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华北区第二届《父母之爱重于山》活动圆满结束,请各评委亮分亮相------
[color=#000000]致词:
活动举办很成功,参与人数较多,令人可喜的是有几位参与者有好几篇作品。
征集到的文章体裁丰富多样,总体创作水平令人满意。
因为“是否切题本次活动主题”正好是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文章中若以岳 父、岳母、亲戚长辈、或者在作者心目中等同父母者为主题人物,我一律给予 放宽评分限制,但是仍然会适当扣分。
评分部分属个人主观臆断,若有言过之处,望各位参评者海涵。 哈哈。
钱塘隐士《严父》《慈母》
评分: 86
1. 命题:19
2. 内容:16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5
5. 观后感:14.5
点评: 2首诗皆先从回忆的角度,寥寥几笔勾勒出心目中父母的形象。笔减情 未减,言简意不简。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严父》一诗,不太扣题,“严”字有形同虚设之感,而诗中那位摇扇说书的 父亲给人的感觉是博学、睿智的形象。诗中 “吾聚精神文入迷”一句的“文”费解 ,个人认为是“闻”字的笔误。
2. 《慈母》一诗,既然有了“更忆”,结句就无须再添“永记今”。“吾童顽力勤” 须斟酌,个人认为“勤”字是因为要合韵而勉强为之。
清林秋意《负罪的妈妈》
评分: 84
1. 命题:15.5
2. 内容:18
3. 文辞:17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5.5
点评:立意角度别出心裁,有真情实感。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在“的”、“地”、“得”用法上的一些错误:
“妈妈楞还激动的一晚不睡觉“中“的”字有笔误,应为“得”;
“丝毫不顾你留下“妈妈,妈妈”地哭喊声在背影里“中“地”字有笔误,应为“的” ;
“孩子是怎样在母亲地丢弃中长大的啊!“中“地”字有笔误,应为“的”;
“小脸笑的象太阳一样“中“的”字有笔误,应为“得”。
2. “妈妈只能在吝啬的生活费中挤出教育你的书籍用智慧伴你学习。“这句有较 为明显的文辞错误,毕竟这不是写现代诗歌。
3.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征集写给父母的文章。而这篇文章却是以母亲的角度写 给其孩子的。 从这方面看,本文不太切合活动的主题要求。
水之贝《我与女儿》
评分: 82
1. 命题:15
2. 内容:17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9
5. 观后感:13
点评: 真人真事,文笔流畅。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她作古正经的思忖半天“中“的”字有笔误,应为“地”。
2. 全篇侧重于叙述生活中的趣事,从中体现作者女儿的乖巧伶俐的形象特点,从本次活动 的命题而言,这篇文不切合“写给父母的文章”这一活动重要主题,很可惜。
斜阳飞鸿《我的父亲》
评分: 90.5
1. 命题:19
2. 内容:18.5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7
点评:主题人物形象刻画得较为突出,语言比较有感染力。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没有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举例:
“......就在她家和她睡在一起,却没有想起来对父母说一声不回家,” 这一句至 此应用句号断句;
“......条条的伤痕即时暴起,红红的血印触目皆是,” 这句至此应用句号断句;
“......我才在困倦中迷迷糊糊睡去”至此应用句号断句,再接下句 “恍惚中,我感 觉到伤痕上凉凉的......”。
水之贝《岳母娘》
评分: 85.5
1. 命题:18
2. 内容:17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9
5. 观后感:13.5
点评:格式较规范,有真情实感。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文中“儿女们过意不去,便有那么些大礼拜不去岳母家。” 这句话起得比较突 兀,前面一段并无提及发生过什么事,何来“儿女们过意不去”之说。这样叙述 显得上下文承接不足。而且,如果是“那么些大礼拜不去岳母家”,那么不一定 是因为“儿女们过意不去”,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作者用“儿女们过意不去 ”来做原因显得较为主观臆断。
2. 文中“岳母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朴实勤劳的品格却在默默的熏陶着儿女。 如今,“五郎”都是本单位的骨干,有的还担任了领导职务。“ 一句本意是用于 衬托出岳母的高尚品格,但是却令人有造作之感。毕竟“五郎”只是女婿,如果 说他们能当上骨干、领导都因为岳母的品格熏陶,未免不太切合实际。要衬托 岳母的品格对其儿女的熏陶,应该从其“五金花”方面进行铺垫,比如说:某位 金花如今如何如何。
一帘疏雨《婆婆》
