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语
收起左侧

[风土人情] 也谈红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1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语在 2004/07/17 11:21pm 第 1 次编辑]

[ra]http://www.ykyz.net/yuwen/Tupian/200382994127160.mp3[/ra]
题帕三绝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
【脂砚斋——红颜素心】
不禁想到脂砚斋,关于脂砚斋,学界多有争论,但我不是学者,我宁愿相信她是一位红颜女子。
“脂砚斋”这个名字,出自薛素素脂砚:“砚盒底有小楷书款‘万历癸酉姑苏吴万有造’,盒盖内刻细暗花纹薛素素肖像,出于仇十洲之女仇珠的手笔。旁题‘红颜素心’四字篆文;砚边刻隶书小字‘脂砚斋所珍之砚其永保’。”
有人宣称能够对这块砚进行“证伪”,但这与我无干——我无须借此装点“学富”的门面,更不是古董商,需要琢磨真伪间价格的落差。
只是喜爱世间存在这样一方砚台——“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下笔迅扫,各具意态。又善驰马挟弹,能以两弹先后发,使后弹击前弹,碎于空中”……慧黠的名妓薛素素,“仇十洲之女仇珠”——想着都对此砚神往……:)

红楼中亦用仇十洲的画来比宝琴,“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
而“红颜素心”四字,又是怎样的坚执与清雅,叫人如何不喜欢!正如我万分喜爱坎坷历遍,生死看穿后,情真如水的容颜,和沧桑阅满,红尘翻滚后,明净似星的双眸。脂砚斋——这神秘的女子,她曾最接近先生的伟大,先生伟大中的冷峻,冷峻中的温情。
这番想象不必理会任何繁琐的考证:就是这样的一位好女子,在先生生命的秋天里,与他慎重沉稳地相爱。虽然二人的心,都早已不复少年时单纯而热烈的那一颗。
红楼一梦,如今万人钦仰。而当日当时,也许只有她,径携“不尽情理之妙评”,来对先生““不尽情理之痴文”;也许,生活的艰难困苦,曾令先生想过弃置;而彻悟的空茫悲哀,又曾令先生想过弃绝。割不断的放不下的,也许只是身畔的她,凝作冰雪墨的珠泪暗洒。
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17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下面引用由萧烟南亭2004/07/17 02:10pm 发表的内容:
先不圆说了
不知你看过李公的《十二楼》么、、、?
刚才在续写一段文字,未好好回萧烟南亭的帖子。《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除在河南待过几年,一生都在江苏度过——他鄙薄时文,无意于功名,是一位学识广博的学者。
《镜》历时二十载始成,全书以武则天时期为背景。百花仙子受贬,降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唐敖随妻兄林子洋出海,经历了三十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山海经》大都有记载。游历部分在前五十回。
后五十回起,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一百名花神托生的女子皆中。女子们多次聚会欢宴,表演琴棋书画百戏之类,于欢娱之中显现才学……此中,可见李汝珍对音韵之学有着相当精深的研究。
知道李公著有《李氏音鉴》、《受子谱》等,未看过《十二楼》,兄可否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17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引红尘文“还有一点,那时一点也不喜欢黛玉,因为她本身除了美貌,并不是讨人喜欢的性情。年纪稍长才知道她的可爱之处就是一个“真”字。。。”
如红尘般,少时看红楼,不喜欢黛玉的性情,觉得多心的人很可怕——及至年长,慢慢读懂了(其实也常常一知半解),体会出面对宝玉时,黛玉的那些话全是因为在意——“一样花开为底迟?”一个孤女,生存在贾府这个大家庭中,她的心事,该向谁诉说……
都说黛玉冷,孤傲。但其实。黛玉是外冷内热,别的不说,单看她教香菱时那样的诲人不倦就知道了。对宝玉的一番痴情就更别说了……
慧黠而雅噱,林妹妹的可爱还在于偶尔自然后显露的天真。整本红楼,林妹妹开心的时刻屈指可数,然则就只是这寥寥几次,其惠质兰心足以让群芳失色。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傲女孩,处处小心,时时谨慎,躲在青翠的竹林里呵护着那仅存的自尊。难得有真正放开自己的时候,除了偶尔在宝玉面前,再就是刘姥姥来的时候——她笑了,在大观园里,当我好容易对她的哭习以为常的时候,她得笑又再次让人潸然泪下。
高鄂的才情比不得曹先生,他让我们有了太多的遗憾——黛玉焚稿而逝,还算续得比较好,但一边却是疯傻的宝玉被骗着入洞房,太戏剧化了。还安排了潇湘鬼哭——这又是怎样得蛇足?
