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孤独的心
收起左侧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1 玫瑰战争
英国封建贵族的葬礼
    1337年至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断续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在这百年战争中,英
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装。这种武装力量体制同外敌作战也许还管用,但对
于维护内部政权来说不啻是一种祸根。在这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内部各封建贵族利用自
己手中握有的武装蠢蠢欲动,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经过一番分化组合,贵族分
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金雀花王朝后裔的两个王室家族内部的斗争。其中,以兰开斯
特家族为一方,以红蔷薇为标志;以约克家族为另一方,以白蔷薇为标志。这两个封建
集团之间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自相残杀。由于这次战争以蔷薇为标志,
所以称为“蔷薇战争”。蔷薇又名玫瑰,所以也叫“红白玫瑰战争”。
    1327—1377年是英国历史上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在位时期。1376年长子爱德华死
后,王位几经更替,传位于亨利六世。
    在百年战争中,英国遭到惨败,这不仅引起农民而且也引起富裕市民和新兴中小贵
族的不满,因而爆发了农民起义。
    起义军处死了一批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吓坏了新兴中小贵族和富裕市民,他们寄
希望于改朝换代,因而支持约克家族夺取政权。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约克家族的理
查公爵被宣布为摄政王。兰开斯特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
除摄政,双方的长期混战从此开始。
    1455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莱斯特召开咨议会。约克公爵以自己赴会安全无保证
为理由,率领他的内侄、骁勇善战的沃里克伯爵及数千名军队随同前往。亨利六世在王
后玛格利特和执掌朝廷大权的萨姆塞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领一小股武装赴会。5月22
日,双方在圣阿尔朋斯镇附近相遇。约克公爵于上午10时下令向抢先占据小镇的亨利六
世军队发起进攻。经数次冲锋,亨利六世的军队招架不住,吃了败仗,死亡约100人,
亨利六世中箭负伤,藏在一个皮匠家中,战斗结束后被搜出抓获。
    1460年7月10日,双方在北安普顿发生第二次战斗。战斗中又是沃里克伯爵率军打
败了兰开斯特军队,随军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这两次胜利冲昏了约克公爵的头脑,
他未与亲信贵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为摄政和王位继承人,这
就意味着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继承权。王后玛格利特闻讯大怒,她从苏格兰借到
一支人马,集合了追随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在约克公爵的领地骚乱。约克公爵匆忙凑
合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前去征剿,由于轻敌冒进,被包围在威克菲尔德城。12月30日,
在内外夹攻下的约克军四散逃跑,约克公爵及其次子爱德蒙被杀死,约克公爵的首级还
被悬挂在约克城上示众,并扣上纸糊的王冠,用以讥讽。
    但约克公爵19岁的长子爱德华于1461年2月26日进入伦敦。3月4日,他在沃里克伯
爵和伦敦上层市民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爱德华四世。他知道玛格利特决不肯罢休,遂
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队,向北进发,去打玛格利特。
    1461年3月29日,双方在约克城附近展开决战。兰开斯特军队有2.2万余人,远远
超过了约克军。当时兰开斯特军队处于逆风之中,扑面的风雪打得他们睁不开眼睛,射
出的箭也发挥不出威力。而约克军队则借强劲的风力增加了发射弓箭的射程,并蜂拥冲
上山坡,使兰开斯特军队损失惨重。
    兰开斯特军队为扭转被动的防守局面,决定向山下的敌人发动反攻,双方一直激战
到傍晚,仍然难分胜负。这时,约克军队的后续部队赶到,这支生力军向兰开斯特军队
未设屏障的一侧发动进攻。兰开斯特军队抵挡不住,被迫退溃。约克军队一直追杀到深
夜。玛格利特带着亨利六世和少数随从仓皇逃亡苏格兰。
    这次战役的胜利使爱德华四世的王位暂时得以巩固。
    1465年,亨利六世再次被俘,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玛格利特只好携幼子逃往法国。
    玫瑰战争中这几次大战役,都使用当时特有的战法,即双方骑士乘马或徒步进行单
个分散的搏斗。通过交战,双方共损失5.5万人以上,半数贵族和几乎全部封建诸侯都
死掉了。
    在以后的战争过程中,约克派内部矛盾激化起来,最高统治权几度易手,集中表现
在爱德华四世和沃里克伯爵的斗争上。爱德华四世趁沃里克不在伦敦之际,召集一支部
队离开伦敦北行,他一面镇压北方叛乱,一面迅速扩军。沃里克在爱德华的大军面前不
得不逃亡,投靠法王路易十一。不久,沃里克在路易十一支持下,卷土重来,打回英国。
这回轮到爱德华四世逃亡,他逃到尼德兰,依附于他妹夫勃艮第公爵查理。
    1471年3月12日,爱德华四世利用英国人对沃里克普遍反感的情绪,亲率军队与沃
里克在伦敦以北的巴恩特决战。
    爱德华四世共有9000人的军队,而沃里克却有2万人的军队,由于力量悬殊,爱德
华四世决定先发制人,清晨4时许,他率军在浓雾中发起攻击。沃里克本人被杀,其部
下战死者达1000人。接着在5月4日,爱德华四世又俘获了从南部港口威第斯偷偷登陆的
玛格利特王后,将她和她的独生幼子及许多兰开斯特贵族杀死。之后又秘密处死了囚禁
的亨利六世。
    至此,兰开斯特家族被诛杀殆尽,只有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流亡法国,他声
称自己是兰开斯特家族事业的继承人。
    1471—1483年,英国国内恢复了和平,爱德华四世残暴地惩治了不顺从的大贵族。
1483年4月爱德华四世死后,其弟理查登上了王位,他也同样使用残酷和恐怖的手段处
决不驯服的大贵族,没收其领地。他的所作所为,反而促使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都联合
在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周围来反对他。1485年8月,理查同亨利·都铎的5000人
的军队激战于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尔特。战争的紧要关头,理查军中的斯坦利爵士率部
3000人公开倒戈,约克军遂告瓦解,理查三世战死,从而结束了约克家族的统治。出身
于族徽为红玫瑰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结束了玫瑰战争,登上了英国王位,称亨
利七世。为缓和政治紧张局势,他同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约克家族的继承人)
结婚后,将原两大家族合为一个家族。
    在这次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
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
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
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恩格斯说:
    “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这对于英国历史发展来说,
无疑是一件幸事。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
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
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工业、手
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2 土耳其的扩张
一个地跨亚欧非大帝国的建立
    土耳其的扩张是14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国家为掠夺土地和财富对外进行的侵略
战争。其结果是在亚洲、欧洲和北非洲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起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
霸权。
    土耳其人的祖先是我国北方游牧的突厥人。5世纪时,突厥人居于天山和阿尔泰山
之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6世纪中期,突厥成为横亘亚洲北部的大国。经过6—7世纪
隋、唐对突厥的战争,突厥国破灭,领土并入唐朝版图。1055年,在中亚游牧的一支塞
尔柱突厥人以古代波斯为中心形成塞尔柱国家,塞尔柱国家曾繁荣一时。突厥人先后征
服了小亚细亚和安纳托利亚。1299年,突厥部落的一支奥斯曼人成立独立的国家,即奥
斯曼国。长期以游牧为生的奥斯曼人此时开始向农业定居生活过渡,并在新征服的土地
上分封采邑。1324—1360年奥尔汉统治时期,开始形成真正统一的奥斯曼国家。
    奥斯曼国家从建立之日起就不断对外扩张,直到16世纪建成庞大的帝国,达到奥斯
曼帝国的极盛时期。
    土耳其长达200多年的对外征服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360—1402年,
经过两位皇帝的西征东讨,奥斯曼国土面积扩大了数倍。第二阶段是1451—1512年,奥
斯曼由于帖木儿的侵略曾一度中衰。经过内战和对西方基督徒的战争又复强大起来。这
一时期奥斯曼帝国灭了拜占庭,占领了巴尔干,完成了安纳托利亚的统一。第三阶段是
1512—1571年,奥斯曼帝国处于极盛时期,建成地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但盛极而衰,
帝国对外征战受挫,开始走下坡路。
    1360年,穆拉德一世即位后立即着手组织对巴尔干的征战,因为此时的巴尔干形势
对自己十分有利。拜占庭帝国日薄西山,治权不超过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一隅土地;巴
尔干的重要国家塞尔维亚面临分裂;保加利亚自1330年被塞尔维亚战败后元气未复;在
地中海东部和海峡地区有巨大经济政治利益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经常处于明争暗斗之中。
    1363年,穆拉德一世攻占埃迪尔内,接着又占领保加利亚的普洛夫迪夫。惊恐之下,
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组织联军反击,但在1364年的马查河战役中被
人数处于劣势的奥斯曼军队击溃。此后的东南欧各国更抵抗不住土耳其人的攻势,节节
败退。1389年6月,6万奥斯曼军队同由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匈牙利、瓦拉几亚、阿尔
巴尼亚、波兰、捷克人组成的10万联军在科索沃原野(塞尔维亚东南部普里什蒂纳城附
近)进行决战。战役开始,塞国的拉扎尔公爵率军紧逼土军,酣战之际,塞国封建主米
洛奇·奥比利奇潜入敌营杀死穆拉德一世,其子巴耶塞特接替指挥。战斗异常激烈,最
终以联军惨败而告终,许多将军被俘并遭杀害。
    科索沃战役结束了多瑙河以南地区对土耳其的抵抗,塞尔维亚沦为奥斯曼附庸。
    穆拉德在位30余年,使其国土面积扩大了5倍。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组建了一
支纪律严密、生气勃勃的军队,在向西扩张中几乎所向无敌。同时,他也是一位政治家,
用联姻等手段扩大了在亚洲的领土。他为日后土耳其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他的儿
子巴耶塞特一世即位后,把扩张的主要精力转向东方,数年之内疆土已达幼发拉底河上
游。这时,西方国家的封建主和教会意识到东方“异教徒”的威胁,开始发出团结抗敌
的呼声。1396年,他们组成了一支庞大的十字军,参加者除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领导
的匈军、瓦拉几亚和波斯尼亚军队外,还有来自英、法、意、德、捷等国的骑士,总数
在6—10万之间。十字军分两路进攻奥斯曼国土,9月初在尼科波尔会合,准备攻占该城。
24日,土军在此以南4—5公里处占领阵地,把步兵配置在高地上,并以木栅掩护,轻骑
兵在步兵之前,重骑兵位于高地之后。十字军纪律败坏,傲慢轻敌。法国骑士不待整个
军队做好战斗准备就向土耳其弓箭手展开猛攻。土弓箭手故意后撤,将法国骑兵引入步
兵阵地,使其遭受重大损失。尔后,土重骑兵由两翼夹击法国骑士,将其击溃,接着又
各个击破其余部队,大败十字军。被俘的近万基督徒除重金赎回24人外均被杀害。尼科
波尔战役巩固了奥斯曼在多瑙河以南的统治。1393年起,奥斯曼人开始对君士坦丁堡持
续围攻,迫使拜占庭帝国同意在城内修建穆斯林区、清真寺,任命伊斯兰法官,对奥斯
曼的年贡增加到1万金币,奥斯曼在君士坦丁堡近郊有驻军权。此时正大力扩张的帖木
儿与奥斯曼人在小亚细亚相撞。1402年在原野会战,奥斯曼军队大败,国王巴耶塞特和
一个儿子被俘。从此奥斯曼在亚洲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为争夺王位发生内战。
    穆罕默德二世即位(1451年)后,奥斯曼中兴。他做了两年的准备后,于1453年开
始围攻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三面临海,一面有坚固城墙,易守难攻,城墙、“希腊
火”和金角湾口大铁链是其护城三法宝。54天的围攻由于金角湾方面未能合围而失败。
4月21日夜,奥斯曼人买通热那亚人(守城部队一部分)并沿其控制的加拉塔区边界铺
设一条15公里长的木板滑道,把70艘小船从陆路拖入金角湾,终于完成了对君士坦丁堡
的海陆合围。经过激烈的战斗,奥斯曼军队终于在5月29日攻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
帝被杀。无数财宝被抢劫,古典文化惨遭破坏,6万居民被卖为奴,著名的圣索菲亚教
堂被改为清真寺。这就是后来的伊斯坦布尔。
    占领君士坦丁堡不仅标志着拜占庭帝国千年统治的结束,而且意味着新的世界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它在东方穆斯林国家中的威望急剧上升,对内控制能力和对外侵略
扩张能力随之倍增,对欧亚国际局势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在此后的20—30年,
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迅速扩大,塞尔维亚、摩利亚、瓦拉几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先
后成为帝国的一部分。在亚洲,苏丹也兼并了许多地方,基本完成了安纳托利亚的统一,
并使克里木汗国臣服。
    1512年塞利姆一世即位,开始了帝国极盛时期的对外扩张。塞利姆的主要对手是企
图插手安纳托利亚事务的伊朗萨菲王朝和埃及麦木鲁克王朝。萨菲王朝信奉什叶派,在
安纳托利亚拥有数以万计的信徒,煽动叛乱反对逊尼派奥斯曼的统治。塞利姆逮捕7万
什叶派信徒并处决其中5万人,使双方仇恨达到极点。1514年春,塞利姆率14万大军、
300门大炮直奔波斯边界。8月23日,奥斯曼军队在查尔迪兰与8万波斯骑兵进行决战,
大败波斯军,占领大不里士,次年又夺取库尔德斯坦地区。查尔迪兰战役的胜利使奥斯
曼帝国巩固了东部边界,控制了由大不里士至阿勒颇和布尔萨的道路。
    1516年6月,塞利姆进攻阿勒颇,同时命令舰队袭扰叙利亚沿海。8月24日,双方在
阿勒颇附近的达比克草原进行决战,大败埃军并使年迈的麦木鲁克苏丹命丧黄泉。奥军
乘胜追击,相继占领阿勒颇、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加沙等地,1517年1月底进入开罗,
麦木鲁克王朝灭亡。叙利亚、巴勒斯坦、汉志和埃及直到南部努比亚地区全部并入奥斯
曼版图,使之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征服埃及的结果大大加强了奥斯曼帝国的政治
经济地位。作为哈利发和伊斯兰两大圣地的保护者,奥斯曼苏丹在穆斯林中具有至高无
上的威望,作为埃及和红海两岸的三人,奥斯曼控制了印度到地中海的红海商路。
    塞浦路斯每年向埃及交纳的8000金币转归奥斯曼。塞利姆极为重视地中海上霸权,
命令在金角湾兴建新船厂,建造150艘兵船,为其海上扩张打下基础。
    苏莱曼一世(1520—1566年)时期,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达到极点。他在位46年,
亲征13次,除围攻维也纳(1529年)和科孚岛(1526年)失败外,都取得胜利。在欧洲,
苏莱曼的侵略矛头指向匈牙利,主要对手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521年,苏莱曼夺取
匈牙利控制下的贝尔格莱德,1526年在摩哈赤使匈军全军覆没,占领布达佩斯、扶植傀
儡。
    1529年他再征匈牙利,因遭到顽强抵抗,被迫于10月班师。
    1540年,苏莱曼再征匈牙利,派总督直接管理,并将其一分为三。苏莱曼在亚洲征
服的对象是高加索和伊拉克。经过多次战争,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巴士拉—巴格达—阿勒
颇这一印度至地中海的第二条商道,1555年同萨菲王朝签订的《阿马西亚和约》确认伊
拉克和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的西部地区归奥斯曼帝国。
    苏莱曼在陆上扩张节节胜利的同时,也大力抢夺海上霸权。他一面加紧扩建海军,
一面加强与海盗的联系,决心在海权方面也要超过西方异教徒国家。1522年,苏莱曼调
10万大军渡海出征罗德岛,经9个月围攻终于从骑士团手中拿下该岛,保证了伊斯坦布
尔同埃及的海上联系。1534年,被任命为总督的海盗哈伊勒丁(巴巴罗斯)率奥斯曼舰
队占领突尼斯。1538年,奥斯曼舰队同西班牙、教皇、威尼斯、葡萄牙的联合舰队在普
雷佛扎附近海面发生海上决战,奥斯曼舰队(150艘)战胜了两倍于己的联合舰队,威
尼斯被迫割地,并赔款30万金币。这次海战大大巩固了奥斯曼在东地中海的地位。1551
年,奥斯曼舰队围攻马耳他岛,夺取的黎波里,并多次袭扰意大利、西班牙沿岸地区和
西班牙控制的北非奥兰地区。但1571年的勒颁多海战,奥斯曼被联合舰队打败。与此同
时,苏莱曼还致力于印度洋海权的争夺。1529年他曾考虑挖掘运河,沟通地中海与印度
的直接联系。他在苏伊士港建立红海舰队,并于1538年出征印度,虽然沿途获胜但这次
远征却以失败告终。
    奥斯曼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亚细亚北部小国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欧亚非强大帝国,主
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拥有一支在分封土地制度上建立起的强大军队。这支军队由西帕希骑
兵和耶尼切里兵团组成,纪律严明,待遇优厚,统一指挥,战斗力很强。几位国王都是
杰出的统帅,雄才大略,善于分析战略形势并抓住时机,英勇善战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相
结合,辅之以外交手段和谋略计策,保证了奥斯曼帝国的大军所向披靡,节节胜利。
    奥斯曼人的征服和统治的后果之一就是加速了许多地区的伊斯兰化,对以后的世界
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3 意大利战争
法国和西班牙在南欧的争霸战
    意大利战争是中世纪欧洲强国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对亚平宁半岛的霸权而在意大利
领土上进行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它以法国对意大利的入侵开始,以西班牙获得对
意的控制权而告终。通过这场战争,法国向南扩张的美梦破灭了,但却加强了法国的封
建中央集权。意大利受到战争的沉重创伤,加速了自身的衰落。
    意大利地处欧洲大陆南端,三面为美丽、温暖的地中海碧波所环绕。优越的地理位
置,使意大利的商业和贸易十分兴旺。十字军东侵以后,意大利几乎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城市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的富饶和繁荣,美
丽和文明,极大地吸引了欧洲强国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作为意大利的近邻,
更是对意大利垂涎三尺。
    意大利本身的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北部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南部经
济落后,封建土地关系仍占主导地位,还存在农奴剥削。各城市之间竞争激烈,政体形
式多样,政治上四分五裂。实力较强的有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教皇国。
它们各自为政,各有各的同盟关系,相互之间矛盾重重,时有冲突。这种一盘散沙的局
面,是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它为法国的入侵和强国之间争夺意大利提
供了很好的机会。
    1494年1月,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宣称:自己作为安
茹王朝(属法兰西王朝的旁系)的继承人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8月,查理八世
率兵3.7万人(其中包括瑞士雇佣兵),野炮136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那不勒斯开
进,标志着意大利战争的开始。从1494年到1559年,意大利战争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494—1504年。这一时期的核心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在意大利亲
法贵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军队穿越罗马全境,经过米兰公国和教皇国直逼那不勒斯。
一路上没有遇到各公国的认真抵抗。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
勒斯国王的授职书后,便于2月23日开进那不勒斯城,阿拉冈王朝国王弗兰第诺惊慌出
逃。查理八世自称是“法兰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国王”。
    然而,法军的掠夺和暴行以及增收新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
害怕法国势力的加强和发生全民起义,于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圣同盟”(也称“威
尼斯同盟”)以图驱逐法军。参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公爵和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
盟。查理八世急忙从那不勒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尔诺沃遭“神圣同盟”军队包围。
法军战败,查理八世直到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国撤出那不勒斯,但军