评分: 87.5
1. 命题:18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9
5. 观后感:14.5
点评: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没有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举例:
“大清早,老公就对着电话大声喊起来.” 这句不该用“.”结句,应该用句号;
“婆婆可以说,是一个苦命的人。” 这句可以去掉中间那个逗号。
2. “因为大姨生病没有人照顾,婆婆就承担起照顾姐姐的任务。”这句既然用了“ 大姨”这个称谓,后面的“姐姐”就让句子变得有点费解。建议改成“因为大姨生 病需要照料,婆婆就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无与说《父亲的肩膀》
评分: 88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7.5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5.5
点评:标题寓意深刻,文章的最后几段最为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第2、3自然段编排不够紧凑,显得有些字句可有可无,例如这句“这是奶奶仅 有的一次好话”。
2. 有个别字句有错误,“的”、“地”的用法错误比较明显。举例:
“母亲为此暗暗的掉泪”中“的”,应为“地”字;
“可奶奶固执的一如既往。” 中“的”字,应该为“地”。
3. 一些句子没有用标点符号断句,例如:“看男人们把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锤 打成型,初春的寒风吹起父亲冒着白气的头发,因为用力,父亲的肩膀随着胳 膊而抖动,敞开的棉袄,被北风掀起,灌进了一股股冷气。”
草长鹰飞兔藏《永远的牵挂》
评分: 88.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9
5. 观后感:14.5
点评:颇有诗意,耐人寻味。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我浑然不知”这句与“我不知不觉”意思类同,如果能有点变化,观感会更好 。
2. “鬓间的沧桑编织着我的成长”这句与“吹绿我成长的土地”所表达的含意基本 上是一样的,建议修改其中一句以拓宽语意。
草长鹰飞兔藏《谁应该说谢谢》
评分: 82
1. 命题:15.5
2. 内容:17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5
5. 观后感:13
点评:叙事性强,发人深省。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文章没有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很令人遗憾。
2. 全文内容无联系作者切身事例,显得比较缺乏个性特征。
3. 标点符号的运用有明显笔误,主要是“.”的问题,例如“......采购了一堆东西,衣服.补品.礼品.特产.等等”、“......我又是拿东西.又是问候.”等句子。
侧影《写给外公的一封信》
评分: 89
1. 命题:18
2. 内容:17
3. 文辞:19
4. 语言规范:19
5. 观后感:16
点评:撰文技巧熟练,体裁别具一格。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外公,亲爱的外公,您付予我--您的外孙女的......”这句,破折号稍短了些。
2.信中开头部分已经出现了“我,您的外孙女”的字句,后面没必要再重复 这点。直接用“您付予我的......”更简洁。
草长鹰飞兔藏《牵手》
评分: 86
1. 命题:18.5
2. 内容:17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5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全文泛指的意味很明显,联系自身实际事例方面较为缺乏,个性特征稍有欠缺。
2. “我们会记住儿子的成长”这句建议稍作修改,建议改成“我们也会记住后辈的 成长”。
秋风长天《母亲,在我成长的路上》
评分: 85.5
1. 命题:18.5
2. 内容:17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
点评:结构较为完整,比较注重自我思想活动方面的描述。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用了较多的篇幅进行叙述回忆,对主题人物形象刻画不够。自我思想活动方 面大多是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态,如果是多加些对与主题人物的认识就会更好。
2. 某些语句有言辞或者标点符号的笔误,例如第一句“......我终于可以坦然面对 那一段岁月.”这句的“.”就较为明显。
3. 既然开头已经点明“我终于可以坦然面对那一段岁月”,结尾部分也出现这句“ 远离那段岁月,我终于平静下来。”,就与文中出现的“现在想起来,多少有些 不堪回首。” 这句有点矛盾。
雨鹤寒梅《致地下父亲的一封信》
评分: 85
1. 命题:19