转眼百年,多少人真的相信,三生石畔,有一株仙草,名唤绛珠……且留一叹……
(黛玉是至爱,虽写过很多关于黛玉的文字,总觉得青涩——怕任何一种评论都是唐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1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4/07/17 02:55pm 发表的内容:
《红楼梦》我看的遍数不及我看的《飘》、《傲慢与偏见》等名著,或许是因为小画书、电影和电视剧的印象深吧,没有成家前,常常在灯下和母亲一边看着电视一边聊着红楼,感慨着众多的女儿的不幸。最初关于《红》的 ...
多谢凝月贴来佳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17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史太君】
   第二回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道,长子代善娶的便是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
   读到这里,眼前分明是一个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少女。
   笑声如银铃轻摆,腰肢似弱柳扶风。与兄弟姐妹在枕霞阁里玩耍嘻闹,背不出书来,恐怕也少不了先生的一顿板子。
   也就是一瞬,史家小姐没有了,有的是贾家太夫人。鬓发如银,身材臃肿。几十年,每日对镜,倒也不觉得什么。只是若是来个几十年不见的老亲,必是大发感慨。
   几十年前的老太太,那时恐怕只能叫少奶奶。也必是像凤姐一样,每日里风风火火,一大家子百十口人,上有几层公婆,下有儿女侄甥,奴仆丫头,中间大姑子小姑子,小叔大伯一堆。经她手的大事小情,恐怕只比凤姐多,不比凤姐少。
   身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的长裙,是正红色,这是她的身份,她是贵妇,她是正室,头戴金丝八宝髻,朝阳五凤珠,满身珠翠,珠光宝气。
    那时,她的家还在金陵,那里大概也有一个像大观园一样的园子吧。一路上,她与一群年纪相仿的女孩说笑,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她的步子轻盈,自信。她挥手摇头间,透露出无限妩媚,还有精明。
   轻移莲步,优雅地拉起罗裙,跨过门槛,走进正厅,那里有自己的公婆,还有远道而来的客人。虽人多,虽都是生人,但她一点不怯场,她谈笑自如,应对得体,举止大方。看着客人眼中的赞叹,公婆的赏识,丈夫的骄傲,妯娌姑嫂的忌妒,她心内倨傲地冷哼:我是谁?我是金陵史家的公侯小姐!
   几十年后,她也有儿媳妇,也成婆婆了,再后来,她还有了孙媳妇,重孙媳妇。端坐在原本婆婆坐的正厅里,冷眼望着什么事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大儿媳,满腹计谋,却又装愚守拙的小儿媳,再后来,来了一个与她年轻时相似的孙媳妇。
   她知道凤姐的一切动机、手段,因为,这些也都是她当年每日要做的事。
   只是,也不想点破,就这样吧。
   从凤姐身上,依稀看到了昨日,那个史家小姐。
  有句话,叫做:一回首,已是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7-18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看来我真的是不必再去看红楼了,只是麻烦了小语。
    奉上清茶一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5 08:35
  • 签到天数: 4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4-7-18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红楼梦》作者非曹雪芹
    联合晚报 (2004-07-17)
      (辽沈晚报讯)辽宁两学者研究6年后论证,中国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红楼梦》原书的楔子中有一段话,它告诉读者,《红楼梦》来源于石头上所记的故事,由空空道人抄录下来,经曹雪芹修改、增删后编撰成书。
      百年以来,关于曹雪芹是否是《红楼梦》作者的争论从未停止,即使到了近代,专家们陆续肯定了曹雪芹就是《红楼梦》的作者,但是又有研究者注意到《红楼梦》所表现出的士大夫生活细节与曹雪芹的坎坷生平相对照有着不符之处。
      最近,抚顺市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傅波和抚顺市地方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抚顺市政府处级调研员钟长山历经6年研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吴梅村是《红楼梦》全书120回的真正作者,曹雪芹“只是《红楼梦》前80回的重要增删、编修者”。

