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乱发当风
收起左侧

[科普]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玻尔的原子还在泥潭中深陷苦于无法自拔的时候,新的革命已经在酝酿之中。
这一次,革命者并非来自穷苦的无产阶级大众,而是出自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
路易斯·维克托·皮雷·雷蒙·德·布罗意王子(Prince Louis Victor Pierre Raymond de Broglie)
将为他那荣耀的家族历史增添一份新的光辉。

“王子”(Prince,也有翻译为“公子”的)这个爵位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是国王的儿子。
事实上在爵位表里,它的排名并不算高,而且似乎不见于英语世界。
大致说来,它的地位要比“子爵”(Viscount)略低,而比“男爵”(Baron)略高。
不过这只是因为路易斯在家中并非老大而已,德布罗意家族的历史悠久,
他的祖先中出了许许多多的将军、元帅、部长,曾经忠诚地在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的麾下效劳。
他们参加过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1735)、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七年战争(1756-1763)、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2)、法国大革命(1789)、二月革命(1848),
接受过弗兰西斯二世(Francis II,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来退位成为奥地利皇帝弗兰西斯一世)
以及路易·腓力(Louis Philippe,法国国王,史称奥尔良公爵)的册封,
家族继承着最高世袭身份的头衔:公爵(法文Duc,相当于英语的Duke)。
路易斯·德布罗意的哥哥,莫里斯·德布罗意(Maurice de Broglie)便是第六代德布罗意公爵。
1960年,当莫里斯去世以后,路易斯终于从他哥哥那里继承了这个光荣称号,成为第七位duc de Broglie。



当然,在那之前,路易斯还是顶着王子的爵号。
小路易斯对历史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的祖父,Jacques Victor Albert, duc de Broglie,
不但是一位政治家,曾于1873-1874年间当过法国总理,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历史学家,
尤其精于晚罗马史,写出过著作《罗马教廷史》(Histoire de l'église et de l'empire romain)。
小路易斯在祖父的熏陶下,决定进入巴黎大学攻读历史。
18岁那年(1910),他从大学毕业,然而却没有在历史学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因为他的兴趣已经强烈地转向物理方面。
他的哥哥,莫里斯·德布罗意(第六代德布罗意公爵)是一位著名的射线物理学家,
路易斯跟随哥哥参加了1911年的布鲁塞尔物理会议,他对科学的热情被完全地激发出来,并立志把一生奉献给这一令人激动的事业。

转投物理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布罗意应征入伍,被分派了一个无线电技术人员的工作。
他比可怜的亨利·莫斯里要幸运许多,能够在大战之后毫发无伤,继续进入大学学他的物理。
他的博士导师是著名的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

写到这里笔者需要稍停一下做一点声明。
我们的史话讲述到现在,虽然已经回顾了一些令人激动的革命和让人大开眼界的新思想(至少笔者希望如此),
但总的来说,仍然是在经典世界的领域里徘徊。
而且根据本人的印象,至今为止,我们的话题大体还没有超出中学物理课本和高考的范围。
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唯一稍感陌生的,可能只是量子的跳跃思想。
而接受这一思想,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和不情愿的事情。

然而在这之后,我们将进入一个完完全全的奇幻世界。这个世界光怪陆离,和我们平常所感知认同的那个迥然不同。
在这个新世界里,所有的图象和概念都显得疯狂而不理性,显得更像是爱丽丝梦中的奇境,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土地。
许多名词是如此古怪,以致只有借助数学工具才能把握它们的真实意义。
当然,笔者将一如既往地试图用最浅白的语言将它们表述出来,但是仍然有必要提醒各位做好心理准备。
为了表述的方便,我将尽量地把一件事情陈述完全,然后再转换话题。
虽然在历史上,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铺天盖地而来,它们混杂在一起,澎湃汹涌,让人分不出个头绪。
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可能时时要在各个年份间跳来跳去,那些希望把握时间感的读者们应该注意确切的年代。



我们已经站在一个伟大时刻的前沿。
新的量子力学很快就要被创建出来,这一次,它的力量完完全全地被施展开来,
以致把一切旧事物,包括玻尔那个半新不旧的体系,都摧枯拉朽般地毁灭殆尽。
它很快就要为我们揭开一个新世界的大幕,这个新世界,哪怕是稍微往里面瞥上一眼,也足够让人头晕目眩,心驰神摇。
但是,既然我们已经站在这里,那就只有义无返顾地前进了。
所以跟着我来吧,无数激动人心的事物正在前面等着我们。

我们的话题回到德布罗意身上。
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在玻尔的原子模型里面自然地引进一个周期的概念,以符合观测到的现实。
原本,这个条件是强加在电子上面的量子化模式,电子在玻尔的硬性规定下,虽然乖乖听话,总有点不那么心甘情愿的感觉。
德布罗意想,是时候把电子解放出来,让它们自己做主了。

如何赋予电子一个基本的性质,让它们自觉地表现出种种周期和量子化现象呢?德布罗意想到了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
他开始这样地推论:根据爱因斯坦那著名的方程,如果电子有质量m,那么它一定有一个内禀的能量E = mc^2。
好,让我们再次回忆那个我说过很有用的量子基本方程,E = hν,也就是说,对应这个能量,电子一定会具有一个内禀的频率。
这个频率的计算很简单,因为mc^2 = E = hν,所以ν = mc^2/h。

好。电子有一个内在频率。那么频率是什么呢?它是某种振动的周期。
那么我们又得出结论,电子内部有某些东西在振动。是什么东西在振动呢?
德布罗意借助相对论,开始了他的运算,结果发现……当电子以速度v0前进时,必定伴随着一个速度为c^2/v0的波……
噢,你没有听错。电子在前进时,总是伴随着一个波。
细心的读者可能要发出疑问,因为他们发现这个波的速度c^2/v0将比光速还快上许多,但是这不是一个问题。
德布罗意证明,这种波不能携带实际的能量和信息,因此并不违反相对论。
爱因斯坦只是说,没有一种能量信号的传递能超过光速,对德布罗意的波,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德布罗意把这种波称为“相波”(phase wave),后人为了纪念他,也称其为“德布罗意波”。
计算这个波的波长是容易的,就简单地把上面得出的速度除以它的频率,
那么我们就得到:λ= (c^2/v0 ) / ( mc^2/h) = h/mv0。这个叫做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但是,等等,我们似乎还没有回过神来。我们在谈论一个“波”!
可是我们头先明明在讨论电子的问题,怎么突然从电子里冒出了一个波呢?它是从哪里出来的?
我希望大家还没有忘记我们可怜的波动和微粒两支军队,在玻尔原子兴盛又衰败的时候,它们一直在苦苦对抗,僵持不下。
1923年,德布罗意在求出他的相波之前,正好是康普顿用光子说解释了康普顿效应,从而带领微粒大举反攻后不久。
倒霉的微粒不得不因此放弃了全面进攻,因为它们突然发现,在电子这个大后方,居然出现了波动的奸细!而且怎么赶都赶不走。

电子居然是一个波!这未免让人感到太不可思议。
可敬的普朗克绅士在这些前卫而反叛的年轻人面前,只能摇头兴叹,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假如说当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支持德布罗意的话,他就是爱因斯坦。
德布罗意的导师朗之万对自己弟子的大胆见解无可奈何,出于挽救失足青年的良好愿望,他把论文交给爱因斯坦点评。
谁料爱因斯坦马上予以了高度评价,称德布罗意“揭开了大幕的一角”。
整个物理学界在听到爱因斯坦的评论后大吃一惊,这才开始全面关注德布罗意的工作。

证据,我们需要证据。所有的人都在异口同声地说。如果电子是一个波,那么就让我们看到它是一个波的样子。
把它的衍射实验做出来给我们看,把干涉图纹放在我们的眼前。
德布罗意有礼貌地回敬道:是的,先生们,我会给你们看到证据的。
我预言,电子在通过一个小孔的时候,会像光波那样,产生一个可观测的衍射现象。

1925年4月,在美国纽约的贝尔电话实验室,戴维逊(C.J.Davisson)和革末(L. H. Germer)在做一个有关电子的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牵涉到用一束电子流轰击一块金属镍(nickel)。
实验要求金属的表面绝对纯净,所以戴维逊和革末把金属放在一个真空的容器中,以确保没有杂志混入其中。



不幸的是,发生了一件意外。这个真空容器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爆炸,空气一拥而入,迅速地氧化了镍的表面。
戴维逊和革末非常懊丧,不过他们并不因此放弃实验,他们决定,重新净化金属表面,把实验从头来过。
当时,去除氧化层的好办法就是对金属进行高热加温,这正是戴维逊所做的。

两人并不知道,正如雅典娜暗中助推着阿尔戈英雄们的船只,幸运女神正在这个时候站在他俩的身后。
容器里的金属,在高温下发生了不知不觉的变化:原本它是由许许多多块小晶体组成的,而在加热之后,整块镍融合成了一块大晶体。
虽然在表面看来,两者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内部的剧变已经足够改变物理学的历史。

当电子通过镍块后,戴维逊和革末瞠目结舌,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看到了再熟悉不过的景象:X射线衍射图案!
可是并没有X射线,只有电子,人们终于发现,在某种情况下,电子表现出如X射线般的纯粹波动性质来。
电子,无疑地是一种波。

更多的证据接踵而来。1927年,G.P.汤姆逊,著名的J.J汤姆逊的儿子,在剑桥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
他利用实验数据算出的电子行为,和德布罗意所预言的吻合得天衣无缝。

命中注定,戴维逊和汤姆逊将分享1937年的诺贝尔奖金,而德布罗意将先于他们8年获得这一荣誉。
有意思的是,GP汤姆逊的父亲,JJ汤姆逊因为发现了电子这一粒子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却因为证明电子是波而获得同样的荣誉。
历史有时候,实在富有太多的趣味性。



饭后闲话:父子诺贝尔
俗话说,将门无犬子,大科学家的后代往往也会取得不亚于前辈的骄人成绩。
JJ汤姆逊的儿子GP汤姆逊推翻了老爸电子是粒子的观点,证明电子的波动性,同样获得诺贝尔奖。
这样的世袭科学豪门,似乎还不是绝无仅有。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于1903年分享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在1911年又得了一个化学奖)。
他们的女儿约里奥·居里(Irene Joliot-Curie)也在1935年和她丈夫一起分享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另一个女婿,美国外交家Henry R. Labouisse,在1965年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1915年,William Henry Bragg和William Lawrence Bragg父子因为利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做出了突出贡献,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奖金。
我们大名鼎鼎的尼尔斯·玻尔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他的小儿子,埃格·玻尔(Aage Bohr)于1975年在同样的领域获奖。
卡尔·塞班(Karl Siegbahn)和凯伊·塞班(Kai Siegbahn)父子分别于1924和198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假如俺的老爸是大科学家,俺又会怎样呢?不过恐怕还是如现在这般浪荡江湖,寻求无拘无束的生活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居然是个波!”这个爆炸性新闻很快就传遍了波动和微粒双方各自的阵营。
刚刚还在康普顿战役中焦头烂额的波动一方这下扬眉吐气,终于可以狠狠地嘲笑一下死对头微粒。
《波动日报》发表社论,宣称自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微粒的反叛势力终将遭遇到他们应有的可耻结局——电子的下场就是明证。”
光子的反击,在波动的眼中突然变得不值一提了,连电子这个老大哥都搞定了,还怕小小的光子?

不过这次,波动的乐观态度未免太一厢情愿,它高兴得过早了。
微粒方面的宣传舆论工具也没闲着,《微粒新闻》的记者采访了德布罗意,
结果德布罗意说,当今的辐射物理被分成粒子和波两种观点,这两种观点应当以某种方式统一,
而不是始终地尖锐对立——这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前景。
对于微粒来说,讲和的提议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但至少让它高兴的是,德布罗意没有明确地偏向波动一方。
微粒的技术人员也随即展开反击,光究竟是粒子还是波都还没说清,谁敢那样大胆地断言电子是个波?
让我们看看电子在威尔逊云室里的表现吧。



威尔逊云室是英国科学家威尔逊(C.T.R.Wilson)在1911年发明的一种仪器。
水蒸气在尘埃或者离子通过的时候,会以它们为中心凝结成一串水珠,
从而在粒子通过之处形成一条清晰可辨的轨迹,就像天空中喷气式飞机身后留下的白雾。
利用威尔逊云室,我们可以研究电子和其他粒子碰撞的情况,结果它们的表现完全符合经典粒子的规律。
在过去,这或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现在对于粒子军来说,这个证据是宝贵的。
威尔逊因为发明云室在1927年和康普顿分享了诺贝尔奖金。
如果说1937年戴维逊和汤姆逊的获奖标志着波动的狂欢,那10年的这次诺贝尔颁奖礼无疑是微粒方面的一次盛典。
不过那个时候,战局已经出乎人们的意料,有了微妙的变化。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捕捉电子位置的仪器也早就有了,电子在感应屏上,总是激发出一个小亮点。Hey,微粒的将军们说,波动怎么解释这个呢?
哪怕是电子组成衍射图案,它还是一个一个亮点这样堆积起来的。
如果电子是波的话,那么理论上单个电子就能构成整个图案,只不过非常黯淡而已。
可是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单个电子只能构成单个亮点,只有大量电子的出现,才逐渐显示出衍射图案来。



微粒的还击且不去说他,更糟糕的是,无论微粒还是波动,都没能在“德布罗意事变”中捞到实质性的好处。
波动的嘲笑再尖刻,它还是对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等现象束手无策,而微粒也还是无法解释双缝干涉。
双方很快就发现,战线还是那条战线,谁都没能前进一步,只不过战场被扩大了而已。
电子现在也被拉进有关光本性的这场战争,这使得战争全面地被升级。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
现在的问题,是电子到底是粒子还是波,你和我到底是粒子还是波,这整个物质世界到底是粒子还是波。

事实上,波动这次对电子的攻击只有更加激发了粒子们的同仇敌忾之心。
现在,光子、电子、α粒子、还有更多的基本粒子,他们都决定联合起来,为了“大粒子王国”的神圣保卫战而并肩奋斗。
这场波粒战争,已经远远超出了光的范围,整个物理体系如今都陷于这个争论中,从而形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玻尔在1924年曾试图给这两支军队调停,他和克莱默(Kramers)还有斯雷特(Slater)发表了一个理论(称作BSK理论),
尝试同时从波和粒子的角度去解释能量转换,但双方正打得眼红,这次调停成了外交上的彻底失败,不久就被实验所否决。
战火熊熊,燃遍物理学的每一寸土地,同时也把它的未来炙烤得焦糊不清。



物理学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它迷茫而又困惑,不知道前途何去何从。
昔日的经典辉煌已经变成断瓦残垣,一切回头路都被断绝。
如今的天空浓云密布,不见阳光,在大地上投下一片阴影。
人们在量子这个精灵的带领下一路走来,沿途如行山阴道上,精彩目不暇接,
但现在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身在白云深处,彷徨而不知归路。
放眼望去,到处是雾茫茫一片,不辨东南西北,叫人心中没底。
玻尔建立的大厦虽然看起来还是顶天立地,
但稍微了解一点内情的工程师们都知道它已经几经裱糊,伤筋动骨,摇摇欲坠,只是仍然在苦苦支撑而已。
更何况,这个大厦还凭借着对应原理的天桥,依附在麦克斯韦的旧楼上,这就教人更不敢对它的前途抱有任何希望。
在另一边,微粒和波动打得烽火连天,谁也奈何不了谁,
长期的战争已经使物理学的基础处在崩溃边缘,它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建立在什么东西之上。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多地为一种悲观情绪所困扰。
在大时代的黎明到来之前,总是要经历这样的深深的黑暗,那是一个伟大理论诞生前的阵痛。
当大风扬起,吹散一切岚雾的时候,人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他们已经站在高高的山峰之上,极目望去,满眼风光。



那个带领我们穿越迷雾的人,后来回忆说:
“1924到1925年,我们在原子物理方面虽然进入了一个浓云密布的领域,
但是已经可以从中看见微光,并展望出一个令人激动的远景。”
说这话的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年轻人,他就是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在本史话第二章的最后,我们已经知道,
海森堡于1901年出生于维尔兹堡(Würzburg),他的父亲后来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希腊文教授。
小海森堡9岁那年,他们全家搬到了慕尼黑,
他的祖父在那里的一间学校(叫做Maximilians Gymnasium的)当校长,而海森堡也自然进了这间学校学习。
虽然属于“高干子弟”,但小海森堡显然不用凭借这种关系来取得成绩,
他的天才很快就开始让人吃惊,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但是他同时也对宗教、文学和哲学表现出强烈兴趣。
这样的多才多艺预示着他以后不仅仅将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物理学家,同时也将成为一为重要的哲学家。

1919年,海森堡参予了镇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军事行动,当然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大男孩,把这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而已。
对他来说,更严肃的是在大学里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
当他进入慕尼黑大学后,这种选择便很现实地摆在他面前:
是跟着林德曼(Ferdinand von Lindemann),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学习数论呢,还是跟着索末非学习物理?
海森堡终于选择了后者,从而迈出了一个科学巨人的第一步。



1922年,玻尔应邀到哥廷根进行学术访问,引起轰动,甚至后来被称为哥廷根的“玻尔节”。
海森堡也赶到哥廷根去听玻尔的演讲,才三年级的他竟然向玻尔提出一些学术观点上的异议,使得玻尔对他刮目相看。
事实上,玻尔此行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遇到了海森堡和泡利,两个天才无限的年轻人。
而这两人之后都会远赴哥本哈根,在玻尔的研究室和他一起工作一段日子。

到了1925年,海森堡——他现在是博士了——已经充分成长为一个既朝气蓬勃又不乏成熟的物理学家。
他在慕尼黑、哥廷根和哥本哈根的经历使得他得以师从当时最好的几位物理大师。
而按他自己的说法,他从索末非那里学到了乐观态度,在哥廷根从波恩,弗兰克还有希尔伯特那里学到了数学,
而从玻尔那里,他学到了物理(索末非似乎很没有面子,呵呵)。

现在,该轮到海森堡自己上场了。物理学的天空终将云开雾散,露出璀璨的星光让我们目眩神迷。
在那其中有几颗特别明亮的星星,它们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夜空,组成了最华丽的星座。
不用费力分辩,你应该能认出其中的一颗,它就叫维尔纳·海森堡。
作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这个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时空和历史中。



饭后闲话:被误解的名言

这个闲话和今天的正文无关,不过既然这几日讨论牛顿,不妨多披露一些关于牛顿的历史事实。
牛顿最为人熟知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ye shoulders of Giants)。
这句话通常被用来赞叹牛顿的谦逊,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这句话本身似乎没有任何可以理解为谦逊的理由。

首先这句话不是原创。
早在12世纪,伯纳德(Bernard of Chartres,他是中世纪的哲学家,著名的法国沙特尔学校的校长)就说过:
“Nos esse quasi nanos gigantium humeris insidientes”。
这句拉丁文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都像坐在巨人肩膀上的矮子。
这句话,如今还能在沙特尔市那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的窗户上找到。
从伯纳德以来,至少有二三十个人在牛顿之前说过类似的话。



牛顿说这话是在1676年给胡克的一封信中。
当时他已经和胡克在光的问题上吵得昏天黑地,争论已经持续多年(可以参见我们的史话)。
在这封信里,牛顿认为胡克把他(牛顿自己)的能力看得太高了,
然后就是这句著名的话:“如果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里面的意思无非两种:牛顿说的巨人如果指胡克的话,那是一次很明显的妥协:
我没有抄袭你的观念,我只不过在你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才比你看得高那么一点点。
牛顿想通过这种方式委婉地平息胡克的怒火,大家就此罢手。但如果要说大度或者谦逊,似乎很难谈得上。
牛顿为此一生记恨胡克,哪怕几十年后,胡克早就墓木已拱,他还是不能平心静气地提到这个名字
,这句话最多是试图息事宁人的外交词令而已。
另一种可能,巨人不指胡克,那就更明显了:我的工作就算不完全是自己的,也是站在前辈巨人们的肩上——没你胡克的事。
更多的历史学家认为,这句话是一次恶意的挪揄和讽刺——胡克身材矮小,用“巨人”似乎暗含不怀好意。
持这种观点的甚至还包括著名的史蒂芬·霍金,正是他如今坐在当年牛顿卢卡萨教授的位子上。

牛顿还有一句有名的话,大意说他是海边的一个小孩子,捡起贝壳玩玩,但还没有发现真理的大海。
这句话也不是他的原创,最早可以追溯到Joseph Spence。
但牛顿最可能是从约翰·米尔顿的《复乐园》中引用(牛顿有一本米尔顿的作品集)。
这显然也是精心准备的说辞,牛顿本人从未见过大海,更别提在海滩行走了。
他一生中见过的最大的河也就是泰晤士河,很难想象大海的意象如何能自然地从他的头脑中跳出来。
我谈这些,完全没有诋毁谁的意思。
我只想说,历史有时候被赋予了太多的光圈和晕轮,但还历史的真相,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不论那真相究竟是什么。
同时,这也丝毫不影响牛顿科学上的成就——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看到这里的朋友大概不多,无论如何,都谢谢这份耐心。
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惊心动魄又振奋人心的年代,
我读它的时候,觉得比金庸的武侠小说更来得畅快。

