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4-2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今夜
下面引用由紫桑在 2007/04/22 20:23 发表的内容:
回枫斑斑:
河边的石头长着青苔的记忆 这句 你想突出的是记忆是对的,但是石头长出青苔的记忆不太合逻辑,虽说诗歌允许有点不通或断句,但会影响诗歌的流畅性和自然性,河边的石头上爬着记忆的青苔或爬满了记忆的青苔 ... 从逻辑上来讲,石头的确是长不出记忆的,这里的"石头","长着","记忆"等词看上去有点怪,我运用了借喻,夸张,意向组接等诗歌创作手法......
逻辑:是一种常用的推断手法,比如说你可以由看到的A推断出B或是C.逻辑学也包括太多的规律,比如说什么同一律啊,矛盾律啊等等(现在差不多忘干净了).在文学创作上,小说剧本散文等作品不合逻辑会被人笑掉大牙,但在诗歌创作上,有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一定是好作用. 举个例子"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个最简单了,黄鹂鸣翠柳是个什么句式?被动还是主动? 说是被动,翠柳被黄鹂鸣叫,说是主动,黄鹂鸣叫翠柳.似乎都说不过去,那么我们就不能以平常的逻辑来理解这句诗了,深入意境里,来看他的意向组接,带给我们的是一副生动的画面.
当然,我举这个例子只是简单的来阐述一下关于逻辑在诗歌中的运用,我自己可不敢和杜甫相提并论,呵呵
不过,紫桑斑竹的建议很是可取,我会斟酌,再次谢谢.感谢紫桑斑竹的细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