    这是今天看见的一篇文章,也放在这里吧。其实我们不管作者是谁,黛玉还是黛玉,宝玉还是宝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1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曾听小语提过脂砚斋,还记得小语当时说很想看看仇珠画的薛素素肖像。你猜我当时怎么想,这小姑娘,真对红楼入迷了……
    今天看小语的这一篇【脂砚斋——红颜素心】,最后有一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小语也是“红颜素心”。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2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下面引用由吟风听月2004/07/18 11:24am 发表的内容:
    《红楼梦》作者非曹雪芹
    联合晚报 (2004-07-17)
      (辽沈晚报讯)辽宁两学者研究6年后论证,中国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
      《红楼梦》原书的楔子中有一段话,它告诉读者,《红楼梦》来源于石头 ...
    一部红楼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关于作者历来争论亦多,还有人经过考证说作者是明末的一位王子……
    谢吟风贴来此篇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22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共六首)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录六首红楼中咏白海棠诗,小语不妨点评一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2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这六首咏白海棠诗,若论文辞风流,当首推黛玉,最喜那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海棠之“白”竟显得如此绚丽多姿。只是,七律最忌纤弱,黛玉所作奇巧有之,但又伤在巧,所以,以七律来看,反倒不如宝钗所作的了。
    宝钗所作含蓄内敛,“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二句将白海棠的内在气韵都写出来了,且有古人风致。
    湘云的两首,顽皮可爱,朴素中见真情,毫无雕琢痕迹, 畅然一体如混金璞玉,可作压卷之作,但文采逊于钗黛。只是,有一处总觉疑惑——“宿雨还添泪一痕”、“雨渍添来隔宿痕”,意太接近,有才力不继之感……曹公如此写何意呢?
    宝玉、探春所作,其中也有可取,如探春的“月有痕”三字,宝玉的“晓风”句……只是,与其他几首相比,逊色了……

    远箫给小语出了难题,勉力评之,似有牵强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25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读了几遍《红楼》,仍无倦意。读得忘情处,随黛玉落泪,为香菱不平。看众香作诗,赏满园风光。心中虽有万千情愫,无奈口拙笔锈,从未成文!
    看着小语你的细腻文字,不禁叹你的才情,赞你的文笔!我会做你忠实的观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2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Flash: http://swf.ttpic.com/ttpic/fl_16/0072.swf

    提到《红楼梦》,陌生而熟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时候就爱上了红学,可是走向社会多年后的今天,正如群众的一联所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逐渐已经把她淡忘了。但是她永远是刻在我心中的梦,我的第一个QQ网名叫 通灵宝玉,第一次聊天就选择了一个叫降珠凡草南京大学的女孩,我用拼音好慢的速度刚刚打出几句话就赢得了她的2个字:经典。我几乎还记得和她第一次聊的为数不多的话。不久后我那个QQ丢了,和她也失去了联系,换的网名改成了怡红快绿。。。与红楼的事情很多,不多谈了:)
    我现在还记得红楼梦中的不少诗词,特别是《芙蓉女儿诔》的开头“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印象尤新。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好圣洁的精灵。“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垅中,女儿命薄!汝南斑斑泪血,洒向西风,梓泽默默余衷,诉凭冷月。。。”肝肠寸断。