当当网有实体书出售,08年第二版,原价35,打折后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曙光



属于海森堡的篇章要从1924年7月开始讲起。
那个月份对于海森堡可算是喜讯不断,他的关于反常塞曼效应的论文通过审核,
从而使他晋升为讲师,获得在德国大学的任意级别中讲学的资格。
而玻尔——他对这位出色的年轻人显然有着明显的好感——也来信告诉他,
他已经获得了由洛克菲勒(Rockefeller)财团资助的国际教育基金会(IEB)的奖金,为数1000美元,
从而让他有机会远赴哥本哈根,与玻尔本人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工作一年。
也是无巧不成书,海森堡原来在哥廷根的导师波恩正好要到美国讲学,
于是同意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去,只要在明年5月夏季学期开始前回来就可以了。
从后来的情况看,海森堡对哥本哈根的这次访问无疑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玻尔在哥本哈根的研究所当时已经具有了世界性的声名,和哥廷根,慕尼黑一起,成为了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的“黄金三角”。
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前来访问学习,1924年的秋天有近10位访问学者,其中6位是IEB资助的,
而这一数字很快就开始激增,使得这幢三层楼的建筑不久就开始显得拥挤,从而不得不展开扩建。
海森堡在结束了他的暑假旅行之后,于1924年9月17日抵达哥本哈根,
他和另一位来自美国的金(King)博士住在一位刚去世的教授家里,并由孀居的夫人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对于海森堡来说,这地方更像是一所语言学校——他那糟糕的英语和丹麦语水平都在逗留期间有了突飞猛涨的进步。



言归正传。我们在前面讲到,1924,1925年之交,物理学正处在一个非常艰难和迷茫的境地中。
玻尔那精巧的原子结构已经在内部出现了细小的裂纹,而辐射问题的本质究竟是粒子还是波动,双方仍然在白热化地交战。
康普顿的实验已经使得最持怀疑态度的物理学家都不得不承认,粒子性是无可否认的,
但是这就势必要推翻电磁体系这个已经扎根于物理学百余年的庞然大物。
而后者所依赖的地基——麦克斯韦理论看上去又是如此牢不可破,无法动摇。

我们也已经提到,在海森堡来到哥本哈根前不久,
玻尔和他的助手克莱默(Kramers)还有斯雷特(Slater)发表了一个称作BKS的理论以试图解决波和粒子的两难。
在BKS理论看来,在每一个稳定的原子附近,都存在着某些“虚拟的振动”(virtual oscillator),
这些神秘的虚拟振动通过对应原理一一与经典振动相对应,从而使得量子化之后仍然保留有经典波动理论的全部优点
(实际上,它是想把粒子在不同的层次上进一步考虑成波)。
然而这个看似皆大欢喜的理论实在有着难言的苦衷,它为了调解波动和微粒之间的宿怨,甚至不惜抛弃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认为它们只不过是一种统计下的平均情况。
这个代价太大,遭到爱因斯坦强烈反对,在他影响下泡利也很快转换态度,
他不止一次写信给海森堡抱怨“虚拟的振动”还有“虚拟的物理学”。

BKS的一些思想倒也不是毫无意义。克莱默利用虚拟振子的思想研究了色散现象,并得出了积极的结果。
海森堡在哥本哈根学习的时候对这方面产生了兴趣,
并与克莱默联名发表了论文在物理期刊上,这些思路对于后来量子力学的创立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BKS理论终于还是中途夭折,1925年4月的实验否定了守恒只在统计意义上成立的说法,
光量子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什么虚拟波。
BKS的崩溃标志着物理学陷入彻底的混乱,粒子和波的问题是如此令人迷惑而头痛,以致玻尔都说这实在是一种“折磨”(torture)。
对于曾经信奉BKS的海森堡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坏消息,但是就像一盆冷水,也能让他清醒一下,认真地考虑未来的出路何在。



哥本哈根的日子是紧张而又有意义的。海森堡无疑地感到了一种竞争的气氛,并以他那好胜的性格加倍努力着。
当然,竞争是一回事,哥本哈根的自由精神和学术气氛在全欧洲都几乎无与伦比,
而这一切又都和尼尔斯·玻尔这位量子论的“教父”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在哥本哈根的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但他们却都更好地衬托出玻尔本人的伟大来。
这位和蔼的丹麦人对于每个人都报以善意的微笑,并引导人们畅所欲言,探讨一切类型的问题。
人们像众星拱月一般围绕在他身边,个个都为他的学识和人格所折服,
海森堡也不例外,而且他更将成为玻尔最亲密的学生和朋友之一。
玻尔常常邀请海森堡到他家(就在研究所的二楼)去分享家藏的陈年好酒,或者到研究所后面的树林里去散步并讨论学术问题。
玻尔是一个极富哲学气质的人,他对于许多物理问题的看法都带有深深的哲学色彩,
这令海森堡相当震撼,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本人的思维方式。
从某种角度说,在哥本哈根那“量子气氛”里的熏陶以及和玻尔的交流,可能会比海森堡在那段时间里所做的实际研究更有价值。

那时候,有一种思潮在哥本哈根流行开来。这个思想当时不知是谁引发的,但历史上大约可以回溯到马赫。
这种思潮说,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只应该是能够被观察到被实践到的事物,
物理学只能够从这些东西出发,而不是建立在观察不到或者纯粹是推论的事物上。
这个观点对海森堡以及不久后也来哥本哈根访问的泡利都有很大影响,
海森堡开始隐隐感觉到,玻尔旧原子模型里的有些东西似乎不太对头,似乎它们不都是直接能够为实验所探测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电子的“轨道”以及它绕着轨道运转的“频率”。
我们马上就要来认真地看一看这个问题。

1925年4月27日,海森堡结束哥本哈根的访问回到哥廷根,
并开始重新着手研究氢原子的谱线问题——从中应该能找出量子体系的基本原理吧?
海森堡的打算是仍然采取虚振子的方法,虽然BKS倒台了,但这在色散理论中已被证明是有成效的方法。
海森堡相信,这个思路应该可以解决玻尔体系所解决不了的一些问题,譬如谱线的强度。
但是当他兴致勃勃地展开计算后,他的乐观态度很快就无影无踪了:
事实上,如果把电子辐射按照虚振子的代数方法展开
,他所遇到的数学困难几乎是不可克服的,这使得海森堡不得不放弃了原先的计划。
泡利在同样的问题上也被难住了,障碍实在太大,几乎无法前进,
这位脾气急躁的物理学家是如此暴跳如雷,几乎准备放弃物理学。
“物理学出了大问题”,他叫嚷道,
“对我来说什么都太难了,我宁愿自己是一个电影喜剧演员,从来也没听说过物理是什么东西!”
(插一句,泡利说宁愿自己是喜剧演员,这是因为他是卓别林的fans之一)



无奈之下,海森堡决定换一种办法,暂时不考虑谱线强度,
而从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出发,先建立起基本的运动模型来。
事实证明他这条路走对了,新的量子力学很快就要被建立起来,
但那却是一种人们闻所未闻,之前连想都不敢想象的形式——Matrix

Matrix无疑是一个本身便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像一个Enigma的词语。
不论是从它在数学上的意义,还是电影里的意义(甚至包括电影续集)来说,它都那样扑朔迷离,叫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
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几乎不敢相信,我们的宇宙就是建立在这些怪物之上。
不过不情愿也好,不相信也罢,Matrix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概念。
理科的大学生逃不了线性代数的课,工程师离不开MatLab软件,漂亮MM也会常常挂念基诺·里维斯,没有法子。

从数学的意义上翻译,Matrix在中文里译作“矩阵”,它本质上是一种二维的表格。
比如像下面这个2*2的矩阵,其实就是一种2*2的方块表格:
┏      ┓
┃ 1 2 ┃
┃ 3 4 ┃
┗      ┛
也可以是长方形的,比如这个2*3的矩阵:
┏         ┓
┃ 1 2 3 ┃
┃ 4 5 6 ┃
┗         ┛



读者可能已经在犯糊涂了,大家都早已习惯了普通的以字母和符号代表的物理公式,
这种古怪的表格形式又能表示什么物理意义呢?
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种“表格”,难道也能像普通的物理变量一样,能够进行运算吗?
你怎么把两个表格加起来,或乘起来呢?海森堡准是发疯了。   

但是,我已经提醒过大家,我们即将进入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光怪陆离的量子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看起来是那样地古怪不合常理,甚至有一些疯狂的意味。
我们日常的经验在这里完全失效,甚至常常是靠不住的。
物理世界沿用了千百年的概念和习惯在量子世界里轰然崩坍,曾经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必须被无情地抛弃,
而代之以一些奇形怪状的,但却更接近真理的原则。是的,世界就是这些表格构筑的。
它们不但能加能乘,而且还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运算规则,从而导致一些更为惊世骇俗的结论。
而且,这一切都不是臆想,是从事实——而且是唯一能被观测和检验到的事实——推论出来的。
海森堡说,现在已经到了物理学该发生改变的时候了。

我们这就出发开始这趟奇幻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学,海森堡坚定地想,应当有一个坚固的基础。
它只能够从一些直接可以被实验观察和检验的东西出发,
一个物理学家应当始终坚持严格的经验主义,而不是想象一些图像来作为理论的基础。
玻尔理论的毛病,就出在这上面。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玻尔理论说了些什么。
它说,原子中的电子绕着某些特定的轨道以一定的频率运行,并时不时地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上去。
每个电子轨道都代表一个特定的能级,因此当这种跃迁发生的时候,
电子就按照量子化的方式吸收或者发射能量,其大小等于两个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嗯,听起来不错,而且这个模型在许多情况下的确管用。但是,海森堡开始问自己。
一个电子的“轨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任何实验能够让我们看到电子的确绕着某个轨道运转吗?
有任何实验可以确实地测出一个轨道离开原子核的实际距离吗?
诚然轨道的图景是人们所熟悉的,可以类比于行星的运行轨道,但是和行星不同,
有没有任何法子让人们真正地看到电子的这么一个“轨道”,并实际测量一个轨道所代表的“能量”呢?
没有法子,电子的轨道,还有它绕着轨道的运转频率,都不是能够实际观察到的,
那么人们怎么得出这些概念并在此之上建立起原子模型的呢?



我们回想一下前面史话的有关部分,玻尔模型的建立有着氢原子光谱的支持。
每一条光谱线都有一种特定的频率,而由量子公式E1-E2 = hν,我们知道这是电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的结果。
但是,海森堡争辩道,你这还是没有解决我的疑问。
没有实际的观测可以证明某一个轨道所代表的“能级”是什么,每一条光谱线,只代表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所以,只有“能级差”或者“轨道差”是可以被直接观察到的,而“能级”和“轨道”却不是。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还是来打个比方。
小时候的乐趣之一是收集各种各样的电车票以扮作售票员,那时候上海的车票通常都很便宜,最多也就是一毛几分钱。
但规矩是这样的:不管你从哪个站上车,坐得越远车票就相对越贵。
比如我从徐家汇上车,那么坐到淮海路可能只要3分钱,而到人民广场大概就要5分,
到外滩就要7分,如果一直坐到虹口体育场,也许就得花上1毛钱。
当然,近两年回去,公交早就换成了无人售票和统一计费——不管多远都是一个价,车费也早就今非昔比了。

让我们假设有一班巴士从A站出发,经过BCD三站到达E这个终点站。
这个车的收费沿用了我们怀旧时代的老传统,不是上车一律给2块钱,而是根据起点和终点来单独计费。
我们不妨订一个收费标准:A站和B站之间是1块钱,B和C靠得比较近,0.5元。C和D之间还是1块钱,而D和E离得远,2块钱。
这样一来车费就容易计算了,比如我从B站上车到E站,那么我就应该给0.5  1  2=3.5元作为车费。
反过来,如果我从D站上车到A站,那么道理是一样的:1  0.5  1=2.5块钱。



现在玻尔和海森堡分别被叫来写一个关于车费的说明贴在车子里让人参考。
玻尔欣然同意了,他说:这个问题很简单,车费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站之间的距离问题,
我们只要把每一个站的位置状况写出来,那么乘客们就能够一目了然了。
于是他就假设,A站的坐标是0,从而推出:B站的坐标是1,C站的坐标是1.5,D站的坐标是2.5,而E站的坐标是4.5。
这就行了,玻尔说,车费就是起点站的坐标减掉终点站的坐标的绝对值,
我们的“坐标”,实际上可以看成一种“车费能级”,所有的情况都完全可以包含在下面这个表格里:
站点      坐标(车费能级)
A          0
B          1
C          1.5
D          2.5
E          4.5

这便是一种经典的解法,每一个车站都被假设具有某种绝对的“车费能级”,
就像原子中电子的每个轨道都被假设具有某种特定的能级一样。
所有的车费,不管是从哪个站到哪个站,都可以用这个单一的变量来解决,
这是一个一维的传统表格,完全可以表达为一个普通的公式。这也是所有物理问题的传统解法。

现在,海森堡说话了。不对,海森堡争辩说,这个思路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那就是,作为一个乘客来说,他完全无法意识,也根本不可能观察到某个车站的“绝对坐标”是什么。
比如我从C站乘车到D站,无论怎么样我也无法观察到“C站的坐标是1.5”,或者“D站的坐标是2.5”这个结论。
作为我——乘客来说,我所能唯一观察和体会到的,就是“从C站到达D站要花1块钱”,这才是最确凿,最坚实的东西。
我们的车费规则,只能以这样的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不可观察的所谓“坐标”,或者“能级”。

那么,怎样才能仅仅从这些可以观察的事实上去建立我们的车费规则呢?
海森堡说,传统的那个一维表格已经不适用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类型的表格,像下面这样的:
      A      B      C      D     E
A    0      1     1.5   2.5   4.5
B    1      0     0.5   1.5   3.5
C    1.5   0.5    0     1     3
D    2.5   1.5    1     0     2
E    4.5   3.5    3     2     0
这里面,竖的是起点站,横的是终点站。现在这张表格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实实在在可以观测和检验的了。
比如第一行第三列的那个1.5,它的横坐标是A,表明从A站出发。它的纵坐标是C,表明到C站下车。
那么,只要某个乘客真正从A站坐到了C站,他就可以证实这个数字是正确的:这个旅途的确需要1.5块车费。



好吧,某些读者可能已经不耐烦了,它们的确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东西,可是,这种区别的意义有那么大吗?
毕竟,它们表达的,不是同一种收费规则吗?
但事情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了,比如玻尔的表格之所以那么简洁,
其实是有这样一个假设,那就是“从A到B”和“从B到A”,所需的钱是一样的。
事实也许并非如此,从A到B要1块钱,从B回到A却很可能要1.5元。
这样玻尔的传统方式要大大头痛了,而海森堡的表格却是简洁明了的:
只要修改B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的那个数字就可以了,只不过表格不再按照对角线对称了而已。

更关键的是,海森堡争辩说,所有的物理规则,也要按照这种表格的方式来改写。
我们已经有了经典的动力学方程,现在,我们必须全部把它们按照量子的方式改写成某种表格方程。
许多传统的物理变量,现在都要看成是一些独立的矩阵来处理。

在经典力学中,一个周期性的振动可以用数学方法分解成为一系列简谐振动的叠加,这个方法叫做傅里叶展开。
想象一下我们的耳朵,它可以灵敏地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即使这些声音同时响起,混成一片嘈杂也无关紧要,
一个发烧友甚至可以分辨出CD音乐中乐手翻动乐谱的细微沙沙声。
人耳自然是很神奇的,但是从本质上说,数学家也可以做到这一切,
方法就是通过傅立叶分析把一个混合的音波分解成一系列的简谐波。
大家可能要感叹,人耳竟然能够在瞬间完成这样复杂的数学分析,不过这其实是自然的进化而已。
譬如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从数学上说相当于解析了一大堆重力和空气动力学的微分方程并求出了球的轨迹,
再比如人本能的趋利避害的反应,从基因的角度说也相当于进行了无数风险概率和未来获利的计算。
但这都只是因为进化的力量使得生物体趋于具有这样的能力而已,这能力有利于自然选择,倒不是什么特殊的数学能力所导致。



回到正题,在玻尔和索末菲的旧原子模型里,我们已经有了电子运动方程和量子化条件。
这个运动同样可以利用傅立叶分析的手法,化作一系列简谐运动的叠加。在这个展开式里的每一项,都代表了一个特定频率。
现在,海森堡准备对这个旧方程进行手术,把它彻底地改造成最新的矩阵版本。
但是困难来了,我们现在有一个变量p,代表电子的动量,还有一个变量q,代表电子的位置。
本来,在老方程里这两个变量应当乘起来,现在海森堡把p和q都变成了矩阵,那么,现在p和q应当如何再乘起来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你如何把两个“表格”乘起来呢?
或者我们不妨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把两个表格乘起来,这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为了容易理解,我们还是回到我们那个巴士车费的比喻。现在假设我们手里有两张海森堡制定的车费表:
矩阵I和矩阵II,分别代表了巴士I号线和巴士II号线在某地的收费情况。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假设每条线都只有两个站,A和B。这两个表如下:

I号线(矩阵I):
   A B
A 1 2
B 3 1
II号线(矩阵II):
   A B
A 1 3
B 4 1

好,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两张表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
根据海森堡的规则,数字的横坐标代表了起点站,纵坐标代表了终点站。
那么矩阵I第一行第一列的那个1就是说,你坐巴士I号线,从A地出发,在A地原地下车,车费要1块钱
(啊?为什么原地不动也要付1块钱呢?这个……一方面是比喻而已,再说你可以把1块钱看成某种起步费。
何况在大部分城市的地铁里,你进去又马上出来,的确是要在电子卡里扣掉一点钱的)。
同样,矩阵I第一行第二列的那个2是说,你坐I号线从A地到B地,需要2块钱。
但是,如果从B地回到A地,那么就要看横坐标是B而纵坐标是A的那个数字,也就是第二行第一列的那个3。
矩阵II的情况同样如此。

好,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学生水平的数学练习:乘法运算。只不过这次乘的不是普通的数字,而是两张表格:I和II。
I×II等于几?让我们把习题完整地写出来。现在,boys and girls,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什么呢?
┏       ┓    ┏      ┓
┃ 1 2 ┃    ┃ 1 3 ┃
┃ 3 1 ┃ × ┃ 4 1 ┃ = ?
┗       ┛    ┗      ┛



饭后闲话:男孩物理学

1925年,当海森堡做出他那突破性的贡献的时候,他刚刚24岁。
尽管在物理上有着极为惊人的天才,但海森堡在别的方面无疑还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大孩子。
他兴致勃勃地跟着青年团去各地旅行,在哥本哈根逗留期间,他抽空去巴伐利亚滑雪,结果摔伤了膝盖,躺了好几个礼拜。
在山谷田野间畅游的时候,他高兴得不能自已,甚至说“我连一秒种的物理都不愿想了”。

量子论的发展几乎就是年轻人的天下。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的时候,也才26岁。
玻尔1913年提出他的原子结构的时候,28岁。德布罗意1923年提出相波的时候,31岁。
而1925年,当量子力学在海森堡的手里得到突破的时候,后来在历史上闪闪发光的那些主要人物也几乎都和海森堡一样年轻:
泡利25岁,狄拉克23岁,乌仑贝克25岁,古德施密特23岁,约尔当23岁。
和他们比起来,36岁的薛定谔和43岁的波恩简直算是老爷爷了。
量子力学被人们戏称为“男孩物理学”,波恩在哥廷根的理论班,也被人叫做“波恩幼儿园”。

不过,这只说明量子论的锐气和朝气。
在那个神话般的年代,象征了科学永远不知畏惧的前进步伐,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来。
“男孩物理学”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名词,也将在物理史上镌刻出永恒的光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我们布置了一道练习题,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它的答案求出来。

┏       ┓    ┏      ┓
┃ 1 2 ┃    ┃ 1 3 ┃
┃ 3 1 ┃ × ┃ 4 1 ┃ = ?
┗       ┛    ┗      ┛
如果你还记得我们那个公共巴士的比喻,
那么乘号左边的矩阵I代表了我们的巴士I号线的收费表,乘号右边的矩阵II代表了II号线的收费表。
I是一个2×2的表格,II也是一个2×2的表格,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的乘积也应该是类似的形式,也是一个2×2的表格。
┏       ┓    ┏      ┓    ┏       ┓
┃ 1 2 ┃    ┃ 1 3 ┃    ┃ a b  ┃
┃ 3 1 ┃ × ┃ 4 1 ┃ =┃ c d  ┃
┗       ┛    ┗      ┛    ┗       ┛

但是,那答案到底是什么?我们该怎么求出abcd这四个未知数?更重要的是,I×II的意义是什么呢?
海森堡说,I×II,表示你先乘搭巴士I号线,然后转乘了II号线。答案中的a是什么呢?
a处在第一行第一列,它也必定表示从A地出发到A地下车的某种收费情况。
海森堡说,a,其实就是说,你搭乘I号线从A地出发,期间转乘II号线,最后又回到A地下车。
因为是乘法,所以它表示“I号线收费”和“II号线收费”的乘积。
但是,情况还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的路线可能不止有一种,a实际代表的是所有收费情况的“总和”。