队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继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国退出意大利,于1499年远征米
兰公国。在1499—1500年几次交战中,法国先后获胜,相继占领米兰和伦巴第。1500年,
法西两国勾结占领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冈王朝。根据条约,法西两国军队共同占领
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两国因分赃不均爆发战争。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亚诺
河畔一战,西军获胜,法军被迫放弃那不勒斯王国,使其沦为西班牙领地。
    第二时期:1509—1515年。这一时期从“康布雷同盟”对威尼斯共和国发动战争开
始。1508年12月,由于威尼斯共和国借驱逐法国之机大肆扩张领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势
力联合起来建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员包括西班牙、法国、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
国”),共同对威尼斯作战。佛罗伦萨、费拉拉、曼图亚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先后加入
该同盟。1509年4月,罗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同年春,法国出兵
威尼斯,占领它在伦巴第的领地,在5月14日米兰附近的阿尼亚代洛一战,击败威尼斯
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然而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壮大引起力量的重新组合。
    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组成“神圣同盟”,共同对
法作战。1512年,法军以2.5万人、火炮50门的兵力在拉韦纳击溃由1.6万人、24门火
炮组成的西班牙军队。但是,由于政治形势的逆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召回
德国雇佣兵、瑞士雇佣兵投向威尼斯,法军被迫退却,并于1512年底放弃伦巴第。
    法兰西斯一世继位后,又准备大举侵略意大利。他于1515年9月在距米兰17公里处
的马里尼亚诺击溃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军,又夺走米兰公国。1516年8月,法西两国签
订《努瓦永和约》,把米兰和那不勒斯分别划归法国和西班牙。
    教皇也于1516年底同法兰西斯一世签订教务专约,承认法对米兰、帕尔马、皮亚琴
察的占领。1517年,法、西和“神圣罗马帝国”缔结《康布雷条约》,肯定了法国在意
大利的既得利益和优势地位。然而,争霸战争不会就此结束。
    第三时期:1521—1559年。这一时期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
马帝国”皇帝(即查理五世)后,法、西瓜分意大利的战争为标志。这一时期共爆发6
次战争,被卷入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军赶
出意大利,他得到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等国的支持,威尼斯则是法国的
同盟军。1521年战争爆发,1522年法军在比科卡战中失利,德国雇佣军打败了担任法军
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军。1525年2月的帕维亚一战,法军惨败,法皇被俘。1526年,法
皇法兰西斯一世回国后立即加入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
桎梏的“科尼亚克同盟”,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和佛罗伦萨。1527年,战争再
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
    1529年,法国在不利形势面前被迫与查理五世签订和约并放弃对意大利的主权要求。
7年过后,法兰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战争,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1538年,法国和
“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法国使者在米兰被杀一事引起了1542—
1544年的战争。法国同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结盟,查理五世与英国结盟。法军先后
占领威尼斯和马里尼亚诺,但查理五世却攻入法国境内。双方于1544年签订《克雷普和
约》。1551年再度爆发意大利战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谁也不占明显优势。1559年4
月,法西缔结《卡托—康布雷西和约》,正式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争夺,西班牙在米
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得以巩固,意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继续。
    意大利战争是一场法、西霸权争夺战,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王国领土扩张战争的继续。
它不是一场进步和正义性质的战争。它先后经历了几代国王,持续65年之久。它促进了
法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经济调整。铸炮业、造船业、印刷业、采矿业等日益兴旺,
度量衡得到统一,税收制度得以建立,最庞大而有效的官僚机构在法国形成。发端于路
易十一时代的法国专制君主制经受住了长期战争的考验,这从客观上有利于法国政治、
经济和军事的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长期的战争使意大利更加分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在佛罗
伦萨,呢绒年产量从15世纪末的2.5万匹下降到1530—1540年间的几百匹。到17世纪,
意大利的经济特别是手工工业进一步衰落。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也随之日趋枯萎。
    意大利战争集中体现了中世纪欧洲封建王朝战争的特点:为领土和财富而随时发动
战争;战争各方利益关系复杂,敌友关系变幻莫测;只以对方军队为攻击目标,只求征
服对方,不打歼灭战,等等。在战争期间,经过改进的火器(火枪和轮式炮架青铜火炮)
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野战和堡垒、设防城镇的攻防战斗;对要塞经常采用
围而不攻的战术;野战部队用于为受敌围困的据点解围;攻击要塞时首先构筑围攻线,
围攻线必须设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尔后构筑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线,此后才
逐步展开攻击。这场战争表明,雇佣军是不可靠的,其战斗力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
济状况、取决于雇佣兵的民族特点和是否及时发放薪饷。政治形势决定战略形势,而军
事行动不能对战争结局产生本质的影响。这就是意大利战争的军事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4 德意志农民战争
“天堂非在彼岸,天堂须在此生中寻找”
    16世纪20年代中,一场波澜壮阔的群众武装斗争席卷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南部地
区。成千上万的农民、市民、雇工、矿工、手工工匠、下层僧侣、小贵族和政府的秘书、
公务员联合起来了,他们举起了反抗的义旗和大刀,直冲向贵族领主。这是西欧中世纪
一次规模最大的反封建的农民起义,革命导师恩格斯称它为“德国人民最伟大的革命尝
试”。
    德国南部地区的农民战争是16世纪初德国一系列政治、社会、经济矛盾斗争的必然
产物。德国15世纪末,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首先表现出来。贵族领
主凭借其政治权力肆意侵占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财产,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为表达这种不满情绪,农民向他们的直接领主、贵族提交了大量的请愿书和抗议书。据
德国历史学家布瑞克统计,在上士瓦本地区,巴尔特林根起义军曾向贵族领主、修道院
领主等提交怨情书、陈述书达77份。这些怨情书都是在1524年起义的初期提交的。
    16世纪初,罗马教会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出售神职习以为常。据统计,单是在
1520年,就大约有2000个官职是卖出去的。教会各级上层人士都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
瑞士一个主教不但对教士的放荡行为放任自流,而且向他们按私生子的数目收款,名为
实行惩罚,实为中饱私囊。教会的丑闻和聚敛行为不胜枚举,引起社会上的极大愤慨。
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会十分猖獗,它一方面阻挠统一,一方面把德意志作为重要的
搜刮对象。流入罗马教廷的财富每年达30万金币,人们称德意志为“教皇的奶牛”。
    世俗诸侯(封建主),一方面不满德意志教会的横行无忌,他们不但反对财富流向
罗马,还觊觎教会的巨大财产。各封建主仗着自己的权势,横行霸道。他们强占了全国
绝大部分的土地,不断增加地租;任意设立关卡,征收高额的赋税;随便铸造劣质货币,
骗取金银;有时公开行劫,掳掠民财。城市中的平民群众,如破产的手工业者、帮工、
日工、广大农民生活十分困苦。境况尤其悲惨的是农民。农民遭受着教、俗封建主、商
人、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肩负着什一税、地租、人头税、战争税、死亡费、结婚费、
财产转移费和劳役的繁重负担,面临着挖眼、割鼻、截指、断手等刑罚的威胁。他们燃
烧着对教、俗封建主的怒火。
    15世纪末,秘密组织的“鞋会”在南部一带的农民当中发展起来。农民在旗帜上画
着一只鞋子,表示决心和穿长靴的贵族对抗。一些地方性的起义已经在不断地爆发。教
士集团内部斗争也十分激烈,上层人物行为堕落,下层教士收入低微,生活接近普通群
众。因此,德意志的一切社会矛盾都围绕着教会剧烈地发展着。从1518—1523年,德意
志每年都发生农民起义,1524年,起义更是接踵而起,最后形成了全德意志的农民战争,
三分之二的农民投入了战斗。
    1524年夏,士瓦本南部的农民拒绝为贵族服劳役,发动起义,揭开了大规模农民战
争的第一页。起义领袖托马斯·闵采尔(神甫,反教皇主义者,倡导消灭一切压迫者和
剥削者)和他的信徒步遍许多城镇,积极推动斗争。起义者提出自己的纲领——《书
简》,号召推翻封建制度。士瓦本贵族慑于起义的威力,一面集结兵力,一面同农民谈
判。第二年初,农民发现受了贵族欺骗,于是拒绝谈判。起义席卷了士瓦本全区。在战
斗中形成6支起义队伍,人数多达3—4万人。起义军夺取城市,占领和捣毁寺院与城堡,
强迫封建主将粮食和武器交给农民。1525年3月,6支起义军的领袖在梅明根集会,制定
了《十二条款》,作为斗争纲领。《十二条款》包括从农奴制压迫下恢复人身自由,限
制地租和劳役,收回被贵族霸占的农村公社土地,把什一税用于支付教士的薪俸和公共
事业,农民自己选举本地宗教事务的管理人。这个纲领虽带有温和性质,但它部分地反
映了农民的利益要求。
    反动将领特鲁赫泽斯利用起义队伍分散作战的弱点,采用假谈判,真武装袭击的手
法来对付农民。结果,有些起义队伍轻信敌人,同意休战,随即被敌人各个击破。
    1525年3月末,弗兰科尼亚农民起义爆发,4月迅速扩大。起义者烧毁了几百座城堡
和修道院,惩治了罪大恶极的封建贵族。许多骑士加入起义队伍,还有许多城市也倒向
起义军一边。城市平民积极配合农民斗争,但是市民只想利用起义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其态度摇摆不定,不少人虽然参加了起义,但不久就被运动所吓倒,投向敌人方面,造
成起义队伍涣散,力量削弱。狡猾的特鲁赫泽斯仍旧采用各个击破和欺骗性谈判的手法,
打败了几支起义军,进逼海尔布隆。在这关键时刻,市民相继叛变,开门迎敌。7月初,
弗兰科尼亚的起义也失败了。
    1525年2月,闵采尔来到图林根,3月在缪尔豪森城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城市贵族
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永久议会”,闵采尔被选为主席。从此缪尔豪森成为德意志中部
的起义中心。在它周围,起义的烽火到处在燃烧。人民攻占城市、庄园、城堡和修道院,
分掉贵族的土地和财物。农民信赖闵采尔的领导,纷纷向他请求对斗争的指示。闵采尔
向人民宣传斗争的远大目标:消灭领主,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号召人民“向前,向前,
到了像打狗一样地穷追猛打恶棍的时候了……不要让你们的刀剑冷却、变钝”。1525年
5月中,农民起义军与封建主军队在弗兰肯豪森进行决战。诸侯的兵力居于绝对优势,
闵采尔毫不畏惧,率领农民军8000人奋勇迎敌。
    但是由于众寡悬殊,武器缺乏,训练不够,闵采尔本人也缺少指挥经验,起义失败
了。闵采尔被俘后备受严刑,壮烈就义。德意志的农民战争随后失败,起义农民遭到残
酷的镇压,被杀害的起义者总数超过10万人。
    轰轰烈烈的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其影响却是巨大的。他从根本上动
摇了天主教会在德国的统治,削弱了1000多年来教会在欧洲的特权地位,促进了整个欧
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许多寺院和教堂被捣毁,
许多教会领地和其他财产被没收,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上的权力大为削弱。封建主的
城堡被摧毁,许多贵族被消灭,骑士或死于战火,或沦为诸侯的臣属,使他们本已没落
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很多体面的家族破落了,只有靠伺候诸侯维持生活。因此,恩格斯
把德国农民战争视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从这时起,近代无产
阶级的先驱者,“手里拿着红旗,口里喊着财产公有的要求”登上了政治舞台。
    德国农民战争也给革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斗争实践证明,广大农民是反
封建的主力军。在同封建反动势力——诸侯、教会、贵族的决战中,他们最英勇。但农
民要取得彻底解放,还需要无产阶级的坚强领导,而无产阶级同样也只有与农民结成巩
固的联盟,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5 伊土战争
伊斯兰两雄争霸中东的百年“圣战”
    伊土战争是奉逊尼派为国教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同以什叶派为国教的伊朗萨菲王朝
为争夺阿拉伯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外高加索,控制欧亚两洲间重要战略和贸易交通线
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的结果未分胜负,两败俱伤,加速了西亚这一古代文明的衰
落,为西欧资本主义强国占领和奴役中近东创造了条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萨菲王朝的伊朗都信奉伊斯兰教,是中世纪西亚地区的两个大
帝国,但由于派别不同,争夺宗教统治权和争夺两河流域领土的斗争十分激烈。萨菲王
朝奉什叶派为国教,土耳其则信奉逊尼派。在土耳其帝国内部有许多什叶派教徒,萨菲
王朝利用自己的代理人在安纳托利亚四处活动,鼓动叛乱反对逊尼派奥斯曼人的统治,
对土耳其构成威胁。1513年,土耳其苏旦塞利姆一世残酷镇压了什叶派教徒的叛乱,屠
杀5万之众,并乘机对伊朗的萨菲王朝发动了战争。
    伊土战争共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514—1555年。
    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军队在查尔迪兰(南阿塞拜疆)与8万波斯骑兵展开决战。
土耳其部队不仅有步兵、骑兵,还有强大的炮兵,伊朗部队则主要是装备马刀和长矛的
骑兵。伊朗军队以逸待劳,但军事上不占优势。使用滑膛枪的土耳其耶尼切里兵团在大
炮配合下摧毁了伊军抵抗,击败了沙赫伊思迈尔一世,占领了伊朗首都大不里士。1515
年科奇希萨尔一战,伊朗军队再次败北,土耳其炮兵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到1516年,塞
利姆已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包括摩苏尔在内的北美索不达米亚。1516—
1517年,土耳其又占领了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贾兹和阿尔及利亚部分
领土。1533年,苏莱曼一世在同奥地利签订和约使其北翼安全得到保障之后又对伊朗开
战。1536年,土耳其占领了格鲁吉亚西南的部分领土。这里是伊土两国争夺外高加索和
美索不达米亚统治地位的主要战场。伊朗军队有了自己的炮兵之后,双方的战争互有胜
负。1555年5月,两国在阿马西亚城缔结和约,伊朗保有所占外高加索领土,土耳其则
把阿拉伯伊拉克并入自己的版图。两国平分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确认卡尔斯城区为
中立区。
    伊土战争第二时期从1578年起,延续近半个世纪。土耳其乘伊朗萨菲王朝发生内部
争斗之机再次进攻伊朗。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拥有克里木诸可汗强大军队的支持。
1578年,土军撕毁1555年和约,修复卡尔斯城,开进外高加索境内,并占领南格鲁吉亚
的部分土地。8月10日,伊朗沙赫军队在彻尔德尔附近被击溃,土军侵入东格鲁吉亚和
东亚美尼亚,尔后进入北阿塞拜疆并占领希尔万。1579年起,土军同克里木可汗军队
(10万人)联合作战,夺取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地区。但是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
期间(1587—1629年),伊朗东山再起,不仅收复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吞
并了一些新的领土如阿富汗等。由于忙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国内民众起
义,阿拔斯一世被迫于1590年3月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了屈辱性的《伊斯坦布尔和
约》。根据条约,伊朗几乎把整个外高加索和卢里斯坦、库尔德斯坦大部领土(伊朗西
北部)都割让给了奥斯曼帝国。
    16、17世纪之交,阿拔斯一世进行了军事改革,组建了一支由火枪兵军(1.2万人)
和骑兵军(1万人)组成的常备军,成立炮兵教练场和炮兵部队。改革后的伊朗军队兵
力达12万人,其中常备军4.4万人,封建民军7.5万人。大力扩军之后,阿拔斯一世的
军队达到30万人。为准备对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争取主动地位,伊朗还同土耳其的敌
人俄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602年,阿拔斯一反一个世纪以来的被动防御
地位,第一次主动对土耳其发动了战争。由于军队体制没有作出相应改革,土耳其面对
伊朗的攻势有些力不能支。1603—1604年,伊军在苏菲安附近的数次交战中打败了土军,
攻占并洗劫了大不里士、纳希切凡等城市,把30余万亚美尼亚人迁往伊朗境内。1602—
1612年的10年战争,伊朗大获全胜,1613年11月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肯定了伊朗
的全部战果。
    土耳其对该条约心怀不满,遂于1616年对伊朗采取报复行动,但在3年的战争中再
遭败绩,1618年的《萨拉卜和约》重申了《伊斯坦布尔和约》的内容。伊朗乘战争获胜
之机大大扩展了自己的领土,遂准备进行新的战争。1623年,伊朗军队入侵阿拉伯伊拉
克,引发了1623—1639年战争。阿拔斯一世趁伊拉克人民反对土耳其苏丹穆斯塔法一世
统治举行起义之机,兴兵攻占巴格达,继之占领了整个阿拉伯伊拉克。
    17世纪前25年,阿拔斯一世对东格鲁吉亚进行了数次远征,遭到外高加索各族人民
的顽强抵抗。
    苏丹穆斯塔法四世在位期间(1623—1640年),鉴于土耳其对欧洲的征战屡遭挫折,
因而致力于征服东方。1625年,土耳其占领了阿哈尔齐赫,从伊朗手中夺得了萨姆茨赫
—萨塔巴戈公国,并将它变为自己的一个省。土军还进犯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占领
了北美索不达米亚和摩苏尔,但围攻巴格达9个月未能成功。1630年,土军转战外高加
索和伊朗西部,洗劫哈马丹城,全城居民均遭屠杀。1639年5月,伊土签订《席林堡
(佐哈布)条约》。伊土边界保持现状,但阿拉伯伊拉克划归土耳其。
    伊土战争第三时期始于18世纪初,土耳其苏丹艾哈迈德又对伊朗发动战争。1723年
春,土军乘萨菲王朝崩溃之机侵入外高加索,相继占领第比利斯、整个东格鲁吉亚、东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同时,土军还征服了伊朗西部的卢里斯坦省。土耳其的胜利直接
威胁到沙皇俄国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1722—1723年对波斯的远征和土耳其的军事
胜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马斯普二世同俄国签订1723年的《彼得堡条约》。1724年6月,
俄土《君士坦丁堡条约》在伊斯坦布尔签订。条约规定,1723年俄伊彼得堡条约列举的
里海沿岸所有地区转归俄国,外高加索其余地区、伊朗西部和克尔曼沙阿、哈马丹两城
转归土耳其。土耳其取得如此有利于自己的条约,主要是由于法国的支持。
    土耳其强占大片领土后仍感不足,于是又在1725年进军伊朗东部并攻占加兹温。
1730年,伊朗的实权人物纳迪尔率军打败土军的进攻,并将其驱逐出哈马丹、克尔曼沙
阿和南阿塞拜疆。塔赫马斯普二世为提高个人声望,令纳迪尔镇压阿富汗阿布达利部族
霍拉桑起义,自己亲征土耳其,但在1731年的哈马丹城下一战被土军击败。1732年,他
被迫与土耳其签订和约,承认土侵占的阿拉斯河以北外高加索永久归属土耳其。1732年,
纳迪尔推翻塔赫马斯普二世,并同俄国签订《拉什特条约》(1732年),答应肃清外高
加索土军后把库拉河以北归还俄罗斯,以换回吉兰省。1735年6月,纳迪尔率7万大军在
卡尔斯城下打败了8万土军。1736年,纳迪尔即伊朗沙赫王位,着手改组军队,扩大军
队数量和改善装备,特别注重发展炮兵。他的军队近代化计划得到英法军事专家的帮助。
萨菲伊朗重新统一稳定之后,纳迪尔沙赫为夺回土耳其控制的阿拉伯伊拉克和外高加索,
于1743年对土再次发动战争。3年的伊土战争未分胜负。
    16—18世纪的伊土战争除各族人民遭到大批屠杀外,任何一方均未获胜。战争阻碍
了两国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这些落后民族和多部族松散联合而成的封建国家的崩溃。
这场长达200余年的战争是伊斯兰教两大封建国家为争霸中东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即
此在被征服的各族人民中间不断激起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封建斗争,而双方又对这种矛盾
和斗争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外高加索各族人民的命运中,伊土战争是他们
