好。
出句:山情水韵王维画 [苏三]
对句:凤舞龙飞怀素书(流水过)
苏三:怀素的书法以狂草出名,“凤舞龙飞”用得精当贴切。
出句:山情水韵王维画 [苏三]
对句:竹意梅心郑燮书 [一丁]
苏三:“竹意梅心”清丽雅致,且切人切事,好!
出句:山情水韵王维画;【苏三】
对句:雨骤风狂张旭书。【瀚海一鹤】
苏三:“雨骤风狂”的描述生动传神。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4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也进来学习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5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欣赏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6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一堂课上的赏心悦目,受教得益多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8-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句欣赏

偶受益非浅!
真想去<<联都>>学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4 04:56 , Processed in 0.1569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