如果这不好理解,那么我们干脆把题目做出来。
答案中的a,正如我们已经说明了的,表示我搭I号线从A地出发,然后转乘II号线,又回到A地下车的收费情况的总和。
那么,我们如何具体地做到这一点呢?
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我们可以乘搭I号线从A地到B地,然后在B地转乘II号线,再从B地回到A地。
此外,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我们在A地上了I号线,随即在原地下车。然后还是在A地再上II号线,同样在原地下车。
这虽然听起来很不明智,但无疑也是一种途径。
那么,我们答案中的a,其实就是这两种方法的收费情况的总和。

现在我们看看具体数字应该是多少:第一种方法,我们先乘I号线从A地到B地,车费应该是多少呢?
我们还记得海森堡的车费规则,那就看矩阵I横坐标为A纵坐标为B的那个数字,也就是第一行第二列的那个2,2块钱。
好,随后我们又从B地转乘II号线回到了A地,这里的车费对应于矩阵II第二行第一列的那个4。
所以第一种方法的“收费乘积”是2×4=8。
但是,我们提到,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在A地原地不动地上了I号线再下来,
又上II号线再下来,这同样符合我们A地出发A地结束的条件。
这对应于两个矩阵第一行第一列的两个数字的乘积,1×1=1。
那么,我们的最终答案,a,就等于这两种可能的叠加,也就是说,a=2×4+1×1=9。
因为没有第三种可能性了。

同样道理我们来求b。b代表先乘I号线然后转乘II号线,从A地出发最终抵达B地的收费情况总和。
这同样有两种办法可以做到:先在A地上I号线随即下车,然后从A地坐II号线去B地。
收费分别是1块(矩阵I第一行第一列)和3块(矩阵II第一行第二列),所以1×3=3。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先乘I号线从A地到B地,收费2块(矩阵I第一行第二列),
然后在B地转II号线原地上下,收费1块(矩阵II第二行第二列),所以2×1=1。
所以最终答案:b=1×3+2×1=5。



大家可以先别偷看答案,自己试着求c和d。最后应该是这样的:c=3×1+1×4=7,d=3×3+1×1=10。所以:
┏       ┓    ┏      ┓    ┏        ┓
┃ 1 2 ┃    ┃ 1 3 ┃    ┃ 9 5  ┃
┃ 3 1 ┃ × ┃ 4 1 ┃ =┃ 7 10┃
┗       ┛    ┗      ┛    ┗        ┛
很抱歉让大家如此痛苦不堪,不过我们的确在学习新的事物。
如果你觉得这种乘法十分陌生的话,那么我们很快就要给你更大的惊奇,但首先我们还是要熟悉这种新的运算规则才是。
圣人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不必为了自己新学到的东西而沾沾自喜,还是巩固巩固我们的基础吧,让我们把上面这道题目验算一遍。
哦,不要昏倒,不要昏倒,其实没有那么乏味,我们可以把乘法的次序倒一倒,现在验算一遍II×I:
┏       ┓    ┏      ┓    ┏       ┓
┃ 1 3 ┃    ┃ 1 2 ┃    ┃ a b ┃
┃ 4 1 ┃ × ┃ 3 1 ┃ =┃ c d ┃
┗       ┛    ┗      ┛    ┗       ┛

我知道大家都在唉声叹气,不过我还是坚持,复习功课是有益无害的。
我们来看看a是什么,现在我们是先乘搭II号线,然后转I号线了,所以我们可以从A地上II号线,然后下来。再上I号线,然后又下来。
对应的是1×1。另外,我们可以坐II号线去B地,在B地转I号线回到A地,所以是3×3=9。所以a=1×1+3×3=10。

喂,打瞌睡的各位,快醒醒,我们遇到问题了。
在我们的验算里,a=10,不过我还记得,刚才我们的答案说a=9。各位把笔记本往回翻几页,看看我有没有记错?
嗯,虽然大家都没有记笔记,但我还是没有记错,刚才我们的a=2×4+1×1=9。
看来是我算错了,我们再算一遍,这次可要打起精神了:a代表A地上车A地下车。
所以可能的情况是:我搭II号线在A地上车A地下车(矩阵II第一行第一列),1块。
然后转I号线同样在A地上车A地下车(矩阵I第一行第一列),也是1块。1×1=1。
还有一种可能是,我搭II号线在A地上车B地下车(矩阵II第一行第二列),3块。
然后在B地转I号线从B地回到A地(矩阵II第二行第一列),3块。3×3=9。所以a=1+9=10。



嗯,奇怪,没错啊。那么难道前面算错了?我们再算一遍,好像也没错,前面a=1+8=9。
那么,那么……谁错了?哈哈,海森堡错了,他这次可丢脸了,
他发明了一种什么样的表格乘法啊,居然导致如此荒唐的结果:I×II ≠ II×I。
我们不妨把结果整个算出来:

        ┏         ┓
        ┃ 9 5   ┃
I×II=┃ 7 10 ┃
        ┗         ┛
        ┏        ┓
        ┃ 10 5┃
II×I=┃ 7   9┃
        ┗        ┛
的确,I×II ≠ II×I。这可真让人惋惜,原来我们还以为这种表格式的运算至少有点创意的,
现在看来浪费了大家不少时间,只好说声抱歉。
但是,慢着,海森堡还有话要说,先别为我们死去的脑细胞默哀,它们的死也许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大家冷静点,大家冷静点,海森堡摇晃着他那漂亮的头发说,我们必须学会面对现实。
我们已经说过了,物理学,必须从唯一可以被实践的数据出发,而不是靠想象和常识习惯。
我们要学会依赖于数学,而不是日常语言,因为只有数学才具有唯一的意义,才能告诉我们唯一的真实。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数学怎么说,我们就得接受什么。
如果数学说I×II ≠ II×I,那么我们就得这么认为,哪怕世人用再嘲讽的口气来讥笑我们,我们也不能改变这一立场。
何况,如果仔细审查这里面的意义,也并没有太大的荒谬:
先搭乘I号线,再转II号线,这和先搭乘II号线,再转I号线,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有什么问题吗?

好吧,有人讽刺地说,那么牛顿第二定律究竟是F=ma,还是F=am呢?
海森堡冷冷地说,牛顿力学是经典体系,我们讨论的是量子体系。
永远不要对量子世界的任何奇特性质过分大惊小怪,那会让你发疯的。
量子的规则,并不一定要受到乘法交换率的束缚。



他无法做更多的口舌之争了,1925年夏天,
他被一场热病所感染,不得不离开哥廷根,到北海的一个小岛赫尔格兰(Helgoland)去休养。
但是他的大脑没有停滞,在远离喧嚣的小岛上,海森堡坚定地沿着这条奇特的表格式道路去探索物理学的未来。
而且,他很快就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只要把矩阵的规则运用到经典的动力学公式里去,
把玻尔和索末菲旧的量子条件改造成新的由坚实的矩阵砖块构造起来的方程,
海森堡可以自然而然地推导出量子化的原子能级和辐射频率。
而且这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从方程本身解出,不再需要像玻尔的旧模型那样,强行附加一个不自然的量子条件。
海森堡的表格的确管用!数学解释一切,我们的想象是靠不住的。

虽然,这种古怪的不遵守交换率的矩阵乘法到底意味着什么,
无论对于海森堡,还是当时的所有人来说,都还仍然是一个谜题,但量子力学的基本形式却已经得到了突破进展。
从这时候起,量子论将以一种气势磅礴的姿态向前迈进,每一步都那样雄伟壮丽,激起滔天的巨浪和美丽的浪花。
接下来的3年是梦幻般的3年,是物理史上难以想象的3年,
理论物理的黄金年代,终于要放射出它最耀眼的光辉,把整个20世纪都装点得神圣起来。

海森堡后来在写给好友范德沃登的信中回忆道,
当他在那个石头小岛上的时候,有一晚忽然想到体系的总能量应该是一个常数。
于是他试着用他那规则来解这个方程以求得振子能量。
求解并不容易,他做了一个通宵,但求出来的结果和实验符合得非常好。
于是他爬上一个山崖去看日出,同时感到自己非常幸运。

是的,曙光已经出现,太阳正从海平线上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染红了海面和空中的云彩,在天地间流动着奇幻的辉光。
在高高的石崖顶上,海森堡面对着壮观的日出景象,他脚下碧海潮生,一直延伸到无穷无尽的远方。
是的,他知道,this is the moment,他已经作出生命中最重要的突破,而物理学的黎明也终于到来。



饭后闲话:矩阵

我们已经看到,海森堡发明了这种奇特的表格,I×II ≠ II×I,连他自己都没把握确定这是个什么怪物。
当他结束养病,回到哥廷根后,就把论文草稿送给老师波恩,让他评论评论。
波恩看到这种表格运算大吃一惊,原来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正是线性代数里学到的“矩阵”!
回溯历史,这种工具早在1858年就已经由一位剑桥的数学家Arthur Cayley所发明,
不过当时不叫“矩阵”而叫做“行列式”(determinant,这个字后来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虽然还是和矩阵关系很紧密)。
发明矩阵最初的目的,是简洁地来求解某些微分方程组(事实上直到今天,大学线性代数课还是主要解决这个问题)。
但海森堡对此毫不知情,他实际上不知不觉地“重新发明”了矩阵的概念。
波恩和他那精通矩阵运算的助教约尔当随即在严格的数学基础上发展了海森堡的理论,
进一步完善了量子力学,我们很快就要谈到。

数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是领先的。Cayley创立矩阵的时候,自然想不到它后来会在量子论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同样,黎曼创立黎曼几何的时候,又怎会料到他已经给爱因斯坦和他伟大的相对论提供了最好的工具。

乔治?盖莫夫在那本受欢迎的老科普书《从一到无穷大》(One, Two, Three…Infinity)里说
,目前数学还有一个大分支没有派上用场(除了智力体操的用处之外),那就是数论。
古老的数论领域里已经有许多难题被解开,比如四色问题,费马大定理。
也有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悬而未决。
天知道,这些理论和思路是不是在将来会给某个物理或者化学理论开道,打造出一片全新的天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赫尔格兰回来后,海森堡找到波恩,请求允许他离开哥廷根一阵,去剑桥讲课。
同时,他也把自己的论文给了波恩过目,问他有没有发表的价值。
波恩显然被海森堡的想法给迷住了,正如他后来回忆的那样:
“我对此着了迷……海森堡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我们一直追求的那个体系来说,这是一次伟大的突破。”
于是当海森堡去到英国讲学的时候,波恩就把他的这篇论文寄给了《物理学杂志》(Zeitschrift fur Physik),并于7月29日发表。
这无疑标志着新生的量子力学在公众面前的首次亮相。

但海森堡古怪的表格乘法无疑也让波恩困扰,他在7月15日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
“海森堡新的工作看起来有点神秘莫测,不过无疑是很深刻的,而且是正确的。”
但是,有一天,波恩突然灵光一闪:他终于想起来这是什么了。海森堡的表格,正是他从前所听说过的那个“矩阵”!
但是对于当时的欧洲物理学家来说,矩阵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甚至连海森堡自己,也不见得对它的性质有着完全的了解。
波恩决定为海森堡的理论打一个坚实的数学基础,
他找到泡利,希望与之合作,可是泡利对此持有强烈的怀疑态度,他以他标志性的尖刻语气对波恩说:
“是的,我就知道你喜欢那种冗长和复杂的形式主义,但你那无用的数学只会损害海森堡的物理思想。”
波恩在泡利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转向他那熟悉矩阵运算的年轻助教约尔当(Pascual Jordan,再过一个礼拜,就是他101年诞辰),
两人于是欣然合作,很快写出了著名的论文《论量子力学》(Zur Quantenmechanik),发表在《物理学杂志》上。
在这篇论文中,两人用了很大的篇幅来阐明矩阵运算的基本规则,并把经典力学的哈密顿变换统统改造成为矩阵的形式。
传统的动量p和位置q这两个物理变量,现在成为了两个含有无限数据的庞大表格,
而且,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它们并不遵守传统的乘法交换率,p×q ≠ q×p。



波恩和约尔当甚至把p×q和q×p之间的差值也算了出来,结果是这样的:
pq – qp = (h/2πi) I
h是我们已经熟悉的普朗克常数,i是虚数的单位,代表-1的平方根,而I叫做单位矩阵,相当于矩阵运算中的1。
波恩和约尔当奠定了一种新的力学——矩阵力学的基础。
在这种新力学体系的魔法下,普朗克常数和量子化从我们的基本力学方程中自然而然地跳了出来,成为自然界的内在禀性。
如果认真地对这种力学形式做一下探讨,人们会惊奇地发现,牛顿体系里的种种结论,比如能量守恒,从新理论中也可以得到。
这就是说,新力学其实是牛顿理论的一个扩展,老的经典力学其实被“包含”在我们的新力学中,成为一种特殊情况下的表现形式。

这种新的力学很快就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剑桥返回哥廷根后,海森堡本人也加入了这个伟大的开创性工作中。
11月26日,《论量子力学II》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作者是波恩,海森堡和约尔当。
这篇论文把原来只讨论一个自由度的体系扩展到任意个自由度,从而彻底建立了新力学的主体。
现在,他们可以自豪地宣称,长期以来人们所苦苦追寻的那个目标终于达到了,
多年以来如此困扰着物理学家的原子光谱问题,现在终于可以在新力学内部完美地解决。
《论量子力学II》这篇文章,被海森堡本人亲切地称呼为“三人论文”(Dreimannerarbeit)的,也终于注定要在物理史上流芳百世。

新体系显然在理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泡利很快就改变了他的态度,在写给克罗尼格(Ralph Laer Kronig)的信里,他说:“海森堡的力学让我有了新的热情和希望。”
随后他很快就给出了极其有说服力的证明,展示新理论的结果和氢分子的光谱符合得非常完美,
从量子规则中,巴尔末公式可以被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来。
非常好笑的是,虽然他不久前还对波恩咆哮说“冗长和复杂的形式主义”,但他自己的证明无疑动用了最最复杂的数学。



不过,对于当时其他的物理学家来说,海森堡的新体系无疑是一个怪物。
矩阵这种冷冰冰的东西实在太不讲情面,不给人以任何想象的空间。
人们一再追问,这里面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矩阵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海森堡却始终护定他那让人沮丧的立场:所谓“意义”是不存在的,如果有的话,那数学就是一切“意义”所在。
物理学是什么?就是从实验观测量出发,并以庞大复杂的数学关系将它们联系起来的一门科学,
如果说有什么图像能够让人们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话,那也是靠不住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毕竟矩阵力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太陌生太遥远了,
而隐藏在它背后的深刻含义,当时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特别是,p×q ≠ q×p,这究竟代表了什么,令人头痛不已。

一年后,当薛定谔以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方式发布他的波动方程后,几乎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终于解脱了,不必再费劲地学习海森堡那异常复杂和繁难的矩阵力学。
当然,人人都必须承认,矩阵力学本身的伟大含义是不容怀疑的。



但是,如果说在1925年,欧洲大部分物理学家都还对海森堡,波恩和约尔当的力学一知半解的话,
那我们也不得不说,其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外,他就是保罗·狄拉克。
在量子力学大发展的年代,哥本哈根,哥廷根以及慕尼黑三地抢尽了风头,狄拉克的崛起总算也为老牌的剑桥挽回了一点颜面。

保罗·埃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于1902年8月8日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港。
他的父亲是瑞士人,当时是一位法语教师,狄拉克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
许多大物理学家的童年教育都是多姿多彩的,比如玻尔,海森堡,还有薛定谔。
但狄拉克的童年显然要悲惨许多,他父亲是一位非常严肃而刻板的人,给保罗制定了众多的严格规矩。
比如他规定保罗只能和他讲法语(他认为这样才能学好这种语言),于是当保罗无法表达自己的时候,只好选择沉默。
在小狄拉克的童年里,音乐、文学、艺术显然都和他无缘,社交活动也几乎没有。
这一切把狄拉克塑造成了一个沉默寡言,喜好孤独,淡泊名利,在许多人眼里显得geeky的人。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狄拉克的笑话是这样说的:
有一次狄拉克在某大学演讲,讲完后一个观众起来说:“狄拉克教授,我不明白你那个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狄拉克看着他久久地不说话,主持人不得不提醒他,他还没有回答问题。
“回答什么问题?”狄拉克奇怪地说,“他刚刚说的是一个陈述句,不是一个疑问句。”



1921年,狄拉克从布里斯托尔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恰逢经济大萧条,结果没法找到工作。
事实上,很难说他是否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工程师,狄拉克显然长于理论而拙于实验。
不过幸运的是,布里斯托尔大学数学系又给了他一个免费进修数学的机会,2年后,狄拉克转到剑桥,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

我们在上面说到,1925年秋天,当海森堡在赫尔格兰岛作出了他的突破后,他获得波恩的批准来到剑桥讲学。
当时海森堡对自己的发现心中还没有底,所以没有在公开场合提到自己这方面的工作,
不过7月28号,他参加了所谓“卡皮察俱乐部”的一次活动。
卡皮察(P.L.Kapitsa)是一位年轻的苏联学生,当时在剑桥跟随卢瑟福工作。
他感到英国的学术活动太刻板,便自己组织了一个俱乐部,在晚上聚会,报告和讨论有关物理学的最新进展。
我们在前面讨论卢瑟福的时候提到过卡皮察的名字,他后来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狄拉克也是卡皮察俱乐部的成员之一,他当时不在剑桥,所以没有参加这个聚会。
不过他的导师福勒(William Alfred Fowler)参加了,而且大概在和海森堡的课后讨论中,
得知他已经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来解释原子光谱问题。
后来海森堡把他的证明寄给了福勒,而福勒给了狄拉克一个复印本。
这一开始没有引起狄拉克的重视,不过大概一个礼拜后,他重新审视海森堡的论文,这下他把握住了其中的精髓:
别的都是细枝末节,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那就是我们那奇怪的矩阵乘法规则:p×q ≠ q×p。



饭后闲话:约尔当

恩斯特·帕斯库尔·约尔当(Ernst Pascual Jordan)出生于汉诺威。
在我们的史话里已经提到,他是物理史上两篇重要的论文《论量子力学》I和II的作者之一,可以说也是量子力学的主要创立者。
但是,他的名声显然及不上波恩或者海森堡。

这里面的原因显然也是多方面的,1925年,约尔当才22岁,无论从资格还是名声来说,都远远及不上元老级的波恩和少年成名的海森堡。
当时和他一起做出贡献的那些人,后来都变得如此著名:波恩,海森堡,泡利,他们的光辉耀眼,把约尔当完全给盖住了。

从约尔当本人来说,他是一个害羞和内向的人,说话有口吃的毛病,总是结结巴巴的,所以他很少授课或发表演讲。
更严重的是,约尔当在二战期间站到了希特勒的一边,成为一个纳粹的同情者,被指责曾经告密。这大大损害了他的声名。

约尔当是一个作出了许多伟大成就的科学家。
除了创立了基本的矩阵力学形式,为量子论打下基础之外,他同样在量子场论,电子自旋,量子电动力学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是最先证明海森堡和薛定谔体系同等性的人之一,他发明了约尔当代数,后来又广泛涉足生物学、心理学和运动学。
他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得主,却没有成功。
约尔当后来显然也对自己的成就被低估有些恼火,
1964年,他声称《论量子力学》一文其实几乎都是他一个人的贡献——波恩那时候病了。
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不过许多人显然同意,约尔当的贡献应当得到更多的承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p×q ≠ q×p。如果说狄拉克比别人天才在什么地方,那就是他可以一眼就看出这才是海森堡体系的精髓。
那个时候,波恩和约尔当还在苦苦地钻研讨厌的矩阵,
为了建立起新的物理大厦而努力地搬运着这种庞大而又沉重的表格式方砖,而他们的文章尚未发表。
但狄拉克是不想做这种苦力的,他轻易地透过海森堡的表格,把握住了这种代数的实质。不遵守交换率,这让我想起了什么?
狄拉克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名词,他以前在上某一门动力学课的时候,似乎听说过一种运算,同样不符合乘法交换率。
但他还不是十分确定,他甚至连那种运算的定义都给忘了。那天是星期天,所有的图书馆都关门了,这让狄拉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第二天一早,图书馆刚刚开门,他就冲了进去,果然,那正是他所要的东西:它的名字叫做“泊松括号”。

我们还在第一章讨论光和菲涅尔的时候,就谈到过泊松,还有著名的泊松光斑。
泊松括号也是这位法国科学家的杰出贡献,不过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深入它的数学意义。
总之,狄拉克发现,我们不必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搬弄一个晦涩的矩阵,以此来显示和经典体系的决裂。
我们完全可以从经典的泊松括号出发,建立一种新的代数。
这种代数同样不符合乘法交换率,狄拉克把它称作“q数”(q表示“奇异”或者“量子”)。
我们的动量、位置、能量、时间等等概念,现在都要改造成这种q数。
而原来那些老体系里的符合交换率的变量,狄拉克把它们称作“c数”(c代表“普通”)。

“看。”狄拉克说,“海森堡的最后方程当然是对的,
但我们不用他那种大惊小怪,牵强附会的方式,也能够得出同样的结果。
用我的方式,同样能得出xy-yx的差值,只不过把那个让人看了生厌的矩阵换成我们的经典泊松括号[x,y]罢了。
然后把它用于经典力学的哈密顿函数,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导出能量守恒条件和玻尔的频率条件。
重要的是,这清楚地表明了,我们的新力学和经典力学是一脉相承的,是旧体系的一个扩展。
c数和q数,可以以清楚的方式建立起联系来。”



