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盲剑客
收起左侧

[灌水闲聊] 夜话故纸酒尚温(之18,赤壁决战天下,9.25更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7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昔日看史,须清醒而观之;今日昏睡中亦可观之~~~~LZ挥笔劈奚径侃得8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小看法




看了大家的留言和回帖,感谢支持!想谈几点关于历史这鸡毛的浅薄看法

1、文史哲政教五者有很深的内在联系,大概是价值体系在里面起作用,单纯注意文,很容易流于浅白

2、历史的背后是规律,而这些个规律并不一定过时,规律性的嘛很容易上升到哲学层面

3、不要去管历史事件的什么鸡鸡仁啊爱啊啥的专业术语,那都是后人杜撰的,体现价值取向而已,也可以看成正义的呼唤,其实都可以按照常识做出自己的判断

4、太过分或者有违常理的事情或人,可以多想想为什么

5、历史一般记得很简单,只告诉你有这么个事情,那么这个事是如何发生的,中间细节如何,不这样发生的可能会有哪些,中间这些娃娃的人心体现,则要靠自己按常情去推断

6、历史读着很有味道,你看到过的事情,特别是政治方面的,基本上都有蓝本,如果办公室,单位什么的斗争很厉害,可以从中学习些东东

7、也很有趣味,事情之波折诡奇,风趣幽默是大多数导演拍不出来的,而且一定程度上很真实

8、虽然记录下来的9成以上都是比较黑暗的,但也不要因此影响到自己的价值观和爱心,闪光的部分虽然很少,也还是有的

9、不要看白话本,文言虽然看着不爽,但也木那么难,看大片还是看英文版的舒服,一个道理

10、多交流,一件事会有很多角度的看法,别人的看法有时候非常好

11、联系现实,因为现实这鸡毛,你谈的过多有被跨省追捕的风险,借同类事情,相对比较安全。

先聊这么多,算点小看法,欢迎大家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城





(《华盖集》鲁迅)  伟大的长城
  这工程,虽在地图上也还有它的小像,凡是世界上稍有知识的人们,大概都知道的罢。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现在不过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  
  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  
  何时才不给长城添新砖呢?  
  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五月十一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大清楚鲁爷这篇是单论长城,还是另有所指,据专家的说法是说长城在这里是影射封建制度(专家的话一般不可信,封建制度和胡人不知有何鸡毛联系)。但如果是单论长城的作用,偶以为还是不一定确切的呢。


为什么这么说?


虽然,80年代末,《河殇》派认为长城是锁国的象征,1691年的康熙也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但偶以为,在边防和国家战略上面,长城还是起了巨大作用的。


首先,是从战略层面形成“内外”的一个新的政治地理概念。“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所以别内外,异殊俗也。”(《后汉书》卷九十)既是国与国的边境线也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分界线。这个是战略高度和文化高度的概念,偶就不饶舌了,论之者众。


偶主要想聊聊“胡人何尝挡得住”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挡得住的。有一种说法是万里长城,处处设防,处处设防等于处处防不胜防,塞外铁骑纵横,处处可攻。这是典型的不对称战争,因为游牧民族可以集中优势兵力,选择薄弱环节击破边军防守,纵有廉颇、李牧,在这种格局下,也不好发挥。理论上说,确实有些道理,但是咱们历朝历代那些设计边防的哥哥,也并木有想借国家基本建设拉动内需的想法或者借机整点豆腐渣工程腐化一把的意思。也就是说,即或有弊端,但肯定有很有利的一面,一件事坚持几千年,肯定有它好的一面,这应该是常识。


事实上,偶们仔细分析下,小规模的轻骑骚扰,游牧民族非集团性的掳掠,长城能起到很强的阻隔作用。也就是说在日常防备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作为游牧民族这种比较松散的政治军事体,小规模劫掠是常态,大规模征伐必须是在内部高度统一的情况下。而这种大规模入侵的情况用几千年这样一个区间来看,次数并不太多。


大规模的进犯,长城固然不能完全阻断,但可以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秦汉时长城的确阻止了匈奴的南侵,北朝时长城也的确阻止了柔然的南下,隋唐时长城工程也起到了防范突厥的作用,金代的长城则阻滞了蒙古军的进攻。明代万里长城,也曾有效地阻止了元朝遗胄势力卷士重来的企图,粉碎了后金势力突破长城攻占京城的打算,康老板的爷爷如果不是因为李自成和吴三桂,想突破也木那么容易的。