许多世纪的历史上苦难最深重的时期。伊朗和土耳其在血腥的战争中两败俱伤,日益沦
为正致力于在中近东建立霸权的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伊土战争时间虽长,但军事学术上却无甚发展。双方军队的主要类型是封建民军,
主要兵种是装备矛、盾、马刀、弓箭、短剑和火枪(16世纪末开始装备)的正规骑兵和
非正规骑兵,其中前者是军中的快速机动部队。从16世纪(土耳其)和17世纪(伊朗)
组建的常备步兵处于从属地位。但到17、18世纪,步兵的作用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
西欧经验的传入。步兵装备了射击武器(前装枪、火枪),并按正规军体制编成。炮兵
作为一个兵种在土耳其出现较早,它曾是奥斯曼土耳其向外扩张的有力武器。同时,纳
迪尔沙赫的军队中也有战象队,交战时用于突击敌战斗队形中央,减轻步兵压力。使用
射击武器之前,战役结局通常取决于大批骑兵的冲击和围歼,因为骑兵能突然而迅速地
攻击敌军。随着正规步兵和炮兵的出现,骑兵变成了战斗队形的主体。骑兵掩护侧翼安
全,并以骑兵冲击完成对敌突击。军队作战采用疏开队形,到17、18世纪则采用线式战
斗队形。对溃逃之敌一般不予追击。夺取要塞多靠长期围攻。军事学术在伊土战争中发
展迟缓,这是因为两国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而且正走下坡路,两国军队都有大量非正规
的、不同部族的封建步、骑兵民军,武器装备以冷兵器为主,五花八门,极不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6 胡格诺战争
“圣巴托罗缪之夜”与“三亨利之战”
    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即加尔文派)在1562—1598年(另一说则为1559
—1594年)之间进行了一场长期战争。它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
而言,则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正在上升的王权面临崩溃,贵族分裂势力有所
抬头。这场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段无政府状态时期,战争的结果是天主教、胡格诺教
派各有所得,有助于王权的重新振兴和加强。
    胡格诺战争的原因是王权同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宗教派别矛盾的激化。16世
纪前期的法国,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口中的90%从事农业。王权从11世纪开始逐
渐加强,对法国的统一和国家的形成是一种积极进步力量。但是,在中世纪的法国(甚
至整个欧洲),王权的强化和确立是在同贵族权威和割据势力进行斗争的曲折过程中逐
步实现的。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不断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
    他们通过购买破落贵族及与爵位相连的产业、纳捐官职等方式跻身贵族之列,成为
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他们的经济、政治利益和国王的权威密不可分,支持王权对内抑制
贵族势力、对外进行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封建贵族不甘心自己权
势的衰落,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对国王的控制权,伺机向王权挑战。随着国王逐步成
为贵族和教会的首脑,反对王权专制制度的封建贵族分裂成两大集团,他们相互角逐,
觊觎国家政权。一个集团是天主教派势力,他们聚集在王室近亲吉斯家族周围,以吉斯
公爵和洛林红衣主教查理为首形成了强大的天主教营垒,对国王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另一个集团是新教胡格诺派势力,以波旁王朝家族的成员L·孔代亲王、纳瓦尔国王
(亨利)和G·代·科利尼海军上将为代表。
    15、16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和加尔文教在法国迅速传播。
    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埃普塔尔宣扬“信仰得救”和“回到《圣经》上去”的理论,
以莫城为中心积极宣传新思想。加尔文教强调信仰得救,否认罗马教廷权威和封建等级
观念,主张废除繁琐的宗教礼仪,取消偶像崇拜、朝圣和斋戒,教徒选举产生神职人员,
建立简化、纯洁和廉价的教会。大批手工业者尤其是印刷工人、小商人、农民以及下层
教士接受上述教义,成为加尔文派新教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派。据估计,16世纪下半叶,
法国人口约1800万,新教法庭27万多个,新教徒100多万人。祈教派在南部、西南部力
量较强。一些对王权专制不满的贵族为牵制王权,支持胡格诺派,觊觎王位的显贵也趁
机宣布改信新教,这些人的突出代表就是纳瓦尔为首的波旁王朝家族。
    胡格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宗教迫害。16世纪40年代,亨利二世指定特别法庭惩办异
端,大批胡格诺派人士被处以火刑。1559年,年仅15岁的太子弗朗索瓦二世继位,实权
落在军功显赫的吉斯家族手中,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骤然加剧。
    1562年3月1日,吉斯公爵率军队在瓦西镇屠杀举行宗教仪式的胡格诺教徒,死伤近
200人。“瓦西镇屠杀”成为持续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的直接导火线。
    双方的兵力不多,在战争中都依靠外国列强,天主教派依靠西班牙;加尔文派依靠
英国、德意志公爵和荷兰教友。这场战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62—1570年。这一时期共发生三次战争,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胜利。
1562—1563年为第一次战争。1562年12月德勒一战天主教派的将领蒙莫朗西被俘,圣安
德烈元帅战死。1563年2月,吉斯公爵在围攻奥尔良时被暗杀。孔代也在德勒被俘,纳
瓦尔国王安托万死于鲁昂之围。1563年3月,太后卡特琳发布安布瓦斯敕令,给予新教
徒信仰自由和在指定地区举行宗教仪式的自由。1567—1568年是第二次战争。1567年9
月,孔代和科利尼率新教军队劫持太后和查理九世未遂,包围巴黎。11月10日,在巴黎
北郊圣德尼一战,双方不分胜负。德意志新教选侯派兵驰援胡格诺派,天主教徒和宫廷
屈服。1568年,双方签订《隆朱莫条约》,重申安布瓦斯敕令。1568年9月,查理九世
在天主教派的压力下撤销先前发布的宗教宽容敕令,禁止胡格诺教徒举行任何宗教仪式,
一切官吏和法官都必须宣誓效忠天主教会,新教牧师必须在两个星期之内离开法国,双
方的第三次战争由此爆发。
    1569年3月,天主教军队在雅尔纳克大败新教军队,孔代阵亡。10月,科利尼又被
击败。1570年8月,太后卡特琳签署圣日耳曼敕令,使新教徒获得礼拜自由和在几个设
防安全区自派总督的权力。第一阶段的战争以新教派的有限胜利而暂告结束。
    第二阶段:1572—1585年。这一阶段以著名的“圣巴托罗缪之夜”开始。1572年8
月23—24日夜间,胡格诺派的重要人物正聚集巴黎,庆祝其领袖波旁家族的亨利的婚礼。
亨利·吉斯(吉斯公爵之子)以巴黎各教堂钟声为号,率军队发动突然袭击,杀死胡格
诺教徒2000多人。由于24日正值圣巴托罗缪节,因此这一血腥的夜晚在历史上被称为
“圣巴托罗缪之夜”。
    这次大屠杀之后,法国再次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胡格诺派首先在南部和西部组成
联邦共和国,对抗中央政权。1573年6月,查理九世签署《拉罗竭尔和约》,准许新教
徒在拉罗竭尔、尼姆和蒙托邦举行教仪,给予这些城市信仰自由。1574年5月,新教派
再度起事。朗格多克在原总督丹维尔伯爵领导下正式分裂出去。1575年,新教派发动全
面起义,胡格诺教徒全部动员起来,为圣巴托罗缪之夜的屠杀报仇雪恨。1576年5月,
亨利三世签署了博利厄敕令,谴责圣巴托罗缪之夜的大屠杀,同意为死难者昭雪,除巴
黎和王室住地外,一切法国城市都有权举行新教仪式。敕令还给予胡格诺教徒担任公职
的权利,准许他们占有在政治上、军事上居于优势的8个城市,在城市里建立混合司法
机构,高等法院也设立特别法庭,以保证进行公正的辩论。博利厄敕令实际上承认了胡
格诺教徒占领的地区为“国中之国”。博利厄敕令引起天主教派的强烈不满。1576年,
吉斯在北方组织“天主教神圣同盟”,自行征税、招募军队,要求恢复王国的宗教统一,
拒绝执行敕令,两派战争又起。战争中,胡格诺派遭受重大挫折,中部的拉夏里戴和西
部的布鲁日落入天主教同盟手中。1577年9月,两派缔结《贝日拉克和约》,规定解散
天主教同盟,限制博利厄敕令给予新教徒的自由和权利。新教徒只能在每个区的一个城
市和自己的安全区内举行宗教仪式,他们对安全区只有6年的支配权。
    第三阶段:1585—1598年。从1585年开始,法国国内开始了“三亨利之战”。各方
首领分别是国王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波旁家族的亨利。1585年,吉斯公爵亨利取
得西班牙的支持,在南特重组天主教同盟,巴黎、里昂、波尔多、马赛、第戎等城市纷
纷归附。同时,法王亨利三世又撤销了两次和解的敕令。胡格诺教徒只得在波旁家族的
纳瓦尔国王亨利的旗帜下应战,并得到英国和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1587年10月20日,
新教军队在库特拉击败天主教同盟军。吉斯兄弟不久也重创胡格诺派军队。1588年5月,
天主教同盟控制下的巴黎迎接吉斯公爵入城,包围王室住地卢浮宫,国王亨利逃出巴黎,
并在鲁昂签署联盟敕令,满足了天主教派的一切要求。同年12月,国王的近卫军暗杀了
吉斯公爵和天主教同盟所有首领。巴黎闻讯后发生暴乱,并成立以吉斯家族为首的新政
权。受到新旧教派夹攻的亨利三世同纳瓦尔国王结盟。1589年8月1日,亨利三世被刺身
亡,纳瓦尔国王亨利成为法王亨利四世。但天主教派拒不承认,内战战火继续燃烧。亨
利四世连续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无法攻入巴黎。鉴于法国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天主
教,亨利四世于1593年7月25日在圣德尼大教堂改信天主教。6天之后,新旧教两派势力
达成为期3个月的休战协定。1594年3月22日,亨利四世凯旋进入巴黎,受到隆重欢迎。
此后的四年中,各地纷纷归附,亨利四世还赶走了混战之中攻入法国的西班牙军队。
    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永久性”的“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胡格
诺教徒在法国全境有信仰新教的自由,在担任公职方面享有同天主教徒同等的权利。5
月,西班牙同法国议和。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自此结束。
    胡格诺战争的结束,使法国王权得到振兴。战争期间,巴黎和外省的高等法院经常
抵制王命,各地贵族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自由”特权,如征税和募兵。内战的结束和亨
利四世的胜利,有助于重振王权,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亨利四
世在首相苏利的协助下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改革,使工商业和农业迅速繁荣起来,国库由
空虚变为充盈。亨利死后,路易十三的首相红衣主教黎塞雷彻底铲除了贵族的独立势力,
建立了以王权为核心的地方管理体系,实现了中央对地方较为严格的控制。
    “南特敕令”虽然保留了胡格诺教派的一些特权,但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基
督教欧洲国家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的第一个范例。教皇克莱芒八世曾谴责“南特敕令极为
可憎,它给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而这是世间最有害的事情”。这从反面表明了“南特
敕令”对于解放人的思想、打破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具有“开天辟地”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7 荷兰独立战争
“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革命交响曲
    荷兰独立战争指的是尼德兰在1566—1609年期间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既是一场
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反对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又是一次尼德兰反对西班牙殖民
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荷兰的胜利而结束,建立了第一
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尼德兰意为“低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位于莱茵河、默兹河、些耳德河下游以
及北海沿岸的地区,包括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和法国北部的一小部分。尼
德兰古代曾由罗马统治,中世纪初期成为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组成部分。11—14
世纪,尼德兰分裂成许多封建领地,多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14世纪至16世纪中
期,通过中世纪的王朝婚姻关系和王位继承,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
    尼德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成长较快。制造呢绒、丝绸、亚麻布、地毯、肥
皂、玻璃器皿、皮革和金属制品的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布鲁日、安特卫普成为重要的贸
易、商业和国际信贷中心。安特卫普有1000多个外国银行和商号的分支机构,还成立了
商品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港内可同时停泊2000余艘船只。佛兰德尔和布拉班特的农村
中,农民份地改为短期租地,富裕的市民和部分佃农购买贵族土地经营农场,采取封建
或者半封建的剥削方式。尼德兰北方最发达的省份是荷兰和泽兰。16世纪,这些地区的
毛纺织业、渔业、造船、制绳、制帆等行业已多半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代尔夫特、
多德雷梅特等城市的啤酒商人通过借贷契约和预付货款的办法把农民变成自己的剥削对
象。阿姆斯特丹逐渐垄断了波罗的海的贸易。北方农村的封建关系一向薄弱,很快出现
了贵族改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的现象。
    尼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西班牙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和束缚。西班牙国库
收入的一半来自尼德兰。腓力二世通过拒付国债、提高西班牙羊毛出口税、限制尼德兰
商人进入西班牙港口、禁止他们同西属地贸易等办法扼制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手
工工场倒闭、工人失业。西班牙专制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教会迫害。查理一世曾在尼德兰
设立宗教裁判所,颁布“血腥诏令”,残酷迫害新教徒。腓力二世加强教会权力,命令
尼德兰总督一切重大事务听从教会首领格伦维尔的意见,并且拒绝从尼德兰各地撤走西
班牙军队。
    面对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以宗教斗争为先导的尼德兰民众反封建斗争逐
步高涨。加尔文教在尼德兰的教徒迅速增多,不时发生武装的加尔文教徒同当局和教会
的冲突。在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的压力下,腓力二世召回格伦维尔,答应撤走西班牙
军队。但在1565年又秘密制定了残酷镇压尼德兰革命势力的计划。1566年,以奥伦治亲
王威廉为代表的尼德兰贵族向西班牙国王请愿,表示忠于国王,要求废除宗教裁判所,
缓和镇压异端的政策,召开三级会议解决迫切问题,但毫无所获。同年夏天,激进的加
尔文教会要求贵族们“继续前进”。至此,贵族中的激进派加入到加尔文教会和革命群
众的行列,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1566年8月,以制帽工人马特为首的激进群众掀起了自发的“破坏圣像运动”。安
特卫普、瓦朗西安爆发了起义,大批手工工场工人、农民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分子组织起
名为“森林乞丐”和“海上乞丐”的游击队,神出鬼没地袭击西班牙军队。1568年,奥
伦治亲王从国外组织一支雇佣军进行了有限的战斗。1572年4月,尼德兰北方各省普遍
发动起义,将西班牙军队驱逐出境,到1578年几乎整个荷兰和泽兰都获得了独立。最重
要的几次战役是哈勒姆保卫战(1572年12月—1573年7月)、阿尔克马尔保卫战(1573
年)、莱顿保卫战(1573年10月—1574年10月)以及阿姆斯特丹驱逐西班牙人的战役
(1578年)。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举行起义,西班牙在南方的统治也被推翻。
    哈勒姆保卫战,全城居民奋起自卫,同仇敌忾,给西军造成重大伤亡,但终因弹尽
粮绝而陷落。阿尔克马尔保卫战,使西军付出沉重代价,最终弃城撤军。莱顿保卫战,
市民坚持数月之久,甚至在粮绝之时仍拒不投降,直到“海上乞丐”游击队水淹西军,
西班牙军队才仓皇逃窜……
    1576年10月,全尼德兰的三级会议在根特召开,11月8日北南双方缔结《根特和解
协定》,要求联合驱逐西班牙人,召开新的三级会议解决宗教问题,成立政府。政权落
入反动贵族、天主教僧侣和资产阶级保守派人士手中。三级会议对西班牙采取妥协态度,
使得尼德兰各地爆发新的起义,反西斗争之火又熊熊燃烧起来。1577年,南方革命的胜
利果实落入奥伦治亲王手里。他坚持用妥协的办法统一全国,依靠雇佣军,反对以武装
的人民群众为基础建立革命军队。结果是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保守势力压制、排斥和打
击革命势力,积极的革命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人士、手工业者、熟练工人等)大批迁
入北方。
    1580年1月,荷兰、泽兰等10多个省的代表在乌得勒支缔结“乌得勒支同盟”,宣
布要联合行动,“像一个省那样”,并制定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5月,奥伦治亲王
威廉也在盟约上签字。次年,格罗宁根等几个省和地区也加入同盟。1581年7月26日,
乌得勒支同盟的三级会议正式通过《誓绝法案》,废黜腓力二世,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
新组成的国家称“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故又称“荷兰
共和国”。
    从1581年起,西班牙军队对南方发动反扑。1585年3月攻陷布鲁塞尔,安特卫普保
卫战持续13个月最终陷落,南方革命失败。1587年,荷兰共和国和英、法结成同盟,共
同抗击西班牙,使荷兰独立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战役是纽波特会战
(1600年)、西军攻克奥斯坦德之战(1601—1604年)、在上艾瑟尔和聚特芬反击西班
牙统帅斯皮诺拉进军之战(1606年)以及荷兰海军获胜的直布罗陀海战(1607年)。长
期的战争和多次失败,特别是“无敌舰队”的覆灭,使西班牙元气大伤,极为虚弱,被
迫于1606年同荷兰共和国谈判,并于1609年4月签订所谓《12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
认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完全胜利,南方仍然处于西班牙控制之下。
    停战期满后,战争重新爆发,并成为“30年战争(1618—1648年)的一部分。1648
年在签订结束30年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同时,也签订了《荷西和约》。西班
牙终于正式承认联省共和国独立,承认尼德兰南部归荷兰共和国。
    荷兰独立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西班牙的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摧毁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
发展扫清道路。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力军是城市平民和农民,思想旗
帜是加尔文教。由于资本主义还处于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特别是南方的
资产阶级同西班牙还有难以割舍的联系,因此使得这场革命战争异常复杂、曲折和持久,
经历了几次反复。
    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独立战争中,尼德兰并没有制定一个像样的军事战略和军事
政策,它的最后胜利归功于以下几点:1.尼德兰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进步力量对落
后的、非正义力量的殊死搏斗,人民群众发挥了无比的创造力和英勇的革命精神,作出
了巨大的牺牲。2.尼德兰革命有一个复杂但可以争取的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特别
是西班牙同欧洲大陆各国矛盾重重,冲突不断,无形之中给了尼德兰革命一个可以回旋、
能够持久斗争的有利条件。只要革命之火不熄、独立意志不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荷兰独立战争,就其所进行的大部分战役而言,是一场要塞和城市攻守之战。
    尼德兰人民利用自己熟悉地形、天候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全民(城)老少全力
抗战,创造了不少城市攻防战术和措施,虽然不是每战必胜甚至是败多胜少,但仍然为
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石。荷兰独立战争对以后要塞攻防战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它不仅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政权落入大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手中,限制
了工业资本的发展。因此,荷兰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商业资本和贸易的推动,虽可蓬勃发
展,但缺少后劲,好景不会太长。荷兰独立战争胜利后,荷兰在17世纪中期迅速崛起。
它的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有三大支柱,即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银行和一支强大的商船
队。凭借这三大支柱,荷兰成为东方贸易的霸主、欧洲金融的中心和世界性的“海上马
车夫”。但这种以商业资本为动力的迅速发展为时不长,17世纪下半期即开始衰落。
    尽管如此,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对此给予应有的