2. 内容:17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3
点评:感情真挚,语言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内容比较欠缺,全篇文字令读者对作者父亲几乎无任何印象。
2. 个别语句有笔误,例如“两脚不听话的跪了下来。”这句里面“的”字应为“地” 字;“就算哭声再大、雨声再大。也换不回你的背影”这句里面的句号点得不正确。
3. “早晨丢下我们不管了”、“你难道就不管你的父母、妻儿了吗?”、“是不是 我们不听话,你不要我们了”这些语句意思重复,同时也影响了读者对作者父亲形象的认知。
雪之梅《父爱亦温柔》
评分: 91
1. 命题:19
2. 内容:19
3. 文辞:19
4. 语言规范:17
5. 观后感:17
点评: 主题人物形象刻画得比较成功,语言较具感染力。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一些词语有明显笔误,举例:
“家人围做一起闲话”这句里面的“围做”二字,应为“围坐”;
“举家牵到父亲的单位后”里面的“牵”字;
“最严重的一次是急性黄胆肝炎”里面的“黄胆肝炎” ,应为“黄疸肝炎”;
“人瘦的几乎走了形。”这句里“的”字应为“得”字。
2. 一些句子没有注意用标点符号断句。例如“我不记事的时候,父亲已经在外工作,母亲独自带着我和弟弟,跟爷爷奶奶一 起在农村生活,我们村地处三县交界,一直被搁置于经济发展的边缘,家徒四 壁的我们,经常依靠外婆家的接济才能吃饱穿暖,然而,在我的记忆里,却从 没有过饿肚子的经历,而且还常常能吃上白面馒头。” 和“父亲一生纵然操劳,可一刻也没停止过学习,他学的是园林专业,先后却干过 会计,统计,建筑督监,以及领导等职位,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如果坚守一职 ,一定是个顶尖级的专家,可父亲的时代是时刻听从党安排的年代,哪里需要 哪里去,父亲是个老党员,认真地坚守并完成了一个共产党的职责。”等句。
雪之梅《您的分量有多重》
评分: 91.5
1. 命题:19
2. 内容:19
3. 文辞:19
4. 语言规范:18.5
5. 观后感:16
点评: 脉络清晰,颇具文采。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个别句子没有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例如:
“化成了我的血液,”的逗号应用分号;
“您用一生的辛勤养育了我,”、“ 您却只吃红薯干,”等句的逗号须改为句号。
绿云清筝《妈妈,天空流泪了》
评分: 87.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5
点评:朗朗上口,言简意赅。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个别言辞有明显的笔误,例如“妈妈,韵点越来越急”这句里面的“韵点”。
2. “我腿上的血一直艳红艳红地淌满你腿上的布衣...”这句,第2个“腿上”去掉更 显简洁。
3. 全篇文章中的省略号明显有误,不够完整。
田埂上的歌者《叫一声娘,夕阳都醉了》
评分: 86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7
5. 观后感:14
点评:感情真挚,语言较为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个别字句需要更正。例如“献给曾经含辛茹苦的娘” 这句的“曾经”二字去掉为 宜。
2. 全篇有诸多标点符号的笔误, 主要是错把“.”当成句号。
叶叶心心。。《更多时候我只能看着您的孤独,妈妈》
评分: 82.5
1. 命题:19
2. 内容:16
3. 文辞:17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2.5
点评:语言平实,引人联想。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主题人物形象不够突出,通读全文再观看附带图片,仅让读者对作者母亲略 有印象。
2. 全文有较多标点符号的笔误,主要是“.”的误用。
此心悠然《七律》
评分: 85
1. 命题:19
2. 内容:17
3. 文辞:17
4. 语言规范:18.5
5. 观后感:13.5
点评:措辞简练,启迪人心。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全诗观点比较有普遍性,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表述的内容稍有不足,因此个性 特征方面稍有欠缺。
2. 有明显的标点符号笔误,“.”应为句号。 因为篇幅较短,而所有的句号都有笔 误,所以更要扣分。
几何人生《诗译游子吟---写在母亲节》
评分:91.5
1. 命题:19
2. 内容:19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5
5. 观后感:17
点评:撰文技巧熟练,言辞富有韵味。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个别词语有明显笔误,例如“如何拿的出手”中“的”字应为“得”字。
2. 个别词语含有非规范字(即国家早已废止的异体字或已简化的繁体字)。
