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梅在水边
收起左侧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下面引用由人一口2007/01/10 09:26pm 发表的内容:
俺一上来就使劲儿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呜呜……那么宽的水域应该能容下好多竹排呢_~
请问高手们,古往今来,哪一种书法是固有的?哎……没人搭理俺:P
俺自己查字典去^……
◎ 书法 shūfǎ
...
多谢人一口君!你道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观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7/01/10 10:32pm 发表的内容:
抄著名书法理论家阵振濂(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授、博导)所著
《书法学》中一段话供各位书法爱好者探讨赏评书法问题上的一个参考
(当然不是全部因素或唯一因素):
“在书法赏评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面对 ...
多谢斋主提供的资料,有助于赏评书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谢谢云林君关注!也欢迎对我们发的东西多提意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下面引用由云雾山2007/01/11 08:15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说开了。当事人很清醒,旁观者着急了。一家之言,都可以听嘛。:)
谢谢云版主关心!每位来到坛上的,都是平等的一员。
每个人都只能是一家之言。大家有理说理,相信群众自有分辨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下面引用由原上草露2007/01/11 11:29am 发表的内容:
书法外行,凑个热闹......
欢迎每一位给予关心的朋友!谢谢原上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12-30 16:57
  • 签到天数: 29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7-1-1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谢谢梅兄~
    谢谢朋友们对琴版的支持和热爱`
    祝开心~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下面引用由折翅的蝴蝶2007/01/11 05:00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梅兄~
    谢谢朋友们对琴版的支持和热爱`
    祝开心~
    ......
    多谢蝴蝶版主鼓励和多次给以热情支持!
    我曾多次说过,我和我的朋友只求为琴版书法交流增添些色彩。
    如今事态的走向非自身所望,也非自身所能把握。
    但只要有那怕百分之十的人认同,我们也就开心了。
    以后有合适机会,我们还会做我们认为该做的事。
    也借此机,再次向所有给过我们鼓励和支持的朋友,致以深深的谢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下面引用由云林樵子2007/01/11 07:58am 发表的内容:
    看了杨再春几幅新作,又读了笔下人间先生几篇点评,忍不住也想说两句。杨再春的书法到底如何?既不由这几幅书法照片可作判断,也不由笔下先生一番话可作定论。我更没资格和水平、也不想为杨再春画像。但我对笔下 ...
    我看先生没必要如此激动,如果这件作品是杨先生的,我以为就可以谈出我上述的观点,断无将其大部作品悉数搬出的必要。因为既然是书家,即便稍有发挥不好,也当在自己差不多的层次上,断不能差的太多。假如一定要就作品分析,而先生还是懂得且不意气的话,我是可以跟先生就具体而言的。
    还有我看先生这样看评论也是不当的,既然评论,就当亮出自己鲜明的观点,觉得好就是好,觉得不好就是不好,“两不耽误”,乃是骑墙派,微温说,倒是左右逢源了,但也就失去了鲜明的见解,和评论的价值了。您说是不是呢?再说我也强调了他的对硬笔格局的贡献,也并非一棒子打死,如同先生说的,那么的阴暗的。这样讲罢,如杨先生是普通的爱好者,写出上幅作来,我会给以好评的;可是他是所谓书家了,写道这样的硬笔,就显得不太相符了。这话不好听,慢慢来看。而且对他的批评和启功和刘炳森还不同,启功是一个成者的风格的局限而令书界批指,刘炳森是继承隶书开拓不够,但隶书结体的严谨却是有目共睹,虽窄却达到了层面,但杨先生还不是,他的字的结体,以及用笔都还远远不能和上述之人为一流,所以这批评更多来自于对他字的本身的批评,而不是风格的批评。先生推断的恶意是不负责任的,也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是就其作而发;而且,我见过的他的作品,也不止此一幅,否则也不会这样快的谈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可以从另一方面说先生才能理解我:假如有人说他一无是处,我也会出来捍卫他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7/01/12 06:43am 第 2 次编辑]