评价,称它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8 英西加莱海战
“无敌舰队”的覆灭
    16世纪,是老牌西欧国家黄金时代的开始。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国家内部发展加快,
而是它们较早地走向了世界,通过掠夺世界财富来繁荣自己。一山容不得二虎,当两个
强盗把手伸向同一个地方的时候,争夺和战争就在所难免了。
    16世纪,封建的军事殖民帝国西班牙在西半球不可一世,垄断了许多地区的贸易,
其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据统计,公元1545—1560年间,西班牙海
军从海外运回的黄金即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万公斤。到16世纪末,世界贵重金属
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线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
一支拥有100多艘战舰,3000余门大炮,数以万计士兵的强大海上舰队。无独有偶,16
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血腥立法、海外掠夺,特别是把海外贸易与赤裸裸的海
盗行为结合在一起,并得到国王支持,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同时有着强烈的向外扩张愿
望。
    英国的扩张,必然同西班牙发生矛盾。对于西班牙来说,自然不允许其他国家分占
他来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国的海上抢劫以及对美洲的掠夺严重地威胁着西班牙对殖民地
的垄断地位,引起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的仇视。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诉诸武力,他勾结英
国天主教势力,企图把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扶上英国王位。为此,他在英国组
织颠覆活动。
    玛丽早在1568年就因苏格兰政变而逃到英国,被伊丽莎白所囚禁。当英国的天主教
徒在西班牙的怂恿下谋刺伊丽莎白而另立玛丽时,伊丽莎白乘机处死了玛丽。腓力二世
谋杀不成,就决心用武力征服英国。
    当时,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强大,难以与西班牙海上舰队相匹敌,只能靠海盗头子
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组织的海盗集团在海上袭击、拦劫西班牙运载金银的船只,
进行海盗活动。而腓力二世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无敌舰队”。
    1588年5月末,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远征英国。这时“无敌舰
队”共有舰船134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满载2.1万名步
兵。显然,腓力二世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冲撞敌舰,在强行登
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经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英国方面做了迎击准备,
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00多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
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
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
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8月6日,“无敌舰队”到达法国加莱,停泊在海上,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军联系。
由于后者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随,无法等待,只得继续前进。
第二天夜间,昏暗无光,云雾重重,海面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
英国人巧施妙计,把6艘旧船点燃,船内装满易燃物品,船身涂满柏油。6条火龙顺风而
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顿时,火海一片,烈焰熊熊,“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
断缆开航时各船乱成一团,有的相撞沉没,许多船只烧毁。
    8月8日,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外形壮观,
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的明显目标。英国
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
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
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
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
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
    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弹尽粮绝,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有的船
只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到1588年10月,
“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没有
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英西加莱海上一战表明,舰船的机动灵活和火炮优势取代了以往海战的短兵相接、
强行登船的肉搏战,海上战争从此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格局。这次海战实质上是后起的殖
民主义英国与老牌的殖民主义西班牙之间的一场决战。英国在海上大获全胜,击败了最
强大的对手,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海上霸权,从此取得霸主地位。西班牙则因“无敌舰
队”的覆没而一蹶不振,从此衰落下去。
    由于英国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使其本来一个仅有数百万人口的孤岛小国一跃成为
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并在以后好几个世纪中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海上霸主”
的地位。它凭其大炮利舰,在世界各地肆无忌惮,横行霸道。16世纪末,英国几次派舰
队去侵掠西印度群岛。接着,英国开始组织向北美的殖民活动。1607年,3艘英国船航
行到北美,在今天的弗吉尼亚沿海建立詹姆斯顿,这是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性的殖
民地。英国殖民者巧取豪夺,蚕食印第安人的土地,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逐步拓殖,不
久又开始从非洲掠卖黑人到北美,在这里靠奴隶劳动榨取财富。从黑人奴隶的贩卖中,
英国也攫取了巨额的血腥利润。16世纪后半期,英国国势空前强盛,生产不断增长,经
济走向繁荣,伦敦成为国际贸易和信贷的中心。1500年,伦敦大约有5万人口,过了一
个世纪,它的人口增加到原来的5倍左右,而且还在继续增长。这种繁荣是建立在本国
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血泪上面的。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
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加莱海战及其英西由此兴衰,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谁拥有制海权,谁就
是强大者;谁失去制海权,谁就要受制于人。14世纪起,西班牙成为海上强国,因此不
断强大;而当其“无敌舰队”覆灭之后,便迅速从世界强国的顶峰上跌落下来。英国海
军从1546年正式组建以来,其强弱与国家兴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海军开始仅是
一支不起眼的力量,后经不断扩充,发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先后曾击败
过16世纪末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荷兰舰队、18世纪法国海军,截至1938年,英
国海军舰船总吨位达214万吨,数量近700艘。与此同时,英国国家实力也不断强大,一
度英国海外殖民地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比英国本土几乎大100倍,殖民地人
口达4亿多。经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海洋霸主地位直线下跌,逐渐沦为二等
海上强国,其国际地位也随之下降,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逐步变小。所以,美国人马汉
认为:谁拥有优势的海军,谁就能控制海洋,夺取制海权,因而也就可以取得全球霸主
地位。美国正是按照马汉的这一思想,大力加强海军建设。目前,它是世界一流海军强
国,同时也是富强发达之国。
    制海权对今天和未来更为重要!因此,英西加莱海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来
说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29 朝鲜壬辰卫国战争
龟船战舰显身手
    16世纪80年代,日本以武力统一全国后,便开始了对外扩张。当时集大封建领主和
大军阀头目于一身的丰臣秀吉(1536—1598年)执掌着全国的军政大权,他乘朝鲜李氏
王朝耽于党争内讧,朝纲紊乱,决定通过武力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东亚。
    当时的朝鲜政府政治上确已十分腐败,官僚营私舞弊,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党派
之争,即一派是世袭的官僚贵族,称为勋旧派;另一派是地方中小地主出身的受过书院
教育的新官僚,称为士林派。两派各自结党争权,互相倾轧,一大批人被杀戳流放,政
变不断,弄得民不聊生,武备松弛,国力大衰,恰给日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侵略机会。
    公元1592年初,日本最高当政者丰臣秀吉组建了22万人的军队,建立了拥有数百艘
舰船和9000名船员的舰队,分批向朝鲜沿海进发,开始了壬辰(壬辰年)战争。
    第一批部队(1.8万人)分乘350艘舰船,于1592年5月25日在釜山登陆。数量不多
的釜山守军和居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因众寡悬殊,城市终为日本人攻占。在南部沿
海登陆的第二批部队(2.2万人)经庆州、熊川和新宁数城向北推进。几乎与此同时,
第三批部队(1.1万人)在洛东江口登陆,占领了清元城,并向春川山口推进。在这几
批部队登陆之后,日本将主力(8万人)和其余舰队全都调往朝鲜。
    朝鲜封建统治集团由于朋党之争,对侵略者无力组织抵抗。数量不多的政府军接连
失利。日本人击溃了朝鲜的一支8000人的部队的抗击,夺取了全宁山口,在忠州城又击
溃了另一支朝鲜部队,迅速逼近汉城(京城)。朝鲜有些地方官吏弃地而逃,国王惊慌
失措,仓皇放弃首都,先奔平壤,继而逃往鸭绿江边的义州。7月初,日本人兵不血刃
入汉城。日军占领汉城以后,继续向西北和东北进攻,在临津江一带遇到朝鲜军队的坚
固防御而受阻。日军使出军事计谋,佯装撤退,将朝鲜军诱出工事,接着进行反冲击将
其击败。日军占领了开城和平壤。到此,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日军到处烧杀抢劫,只
在晋州一地,就屠杀军民6万人。朝鲜人民在非占领区普遍组织了人民义勇军——“义
兵”(“正义之师”),开展了游击战争;突袭敌人的要塞和兵营,特别是在夜间,隐
蔽潜入敌宿营地进行骚扰;进行防御战斗;烧毁粮秣仓库和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在围攻
要塞和城市时,朝鲜人组织了特别突击队,并使用了“飞击震天雷”,以杀伤敌有生力
量。为援助被日本围困在要塞里的守卫部队,朝鲜人经常对敌人的后方进行出其不意的
引诱性突击。
    国王李在爱国朝臣和军民抗倭热潮的推动下,要求中国援助。中国明朝廷认为日
入侵朝鲜的目的“实所以图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中朝唇齿相依,
故决定援朝抗倭。同年秋派以陈嶙为总兵,李如松为副将的5万余大军赴朝抗倭。翌年1
月,朝鲜爱国官兵在明军的协同支援下,一举收复西京、开城、汉城,日军退守南部沿
海一带,整个北朝鲜解放了。
    水军将领李舜臣统率的朝鲜水军的行动卓有成效,曾多次重创敌舰队,粉碎了日本
陆海合击的计划。日本入侵前,朝鲜水军共有4支独立舰队,其中有两支在战争刚一开
始就损失了。只有李舜臣统辖的有85艘战舰的舰队,在陆军的支援下抗击日本舰队,在
先后几次战斗中,击沉日舰40多艘。1592年7月9日,在李玉金的第四舰队的协同下,李
舜臣在南海岛以北的泗川湾,击毁日本大型战舰12艘。在这次交战中,朝鲜人首次使用
了覆盖铁板的战舰——“龟船”,此种战船不易被敌炮火击伤,且配有强大火力,又具
有高度机动性。此后不久,李舜臣统率了整个朝鲜水军,对日本舰队进行了多次连续突
击。1592年11月,李舜臣在釜山地区又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次,他们发现釜山地区聚集
了日本的主力(470余艘舰船)后,李舜臣命令自己的舰船开向那里,龟船航行在第一
线。朝鲜水军在一天之内将日本人遗弃的100艘空船焚烧殆尽。当战斗发展到陆上时,
朝鲜人发觉日本人拥有骑兵优势,便退到船上返回了基地。朝鲜的游击队、政府军和水
军通过共同努力将敌人逐出了汉城。先后击沉日舰300多艘,打败了日军水陆并进的计
划。
    日军遭受重大打击之后,以和平谈判为幌子,企图赢得时间为新的入侵做准备。
1597年初,日本重新开始进攻,但未得手。这时,中国政府认识到日本的危险性,遂派
出了14万军队入朝援助朝鲜军队和人民义勇军作战。此时,朝鲜水军也得到了加强(已
有5000余人)。日军撤向釜山,后被封锁在朝鲜南部一些港口。1598年10月18日,李舜
臣统率的水军在露梁津湾截住了500多艘企图从朝鲜运走残余部队的日本军舰,朝中水
军与侵略者展开激战,击沉日舰450艘,歼灭日军1万多人,日军彻底战败。在这次海战
中,李舜臣击毙日军大将,打退多艘包围明军的日舰。明军70岁的老将邓子龙战舰起火,
李舜臣在前往援救时身中流弹。李、邓两位名将都在这次海战中牺牲,为中朝人民的战
斗友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壬辰战争持续了7年之久,最后终以朝鲜人民的胜利,日本侵略军的失败而告结束。
这次战争是朝中人民军并肩战斗共同夺取胜利的一役,体现了中朝人民休戚与共、唇齿
相依的密切关系。通过这次卫国战争,朝鲜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粉碎
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鲜,染指中国的侵略企图,使日本侵略者在战后几百年间再也未敢
践踏朝鲜国土,从而保证了朝鲜长期的对外的安全与和平。但是这7年战争,由于侵略
者对朝鲜国土的蹂躏,使朝鲜受到了莫大的损失。日本侵略者到处大肆掠夺和屠杀,烧
毁了都市和很多村庄。《朝鲜通史》载:“人民离散,虽大家世族,举皆失业行丐……
积尸遍野……父而卖子,夫而当妻……自有东方变乱之祸,惨酷之甚,未有如今日者
也。”首都汉城的户数从战前的8—9万户减到战末3—4万户。全国人口比战前减少了近
七分之一,众多的人流离失所。土地大量荒废,生产秩序一片混乱。封建统治者便趁此
机会,恣意占领和争夺土地、山林与河川。因此,战争的胜利虽使人民摆脱了民族压迫,
但却带来了更重的阶级压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0 30年战争
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1618—1648年,欧洲两个强国集团——哈布斯堡王朝与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为争夺
欧洲霸权而展开了一次全欧国际性大混战。起初,战争是围绕德国新旧教矛盾进行的,
但不久就演化为各国争夺权利和领土的混战,西欧、中欧及北欧主要国家几乎全部先后
卷入。其结果使德国四分五裂,法国等迅速崛起,从而给西欧各国关系带来了重大影响。
    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欧洲社会的重大变化,各国政治经济矛盾冲突,封建王朝
及诸侯的领土之争以及宗教派别的矛盾,构成30年战争的复杂背景。德国和整个西欧经
宗教改革后,教皇和皇帝权力有所削弱,路德教、卡尔文教等新教势力迅速发展,新旧
教势力几乎相等。
    皇帝与诸侯之间矛盾重重。17世纪初,德国皇帝卢道夫二世企图用武力限制新教诸
侯的权力。于是,德国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集团,即“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教
皇、皇帝、西班牙都支持天主教同盟;德国、荷兰和英国等支持新教同盟。欧洲各国之
所以干涉德国,主要是想阻止它强大,并趁机获取好处。德国两大诸侯集团和西欧各国
尖锐对立的形势,使战争终因以1618年捷克人民起义为导火线而爆发。
    捷克1526年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德国皇帝兼为捷克国王,此时捷克人有宗教
自决、政治自治等权。但到三世皇帝马提亚(1612—1619年)时,他派遣耶稣会教士深
入捷克,企图恢复天主教,并指定斐迪南为捷克国王,遭捷克人强烈反对,当国会向皇
帝马提亚提出抗议时,遭马提亚拒绝,并宣布新教徒为暴徒。于是捷克人在1618年举行
起义,冲进王宫,把国王的两个钦差从窗口投入壕沟。这个“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反
对哈布斯堡王朝起义的开始,也是30年战争的开端。战争开始时,捷克军队进展顺利,
6月进抵维也纳近郊。斐迪南求助于天主教同盟,并把巴拉丁选侯的爵位让予巴伐利亚
公爵。天主教同盟立即出兵2.5万人,并供给皇帝大量金钱;西班牙也出兵进攻巴拉丁。
1620年11月,捷克和巴拉丁联军被天主教盟军击败,腓特烈逃往荷兰,巴拉丁被西班牙
占领,捷克成为奥地利的一省,约有四分之三的捷克封建主土地转入德国人之手。征服
者还强迫捷克居民改奉天主教,焚毁捷克书籍,宣布德语为捷克国语。
    皇帝和天主教同盟的胜利,直接威胁法国和荷兰的安全。
    法国不能容忍查理五世帝国的复活;荷兰则已于1621年与西班牙处于战争状态。英
王詹姆士一世关心自己的女婿巴拉丁选侯腓特烈的命运;垂涎北德领土的丹麦和瑞典,
也不愿看到德皇对全国实现有效的统治。于是,这场战争很快转变为广泛的国际战争。
1625年,法国首相黎世留倡议英国、荷兰、丹麦缔结反哈布斯堡联盟,英、荷两国则怂
恿丹麦出兵,从此开始了战争的第二阶段。
    1626年,捷克贵族瓦伦斯坦和天主教同盟的军队打败丹麦和新教诸侯的联军。丹麦
国王被迫于1629年5月在律贝克签订和约,保证以后不再干涉德国的内务。皇帝规定新
教诸侯于1552年以后将所占教产全部归还原主。同时根据瓦伦斯坦的计划,德国将在波
罗的海上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瑞典害怕此计划影响它在波罗的海的优势地位,遂在法
国大量金钱援助下,瑞典军于1630年7月在波美拉尼亚登陆,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
    瑞典军队由国王古斯道夫率领,很快就占领波美拉尼亚,1632年初,占领美因斯,
4月又攻陷奥格斯堡和慕尼黑。在列赫河战役中,天主教同盟军惨败。同时,捷克和德
国本部有很多地方掀起农民和市民反对哈布斯堡家族和封建的起义。德皇在危急之中,
重新起用瓦伦斯坦为统帅,11月与瑞典军发生会战,瑞典获胜,但古斯道夫阵亡。瑞典
军取胜后军纪松弛,德皇乘机联合西班牙军,于1634年9月在诺德林根附近大败瑞典军,
一直追到波罗的海沿岸。这对法国大为不利。在此之前,法国一直假手他国以削弱哈布
斯堡的势力,当丹麦、瑞典以及德国新教诸侯连续失败后,法不得不直接出兵了,致使
战争进入第四阶段——全欧混战阶段。
    法国首相黎世留先与瑞典议和,商定发动战争后任何一方不单独与哈布斯堡皇帝议
和,然后于1635年5月对西班牙宣战。战场主要仍在德国境内,但战争同时也在西班牙、
西属尼德兰、意大利等地进行。战争开始后,双方蹂躏所占领的对方地区,掠夺和杀戮
居民。法军采取多点进攻和破袭交通等手段疲惫对方。1645年孔代亲王协同H·杜伦尼
元帅在诺德林根(德境)打败德皇军队。法国和瑞典军队还取得其他几次战争的胜利,
使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无力再战。瑞典军的节节胜利,引起丹麦王的嫉妒和恐惧,乘瑞典
军深入南德时期,丹麦对瑞典宣战。经3年(1643—1645年)战争,瑞典从海陆两路围
逼丹麦,丹麦被迫求和。从1643年起,交战双方在威斯特伐利亚开始谈判,一直到1648
年10月才达成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奥斯纳布吕条约》和《明斯特和约》(两个
和约又统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至此战争结束。
    30年战争,结束了自中世纪以来“一个教皇、一个皇帝”统治欧洲的局面,德国分
裂为近300个独立的大小不同的诸侯领地和100多个独立的骑士领土,皇帝企图在欧洲恢
复天主教地位完全破灭,神圣罗马帝国在事实上已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由于德国是30年战争的主战场,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六分之五的乡村
被毁灭;捷克和萨克森的矿山全部被破坏;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捷克居民在战前有
300万,战后只剩78万人;工商业急剧衰退。绝大多数城市都失去了原先的商业,而沦
为诸侯的统治中心。恩格斯说:“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德意志为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最无
纪律的暴兵纵横反复地蹂躏着。到处是焚烧、抢掠、鞭打、强奸、屠杀。大军之外,还
有小股的义勇兵,其实,倒不如干脆把他们叫做土匪,他们随随便便,自由行动——凡
属有这样匪军出现的地方,农民是最倒霉的了。物质的破坏,人口的凋零,是无穷无尽
的。当和平到来的时候,德国已经不可救药了,已经被踏碎、被撕破、遍身流血,躺倒
地下了;最可怜的,当然还是农民们。”
    西班牙失去了一等强国的地位。战胜国法国从这一次战争中得到了德国大片领土,
包括在1552年占领的梅斯、土尔、凡尔登等洛林土地得以承认,阿萨斯和下阿尔萨斯以
及西南德意志的一些地区。法国因此成了欧洲霸主。
    战胜国瑞典也得到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包括整个西波美拉尼亚,包括鲁根
岛在内;还获得了东波美拉尼亚的一些地区和城市,含出海口城市施台廷及奥德河口地
区。瑞典国王还以帝国采邑(从皇帝那儿获得的封地)名义获得威塞尔河口及其他一些
地区。这样,瑞典不仅据有德意志北部各重要河口,而且由于成了德意志的诸侯,可以
随时干涉德意志的内部事务。此外,瑞典还得到500万杜卡登(当时的一种金币)的赔