狄拉克把论文寄给海森堡,海森堡热情地赞扬了他的成就,不过带给狄拉克一个糟糕的消息:
他的结果已经在德国由波恩和约尔当作出了,是通过矩阵的方式得到的。
想来狄拉克一定为此感到很郁闷,因为显然他的法子更简洁明晰。
随后狄拉克又出色地证明了新力学和氢分子实验数据的吻合,他又一次郁闷了——泡利比他快了一点点,五天而已。
哥廷根的这帮家伙,海森堡,波恩,约尔当,泡利,他们是大军团联合作战,
而狄拉克在剑桥则是孤军奋斗,因为在英国懂得量子力学的人简直屈指可数。
但是,虽然狄拉克慢了那么一点,但每一次他的理论都显得更为简洁、优美、深刻。
而且,上天很快会给他新的机会,让他的名字在历史上取得不逊于海森堡、波恩等人的地位。

现在,在旧的经典体系的废墟上,矗立起了一种新的力学,
由海森堡为它奠基,波恩,约尔当用矩阵那实心的砖块为它建造了坚固的主体,而狄拉克的优美的q数为它做了最好的装饰。
现在,唯一缺少的就是一个成功的广告和落成典礼,把那些还在旧废墟上唉声叹气的人们都吸引到新大厦里来定居。
这个庆典在海森堡取得突破后3个月便召开了,它的主题叫做“电子自旋”。

我们还记得那让人头痛的“反常塞曼效应”,这种复杂现象要求引进1/2的量子数。
为此,泡利在1925年初提出了他那著名的“不相容原理”的假设,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这个规定是说,在原子大厦里,每一间房间都有一个4位数的门牌号码,而每间房只能入住一个电子。
所以任何两个电子也不能共享同一组号码。

这个“4位数的号码”,其每一位都代表了电子的一个量子数。
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电子有3个量子数,这第四个是什么,便成了众说纷纭的谜题。
不相容原理提出后不久,当时在哥本哈根访问的克罗尼格(Ralph Kronig)想到了一种可能:
就是把这第四个自由度看成电子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他找到海森堡和泡利,提出了这一思路,结果遭到两个德国年轻人的一致反对。
因为这样就又回到了一种图像化的电子概念那里,把电子想象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小球,而违背了我们从观察和数学出发的本意了。
如果电子真是这样一个带电小球的话,在麦克斯韦体系里是不稳定的,再说也违反相对论——它的表面旋转速度要高于光速。



到了1925年秋天,自旋的假设又在荷兰莱顿大学的两个学生,
乌仑贝克(George Eugene Uhlenbeck)和古德施密特(Somul Abraham Goudsmit)那里死灰复燃了。
当然,两人不知道克罗尼格曾经有过这样的意见,他们是在研究光谱的时候独立产生这一想法的。
于是两人找到导师埃仑费斯特(Paul Ehrenfest)征求意见。埃仑费斯特也不是很确定,他建议两人先写一个小文章发表。
于是两人当真写了一个短文交给埃仑费斯特,然后又去求教于老资格的洛仑兹。
洛仑兹帮他们算了算,结果在这个模型里电子表面的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0倍。
两人大吃一惊,风急火燎地赶回大学要求撤销那篇短文,结果还是晚了,埃仑费斯特早就给Nature杂志寄了出去。
据说,两人当时懊恼得都快哭了,埃仑费斯特只好安慰他们说:“你们还年轻,做点蠢事也没关系。”

还好,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玻尔首先对此表示赞同,海森堡用新的理论去算了算结果后,也转变了反对的态度。
到了1926年,海森堡已经在说:“如果没有古德施密特,我们真不知该如何处理塞曼效应。”
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也很快被解决了,比如有一个系数2,一直和理论所抵触,
结果在玻尔研究所访问的美国物理学家托马斯发现原来人们都犯了一个计算错误,而自旋模型是正确的。
很快海森堡和约尔当用矩阵力学处理了自旋,结果大获全胜,很快没有人怀疑自旋的正确性了。



哦,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泡利,他一直对自旋深恶痛绝。
在他看来,原本电子已经在数学当中被表达得很充分了——现在可好,
什么形状、轨道、大小、旋转……种种经验性的概念又幽灵般地回来了。
原子系统比任何时候都像个太阳系,本来只有公转,现在连自转都有了。
他始终按照自己的路子走,决不向任何力学模型低头。
事实上,在某种意义上泡利是对的,电子的自旋并不能想象成传统行星的那种自转,它具有1/2的量子数,
也就是说,它要转两圈才露出同一个面孔,这里面的意义只能由数学来把握。
后来泡利真的从特定的矩阵出发,推出了这一性质,
而一切又被伟大的狄拉克于1928年统统包含于他那相对论化了的量子体系中,成为电子内禀的自然属性。

但是,无论如何,1926年海森堡和约尔当的成功不仅是电子自旋模型的胜利,更是新生的矩阵力学的胜利。
不久海森堡又天才般地指出了解决有着两个电子的原子——氦原子的道路,
使得新体系的威力再次超越了玻尔的老系统,把它的疆域扩大到以前未知的领域中。
已经在迷雾和荆棘中彷徨了好几年的物理学家们这次终于可以扬眉吐气,
把长久郁积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好好地呼吸一下那新鲜的空气。


但是,人们还没有来得及歇一歇脚,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为目前的成就自豪一下,我们的快艇便又要前进了。
物理学正处在激流之中,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带给人晕眩的速度和刺激。
自牛顿起250年来,科学从没有在哪个时期可以像如今这般翻天覆地,健步如飞。
量子的力量现在已经完全苏醒了,在接下来的3年间,
它将改变物理学的一切,在人类的智慧中刻下最深的烙印,并影响整个20世纪的面貌。

当乌仑贝克和古德施密特提出自旋的时候,玻尔正在去往莱登(Leiden)的路上。
当他的火车到达汉堡的时候,他发现泡利和斯特恩(Stern)站在站台上,
只是想问问他关于自旋的看法,玻尔不大相信,但称这很有趣。
到达莱登以后,他又碰到了爱因斯坦和埃仑费斯特,爱因斯坦详细地分析了这个理论,于是玻尔改变了看法。
在回去的路上,玻尔先经过哥廷根,海森堡和约尔当站在站台上。同样的问题:怎么看待自旋?
最后,当玻尔的火车抵达柏林,泡利又站在了站台上——他从汉堡一路赶到柏林,想听听玻尔一路上有了什么看法的变化。

人们后来回忆起那个年代,简直像是在讲述一个童话。物理学家们一个个都被洪流冲击得站不住脚:
节奏快得几乎不给人喘息的机会,爆炸性的概念一再地被提出,每一个都足以改变整个科学的面貌。
但是,每一个人都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在理论物理的黄金年代,能够扮演历史舞台上的那一个角色。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量子物理的大发展时代,英雄们的确留下了最最伟大的业绩,永远让后人心神向往。
回到我们的史话中来。现在,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我们去看看量子论是如何沿着另一条完全不同的思路,取得同样伟大的突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结束了,再发一次就会再读一次,还是那么有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1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一放假,俺也休息.周一继续.嘎嘎.
向看完五章全文的童鞋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1-4 10:34
  • 签到天数: 6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5-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大一统



    当年轻气盛的海森堡在哥廷根披荆斩棘的时候,
    埃尔文·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已经是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一位有名望的教授。
    当然,相比海森堡来说,薛定谔只能算是大器晚成。
    这位出生于维也纳的奥地利人并没有海森堡那么好的运气,
    在一个充满了顶尖精英人物的环境里求学,而几次在战争中的服役也阻碍了他的学术研究。
    但不管怎样,薛定谔的物理天才仍然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他在光学、电磁学、分子运动理论、固体和晶体的动力学方面都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这一切使得苏黎世大学于1921年提供给他一份合同,聘其为物理教授。
    而从1924年起,薛定谔开始对量子力学和统计理论感到兴趣,从而把研究方向转到这上面来。

    和玻尔还有海森堡他们不同,薛定谔并不想在原子那极为复杂的谱线迷宫里奋力冲突,撞得头破血流。
    他的灵感,直接来自于德布罗意那巧妙绝伦的工作。
    我们还记得,1923年,德布罗意的研究揭示出,伴随着每一个运动的电子,总是有一个如影随形的“相波”。
    这一方面为物质的本性究竟是粒子还是波蒙上了更为神秘莫测的面纱,但同时也已经提供通往最终答案的道路。



    薛定谔还是从爱因斯坦的文章中得知德布罗意的工作的。
    他在1925年11月3日写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
    “几天前我怀着最大的兴趣阅读了德布罗意富有独创性的论文,并最终掌握了它。
    我是从你那关于简并气体的第二篇论文的第8节中第一次了解它的。”
    把每一个粒子都看作是类波的思想对薛定谔来说极为迷人,
    他很快就在气体统计力学中应用这一理论,并发表了一篇题为《论爱因斯坦的气体理论》的论文。
    这是他创立波动力学前的最后一篇论文,当时距离那个伟大的时刻已经只有一个月。
    从中可以看出,德布罗意的思想已经最大程度地获取了薛定谔的信任,
    他开始相信,只有通过这种波的办法,才能够到达人们所苦苦追寻的那个目标。

    1925年的圣诞很快到来了,美丽的阿尔卑斯山上白雪皑皑,吸引了各地的旅游度假者。
    薛定谔一如既往地来到了他以前常去的那个地方:海拔1700米高的阿罗萨(Arosa)。
    自从他和安妮玛丽·伯特尔(Annemarie Bertel)在1920年结婚后,两人就经常来这里度假。
    薛定谔的生活有着近乎刻板的规律,他从来不让任何事情干扰他的假期。
    而每次夫妇俩来到阿罗萨的时候,总是住在赫维格别墅,这是一幢有着尖顶的,四层楼的小屋。

    不过1925年,来的却只有薛定谔一个人,安妮留在了苏黎世。
    当时他们的关系显然极为紧张,不止一次地谈论着分手以及离婚的事宜。
    薛定谔写信给维也纳的一位“旧日的女朋友”,让她来阿罗萨陪伴自己。
    这位神秘女郎的身份始终是个谜题,二战后无论是科学史专家还是八卦新闻记者,
    都曾经竭尽所能地去求证她的真面目,却都没有成功。
    薛定谔当时的日记已经遗失了,而从留下的蛛丝马迹来看,她又不像任何一位已知的薛定谔的情人。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这位神秘女郎极大地激发了薛定谔的灵感,
    使得他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令人惊异地始终维持着一种极富创造力和洞察力的状态,
    并接连不断地发表了六篇关于量子力学的主要论文。
    薛定谔的同事在回忆的时候总是说,薛定谔的伟大工作是在他生命中一段情欲旺盛的时期做出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还要小小地感谢一下这位不知名的女郎。



    回到比较严肃的话题上来。在咀嚼了德布罗意的思想后,薛定谔决定把它用到原子体系的描述中去。
    我们都已经知道,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它由原子的分立谱线而充分地证实。
    为了描述这一现象,玻尔强加了一个“分立能级”的假设,
    海森堡则运用他那庞大的矩阵,经过复杂的运算后导出了这一结果。
    现在轮到薛定谔了,他说,不用那么复杂,也不用引入外部的假设,
    只要把我们的电子看成德布罗意波,用一个波动方程去表示它,那就行了。

    薛定谔一开始想从建立在相对论基础上的德布罗意方程出发,将其推广到束缚粒子中去。
    为此他得出了一个方程,不过不太令人满意,因为没有考虑到电子自旋的情况。
    当时自旋刚刚发现不久,薛定谔还对其一知半解。
    于是,他回过头来,从经典力学的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出发,利用变分法和德布罗意公式,
    最后求出了一个非相对论的波动方程,用希腊字母ψ来代表波的函数,最终形式是这样的:
    △ψ [8(π^2)m/h^2] (E - V)ψ = 0

    这便是名震整部20世纪物理史的薛定谔波函数。
    当然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并没有必要去探讨数学上的详细意义,我们只要知道一些符号的含义就可以了。
    三角△叫做“拉普拉斯算符”,代表了某种微分运算。h是我们熟知的普朗克常数。
    E是体系总能量,V是势能,在原子里也就是-e^2/r。
    在边界条件确定的情况下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算出E的解来。



    如果我们求解方程sin(x)=0,答案将会是一组数值,x可以是0,π,2π,或者是nπ。
    sin(x)的函数是连续的,但方程的解却是不连续的,依赖于整数n。
    同样,我们求解薛定谔方程中的E,也将得到一组分立的答案,其中包含了量子化的特征:整数n。
    我们的解精确地吻合于实验,原子的神秘光谱不再为矩阵力学所专美,它同样可以从波动方程中被自然地推导出来。

    现在,我们能够非常形象地理解为什么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能级上运行了。
    电子有着一个内在的波动频率,我们想象一下吉他上一根弦的情况:当它被拨动时,它便振动起来。
    但因为吉他弦的两头是固定的,所以它只能形成整数个波节。
    如果一个波长是20厘米,那么弦的长度显然只能是20厘米、40厘米、60厘米……而不可以是50厘米。
    因为那就包含了半个波,从而和它被固定的两头互相矛盾。
    假如我们的弦形成了某种圆形的轨道,就像电子轨道那样,那么这种“轨道”的大小显然也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如果一个波长20厘米,轨道的周长也就只能是20厘米的整数倍,不然就无法头尾互相衔接了。

    从数学上来说,这个函数叫做“本征函数”(Eigenfunction),求出的分立的解叫做“本征值”(Eigenvalue)。
    所以薛定谔的论文叫做《量子化是本征值问题》,从1926年1月起到6月,
    他一连发了四篇以此为题的论文,从而彻底地建立了另一种全新的力学体系——波动力学。
    在这四篇论文中间,他还写了一篇《从微观力学到宏观力学的连续过渡》的论文,
    证明古老的经典力学只是新生的波动力学的一种特殊表现,它完全地被包容在波动力学内部。



    薛定谔的方程一出台,几乎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为之欢呼。
    普朗克称其为“划时代的工作”,爱因斯坦说:“……您的想法源自于真正的天才。”
    “您的量子方程已经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埃仑费斯特说:“我为您的理论和其带来的全新观念所着迷。
    在过去的两个礼拜里,我们的小组每天都要在黑板前花上几个小时,试图从一切角度去理解它。”
    薛定谔的方程通俗形象,简明易懂,当人们从矩阵那陌生的迷宫里抬起头来,
    再次看到自己熟悉的以微分方程所表达的系统时,他们都像闻到了故乡泥土的芬芳,有一种热泪盈眶的冲动。
    但是,这种新体系显然也已经引起了矩阵方面的注意,
    哥廷根和哥本哈根的那些人,特别是海森堡本人,显然对这种“通俗”的解释是不满意的。

    海森堡在写给泡利的信中说:“我越是思考薛定谔理论的物理意义,就越感到厌恶。
    薛定谔对于他那理论的形象化的描述是毫无意义的,换一种说法,那纯粹是一个Mist。”
    Mist这个德文,基本上相当于英语里的bullshit或者crap。

    薛定谔也毫不客气,在论文中他说:
    “我的理论是从德布罗意那里获得灵感的……我不知道它和海森堡有任何继承上的关系。
    我当然知道海森堡的理论,它是一种缺乏形象化的,极为困难的超级代数方法。
    我即使不完全排斥这种理论,至少也对此感到沮丧。”

    矩阵力学,还是波动力学?全新的量子论诞生不到一年,很快已经面临内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bylionfay 于 2009-5-4 10:27 编辑



    回顾一下量子论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两条迥异的道路是饶有趣味的。第一种办法的思路是直接从观测到的原子谱线出发,引入矩阵的数学工
    具,用这种奇异的方块去建立起整个新力学的大厦来。它强调观测到的分立性,跳跃性,同时又坚持以数学为唯一导向,不为日常生活的直观
    经验所迷惑。但是,如果追究根本的话,它所强调的光谱线及其非连续性的一面,始终可以看到微粒势力那隐约的身影。这个理论的核心人物
    自然是海森堡,波恩,约尔当,而他们背后的精神力量,那位幕后的“教皇”,则无疑是哥本哈根的那位伟大的尼尔斯·玻尔。这些关系密切的
    科学家们集中资源和火力,组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从而建立起矩阵力学这一壮观的堡垒来。

    而沿着另一条道路前进的人们在组织上显然松散许多。大致说来,这是以德布罗意的理论为切入点,以薛定谔为主将的一个派别。而在波动力
    学的创建过程中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的爱因斯坦,则是他们背后的精神领袖。但是这个理论的政治观点也是很明确的:它强调电子作为波的连
    续性一面,以波动方程来描述它的行为。它热情地拥抱直观的解释,试图恢复经典力学那种形象化的优良传统,有一种强烈的复古倾向,但革
    命情绪不如对手那样高涨。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矩阵方面提倡彻底的激进的改革,摒弃旧理论的直观性,以数学为唯一基础,是革命的左派
    。而波动方面相对保守,它强调继承性和古典观念,重视理论的形象化和物理意义,是革命的右派。这两派的大战将交织在之后量子论发展的
    每一步中,从而为人类的整个自然哲学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提到,海森堡和薛定谔互相对对方的理论表达出毫不掩饰的厌恶(当然,他们私人之间是无怨无仇的)。他们各自认定
    ,自己的那套方法才是唯一正确的。这是自然的现象,因为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看上去是那样地不同,而两人的性格又都以好胜和骄傲闻名。
    当衰败的玻尔理论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一个权力真空的时候,无疑每个人都想占有那一份无上的光荣。不过到了1926年4月份,这种对峙至少在
    表面上有了缓和,薛定谔,泡利,约尔当都各自证明了,两种力学在数学上来说是完全等价的!事实上,我们追寻它们各自的家族史,发现它
    们都是从经典的哈密顿函数而来,只不过一个是从粒子的运动方程出发,一个是从波动方程出发罢了。而光学和运动学,早就已经在哈密顿本
    人的努力下被联系在了一起,这当真叫做“本是同根生”了。很快人们已经知道,从矩阵出发,可以推导出波动函数的表达形式来,而反过来
    ,从波函数也可以导出我们的矩阵。1930年,狄拉克出版了那本经典的量子力学教材,两种力学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作为一个理论的不同表达
    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

    但是,如果谁以为从此就天下太平,万事大吉,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虽然两种体系在形式上已经归于统一,但从内心深处的意识形态来说,它
    们之间的分歧却越来越大,很快就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数学上的一致并不能阻止人们对它进行不同的诠释,就矩阵方面来说,它的本意是
    粒子性和不连续性。而波动方面却始终在谈论波动性和连续性。波粒战争现在到达了最高潮,双方分别找到了各自可以依赖的政府,并把这场
    战争再次升级到对整个物理规律的解释这一层次上去。



    “波,只有波才是唯一的实在。”薛定谔肯定地说,“不管是电子也好,光子也好,或者任何粒子也好,都只是波动表面的泡沫。它们本质上
    都是波,都可以用波动方程来表达基本的运动方式。”

    “绝对不敢苟同。”海森堡反驳道,“物理世界的基本现象是离散性,或者说不连续性。大量的实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从原子的光谱,到康
    普顿的实验,从光电现象,到原子中电子在能级间的跳跃,都无可辩驳地显示出大自然是不连续的。你那波动方程当然在数学上是一个可喜的
    成就,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那种方式去认识它——它不是那个意思。”

    “恰恰相反。”薛定谔说,“它就是那个意思。波函数ψ(读作psai)在各个方向上都是连续的,它可以看成是某种振动。事实上,我们必须
    把电子想象成一种驻在的本征振动,所谓电子的“跃迁”,只不过是它振动方式的改变而已。没有什么‘轨道’,也没有什么‘能级’,只有
    波。”

    “哈哈。”海森堡嘲笑说,“你恐怕对你自己的ψ是个什么东西都没有搞懂吧?它只是在某个虚拟的空间里虚拟出来的函数,而你硬要把它想
    象成一种实在的波。事实上,我们绝不能被日常的形象化的东西所误导,再怎么说,电子作为经典粒子的行为你是不能否认的。”

    “没错。”薛定谔还是不肯示弱,“我不否认它的确展示出类似质点的行为。但是,就像一个椰子一样,如果你敲开它那粒子的坚硬的外壳,
    你会发现那里面还是波动的柔软的汁水。电子无疑是由正弦波组成的,但这种波在各个尺度上伸展都不大,可以看成一个‘波包’。当这种波
    包作为一个整体前进时,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粒子。可是,本质上,它还是波,粒子只不过是波的一种衍生物而已。”



    正如大家都已经猜到的那样,两人谁也无法说服对方。1926年7月,薛定谔应邀到慕尼黑大学讲授他的新力学,海森堡就坐在下面,他站起来激
    烈地批评薛定谔的解释,结果悲哀地发现在场的听众都对他持有反对态度。早些时候,玻尔原来的助手克莱默接受了乌特勒支(Utrecht)大学
    的聘书而离开哥本哈根,于是海森堡成了这个位置的继任者——现在他可以如梦想的那样在玻尔的身边工作了。玻尔也对薛定谔那种回归经典
    传统的理论观感到不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邀请薛定谔到哥本哈根进行一次学术访问,争取在交流中达成某种一致意见。

