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峡江秋叶
收起左侧

重庆杰出人物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冉  樵  子
  
    【冉樵子】(1889~1927)川剧作家。名正梅,号开先。重庆市梁平县人。曾先后就读于成都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成都政法学院。北伐时期,曾出任国民革命军川鄂边防参议员。一生酷爱戏剧,尤以川剧为最。在教中学时,曾将自己编写的川剧剧本当教材。弃官寓居成都后,常为四川著名川剧班社三庆会创作剧本,且与川剧戏圣康子林和肖楷成等过从甚密。创作剧本的特点是以情融景,按情意写词,提高剧情的意境。剧本创作已辑成《梁樵曲本》(上下卷),早年由梁山萃文石印馆出版。《刀笔误》是其代表作,各地剧团屡演不衰,曾有"一曲《刀笔误》,唱遍全巴蜀"之誉。剧本中的《御河桥》、《夕阳楼》、《绛宵楼》、《文君夜奔》等90个剧目,为不少剧团的保留剧目。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刘  伯  承
  
    【刘伯承】(1892~198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重庆市开县人。1911年,参加响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翌年参加四川讨袁军。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等战争中,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16年3月在攻克丰都县城的战斗中左眼中弹致残,在此后大半个世纪中,以"独目将军"闻名于世。1923年在讨伐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争中任东路讨贼军第一指挥官。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12月,与朱德等发动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1927年8月,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1927年冬赴苏联,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夏回国。1932年10月,任军委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红军长征中,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并亲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口,保证了红军北渡金沙江,之后,又率红军第一师在安顺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进入山西,指挥了夜袭阳明堡、袭击七亘村等著名战斗。从1938年起,创建了晋察豫抗日根据地。1940年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9月起,指挥上党战役,一举围歼阎锡山部13个师;接着,挥师东向,发起邯郸战役,歼敌两个军大部,争取了一个军起义。上党、邯郸战役,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组织大兵团作战和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成功经验。1946年6月,与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组织了陇海、定陶、巨野、鄄南、滑县、巨(野)金(乡)鱼(台)和豫北战役。1947年6月底,奉命率10万大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进入大别山,扩大了中原解放区。1948年11月,参与领导了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取得了歼敌55万余人的重大胜利。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后,兼任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市长。同年冬,与邓小平等指挥了西南战役。1950年1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底,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9年后负责军委战略小组工作。曾任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连任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66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故居在开县城南28公里处赵家场华山乡张家坝,保存较好,并安放有部分骨灰。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卢  作  孚
  
    【卢作孚】(1893~1952)实业家。原名魁先,别名思。重庆合川市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四川保路运动。1913年后在江安中学、合川中学、重庆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等校任教。1915年起,在成都《群报》、《川报》任记者、编辑、主笔等职,撰文抨击时弊。1921年,去泸州任永宁道尹公署教育科长。1924年,在成都创办民众通俗教育馆,任馆长。1926年6月,在重庆集资创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以"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作为民生公司的宗旨。1927年初,在北碚出任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肃清峡区匪患;同时,整顿北碚市容,兴建嘉陵江温泉公司(今北温泉公园)和北碚林育场,还在江北建立民生机器厂,开辟渝碚和渝泸航线。1929年夏,兼任川江航务局管理处处长,开始整顿川江航业,迫使外国轮船接受中方管理。1930年9月,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北碚正式成立,出任院长。同期,创办了兼善中学,将峡防局工务股改为三峡染织厂。1932年,辞去峡防团务局局长职务,集中精力主持民生公司。1933年6月,组建天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被推为董事长。1935年10月,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1937年8月,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常务次长兼全国水陆联合运输管理处处长,亲临武汉、宜昌等地具体指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把堆集的物资和人员抢运至后方,又把出川抗战的部队运往前线,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1938年6月,天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北川民业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福公司合并,成立官商合营、路矿合一的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1940年7月任全国粮食局长,设计并推行粮食运输"几何计划",解决大后方粮食转运问题。1944年10月作为中国实业界代表,出席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国际通商会议。回国后,在北碚创办中国西部博物馆。抗战期间,民生公司轮船增加到117艘、驳船31艘;向外投资合办企业94家,兼任了其中十大公司董事长。1945年12月任全国船舶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负责统筹实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复员运输计划,获国民政府授予的一等一级奖章。1946年以中国雇主代表身份,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国际劳工大会。1947年夏开辟天津至青岛,广州至香港、缅甸、新加坡等沿海及近洋航线。1948年民生公司航线遍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1950年6月从香港到达北京,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二次会议;10月,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他组织海外轮船18艘陆续从香港驶回大陆。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北碚文化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1952年2月8日在重庆逝世。毛泽东称赞其为我国四个不能忘记的实业家之一。著作有《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吴  芳  吉
  
