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水若兮
收起左侧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嘿嘿,不是什么大作,是03年的旧作,写着玩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管城子 语出韩愈毛颖传记 封诸管城曰:管城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纪晓岚外传》游泰山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联为用典。坚,深也。上联首二句本讲孔子之道,语出《论语·子罕》。此言泰山。下联首二句本讲孔子之伟大,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此亦言泰山。上下联首二句为自对,“之弥”与“乎其”为重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相传宋代刘少逸幼时往拜名士罗思纯。
罗出:
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对道: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虞廷,指舜的朝廷。相传舜为古代明主,故常以“虞廷”作“圣朝”的代称。十六字,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视此十六字为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尼山,本为山名,在山东曲阜,此代指孔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下面引用由老魔头2008/08/05 10:59 发表的内容:
相传宋代刘少逸幼时往拜名士罗思纯。
罗出:
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
对道:
...
谢谢老魔头贴来的资料雨大家分享,有你们的支持是俺最大的动力,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楼主客气了,觉得以前看的一些风格有点类似就贴过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1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9、今儿闲翻一本《苏东坡的千年人生智慧》一书,看到东坡为心爱的朝云碑铭上的一副对联,其深情让人动容: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
朝云是继王弗和王润之之后陪伴东坡的一位美丽女子,联中的';不合时宜“,就出自朝云之口,朝云擅歌舞更解人意,东坡一风流才子亦常出入歌舞酒肆,一次他摸着自己的肚皮问那些歌女,肚子里有什么,只有朝云语出惊人,甚和老苏的意,她说:先生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这四个字道出了苏轼的清旷达观和与俗世相违的大儒风范。下联更是看出苏轼没有了朝云的凄清与寂寞,传说朝云这名字本出楚襄王为巫山神女建的朝云祠,旦为朝云,暮为夜雨,朝云暮雨后被人引申为暧昧的意思,其实东坡为她取名朝云,是比喻为化为朝云的神女,可想朝云是何等的美貌,连秦观也亲为赋词称赞:
南歌子
蔼蔼迷春态,溶溶媚晓光。何期容易下巫阳。只恐使君前世、是襄王。
暂为情歌驻,还因暮雨忙。瞥然归去断人肠。空使兰台公子、赋高唐。