长城并是一个孤立的城墙,而是一套与之相配套的防御体系。长城的意思一方面是强化自然屏障,另一方面是加强防守方的横向机动性,当然信息方面的传递既是横向的,也是网格化的。一点入侵,全线报警,理论上讲,烽火可以一天从嘉峪关传到老龙头。有了这个报警系统,敌人从什么方向入侵,大致多少人这样的信息会很快到达决策层,而其战略意图并不难判断。这样游牧民族就不太敢深入,一旦深入,长城防御体系会在很短时间结合地理优势调集部队,发挥内线作战的强项,简单说就是“关门打狗”,在成化年间延绥镇的一次鞑靼人的劫掠中,敌人挖墙填濠冲入长城,但是烧杀抢掠之后返回时,却因为长城的阻挡“散漫不得出”,被明朝的追兵追上,溃败。


长城的核心作用是用东西向的防御体系其实牵制敌人南北向的纵深入侵,这个体系缺点肯定是有,但优点也非常明显。长城不等于核心城市,被攻破一点是很正常的,皇太极数度由密云一带长城侵入明朝,甚至占领了京东四镇,进逼京城,但是最终并不敢停留,因为长城主要关隘满清都没有夺取。屯兵坚城之下,袁袭其后,关宁部队和长城部队巩固边墙,各路勤王,靠,太极哥哥的对手如果不是崇祯那厮鸟,危乎哉。


长城本身确实不难突破,难在它不是一个孤立单独的城墙。这条线的突破会引起全线警戒,而且如果真实地触动这个边境线那么代表的就是国家级战争,这个就比较关键,坚壁清野选将任能扩军备战等军事政治手段都将上升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始皇还特意修了个直道来配合长城,传说部队从西安到内蒙一线只需要2~3天,这就很厉害了。遗憾的是这种军事高速公路模式后代没怎么看得见,可能和驻兵方式不大一样有关,后世一般在沿线都有重兵集团配备。有一种说法,是长城还兼具调兵功能,这个木考证过,不甚了了。


明朝有个叫翁万达的宣大总督说长城“内倚诸关,间设崇垣,外筑崇垣,长遮绝漠,绵堞百万,诸美攸辏,比之金汤……边臣自是始可以言守矣。是故善守者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也。……重关叠障,险在地者也;谋臣猛士,险在人者也;栗栗危惧,毋流循玩,险在心者也。”偶很赞成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补充下:康熙哥哥这话其实是有点偏颇的,秦、汉、唐、宋都是农业文明,清本身来自游牧民族,不能一概而论,清可以和喀尔喀联盟,但让秦、汉、唐、宋和游牧联盟不大可能。修德安民这个差不多是口号,你道德好了,偶就不来抢你了?逻辑上不大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30 18:06
  •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8-18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仰望。。。。不敢轻易落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仰视,我要随便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在战时



    专制主义的皇权更象是一个私营公司,老A当然是皇上。但专制并不完全拒绝民主作风,特别是在创业初期或者危难时刻,有很多时候还是要集思广益下的,因为事情太大太多太复杂,有决策和执行的风险在里面。


    相反,国企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什么的,偶到以为这方面更专制,很象和平时期的帝国,稳定压倒一切,单位或者系统风险自有上级承担,小兵跟着喊喊口号啥的,就无惊无险混到五点。


    这两者有相当区别,如果不能恰当地掌握特色,不要说混得好,混不混得下去都是问题。


    创业初期或者危难时刻的帝国,面临的一般都是战争和政治外交经济金融危机等一系列让人焦头烂额的问题,帝国公司的存亡摆到了一个相当严峻的时刻,这个时候,混在里面的哥哥们都差不多是坐在同一条烂洞的船上。如果不把企业搞上去,老板翘了,自己的饭碗也肯定要楞起来。


    老板在这个时候也不大看重思想品质忠诚度什么的玩意,基本上本着抓得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心态,许下江山共享给点股份享受年终分红的空头承诺也是人情之常。毕竟,打仗做产品做销售占市场这些玩意是讲究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没点硬实的军火,太祖喊口号打倒三座大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十大元帅也只跟着喊,木点实际行动,就喊得倒,喊得燃?