    9月底,薛定谔抵达哥本哈根,玻尔到火车站去接他。争论从那一刻便已经展开,日日夜夜,无休无止,一直到薛定谔最终离开哥本哈根为止。
    海森堡后来在他的《部分与整体》一书中回忆了这次碰面,他说,虽然平日里玻尔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但一旦他卷入这种物理争论,他
    看起来就像一个偏执的狂热者,决不肯妥协一步。争论当然是物理上的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哲学之争。薛定谔就是不能相信,一
    种“无法想象”的理论有什么实际意义。而玻尔则坚持认为,图像化的概念是不可能用在量子过程中的,它无法用日常语言来描述。他们激烈
    地从白天吵到晚上,最后薛定谔筋疲力尽,他很快病倒了,不得不躺到床上,由玻尔的妻子玛格丽特来照顾。即使这样,玻尔仍然不依不饶,
    他冲进病房,站在薛定谔的床头继续与之辩论。当然,最后一切都是徒劳,谁也没有被对方说服。



    物理学界的空气业已变得非常火热。经典理论已经倒塌了,现在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两座大厦拔地而起,它们之间以某种天桥互相联系,从理
    论上说要算是一体。可是,这两座大厦的地基却仍然互不关联,这使得表面上的亲善未免有那么一些口是心非的味道。而且,波动和微粒,这
    两个300年来的宿敌还在苦苦交战,不肯从自己的领土上后退一步。双方都依旧宣称自己对于光、电,还有种种物理现象拥有一切主权,而对手
    是非法武装势力,是反政府组织。现在薛定谔加入波动的阵营,他甚至为波动提供了一部完整的宪法,也就是他的波动方程。在薛定谔看来,
    波动代表了从惠更斯,杨一直到麦克斯韦的旧日帝国的光荣,而这种贵族的传统必须在新的国家得到保留和发扬。薛定谔相信,波动这一简明
    形象的概念将再次统治物理世界,从而把一切都归结到一个统一的图像里去。

    不幸的是,薛定谔猜错了。波动方面很快就要发现,他们的宪法原来有着更为深长的意味。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出一些隐藏的意思来,它
    说,天下为公,哪一方也不能独占,双方必须和谈,然后组成一个联合政府来进行统治。它还披露了更为惊人的秘密:双方原来在血缘上有着
    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就像阿尔忒弥斯庙里的祭司所作出的神喻,它预言在这种联合统治下,物理学将会变得极为不同:更为奇妙,更为神
    秘,更为繁荣。

    好一个精彩的预言。



    饭后闲话:薛定谔的女朋友

    2001年11月,剧作家Matthew Wells的新作《薛定谔的女朋友》(Schrodinger’s Girfriend)在旧金山著名的Fort Mason Center首演。这出
    喜剧以1926年薛定谔在阿罗萨那位神秘女友的陪伴下创立波动力学这一历史为背景,探讨了爱情、性,还有量子物理的关系,受到了评论家的
    普遍好评。今年(2003年)初,这个剧本搬到东岸演出,同样受到欢迎。近年来形成了一股以科学人物和科学史为题材的话剧创作风气,除了
    这出《薛定谔的女朋友》之外,恐怕更有名的就是那个东尼奖得主,Michael Frayn的《哥本哈根》了。

    不过,要数清薛定谔到底有几个女朋友,还当真是一件难事。这位物理大师的道德观显然和常人有着一定的距离,他的古怪行为一直为人们所
    排斥。1912年,他差点为了喜欢的一个女孩而放弃学术,改行经营自己的家庭公司(当时在大学教书不怎么赚钱),到他遇上安妮玛丽之前,
    薛定谔总共爱上过4个年轻女孩,而且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恋爱关系。对此,薛定谔的主要传记作者之一,Walter Moore辩解说,不能把它简单
    地看成一种放纵行为。

    如果以上都还算正常,婚后的薛定谔就有点不拘礼法的狂放味道了。他和安妮的婚姻之路从来不曾安定和谐,两人终生也没有孩子。而在外沾
    花惹草的事,薛定谔恐怕没有少做,他对太太也不隐瞒这一点。安妮,反过来,也和薛定谔最好的朋友之一,赫尔曼·威尔(Hermann Weyl)保
    持着暧昧的关系(威尔自己的老婆却又迷上了另一个人,真是天昏地暗)。两人讨论过离婚,但安妮的天主教信仰和昂贵的手续费事实上阻止
    了这件事的发生。《薛定谔的女朋友》一剧中调笑说:“到底是波-粒子的二象性难一点呢,还是老婆-情人的二象性更难?”



    薛定谔,按照某种流行的说法,属于那种“多情种子”。他邀请别人来做他的助手,其实却是看上了他的老婆。这个女人(Hilde March)后来
    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令人惊奇的是,安妮却十分乐意地照顾这个婴儿。薛定谔和这两个女子公开同居,事实上过着一种一妻一妾的生活(这个
    妾还是别人的合法妻子),这过于惊世骇俗,结果在牛津和普林斯顿都站不住脚,只好走人。他的风流史还可以开出一长串,其中有女学生、
    演员、OL,留下了若干私生子。但薛定谔却不是单纯的欲望的发泄,他的内心有着强烈的罗曼蒂克式的冲动,按照段正淳的说法,和每个女子
    在一起时,却都是死心塌地,恨不得把心掏出来,为之谱写了大量的情诗。我希望大家不要认为我过于八卦,事实上对情史的分析是薛定谔研
    究中的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位科学家极为复杂的内在心理和带有个人色彩的独特性格。

    最最叫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薛定谔的婚姻后来却几乎得到了完美的结局。尽管经历了种种风浪,穿越重重险滩,他和安妮却最终白头到老,
    真正像在誓言中所说的那样:to have and to hold,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ill death parts us。在薛定谔生命的最后时期,两人早
    已达成了谅解,安妮说:“在过去41年里的喜怒哀乐把我们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最后几年我们也不想分开了。”薛定谔临终时,安妮守在他的
    床前握住他的手,薛定谔说:“现在我又拥有了你,一切又都好起来了。”

    薛定谔死后葬在Alpbach,他的墓地不久就被皑皑白雪所覆盖。四年后,安妮玛丽·薛定谔也停止了呼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26年中,虽然矩阵派和波动派还在内心深处相互不服气,它们至少在表面上被数学所统一起来了。而且,不出意外地,薛定谔的波动方程以
    其琅琅上口,简明易学,为大多数物理学家所欢迎的特色,很快在形式上占得了上风。海森堡和他那诘屈聱牙的方块矩阵虽然不太乐意,也只
    好接受现实。事实证明,除了在处理关于自旋的几个问题时矩阵占点优势,其他时候波动方程抢走了几乎全部的人气。其实吗,物理学家和公
    众想象的大不一样,很少有人喜欢那种又难又怪的变态数学,既然两种体系已经被证明在数学上具有同等性,大家也就乐得选那个看起来简单
    熟悉的。

    甚至在矩阵派内部,波动方程也受到了欢迎。首先是海森堡的老师索末菲,然后是建立矩阵力学的核心人物之一,海森堡的另一位导师马科斯?
    波恩。波恩在薛定谔方程刚出炉不久后就热情地赞叹了他的成就,称波动方程“是量子规律中最深刻的形式”。据说,海森堡对波恩的这个“
    叛变”一度感到十分伤心。

    但是,海森堡未免多虑了,波恩对薛定谔方程的赞许并不表明他选择和薛定谔站在同一条战壕里。因为虽然方程确定了,但怎么去解释它却是
    一个大大不同的问题。首先人们要问的就是,薛定谔的那个波函数ψ(再提醒一下,这个希腊字读成psai),它在物理上代表了什么意义?
    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薛定谔创立波动方程的思路:他是从经典的哈密顿方程出发,构造一个体系的新函数ψ代入,然后再引用德布罗意关系式
    和变分法,最后求出了方程及其解答,这和我们印象中的物理学是迥然不同的。通常我们会以为,先有物理量的定义,然后才谈得上寻找它们
    的数学关系。比如我们懂得了力F,加速度a和质量m的概念,之后才会理解F=ma的意义。但现代物理学的路子往往可能是相反的,比如物理学家
    很可能会先定义某个函数F,让F=ma,然后才去寻找F的物理意义,发现它原来是力的量度。薛定谔的ψ,就是在空间中定义的某种分布函数,
    只是人们还不知道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这看起来颇有趣味,因为物理学家也不得不坐下来猜哑谜了。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想象自己在某个晚会上,主持人安排了一个趣味猜谜节目
    供大家消遣。“女士们先生们,”他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来玩一个猜东西的游戏,谁先猜出这个箱子里藏的是什么,谁就能得到晚会上的
    最高荣誉。”大家定睛一看,那个大箱子似乎沉甸甸的,还真像藏着好东西,箱盖上古色古香写了几个大字:“薛定谔方程”。

    “好吧,可是什么都看不见,怎么猜呢?”人们抱怨道。“那当然那当然。”主持人连忙说,“我们不是学孙悟空玩隔板猜物,再说这里面也
    决不是破烂溜丢一口钟,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关系到整个物理学的宝贝。嗯,是这样的,虽然我们都看不见它,但它的某些性质却是可以知道的
    ,我会不断地提示大家,看谁先猜出来。”

    众人一阵鼓噪,就这样游戏开始了。“这件东西,我们不知其名,强名之曰ψ。”主持人清了清嗓门说,“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它代表了原
    子体系中电子的某个函数。”下面顿时七嘴八舌起来:“能量?频率?速度?距离?时间?电荷?质量?”主持人不得不提高嗓门喊道:“安
    静,安静,我们还刚刚开始呢,不要乱猜啊。从现在开始谁猜错了就失去参赛资格。”于是瞬间鸦雀无声。

    “好。”主持人满意地说,“那么我们继续。第二个条件是这样的: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这个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东西。”这次大家都不
    敢说话,但各人迅速在心里面做了排除。既然是连续不断,那么我们已知的那些量子化的条件就都排除了。比如我们都已经知道电子的能级不
    是连续的,那ψ看起来不像是这个东西。

    “接下来,通过ψ的构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没有量纲的函数。但它同时和电子的位置有某些联系,对于每一个电子来说,它都在一个虚拟的
    三维空间里扩展开去。”话说到这里好些人已经糊涂了,只有几个思维特别敏捷的还在紧张地思考。



    “总而言之,ψ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每一个电子,在它所处的那个位置上如同一团云彩般地扩散开来。这云彩时而浓厚时而稀薄,但却是按照某
    种确定的方式演化。而且,我再强调一遍,这种扩散及其演化都是经典的,连续的,确定的。”于是众人都陷入冥思苦想中,一点头绪都没有


    “是的,云彩,这个比喻真妙。”这时候一个面容瘦削,戴着夹鼻眼睛的男人呵呵笑着站起来说。主持人赶紧介绍:“女士们先生们,这位就
    是薛定谔先生,也是这口宝箱的发现者。”大家于是一阵鼓掌,然后屏息凝神地听他要发表什么高见。

    “嗯,事情已经很明显了,ψ是一个空间分布函数。”薛定谔满有把握地说,“当它和电子的电荷相乘,就代表了电荷在空间中的实际分布。
    云彩,尊敬的各位,电子不是一个粒子,它是一团波,像云彩一般地在空间四周扩展开去。我们的波函数恰恰描述了这种扩展和它的行为。电
    子是没有具体位置的,它也没有具体的路径,因为它是一团云,是一个波,它向每一个方向延伸——虽然衰减得很快,这使它粗看来像一个粒
    子。女士们先生们,我觉得这个发现的最大意义就是,我们必须把一切关于粒子的假相都从头脑里清除出去,不管是电子也好,光子也好,什
    么什么子也好,它们都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粒子。把它们拉出来放大,仔细审视它们,你会发现它在空间里融化开来,变成无数振动的叠加
    。是的,一个电子,它是涂抹开的,就像涂在面包上的黄油那样,它平时蜷缩得那么紧,以致我们都把它当成小球,但是,这已经被我们的波
    函数ψ证明不是真的。多年来物理学误入歧途,我们的脑袋被光谱线,跃迁,能级,矩阵这些古怪的东西搞得混乱不堪,现在,是时候回归经
    典了。”

    “这个宝箱,”薛定谔指着那口大箱子激动地说,“是一笔遗产,是昔日传奇帝国的所罗门王交由我们继承的。它时时提醒我们,不要为歪门
    邪道所诱惑,走到无法回头的岔路上去。物理学需要改革,但不能允许思想的混乱,我们已经听够了奇谈怪论,诸如电子像跳蚤一般地在原子
    里跳来跳去,像一个完全无法预见自己方向的醉汉。还有那故弄玄虚的所谓矩阵,没人知道它包含什么物理含义,而它却不停地叫嚷自己是物
    理学的正统。不,现在让我们回到坚实的土地上来,这片巨人们曾经奋斗过的土地,这片曾经建筑起那样雄伟构筑的土地,这片充满了骄傲和
    光荣历史的土地。简洁、明晰、优美、直观性、连续性、图像化,这是物理学王国中的胜利之杖,它代代相传,引领我们走向胜利。我毫不怀
    疑,新的力学将在连续的波动基础上作出,把一切都归于简单的图像中,并继承旧王室的血统。这决不是守旧,因为这种血统同时也是承载了
    现代科学300年的灵魂。这是物理学的象征,它的神圣地位决不容许受到撼动,任何人也不行。”



    薛定谔这番雄辩的演讲无疑深深感染了在场的绝大部分观众,因为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但是,等等,有一个人在不断地摇
    头,显得不以为然的样子,薛定谔很快就认出,那是哥廷根的波恩,海森堡的老师。他不是刚刚称赞过自己的方程吗?难道海森堡这小子又用
    了什么办法把他拉拢过去了不成?

    “嗯,薛定谔先生”,波恩清了清嗓子站起来说,“首先我还是要对您的发现表示由衷的赞叹,这无疑是稀世奇珍,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幸运
    做出这样伟大的成就的。”薛定谔点了点头,心情放松了一点。“但是,”波恩接着说,“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虽然这是您找到的,但您
    本人有没有真正地打开过箱子,看看里面是什么呢?”

    这令薛定谔大大地尴尬,他踟躇了好一会儿才回答:“说实话,我也没有真正看见过里面的东西,因为我没有箱子的钥匙。”众人一片惊诧。
    “如果是这样的话,”波恩小心翼翼地说,“我倒以为,我不太同意您刚才的猜测呢。”

    “哦?”两个人对视了一阵,薛定谔终于开口说:“那么您以为,这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毫无疑问,”波恩凝视着那雕满了古典花纹的箱子和它上面那把沉重的大锁,“这里面藏着一些至关紧要的事物,它的力量足以改变整个物
    理学的面貌。但是,我也有一种预感,这股束缚着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它将把物理学搞得天翻地覆。当然,你也可以换个词语说,为物理学带
    来无边的混乱。”

    “哦,是吗?”薛定谔惊奇地说,“照这么说来,难道它是潘多拉的盒子?”

    “嗯。”波恩点了点头,“人们将陷入困惑和争论中,物理学会变成一个难以理解的奇幻世界。老实说,虽然我隐约猜到了里面是什么,我还
    是不能确定该不该把它说出来。”

    薛定谔盯着波恩:“我们都相信科学的力量,在于它敢于直视一切事实,并毫不犹豫地去面对它,检验它,把握它,不管它是什么。何况,就
    算是潘多拉盒子,我们至少也还拥有盒底那最宝贵的东西,难道你忘了吗?”

    “是的,那是希望。”波恩长出了一口气,“你说的对,不管是祸是福,我们至少还拥有希望。只有存在争论,物理学才拥有未来。”

    “那么,你说这箱子里是……?”全场一片静默,人人都不敢出声。

    波恩突然神秘地笑了:“我猜,这里面藏的是……”
    “……骰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骰子?骰子是什么东西?它应该出现在大富翁游戏里,应该出现在澳门和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中,但是,物理学?不,那不是它应该来的地方。
    骰子代表了投机,代表了不确定,而物理学不是一门最严格最精密,最不能容忍不确定的科学吗?

    可以想象,当波恩于1926年7月将骰子带进物理学后,是引起了何等的轩然大波。围绕着这个核心解释所展开的争论激烈而尖锐,把物理学加热
    到了沸点。这个话题是如此具有争议性,很快就要引发20世纪物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大论战,而可怜的波恩一直要到整整28年后,才因为这一
    杰出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金——比他的学生们晚上许多。

    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波恩都说了些什么。骰子,这才是薛定谔波函数ψ的解释,它代表的是一种随机,一种概率,而决不是薛定谔
    本人所理解的,是电子电荷在空间中的实际分布。波恩争辩道,ψ,或者更准确一点,ψ的平方,代表了电子在某个地点出现的“概率”。电子
    本身不会像波那样扩展开去,但是它的出现概率则像一个波,严格地按照ψ的分布所展开。



    我们来回忆一下电子或者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这是电子波动性的最好证明。当电子穿过两道狭缝后,便在感应屏上组成了一个明暗相间的图
    案,展示了波峰和波谷的相互增强和抵消。但是,正如粒子派指出的那样,每次电子只会在屏上打出一个小点,只有当成群的电子穿过双缝后
    ,才会逐渐组成整个图案。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思维实验,想象我们有一台仪器,它每次只发射出一个电子。这个电子穿过双缝,打到感光屏上,激发出一个小亮点。那
    么,对于这一个电子,我们可以说些什么呢?很明显,我们不能预言它组成类波的干涉条纹,因为一个电子只会留下一个点而已。事实上,对
    于这个电子将会出现在屏幕上的什么地方,我们是一点头绪都没有的,多次重复我们的实验,它有时出现在这里,有时出现在那里,完全不是
    一个确定的过程。

    不过,我们经过大量的观察,却可以发现,这个电子不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它在某些地方出现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在另一些地方则小一些。它
    出现频率高的地方,恰恰是波动所预言的干涉条纹的亮处,它出现频率低的地方则对应于暗处。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大量电子能组成干涉
    条纹了,因为虽然每一个电子的行为都是随机的,但这个随机分布的总的模式却是确定的,它就是一个干涉条纹的图案。这就像我们掷骰子,
    虽然每一个骰子掷下去,它的结果都是完全随机的,从1到6都有可能,但如果你投掷大量的骰子到地下,然后数一数每个点的数量,你会发现1
    到6的结果差不多是平均的。



    关键是,单个电子总是以一个点的面貌出现,它从来不会像薛定谔所说的那样,在屏幕上打出一滩图案来。只有大量电子接二连三地跟进,总
    的干涉图案才会逐渐出现。其中亮的地方也就是比较多的电子打中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单个电子比较容易出现的地方,暗的地带则正好相
    反。如果我们发现,有9成的粒子聚集在亮带,只有1成的粒子在暗带,那么我们就可以预言,对于单个粒子来说,它有90%的可能出现在亮带
    的区域,10%的可能出现在暗带。但是,究竟出现在哪里,我们是无法确定的,我们只能预言概率而已。
    我们只能预言概率而已。

    但是,等等,我们怎么敢随便说出这种话来呢?这不是对于古老的物理学的一种大不敬吗?从伽利略牛顿以来,成千上百的先辈们为这门科学
    呕心沥血,建筑起了这样宏伟的构筑,它的力量统治整个宇宙,从最大的星系到最小的原子,万事万物都在它的威力下必恭必敬地运转。任何
    巨大的或者细微的动作都逃不出它的力量。星系之间产生可怕的碰撞,释放出难以想象的光和热,并诞生数以亿计的新恒星;宇宙射线以惊人
    的高速穿越遥远的空间,见证亘古的时光;微小得看不见的分子们你推我搡,喧闹不停;地球庄严地围绕着太阳运转,它自己的自转轴同时以
    难以觉察的速度轻微地振动;坚硬的岩石随着时光流逝而逐渐风化;鸟儿扑动它的翅膀,借着气流一飞冲天。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在物理定
    律的监视下一丝不苟地进行的吗?

