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4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盲眼看史之楚汉解放战争(完)
盲眼看史之楚汉解放战争(二十二)
霸王就是霸,面对处于绝对优势的汉解放军,亲自率兵出营冲锋,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无奈汉解放军已经今非昔比,不但数量上优势,而且缴获过大量匈国援助的武器,装备上也优于国楚军,再加上以韩帅为首的前敌委员会正确的战术思想及布阵才能。国楚军被事先安排好的两翼汉解放军左右夹击陷入疲于应付中,终于寡不敌众,大败而归。
国楚军退入营中,坚守不出,包围圈里小兵仔命如蝼蚁,空投物资远远不够,于是掘坟烧棺,杀马剔骨。这时,汉军玩起了心理战(比美帝对伊朗玩的心理战早多了),四面喇叭里传来了楚歌声。据盲老分析楚歌的旋律应该是悲凉哀怨的,比如《常回家看看》《容易受伤的女人》一类,而不是《亚洲雄风》里“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那种激越的唱腔。当然中间肯定夹着“喂,隔壁家的大柱,赶快到汉解放军这边来投诚吧,这边有馒头,伙食也不错。”一类的汉军士兵对楚军中同乡同村的呼喊。
刘邦和项羽都是楚人,而手下的军士也多是楚人,连盲老家乡按当时势力划分也属楚地呢。所以战壕里象“老乡,不要打炮!我们是汉解放军,是穷人的军队。老二,你出来的时候俺爹俺娘身体还好吧?”“大哥,他们身体好着呐,家里土改分了十几亩地,一顿能吃三包子,都小康新农村了呢。”这类对话肯定纷纷纭纭。火线喊话起到了相当的作用,霸王委员长皱眉,抠脑,抚须,锤胸,忧虑,想:未必国统区都已沦陷乎?哪来这么多楚人?委员长这时没了霸气,反而表现得象个可怜虫+糊涂蛋,到这个时候,对敌我形势依然是稀里糊涂。
满怀愁绪的楚霸王委员长夜饮帐中,看着身穿旗袍的夫人虞姬:夫人,我们失败了。虞姬焦急地:“达令,我们的盟友匈奴国呢?”“娘希匹,匈国人的军事援助——永远停留在口头上啊!”夫人哀叹:达令,让我们一起祈祷吧!委座感慨,自作诗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夫人和之。两口子在包围中一起玩郁闷,也算小资了一把。
情歌对唱完毕,霸王决定中原突围,集合了八百精锐海军陆战队向南。黎明时分,消息传来,轮到主席忧虑了,独自一人在营帐外转圈,警卫员上前:主席,您还是吃点吧,红烧肉都凉了。“吃,吃,吃,这是什么时候?”主席怒曰。萧总理上前安慰:一纵灌婴灌司令已带五千骑兵追下去了,还怕他跑上天?主席续怒:他灌婴要是放跑了敌人,这次中常委就没他的份!
委座一路奔波,行至东城时,已仅余二十八骑。委座手提重狙,对手下道:看老子取彼一将。遂毙汉军一将,又斩汉一都尉并数十百人。退至乌江,准备渡江而去。乌江亭长以船相待: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委座笑: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吞枪,自决于人民。
委座突然间的放弃一直让盲老迷惑,觉得乌江亭长的话实在不错欤,既然决定自杀,那还突围个啥?突都突出来了,坐上军舰就走,在东南一隅整个小规模的项家王朝,再天天喊反攻大陆意淫一把,不也可?说不定成为亚洲四小龙也有可能呢。看来,一个领袖,没点泼皮精神还真是不行。如果换成盲老,肯定如此办理,实在不行,投降也可,最多住旅顺战俘营天天写弃暗投明书等着特赦,以后还可混个政协之类的。
有人说:“喜剧是暂时的,悲剧却是永恒的。”估计委座是想给自己增加点悲剧的魅力,成为文人骚客吟咏慨叹的绝佳素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