那回眸一瞥,叫秦观只恨没多看几眼,长叹"断人肠”。羡慕东坡前世是襄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8-19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10、上一篇提到了毛笔的典故,这次说说砚,入夜随意翻书见庞铸曾在《冬夜直宿省中》有句:
陶泓面冷真堪唾
毛颖头尖漫费呵
虽不是对联,但从诗中撷取而看,陶泓毛颖相对,面冷头尖相对,句中一唾一呵,人物性情跃纸上。
陶泓,为陶制的砚,中能蓄水,故称陶泓。唐 杨炯 《登秘书省阁诗序》:“陶泓寡务,紬素多闲。
砚的别称还有很多,陶泓应该算比较盛名的吧。
heihui31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8-2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11、
我意独怜才,平生风义兼师友
谁能长寿考,九重泉路尽交期
此联是我在论坛看见的一幅挽联,是汪东生挽季刚的联,且不论二人身份如何,此联让我惊叹的是,汪东能随口集古人句来挽朋友,且情真意挚,博闻强记可见一斑。
“我意独怜才”是杜甫写李白诗句里的:“世曰皆欲杀,我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可见杜甫对李白的青眼有加。
"平生风义兼师友”是李商隐对他一位友人的称赞,说朋友品行高尚,不仅可以做朋友,还可以为老师。
“谁能长寿考”是曹丕诗:人生非金石,谁能长寿考?与卿同慰勉,曲尽情未了。
“九重泉路尽交期 ”也是出自杜甫的诗句:“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此联当得挽友联的典范,何况又集的工稳,对朋友赞赏有加,感情真挚,功底不凡,其集句功夫更胜一筹,令人拍案叫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12、
此地宜有词仙,山鸟山花皆上客
何人重赋清景,一丘一壑也风流
这幅联还是汪东手笔,从上两联可看出此人颇爱集句,且切人切题无不得中。此联是为季刚宅院泼墨作画并题写的,"山花山鸟皆上客”出自刘克庄的词,“一丘一壑也风流”则是出自辛弃疾的词,如此妙集,使人恍坐林泉清境之中,读来心情畅意俗虑尽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13、
半爿砚当沿门托钵
一支笔代入市吹萧
此联作者杨了公,为南社松江派的前辈,此人性耿直,文狷介,曾卖书卖字为生,如联。笔砚是文人随身之物,也是文人的武器和抒发思想的工具。上联沿门托钵,有点化缘的意思,砚为半片,能想象出其含窘之态,戏谑可见一斑。“入市吹箫”,想是伍子胥的典,伍子胥曾在吴国的集市上,批发吹箫,为引人注目,终被吴国太子发现,待为上宾,此可见了公的怀才不遇心情,唯嬉笑游戏笔墨,聊解心中郁垒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14、
个中小寄闲情,待移来五岳精灵,供之几席
此处已非故国,且分取南冠涕泪,洒向花枝
此联如不知作者背景,很难看出是写盆景的,邓散木撰联赠送周瘦鹃的,周在上海租赁院斋,曾卖盆景为生,上联移来五岳精灵,供之几席,当盆景无疑,下联一转,言虽盆中之景如乡,却已非故国,伤痛流涕,惟洒泪浇灌花枝,读来叫人心里一恸。作者笔法老道,托物寄兴,借盆景之小山川,哀国家之大山河,由小及大,由里及表,虽赠他人之作,实舒己情怀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15、
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
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
梁任公的集句向来为人称道,集句很难,没有博闻强记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难为之,梁公也称集句是苦痛中的小玩意,但梁公所集的小玩意常被人所要并悬挂书斋厅堂。此联亦是任公集宋词送给徐仲可的,徐爱不释手,悬挂于室。
“春已堪怜”出自张炎的《高阳台  西湖春感》,“更能消几番风雨”出自辛弃疾的《摸鱼儿》,
“树犹如此”则出自刘过《水龙吟》,典出《世说新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最可惜一片江山”出自姜夔的《八甘》,这幅对联甚是喜欢,也激起了俺考证的兴趣,饮冰室主人作为一个政治家,对江山似情有独钟,“最可惜一片江山”在他的集句里多次出现过,可见一抱负未酬之人的感慨与无奈,其中还有一幅是“燕子来时,更能消几番风雨;夕阳无语,最可惜一片江山。”相比之下,还是喜欢上一幅,除了赞叹其工之外,更是先生的博学与深邃让人敬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水总辛苦了
喝茶喝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16、
大地恨难平,专铸十三长宝剑;
丛山嫌太翠,故栽一万白芙蓉。

初看这联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下联的前一分句,如果不看结句,也称得上一幅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联,况说回来这本是一幅描写玉龙雪山的联,此联作者是纳西族作家杨世光先生所作,目前来看是描写玉龙雪山最上乘的佳作。此联立意及架构均见功夫,因缘恨,所以铸剑以为不平鸣,因缘翠,所以栽了那一万株的白玉芙蓉,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绝美清俊的雪山图画,美景之外,又多了一层对尘世及人生的见解,令人回味悠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6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感觉16下比比上比弱了些

-=-=-=- 以下内容由 老魔头2008年09月16日 11:13 时添加 -=-=-=-
上联前半句起调很高,下联起调较弱是以觉得下联数字处可以加强些气势。白从音调上不及玉强烈,所以觉得改成玉的话也能增强些气势,对于整个联的意思改变也不太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16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18
不期春梦重来,花开有谢;
只怕秋风再起,叶落无题。
闲翻老贴,看见一散人的这幅嵌名联,不觉心中一恸。散人一粗犷汉子,所作之联往往柔婉细腻,当真是不能“以貌取联”啊!花开有谢,叶落无题本是平常语,但有了前面的铺垫,却不平常了,春梦总是美好的,却不希望重来,来了还要去,徒留伤痛,秋风总是萧瑟的,飘落的叶子无字可题,当真是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大恸无泪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20
蛾术愧难精,敢许生徒来面北;
鱣堂私自拥,尚期家学奉关西。
久未动笔了,一是懒,二主要是没找到喜欢的联,呵呵,借口一下。这是一幅挽联,名为“代杨慎作”是给别人代笔的,看见这联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蛾术”和“鳣堂”两个词,问了几个人都无法解释,无奈自己搜索了一下,“蛾术”,蛾,蚍蜉也,蛾同蚁,幼小的蚍蜉,善于向长辈学习本领,便可以很快成长。后以“蛾术”比喻勤学。
《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后因称讲学之所为"鳣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26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鉴赏】语言的联盟


学习完-----开始灌水
后羿重来定射月
伯牙已去不听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5 10:51 , Processed in 0.1360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