    更重要的是,物理学不仅能够解释过去和现在,它还能预言未来。我们的定律和方程能够毫不含糊地预测一颗炮弹的轨迹以及它降落的地点;
    我们能预言几千年后的日食,时刻准确到秒;给我一张电路图,多复杂都行,我能够说出它将做些什么;我们制造的机器乖乖地按照我们预先
    制定好的计划运行。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系统,只要给我足够的初始信息,赋予我足够的运算能力,我能够推算出这个体系的一切历史,从
    它最初怎样开始运行,一直到它在遥远的未来的命运,一切都不是秘密。是的,一切系统,哪怕骰子也一样。告诉我骰子的大小,质量,质地,
    初速度,高度,角度,空气阻力,桌子的质地,摩擦系数,告诉我一切所需要的情报,那么,只要我拥有足够的运算能力,我可以毫不迟疑
    地预先告诉你,这个骰子将会掷出几点来。



    物理学统治整个宇宙,它的过去和未来,一切都尽在掌握。这已经成了物理学家心中深深的信仰。19世纪初,法国的大科学家拉普拉斯
    (Pierre Simon de Laplace)在用牛顿方程计算出了行星轨道后,把它展示给拿破仑看。拿破仑问道:“在你的理论中,上帝在哪儿呢?”拉
    普拉斯平静地回答:“陛下,我的理论不需要这个假设。”

    是啊,上帝在物理学中能有什么位置呢?一切都是由物理定律来统治的,每一个分子都遵照物理定律来运行,如果说上帝有什么作用的话,他
    最多是在一开始推动了这个体系一下,让它得以开始运转罢了。在之后的漫长历史中,有没有上帝都是无关紧要的了,上帝被物理学赶出了舞
    台。

    “我不需要上帝这个假设。”拉普拉斯站在拿破仑面前说。这可算科学最光荣最辉煌的时刻之一了,它把无边的自豪和骄傲播撒到每一个科学
    家的心中。不仅不需要上帝,拉普拉斯想象,假如我们有一个妖精,一个大智者,或者任何拥有足够智慧的人物,假如他能够了解在某一刻,
    这个宇宙所有分子的运动情况的话,那么他就可以从正反两个方向推演,从而得出宇宙在任意时刻的状态。对于这样的智者来说,没有什么过
    去和未来的分别,一切都历历在目。宇宙从它出生的那一刹那开始,就坠入了一个预定的轨道,它严格地按照物理定律发展,没有任何岔路可
    以走,一直到遇见它那注定的命运为止。就像你出手投篮,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三分球,还是打中篮筐弹出,或者是一个air ball,这都在你
    出手的一刹那决定了,之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看着它按照写好的剧本发展而已。



    是的,科学家知道过去;是的,科学家明白现在;是的,科学家了解未来。只要掌握了定律,只要搜集足够多的情报,只要能够处理足够大的
    运算量,科学家就能如同上帝一般无所不知。整个宇宙只不过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它的每个零件都按照定律一丝不苟地运行,这种想法就是古
    典的,严格的决定论(determinism)。宇宙从出生的那一刹那起,就有一个确定的命运。我们现在无法了解它,只是因为我们所知道的信息太
    少而已。

    那么多的天才前仆后继,那么多的伟人呕心沥血,那么多在黑暗中的探索,挣扎,奋斗,这才凝结成物理学在19世纪黄金时代的全部光荣。物
    理学家终于可以说,他们能够预测神秘的宇宙了,因为他们找到了宇宙运行的奥秘。他们说这话时,带着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情感,决不饶
    恕任何敢于轻视物理学力量的人。

    可是,现在有人说,物理不能预测电子的行为,它只能找到电子出现的概率而已。无论如何,我们也没办法确定单个电子究竟会出现在什么地
    方,我们只能猜想,电子有90%的可能出现在这里,10%的可能出现在那里。这难道不是对整个物理历史的挑衅,对物理学的光荣和尊严的一
    种侮辱吗?



    我们不能确定?物理学的词典里是没有这个字眼的。在中学的物理考试中,题目给了我们一个小球的初始参数,要求t时刻的状态,你敢写上“
    我不能确定”吗?要是你这样做了,你的物理老师准会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并且毫不犹豫地给你亮个红灯。不能确定?不可能,物理学什么都
    能确定。诚然,有时候为了方便,我们也会引进一些统计的方法,比如处理大量的空气分子运动时,但那是完全不同的一个问题。科学家只是
    凡人,无法处理那样多的复杂计算,所以应用了统计的捷径。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我们了解每一个分子的状态,我们完全可以严格地推断
    出整个系统的行为,分毫不爽。

    然而波恩的解释不是这样,波恩的意思是,就算我们把电子的初始状态测量得精确无比,就算我们拥有最强大的计算机可以计算一切环境对电
    子的影响,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预言电子最后的准确位置。这种不确定不是因为我们的计算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它是深藏在物理定律本身内
    部的一种属性。即使从理论上来说,我们也不能准确地预测大自然。这已经不是推翻某个理论的问题,这是对整个决定论系统的挑战,而决定
    论是那时整个科学的基础。量子论挑战整个科学。

    波恩在论文里写道:“……这里出现的是整个决定论的问题了。”(Hier erhebt sich der ganze Problematik des Determinismus.)
    对于许多物理学家来说,这是一个不可原谅的假设。骰子?不确定?别开玩笑了。对于他们中的好些人来说,物理学之所以那样迷人,那样富
    有魔力,正是因为它深刻,明晰,能够确定一切,扫清人们的一切疑惑,这才使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事业中去。现在,物理学竟然有变
    成摇奖机器的危险,竟然要变成一个掷骰子来决定命运的赌徒,这怎么能够容忍呢?
    不确定?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争论即将展开,在争吵和辩论后面是激动,颤抖,绝望,泪水,伴随着整个决定论在20世纪的悲壮谢幕。



    饭后闲话:决定论

    可以说决定论的兴衰浓缩了整部自然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史。科学从牛顿和拉普拉斯的时代走来,辉煌的成功使它一时得意忘形,认为它具有
    预测一切的能力。决定论认为,万物都已经由物理定律所规定下来,连一个细节都不能更改。过去和未来都像已经写好的剧本,宇宙的发展只
    能严格地按照这个剧本进行,无法跳出这个窠臼。

    矜持的决定论在20世纪首先遭到了量子论的严重挑战,随后混沌动力学的兴起使它彻底被打垮。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即使没有量子论把概率这
    一基本属性赋予自然界,就牛顿方程本身来说,许多系统也是极不稳定的,任何细小的干扰都能够对系统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这些干扰从本质上说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想凭借牛顿方程来预测整个系统从理论上说也是不可行的。典型的例子是长期的天气预报
    ,大家可能都已经听说过洛伦兹著名的“蝴蝶效应”,哪怕一只蝴蝶轻微地扇动它的翅膀,也能给整个天气系统造成戏剧性的变化。现在的天
    气预报也已经普遍改用概率性的说法,比如“明天的降水概率是20%”。



    1986年,著名的流体力学权威,詹姆士?莱特希尔爵士(Sir James Lighthill,他于1969年从狄拉克手里接过剑桥卢卡萨教授的席位,也就是
    牛顿曾担任过的那个)于皇家学会纪念牛顿《原理》发表300周年的集会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的道歉:
    “现在我们都深深意识到,我们的前辈对牛顿力学的惊人成就是那样崇拜,这使他们把它总结成一种可预言的系统。而且说实话,我们在1960
    年以前也大都倾向于相信这个说法,但现在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我们以前曾经误导了公众,向他们宣传说满足牛顿运动定律的系统是决定论
    的,但是这在1960年后已被证明不是真的。我们都愿意在此向公众表示道歉。”

    (We are all deeply conscious today that the enthusiasm of our forebears for the marvelous achievements of Newtonian
    mechanics led them to make generalizations in this area of predictability which, indeed, we may have generally tended to
    believe before 1960, but which we now recognize were false. We collectively wish to apologize for having misled the general
    educated public by spreading ideas about the determinism of systems satisfying Newton's laws of motion that, after 1960,were
    to be proved incorrect.)



    决定论的垮台是否注定了自由意志的兴起?这在哲学上是很值得探讨的。事实上,在量子论之后,物理学越来越陷于形而上学的争论中。也许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应该改个名字叫“量子论之后”(metaquantum)。在我们的史话后面,我们会详细地探讨这些问题。

    Ian Stewart写过一本关于混沌的书,书名也叫《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文字优美,很值得一读,当然和我们的史话没什么联系。我用这个名
    字,一方面是想强调决定论的兴衰是我们史话的中心话题,另外,毕竟爱因斯坦这句名言本来的版权是属于量子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出发去回顾新量子论与经典决定论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悲壮决战之前,在本章的最后还是让我们先来关注一下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我们
    的微粒和波动的宿怨。波恩的概率解释无疑是对薛定谔传统波动解释的一个沉重打击,现在,微粒似乎可以暂时高兴一下了。

    “看,”它嘲笑对手说,“薛定谔也救不了你,他对波函数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难怪总是有人说,薛定谔的方程比薛定谔本人还聪明哪。波
    恩的概率才是有道理的,电子始终是一个电子,任何时候你观察它,它都是一个粒子,你吵嚷多年的所谓波,原来只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概
    率’罢了。哈哈,把这个头衔让给你,我倒是毫无异议的,但你得首先承认我的正统地位。”

    但是波动没有被吓倒,说实话,双方300年的恩怨缠结,经过那么多风风雨雨,早就练就了处变不惊的本领。“哦,是吗?”它冷静地回应道,
    “恐怕事情不如你想象得那么简单吧?我们不如缩小到电子那个尺寸,去亲身感受一下一个电子在双缝实验中的经历如何?”

    微粒迟疑了一下便接受了:“好吧,让你彻底死心也好。”

    那么,现在让我们也想象自己缩小到电子那个尺寸,跟着它一起去看看事实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个电子的直径小于一亿分之一埃,也就是
    10^-23米,它的质量小于10^-30千克,变得这样小,看来这必定是一次奇妙的旅程呢。

    好,现在我们已经和一个电子一样大了,突然缩小了那么多,还真有点不适应,看出去的世界也变得模糊扭曲起来。不过,我们第一次发现,
    世界原来那么空旷,几乎是空无一物,这也情有可原,从我们的尺度看来,原子核应该像是远在天边吧?好,现在迎面来了一个电子,这是个
    好机会,让我们睁大眼睛,仔细地看一看它究竟是个粒子还是波?奇怪,为什么我们什么都看不见呢?啊,原来我们忘了一个关键的事实!
    要“看见”东西,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才行。但现在我们变得这么小,即使光——不管它是光子还是光波——对于我们来说也太大了。但
    是不管怎样,为了探明这个秘密,我们必须得找到从电子那里反射过来的光,凭感觉,我知道从左边来了一团光(之所以说“一团”光,是因
    为我不清楚它究竟是一个光粒子还是一道光波,没有光,我也看不到光本身,是吧?),现在让我们勇敢地迎上去,啊,秘密就要揭开了!
    随着“砰”地一声,我们被这团光粗暴地击中,随后身不由己地飞到半空中,被弹出了十万八千里。这次撞击使得我们浑身筋骨欲脱,脑中天
    旋地转,眼前直冒金星。我们忘了自己现在是个什么尺寸!要不是运气好,这次碰撞已经要了咱们的小命。当好不容易爬起来时,早就不知道
    自己身在何方,那个电子更是无影无踪了。



    刚才真是好险,看来这一招是行不通的。不过,我听见声音了,是微粒和波动在前面争论呢,咱们还是跟着这哥俩去看个究竟。它们为了模拟
    一个电子的历程,从某个阴极射线管出发,现在,面前就是那著名的双缝了。

    “嗨,微粒。”波动说道,“假如电子是个粒子的话,它下一步该怎样行动呢?眼前有两条缝,它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啊,如果它是个粒子,它
    不可能两条缝都通过吧?”

    “嗯,没错。”微粒说,“粒子就是一个小点,是不可分割的。我想,电子必定选择通过了其中的某一条狭缝,然后投射到后面的光屏上,激
    发出一个小点。”

    “可是,”波动一针见血地说,“它怎能够按照干涉模式的概率来行动呢?比如说它从右边那条缝过去了吧,当它打到屏幕前,它怎么能够知
    道,它应该有90%的机会出现到亮带区,10%的机会留给暗带区呢?要知道这个干涉条纹可是和两条狭缝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啊,要是电子只
    通过了一条缝,它是如何得知两条缝之间的距离的呢?”

    微粒有点尴尬,它迟疑地说:“我也承认,伴随着一个电子的有某种类波的东西,也就是薛定谔的波函数ψ,波恩说它是概率,我们就假设它
    是某种看不见的概率波吧。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从我身上散发出去的某种看不见的场,我想,在我通过双缝之前,这种看不见的波场在空间中弥
    漫开去,探测到了双缝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我得以知道如何严格地按照概率行动。但是,我的实体必定只能通过其中的一条缝。”

    “一点道理也没有。”波动摇头说,“我们不妨想象这样一个情景吧,假如电子是一个粒子,它现在决定通过右边的那条狭缝。姑且相信你的
    说法,有某种概率波事先探测到了双缝间的距离,让它胸有成竹知道如何行动。可是,假如在它进入右边狭缝前的那一刹那,有人关闭了另一
    道狭缝,也就是左边的那道狭缝,那时会发生什么情形呢?”

    微粒有点脸色发白。



    “那时候,”波动继续说,“就没有双缝了,只有单缝。电子穿过一条缝,就无所谓什么干涉条纹。也就是说,当左边狭缝关闭的一刹那,电
    子的概率必须立刻从干涉模式转换成普通模式,变成一条长狭带。”

    “现在,我倒请问,电子是如何在穿过狭缝前的一刹那,及时地得知另一条狭缝关闭这个事实的呢?要知道它可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电子啊
    ,另一条狭缝距离它是如此遥远,就像从上海隔着大洋遥望洛杉矶。它如何能够瞬间作出反应,修改自己的概率分布呢?除非它收到了某种瞬
    时传播来的信号,怎么,你想开始反对相对论了吗?”
    “好吧,”微粒不服气地说,“那么,我倒想听听你的解释。”
    “很简单,”波动说,“电子是一个在空间中扩散开去的波,它同时穿过了两条狭缝,当然,这也就是它造成完美干涉的原因了。如果你关闭
    一个狭缝,那么显然就关闭了一部分波的路径,这时就谈不上干涉了。”
    “听起来很不错。”微粒说,“照你这么说,ψ是某种实际的波,它穿过两道狭缝,完全确定而连续地分布着,一直到击中感应屏前。不过,
    之后呢?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之后……”波动也有点语塞,“之后,出于某种原因,ψ收缩成了一个小点。”
    “哈,真奇妙。”微粒故意把声音拉长以示讽刺,“你那扩散而连续的波突然变成了一个小点!请问发生了什么事呢?波动家族突然全体罢工
    了?”
    波动气得面红耳赤,它争辩道:“出于某种我们尚不清楚的机制……”



    “好吧,”微粒不耐烦地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吧?既然我说电子只通过了一条狭缝,而你硬说它同时通过两条狭缝,那么搞清
    我们俩谁对谁错不是很简单吗?我们只要在两道狭缝处都安装上某种仪器,让它在有粒子——或者波,不论是什么——通过时记录下来或者发
    出警报,那不就成了?这种仪器又不是复杂而不可制造的。”

    波动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微粒,良久,它终于说:“不错,我们可以装上这种仪器。我承认,一旦我们试图测定电子究竟通过了哪条缝时,
    我们永远只会在其中的一处发现电子。两个仪器不会同时响。”

    微粒放声大笑:“你早说不就得了?害得我们白费了这么多口水!怎么,这不就证明了,电子只可能是一个粒子,它每次只能通过一条狭缝吗?
    你还跟我唠叨个什么!”但是它渐渐发现气氛有点不对劲,终于它笑不出来了。

    “怎么?”它瞪着波动说。

    波动突然咧嘴一笑:“不错,每次我们只能在一条缝上测量到电子。但是,你要知道,一旦我们展开这种测量的时候,干涉条纹也就消失了……”



    时间是1927年2月,哥本哈根仍然是春寒料峭,大地一片冰霜。玻尔坐在他的办公室里若有所思:粒子还是波呢?5个月前,薛定谔的那次来访
    还历历在目,整个哥本哈根学派为了应付这场硬仗,花了好些时间去钻研他的波动力学理论,但现在,玻尔突然觉得,这个波动理论非常出色
    啊。它简洁,明确,看起来并不那么坏。在写给赫维西(Hevesy)的信里,玻尔已经把它称作“一个美妙的理论”。尤其是有了波恩的概率解
    释之后,玻尔已经毫不犹豫地准备接受这一理论并把它当作量子论的基础了。

    嗯,波动,波动。玻尔知道,海森堡现在对于这个词简直是条件反射似地厌恶。在他的眼里只有矩阵数学,谁要是跟他提起薛定谔的波他准得
    和谁急,连玻尔本人也不例外。事实上,由于玻尔态度的转变,使得向来亲密无间的哥本哈根派内部第一次产生了裂痕。海森堡……他在得知
    玻尔的意见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现在,气氛已经闹得够僵了,玻尔为了不让事态恶化,准备离开丹麦去挪威度个长假。过去的1926年
    就是在无尽的争吵中度过的,那一整年玻尔只发表了一篇关于自旋的小文章,是时候停止争论了。
    但是,粒子?波?那个想法始终在他脑中缠绕不去。

    进来一个人,是他的另一位助手奥斯卡·克莱恩(Oskar Klein)。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的成就斐然,他不仅成功地把薛定谔方程相对论化了,还
    在其中引进了“第五维度”的思想,这得到了老洛伦兹的热情赞扬。不管怎么说,他可算哥本哈根最熟悉量子波动理论的人之一了。
    有他助阵,玻尔更加相信,海森堡实在是持有一种偏见,波动理论是不可偏废的。



    “要统一,要统一。”玻尔喃喃地说。克莱恩抬起头来看他:“您对波动理论是怎么想的呢?”
    “波,电子无疑是个波。”玻尔肯定地说。
    “哦,那样说来……”
    “但是,”玻尔打断他,“它同时又不是个波。从BKS倒台以来,我就隐约地猜到了。”
    克莱恩笑了:“您打算发表这一观点吗?”
    “不,还不是时候。”
    “为什么?”
    玻尔叹了一口气:“克莱恩,我们的对手非常强大……非常强大,我还没有准备好……”

    (注:老的说法认为,互补原理只有在不确定原理提出后才成型。
    但现在学者们都同意,这一思想有着复杂的来源,为了把重头戏留给下一章,我在这里先带一笔波粒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不确定性



    我们的史话说到这里,是时候回顾一下走过的路程了。我们已经看到煊赫一时的经典物理大厦如何忽喇喇地轰然倾倒,我们已经看到以黑体问
    题为导索,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是如何点燃了新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之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赋予了新生的量子以充实的力量,让它第一
    次站起身来傲视群雄,而玻尔的原子理论借助了它的无穷能量,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来。

    我们也已经讲到,关于光的本性,粒子和波动两种理论是如何从300年前开始不断地交锋,其间兴废存亡有如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从德布罗意
    开始,这种本质的矛盾成为物理学的基本问题,而海森堡从不连续性出发创立了他的矩阵力学,薛定谔沿着另一条连续性的道路也发现了他的
    波动方程。这两种理论虽然被数学证明是同等的,但是其物理意义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波恩的概率解释更是把数百年来的决定论推上了怀疑
    的舞台,成为浪尖上的焦点。而另一方面,波动和微粒的战争现在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接下去,物理学中将会发生一些真正奇怪的事情。它将把人们的哲学观改造成一种似是而非的疯狂理念,并把物理学本身变成一个大漩涡。20
    世纪最著名的争论即将展开,其影响一直延绵到今日。我们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现在都筋疲力尽,委顿不堪,可是我们却已经无法掉头。回
    首处,白云遮断归途,回到经典理论那温暖的安乐窝中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摆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一直通向遥远而未
    知的远方。现在,就让我们鼓起最大的勇气,跟着物理学家们继续前进,去看看隐藏在这道路尽头的,究竟是怎样的一副景象。



    我们这就回到1927年2月,那个神奇的冬天。过去的几个月对于海森堡来说简直就像一场恶梦,越来越多的人转投向薛定谔和他那该死的波动理
    论一方,把他的矩阵忘得个一干二净。海森堡当初的那些出色的论文,现在给人们改写成波动方程的另类形式,这让他尤其不能容忍。他后来
    给泡利写信说:“对于每一份矩阵的论文,人们都把它改写成‘共轭’的波动形式,这让我非常讨厌。我想他们最好两种方法都学学。”

    但是,最让他伤心的,无疑是玻尔也转向了他的对立面。玻尔,那个他视为严师、慈父、良友的玻尔,那个他们背后称作“量子论教皇”的玻
    尔,那个哥本哈根军团的总司令和精神领袖,现在居然反对他!这让海森堡感到无比的委屈和悲伤。后来,当玻尔又一次批评他的理论时,海
    森堡甚至当真哭出了眼泪。对海森堡来说,玻尔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失去了他的支持,海森堡感觉就像在河中游水的小孩子失去
    了大人的臂膀,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不过,现在玻尔已经去挪威度假了,他大概在滑雪吧?海森堡记得玻尔的滑雪水平拙劣得很,不禁微笑一下。玻尔已经不能提供什么帮助了,
    他现在和克莱恩抱成一团,专心致志地研究什么相对论化的波动。波动!海森堡哼了一声,打死他他也不承认,电子应该解释成波动。不过事
    情还不至于糟糕到顶,他至少还有几个战友:老朋友泡利,哥廷根的约尔当,还有狄拉克——他现在也到哥本哈根来访问了。

    不久前,狄拉克和约尔当分别发展了一种转换理论,这使得海森堡可以方便地用矩阵来处理一些一直用薛定谔方程来处理的概率问题。让海森
    堡高兴的是,在狄拉克的理论里,不连续性被当成了一个基础,这更让他相信,薛定谔的解释是靠不住的。但是,如果以不连续性为前提,在
    这个体系里有些变量就很难解释,比如,一个电子的轨迹总是连续的吧?



