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铁马云雕
收起左侧

铁马学诗笔记(1~26)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一池春水2005/04/27 09:38pm 发表的内容:
生计须承千百万,春雨小楼梦还在。
-------先生你难为我了 :)
繁华不过云烟去,心中长存诗半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铁马又在读《随园诗话》啦?前些天小语还在说随园呢。
这种读诗的精神,要得。我也经常看,多半是随看随抛,没留下多少,以后要学学铁马,也要学会做笔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5/04/28 12:12pm 第 2 次编辑]

14、“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这是龚自珍的诗。《别黄蓉石比部玉阶(蓉石,番禺人)》。 记得有个网友叫温文狂侠,也有人叫秦时月。黄蓉石的亦儒亦侠,是中国传统书生的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有笔有剑有肝胆,亦狂亦侠亦温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4/28 12:06pm 发表的内容:
14、“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这是龚自珍的诗。《别黄蓉石比部玉阶(蓉石,番禺人)》。 记得有个网友叫温文狂侠,也有人叫秦时月。黄蓉石的亦儒亦侠,是中国传统 ...
脑壳不好用了,看到这个14想到哪里看过一个人号称是“诗侠”(类似于什么“诗仙”、“诗圣”、“诗鬼”之类的称呼),刚才搜索了一番,才知道这个人叫刘过,是辛弃疾的徒弟,怎么和我印象中的差得这么远。
我觉得,诗人里面真正有侠气的是龚自珍,说不好为什么,只是一个感觉。爱酒、爱剑、爱马的大有人在,但是多半是时刻准备着当一个“百夫长”,那一身的“文武艺”也是时刻准备“卖与帝王家”的,就是没有那种啥都不为的“路见不平一声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4/27 07:55pm 发表的内容:
5、有人比较苏东坡和黄庭坚两人的诗,“苏诗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去。黄诗如女子见人,先有许多妆裹作相。”
赫赫,想到那则词话了:“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少女,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绰板,抱铁琵琶唱大江东去也。”
有人说这个比喻是在拍马屁,于诗可能是,于词就未见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4/27 07:55pm 发表的内容:
7、好诗!“南郊风物是谁真?不在山巅与水滨。仰首欲攀低首拜,长干一塔一诗人。”意思是南门之外有什么可以称颂的风雅景物呢?即不是重峦叠翠的山峰之上,也不在流水潺潺的河水之滨。仰起头来极想攀援上去,低下头来谦心下拜。这景物原来是一座高塔,一位诗人。
有人向一个山东人吹嘘说自己家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中间打逗号的时候顺便问了一下山东人山东有什么?山东人道:“也没什么啦,一山一水一圣人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4/27 07:55pm 发表的内容:
9、意境阔的诗句,“山远始为容,江奔地欲随。”意思是山从远处看,方显出它全部的形容,大江奔流,大地似乎要随之奔走。
《蕙风词话》中说:“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赫赫,“山远始为容,江奔地欲随。”仅占“大”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这个贴子最后由铁马云雕在 2005/04/28 05:4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5/04/28 04:46pm 发表的内容:
脑壳不好用了,看到这个14想到哪里看过一个人号称是“诗侠”(类似于什么“诗仙”、“诗圣”、“诗鬼”之类的称呼),刚才搜索了一番,才知道这个人叫刘过,是辛弃疾的徒弟,怎么和我印象中的差得这么远。
我觉 ...
“萧”、“剑”是龚自珍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意象。“箫”、“剑”对举的诗句在他的创作中俯拾皆是。如“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按剑因谁怒?寻箫思不堪。”而“沉思十五年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的句子更是集中地道出了作者性格特征中极为矛盾然而又是和谐统一的两面。
“箫”是古典诗歌中极富脂粉味的意象,充满儿女之间的相思柔情,寄寓着绵绵的幽思与哀怨,而“剑”又是极具阳刚之气的兵器,象征七尺男儿的豪情壮志。一柔一刚,一张一弛,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龚自珍的思想是出入于儒侠之间的,他期盼积极入世,胸怀改革变法的宏图远志,但更多的时候却又是孤独悒郁的,常在佛学、音乐中寻找人生的寄托。
“萧心”与“剑名”正是作者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诗人曾在《漫感》一诗中诉说了这样的心声:“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哀婉的“箫声”与狂放的“剑骨”也同时构成了龚词绵丽而不消沉、豪放而不悲切的艺术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5/04/28 05:22pm 发表的内容:
《蕙风词话》中说:“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赫赫,“山远始为容,江奔地欲随。”仅占“大”字。
诗句中意境“大”的句子:老杜的“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好帖子啊,细细学习一下。
凡意遥境阔的诗句我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我喜欢那些无端得来的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8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无端心事无端问,花样年华水样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9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4/28 05:44pm 发表的内容:
“萧”、“剑”是龚自珍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两个意象。“箫”、“剑”对举的诗句在他的创作中俯拾皆是。如“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按剑因谁怒?寻箫思不堪 ...
对了,就是这个。
哎,说什么来着?还真的就是脑壳不好用,“萧”、“剑”,一见到这两个字就想起来了。江苏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香港)出过一套丛书《诗词坊》,是金性尧主编的,其中一本是《剑气箫心》,作者叫什么“镇远”来着。
凭着十几年前的一个“诗侠”的印象乱搜索,出来一个完全不认识的“刘过”,赫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5/04/28 08:35am 发表的内容:
铁马又在读《随园诗话》啦?前些天小语还在说随园呢。
这种读诗的精神,要得。我也经常看,多半是随看随抛,没留下多少,以后要学学铁马,也要学会做笔记。
那天初读帖时,便不由想,若七月来,一定会看出铁马在品读《随园诗话》。呵呵,果然果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9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已经更新到16了,极好极好,又能一赏新内容。
说到这禅趣诗,记得随园诗话里提到一位墨禅(应该是这个名吧)和尚,记得有一句“月白鸟疑昼,山空树欲秋”,还有一句“山到寺门深”,虽浅,意却极深。