    红楼一梦演痴情,可怜风月债难清。一场幽梦终难醒,梦醒仍是叹悲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2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现在都还有网友叫我宝哥哥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7-2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下面引用由小语2004/07/23 10:36pm 发表的内容:
    这六首咏白海棠诗,若论文辞风流,当首推黛玉,最喜那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海棠之“白”竟显得如此绚丽多姿。只是,七律最忌纤弱,黛玉所作奇巧有之,但又伤在巧,所以,以七律来看,反倒不如 ...
    小语此番评论并无牵强意,太谦了。
    在“皇城根”见到小语评宝琴的十首怀古和黛玉的五美吟,干脆移过来吧呵呵
    (对了,以前看过你的一些文章,比如有两篇写扬州的,印象很深,想再读,整理一下发出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30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下面引用由秦时月2004/07/26 09:18pm 发表的内容:
    (swf.ttpic.com/ttpic/fl_16/0072.swf)
    提到《红楼梦》,陌生而熟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时候就爱上了红学,可是走向社会多年后的今天,正如群众的一联所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逐渐已经把她淡 ...
    谢过秦月!!
    秦月帖子曾一篇篇细细拜读,感觉秦月确似“宝哥哥”——初看秦月帖只觉秦月恁地有MM缘,细看明白秦月实是以真心待人,对网上诸多相遇以珍惜待之……
    此帖只是看红楼后的一些零碎感受,有秦月赋诗,幸甚至哉!  小语在此真心言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7-3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下面引用由远箫如梦2004/07/26 11:36pm 发表的内容:
    小语此番评论并无牵强意,太谦了。
    在“皇城根”见到小语评宝琴的十首怀古和黛玉的五美吟,干脆移过来吧呵呵
    (对了,以前看过你的一些文章,比如有两篇写扬州的,印象很深,想再读,整理一下发出来吧)
    许是对杜牧诗印象太深了,相似的主题一写再写,只可惜最早那篇《青衫何处》连原稿都找不着了……
    前段时间又从另一叙述角度写了篇《二十四桥明月夜》,待会就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4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4/08/05 06:07am 第 7 次编辑]