    海森堡尽力地回想矩阵力学的创建史,想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还记得,海森堡当时的假设是:整个物理理论只能以可被观测到的量为前提,
    只有这些变量才是确定的,才能构成任何体系的基础。不过海森堡也记得,爱因斯坦不太同意这一点,他受古典哲学的熏陶太浓,是一个无
    可救要的先验主义者。

    “你不会真的相信,只有可观察的量才能有资格进入物理学吧?”爱因斯坦曾经这样问他。
    “为什么不呢?”海森堡吃惊地说,“你创立相对论时,不就是因为‘绝对时间’不可观察而放弃它的吗?”
    爱因斯坦笑了:“好把戏不能玩两次啊。你要知道在原则上,试图仅仅靠可观察的量来建立理论是不对的。事实恰恰相反:是理论决定了我们
    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是吗?理论决定了我们观察到的东西?那么理论怎么解释一个电子在云室中的轨迹呢?在薛定谔看来,这是一系列本征态的叠加,不过,
    forget him!海森堡对自己说,还是用我们更加正统的矩阵来解释解释吧。可是,矩阵是不连续的,而轨迹是连续的,而且,所谓“轨迹”早
    就在矩阵创立时被当作不可观测的量被抛弃了……

    窗外夜阑人静,海森堡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他愁肠百结,辗转难寐,决定起身到离玻尔研究所不远的Faelled公园去散散步。深夜的公园空无
    一人,晚风吹在脸上还是凛冽寒冷,不过却让人清醒。海森堡满脑子都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矩阵,他又想起矩阵那奇特的乘法规则:
    p×q ≠ q×p



    理论决定了我们观察到的东西?理论说,p×q ≠ q×p,它决定了我们观察到的什么东西呢?
    I×II什么意思?先搭乘I号线再转乘II号线。那么,p×q什么意思?p是动量,q是位置,这不是说……
    似乎一道闪电划过夜空,海森堡的神志突然一片清澈空明。

    p×q ≠ q×p,这不是说,先观测动量p,再观测位置q,这和先观测q再观测p,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吗?
    等等,这说明了什么?假设我们有一个小球向前运动,那么在每一个时刻,它的动量和位置不都是两个确定的变量吗?为什么仅仅是观测次序
    的不同,其结果就会产生不同呢?海森堡的手心捏了一把汗,他知道这里藏着一个极为重大的秘密。这怎么可能呢?假如我们要测量一个矩形
    的长和宽,那么先测量长还是先测量宽,这不是一回事吗?

    除非……
    除非测量动量p这个动作本身,影响到了q的数值。反过来,测量q的动作也影响p的值。可是,笑话,假如我同时测量p和q呢?
    海森堡突然间像看见了神启,他豁然开朗。
    p×q ≠ q×p,难道说,我们的方程想告诉我们,同时观测p和q是不可能的吗?理论不但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它还决定哪些是我们观
    察不到的东西!



    但是,我给搞糊涂了,不能同时观测p和q是什么意思?观测p影响q?观测q影响p?我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如果我说,一个小球在时刻t,它的位
    置坐标是10米,速度是5米/秒,这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大大地有问题。”海森堡拍手说。“你怎么能够知道在时刻t,某个小球的位置是10米,速度是5米/秒呢?你靠什么知道呢?”
    “靠什么?这还用说吗?观察呀,测量呀。”

    “关键就在这里!测量!”海森堡敲着自己的脑壳说,“我现在全明白了,问题就出在测量行为上面。一个矩形的长和宽都是定死的,你测量
    它的长的同时,其宽绝不会因此而改变,反之亦然。再来说经典的小球,你怎么测量它的位置呢?你必须得看到它,或者用某种仪器来探测它
    ,不管怎样,你得用某种方法去接触它,不然你怎么知道它的位置呢?就拿‘看到’来说吧,你怎么能‘看到’一个小球的位置呢?总得有某
    个光子从光源出发,撞到这个球身上,然后反弹到你的眼睛里吧?关键是,一个经典小球是个庞然大物,光子撞到它就像蚂蚁撞到大象,对它
    的影响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绝不会影响它的速度。正因为如此,我们大可以测量了它的位置之后,再从容地测量它的速度,其误差微不足道。
    “但是,我们现在在谈论电子!它是如此地小而轻,以致于光子对它的撞击决不能忽略不计了。测量一个电子的位置?好,我们派遣一个光子
    去执行这个任务,它回来怎么报告呢?是的,我接触到了这个电子,但是它给我狠狠撞了一下后,飞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它现在的速度我可
    什么都说不上来。看,为了测量它的位置,我们剧烈地改变了它的速度,也就是动量。我们没法同时既准确地知道一个电子的位置,同时又准
    确地了解它的动量。”



    海森堡飞也似地跑回研究所,埋头一阵苦算,最后他得出了一个公式:
    △p×△q > h/2π

    △p和△q分别是测量p和测量q的误差,h是普朗克常数。海森堡发现,测量p和测量q的误差,它们的乘积必定要大于某个常数。如果我们把p测
    量得非常精确,也就是说△p非常小,那么相应地,△q必定会变得非常大,也就是说我们关于q的知识就要变得非常模糊和不确定。反过来,假
    如我们把位置q测得非常精确,p就变得摇摆不定,误差急剧增大。

    假如我们把p测量得100%地准确,也就是说△p=0,那么△q就要变得无穷大。这就是说,假如我们了解了一个电子动量p的全部信息,那么我们
    就同时失去了它位置q的所有信息,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它究竟身在何方,不管我们怎么安排实验都没法做得更好。鱼与熊掌不能得兼,要么我
    们精确地知道p而对q放手,要么我们精确地知道q而放弃对p的全部知识,要么我们折衷一下,同时获取一个比较模糊的p和比较模糊的q。

    p和q就像一对前世冤家,它们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处在一种有你无我的状态。不管我们亲近哪个,都会同时急剧地疏远另一个。这种奇
    特的量被称为“共轭量”,我们以后会看到,这样的量还有许多。

    海森堡的这一原理于1927年3月23日在《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被称作Uncertainty Principle。当它最初被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被十分可爱地
    译成了“测不准原理”,不过现在大多数都改为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不确定性原理”。



    量子人物素描
    薛定谔:
    http://bbs.sh.sina.com.cn/shanghai/view.cgi?forumid=173&postid=252338&kindid=0
    海森堡:
    http://bbs.sh.sina.com.cn/shanghai/view.cgi?forumid=173&postid=252362&kindid=0
    玻尔:
    http://bbs.sh.sina.com.cn/shanghai/view.cgi?forumid=173&postid=252388&kindid=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确定性原理……不确定?我们又一次遇到了这个讨厌的词。还是那句话,这个词在物理学中是不受欢迎的。如果物理学什么都不能确定,那
    我们还要它来干什么呢?本来波恩的概率解释已经够让人烦恼的了——即使给定全部条件,也无法预测结果。现在海森堡干得更绝,给定全部
    条件?这个前提本身都是不可能的,给定了其中一部分条件,另一部分条件就要变得模糊不清,无法确定。给定了p,那么我们就要对q说拜拜了。

    这可不太美妙,一定有什么地方搞错了。我们测量了p就无法测量q?我倒不死心,非要来试试看到底行不行。好吧,海森堡接招,还记得威尔
    逊云室吧?你当初不就是为了这个问题苦恼吗?透过云室我们可以看见电子运动的轨迹,那么通过不断地测量它的位置,我们当然能够计算出
    它的瞬时速度来,这样不就可以同时知道它的动量了吗?

    “这个问题,”海森堡笑道,“我终于想通了。电子在云室里留下的并不是我们理解中的精细的‘轨迹’,事实上那只是一连串凝结的水珠。
    你把它放大了看,那是不连续的,一团一团的‘虚线’,根本不可能精确地得出位置的概念,更谈不上违反不确定原理。”

    “哦?是这样啊。那么我们就仔细一点,把电子的精细轨迹找出来不就行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大一点的显微镜来干这活,理论上不是不可能的
    吧?”

    “对了,显微镜!”海森堡兴致勃勃地说,“我正想说显微镜这事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思维实验(Gedanken-experiment),
    想象我们有一个无比强大的显微镜吧。不过,再厉害的显微镜也有它基本的原理啊,要知道,不管怎样,如果我们用一种波去观察比它的波长
    还要小的事物的话,那就根本谈不上精确了,就像用粗笔画不出细线一样。如果我们想要观察电子这般微小的东西,我们必须要采用波长很短
    的光。普通光不行,要用紫外线,X射线,甚至γ射线才行。”



    “好吧,反正是思维实验用不着花钱,我们就假设上头破天荒地拨了巨款,给我们造了一台最先进的γ射线显微镜吧。那么,现在我们不就可
    以准确地看到电子的位置了吗?”

    “可是,”海森堡指出,“你难道忘了吗?任何探测到电子的波必然给电子本身造成扰动。波长越短的波,它的频率就越高,是吧?大家都应
    该还记得普朗克的公式E = hν,频率一高的话能量也相应增强,这样给电子的扰动就越厉害,同时我们就更加无法了解它的动量了。你看,这
    完美地满足不确定性原理。”

    “你这是狡辩。好吧我们接受现实,每当我们用一个光子去探测电子的位置,就会给它造成强烈的扰动,让它改变方向速度,向另一个方向飞
    去。可是,我们还是可以采用一些聪明的,迂回的方法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啊。比如我们可以测量这个反弹回来的光子的方向速度,从而推导出
    它对电子产生了何等的影响,进而导出电子本身的方向速度。怎样,这不就破解了你的把戏吗?”

    “还是不行。”海森堡摇头说,“为了达到那样高的灵敏度,我们的显微镜必须有一块很大直径的透镜才行。你知道,透镜把所有方向来的光
    都聚集到一个焦点上,这样我们根本就无法分辨出反弹回来的光子究竟来自何方。假如我们缩小透镜的直径以确保光子不被聚焦,那么显微镜
    的灵敏度又要变差而无法胜任此项工作。所以你的小聪明还是不奏效。”



    “真是邪门。那么,观察显微镜本身的反弹怎样?”

    “一样道理,要观察这样细微的效应,就要用波长短的光,所以它的能量就大,就给显微镜本身造成抹去一切的扰动……”
    等等,我们并不死心。好吧,我们承认,我们的观测器材是十分粗糙的,我们的十指笨拙,我们的文明才几千年历史,现代科学更是仅创立了
    300年不到的时间。我们承认,就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我们没法同时观测到一个细小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因为我们的仪器又傻又笨。可是
    ,这并不表明,电子不同时具有位置和动量啊,也许在将来,哪怕遥远的将来,我们会发展出一种尖端科技,我们会发明极端精细的仪器,从
    而准确地测出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呢?你不能否认这种可能性啊。

    “话不是这样说的。”海森堡若有所思地说,“这里的问题是理论限制了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东西,而不是实验导致的误差。同时测量到准确的
    动量和位置在原则上都是不可能的,不管科技多发达都一样。就像你永远造不出永动机,你也永远造不出可以同时探测到p和q的显微镜来。不
    管今后我们创立了什么理论,它们都必须服从不确定性原理,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所有的后续理论都要在它的监督下才能取得合法性。”

    海森堡的这一论断是不是太霸道了点?而且,这样一来物理学家的脸不是都给丢尽了吗?想象一下公众的表现吧:什么,你是一个物理学家?
    哦,我真为你们惋惜,你们甚至不知道一个电子的动量和位置!我们家汤米至少还知道怎么摆弄他的皮球。

    不过,我们还是要摆事实,讲道理,以德服人。一个又一个的思想实验被提出来,可是我们就是没法既精确地测量出电子的动量,同时又精确
    地得到它的位置。两者的误差之乘积必定要大于那个常数,也就是h除以2π。幸运的是,我们都记得h非常小,只有6.626×10^-34焦耳秒,那
    么假如△p和△q的量级差不多,它们各自便都在10^-17这个数量级上。我们现在可以安慰一下不明真相的群众:事情并不是那么糟糕,这种效
    应只有在电子和光子的尺度上才变得十分明显。对于汤米玩的皮球,10^-17简直是微不足道到了极点,根本就没法感觉出来。汤米可以安心地
    拍他的皮球,不必担心因为测不准它的位置而把它弄丢了。



    不过对于电子尺度的世界来说,那可就大大不同了。在上一章的最后,我们曾经假想自己缩小到电子大小去一探原子里的奥秘,那时我们的身
    高只有10^-23米。现在,妈妈对于我们淘气的行为感到担心,想测量一下我们到了哪里,不过她们注定要失望了:测量的误差达到10^-17米,
    是我们本身高度的100万倍!100万倍的误差意味着什么,假如我们平时身高1米75,这个误差就达到175万米,也就是1750公里,母亲们得
    在整条京沪铁路沿线到处寻找我们才行。“测不准”变得名副其实了。

    在任何时候,大自然都固执地坚守着这一底线,绝不让我们有任何机会可以同时得到位置和动量的精确值。任凭我们机关算尽,花样百出,它
    总是比我们高明一筹,每次都狠狠的把我们的小聪明击败。不能测量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我们来设计一个极小极小的容器,它内部只能容纳一
    个电子,不留下任何多余的空间,这下如何?电子不能乱动了吧?可是,首先这种容器肯定是造不出来的,因为它本身也必定由电子组成,所
    以它本身也必然要有位置的起伏,使内部的空间涨涨落落。退一步来说,就算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也会神秘地渗过容器壁,出现在容器
    外面,像传说中穿墙而过的崂山道士。不确定性原理赋予它这种神奇的能力,冲破一切束缚。还有一种办法,降温。我们都知道原子在不停地
    振动,温度是这种振动的宏观表现,当温度下降到绝对零度,理论上原子就完全静止了。那时候动量确定为零,只要测量位置就可以了吧?可
    惜,绝对零度是无法达到的,无论如何努力,原子还是拼命地保有最后的一点内能不让我们测准它的动量。不管是谁,也无法让原子完全静止
    下来,传说中的圣斗士也不行——他们无法克服不确定性原理。

    动量p和位置q,它们真正地是“不共戴天”。只要一个量出现在宇宙中,另一个就神秘地消失。要么,两个都以一种模糊不清的面目出现。海
    森堡很快又发现了另一对类似的仇敌,它们是能量E和时间t。只要能量E测量得越准确,时刻t就愈加模糊;反过来,时间t测量得愈准确,能量
    E就开始大规模地起伏不定。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遵守相同的不确定性规则:
    △E×△t > h/2π



    各位看官,我们的宇宙已经变得非常奇妙了。各种物理量都遵循着海森堡的这种不确定性原理,此起彼伏,像神秘的大海中不断升起和破灭的
    泡沫。在古人看来,“空”就是空荡荡无一物。不过后来人们知道了,看不见的空气中也有无数分子,“空”应该指抽空了空气的真空。再后
    来,人们觉得各种场,从引力场到电磁场,也应该排除在“空”的概念之外,它应该仅仅指空间本身而已。

    但现在,这个概念又开始混乱了。首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空间本身也能扭曲变形,事实上引力只不过是它的弯曲而已。而海森堡的不
    确定性原理展现了更奇特的场景:我们知道t测量得越准确,E就越不确定。所以在非常非常短的一刹那,也就是t非常确定的一瞬间,即使真空
    中也会出现巨大的能量起伏。这种能量完全是靠着不确定性而凭空出现的,它的确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但是这一刹那极短,在人们还没有来
    得及发现以前,它又神秘消失,使得能量守恒定律在整体上得以维持。间隔越短,t就越确定,E就越不确定,可以凭空出现的能量也就越大。
    所以,我们的真空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沸腾着,到处有神秘的能量产生并消失。爱因斯坦告诉我们,能量和物质可以互相转换,所以在真空中,其
    实不停地有一些“幽灵”物质在出没,只不过在我们没有抓住它们之前,它们就又消失在了另一世界。真空本身,就是提供这种涨落的最好介质。

    现在如果我们谈论“空”,应该明确地说:没有物质,没有能量,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这才是什么都没有,它根本不能够想象(你能想象
    没有空间是什么样子吗?)。不过大有人说,这也不算“空”,因为空间和时间本身似乎可以通过某种机制从一无所有中被创造出来,我可真
    要发疯了,那究竟怎样才算“空”呢?



    饭后闲话:无中生有

    曾几何时,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无中生有是绝对不可能的。物质不能被凭空制造,能量也不能被凭空制造,遑论时空本身。但是不确定性原
    理的出现把这一切旧观念都摧枯拉朽一般地粉碎了。

    海森堡告诉我们,在极小的空间和极短的时间里,什么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因为我们对时间非常确定,所以反过来对能量就非常地不确定。能
    量物质可以逃脱物理定律的束缚,自由自在地出现和消失。但是,这种自由的代价就是它只能限定在那一段极短的时间内,当时刻一到,灰姑
    娘就要现出原形,这些神秘的物质能量便要消失,以维护质能守恒定律在大尺度上不被破坏。

    不过上世纪60年代末,有人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引力的能量是负数(因为引力是吸力,假设无限远的势能是0,那么当物体靠近后因为引力做功
    使得其势能为负值),所以在短时间内凭空生出的物质能量,它们之间又可以形成引力场,其产生的负能量正好和它们本身抵消,使得总能量
    仍然保持为0,不破坏守恒定律。这样,物质就真的从一无所有中产生了。



    许多人都相信,我们的宇宙本身就是通过这种机制产生的。量子效应使得一小块时空突然从根本没有时空中产生,然后因为各种力的作用,它
    突然指数级地膨胀起来,在瞬间扩大到整个宇宙的尺度。MIT的科学家阿伦?古斯(Alan Guth)在这种想法上出发,创立了宇宙的“暴涨理论”
    (Inflation)。在宇宙创生的极早期,各块空间都以难以想象的惊人速度暴涨,这使得宇宙的总体积增大了许多许多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
    今天它的结构在各个方向看来都是均匀同一的。

    暴涨理论创立以来也已经出现多个版本,不过很难确定地证实这个理论究竟是否正确,因为宇宙毕竟不像我们的实验室可以随心所欲地观测研
    究。但大多数物理学家对其还是偏爱的,认为这是一个有希望的理论。1998年,古斯还出版了一本通俗的介绍暴涨的书,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
    :“宇宙本身就是一顿免费午餐。”意思是宇宙是从一无所有中而来的。

    不过,假如再苛刻一点,这还不能算严格的“无中生有”。因为就算没有物质,没有时间空间,我们还有一个前提:存在着物理定律!相对论
    和量子论的各种规则,比如不确定原理本身又是如何从无中生出的呢?或者它们不言而喻地存在?我们越说越玄了,这就打住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海森堡完成了他的不确定性原理后,他迅即写信给泡利和远在挪威的玻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收到海森堡的信后,玻尔立即从挪威动
    身返回哥本哈根,准备就这个问题和海森堡展开深入的探讨。海森堡可能以为,这样伟大的一个发现必定能打动玻尔的心,让他同意自己对于
    量子力学的一贯想法。可是,他却大大地错了。

    在挪威,玻尔于滑雪之余好好地思考了一下波粒问题,新想法逐渐在他脑中定型了。当他看到海森堡的论文,他自然而然地用这种想法去印证
    整个结论。他问海森堡,这种不确定性是从粒子的本性而来,还是从波的本性导出的呢?海森堡一愣,他压根就没考虑过什么波。当然是粒子
    ,由于光子击中了电子而造成了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这不是明摆的吗?

    玻尔很严肃地摇头,他拿海森堡想象的那个巨型显微镜开刀,证明在很大程度上不确定性不单单出自不连续的粒子性,更是出自波动性。我们
    在前面讨论过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 h/mv,mv就是动量p,所以p= h/λ,对于每一个动量p来说,总是有一个波长的概念伴随着它。
    对于E-t关系来说,E= hν,依然有频率ν这一波动概念在里面。海森堡对此一口拒绝,要让他接受波动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海森堡的
    顽固玻尔显然开始不耐烦了,他明确地对海森堡说:“你的显微镜实验是不对的”,这把海森堡给气哭了。两人大吵一场,克莱恩当然帮着
    玻尔,这使得哥本哈根内部的气氛闹得非常尖锐。从物理问题出发,后来几乎变成了私人误会,以致海森堡不得不把写给泡利的信要回去以作
    出澄清。最后,泡利本人亲自跑去丹麦,这才最后平息了事件的余波。



    对海森堡来说不幸的是,在显微镜问题上的确是他错了。海森堡大概生来患有某种“显微镜恐惧症”,一碰到显微镜就犯晕。当年,他在博士
    论文答辩里就搞不清最基本的显微镜分辨度问题,差点没拿到学位。这次玻尔也终于让他意识到,不确定性是建立在波和粒子的双重基础上的
    ,它其实是电子在波和粒子间的一种摇摆:对于波的属性了解得越多,关于粒子的属性就了解得越少。海森堡最后终于接受了玻尔的批评,给
    他的论文加了一个附注,声明不确定性其实同时建筑在连续性和不连续性两者之上,并感谢玻尔指出了这一点。

    玻尔也在这场争论中有所收获,他发现不确定原理的普遍意义原来比他想象中的要大。他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局部的原理,但现在他领悟到这
    个原理是量子论中最核心的基石之一。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玻尔称赞了海森堡的理论,说他“用一种极为漂亮的手法”显示了不确定如何被
    应用在量子论中。复活节长假后,双方各退一步,局面终于海阔天空起来。海森堡写给泡利的信中又恢复了良好的心情,说是“又可以单纯地
    讨论物理问题,忘记别的一切”了。的确,兄弟阋于墙,也要外御其侮,哥本哈根派现在又团结得像一块坚石了,他们很快就要共同面对更大
    的挑战,并把哥本哈根这个名字深深镌刻在物理学的光辉历史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波动性,微粒性,从我们史话的一开始,这两个词已经深深困扰我们,一直到现在。好吧,不确定性同时建立在波动性和
    微粒性上……可这不是白说吗?我们的耐心是有限的,不如摊开天窗说亮话吧,这个该死的电子到底是个粒子还是波那?