“您却只怕缝的不够塌实” 中的“塌实”这个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 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并于2002年3月31日试行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 表》,属于异形词。应改为“踏实”为宜。
详见: http://www.edu.cn/20011228/3015609.shtml
其中“塌实”这个词被列在这一页: http://www.edu.cn/20011228/3015609_6.shtml
备注: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教育部选取的推荐词形。
春江如蓝《写在母亲节》
评分: 88.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9
5. 观后感:14.5
点评:有真情实感,文笔较为流畅。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文章前面部分提及父母,主体部分却将母亲列为重点表述对象,显得有点以 偏概全。
2. 个别句子有言辞笔误,“整夜的睡不着觉”中“的”字应为“地”字。
月光如水《今生今世,谁是我的亲人》
评分: 84
1. 命题:19
2. 内容:17
3. 文辞:17
4. 语言规范:17
5. 观后感:14
点评:有真情实感,比较注重自我思想活动的描述。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对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比较乏力,如果能联系切身事例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2. 某些句子有明显笔误,例如:
“我却越来越清晰的感觉到”这句中的“越来越清晰的”,应为“越来越清晰地”;
“渐渐的,我自己也习惯了这种说法”这句中的“渐渐的”,应为“渐渐地”。
3. 全文有较多明显的标点符号错误。主要是将省略号误用为“。。。。。。”,以及将“.”当作句号。
无字小笺 《爸爸妈妈的最爱》
评分:85.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7
4. 语言规范:16.5
5. 观后感:15
点评:能切合主题,联系实际事例抒发感情。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全文有较多词语笔误,举例:
“他们老了,老的爱上了"迷魂汤';';------题记”这第一句里“的”字应为“得”字;
“都会让他们笑逐言开”这句中“言”字应为“颜”字;
“爸妈的背驮了”这句中的“驮”字应为“驼”字。
2. 全文有很多标点符号运用错误,主要是将“.”当作句号用。举例如下:
“总是在我们给总结出"闪光点';';之后才结束.”这句里面的双引号、句号都标错;
“我陪爸妈看了CCTV4的电视剧<老娘泪>”这句将“<>”误当作书名号。
水影千子《握一把苍凉》
评分:91.5
1. 命题:19
2. 内容:19
3. 文辞:18.5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7
点评:语句自然流畅,文采斐然。语言较有感染力。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第一自然段,开头没有留空格。
2.个别语句有笔误,举例:
“总是对我呼来呵去脾气异常暴躁而难以对付的人”这句中的“呼来呵去”应改为“呼来喝去”。
“我的父亲,他是多么害怕我不能独自一个人承受生活。”这一句中“害怕”一词不贴切,建议改为“担心”。
松江暮雪《“爱”-献给母亲》
评分:88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9
5. 观后感:14
点评:诗文朗朗上口,寓意深刻。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文章中的“母亲”具泛指意味,文辞带有普遍性,但没有联系自己切身事例进行抒情表述,因而在个性特征方面稍有欠缺。
2.个别词语有笔误,举例:
“博大的可以稀释”这句“博大的”应为“博大得”;
“任由你自由的飞翔;”这句“自由的”应为“自由地”;
“远足后不经意的回首,”这句“不经意的”应为“不经意地”。
枯死的树《母爱》
评分:84.5
1. 命题:19
2. 内容:17
3. 文辞:17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3.55
点评:能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表述,有真情实感。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全文有不少笔误,主要是“得”字每每误用为“的”字。举例:
“依稀只记的母亲在我去姥姥那里的几年”这句中的“只记的”应为“只记得”;
“要我刻意的去回忆,”这句中“刻意的”应为“刻意地”;
“这样的记忆多的如数不过的星斗”这句中“多的”应为“多得”;
“这母爱本就不是能用这支字片语所能描述所能表达的”这句中“支字片语”应为“只字片语”;
2. 有较多标点符号运用方面的错误,较为明显的是将“.”误用为句号。举例:
“我说的只是容貌的差异.”这句中“.”应为句号;
“那时我想来,,可能是母亲爱吃肉了”这句多了一个逗号。