    【吴芳吉】(1896~1932)诗人。字碧柳,人称白屋诗人。重庆江津市人。自幼勤奋好学,以神童名闻乡里。1910年进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因抗议一美籍教师无理辱骂中国同学,愤而离校返乡。1914年担任嘉州中学英文教师。1917年至1926年先后在重庆中国公学、西安西北大学、沈阳东北大学讲授国文。1927年应张澜之聘任成都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1929年到重庆筹办重庆大学,后任文科预科主任。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任江津中学校长,多次在重庆演讲,朗诵自己的抗日诗作。同年5月9日逝世。曾自编《白屋吴生诗稿》,后经他人整理,有《白屋先生遗书》、《白屋嘉言》、《白屋家书》、《白屋诗选》等出版。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邓  少  琴
  
    【邓少琴】(1897~1990)学者。原名作楷,字绍勤,中年后以字之谐音作少琴。重庆江津市人。青年时曾供职于重庆《强国报》社、《新蜀报》社、重庆联合中学、省立第二女子师范、江津中学等。30年代,曾任北温泉公园主任、北碚天府煤矿公司经理、重庆川江航务管理处秘书、"成灌嘉峨风景区管理处"筹备处主任、西川通志馆编辑等。40年代,曾任四川大学版本整顿委员会主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西康省通志馆编纂等。抗战期间,杨家骆领导的"中国学典馆"迁渝,邓、杨二人共创北泉图书馆、博物馆。1949年后,受聘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与徐中舒、冯汉骥等共同筹建西南博物院(重庆市博物馆前身),任博物院秘书,主持日常工作。大区撤销后,任重庆市博物馆副馆长,80年代任学术顾问。其学术研究着重于川康地理、川江航运、巴蜀文化、四川金石、重庆地方史等方面。主要著述有《益教汉隶集录》、《重庆市博物馆藏画像砖选集》、《巴蜀史迹探索》、《巴蜀史稿》、《近代川江航运简史》等。主要论文有《西康木雅乡吴王甲尔布考》、《谈西南的岩棺葬制》、《涪陵新出土的巴族铜器和错金编钟》等。手稿有《西南历史地图集》、《西南交通史》、《北泉金石文徵》、《天风阁诗稿》等。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这个贴子最后由峡江秋叶在 2005/05/05 04:47pm 第 4 次编辑]
杨  闇  公
  
    【杨?公】(1898~1927)中共四川党组织主要创建者。重庆市潼南县人。早年参加国民党,从事反袁斗争,后留学日本,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1月12日,在成都与吴玉章等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党,同年秋在重庆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转为中共党员。与吴玉章、童庸生等四川共产主义先驱一道整顿和改组四川国民党组织,实现四川国共合作,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1926年2月任中共重庆地委书记,10月任地委军委书记,年底组织领导顺泸起义。1927年4月6日被刘湘杀害,时年29岁。杨家满门忠烈,其弟杨尚昆1988年至1992年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任国家主席。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方  文  培
  
    【方文培】(1899~1983)植物学家。字植夫。重庆市忠县人。1921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结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1934年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所深造,1937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归国任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直至去世。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百科全书编辑委员、四川大学理科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委员等职。还是荷兰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2年以来,发表植物学专著8部、论文50多篇,发现植物新种100余种,其中由他命名的40多种,是世界上公认的槭树科、杜鹃花科专家。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聂  荣  臻
  
    【聂荣臻】(1899~1992)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字骈福。重庆江津市人。1917年考入江津县立中学。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就读于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同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2月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军事,同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特派员,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被派往重庆,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1927年7月中旬,被周恩来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书记,赴九江准备组织武装起义。同年8月1日,赶赴南昌参加起义,后任起义军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12月,又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1932年4月,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漳州战役。1932年底起,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治委员。到陕北后,率部参加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1936年11月,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参与指挥了平型关战役。1937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3000余人到晋察冀边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从1937年底到1943年秋,在敌后6年的斗争中,领导晋察冀军区粉碎敌人1万兵力以上的10次大规模"围攻"和"扫荡",挫败35次"治安强化运动",共歼日伪军19万人,胜利地创建了华北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市长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组织指挥了正太、清风店和石家庄等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1949年1月,与林彪、罗荣桓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协助林彪指挥平津战役,参与了北平和平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是中共第七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参与领导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在主管尖端武器科研期间,领导研制成功了导弹、原子弹,为中国尖端武器的发展和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故居在江津市吴滩乡郎家村西南750米处。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樊    弘
  
    【樊弘】(1900~1988)经济学家。号止平。重庆永川市人。早年就读于江津中学,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系。1926年,任北京《国民公报》、《中央晚报》编辑、记者,因撰写揭露奉系军阀的文章被捕入狱。1927年,任职于北平社会调查所和重庆中央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潜心研究经济学。1934年后,任河北省立法商学院教授。1937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深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撰写《关于马克思与凯恩斯资本积累、利息率和货币理论的比较研究》。1939年归国后,历任湖南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著有《劳动立法原理》、《工资理论之发展》、《现代货币学》、《两条路》、《批判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等书。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赵  世  炎
  
