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夜来听雨
收起左侧

[原创书法] 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一看便知,先生尚贴,求书卷气...金石气何来?
君子和而不同,散人强求了!heh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散人2005/07/04 04:50pm 发表的内容:
一看便知,先生尚贴,求书卷气...金石气何来?
君子和而不同,散人强求了!hehe.
尚帖尚碑,也不必全听康先生的。说实话他的字我向来就不大认可,先天不足,用学问来填充,此外还有怪杰之一的金农等,都是书法上的旁门,虽也有可喜处,但一细究,就无大味了。我的选择是要看帖还是碑,哪个更适合,更完善。尚帖怎样?就“书卷气”了么?搞文搞艺术的哪有一个不书卷气?例如先生说话,就也十分的书卷气——但这并非坏事,艺术的氛围,不可能没有书卷气。
其实大体看来,论楷书,还是碑好于帖;论行书、草书,帖好于碑。因为楷书胜在严谨,行草胜在自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先生指什么很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西泠闲人 =>一高人也!
笔兄高论,余亦不喜金农"漆书",然其隶书好!
所谓书卷气,窃以为乃学养/胸襟使然,非技巧所现.
不知篆隶何从碑帖?盖纸张尚未发明,全从金石/碑版/简牍中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散人2005/07/05 09:54am 发表的内容:
西泠闲人 =>一高人也!
笔兄高论,余亦不喜金农"漆书",然其隶书好!
所谓书卷气,窃以为乃学养/胸襟使然,非技巧所现.
不知篆隶何从碑帖?盖纸张尚未发明,全从金石/碑版/简牍中来!
我以为先生这番话乃不省之谈。
首先金农的字的代表正是他的独创风格的隶书,当然是有影响的也有自己的成就的。否则何以历史之波滔滔,金农而能幸存不没?但我们是作大家之间的比较。他的东西就显得局限性大,缺乏大家的气魄和眼光。
我还是认为读书人研究艺术的人是都难免书卷气的,当然,和性格也相干,至于“胸襟”,就似乎离的远了。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纸张尚未发明”,如何“尚帖”?这话不差。没有帖,当然要临碑了。如果要探讨殷商,就连甲骨文也有用的。可是我们探讨的是学习的道路,还是从楷书入径为佳,那么,除了欧柳颜三公,其他人的楷书都有很大先天缺陷,包括褚虞二人。我也不赞赏柔媚的赵体。先生却由此拓宽,衍生“碑帖”之论。论就论之,与篆隶何干?难道打基础要从篆书楷书么?议论要抓住论题,离了题,那可就是“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罢了,找陈传席先生论吧!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笔兄尚不尽解,不过,不如不解,人人有自家宝藏,善待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散人2005/07/05 01:57pm 发表的内容:
罢了,找陈传席先生论吧!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笔兄尚不尽解,不过,不如不解,人人有自家宝藏,善待之!
别人就不找了。也不是什么不解的问题。这其实也不是我的发明,是前人总结的经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这个贴子最后由钟国康在 2005/07/06 03:40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天地一散人2005/07/01 01:59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之言待考,吾深恶弘历书,毁了多少书画名篇.只是三希称好,两北一台.
学唐者终生受缚,唐书尚法,盖一种书法已成规矩标准(极致),其生命力趋荡矣.故晋唐者,可读,可味,不可学.当近北朝及秦汉三代!
入贴出贴,当修金 ...
=========================================================
入贴出贴,当修金石气象.金石/笔墨三味,当双修矣~
===================================================================
天地一散人说得地道!
(有很多人把“流俗”当“传统”,这也是一大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5/06/30 09:06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非也。先生看来是读史的,但看来所知也不全面。宋代以来形成的特色,是基础必须颜字,不熟,便不知书。如果你是搞书法的,再看看乾隆所题匾额,就知道还是颜的多。
至于先生所言“求生”“求熟”,这种虚 ...
     