松江暮雪《或许,忘却不是最痛苦的......》
评分:84
1. 命题:19
2. 内容:17
3. 文辞:17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3
点评:体裁别具一格,诗文耐人寻味。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没有注重对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缺少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表述的内容,个性特征方面略显欠缺。
2. 某些句子有笔误,举例:
“如今,我们都过的很好”这句中“过的”应为“过得”;
“您的一言一笑都是那么另人回味”这句中的“另人回味”应为“令人回味”;
“这完美的回归祢补了您并不完美的人生”这句中的“祢补”应为“弥补”。
紫柔幽梦:《[紫柔音画]儿与娘亲的真情对话◆献给全天下的母亲》
评分:86.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7.5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
点评:有真情实感,比较注重语句的押韵。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正如贴主标注,这首诗歌的文字内容来自网络。作品中“母亲”一词具明显的泛指意味,联系自身实际事例的具体内容较为欠缺,个性特征方面较为逊色。
2.作品中为了语句押韵,有明显刻意雕琢的痕迹,例如“乐道津津”、“朝楚暮秦”、“危座正襟”等都属于篡改成语,句子显得不够自然流畅。还好最后一句“您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总算挣脱了“押韵”的桎梏。如果一味追求押韵而将这句表述为“您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之类的句子,会被扣更多的分。
3.个别字词有笔误,例如“不要看你在外面风光的如嘉宾”中“风光的”应更正为“风光得”。
明月别枝惊鹊《五味老爸心中永远的歌》
评分:91.5
1. 命题:19
2. 内容:19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5
5. 观后感:17
点评: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方面较为出采,语言较具感染力。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个别句子有词语笔误,例如“仿佛炸雷般在头顶想起”中的“想起”应为“响起”。
2.某些句子言辞不够贴切,例如:
“尽职尽责和不徇私情成为父亲工作的主流”中的“工作的主流”,建议改为“工作的原则”;
“我毅然拉起一个伙伴的手,坚定地走到家中,拿起水桶,步入了运水的行列。”中的“坚定地走”,建议改为“坚定地奔”或者“坚定地赶”。
心向西方《父亲》
评分:87.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5
点评:能以切身实际事例为铺垫进行抒情表述,语句真实感人。
以下是不足之处列举:
1.个别言辞有笔误,举例如下:
“眼泪一串串的直掉。”这一句中“的”字应改为“地”;
“医生说只要长久持续的服药”这句中“持续的”应该改为“持续地”;
“我只好搬出一大堆书报,据理立争。”这句里的“据理立争”不正确,应为“据理力争”。
2.全文有个别标点符号错误,举例如下:
“爸是那种不贪不污,尽职尽责的“老一辈”工作者。”这一句中的“老一辈”既然要加双引号,那么后面的这一句“爸作为老一辈的工作者”中的“老一辈”也要加上双引号。要么就前后都去掉双引号,这样才显得整体协调。
“掉在桌上的饭粒,菜叶”这句的“饭粒”后面该用顿号,而不是逗号。
不速客《七律(今韵)》
评分:84.5
1. 命题:19
2. 内容:16.5
3. 文辞:17.5
4. 语言规范:18.5
5. 观后感:13
点评: 语言朴实,含意深长。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方面较为不足,内容可以再充实些。
2.诗中颔联和颈联部分不够对仗,语句的锤炼与编排有待斟酌。
心然、云起《离开您的日子——给父亲》
评分:86
1. 命题:19
2. 内容:17.5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3.5
点评:撰文技巧比较熟练,诗韵雅致。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内容较少,缺乏自身实际事例。
2. 可以添加标点符号,尤其是“一段无力的睡眠你消失在遥远蓝色”这一句。
网底之蛙《母亲的泪》
评分:84
1. 命题:19
2. 内容:16.5
3. 文辞:17.5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3
点评: 言简意赅,引人联想。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比较乏力,联系自身实际事例进行表述的内容比较欠缺。
2.从本次活动主题“写给父母的话”的角度出发,再多的话语,再多的注释,再多的文字,都不会让人感到多余。希望帖主能注意到这点。