    【赵世炎】(1901~1927)革命先烈。号国富,笔名施英。重庆市酉阳县人。1915年赴北平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读书。1917年结识李大钊,开始投身新文化运动。1919年当选为附中学生会干事长,组织和领导附中同学投入五四爱国运动,同年7月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后就读于北京法文专修馆,被选为学生会负责人,并主编《平民周刊》、《少年》、《工读》等刊物,曾同毛泽东交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同年与周恩来等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中共中央驻巴黎通讯员。1922年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成立,任中国共产党法国组书记和莫斯科支部委员。1923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先后任中共北平地委书记和北方区委宣传部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任江浙区委组织部部长兼重庆总工会党团书记,以后又任江浙区委第二书记,参与领导了重庆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同年6月任中共江苏省委代书记,7月2日在重庆被国民党逮捕,19日英勇就义,年仅26岁。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周  泽  昭
  
    【周泽昭】(1902~1990)医学家。重庆江津市人。1922年就读于私立同德医学院,1925年转至广州中山大学继续攻读医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年,应聘任南宁军医院外科主任、广西军医学校教育长兼外科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专研战伤,抢救伤病员。1945年到延安,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外科教员。抗战胜利后,调任延安中央医院外科主任,负责中央领导人保健。随军进入北平后任北平医院外科主任。1950年调任第一军医大学校长。1953年至1957年任北京医院院长、外科主任,工作重点是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工作,还为国际友人金日成、德田球一、拉达克里希南等人治过病。1957年任重庆医学院院长兼重庆外科医院院长。1972年,调任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1978年,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顾问,1983年离休。曾编写《两性卫生学》、《婴儿哺育法》,出版了《急救手册》、《战争毒气的病理与治疗》、《野战外科学》等书籍。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第五届中华外科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总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刘  雪  庵
  
    【刘雪庵】(1905~1985)音乐家。笔名晏如、晏青、苏崖。重庆市铜梁县人。1926年入成都私立艺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1929年秋考入重庆私立中华艺术大学,次年秋转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作曲。1934年起,先后在中央航空学校、重庆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重庆新夜报《音乐周刊》任教或做编辑工作。抗战期间,创办抗战音乐刊物《战歌》,并先后在重庆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音乐顾问、中央训练团教员、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副教授、璧山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音乐周刊》主编。1949年后,先后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授。学生时代即创作有《飘零的雪花》、《采莲曲》等作品。30年代创作了钢琴曲《中国组曲》和抗日歌曲《出发》、《前进曲》、《前线去》等。抗战时期先后创作了《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民族至上》、《自由神》、《忆南京》等歌曲,并创作了电影歌曲《中华儿女》、《孤岛天堂》、《保家乡》等,同时为军队创作了《海军军歌》、《空军军歌》。1941年为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谱写全部插曲。1956年,根据古曲《平沙落雁》创作了钢琴曲《飞雁》。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平反。1980年与金山合作,再次为《屈原》重新谱写了插曲和音乐。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李  亚  农
  
    【李亚农】(1906~1962)历史学家。又名旦丘。重庆江津市人。1926年赴日留学。1927年在京都帝国大学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在日本被捕,1932年出狱。1933年回国,任北平中法大学教授。1937年赴重庆任孔德研究所研究员,将精力转到研究中国历史。1941年冬,投笔从戎,赴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任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负责对日本战俘的工作。1942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后,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华东办事处主任、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重庆史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有《铁云藏龟零拾》、《殷契摭佚》(正续编)、《金文研究》、《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殷代社会生活》、《西周与东周》、《中国的封建领主制和地主制》、《李亚农史论集》等书。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彭  光  钦
  
    【彭光钦】(1906~1991)科学家。重庆市长寿县人。1933年获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任德国威廉皇家学会研究员及意大利那波里动物学会研究员。1934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广西医学院、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院校教授和重庆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广西大学教务长。长期从事橡胶研究,对中国橡胶事业有突出贡献。1943年,在广西进行橡胶资源考察,发现薜荔和大叶鹿角果,经保存、凝固、烘干等10项实验,率先研制成最早的中国橡胶制品。同年,组织广西大学"国立橡胶调查队",深入十万大山和北回归线以南桂、滇的6个县市山区普查,发现能生产橡胶的植物110多种。1952年,调广州负责筹建中国第一个热带作物研究所,任一级教授、副所长,后迁海南岛扩充为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1957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1980年,任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深入鼎湖国际生态保护区考察研究实验。先后编著论文6册,共65篇。打破了国际上北纬17度不能种橡胶的传统说法,将橡胶种植北移到了北纬24度的广大地区。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李  伯  钊
  