    粒子还是波,真是令人感慨万千的话题啊。这是一出300年来的传奇故事,其中悲欢起落,穿插着物理史上最伟大的那些名字:牛顿、胡克、惠
    更斯、杨、菲涅尔、傅科、麦克斯韦、赫兹、汤姆逊、爱因斯坦、康普顿、德布罗意……恩恩怨怨,谁又能说得明白?我们处在一种进退维谷
    的境地中,一方面双缝实验和麦氏理论毫不含糊地揭示出光的波动性,另一方面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又同样清晰地表明它是粒子。就电子来
    说,玻尔的跃迁,原子里的光谱,海森堡的矩阵都强调了它不连续的一面,似乎粒子性占了上风,但薛定谔的方程却又大肆渲染它的连续性,
    甚至把波动的标签都贴到了它脸上。



    怎么看,电子都没法不是个粒子;怎么看,电子都没法不是个波。
    这该如何是好呢?
    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最好的办法还是问问咱们的偶像,无所不能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他是这样说的:“我的方法,就建立在这样一种假
    设上面:当你把一切不可能的结论都排除之后,那剩下的,不管多么离奇,也必然是事实。”(《新探案?皮肤变白的军人》)

    真是至理名言啊。那么,电子不可能不是个粒子,它也不可能不是波。那剩下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
    它既是个粒子,同时又是个波!
    可是,等等,这太过分了吧?完全没法叫人接受嘛。什么叫“既是个粒子,同时又是波”?这两种图像分明是互相排斥的呀。一个人可能既是
    男的,又是女的吗(太监之类的不算)?这种说法难道不自相矛盾吗?

    不过,要相信福尔摩斯,更要相信玻尔,因为玻尔就是这样想的。毫无疑问,一个电子必须由粒子和波两种角度去作出诠释,任何单方面的描
    述都是不完全的。只有粒子和波两种概念有机结合起来,电子才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电子,才真正成为一种完备的图像。没有粒子性的电子是
    盲目的,没有波动性的电子是跛足的。

    这还是不能让我们信服啊,既是粒子又是波?难以想象,难道电子像一个幽灵,在粒子的周围同时散发出一种奇怪的波,使得它本身成为这两
    种状态的叠加?谁曾经亲眼目睹这种恶梦般的场景吗?出来作个证?

    “不,你理解得不对。”玻尔摇头说,“任何时候我们观察电子,它当然只能表现出一种属性,要么是粒子要么是波。声称看到粒子-波混合叠
    加的人要么是老花眼,要么是纯粹在胡说八道。但是,作为电子这个整体概念来说,它却表现出一种波-粒的二像性来,它可以展现出粒子的一
    面,也可以展现出波的一面,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去观察它。我们想看到一个粒子?那好,让它打到荧光屏上变成一个小点。看,粒子!我
    们想看到一个波?也行,让它通过双缝组成干涉图样。看,波!”



    奇怪,似乎有哪里不对,却说不出来……好吧,电子有时候变成电子的模样,有时候变成波的模样,嗯,不错的变脸把戏。可是,撕下它的面
    具,它本来的真身究竟是个什么呢?

    “这就是关键!这就是你我的分歧所在了。”玻尔意味深长地说,“电子的‘真身’?或者换几个词,电子的原型?电子的本来面目?电子的
    终极理念?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单词,对于我们来说,唯一知道的只是每次我们看到的电子是什么。我们看到电子呈现出粒子性,又看到电子
    呈现出波动性,那么当然我们就假设它是粒子和波的混合体。我一点都不关心电子‘本来’是什么,我觉得那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我也不关
    心大自然‘本来’是什么,我只关心我们能够‘观测’到大自然是什么。电子又是个粒子又是个波,但每次我们观察它,它只展现出其中的一
    面,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观察它,而不是它‘究竟’是什么。”

    玻尔的话也许太玄妙了,我们来通俗地理解一下。现在流行手机换彩壳,我昨天心情好,就配一个shining的亮银色,今天心情不好,换一个比
    较有忧郁感的蓝色。咦奇怪了,为什么我的手机昨天是银色的,今天变成蓝色了呢?这两种颜色不是互相排斥的吗?我的手机怎么可能又是银
    色,又是蓝色呢?很显然,这并不是说我的手机同时展现出银色和蓝色,变成某种稀奇的“银蓝”色,它是银色还是蓝色,完全取决于我如何
    搭配它的外壳。我昨天决定这样装配它,它就呈现出银色,而今天改一种方式,它就变成蓝色。它是什么颜色,取决于我如何装配它!

    但是,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地问:我的手机“本来”是什么颜色?那可就糊涂了。假如你指的是它原装出厂时配着什么外壳,我倒可以告诉
    你。不过要是你强调是哲学意义上的“本来”,或者“理念中手机的颜色”到底是什么,我会觉得你不可理喻。真要我说,我觉得它“本来”
    没什么颜色,只有我们给它装上某种外壳并观察它,它才展现出某种颜色来。它是什么颜色,取决于我们如何观察它,而不是取决于它“本来
    ”是什么颜色。我觉得,讨论它“本来的颜色”是痴人说梦。



    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白马非马”的诡辩,不过我们不讨论这个。我们问:这匹马到底是什么颜色呢?你当然会说:白色啊。可是,也许
    你身边有个色盲,他会争辩说:不对,是红色!大家指的是同一匹马,它怎么可能又是白色又是红色呢?你当然要说,那个人在感觉颜色上有
    缺陷,他说的不是马本来的颜色,可是,谁又知道你看到的就一定是正确的颜色呢?假如世上有一半色盲,谁来分辨哪一半说的是“真相”呢
    ?不说色盲,我们戴上一副红色眼镜,这下看出去的马也变成了红色吧?它怎么刚刚是白色,现在是红色呢?哦,因为你改变了观察方式,戴
    上了眼镜。那么哪一种方式看到的是真实呢?天晓得,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你戴上眼镜看到的是真实还是脱下眼镜
    看到的是真实?

    我们的结论是,讨论哪个是“真实”毫无意义。我们唯一能说的,是在某种观察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它呈现出什么样子来。我们可以说,在我
    们运用肉眼的观察方式下,马呈现出白色。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在戴上眼镜的观察方式下,马呈现出红色。色盲也可以声称,在他那种特殊构
    造的感光方式观察下,马是红色。至于马“本来”是什么色,完全没有意义。甚至我们可以说,马“本来的颜色”是子虚乌有的。我们大多数
    人说马是白色,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采用了一种类似的观察方式罢了,这并不指向一种终极真理。

    电子也是一样。电子是粒子还是波?那要看你怎么观察它。如果采用光电效应的观察方式,那么它无疑是个粒子;要是用双缝来观察,那么它
    无疑是个波。它本来到底是个粒子还是波呢?又来了,没有什么“本来”,所有的属性都是同观察联系在一起的,让“本来”见鬼去吧。



    但是,一旦观察方式确定了,电子就要选择一种表现形式,它得作为一个波或者粒子出现,而不能再暧昧地混杂在一起。这就像我们可怜的马
    ,不管谁用什么方式观察,它只能在某一时刻展现出一种颜色。从来没有人有过这样奇妙的体验:这匹马同时又是白色,又是红色。波和粒子
    在同一时刻是互斥的,但它们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统一在一起,作为电子的两面被纳入一个整体概念中。这就是玻尔的“互补原理”
    (Complementary Principle),它连同波恩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三者共同构成了量子论“哥本哈根解释”的核心,至今仍然深刻
    地影响我们对于整个宇宙的终极认识。

    “第三次波粒战争”便以这样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收场。而量子世界的这种奇妙结合,就是大名鼎鼎的“波粒二象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百年硝烟散尽,波和粒子以这样一种奇怪的方式达成了妥协:两者原来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像漫画中教皇善与恶的两面,虽然在每个
    确定的时刻,只有一面能够体现出来,但它们确实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波和粒子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如此苦苦争斗,却原来是演出了一场
    物理学中的绝代双骄故事,这教人拍案惊奇,唏嘘不已。

    现在我们再回到上一章的最后,重温一下波和粒子在双缝前遇到的困境:电子选择左边的狭缝,还是右边的狭缝呢?现在我们知道,假如我们
    采用任其自然的观测方式,它波动的一面就占了上风。这个电子于是以某种方式同时穿过了两道狭缝,自身与自身发生干涉,它的波函数ψ按
    照严格的干涉图形花样发展。但是,当它撞上感应屏的一刹那,观测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在试图探测电子的实际位置了,于是突然间,
    粒子性接管了一切,这个电子凝聚成一点,按照ψ的概率随机地出现在屏幕的某个地方。

    假使我们在某个狭缝上安装仪器,试图测出电子究竟通过了哪一边,注意,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观测方式!!!我们试图探测电子在通过狭
    缝时的实际位置,可是只有粒子才有实际的位置。这实际上是我们施加的一种暗示,让电子早早地展现出粒子性。事实上,的确只有一边的仪
    器将记录下它的踪影,但同时,干涉条纹也被消灭,因为波动性随着粒子性的唤起而消失了。我们终于明白,电子如何表现,完全取决于我们
    如何观测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想记录它的位置?好,那是粒子的属性,电子善解人意,便表现出粒子性来,同时也就没有干涉。不作这
    样的企图,电子就表现出波动性来,穿过两道狭缝并形成熟悉的干涉条纹。



    量子派物理学家现在终于逐渐领悟到了事情的真相:我们的结论和我们的观测行为本身大有联系。这就像那匹马是白的还是红的,这个结论和
    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观察它有关系。有些看官可能还不服气:结论只有一个,亲眼看见的才是唯一的真实。色盲是视力缺陷,眼镜是外部装
    备,这些怎么能够说是看到“真实”呢?其实没什么分别,它们不外乎是两种不同的观测方式罢了,我们的论点是,根本不存在所谓“真实”。

    好吧,现在我视力良好,也不戴任何装置,看到马是白色的。那么,它当真是白色的吗?其实我说这话前,已经隐含了一个前提:“用人类正
    常的肉眼,在普通光线下看来,马呈现出白色。”再技术化一点,人眼只能感受可见光,波长在400-760纳米左右,这些频段的光混合在一起
    才形成我们印象中的白色。所以我们论断的前提就是,在400-760纳米的光谱区感受马,它是白色的。

    许多昆虫,比如蜜蜂,它的复眼所感受的光谱是大大不同的。蜜蜂看不见波长比黄光还长的光,却对紫外线很敏感。在它看来,这匹马大概是
    一种蓝紫色,甚至它可能绘声绘色地向你描绘一种难以想象的“紫外色”。现在你和蜜蜂吵起来了,你坚持这马是白色的,而蜜蜂一口咬定是
    蓝紫色。你和蜜蜂谁对谁错呢?其实都对。那么,马怎么可能又是白色又是紫色呢?其实是你们的观测手段不同罢了。对于蜜蜂来说,它也是
    “亲眼”见到,人并不比蜜蜂拥有更多的正确性,离“真相”更近一点。话说回来,色盲只是对于某些频段的光有盲点,眼镜只不过加上一个
    滤镜而已,本质上也是一样的,也没理由说它们看到的就是“虚假”。

    事实上,没有什么“客观真相”。讨论马本质上“到底是什么颜色”,正如我们已经指出过的,是很无聊的行为。根本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所谓
    “本色”,除非你先定义观测的方式。



    玻尔也好,海森堡也好,现在终于都明白:谈论任何物理量都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你首先描述你测量这个物理量的方式。一个电子的动量是什
    么?我不知道,一个电子没有什么绝对的动量,不过假如你告诉我你打算怎么去测量,我倒可以告诉你测量结果会是什么。根据测量方式的不
    同,这个动量可以从十分精确一直到万分模糊,这些结果都是可能的,也都是正确的。一个电子的动量,只有当你测量时,才有意义。假如这
    不好理解,想象有人在纸上画了两横夹一竖,问你这是什么字。嗯,这是一个“工”字,但也可能是横过来的“H”,在他没告诉你怎么看之前
    ,这个问题是没有定论的。现在,你被告知:“这个图案的看法应该是横过来看。”这下我们明确了:这是一个大写字母H。只有观测手段明确
    之后,答案才有意义。

    测量!在经典理论中,这不是一个被考虑的问题。测量一块石头的重量,我用天平,用弹簧秤,用磅秤,或者用电子秤来做,理论上是没有什
    么区别的。在经典理论看来,石头是处在一个绝对的,客观的外部世界中,而我——观测者——对这个世界是没有影响的,至少,这种影响是
    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你测得的数据是多少,石头的“客观重量”就是多少。但量子世界就不同了,我们已经看到,我们测量的对象都是如
    此微小,以致我们的介入对其产生了致命的干预。我们本身的扰动使得我们的测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从原则上都无法克服。采取不同的手段
    ,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它们随着不确定性原理摇摇摆摆,你根本不能说有一个客观确定的答案在那里。在量子论中没有外部世界和我之分
    ,我们和客观世界天人合一,融和成为一体,我们和观测物互相影响,使得测量行为成为一种难以把握的手段。在量子世界,一个电子并没有
    什么“客观动量”,我们能谈论的,只有它的“测量动量”,而这又和我们的测量手段密切相关。

    各位,我们已经身陷量子论那奇怪的沼泽中了,我只希望大家不要过于头昏脑涨,因为接下来还有无数更稀奇古怪的东西,错过了未免可惜。
    我很抱歉,这几节我们似乎沉浸于一种玄奥的哲学讨论,而且似乎还要继续讨论下去。这是因为量子革命牵涉到我们世界观的根本变革,以及
    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方法。量子论的背后有一些非常形而上的东西,它使得我们的理性战战兢兢,汗流浃背。但是,为了理解量子论的伟大力
    量,我们又无法绕开这些而自欺欺人地盲目前进。如果你从史话的一开始跟着我一起走到了现在,我至少对你的勇气和毅力表示赞赏,但我也
    无法给你更多的帮助。假如你感到困惑彷徨,那么玻尔的名言“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或许可以给你一些
    安慰。而且,正如我们以后即将描述的那样,你也许应该感到非常自豪,因为爱因斯坦和你是一个处境。



    但现在,我们必须走得更远。上面一段文字只是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喘息机会,我们这就继续出发了。

    如果不定义一个测量动量的方式,那么我们谈论电子动量就是没有意义的?这听上去似乎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说法。难道我们无法测量电子,它
    就没有动量了吗?让我们非常惊讶和尴尬的是,玻尔和海森堡两个人对此大点其头。一点也不错,假如一个物理概念是无法测量的,它就是没
    有意义的。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在量子论中观测者是和外部宇宙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现在已经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是一个整体。在经典
    理论中,我们脱离一个绝对客观的外部世界而存在,我们也许不了解这个世界的某些因素,但这不影响其客观性。可如今我们自己也已经融入
    这个世界了,对于这个物我合一的世界来说,任何东西都应该是可以测量和感知的。只有可观测的量才是存在的!

    卡尔?萨根(Karl Sagan)曾经举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虽然不是直接关于量子论的,但颇能说明问题。
    “我的车库里有一条喷火的龙!”他这样声称。
    “太稀罕了!”他的朋友连忙跑到车库中,但没有看见龙。“龙在哪里?”
    “哦,”萨根说,“我忘了说明,这是一条隐身的龙。”
    朋友有些狐疑,不过他建议,可以撒一些粉末在地上,看看龙的爪印是不是会出现。但是萨根又声称,这龙是飘在空中的。
    “那既然这条龙在喷火,我们用红外线检测仪做一个热扫描?”
    “也不行。”萨根说,“隐形的火也没有温度。”
    “要么对这条龙喷漆让它现形?”——“这条龙是非物质的,滑不溜手,油漆无处可粘。”
    反正没有一种物理方法可以检测到这条龙的存在。萨根最后问:“这样一条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体的,飘在空中喷着没有热度的火的龙,一
    条任何仪器都无法探测的龙,和‘根本没有龙’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



    现在,玻尔和海森堡也以这种苛刻的怀疑主义态度去对待物理量。不确定性原理说,不可能同时测准电子的动量p和位置q,任何精密的仪器也
    不行。许多人或许会认为,好吧,就算这是理论上的限制,和我们实验的笨拙无关,我们仍然可以安慰自己,说一个电子实际上是同时具有准
    确的位置和动量的,只不过我们出于某种限制无法得知罢了。

    但哥本哈根派开始严厉地打击这种观点:一个具有准确p和q的经典电子?这恐怕是自欺欺人吧。有任何仪器可以探测到这样的一个电子吗?—
    —没有,理论上也不可能有。那么,同样道理,一个在臆想的世界中生存的,完全探测不到的电子,和根本没有这样一个电子之间又有什么区
    别呢?

    事实上,同时具有p和q的电子是不存在的!p和q也像波和微粒一样,在不确定原理和互补原理的统治下以一种此长彼消的方式生存。对于一些
    测量手段来说,电子呈现出一个准确的p,对于另一些测量手段来说,电子呈现出准确的q。我们能够测量到的电子才是唯一的实在,这后面不
    存在一个“客观”的,或者“实际上”的电子!

    换言之,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世界。唯一存在的,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物理学的全部意义,不在于它能够揭示出自然“是什么
    ”,而在于它能够明确,关于自然我们能“说什么”。没有一个脱离于观测而存在的绝对自然,只有我们和那些复杂的测量关系,熙熙攘攘纵
    横交错,构成了这个令人心醉的宇宙的全部。测量是新物理学的核心,测量行为创造了整个世界。



    饭后闲话:奥卡姆剃刀

    同时具有p和q的电子是不存在的。有人或许感到不理解,探测不到的就不是实在吗?

    我们来问自己,“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和“我们在最大程度上能够探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两个命题,其实质到底有多大的不同?我们探测
    能力所达的那个世界,是不是就是全部实在的世界?比如说,我们不管怎样,每次只能探测到电子是个粒子或者是个波,那么,是不是有一个
    “实在”的世界,在那里电子以波-粒子的奇妙方式共存,我们每次探测,只不过探测到了这个终极实在于我们感观中的一部分投影?同样,在
    这个“实在世界”中还有同时具备p和q的电子,只不过我们与它缘悭一面,每次测量都只有半面之交,没法窥得它的真面目?

    假设宇宙在创生初期膨胀得足够快,以致它的某些区域对我们来说是如此遥远,甚至从创生的一刹那以光速出发,至今也无法与它建立起任何
    沟通。宇宙年龄大概有150亿岁,任何信号传播最远的距离也不过150亿光年,那么,在距离我们150亿光年之外,有没有另一些“实在”的宇宙
    ,虽然它们不可能和我们的宇宙之间有任何因果联系?

    在那个实在世界里,是不是有我们看不见的喷火的龙,是不是有一匹具有“实在”颜色的马,而我们每次观察只不过是这种“实在颜色”的肤
    浅表现而已。我跟你争论说,地球“其实”是方的,只不过它在我们观察的时候,表现出圆形而已。但是在那个“实在”世界里,它是方的,
    而这个实在世界我们是观察不到的,但不表明它不存在。



    如果我们运用“奥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这些观测不到的“实在世界”全都是子虚乌有的,至少是无意义的。
    这个原理是14世纪的一个修道士威廉所创立的,奥卡姆是他出生的地方。这位奥卡姆的威廉还有一句名言,那是他对巴伐利亚的路易四世说的:
    “你用剑来保卫我,我用笔来保卫你。”

    剃刀原理是说,当两种说法都能解释相同的事实时,应该相信假设少的那个。比如,地球“本来”是方的,但观测时显现出圆形。这和地球“
    本来就是圆的”说明的是同一件事。但前者引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不必要的假设,所以前者是胡说。同样,“电子本来有准确的p和q,但是观
    测时只有1个能显示”,这和“只存在具有p或者具有q的电子”说明的也是同一回事,但前者多了一个假设,我们应当相信后者。“存在但观测
    不到”,这和“不存在”根本就是一码事。

    同样道理,没有粒子-波混合的电子,没有看不见的喷火的龙,没有“绝对颜色”的马,没有150亿光年外的宇宙(150亿光年这个距离称作“视
    界”),没有隔着1厘米四维尺度观察我们的四维人,没有绝对的外部世界。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我们仍然可以想像,对于一
    些超自然的生物,存在一组完全地决定事件的定律,它们能够观测宇宙现在的状态而不必干扰它。然而,我们人类对于这样的宇宙模型并没有
    太大的兴趣。看来,最好是采用奥卡姆剃刀原理,将理论中不能被观测到的所有特征都割除掉。”

    你也许对这种实证主义感到反感,反驳说:“一片无人观察的荒漠,难道就不存在吗?”以后我们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这片无人观察的荒漠
    ,这里只想指出,“无人的荒漠”并不是原则上不可观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0 19:05 , Processed in 0.0987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