3. 以网底之蛙兄的能力,仅仅写这么一首小诗,实在有些讨巧。我对此很不满意。
水影千子《春天·父亲》
评分:90.5
1. 命题:19
2. 内容:18.5
3. 文辞:18.5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6.5
点评:语句出采,含意较为深刻。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从语言的规范上讲,还是把标点符号添加上为宜。
珊瑚蟾蜍《```写在、黎明前````》
评分:88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5
点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标题的“...”不规范,没有必要添加。
2.全文有一些明显的标点符号笔误,最明显的是结尾的省略号。其他意见供参考:
“母亲的遥望”后面可以把“、”改为破折号。
临海听沙《母亲节的思念》
评分:87.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5
点评:语言简洁明快,比较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全诗主要表达怀念之情,如果能联系自身实际事例进行主题人物的形象刻画,予人观感会更好。
2.有个别句子出现笔误,举例:
“刻意的不去相信你已不在. ”这一句的“刻意的”应改为“刻意地”,“.”误当作句号。
无尘秋水《爸爸这本书》
评分:91
1. 命题:19
2. 内容:18.5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7.5
点评:主题人物形象刻画较为出采,比喻形象生动,观后令人印象深刻。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个别词语有笔误。
“字和人一样,都要磊落、塌实和端正”中“塌实”一词不够规范,建议改为“踏实”;
(请参考: http://www.edu.cn/20011228/3015609.shtml 其中“塌实”这个词被列在这一页: http://www.edu.cn/20011228/3015609_6.shtml 备注: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教育部选取的推荐词形。)
“那是爸爸一直告戒我的话。”中“告戒”一词有误,应改为“告诫”。
2.标题的“『』”没有必要添加。
隐侠《永远的孩子》
评分:90
1. 命题:19
2. 内容:18.5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6.5
点评:内容真实,语言比较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个别语句有笔误,举例:
“对于这一点,本来有名文规定。”中的“名文规定”有误,应为“明文规定”;
“......能扛男人才能扛得动的重物”这一句“才能”应该去掉。
2.个别语句应注意运用标点符号。文中的“妈妈为我的眼睛操过不少心,印象最深的是一年冬天,家里的牛不知什么原因,眼睛坏了。”可以分为两句话。
依依闲雅《于父母,我给了几许?》
评分:89
1. 命题:19
2. 内容:18.5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5.5
点评:能联系实际事例进行抒情表述,语言较为真挚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个别语句有笔误,举例:
“爸爸妈妈家没有以前去的勤快了,电话自然也少了。”中“去的”应为“去得”。
“看着爸爸妈妈日渐花白的头发,和日渐苍老的身影”中的逗号可以去掉。
隐侠《觉醒》
评分:89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5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5.5
点评:有真情实感,文章结尾部分启迪人心。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一些句子有笔误,举例:
“即使情非得也,也是装模作样做做样子。”这句里的“情非得也”因为“情非得已”;
“妈妈流了很久的泪,默默的,静静的”这句的“默默的”和“静静的”应分别改为“默默地”、“静静地”;
2. 个别句子没有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例如
“如一串钢鞭,抽打在我身上,如一把重锤,砸在我心上”这句要注意分号的运用。
3.个别句子需要修改,例如“她的眼泪比打我骂我还难受”这句。
清林秋意《爱》
评分:88.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5.5
点评:有真情实感,内容比较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言辞中有个别不太恰当的词汇,举例:
“一个精细可爱的小女孩”这句中的“精细”,建议改为“精秀”。
“权作将一份沉沉地来自孩子的手中的小爱”这句中的“小爱”,建议去掉“小”字。