“花开花落僧贫富,云来云去客往还”,这是郑板桥写的。
“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也是悠然出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七月在野2005/04/28 04:46p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诗人里面真正有侠气的是龚自珍,说不好为什么,只是一个感觉。爱酒、爱剑、爱马的大有人在,但是多半是时刻准备着当一个“百夫长”,那一身的“文武艺”也是时刻准备“卖与帝王家”的,就是没有那种啥都不为的“路见不平一声吼”。
刘琨,刘越石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9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小语2005/04/29 01:57pm 发表的内容:
刘琨,刘越石如何?
刘琨,刘越石几时卸甲的?那身战袍在身上披着,人家一看就是个练家子,怎么行走江湖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4/27 07:55pm 发表的内容: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的诗句。意思是无边无际的树木在劲烈秋风的吹打下,叶子飒飒地落下,没有尽头的长江波涛滚滚而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旧事物恶势力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事物、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那么这句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古台》其实它的精神内涵是一样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其实也不过是长江岸边的一棵树一片树叶,一棵树能有多长的寿命?一片树叶能有多长的寿命?那么对于滚滚的长江,对于无尽的长江来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应该说是没有希望没有价值的。但是你只要把无边的落木融入到滚滚的长江当中,从精神上和滚滚的长江融为一体,那么你就获得了永恒。你不要只想到你自己是一片落叶,是没有价值的,你还要看到这滚滚的长江,这无尽的长江。这就是在给我们指出了悲剧困境的同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出路。
这是冷教授讲座的笔记。
“无边落木”和“滚滚长江”在此刻都是外物,是刹那生命和永恒宇宙的矛盾,虽然在同一时刻涌入诗人眼中,但是诗人心中还是矛盾着的。任何“融入”的企图,都将化“悲剧”为“喜剧”,或者陷入到更深的“悲剧”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马学诗笔记(1~26)

下面引用由铁马云雕2005/04/27 07:55pm 发表的内容:
16、禅趣诗,“月斜人影忽在水,风过秋声正满山。”意思是月亮斜照人影倒映水中,风吹过去满山都是秋意。“大星高出树,残月细流溪。”意思是大的星辰高高地挂在树的上空,残月照着细细的溪水。
赫赫,初一看“大星”两个字忽然灵机一动,哎?这“大星”会不会也是“月亮”?底气很不足,好像没有听说过把月亮叫做什么“星”的,大约是不对的,估计是“太白金星”了。
“月朗星稀”呀?怎么“残月”也搞得“星稀”了?莫不是现代人写的?环境污染了,轻易看不到满天星斗了?
我读诗又认真,又肯思考吧,赫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9 07:02 , Processed in 0.0813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