款。瑞典因此成为北欧强国。
    和约正式承认荷兰独立;正式承认瑞士脱离神圣罗马帝国,成为独立国。
    在宗教方面,和约规定卡尔文教徒享受与路德教徒同样的权利。教会财产的归属以
1624年初持有的情况为准。新教得以承认,在帝国法庭中,天主教和新教的法官各占有
相等的人数。
    这次战争对世界军事学术和技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比如:滑膛枪得以进一步改进,并开始大量投入使用;火炮也进行了改进,开始实
行标准化;炮兵已成为一个独立兵种;
    武器装备的改进使战术发生了革命,战斗队形趋向灵活;促使了许多国家军事制度
发生变革;在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军事将领,如瑞典的古斯道夫二世、法国的蒂雷纳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1 英国内战
世界近代历史的第一页
    在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生了两次国内战争。它是以新兴资产阶
级为首的广大社会阶层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武装斗争,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即欧洲范围内的第一次革命的主要的也是最高的斗争形式。在内战中,以克伦威尔为
代表的革命领导人创建了新型军队,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一套新的战略战术,在欧洲军事
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英国内战的结果是把封建专制的代表查理一世处以死刑,成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宣告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由于羊毛价格的上涨,从13世纪就已开始的英国“圈地运动”到16世纪在商品经济
比较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迅速展开。“圈地运动”的结果是加速了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
业的转变,资本主义农场大量涌现,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劳动
力。到17世纪初,英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已经瓦解,封建土地经营已转化为资本
主义经营,从封建贵族地主中分化出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成为资产阶
级革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工商业也获得长足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
工场主、行会行东和农村部分农场主)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分
享政治权利,并产生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清教。他们在国会中形成了与
专制王权对立的反对派,国会同国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发展。1628年国会通过限制
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重申未经国会批准不得任意征税,没有法律依据和法院判决不
得任意逮捕任何人。国王查理一世为得到国会拨款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但当国
会抗议国王随意征税时,查理一世遂于1629年解散国会。此后十多年间,王权同国会特
别是同广大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新国会,标志着
英国革命的开始。
    1642年1月,查理一世离开革命形势高涨的伦敦,北上约克城组织保王军队,准备
以武力镇压国会派的“叛逆”行为。8月22日,他在诺丁汉树起了王军旗帜,宣布讨伐
国会内的叛乱分子,从而拉开了英国内战的序幕。
    第一次内战:1642—1647年。1642年10月23日,王军同国会军在埃吉山进行了首次
大规模交战。王军兵力7000多人,国会军7500人。国会军两翼骑兵被王军骑兵的反击所
打败,但中路步兵却打退了王军步兵的进攻,并将其击溃,战斗结果未分胜负。10月29
日,王军攻占牛津,11月12日攻占距伦敦7英里的布伦特福,首都告急。4000多名由手
工工人、学徒和平民组成的民兵队伍火速开往前线,国会军力量大增,迫使王军放弃进
攻伦敦的计划。1643年,整个军事形势对国会军十分不利。9月,王军兵分三路进攻伦
敦,首都再次告急。伦敦民兵组织4个团同国会军一起挫败王军的进攻,伦敦再次转危
为安。但王军控制了五分之三的国土,国会派处于被动。
    国会军在内战初期节节失利,从政治上看主要是由于掌握国会领导权的长老派动摇
妥协,不愿与国王彻底决裂,满足于既得利益,无意推翻王权;军事上主要是由于统帅
埃塞克斯等人消极怠战,缺乏主动进攻精神,军队缺乏训练,素质较差。这时,军中涌
现出了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一批杰出将领。克伦威尔亲自组织“东部联盟”军队1.2万
人,在1643年的东部几场战斗中连战皆捷。
    1644年7月初,两军在马斯顿荒原展开了内战以来首次大规模会战。2日,王军鲁伯
特亲王率骑兵迅速占领整个荒原。国会军获悉后立即向荒原挺进。晚上7点左右,国会
军左翼骑兵首先冲下高地直扑敌军。接着,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也投入战斗。克伦威尔
指挥左翼骑兵很快摧毁了王军第一、第二线骑兵,鲁伯特落荒而逃。一个半小时后,国
会军左翼取得胜利。但是,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遭到王军步兵和骑兵的猛烈反击,步步
后退,处境危急。克伦威尔此时一举击溃王军右翼骑兵,又集中兵力冲入王军步兵阵中,
王军溃败。约晚上10点会战结束。王军投入1.5万人(骑兵7000人),死亡3000多人,
被俘1500人。马斯顿荒原之战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国会军连连失利的局面,
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同时,这次会战也是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他对取得会战的
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他的部队从此也以“铁骑军”闻名全国。
    由于国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等人昏庸无能、消极怠战,国会中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
立派十分不满,1644年12月,国会下院通过《自抑法》,规定议员不得担任军职;1645
年1月又通过《新模范军法案》,决定建立一支由国会拨款、骑兵占三分之一的2.2万
人的新模范军,任命托马斯·费尔法克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全军。在费尔法克斯的坚
决要求下,作为议员的克伦威尔被任命为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从此,克伦威尔一身二
任,在军队中代表国会,在国会中代表军队,以他为首的独立派掌握了军队的实权。内
战的形势也大为改观。
    国会军一改过去被动防守、等待作战的消极路线,采取主动进攻、迫敌决战的积极
进攻战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其中以内斯比一战最为重要。1645年6月14日,
双方在内斯比附近展开决战。国会军集中兵力1.4万人,其中骑兵6500人,王军则拼凑
了7500人,其中骑兵4000人。双方仍然采取传统的步兵居中、骑兵两翼的布阵方法。在
克伦威尔的建议下,国会军为诱使王军速战使部队稍向后撤,王军立即下令进攻。早上
10点30分,王军全线出击。鲁伯特率骑兵直扑国会军左翼骑兵,并追击不止。与此同时,
克伦威尔指挥右翼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王军左翼骑兵。
    双方步兵也展开决战。克伦威尔击溃王军左翼,但王军步兵攻势迅猛,国会军步兵
被迫撤退。在这关键时刻,克伦威尔留一个团继续追击王军左翼残部外,集中其余骑兵
猛冲王军步兵侧后。王军遭前后夹攻,顿时大乱,很快溃败。国王率2000骑兵逃跑。这
次决战,王军伤亡、被俘5000多人,全部辎重、枪炮、军火和军旗包括国王的秘密文件
全部落入国会军手中。在历时3小时的会战中,王军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
振。到1647年3月,王军的最后一个据点落入国会军之手,第一次内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内战:1648年。第一次内战胜利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和独立派之间的斗
争日益激烈。长老派早在1647年2月就迫使国会通过解散军队法案,引起广大军官和士
兵、群众的强烈不满。8月6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团结小资产阶级激进派别“平等
派”,在伦敦群众的支持下,率军队开进首都,许多长老派议员仓皇逃走,独立派掌握
了国会实权。但是,克伦威尔马上反过来镇压了激进的“平等派”。
    正当革命阵营发生分裂和斗争时,查理一世逃出国会军大本营,勾结长老派和苏格
兰人,于1648年2月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二次内战爆发。国会军先后在威尔士和东部
平息王党叛乱,并在1648年8月17日同支持国王的苏格兰军队进行了著名的普雷斯顿会
战。克伦威尔首先向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经4小时激战击溃王
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先将里布尔河右岸的敌军击溃,随后渡河追击。18日
晨,国会军在距普雷斯顿15英里处的威根追上苏格兰军,并立即率部插入敌阵,将敌后
卫部队切割成数段,分而歼之。19日,国会军继续追歼苏格兰军。克伦威尔同汉密尔顿
在沃林顿附近进行了自苏格兰军入侵以来最激烈的战斗。克伦威尔夺取山隘和默西河上
的一座桥梁,苏格兰军退路已断,大部人马投降。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
况下向国会军将领兰伯特投降。至此,第二次内战以英国国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
进攻宣告结束。
    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同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一次大搏
斗。通过战争,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
位。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处死刑,2月国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成立
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乘借内战胜利的东风发展到了顶点。
    英国内战中资产阶级的胜利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力量对比上,国会军占绝对优势。国会控制地区是包括伦敦在内的东南部地区。
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富饶,财源充足,及国家五分之四的税收来自这里。这
里还有重要的港口和海军舰队,可以截断国王军队与外界的联系。
    更重要的是,国会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此相比,国王控制的西部和北部
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财源不足。国会军主力人数有6000人左右,而王军主力仅有
2000人。
    2.革命派适时改组军队,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扭转了消极被动的军事路线,涌
现出像克伦威尔这样的杰出统帅。他擅长骑兵战术,求战意识十分强烈,坚决果断,大
胆迂回,巧妙机动兵力,抓住有利战机,歼灭敌有生力量,扩大战果,收复失地。他在
几次决战中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3.国会派与专制王权进行的战争是进步力量反对落后势力的正义战争,农民、手
工工人和城市平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国会派代表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言人。而以
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则代表了落后的封建势力,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
因此国会派能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
军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它由国家预算拨款,实行统一制服、统一编制、
统一纪律、统一指挥。国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
克伦威尔以骑兵实施远途奔袭和成功地使用骑兵横队战术作战,则是骑兵战术上的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2 英荷战争
“海上马车夫”的永久憾事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按理并不足道,但它却
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
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
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然而,正像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其衰败往往从一次大的灾难性的战争开始。荷兰
17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当成为后起的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之时,战
争就不可避免了。正因为英荷战争,使得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来,从此
再也没有占据海上霸主地位,此战成了“海上马车夫”永久的憾事。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
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
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
运往北欧。它于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
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
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
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
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
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
一些岛屿。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
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
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
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
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
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
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
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
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是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
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
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1653年纽波特海战、1653年
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
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
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1654年4月14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
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
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
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
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
被迫缔结和约。根据1667年7月31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
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是荷法战争(1672—1678年)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
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
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
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
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
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
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
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二是改进海上武器
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
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
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
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
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
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
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
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
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3 俄波战争
俄国兼并乌克兰的第一次尝试
    俄波战争是俄国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波兰发动的兼并乌克兰的战争。
    乌克兰早在14世纪后叶,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联合后转归波兰。生活在第聂伯
河下游草原地区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逃亡农民和城市贫民,形成以捕鱼、狩猎、
畜牧和农业为生的自由流民,号称哥萨克。哥萨克人为争取波兰王国的入册权,不断要
求增加在册人员数。然而,波兰政府由于财政匮乏,无法满足要求,乌克兰哥萨克人起
义连绵不断。1648年5月,爆发了波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乌克兰民族大起义,起义领导
人是鲍·赫麦尔尼茨基。这次起义席卷乌克兰全境,11月起义扩大到白俄罗斯。波兰政
府军与起义军经6年战争,已无力再战,双方于1653年12月18日在《兹博罗夫条约》基
础上达成妥协:波兰政府允许乌克兰哥萨克建立自治的统领国,波军不得进入境内;在
册哥萨克人数增至4万;恢复乌克兰的东正教会;被赶走的波兰地主可以重返家园。
    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历代沙皇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随着俄国国内起义的平定
和波兰新国王的继位,尤其是波兰和乌克兰已两败俱伤,俄国遂着手兼并行动。1653年
7月,俄国政府决定,同意接受乌克兰加入俄国。同年10月11日,俄国缙绅会议批准政
府决定。俄兼并乌克兰战争爆发。
    俄波战争持续13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54—1656年)。1654年5月,俄国10万大军在北线,分北、中、南三
路向白俄罗斯和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波军发动进攻。北路俄军从大卢基出发,连克涅维尔、
波洛次克、维帖布斯克。中路俄军从维雅兹马出发,7月攻克多罗戈布日,9月攻克斯摩
棱斯克。南路俄军从布良斯克出发,沿罗斯拉夫尔—奥尔沙—鲍里索夫一线向明斯克推
进。1654年的交战,俄军与乌克兰哥萨克军协同作战,不仅收复了俄罗斯西部的失地,
而且占领了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之间的白俄罗斯地区和部分立陶宛地区。
    1654—1655年冬季,波兹—鞑靼联军在南线,即乌克兰发动反攻。波军与乌克兰哥
萨克军发生激战。波军在莫吉廖夫获胜后,进抵布沙,直逼乌曼。1655年1月10日,波
兰—鞑靼联军围攻乌曼,久攻不克。南线波军的胜利并不能扭转败局。
    1655年夏,俄军在白俄罗斯—立陶宛战场进展顺利,连克明斯克、维尔纽斯以及考
纳斯和格罗德诺等重要城市。俄军收复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大部分土地。在乌克兰战场,
俄国—乌克兰哥萨克联军开始反攻,向西乌克兰推进。9月,联军包围利沃夫;北路俄
军占领卢布林,直抵维斯瓦河畔的下卡齐米日和普瓦维。波兰首都华沙受到威胁。
    1655年6月,瑞典对波兰宣战,同时在波兰领土上和波罗的海海域采取军事行动,
以阻止俄国进入波罗的海。1655年9月8日和10月19日,瑞典军队相继攻克华沙和克拉科
夫。波兰国王杨·卡什米日逃往西里西亚。