    散人的意见有可取之处,问笔下先生,颜老先生之前可有大师乎?(抑何书法艺术佳品?)他老人家本人又如何成为大师?书法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字体的形式,而是笔墨后面的内涵,正像凡高的画一样,他的艺术成就并不是在于他的画技有多高,造型有多好,而是画家饱蘸生命之色尽情迸发着性情的火花在讴歌灵魂深处的声音。当然我并不完全否认先生的观点,作为习字者,不失为一条正路。只觉一概否定他人有些偏颇。路是人走出来的,可殊途同归也。直言冒犯,还请包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钟国康先生:很遗憾我对先生的创作风格与兴致采取批评态度。但我想,这对先生是毫无坏处的。相信你的天资还会使你提高,到时候你会觉得我的批评有道理的。我也很希望先生对散人观点认可不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也一并遗憾的是,你虽言“地道”。却没有讲出为什么来。这样表态在评论问题上是要命的。阁下何不谈谈。
无雨斋主:
既然是直言,那就算不上冒犯。人言难保对错,可贵的是“直”。所以只要有这一点,就已经是不小的价值了。
颜真卿之前应该也是有大师的。即便是同代,他于张旭处,又何尝没有很深的陶养。这个道理我是懂的。可是,先生的所论也无非是说,重在神,不在形。这话听起来有理,操作起来就是两样,真正懂得神的人,同样是不会忽略形的,他知道这神来自何处。他也该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作为门径者,连形都无法做的好,又何谈神呢?选择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我们要读名著呢?因为水准和容量都远优于普通小说。写字选帖也是这个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笔下先生:
      一切的内容都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现,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我并没有否定这一点,只是提醒不要本未倒置而已。其实在中国书画艺术当中,笔情墨意是密不可分的。学书之道也并非如先生所言一道可走,各有造化也。有人从错节的盘根里读到书法的形态,有人从舞剑中领悟书法的真谛,更有人在斑驳的墙迹上揣摩出书画的奥妙。。。。。。。哈哈,不胡说了。送上板桥小诗一首:
      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这个贴子最后由钟国康在 2005/07/06 11:1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在 2005/06/19 06:30pm发表的内容:"哗众取宠之徒4耳。"
本人改一下赠给笔下人间
-----------------------------------------------------------------

笔下人间是"哗众取宠之徒!"     "4耳"不懂装懂"之徒"!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这个贴子最后由不平在 2005/07/06 11:36pm 第 2 次编辑]

全世界就笔下人间最沙尘!
钟老师支持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6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笔下人间我们到此为止吧!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3-9-9 18:1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5-7-7 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楼主的剑字很大气,笔力雄浑。然窃以为写至所题小字“磨”处时,笔力已用尽,就此处收笔更好。可能是为了要能和所题小字相呼应,故拉长之。却因此未能一气呵成,勉力为之,其意已不能连,反成画蛇之势。
        胡乱评之,见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下面引用由无雨斋主2005/07/06 10:16pm 发表的内容:
    笔下先生:
          一切的内容都需要一定的形式来表现,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我并没有否定这一点,只是提醒不要本未倒置而已。其实在中国书画艺术当中,笔情墨意是密不可分的。学书之道也并非如先生所言一道可走 ...
    无雨斋主先生:还是那句话,要看什么时候,或者说什么火候。公孙大娘舞剑,观者一定不少,但受启发的,从中领悟的,也只有一书家及三两诗人——必须是一定境界者。初涉者,你让他去看看受受教育,他大概也只能看看热闹而已。先生你说是也不是。
    初涉者往往辨别能力差,接触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必须寻找最理想的来学。——这是我们评论的出发点,也可以在此作一结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7-7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书法] 剑

    无雨斋主先生的画、钟国康先生的字让偶很佩服!特别是无雨斋主就书法创意的一些观点,偶很赞同,比如:“有人从错节的盘根里读到书法的形态,有人从舞剑中领悟书法的真谛,更有人在斑驳的墙迹上揣摩出书画的奥妙”
    当然,笔下人间先生的批评也是很中肯的,虽然言语尖刻些,但毕竟是就事论事。在大家的争论中,偶受益匪浅。因为字也好,画也好,文也好,都是在批评声中进步最快了!
    不过,偶今天想说的是,大家在真争论中,不要伤了和气,这是偶不愿所看到的,今管网络是虚拟的,但大家能在一起交流,说明缘份在使然,应该珍惜!
    我希望笔下人间先生与钟国康先生递出橄榄枝,握一下手!虽然“良言逆耳利于行”,但也不要忘了这句话:“好言一句暖三冬”
    我把这贴锁了,还请大家原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7 13:40 , Processed in 0.0730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