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梅冰心
收起左侧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冰心在 2008/06/29 15:22 第 4 次编辑]

翁同和书画各一幅。
翁氏书法易见,画则较少。此两件均为上海朵云轩藏品。

[wma]http://file1.u-vv.com/audio/a2008upload/2008/03/12/16/0020080312165246719.mp3[/wm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辛弃疾《去国帖》(故宫博物馆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冰心在 2008/06/23 08:39 第 1 次编辑]

今次要着重介绍一位朋友们很可能不太熟悉的大家---徐生翁
徐生翁(1875—1964),浙江绍兴人,早年姓李,名徐,号生翁,中年以李生翁书署,晚年始复姓徐,仍号生翁。
    徐生翁先生是我国近代被人们公认的异军突起、风格独特的艺术家。他在诗、书、印诸方面成绩卓然,尤以书画名世。他初学颜真卿,后宗北碑。他的的字结体奇崛、生拙古辣,有时看上去好像完全放弃了用笔,但别具情趣。他的字一直不为一般常人称道,但的确是格调高古。他的画一如其书,极重气韵,亦极讲究布局、章法、非常得势。他画松针、梅枝如作篆、隶,凝重刚健;画荷、菊一如大草,奔腾飞舞,处处渗透着金石、书法的功力。如果把他的绘画和书法对照起来看,就更能看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他的书和画相融相通,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就是他的特征。先生中、晚期画风一变,以简、质、雅、重取胜,比之早期画风,有明显不同。中、晚期画作,奋发为雄的气概似乎减弱了,代之以古朴凝练。黄宾虹老人论先生画:“以书法入画,其晚年所作画,萧疏淡远,虽寥寥几笔,而气韵生动,乃八大山人、徐青藤等一派风格。为我所拜倒。”二十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金石书画家小传》第一集,评述徐生翁先生:“大江南北,佥称先生所作古木、幽花,自成馨逸,金石书画,横极千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徐生翁先生布衣终身,淡泊自甘,对自己热爱的书画艺术却孜孜以求,终其一生,永不停息。他那种攀“高”求“变”的精神是学者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先生在一九六四年一月临终前数日,竟闭门烧毁不少作品,在老人的心灵中,他唯一的冀求,就是要将最完美的艺术品,献给社会和人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冰心在 2008/06/23 08:44 第 1 次编辑]

续徐生翁书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3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冰心在 2008/06/24 07:19 第 2 次编辑]

续徐生翁书画



无弦老师嘱补几幅徐氏晚期书法。
这幅选自老师所藏上海朵云轩藏品集

另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3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徐生翁,在南方尤为声名显著。奇崛高古,一时之绝。
谢谢梅兄提供这么多精彩资料,真是一饱眼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4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琳琅满目,初来得此真眼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我都还未保存呢.呵呵,谢小楼保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6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音乐二流子在 2008/06/26 13:59 第 1 次编辑]

我已代你删掉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不止而树愈静.....
冰心,放下执着,在论坛里何需强求一致.....
这个艺苑撷英还是很棒的,希望有空能持续下去....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5 22:4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6-2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欣赏不来,顶一下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8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有幸看到这么丰富这么精彩的书画作品。真好啊!

    -=-=-=- 以下内容由 浮休生2008年06月28日 07:40 时添加 -=-=-=-
    补充一点意见。对徐生翁的书法,早期作品刻意求势,用笔字形都过于夸张。到了后期才归于质朴。这是欣赏者不可忽视的。当然,含发一点他早期作品,以了解这些大家的艺术道路之过程,也是有益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8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冰心在 2008/06/29 15:21 第 1 次编辑]

    林则徐书对联

    [wma]http://file1.u-vv.com/audio/a2008upload/2008/03/12/16/0020080312165246719.mp3[/wm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8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林则徐书法同人一样,正直稳健。
    dzq62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8-6-29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冰心在 2008/07/01 07:41 第 2 次编辑]

    桂馥(复)隶书
        桂馥(公元1736-1805年)。山东曲阜人。生于清乾隆元年。字未谷,一字冬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晚称老苔,一号凟井,又自刻印曰凟井复民,自号老苔云。乾隆五十五年成进士,任云南永平知县。嘉庆十年卒于官,享年七十岁。桂馥从小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小学,精通《说文》声义。桂馥以毕生的精力撰写了《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被后人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他曾言道“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此外还著有《札朴》、《晚学集》、《诗集》等。桂学问渊博,邃于金石考据之学。翁方纲、阮元极推之。篆刻、汉隶雅负盛名。
        然桂馥在仕途上并不得志,直至花甲之年才考中进士,嘉庆元年出任滇南,嘉庆十年病逝于永平知县任上。桂馥晚年得仕,在任不足十年,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却得到了天下文人学子的景仰。他去世时,“名满天下,识与不识,闻未谷之卒而痛之哀之”。在出仕云南之前,桂馥曾在京师国子监充当教习,结识了众多的学者名流,有纪昀、刘墉、阮元、周永年、翁方纲、罗聘、伊秉绶等。世人熟知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的题名字幅即为桂馥所书。
        在书法方面,桂馥的隶书成就最高,清人张维屏《松轩随笔》推崇曰:“百余年来,论天下八分书(即隶书),推桂未谷第一”,清代隶书大家伊秉绶就曾以桂馥为师学习隶书。桂馥也是一位隶学理论家,对汉隶有着独到的精见,著有《国朝隶品》、《说隶》等。桂馥更是一位印学理论和实践大师,他著有《续三十五举》、《缪篆分韵》等影响清代印坛的重要著作。其所书隶书颇具汉隶雄健浑厚一路的体貌:从结体上看,体形略近扁平,严谨而规矩、平稳而凝重、雄强而挺拔;笔画方中寓圆、舒展坦荡,多用重墨。乾嘉之时,世间曾有“无桂不成世家”之说,许多文人都以家中挂有桂馥的书联而自豪。诚然,桂馥的隶书更多表现的是学者的理智和谨严,笔墨技巧应规入矩,结字工稳平实,因而亦难免有失生气灵动和艺术家的情感色彩以及鲜活的个性特质。但他的书法艺术长期浸淫于汉碑,可谓尽得汉隶风神之典范,于后学者有着重要启迪。(编自有关资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2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续桂馥隶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29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严谨沉着厚重雄强,确是大家风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30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桂复不愧为一代金石隶学大师。谢楼主辛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6-3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_︿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艺 苑 掇 英 (无弦斋主主编)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冰心在 2008/06/30 11:01 第 2 次编辑]

    在琴版开设《艺苑掇英》专题以来,虽稍有反复,但一直得到管理层的爱护和支持;
    得到朋友们的鼓励。在此表示谢意!
    冰心今后的心愿就是在无弦老师指导下,继续把这个专题搞好。
    诚恳期待并欢迎更多的朋友来欣赏和支持这个《艺苑掇英》。
    随老师来唐宋两年,经历了种种风风雨雨。越来越厌倦那无谓的争端。从今后,我的主要精力是做好《艺苑掇英》这件事。需要时帮助老师发些让朋友们增添欢乐的主帖。为了论坛的祥和,今后对所有争端概不参加,有可能引发争端的帖也不再回帖。
    祝唐宋繁荣、和谐、吉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7 11:31 , Processed in 0.0840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