    战局的变化迫使俄国政府暂时停止对波兰的军事行动,加之俄国兼并乌克兰和白俄
罗斯的任务已基本实现,因此决定联合波兰,对付瑞典。俄国从1656年春开始与波兰政
府谈判,俄波双方于1656年11月3日,在维尔纽斯附近的涅米扎签订停战协定,联手投
入对瑞典的战争。俄波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1658—1667年)。1657年8月6日,鲍·赫麦尔尼茨基病故,贵族出身的
伊·维霍夫斯基接任乌克兰哥萨克统领。
    波兰政府在俄国对瑞典作战的2年内,获得喘息之机,之后,拒绝承认乌克兰和白
俄罗斯重新并入俄国版图。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维霍夫斯基等人奉行亲波兰政策,以图脱
离俄国。
    这一政策引起了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的分裂,乌克兰陷入内战。
    1658年6月,维霍夫斯基的代表赴华沙同波兰政府谈判。9月16日,波乌双方代表签
订《加佳奇条约》,乌克兰以自治的“罗斯公国”名义加入波兰—立陶宛国家。
    《加佳奇条约》的签订引起一部分亲俄哥萨克上层和农民群众的反对。乌克兰再次
爆发反维霍夫斯基的起义,起义领导人为伊·鲍贡和伊·西尔科。为避免乌克兰和白俄
罗斯落入波兰或土耳其、克里木汗国之手,俄军及其支持下的哥萨克军向波军和维霍夫
斯基的哥萨克军发起进攻,俄波之间重开战。1658年11月,俄国和瑞典签订停战协定。
随后,俄军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向波军发起进攻。
    1659年4月,俄军在乌克兰包围波军一部,6月失利。8月,俄军主力从基辅出发,
在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告捷。维霍夫斯基逃亡波兰。鲍·赫麦尔尼茨基之子尤里·赫麦尔
尼茨基当选乌克兰哥萨克统领。俄国取消了乌克兰的自治地位。
    1660年5月3日,波兰和瑞典两国在格但斯克附近的奥利瓦签订和约,恢复两国原先
的边界。波兰重整旗鼓反击俄军进攻。同年6月25日,波军在白俄罗斯大败俄军;接着
10月8日,再败俄军。俄军被迫退守波洛茨克和莫吉廖夫。同年12月,波军相继收复维
尔纽斯和格罗德诺。
    1660年9月,波兰—鞑靼联军在楚德诺夫围攻俄军,11月3日,俄军由于弹尽粮绝被
迫投降。与此同时,波兰迫使尤里·赫麦尔尼茨基宣布脱离俄国,效忠波兰国王。波军
控制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波军企图夺占俄军坚守的基辅,始终未能奏效。第聂伯河左
岸乌克兰的哥萨克不承认尤里·赫麦尔尼茨基,重选伊·勃柳霍维茨基为统领。乌克兰
分成两部分。
    1663—1664年冬季,波军向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发起进攻,俄波战争进入白热化状
态。双方先后在格卢霍夫和北诺夫哥罗德展开激战。波军战败,退回右岸。
    1664—1665年,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爆发一部分哥萨克和农民反对波兰和亲波统
领的起义,但动摇不了新统领效忠波兰国王的政策。
    俄波之间长期的战争,造成波兰国库枯竭,无力再战。
    1667年1月30日,俄波双方代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安德鲁索沃签订停战协定:第
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斯摩棱斯克等省归属俄国;第聂伯河右岸乌
克兰和白俄罗斯一部仍归属波兰。俄波战争结束。
    俄波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和乌克兰被两国瓜分而告终。17世纪中叶爆发的乌克兰哥萨
克起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和波兰都不允许乌克
兰获得真正的独立。俄波13年的战争,导致乌克兰一分为二,乌克兰人民遭受的民族压
迫更为残酷。
    这次战争进一步改变了两国力量的对比。波兰最终衰败下去,逐渐在欧洲大国政治
中消失。俄国力量迅速膨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日益增长了实力:等级君主制正在
向君主专制制度过渡,沙皇专制制度日趋形成;商品货币经济打破地区界限,正在形成
全俄市场;强大的军队和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都成为俄国对外扩张、争夺欧洲霸权的重
要基础。俄国经过18世纪初北方战争(1700—1721年),终于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到
18世纪末,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通过三次瓜分波兰,最终实现吞并乌克兰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4 奥土战争
奥斯曼帝国衰亡的丧钟
    16到18世纪间,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而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
的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一支游牧突厥部落。13世纪末叶,奥斯曼突厥部落酋长的儿子
奥斯曼袭封后,宣布成立独立公国,遂不断进行扩张,于1326年建立奥斯曼帝国。14世
纪,奥斯曼土耳其乘拜占庭帝国内讧,开始插足欧洲。到14世纪末,巴尔干的绝大部分
土地都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15世纪,土耳其开始对拜占庭帝国展开新的攻势。1453
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占领。奥斯曼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
尔。1461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到15世纪末叶,奥斯曼帝国已经占有几乎整个小亚细亚
和巴尔干半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和东部地中海后,直接威胁巴尔干邻近的波兰、捷克、
匈牙利、奥地利等国。这些国家不断与奥斯曼土耳其发生争斗,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
多民族的奥地利国家也在长期争斗中形成。从此,奥地利和土耳其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
的霸权,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奥斯曼帝国在1453年占领君士坦丁堡后,继续对外扩张。塞里姆一世在位期间
(1512—1520年),开始对伊朗的战争,占领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一部和库
尔德斯坦。
    苏里曼一世在位期间(1520—1566年),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时期。苏里曼进行多
次扩张,1521年,进占贝尔格莱德和罗德斯岛。1526年8月,土耳其军队在摩哈奇附近
打败匈牙利和捷克联军。土耳其在匈牙利东部有了立足之地,也就有了向西进一步扩张
的跳板。匈牙利王国其余领土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辖。匈牙利内部呈现两派,一部
分贵族选立斐迪南为王,借以与土耳其对抗。土耳其苏里曼王支持另一部分贵族选立查
帕尔亚为王,反对斐迪南,与哈布斯堡王朝发生直接冲突。1529年,土耳其苏里曼向匈
牙利中部发起进攻,9月,占领布达,入侵奥地利,并开始围攻维也纳。但是,土耳其
屡攻不克,最后由于粮秣匮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奥地利与土耳其进行和谈,
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532年夏,双方重又开战,奥军在查理五世统率下,在匈牙利中部
地区,阻止了土军的进攻。1533年7月,奥土双方在伊斯坦布尔签订和约。根据条约规
定,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归奥地利管辖;奥地利每年向土耳其苏丹纳贡3万杜卡特
(古威尼斯金币);匈牙利其余部分归苏里曼控制,奥军保证不对驻军进攻。
    1540—1547年,土耳其与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联盟,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土军趁
奥地利大部兵力被牵制在意大利北部和法国东部边境之际,对匈牙利西部发起攻势,于
1541年和1543年先后占领布达和埃斯特格。1544年,奥地利与法国媾和,奥军得以抽出
与法作战的兵力阻止土军的前进。1547年,奥土双方签订《亚得利亚那堡和约》,奥地
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区割让给土耳其,匈中部地区的政权落入土耳其代理人之手。哈布斯
堡王朝承认土耳其对匈牙利大部地区的统治。
    1551—1562年,奥土双方为争夺特兰西瓦尼亚而展开争斗。
    土耳其军队获得局部胜利:1552年,攻占特梅什瓦尔(今蒂米什瓦拉);1553年,
攻占埃格尔。但是,根据1562年的双方和约,土耳其寸土未得,双方呈胶着状态。在
1566—1568年的战争中,土耳其仍无建树。
    1592—1606年的战争是由土耳其挑起的,双方各有胜负。根据1606年双方缔结的
《席特瓦托罗克和约》,奥地利首次被承认为平等的缔约一方,它无须每年向土耳其苏
丹纳贡,但需一次付清20万杜卡特。1660—1664年的战争,是因土耳其大举进犯匈牙利
西部地区而爆发的。双方于1664年8月,在拉布河畔的圣戈特哈特附近进行了决战,土
军遭奥军迎头痛击失利。根据1664年双方缔结的《瓦什瓦尔和约》,土耳其从特兰西瓦
尼亚撤军,但该地区仍属奥斯曼帝国所有。
    双方经过16—17世纪的角逐,奥斯曼帝国已经渡过它的强盛时代。从16世纪后期开
始,奥斯曼帝国对西方的威胁的势头逐渐减弱。由于广大农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地
方贵族的离心倾向和宫廷贵族争夺政权的内讧,以及因侵略扩张政策而引起的与邻国的
不断战争,土耳其的实力开始走向衰落。到17世纪中期,土耳其矛盾重重,内外交困,
越来越走向衰落。
    在1683—1699年的战争中,土耳其企图联合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不满的匈牙利封
建主的军队进行对奥的战争。
    1683年7月,土耳其军队围困维也纳。奥军得到波兰军队的支持,9月,土军被击溃,
损失惨重:亡2万余人,损失火炮300门。维也纳一战的败北,迫使奥斯曼帝国转入防御,
并逐步撤离中欧。1684年,奥地利、波兰和威尼斯之间建立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
1686年,俄国加盟。此后,战局发生变化。1686年,奥军攻占被土耳其占领的布达,
1687—1688年,先后占领匈牙利东部、斯拉沃尼亚、贝尔格莱德等地。1689年,土耳其
海军在多瑙河上的维丁城附近败北。同年,土耳其曾一度扭转败局,迫使奥军放弃原先
占领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等地。由于俄国的参战,使奥地利得以恢复
原来的态势。1697年9月,奥军在蒂萨河畔泽特一战获胜,土军亡3万余人,损失全部火
炮和辎重。根据1699年奥地利、波兰、威尼斯与土耳其签订的《卡尔洛维茨和约》,以
及次年俄国、土耳其签订的《伊斯坦布尔和约》,奥地利获得了匈牙利、斯拉沃尼亚、
特兰西瓦尼亚和克罗地亚大片领土;波兰获得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南部和波多里亚;威
尼斯获得摩里亚和爱琴海中的土属各岛;俄国获得亚速夫要塞。这是对奥斯曼帝国的第
一次分割。
    进入18世纪,土耳其利用俄国与瑞典战争的机会,伺机报复俄国,土耳其取得了胜
利。1716年,土耳其乘胜向奥地利开战,但告失败。1716年10月,奥军攻占特梅什瓦尔;
1717年8月,在贝尔格莱德附近击溃土军,贝尔格莱德守军投降。
    根据1718年《波日阿雷瓦茨和约》,土耳其又失去包括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塞尔维亚
北部。1735—1739年期间,奥斯曼帝国连战失利,奥军开始取得部分胜利,占领了波斯
尼亚、塞尔维亚等地。军事失败加深了奥斯曼帝国的危机。1788—1790年期间,根据
1781年奥俄同盟条约,奥军发起进攻,1788年9月,在洛多什城附近被土军击溃。俄军
在俄土战争中的获胜使奥军得以整顿兵力,重新转入进攻。1789年10月,奥军经过三个
星期的围攻,攻占了贝尔格莱德,接着又攻陷谢苗德利亚、波日阿雷瓦茨等要塞。欧洲
形势,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后形势的变化促使奥地利退出战争。1790年之后,奥地利和土
耳其在解决双方冲突时不再诉诸武力,并且转而相互合作。
    总之,奥土战争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促进了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形成。
    奥土战争持续近三个世纪。奥斯曼帝国曾盛行一时,在其鼎盛时期,幅员跨欧、亚、
非三大洲。早在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就开始远征欧洲,之后,土耳其与东南欧和中
欧各邻国之间一直存在领土纠纷,各国统治者经常进行武力争夺。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
张政策激起了各邻国之间的不满,促使各邻国结成反土耳其的“神圣同盟”,在战略上
把自己摆在东南欧和中欧国家的对立面,“失道寡助”。长期的征战使国库空虚,激起
了广大农民和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人民愤懑情绪增长。1730年9月,伊斯坦布尔爆发人
民起义。到18世纪后半期,奥斯曼帝国境内被压迫民族也掀起争取独立的斗争。
    这一切都加速了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奥斯曼帝国的日趋衰落,给欧洲各国瓜分土耳
其的欧洲领土创造了契机,昔日的奥斯曼帝国已无往日的威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5 北方战争
俄罗斯帝国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
    1700—1721年北方战争,是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与瑞典进行的战争。
瑞典长期称霸波罗的海,到17世纪末,与周边国家丹麦、波兰、俄国等国的领土争端激
化。1699年,俄沙皇彼得一世、丹麦国王和波兰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缔结关于对瑞作战
的条约(“北方同盟”)。俄国允诺在与土耳其缔约后开始军事行动。瑞典国王查理十
二世针对反瑞各国同床异梦,互不协调的弊端,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战争初期,彼得一世的战略方针是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预定攻击的第一个目标是
瑞典要塞纳尔瓦。1700年9月2日,彼得一世率部从莫斯科向纳尔瓦开进,俄军在纳尔瓦
外围集结,并构筑平行壕。与此同时,奥古斯特二世进军立窝尼亚,包围里加。正当俄
军开始围攻纳尔瓦时,奥古斯特二世却解除了里加之围,从而使查理十二世得以率军
8000驰援纳尔瓦。
    11月30日,查理十二世突然出现在纳尔瓦地区,完全出乎俄军意料。双方兵力火力
对比,俄军都占优势,然而,俄军不敢贸然应战,迟迟按兵不动。14时许,瑞军率先攻
击,双方交战,俄军军官率先投降,俄军惨败,退守诺夫哥罗德。纳尔瓦失利,彼得一
世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加紧建立正规陆、海军,发展军事工业,准备再战。查理十二世
认为俄军已无力再战,遂于1701年率军进入波兰。
    1701年,彼得一世在瑞军转战波兰之际,再次对波罗的海沿岸发动进攻。1702年,
俄军相继夺占诺特堡、吕恩尚茨、杨堡和科波雷等地。在涅瓦河上大兴土木,建立新都
圣彼得堡。1704年,俄军又攻占多尔帕特、纳尔瓦和伊凡哥里德。
    1705年,俄军一部进入波兰。1706年,瑞典军占领萨克森,奥古斯特二世战败求和,
被迫放弃波兰王位。之后,俄瑞议和不成,双方准备再战。
    1707年1月,彼得一世作战计划的基本精神是:俄军从波兰向俄本土实施战略退却,
诱敌深入,以小战不断袭扰、消耗和疲惫敌人,视情况在俄境内进行决战。查理十二世
的作战计划是集中主力沿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方向进攻,力争在俄边界地区与俄军决战,
一举歼灭之。
    1707年秋,查理十二世从萨克森出发东征俄国,波境内俄军迅即撤回本土。1708年
初,瑞军占领格罗德诺,6月强渡别列津纳河,7月在戈洛夫钦附近歼灭俄军一部。俄边
境城市莫吉廖夫守军投降。彼得一世在瑞军进军路上实行坚壁清野,给瑞军造成极大困
难,使其放弃对斯摩棱斯克的进攻,转向乌克兰,以等待援军,并期望反俄哥萨克统领
马泽帕的配合。1708年10月9日,彼得一世在列斯纳亚村歼灭瑞典援军,而后袭击马泽
帕的基地巴图林。进入冬季以后,天气奇寒,瑞军大量减员,被迫于次年春南移。瑞军
进入乌克兰以后,分散在罗姆内、卡佳奇、普里卢基和洛赫维察等地过冬。
    俄军驻扎在切尔尼哥夫、基辅、佩列亚斯拉夫和波尔塔瓦等地,从北、西、南三面
对瑞军形成包围态势,继续以小战袭扰敌人。
    1709年春,查理十二世决定经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进攻莫斯科,为此,4月底进
抵战略要地波尔塔瓦。5月11日,瑞军开始围攻波尔塔瓦,历时两月有余,始终未克。7
月6日,彼得一世率俄军主力进至距波尔塔瓦5公里的雅可夫策村以北,并占领阵地,决
定同瑞军决一雌雄。
    7月8日凌晨2时,3.2万瑞军与4.2万俄军展开激战。
    瑞军摆开战斗队形,开始出击,俄军首先以骑兵迎击。3时,双方在前沿阵地展开
激战,俄军依托工事,牵制杀伤敌人,为俄军主力出击争取了时间。4时,俄军主力做
好出击准备。瑞军进攻受阻,一部向波尔塔瓦森林逃窜,被俄缅希科夫部追歼;另一部
撤至俄军阵地右前方森林地带。9时,双方经重新部署后的短促交战,立即投入白刃格
斗。瑞军右翼部曾一度突破俄军中部,俄军实施有力的反突击,堵住缺口。俄军骑兵包
抄瑞军两翼,对其后方造成威胁;瑞军动摇,从退却变为溃逃。11时,瑞军伤亡近万,
数千被俘。7月11日,瑞军残部约1.6万人在佩列沃洛奇纳不战而降,查理十二世带马
泽帕和少数随从逃入土耳其。
    波尔塔瓦会战是北方战争的转折点。此后,丹麦、萨克森恢复同沙俄的结盟,奥古
斯特二世重登波兰王位,普鲁士和汉诺威也加入北方同盟。1710年,俄军乘胜在波罗的
海沿岸先后攻占里加、雷瓦尔、维堡、克克斯戈尔姆和尼塞尔岛等要地。
    波尔塔瓦会战后,俄土关系又趋紧张。逃亡土耳其的查理十二世鼓动土耳其政府对
俄宣战。鉴于南线吃紧,彼得一世决定在波罗的海方向停止进攻,主力转到南线,计划
从巴尔干对土耳其实施突击。1711年夏,彼得一世亲率俄军主力4万余人,向多瑙河下
游孤军冒进。土耳其出动10万大军,在克里木军的配合下,包围俄军于晋鲁特河畔。7
月20日,双方激战,俄军弹尽粮绝,彼得一世被迫求和。最终彼得一世以归还亚速及其
附近地区为代价与土耳其达成停战协定。俄军在对土战争结束后,恢复对瑞典的进攻。
    1713年,俄陆军在舰队配合下,在芬兰湾沿岸维堡与赫尔辛基之间登陆,连克芬兰
许多城市。1714年夏,俄海军在芬兰湾口汉科角附近与瑞典舰队展开海战。8月7日,俄
海军经2小时激战大败瑞典舰队。
    汉科角海战后,俄舰队占领芬兰与瑞典之间的海上跳板阿兰群岛,并以此为依托,
在瑞典本土登陆。此时,各盟国由于顾虑俄国在波罗的海势力的扩大,因而打乱了俄在
瑞典南部登陆的计划。加之英国开始施加压力,俄国所有盟国先后同瑞典议和。1718年,
俄、瑞也开始议和,但查理十二世在娜威前线中弹身亡,瑞典新女王在英国影响下拒绝
和谈。谈判中断,战事又起。
    1720年,俄海军在格雷厄姆岛附近大胜瑞典舰队,多次在瑞典沿海登陆,直逼首都
斯德哥尔摩。1721年夏,俄海军再败瑞典舰队。9月,瑞典已无力再战。俄、瑞双方在
芬兰尼什塔德签订和约,结束战争。俄国夺取了卡累利阿的一部分和英格曼兰、爱斯特
兰、立夫兰等大片土地。同时,俄军退出芬兰其余地区,并将阿兰群岛归还瑞典。从此,
俄国人得以自由地进入波罗的海。战后,俄国枢密院奉彼得一世以“大帝”尊号,沙皇
俄国正式称“俄罗斯帝国”,一跃而成欧洲列强之一。
    北方战争虽然是多国战争,但沙皇彼得一世既是战争的主角之一,又是最大的胜利
者。马克思称这场战争为“彼得大帝的战争”。
    彼得一世把战争作为侵略扩张的主要手段。他认为,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进一步
西进和南下,必须动用军事手段。
    同时,他又十分重视外交斗争与军事斗争的密切配合。无论是战前,还是战时,他
竭力拼凑军事联盟,力争最大限度孤立敌人;以军事为后盾,迫敌接受俄停战条件。在
面临南北两个大敌(土耳其与瑞典)夹击下,力避两线作战。他善于观察形势的变化,
根据新的条件,实行战略转变。在战争指导上,彼得一世崇尚进攻性战略,强调主动打
到敌人国土上去。在强敌入侵时,他能大踏步后撤,发挥战略防御的作用,最终还是为
了打出去。他重视会战的决定性作用,但不轻易使用,确有把握才动手,习惯于以小打
取胜。彼得一世在陆海军建设上,注意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经验,同时重视结合俄国具
体条件,讲究实效。彼得一世在作战和建军上的思想和实践,对俄国军事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
    瑞典战争潜力没有俄国雄厚,瑞典的霸权政策招致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反对,树敌
过多。加之在波尔塔瓦会战之后,瑞军远离后方,孤军深入敌国腹地,犯了盲动和冒进
的大错,导致全军覆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6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路易十四撒下法德世仇的种子
    1700年,英、法、荷、奥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这
只是表面现象,深层的或最主要的则是诸列强借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殖
民地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法国。
    18世纪初,殖民主义者争夺殖民地已发展到了疯狂的程度。法国在印度占据了本地
治里等地;在非洲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在北美,除继续加强在加拿大的殖民统治外,又
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建立了广大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有了这样多的殖民地,才使得国王
路易十四狂妄起来,在国内大兴土木,包括修建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殿、开辟巨大的园
林,以穷奢极欲来显示他的无限权威;不容法国人有天主教以外的信仰,以实现他梦寐
以求的幻想,即在法国只能有“一个国王,一个法律,一个上帝”。对外方面,路易十
四野心勃勃,力图扩张领土,其目标是:在法国的东北向外发展,以便取得易于攻守的
天然疆界;把波旁王室的一个王公置于西班牙的王位,以扩大_法国的力量并控制西班牙
海外的殖民地。
    1700年11月1日,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没有子嗣承继王位。按照亲属关系,
既可由哈布斯堡王朝的人继承,也可以由波旁王朝的人继承(因查理二世属于哈布斯堡
王朝旁系,但他又是路易十四的内弟)。由于法国外交的积极活动,查理二世的遗嘱要
把王位传给路易十四的一个孙子安茹腓力普,路易十四兴高采烈。因为,当时的西班牙
除其本土外,还有意大利的大部分、西属尼德兰(今比利时),以及遍布美洲、亚洲、