2.“***给妈妈***”和“***给爸爸***”最好还是把“***”改为书名号。这样也有助于贴主的小侄女重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清林秋意《孩子,父亲用一生的幸福为你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评分:84.5
1. 命题:16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5
点评:撰文技巧熟练,内容层层递进,情节比较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文章主要叙述一位父亲为了儿子的幸福而默默付出的故事。从文章标题到许多的情节铺垫乃至篇末向孩子提出的惊心一问,其立意角度都不太契合本次活动“写给父母的文章” 的主题旋律。
2. 文中一些语句有笔误,举例:
“一些美好的文字已经被妻子粗鲁的话语消磨的变质变味。”这句中“消磨的”应改为“消磨得”;
“他逐渐削瘦下去”中“削瘦”一词应改为“消瘦”;
“虽在一个屋檐下却行同陌路。”中“行同陌路”不正确,应为“形同陌路”。
一帘疏雨《公公》
评分:88
1. 命题:18.5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5.5
点评:能从客观实际事例中挖掘题材,为抒发内心感情展开铺垫,语言显得真实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第一自然段中出现几个标点符号的错误,请注意“.”不能当做句号。
2.文中这句“于是,公公就带了老公下地干活,一家人去地里锄玉米苗。”和接下来的“那天,公公、婆婆、大姐和老公四人一起去锄地。”这一句语意重复,显得行文不够简洁。
斜阳飞鸿《怀念阿爸》
评分:89.5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5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6
点评:语言注重联系实际事例,主题人物的形象刻画比较到位,文章令人感动。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一些句子出现笔误,举例:
“日子才能过的问心无愧”中“过的”应改为“过得”;
“不但顺利的度过了专业调整的危机”中“顺利的”应为“顺利地”;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中的“宽于待人”最好还是改为“宽以待人”。
2.一些句子在标点符号这方面出现错误,举例:
“阿爸早年以骄人的成绩考入北京矿大,”这句行文至此,改逗号为句号为宜;
“还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第二张本科文凭,”这一句至此,逗号应改为句号。
采绿羽衣《我的属马情缘之一----老马识途》
评分:91.5
1. 命题:19.5
2. 内容:19
3. 文辞:18.5
4. 语言规范:17.5
5. 观后感:17
点评:叙述比较有条理,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比较成功,语言较具感染力。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个别句子出现字词笔误,举例:
“我怎能感受那饥肠鹿鹿的痛苦呢?”这句“饥肠鹿鹿”应改为“饥肠辘辘”;
“我家只分得几平米宽的一间房”这句“几平米宽的”应改为“几平方米宽的”为宜;
“只有在渴酒时......”这句的“渴”字应改为“喝”字。
2. 文章前面部分已经提及“父亲出生于1954年,现在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后面又有“如今,父亲已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了”这一句,在语意上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
遥远邂逅《忆》
评分:87
1. 命题:19
2. 内容:18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
点评:文笔较为简练,后半部分比较耐人寻味。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文辞中出现一些笔误,举例:
“她用一支蜡烛释放了一束蜡烛的光”这一句的“她”还是改为“你”为宜;
“睡梦中已经没有了那只抚摩我额头的手”这句的“抚摩”一词应改为“抚摸”;
“就象山头的那株山萸薷”这句中的“山萸薷”比较令人费解,我认为此处有笔误,应为“山茱萸”;
“我幽幽的想你”这句“幽幽的”应改为“幽幽地”。
2.从语言的规范性考虑,建议还是诗文中加上标点符号为好。
悠哉猫仙《勤劳的妈妈》
评分:86.5
1. 命题:19
2. 内容:17.5
3. 文辞:17.5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5
点评:注重联系实际事例进行抒情铺垫,有真情实感。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一些语句有出现笔误。修改建议仅供参考。举例:
“我们家是住的环境较好好的红砖小楼”这句建议改为:我们家是住的是环境较好的红砖小楼。
“家里的小花园经常可收获许多自己种瓜果。” 这句建议改为:家里的小花园经常可收获许多自己种的瓜果。
