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春之林華
收起左侧

温总理引用的唐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还很无聊~~~~
淡泊红尘 发表于 2009-3-16 00:30

身边似缺了什么~我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哇凉哇凉滴~~~伤心事能不能表提?
你水灌得真慢~~~
干嘛还不睡啊?明个不用开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哇凉哇凉滴~~~伤心事能不能表提?
你水灌得真慢~~~
干嘛还不睡啊?明个不用开工吗?
淡泊红尘 发表于 2009-3-16 00:46

没有要提的意思~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忙~下次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记得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额记得唐诗一两首,这可如何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年年引用诗词~~~

今年更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嗥~~~~~~~~~~~~~~~~~~~~~
窗纱飞扬 发表于 2009-3-16 03:12


你如何这种声响?

难不成你蔑视总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如何这种声响?

难不成你蔑视总理????
灯塔河边 发表于 2009-3-16 03:14


我这是为明年的春天激动,发出狼嚎的声音~笨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是为明年的春天激动,发出狼嚎的声音~笨蛋`
窗纱飞扬 发表于 2009-3-16 03:17


这点你要是不说明白,很不容易理解到~~

你发出的任何声音最好有个说明~

这样是对大家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总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点你要是不说明白,很不容易理解到~~

你发出的任何声音最好有个说明~

这样是对大家负责~~
灯塔河边 发表于 2009-3-16 03:30


这是我去年常发出的声音,咋就你不明白呢?

下次我发出嚎~~~~~~~~~~~~~~的声音,怎样?

更加有魄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11

本帖最后由 花妖 于 2009-3-16 03:37 编辑

近期似乎有说过关于改革创新,变革的诗,总理
温家宝答记者问诗句剖析 借王安石变法名言言志

引用诗句一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温家宝: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出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宋史·王安石列传》。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着名的“三不足”论断。

  大意: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

  引用诗句二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温家宝: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局势的变化和走势,及时、灵活地采取对策,并且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方向和力度,使经济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又能解决大约一千万的就业人口问题,还能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 至于结果怎么样,要到明年的3月份我再给各位回答。但是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出处:《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引用诗句三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温家宝: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

  出处:宋国灭亡后,诗人和画家郑思肖坐卧必向南,因自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的《德祐二年岁旦》其一:“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其二:“有怀长不释,一语一辛酸。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大意:我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那万古传诵的《下泉》诗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愿望,也正是今天人们所日夜盼望的。

  引用诗句四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温家宝: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

  出处:鲁迅《题三义塔》,在上一世纪,三零年代当时中国反侵略斗争热潮正殷之际,鲁迅把中日两大民族称为兄弟,并且预言度尽劫波之后将一笑泯恩仇!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引用诗句五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温家宝:我想集中回答一下关于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一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想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

  【原文】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 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 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大意:周(朝)虽然是古老的国家,但上天赋予了她新的使命(要求她的使命是不断创新,跟上时代步伐)。

  引用诗句六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温家宝:我想集中回答一下关于解放思想这个问题。一般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我想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上讲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出处:唐代诗人司空图《诗品》的第三篇(纤秾)之最后一段。

  大意:是说大自然中蕴藏的美景难以穷尽,诗人只要深入地体察,体现,就能不断创新的诗境。即使古人写过的题材,也能“与故为新”不断创造新的意境。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二十四诗品: 纤秾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蛇神鬼怪~~妖魔道士尼姑~~仙人童子全冒泡泡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办实事吧,每次开会都是好事连连,到了老百姓这,貌是没啥了~

口号谁不会喊啊~

打倒阴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口号喊的也不没创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口号喊的也不没创意~~~
灯塔河边 发表于 2009-3-16 03:49


我就喊没创意的口号!

打倒灯塔!!!!!!!!!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淡泊红尘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3-1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淡泊红尘 ~
花妖 发表于 2009-3-16 03:51


花妖是淡泊?

俺也用马甲来灌水~嘎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5 02:02 , Processed in 0.1412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