    我的建议和渡口帖中所提一样 ---
    劝云林、笔下二位都不要再说了。
    是非曲直相信广大网友自会分辨清楚。
    论坛以和为贵吧!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无弦斋主2007年01月11日 10:18pm 时添加 -=-=-=-
    对整个此事,我的心和梅在水边是完全相通的。大家都来为论坛书法交流增添些色彩。少为引发不必要的事端而发半点不当之言。凡涉及“人”尤宜慎之又慎。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无弦斋主2007年01月11日 10:35pm 时添加 -=-=-=-
    再补充一点:对于杨再春先生的书法,我也有我的看法和评价。但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和在这里说,也觉得没有必要多说。还是一句话,一切自有公论。
    杨的书法流传甚广,他在中央电视台书法课堂主讲书法,流动播出三年,听者何止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的《行草章法》一书,先后再版几十次,总发行量2005年就已上百万。因此了解他的人肯定也广之又广。包括启功等老先生,对杨之书法都有评价。何须我等操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呵呵,好的,我代表非和曲,表示同意。写的如何,还是会有明白者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2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林樵子在 2007/01/12 07:22am 第 1 次编辑]

    对无弦先生的两次建议(包括对渡口帖),我愿接受。
    为了论坛的和谐,我可以不再对笔下先生的帖作回复。
    但我对论坛如何交流点评,还是要说两句。
    每个人来到这里都是平等的。对每个人发的帖子、作品,其他任何人
    都应抱尊重态度。多看他人优点,少挑他人毛病。评论提倡就事说事,
    限于作品本身。不要动不动给“人”下断语作结论。
    我很赞成无弦先生的意见,对于“人”,需“慎之又慎”。轻易给“人”
    下断语,往往要很伤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对他人轻易给你
    这个人下断语不感冒的话,那么你自已也就不要这久做。
    以上算是个建议吧!如有不妥处我很欢迎批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在水边在 2007/01/12 09:19am 第 1 次编辑]

    和为贵, 好!好!
    我也很不希望因为我发的东西引起朋友们之间的争端。
    大家多为论坛和谐说有益的话,不说少说无益之言。
    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多看他人之长,少挑他人之短;多严于律己,少苛求于人。
    对论坛,对他人,对自已,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谢谢大家了!“梅”请各位喝茶!
    并捡鄙友曾偶戏书“仁者宽”一幅,送各位朋友把玩一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下面引用由云林樵子2007/01/12 07:17am 发表的内容:
    对无弦先生的两次建议(包括对渡口帖),我愿接受。
    为了论坛的和谐,我可以不再对笔下先生的帖作回复。
    但我对论坛如何交流点评,还是要说两句。
    每个人来到这里都是平等的。对每个人发的帖子、作品,其他任何 ...
    就因为平等才有各面不同的意见,不是因为有名气就无可指摘,就像先生,假如真能做到自己所说的,也不该是这样的火气;自然先生会说这是因为我什么什么,却也改不了逃不出此列的事实。但我以为这样并不错,态度鲜明。假如来此只为彼此打哈哈,那发之有何意义呢?在指责了我一番之后,先生“为了论坛的和谐”而不对“笔下先生的帖作回复”真是有涵养的表现,值得学习的。批评杨先生,或有“太岁头上动土”之嫌罢,可自认还是在论说,总和有些人指到人身上略有区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3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呵呵!有位好心的朋友对我说,你怎么偏偏惹上这位先生?这位先生在唐宋可是大大有名的,谁都惹不起的人物。只要和谁有了分岐,一旦发生争议,那从来都是他百分之百正确,锱珠必较,寸步不让,不获全胜决不罢休的。你要么认输,要么干脆闭嘴,否则就永远别想摆脱。曾有人被他气得伤心地离开唐宋。。。。所以在这个坛上,凡了解他又有点见识和涵养的,遇事都躲着他,让着他。
    唉!俺真不知道唐宋还有这么道风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算俺倒霉!俺若要认输,心又不甘,只好闭嘴。俺惹不起,总还躲得起。再见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3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这个贴子最后由贾余勇在 2007/01/13 11:25am 第 1 次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致远曲(杨再春新书一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5 11:35 , Processed in 0.0847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