非洲的辽阔土地。这就是说,法国得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也就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多的
殖民利益。正因为如此,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境内的普鲁士群起反对,他们
结成同盟,决定对法作战。于是,从1701年起,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一方是以封建君主专制的法国为首,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和其他
几个德意志国、萨伏依(很快就转到敌对一方)、巴马参加的同盟;另一方则是以奥地
利和英国为首,有荷兰、葡萄牙、勃兰登堡以及许多德意志小国和意大利小国参加的同
盟。
    1701年,法奥未经正式宣战即在意大利领土上开始军事行动。1702年5月,英国和
荷兰(1701年两国在海牙缔结所谓“大同盟”,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结成同盟)
站到奥地利一方参战。1702—1704年,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海上都发生过战斗。陆上的
战斗行动仅局限于争夺要塞、实施行军机动和迂回运动。野战很少进行,仅在解除要塞
包围时才使用。1704年,英军从海上攻占了直布罗陀。同年,奥英同盟军集中主要精力
击溃法国盟国巴伐利亚。1704年8月13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和马尔波罗公爵统率的奥
英联军(达6万人)在豪什塔特附近击溃法巴军队(约6万人),毙俘达2.8万人,使战
争的进程变得有利于自己。1706年9月17日,萨伏依的叶夫根尼统率的奥军在意大利都
灵附近取得了巨大胜利。战斗以后,法军渡过波河,撤回本国。都灵之战证明,在防御
战中以线式战斗队形抗击集中突击是毫无用处的。1706年,法军在尼德兰的拉米利一带
遭到失败。
    法军仅仅在西班牙取得了几个局部性胜利,对整个战争进程没有产生影响。1707年
7月,奥英联军开始入侵法国,在包围土伦长期未克之后返回意大利。西班牙王位继承
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交战,于1709年7月11日发生在尼德兰马尔尊拉凯村附近。1709
年秋季,要塞争夺战持续不断。1710—1714年,交战双方持续打消耗战,都避免决战。
英奥两国军队在兵力上虽占明显优势(联军为16万人,法军为7.5万人),但没有对法
采取积极行动。战略不果断的原因在于:当时俄国在北方战争(1700—1721年)中获胜。
英国为了竭力阻挠俄国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改变政治方针,不愿将法国彻底击败,背
着自己的盟国开始与其和谈,实际上停止了对法作战。在英国的影响下,荷兰、勃兰登
堡、萨伏依和葡萄牙也都放弃了积极的战斗行动。
    1713年4月11日,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一方,以英国、荷兰、勃兰登堡、萨伏依和葡
萄牙为另一方,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1714年,奥法又签订《拉什塔特和约》。
    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争夺战,结束了法国在西欧的霸权地位。根据和约,法国将早先
侵占的西班牙在北美的部分领地划归英国,将阿卡迪亚殖民地割让给英国,英国将它改
名为新斯科舍。法国承认了英国对纽芬兰和哈德孙湾周围地区的权利的要求。法国还割
让一些地方给奥地利和荷兰,撤回驻洛林的军队。哈布斯堡王朝把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
(撒丁岛、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托斯卡纳的一部分)、整个比利时、西属尼德兰
和莱茵河地区部分领土(弗赖堡)并入自己的领地。西西里岛归属萨伏依。英国在西班
牙除得到直布罗陀外,还有梅诺卡岛的一部分。根据和约,法国的腓力普虽保有西班牙
王位,但以他和他的后代永不能继承法国的王位为条件,并规定法西两国不能合并。同
时由于在战争中法国屡遭失败,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财政亏空,民不聊生,国力大
为削弱,盛极一时的法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在路易十五于1715年继承王位之后,国力进
一步衰竭,年年入不敷出,岁岁国债增加,专制统治最后不得不走向崩溃,巴黎人民越
来越觉醒,一场起义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这次战争是以掠夺殖民地为根本目的,具有空前规模的大冲突,其基本特点是:时
间长、范围广、规模大;多数交战在夏季进行;注重机动作战,进攻行动的地位更加突
出等。
    这些特点,特别是攻势作战、机动作战对世界军事产生了重大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7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两种作战思想的一次较量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
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
    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
《国制诏书》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
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
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
特蕾西亚的继承权。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
王位继承战争。
    1740年12月,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趁奥地利王位空悬之相,率普军2.5万人
突然攻入西里西亚,由此展开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
    普军突然而迅猛的袭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军猝不及防。
    1741年1月3日,普军攻入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特。至1741年1月底,整个西里西亚
除格洛高、布里格和尼斯三个要塞外,均为普军占领。奥军被迫退守摩拉维亚,而普军
则沿摩拉维亚边境驻防。此后,双方采用持久机动的作战方法,企图破坏对方的补给线,
迫使对方后退。
    莫尔维茨会战是此次战争最大的一次会战。1741年4月10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2.
16万人,兵分5路进至西里西亚的莫尔维茨村,与奥军统帅奈伯格将军率领的1.9万奥
军遭遇。普军的优势在于1.16万训练有素的步兵,而奥军步兵仅1万,其中多是新兵;
但奥军有8000名具有强大突击力的骑兵,以及一批富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普军虽先期
发现敌人,但未能立即转入进攻。而奥军未等普军全部展开,率先发起突击。奥军左翼
骑兵4500人在风雪掩护下,突然出现在普军面前,并将普军队形冲散。普军以猛烈炮火
将敌击退。
    而后,奥军步兵实施冲击,也被强大的普军炮兵以密集火力击退。最后,普军步兵
在什未林元帅指挥下发起反攻,迫使奥军溃退,最终取得了莫尔维茨会战的胜利。此役,
普军伤亡4850人,奥军伤亡4550人。
    莫尔维茨会战后,普鲁士积极寻求盟友,1741年6月与法国秘密结盟。巴伐利亚、
萨克森和西班牙等相继投入对奥地利的战争。至1741年,欧洲大多数国家被卷入战争。
    1742年1月,奥军沿多瑙河向巴伐利亚发动进攻,并对波希米亚构成威胁。鉴于此,
弗里德里希二世率普、法、萨克森联军3.4万人进至摩拉维亚与奥地利交界处,佯装夺
占奥地利首府维也纳之势。在解波希米亚之危后,普军于4月初调头北上,于1742年5月
17日,在波希米亚的霍图西茨与格林的卡尔亲王率领的3万奥军遭遇,普军左翼骑兵以
快速冲击将奥军骑兵击溃。但由于普军后续不继,遂被奥军击退。经激战,双方不分胜
负。最后,一直隐蔽待机的普军右翼步兵出击,一举将奥军击退。此役,双方损失惨重。
奥军损失6330人,并有一批官兵被俘。普军损失4800人。6月初,奥地利被迫停战。7月
28日与普鲁士在柏林签订和约。根据和约规定:奥地利把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及格拉茨公
爵领地割让给普鲁士。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就此结束。
    西里西亚停战后,奥地利极欲夺回失地,便联合英国、汉诺威、黑森、荷兰等在其
他战区积极行动起来。至1742年底,奥军相继占领波希米亚和巴伐利亚,把法国联军逐
出波希米亚。1743年2月8日,由特劳恩伯爵、元帅率领的奥地利—皮蒙特军队,为阻止
由莫特马尔率领的西班牙军队与孔蒂率领的法国军队会合,在意大利帕纳罗河畔的坎波
桑托与西班牙军队交战,结果两败俱伤。1743年6月,由英王乔治二世和奥地利的奈伯
格将军率领的英、奥、荷、黑森、汉诺威联军约4万人,由纳瑙向阿沙芬堡开进,途中
其退路被法军截断。法军6万人,由法国公爵诺瓦耶元帅统率,其中2.3万人部署在德
廷根附近,由格拉蒙将军指挥;主力部署在美因河彼岸。6月27日,格拉蒙离弃阵地,
主动向英、奥联军发起进攻。经数小时浴血激战,法军损失较大,主动撤退。此役法军
损失约4000人,联军损失约3000人。同年,奥地利与萨克森订立防御同盟,并得到萨克
森的军队援助。1744年夏,奥军开进阿尔萨斯,侵入那不勒斯王国。
    1744年8月17日,普鲁士不宣而战,突然攻入与奥地利结盟的萨克森,并同时向波
希米亚发动进攻。同年9月16日,普军攻占布拉格,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由此开始。
    开战后最初几个月,奥军屡遭惨败。后来,奥军一方面采取拖延战略,避免与普军
决战,只是不断以小战消耗普军,使普军损失近1.2万人,相当于其主部军队的五分之
一;另一方面,破坏普军交通线,袭击其补给纵队,断其粮草供应。
    1744年11月26日,普军放弃布拉格,退至西里西亚,辎重和重火炮也损失殆尽。此
后,普军被迫转入防御。
    1745年初,奥军接连打败法军和巴伐利亚军。5月,向西里西亚发动进攻。5月26日,
普军约5.9万人隐蔽部署在西里西亚的霍亨弗里德贝格附近,伺机歼灭向该方向开进的
奥、萨联军。6月4日4时许,普军先后对奥、萨联军发起攻击,分别将其击溃。8时许,
交战结束。联军伤亡1.38万人,相当于普军伤亡人数的3倍。
    9月30日,奥、萨联军在索尔以两倍于普军的兵力向普军发动进攻。但未利用初战
告捷扩大战果,反被普军击败,损失约7500人。12月25日,普鲁士同奥地利、萨克森签
订《德累斯顿和约》。根据和约,奥地利将几乎整个西里西亚割让给普鲁士,但普鲁士
同时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丈夫弗朗茨·斯特凡大公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二
次西里西亚战争至此结束。
    在以后几年中,奥属荷兰成了主要战场。萨克森公爵莫里斯指挥的法军虽多次战胜
奥、英联军,并攻占奥属荷兰,但在意大利北部和海上的战斗中失利。1746年,奥、俄
同盟条约重新生效。经前期谈判,以英、荷为一方,以法国为另一方签订《亚琛和约》。
根据和约,普鲁士得到西里西亚大部领土;西班牙得到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领地;奥地利
在意大利的某些领地转归萨丁;法国放弃在荷兰和印度的征服地。然而,《亚琛和约》
的签订,只不过是“七年战争”爆发前的一次休战,并没有解决欧洲列强间固有的矛盾。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18世纪中叶,具有典型的中世纪后期战争的一般特点。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第一,具有明显的消耗战战略特色。消耗战是18世纪战争在战略思想上的主要特点
之一,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则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这一战略思想,从战争目的上
看,不是以歼灭敌有生力量,而是以夺占要塞或省份为战争的最终目的。在奥地利王位
继承战争中,作战双方只局限于将敌击溃、击退,并不重视是否将敌歼灭。从作战指导
思想上看,交战双方尽量避免流血的决定性会战,而是以高超的计谋战和对敌后勤补给
的破坏,断敌粮草供应,迫敌不战自退。在长达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仅进行
两次大规模交战。
    第二,线式战术已开始由鼎盛走向衰退。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普鲁士国王弗
里德里希二世发现旧的线式战术运转不灵,难以机动,难以发挥快速性的弊病。尤其在
莫尔维茨会战中,普军因转换战斗队形而丧失良机,使普鲁士国王以检讨的目光来看待
线式战术,并作了“斜式战斗队形”的尝试。“斜式战斗队形”是对线式战斗队形的一
种加强和提高,使普鲁士在以后的“七年战争”中大受裨益。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发生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交替时期,它既有中世纪后期
战争的一般特点,又孕育着新时代战争的萌芽,体现了进步的作战思想和方法与落后的
作战思想和方法的较量。
    此次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上,都在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突
破,为以后的“七年战争”,特别是为拿破仑凭借先进的生产力所创造的新的战略战术,
提供了借鉴。普军在战争中,还体现了一种防御中的进攻作战思想,这一作战思想被后
来许多军事统帅和军事思想家加以利用和发展,并由德国军事思想家施利芬将其推向高
峰。此外,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方面,普军也作了成功的尝试。这些包含新时代萌芽
的进步的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也正是普鲁士军队战胜奥地利军队、达到战争目的——
夺占西里西亚的主要原因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8 七年战争
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大角逐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即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
奥地利-俄国同盟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场遍及欧洲
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
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年战争前夕,欧洲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正酝酿着新的大变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其中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国从16世纪末叶到17世纪70年代先后打败
西班牙和荷兰,它同剩下的唯一强大对手法国的矛盾迅速上升,两强决战势所难免。其
次是普奥矛盾。自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一系列独立的诸侯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最为强
大,它们都想成为德意志诸侯国中的霸主,同时由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领地西里西亚
在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中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的斗争日益尖锐化。再次是俄普矛盾。
沙皇俄国在18世纪初叶打败瑞典而成为欧洲强国之后,继续推行西进和南下扩张政策,
并把目标首先指向东普鲁士。普鲁士的日益强大和对外扩张,构成了俄国西进的阻力,
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在上述背景下,各国都积极争取盟国,孤立对手,纵横捭阖,朝秦暮楚,展开尖锐
而复杂的外交斗争。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缔结《白厅条约》,规定双方负责在德
意志境内维持和平,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矛头直指奥、
俄、法三国。鉴于此,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政府决心放弃原先签订的《俄英条约》,于
1756年3月25日转向同奥地利结成攻守同盟。稍后,法王路易十五政府于5月1日毅然与
宿敌奥地利签订相互保证的第一次《凡尔赛条约》,双方保证各自提供军队,援助另一
方反击任何敌人。
    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都进一步争取同盟者。结果,汉诺威(英国王室在
欧洲大陆上的世袭领地)、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等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葡萄牙先后参
加英普同盟;瑞典、萨克森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西班牙则先后参
加法奥俄同盟。
    在欧洲各派力量的分化组合行将完成之际,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判断战争已不可避
免,从普鲁士所处战略地位考虑,与其等待敌人进攻,不如趁敌人尚未完全准备就绪之
机,先发制人,于1756年8月底亲率9.5万人的军队对萨克森发动突然袭击,七年战争
由此爆发。
    在普军预有准备的军事行动面前,萨克森军很快陷入包围,被迫投降,首府德累斯
顿随即被普军占领。在普军对萨克森军形成包围时,奥地利派出一支军队火速增援,双
方在埃格尔河和易北河会合处的洛沃西采遭遇。交战结果,奥军未能突破普军防御,因
此无法挽回萨克森的败局,1756年的战局以普军的胜利告终。
    1757年初,弗里德里希二世决定挟萨克森战胜之余威,进军波希米亚。5月6日,普
军向布拉格发起进攻,奥军被迫退守城内。为解布拉格之围,奥军一部向布拉格开进,
普军亦派一部迎击。两军在科林附近遭遇激战,普军失利,随后解除了布拉格之围,退
回萨克森。此间,法军分两路在西线展开了军事行动。弗里德里希二世从布拉格撤军后,
审时度势,选择其一路打击之。两军于11月间举行罗斯巴赫会战,法军大败。当年,俄
军亦于5月间开始向战场调动军队。夏季,乘奥、法军对普军兵力的牵制,进军东普鲁
士,期间两军展开大耶格尔斯多夫之战。普军先占优势,但俄军后又反败为胜。战斗中,
俄军著名统帅,当时的旅长鲁缅采夫崭露头角。俄军取胜后,没有发展胜利。普军在罗
斯巴赫会战后,主力又由西东进,截击进入西里西亚的奥军,并于12月间举行全年度的
最后一次大会战洛依滕会战,取得全胜。
    1758年,反普同盟诸国总兵力进一步增加,但由于战略指导上缺乏全局观念,作战
行动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存在。普军趁敌方观望之机,由洛依滕长驱直下奥地利领地摩拉
维亚,并包围奥军主力一部驻守的奥尔米茨。此时解冻期已过,俄军又重新西进。普军
遂放弃奥尔米茨,北上迎战俄军。普俄两军于8月25日在屈斯特林城附近的措恩多夫村
展开血战,打成平手。普军在休整期间,于10月间遭到奥军突然袭击,伤亡惨重,与战
争初期相比,实力已明显下降。
    1759年的战争又以俄军的西进为前奏。由于俄军已占领东普鲁士,因而在战略上作
出调整,准备同奥军会合,攻克柏林。普军亦以俄军为主要目标,7月间在法兰克福东
南截住俄军,但战败。8月,俄奥两军在法兰克福会师。为防俄奥联军进攻柏林,普军
集结兵力再次前往阻截,双方展开了著名的库纳斯多夫会战,结果普军失败。这场会战
使1759年成了七年战争的转折年,普军统帅弗里德里希二世对战争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
只是由于冬天的来临,俄奥联军才未对普军采取进一步行动。
    1760年,俄奥联军在战略上又产生分歧。俄军主张攻打柏林,而奥军则急欲夺取西
里西亚,于是两军又各自为战。10月间,俄军乘奥军与普军周旋之机,曾一度偷袭柏林
得手,后在普军主力回救时放弃。普军在解除柏林危急后,调头迎战奥军,双方在萨克
森境内举行托尔高会战,普军勉强取胜,从而渡过了艰难的1760年。
    1761年,普军依然面临三面受敌的困境:法军威胁汉诺威,俄军伺机攻取科尔贝格,
而奥军则占领了西里西亚。下半年,俄军主力南下同奥军会合,帮助奥军在西里西亚取
得一系列胜利,使普军在全战线的防御岌岌可危。为攻克柏林,俄军另一部在鲁缅采夫
将军指挥下开始围攻柏林的门户科尔贝格。当年12月,科尔贝格失陷。
    由于南北两线的相继失利,普军在战略全局上几乎陷入绝境。但这时发生了一个偶
然的但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就是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病死,其外甥彼得
三世继位。此人有一半普鲁士血统,从小在普鲁士长大,是俄国统治集团中亲普势力的
总代表。他继位后,俄国立即退出战争,将所占土地归还普鲁士,并转向同普鲁士结盟。
普鲁士由此免于彻底覆灭的厄运,有的历史学家称此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
    在欧洲大陆以外,战争主要表现为英国和法国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争夺。战争初期,
英国在战略上侧重于以海军同法国海军在海上交战。1756年,英国舰队在梅诺卡岛战役
中失败。此后,受命组阁的英国陆军大臣皮特提出了以争夺海外殖民地为主的新战略。
英国逐渐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先后夺取了原属法国的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大部地区。
1762年,又从站在反英一方介入七年战争的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英国还以殖民军队
为主力,在海军的支援下,同法国殖民军在印度和菲律宾等地展开角逐,最终完全控制
了这些地区。
    以俄国退出战争为标志,七年战争进入了尾声。由于英国在海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普鲁士又重新夺回了西里西亚,加之各国已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七年战争的结局基本
已经形成。基于这一情况,交战各国相互间签订了一系列停战和约。1763年2月15日,
以普鲁士为一方,奥地利和萨克森为另一方,签订了结束七年战争的《胡贝尔图斯堡和
约》。
    根据上述协议与和约,普鲁士巩固了它对西里西亚的占有权;英国取得了加拿大和
法国割让的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所有领土,并且用梅诺卡岛换取了塞内加尔,用古巴换取
了佛罗里达的一部分;奥地利放弃了收复西里西亚的要求;法国丧失了北美和南亚的大
部分殖民地,但重新获得英国归还的贝尔岛、瓜德罗普、马提尼克、圣路西亚、加利,
以及北大西洋的密克隆和圣皮埃尔岛;西班牙在付出代价后,重新获得古巴和菲律宾。
    七年战争是法国革命战争前欧洲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卷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英