    【李伯钊】(1911~1985)戏剧家。女。重庆市人。1924年考入重庆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被组织派到重庆大学学习。1926年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与杨尚昆在莫斯科结婚,1930年回到重庆。1931年在闽西革命根据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先后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央苏维埃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1934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中,创作有歌剧《农村曲》和长篇小说《桦树沟》等,先后担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共北方局宣传科长、中共中央文委地方主任科长。1942年入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毕业后任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主任。1948年任华北局文委委员、文联副主席、人民文工团团长。1949年后,任中共北京市委文委书记,筹建了北京市人民艺术剧院,并任第一任院长。1950年写作并组织演出了歌剧《长征》。1951年调任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57年写作出版了《女共产党员》。"文革"中受到迫害。1979年回北京后写出了反映长征的大型话剧《北上》。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妇联第一、二、三届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何  其  芳
  
    【何其芳】(1912~1977)诗人,文学批评家。重庆万州区人。193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曾在天津等地作教师。抗日战争爆发,返回万县。在读大学和教书期间,写过不少作品。出版有散文集《画梦录》及同李广田、卞之琳合著的诗集《汉园集》等。1938年8月去延安,在鲁艺任教,创作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生活是多么广阔》等大量诗歌。后到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重庆《新华日报》副社长等职。1948年初,调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的秘书。1949年后,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人民文学》杂志编委。1953年负责筹建文学研究所,任副所长、所长,兼任《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主编。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工作,写了大量有独特见解的关于我国古典文学的论文和专著。其代表作有《西苑集》、《论〈红楼梦〉》等。1977年病逝后,重庆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何其芳诗稿》,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何其芳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何其芳选集》。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任  应  秋
  
    【任应秋】(1914~1984)医学家。字鸿宾。重庆江津市人。1932年从师刘有余学习中医。1936年就读于重庆中医学院,获名医丁仲英、谢利恒等人指教。1937年7月回江津执医,并担任中学卫生、语文课教师。1944年任《华西医药杂志》主编,是年完成第一部著作《仲景脉法学案》,翌年又编写《任氏传染病学》。1952年到西南卫生部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执教,任教务主任。1953~1957年,先后编写出《脉学研究十讲》、《中医病理学》、《中国医学史略》、《中国医学通俗讲话》、《中医药理学》、《伤寒论语释》、《金匮要略释》、《内经十二讲》等论著。1957年调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从医50余年,培养中医人才数千人,著书37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历任北京中医学院科研办公室主任和古文、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评议组成员等职。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方    敬
  
    【方敬】(1914~1996)诗人。重庆万州区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外语系。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1949年,先后在成都、昆明、桂林、贵阳、重庆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及革命文学创作活动。1949年后任西南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教务长、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重庆作家协会、重庆市文联主席、名誉主席等职。自30年代起,先后出版有诗集《雨景》、《声音》、《行吟的歌》、《多难者的短曲》、《拾穗集》、《飞鸟的影子》、《花的种子》,散文集《风尘集》、《保护色》、《生之胜利》、《记忆与忘却》、《花环集》、《何其芳散记》(与何频加合著)、《方敬选集》,以及翻译著作等多种。其代表作有《高楼赋》、《祝愿赋》、《生命赋》、《季节赋》等。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这个贴子最后由峡江秋叶在 2005/05/05 04:42pm 第 1 次编辑]
钟  惦  棐
  
    【钟惦棐】(1919~1987)电影评论家。原名钟永发。重庆江津市人。少年时就读于江津中学。1937年11月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次年转入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去敌后,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任教。1943年后到冀中游击区工作。1948年调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次年调文化部筹建艺术局。1952年调中宣部工作。1957年,因在《文艺报》发表《电影的锣鼓》,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9年复出后,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撰写了100余万字的理论、评论和美学论文,文笔犀利,开创中国影评一代新风;并创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亲自培养、扶持了一批影评新人。先后出版有《陆沉集》、《起博书》、《电影的锣鼓》、《电影策》等书。历任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宣部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杰出人物谱

沙    鸥
  
    【沙鸥】(1922~1994)诗人。原名王世达。重庆市人。1940年用沙鸥笔名开始发表作品。1946年大学毕业后到重庆参与主编《新诗歌》与《春草诗丛》。1949年后调北京《新民报》工作,同时和王亚平主编《大众诗歌》。1951年调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工作。1957年在《诗刊》担任编委。1962年调黑龙江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后主持编辑《北方文学》。1986年离休后定居重庆。出版有《农村的歌》、《故乡》、《初雪》、《梅》、《情诗》、《失恋者》、《寻人记》等诗集31种,诗论4集,散文2集。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重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16 05:26 , Processed in 0.0847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