    当然这个时候,虽然混在里面,业务素质也过硬定单拿的也多,但议政民主决策什么的,还是要讲点技巧。搞成功了,一定要归功于伟大、光荣、正确的皇上,搞砸了,有过这么一次讨论,引蛇出洞,各种错误甚至反动思想有了暴露的机会,皇上也能很容易地抓到垫背的倒霉蛋。


    这里面有三点值得充分注意,一是不要居功自傲,仗着会打仗就要挟皇上发奖金,甚至学韩信要求封齐王,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所有权的问题。你个打工的只有卖力权和加班权,这种情形之下,局势再危,皇上也不能容忍的,直接可能是当面走人或者秋后算帐。


    二是不要轻易立军令状,袁崇焕平台议政就犯了这个错误,市场变数是很多的,立了军令状,占据了公司资源,又不能完成任务,崇祯这种缺乏战略眼光的老板当然只好诸葛挥泪斩马谡了。


    三是要钱要粮要兵要资源的时候,不要太过分,挤占同僚,会招致不协同作战,毕竟搞业务打天下是个团队工作,个人英雄基本都是悲剧结局,所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自然和平时期的帝国,混着要比战时的容易,都不愿为乱世人嘛,所以考公务员的那么多就不难理解了。但和平时期的事业单位也并不是杭州那种天堂,虽然木有七十码,危险也还是多多的,这方面偶们接下来将继续议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时期的混法




    金大侠在鹿鼎记里这样写了一段:“在朝中为官,若要得宠,自须明白皇帝的脾气心情,这小太监朝夕和皇帝在一起,只要他能在御前替自己说几句好话,便已受益无穷。就算不说好话,只要将皇帝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干什么事,平时多多透露,自己办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正中皇帝的下怀。他生长于官宦之家,父亲索尼是顾命大臣之首,素知“揣摩上意”是做大官的唯一诀窍,而最难的也就是这一件。”


    和平时期的帝国,大家的日子都木那么难受了,尤其是皇上或领导。这个时候决定小兵命运的就和对外战斗能力,关系不那么大了,而基本上取决于圣上对小兵的个人好恶。因此能接近领导,影响领导就是占有了一种至宝贵的资源。


    当然由于级差关系,很多小兵不大可能直接走到皇帝跟前,这其实木什么关系。在一个很小的单元里,直接上级的管理方式和整个帝国的模式是差不太多的,只是规模和复杂程度有区别罢。揣摩上意自然是个很贬义的词,但其实换个很冠冕的语言叫:深刻领悟上级政策和文件精神。这些文字上的游戏,和平时期的官僚们人人都是好手,比俺厉害的多,偶就不多举例子了。


    混在一个和平的帝国,木了外部环境的朝不保夕和风雨飘摇,斗争的能量自然会在内部释放。而作为皇上,很乐意看到内部的斗争,木斗争也要挑起斗争,坐山观斗,保持自己最高的裁判权,自然比球员们铁板一块来挑战自己的裁判权威来得要安全。


    而由于参加革命的时期不同,比如刘备那时候的什么荆州集团,益州势力,井冈圈子等肯定会有个自然的划分,有时候也按老乡地域关系如云台二十八将、淮泗集团,陇右集团等,有时候也按政治立场圈子比如东林党、清流啥的,后来的情形就更多了同学同乡同事等等都可以结合成帝国里的宗派山头。


    这些不同的圈子或权力集团斗来斗去,只要不把矛头指向伟大光明正确的皇上,朝廷是很乐意在这种体系里运转的,不过朝廷始终会遏制最大的一个,一派独大肯定要挨揍。具体的例子如慈禧借小白菜案搞掉湘军势力等,类似的还有很多,就不列举了。


    所以,在帝国里混着,除了紧跟皇上的步伐外,参加哪个集团是很重要的。


    如果这个时候,混着的这个小兵在朝廷高层有些内援,在国际势力方面有些友好人士推许,在皇上大BOSS那里又有很好的印象,还参加了势力不大不小的宗派山头并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他会混成帝国的中坚或者国之柱石吗?