国由于在战争爆发时已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并处于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世界第一
次产业革命时期,经济、军事实力获得长足发展,同时由于以老威廉·皮特为核心的统
治集团的战略指导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普鲁士由于在军事上作出
了充分准备,加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统帅才能,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在欧洲大陆上同当时
几乎所有的大陆强国相对抗,取得多次会战的光辉胜利,但它称霸欧洲,多面树敌,穷
兵黩武的军国主义政策是不足为训的。七年战争中,法国、奥地利、俄国等国结成联盟,
在总兵力上并不弱,但其内部战略目标各异,形不成合力,授敌以可乘之隙,犯了联盟
战争之大忌。
    七年战争对军事学术的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它暴露了当时欧洲军队盛行的分兵把口
式的“警戒线战略”和以威胁敌军补给线为主要目标的“机动战略”,以及呆板的线式
战术的缺点。随着各国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军队人数增大,火力加强,后勤补给制度
也不单靠补给线,这些新的历史条件,呼唤着集中兵力,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
标的决战战略和便于利用地形地物发挥火力,保存自己的比较灵活的战斗队形和战术。
从七年战争的某些会战胜负原因中,可以看出几十年后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臻
于完善的决战战略和疏开队形的端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39 俄国农民战争
普加乔夫血溅莫斯科
    18世纪后半期,俄国农民领袖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是俄国历史上四次农民战
争中规模最大和最后的一次。它震撼了沙俄的封建农奴制统治,对沙俄政治、经济、社
会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军事上也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18世纪后半期,俄国已从昔日的“彼得盛世”巅峰开始衰败。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
发展,全俄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趋形成。行将崩溃的、专横的封建农奴制
不断加强对农奴的压迫,地主阶级加剧了对农民的剥削统治,连绵不断的战争加重了劳
动人民的负担,这一切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广大劳苦大众的强烈不满,俄国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仅1762—1772年,起义就达160次以上。此外,非俄罗斯各族人民
的灾难更加深重。他们的土地、草场、林场统统被地主、工厂主、修道院霸占,而且要
缴纳各种贡税,服各种劳役,如同奴隶一般。压迫越重,反抗越强烈。非俄罗斯各族人
民的起义具有更广泛的性质。整个沙俄帝国堆满了干草,随时都有可能燃起熊熊的起义
烈火。
    时势造英雄。农民起义领袖斯杰潘·拉辛和康德拉季·布拉文出生地的顿河畔培养
了杰出的农民领袖叶·伊·普加乔夫。这位顿河哥萨克人利用广大劳动人民“对沙皇的
朴素的宗法式的信仰”,自诩为彼得三世,是劳苦大众期待的“好沙皇”,于1773年9
月17日,聚集一支80人的当地哥萨克队伍起义。
    普加乔夫领导的俄国农民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73年9月—1774年4月),
作战地域在雅伊克河和巴什基里亚一带,起义参加者是当地哥萨克人、巴什基里亚人、
鞑靼人和乌拉尔工厂的工人;第二阶段(1774年4月—1774年7月),作战地域在乌拉尔
中部和卡马河一带,起义参加者主要是乌拉尔工厂工人、哥萨克人和巴什基里亚人;第
三阶段(1774年7月—1775年1月),作战地域是伏尔加河中下游,起义主力军是农民。
    第一阶段(1773年9月—1774年4月)。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假冒“彼得三世”
发布第一个诏书,宣布给雅伊克哥萨克人、鞑靼人和加尔梅克人以自由和特权,许诺他
们将得到“河流、土地、草地、赏金、猪、狗和粮食”。9月18日,起义军抵近雅伊克
镇。该镇设防坚固,重兵防守,普加乔夫遂放弃强攻,溯雅伊克河而上,直逼俄罗斯东
南部的主要行政与军事战略中心——奥伦堡。9月21日,起义军占领了位于奥伦堡和雅
伊克交通线上的伊列茨克镇。接着,奥伦堡西部的要塞纷纷落入起义军手中。起义军所
到之处,农民、当地哥萨克人、鞑靼人、哈萨克人、加尔梅克人、逃亡士兵和乌拉尔厂
矿工人纷纷参加起义军。到1774年初,起义军已有3万人;3月,发展到5万人,86门火
炮。
    1773年10月4日,起义军占领了奥伦堡附近的别尔达村。10月5日,起义军开始了持
续约6个月之久的奥伦堡围攻战。奥伦堡要塞内有10个五角堡、2个半棱堡,守军3000人,
大炮70门,易守难攻。起义军久攻不下,双方成对峙局面。普加乔夫采取封锁城市的措
施,意图迫敌就范。当寒冬腊月来临时,攻城仍未果,普加乔夫带领起义军主力在别尔
达休整,留少数部队继续监视奥伦堡守军的动态。
    奥伦堡被围困后,沙皇政府派军解围。此时的起义军只顾围攻奥伦堡和雅伊克,放
弃向伏尔加河流域的进军,失去了更多人民的支持,丧失了大块战略基地,为沙皇叶卡
特琳娜二世赢得了动员兵力的时间。沙皇政府在用地方部队解围失利后,遂于1773年12
月派遣亚·伊·比比科夫上将率领讨伐军(共约6500人,30门火炮)前去镇压起义军。
政府军凭借优势兵力,扭转了被动局面,连续取胜。战至1774年初,政府军连克数镇,
直逼奥伦堡。起义军节节败退,直到布祖卢克镇失守后,普加乔夫才决定从奥伦堡附近
撤出部分兵力,以图阻止政府军的推进,然而,为时已晚。1774年3月22日,起义军主
力在塔季谢瓦要塞附近的总决战中失利,约2000人阵亡,4000人受伤被俘,火炮全部损
失。在这之后的几次交战中,起义军接连失利,普加乔夫身边的将领许多被俘。4月1日,
起义军又在萨克马腊镇惨遭失败,普加乔夫率领一支500人的队伍杀出重围,隐藏在乌
拉尔深山丛林之中。第一阶段以起义军的失败而告终。
    第二阶段(1774年4月—1774年7月),1774年4月,普加乔夫在乌拉尔各厂矿和巴
什基里亚招募新军,以重整旗鼓再战。起义军主力很快增加到5000人,遂于5月5日攻占
了马格尼特要塞,随即溯雅伊克河而上,于5月19日攻下特罗伊茨克要塞。5月21日,政
府军在特罗伊茨克要塞击败起义军主力部队,普加乔夫被迫撤到乌拉尔草原地区。1774
年6月中旬,起义军前进到伏尔加河,6月17日,占领了克拉斯诺乌菲姆斯克。6月21日,
起义军攻打奥萨,打开通往喀山的通路。在巴什基里亚人的帮助下,起义军渡过卡马河,
相继连克数镇,直逼喀山。此时,起义军主力已增加到8000人,沿途又有7000人投奔起
义军。
    喀山城内,政府军主力被抽调到巴什基里亚和乌拉尔,防务空虚,普加乔夫乘势兵
临喀山城下,于7月12日,攻占喀山外城,但设防坚固的内城久攻不下。沙皇政府及时
派援兵接应,经过阿尔斯克原野的激战,于7月15日击溃起义军。
    起义军惨败,阵亡2000人,受伤和被俘数千人,火炮和弹药丧失殆尽。为摆脱追击,
普加乔夫带领一支小部队逃抵伏尔加河上游。
    第三阶段(1774年7月—1775年1月)。普加乔夫抵达伏尔加河流域,当地广大农民
纷纷加入起义军,很快农民起义运动席卷伏尔加河流域多数地区并向莫斯科省边界蔓延,
直接威胁莫斯科,严重震撼了沙皇政府。然而,普加乔夫放弃了向莫斯科的进军,离开
了农民运动规模最大的地区转而南进,以图在顿河得到哥萨克补充后再向俄罗斯中心地
区进军。7月19日,起义军占领喀山西部的齐维尔斯克,7月20日,占领库尔梅什,随后
连克阿拉特尔、萨兰斯克、奔萨、彼得罗夫斯克、萨拉托夫等地。8月21日,起义军主
力进抵察里津。此时,起义军已扩大到1万余人。
    但是,形势发生了对起义军不利的根本变化。1774年7月10日,俄土(耳其)双方
签订了《库楚克—凯纳吉和约》。
    叶卡特琳娜二世得以从俄土战场抽出重兵,以镇压农民起义,并任命亚·瓦·苏沃
洛夫为政府军总指挥。从8月22日起,普加乔夫开始攻打察里津,战斗一直延续到8月25
日。这一天,在察里津以南75公里的萨尔尼科夫渔站附近,普加乔夫的1万余人的主力
军遭到致命的一击,起义军阵亡2000人,被俘6000,许多重要将领被俘。普加乔夫带领
一支200雅伊克哥萨克人的队伍退到伏尔加河左岸草原,途中,雅伊克哥萨克首领背叛
普加乔夫。普加乔夫被他们押解给政府军并送往莫斯科。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等
人在莫斯科被处死。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以失败而告终。
    这场震撼沙俄统治的农民战争,席卷了俄国东南6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其规
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反沙俄统治旗帜之鲜明,是俄国历次农民战争所无法比拟的。
这次农民战争教育了人民,使人民对沙俄专横的封建农奴制不可破除的信念产生了动摇,
加速了封建农奴制的崩溃。
    这次农民战争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民起义的自发性、地方局限性、地域
分散性和缺乏组织性、纪律性。起义军缺乏统一的战略计划,与独立起义地区的联系薄
弱,主力部队同其他各部队、各部队之间缺乏协调,尤其在第三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第三阶段,普加乔夫犯了一个放弃向莫斯科进军的致命的战略性错误,这充分说明起
义领导者缺乏战略指导和明确的斗争纲领。
    这次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表现出的非凡的英勇气概和果敢精
神,普加乔夫杰出的军事组织才能永载史册。这次农民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还在于它
发展了俄国先进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革命的世界观,哺育俄国革命的先行者亚·尼·拉吉
舍夫和贵族革命家——十二月党人,客观上对俄国的社会发展起了进步作用,推动了俄
国历史的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4-23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

40 美国独立战争
列克星敦响彻全世界的枪声
    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敦打响第一枪的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为反
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从1775年至1783年,
持续8年之久,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结束。
    北美大陆本来是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繁衍之地。
    17世纪初,欧洲开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第一批英国移民在今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
个立足点——詹姆士城,从此掀起了奔向北美大陆的移民潮。从1607年第一批移民踏上
弗吉尼亚至1733年最后一个殖民地佐治亚的建立,英国移民先后在北美东海岸建立了13
个殖民地,这就是后来美国最初的13个州。
    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同时也把欧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北美洲来了。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种植场迅速萌发。殖民地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
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日益融合。
    在独立战争爆发前,在北美这个新的地域上已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新的民族,
即美利坚民族,在不列颠帝国的疆界内出现了与英国资本主义并存的北美资本主义。英
属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
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
    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英
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
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向阿巴抗契山以西迁移,
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宣布解散殖民地议会,并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加紧军事控制等等。
英政府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列反抗。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
势浩大的游行示威。1773年3月5日发生了驻北美英军枪杀波士顿居民的“波士顿惨案”,
群情为之激愤。1774年英政府变本加厉,又接连颁布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
国与殖民地矛盾进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无可忍,决心拿起武器与殖民当局抗争。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各个殖民地纷纷储集军火,制造武器,组建名为“一分钟人”
的民兵队伍。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
商议共同抗英事宜。会议后,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北美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除了用战争
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了。
    1775年4月18日,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根据密报,派遣800名驻波士顿英军前
往康科德,搜缴当地民兵的秘密军火库,并企图逮捕当地“通讯委员会”领导成员。这
一消息为“通讯委员会”情报人员所截获,星夜飞报了当地爱国者。“一分钟人”接报
后,立即集结。翌日清晨,当英军进至列克星敦和康科德一带时,遭到了早已严阵以待
的民兵的袭击。民兵们从岩石、树林、灌木丛后面对准英军发出了雨点般的射击。英军
伤亡273人,北美民兵伤亡93人,康科德、列克星敦的战斗打响了“声闻全世界”的第
一枪,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8月23日英王发布告谕,宣布殖民地的反抗为非法,
声言“宁可丢掉王冠,决不放弃战争”。12月22日,英国议会通过派遣5万军队赴北美
殖民地镇压革命者的决议。面对这一形势,1775年6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正
规的大陆军。原英军上校、弗吉尼亚种植场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英军企图
凭借其陆海军优势首先切断新英格兰与其他殖民地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之。大陆军在
华盛顿的率领下采取避敌锋芒,持久耗敌的方针,与英军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1775年4月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到1783年战事结束,为期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大体
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为战略防御阶段。这一阶段主战场在北部
地区,战略主动权掌握在英军手中。1775年6月17日,波士顿民兵在邦克山战斗中与装
备精良的英国正规军展开了第一次正面交锋,显示了北美民兵惊人的战斗力,大大鼓舞
了殖民地人民为独立而战的斗志。在斗争的高潮中,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宣布
脱离英国而独立。1776年12月在经过激烈争夺后,为了保存军力,化被动为主动,华盛
顿放弃纽约。纽约失陷标志独立战争进入困难时期。1776年12月25日圣诞节之夜,华盛
顿率部渡过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黑森雇佣军兵营成功,接着又在普林斯顿重创英军,
使陷入低潮的美国独立战争重新获得了活力。1777年7月英军计划兵分三路,分进合击,
会师奥尔巴尼,以尽快实现其切断新英格兰的战略企图。当北路7200余名英军在伯戈因
的率领下,从蒙特利尔孤军南下时,立即陷入新英格兰民兵的汪洋大海之中,处处受到
民兵阻击和围追堵截。在弗里曼农庄和贝米斯高地接连受挫后,伯戈因被迫退守萨拉托
加。大陆军和民兵以3倍于英军的优势兵力将英军团团围住,伯戈因弹尽粮绝,孤立无
援,于10月17日被迫率领5700名英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大大改善了美国的战略态势和
国际地位,是美国革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阶段:从1777年10月—1781年3月,以萨拉托加大捷为标志,进入战略相持阶
段,主战场逐步转向南部地区。
    在这一阶段国际环境日益向有利于美国方向发展。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西班牙、
荷兰等改变了动摇不定的观望态度。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
    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
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780年12月荷兰
进一步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
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在南部战场上,美国大陆军和民兵以游击战和游击
性的运动战与敌周旋,日趋主动。在1781年的吉尔福德之战中,英军伤亡惨重。在大陆
军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军渐感力量不支。
    1781年4月英军在康沃利斯率领下,实行战略收缩,向北退往弗吉尼亚。格林乘势
挥师南下,在民兵游击队配合下,拔除英军据点,收复了除萨凡纳和吉尔斯顿之外的南
部国土。
    第三阶段:从1781年4月—1783年9月,为战略反攻阶段。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
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
和约克敦两点上。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德
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
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康沃利斯走投无路,于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
的第四个周年纪念日,请求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8000名英军走出约克敦,当服装
整齐的红衫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
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
    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
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
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
命战争,是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杰出战例。在广泛的国际援助下,
经过8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仅有300万人口的北美13个州,最终打败了拥有近3000
万人口的世界第一工业国大英帝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
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
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马克思指出:“美国独立战争开创了资产阶级取胜的新纪元。”
    列宁指出,美国独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早的最伟大的真正的解放战争,人
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的革命战争”,“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
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将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哲
学思想大规模地付诸实践,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政治精神和价值观念。独立战争中诞
生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庄严宣布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宣布了
人民革命的正当权利,粉碎和否定了所谓君权神授的谎言。美国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
阶级的进步的政治精神给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惊醒了欧洲,促
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且为拉美争取殖民地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有力地推动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盛赞美国独立战
争为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高涨时代,给欧洲18世纪革命以第一个推动,为欧洲资产阶级
敲起了警钟。美国革命的先驱者们创造的辉煌业绩至今仍不失其历史的魅力,它已经而
且将继续给进步人类以深刻的有益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2 15:54 , Processed in 0.1119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