“妈妈不在乐乎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送去。”这句可修改为:妈妈不亦乐乎地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送去了些。
“好吃的不得了”这句“好吃的”应改为“好吃得”。
2.个别段落应注意润笔并运用标点符号。例如这一段:
“家里种了葡萄,妈妈不辞劳苦总把骨头、鸡毛埋进去,葡萄从一楼爬上了三楼,然后妈妈又在葡萄边种上水瓜,两藤缠绵,我们家经常就有葡萄和瓜吃,来不及摘的瓜,妈妈就用来做老瓜络,做洗刷的工具,贼好用。”
琉璃坠儿《平凡的父母,淡淡的爱》
评分:85
1. 命题:18.5
2. 内容:18
3. 文辞:17
4. 语言规范:17
5. 观后感:14.5
点评:比较注重文字纪实,有真情实感。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虽然文章有较多的篇幅用来记述童年往事,但从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考虑,第一自然段就显得可有可无,建议把这段去掉。最后一段的文字有点偏离题意。
2. 全文有较多言辞笔误,举例:
“而父母也会用少有的闲暇陪我匀”中的“我匀”,应为“我们”;
“没有家年华”中的“家年华”,应为“嘉年华”;
“那时可以随心所欲的嗑瓜子便是梦媚以求的事了”中的“梦媚以求”应改为“梦寐以求”;
“在他们羡慕的目光里自豪的宣布”中“自豪的”应该改为“自豪地”;
“趁着随雨天念成麻绳”中的“念”字,应改为“捻”;
“而那时我们还正睡的香”中“睡的香”应改成“睡得香”;
“那时却玩的风风火火的童年便一去不返了”这句至此应用句号结句;
“童年的心里应该满是好玩,好吃的吧”这句的标点符号有欠缺;
“比如。。。。。。。”中的省略号用得不规范。
雨鹤寒梅《坚强的妈妈》
评分:86
1. 命题:19
2. 内容:16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5
5. 观后感:14.5
点评:文章比较注重写实,情节比较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 如果能在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多些描述,文章会更有可读性。
2.个别词汇不够贴切,例如“每当想起母亲那苦涩的笑容和枯燥的双手”中的“枯燥”一词,可以改用“枯糙”、“枯瘦”、“枯皱”等词汇。
缘聚缘散《火车情结》
评分:86
1. 命题:18.5
2. 内容:17.5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
点评:比较注重写实叙述,语言较为朴实。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如果叙述的侧重点放在父亲这边,主题人物的形象就会比较突出。
2.个别语句出现笔误,举例:
“我都油然而生一股亲切温馨地感觉”中“温馨地”应为“温馨的”;
“只是用袖子轻轻地擦拭着眼角。……”后面的省略号没有必要添加。
风浪子《父母颂》
评分:87
1. 命题:19
2. 内容:17.5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5
点评:语言简练,含意较深,雅俗共赏。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母亲像潭清水 教会了我 ——承担。”和“母亲叮嘱我: 勇于将责任 ——承担。”这两句的语意基本相同,如果能在语言上多做变化,诗文就更加有意思。
2. 从语言的规范性上,“心怀清水这潭”这一句可略作修改。
3.文章最后部分应注意使用标点符号为宜。
杨澄《让我再喊一声“妈”》
评分:91
1. 命题:19.5
2. 内容:19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6.5
点评:文章紧扣主题,内容比较丰富,语言比较感人。
以下意见仅供参考:
1.若干语句有笔误,例如:
“家离我的房子很远,有十多公里,您为了能早日装好......”这句中的“早日装好”应改为“早日装修好”;
“吕制的水壶很久没擦了”中“吕制的”应改为“铝制的”;
“无数的记忆通彻心扉。”中的“通彻”应改成“痛彻”。
2.有些语句没有应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较为明显的是第五自然段的这一部分:
“那段日子真是辛苦您了,特别是有一幕,让我至今都感动得流泪。家离我的房子很远,有十多公里,您为了能早日装好,索性晚上就住在那儿,可是房子里啥都没有,只有几块待用的木工板,您就用它做床,然后,冒着零下的气温,从自家扛着被子,舍不得打的,最终等了几辆公交车,才乘上了,下车后,还要走两里路,当您疲惫地到达时,我看见您被勒得通红的手,数九寒天您却满头大汗。”
风荷《哭母》
评分:85
1. 命题:19
2. 内容:16
3. 文辞:18
4. 语言规范:18
5. 观后感:14
点评:语言简练,情融于诗。
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主题人物形象刻画方面较为不足,建议多挖掘题材以充实内容。
2.诗文显得比较短,思路还可以再拓宽些。
备注: 随附《2007华北区第二届《父母之爱重于山》活动评分》表格一份。
(本公子这厢有礼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