      [前言]久不来江南水乡,竞然不知道小语在这儿有个《也谈红楼》的帖子。小语谈红楼颇具专业水平,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很喜欢读红楼,也爱与人讨论红楼。平时读红楼有些杂感,录在这儿与诸位好读红楼的朋友讨论吧。
    ---------------------------------------------
    一、薛蟠是个童工
    1、“薛公子,幼年丧父”,好可怜呀。他出来做事的时候才14岁,是个户部挂名的公务员,任采办一职,凡事让下属办。(注:挂名拿工资,不知是否与我们单位的鸟人一样。)见红楼第四回。他15岁杀人抢亲(算不算少年犯?)。他举拳打死了18岁的情敌冯渊。抢了香菱(十二、三岁)。犯了官司,就携妈妈和13岁的妹妹薛宝钗来到了贾府。当年,宝玉是12岁,黛玉是11岁,鉴之未明,也许有误?
    2、红楼第九回载,宝玉和秦钟上学时,都是13岁。而当年,薛蟠是15岁。学校内有两名少年,昵名“玉爱”和“香怜”。交笔友最多,未知真名是谁?薛蟠是否当上了体育委员兼护花使者?(注:秦钟上学时谈恋爱,与智能两人16岁殉情死。)还有同学贾蔷16岁。那么,这个班从13岁到16岁的都有,是否老师用了复式教学?(注:贾蔷17岁时做了戏班子的作头。呵呵,有趣)
    3、宝玉上学时,带了三个喽罗和一名书童,一名扫红,二名锄药,三名墨雨,书童是茗烟。上学时,这四人是否在传达室或门房休息吗?要不然,宝玉与同学打架时,怎么会一下子都到了呢?(见第九回)
    二、小红的位置
    1、看了红楼第二十四回,小红与其他几个丫环在宝玉面前争宠。既使微贱如婢女,也有位置之争。秋纹骂小红“你也拿那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让我想起了说阿Q不配姓赵的赵太爷。
    2、小红叫林红玉,16岁进贾府。她找对象,开始想找宝玉,后来吃了秋纹、碧痕一顿臭骂,就转过来追贾芸。
    三、红楼论禅
    1、第九十一回有一段宝玉和黛玉二人论禅的内容。摘要如下:
        黛玉:“原是有了我,便有了人,有了人,便有无数的烦恼出来,恐 怖、颠倒、梦想,更有许多缠碍。”这是讲有“我”便有“人”,有“人”便有“恼”。
        黛玉: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她好,她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她好,她偏和你好,你怎么样?这是讲四组人际关系的状态:前儿与如今,今儿与后来,偏与不偏,和与不和。讲三个层次的意思,和与分,主动与被动,过去、现在与将来。
        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只听见檐外老鸹呱呱的叫了几声,便飞向东南上去,宝玉道:“不知主何吉凶。”黛玉道:“人有吉凶事,不在鸟声中。”
        黛玉问话,层层剥茧。宝玉答语,颇有禅机。而黛玉则说到“水止珠沉”,宝玉则说到“有如三宝”。两人结局,于斯可见。此老鸹之所以一连几声,飞向东南去了。
    2、《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比较集中地写了禅,“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宝玉偈云:“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不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寄生草》词云: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黛玉发问:‘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宝玉回答不上来,三个女孩子拍手嘲笑他:‘这样钝愚,还参禅呢。’黛玉又给宝玉的偈语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宝钗则讲了五祖弘忍黄梅传法,神秀和慧能两首偈语争胜的禅宗故事。
      宝玉参禅的缘,就是自身陷入与黛玉、湘云之间的感情纠缠,即宝玉的“自体”与“外界”发生“感触”,引发苦恼,引发对人生作感悟参究。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对“苦恼”的人生现世觉悟以后,是走向“虚无彼岸”还是走向对“现世此岸”更执着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8-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4/08/05 06:20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小语2004/07/17 02:58pm 发表的内容:题帕三绝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试,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的《题帕诗》三首。在平仄上凡有变异之处,皆是为艺术表达的需要。试析之:
    其一。以问答的形式,上联写自已素昔爱哭,但不敢下视为谁而哭。下联转入本题:直到宝玉赠帕,才鼓励她正视自已的爱情。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她是为还泪而来,绛珠即血泪。诗中入声字是泪、幅、得。多用入声字,一方面使全诗基调沉重、低咽。另一方面表现了姑苏女儿的乡音特色。上联出句的第一字(眼)为仄声,与标准式不合,但是以变调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其二。写她镇日为爱情流泪。她以“珠”、“玉”代称眼泪,一个“偷”字,写出不能也不敢主动去爱的痛苦。而这,也是她镇日流泪的根源。绛珠的“爱、喜、悲、惧、愧”都留在这两块珍贵的爱情信物(帕)的点点斑斑的泪渍上。出句的每三字(袖)与对句的第一字(任)都是仄声,与标准式不符。但是读来哽咽铿锵,非常感人。诗中入声字有:玉、日、拂。
    其三。黛玉将自已的血泪与湘妃染竹成斑的血泪相比。湘竹是湘妃爱情的见证,自已窗前的千竿竹,也将成为她坚贞爱情的见语证。这首诗是仄起不入韵的标准式。诗中入声字有:迹、亦、竹、识、渍。
    三首《题帕诗》层层深入----写她从不敢表白到敢于承认;到镇日偷潸;再到为爱情献身。三首诗的诗眼是一个“泪”字。[/SIZ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8-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红楼

    铁马君自薛蟠处引证众人的年龄,视角独特,下笔亦有趣。说到年龄,想起曾看过一早期红楼版本——林进贾府,当王熙凤问林多大,回曰“十三”。而今日所见之版本均删掉了此句……
    再说王熙凤,王死时也只二十七八岁,按黛玉进府十年计,黛玉进府时她也只有十六七岁,就能八面玲珑,不怒而威,也确实另人佩服了^_^
    红楼论禅那几段看过许多遍,每看到“水止珠沉”、“有如三宝”便叹息不止。
    说到小红,前段时间也写了段,只是还没写完,完成了再贴出来与君讨论~~~:)
    铁马君对题帕三绝的评论,细细读后深深叹服……解到如此程度,君可称一红痴!:)
    能有君如此评论,此帖幸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4 23:41 , Processed in 0.0827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