    还不行,他会混得比较好,但能不能真正成长为一代枭雄权臣,有几个个人方面的因素是一定要具备的。前面所列举的,按马/克思主义观点那叫具备了外因,而内因也相当重要,不是有个说法叫性格决定命运嘛。隐、忍、狠、准、稳这几点是想当权臣所必须具备的,其他特色当然还相当多,但这几个字比较重要。


    隐,司马装病,刘备种菜,韬光养晦,伪装实力和政治意图;忍,韩信胯下,勾践卧薪;狠,对待敌人要象秋风扫落叶塞;准,对时机大势的判断要精确,比如张良张居正;稳,不轻易冒险和斗争要作到不打无把握的仗,这方面霍光曾国藩都比较突出。


    在和平时期的帝国里混着,自然方式有很多种,按步就班熬资历也对,征途科举也行,偶说的,只是历史上记载比较多的那一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1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司马装病,刘备种菜,韬光养晦,伪装实力和政治意图;忍,韩信胯下,勾践卧薪;狠,对待敌人要象秋风扫落叶塞;准,对时机大势的判断要精确,比如张良张居正;稳,不轻易冒险和斗争要作到不打无把握的仗,这方面霍光曾国藩都比较突出。

    处事也需要这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语权——偶稀饭的权利




    如果你在网络上面逛着,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争着给皇上的帝国开药方的娃娃,有指责外交政策的,有指责金融体制的,有指责官员腐败的,有指责社会不公的,有指责不民/主的,当然也有讴歌的,五毛的等等......这当中有愤怒的青年,中年,老年,有消极的左派,有自诩为精英的右派,有要求全盘西*化照搬的洋务分子,也有请求实行毛路线的又红又专的知识青年......暴力极左派,左派,消极的左派,中间派,各种右派,忽左忽右派,左三右七派,里左外右派......


    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其话题上至五千年,下到一万年,天上地下,人间天堂,东方神秘,西方现代都拿入进来,非争论个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可。


    话语权,恩恩,很巴实的一个权利,偶喜欢。可是作为一个手捧茶杯的闲人,对这些话题,偶一贯是抱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态度,很少切批跨。因为批跨了也木人听,假设武警GG们听偶的,那聊聊还有点用处,否则,还不如切聊点音乐什么的。


    不过历史这鸡毛不可回避地要碰到这些玩意,俺实在觉得比较头疼,颇有不大想继续下去的欲望鸟。哎~~既然开了头,还是继续吧。万一哪天,俺历史不正确,下诏狱鸟,偶一定抗拒从严,直到美人计出现再投降。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王陵遂病免归。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


    大致就是说和领导不一致意见了,怎么办的问题。王陵这傻鸟,仗着是已经离休病故的前领导邦哥一手提拔的,公然蔑视现任事实法人(吕后地位未见红头文件,只主持工作)的权威。姑不论他的政治立场正不正确,都已经犯了很严重的政治错误。


    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时任大致为副总*理和军*委副主*席的级别,他们的立场其实和王陵是一致的。所以常*委会后,王陵埋怨他们:靠,哥哥们太不仗义鸟,背后下劳资一刀啊,当年开会的记录上你们可不是这样说的哈。陈平周勃:话语权,很重要的,偶们支持你愤怒老中年~~~至于干事情,恩恩,啊啊,嗬嗬,还是要偶们这些狡猾大大的坏娃娃上。


    于是王陵哥哥光荣病退,其政治立场却由陈平周勃在N多年以后最后实施成功,还杀了N多不一个立场的人。


    这个事情告诉偶们,保住位子,是在和领导有不一致意见时候的唯一选择。不要对话语权什么的新鲜事务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是米国坏蛋的玩意,逗你玩的。


    王陵哥哥立场坚定,公正公平公道,丞相三公之位呀,不可不高,还不是因为对话语权利、民*主什么的太幻想鸟,所以才折戟沉沙了嘛。


    “揣摩上意”和皇上领导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维护皇上面子和领导权威是灰长重要的,至于自己的立场,在可以杀人的时候再去实施和体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6、历史读着很有味道,你看到过的事情,特别是政治方面的,基本上都有蓝本,如果办公室,单位什么的斗争很厉害,可以从中学习些东东

    ——古时有《资治通鉴》。抗战的时候李宗吾有一本《厚黑学》,借三国说时事,也 ...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09-8-19 06:49


    世说新语,木看过也,主要看通鉴和读通鉴论,有时候看看武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风度是偶很欣赏的。。。。。。在本文第六节,开会的一种风度里好象涉及了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元的老大”说的可是蒙哥,死于四川钓鱼城的那位?我是江苏人,盲兄说到四川民风,我觉得跟江南很有些像。


    不知什么原因,政治类的文字读来总觉得累。最累人的可能还是个中的血雨腥风。人与人之间的倾轧,诡谲而离奇,奈何从古至今,却与人与社会一直共存着。


    许是性别的关系,我喜欢简单一些的东西,像风来松下,水流石上之类的,相比较之下,人和人群有时候太复杂了。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09-8-19 06:36


    恩,是指蒙哥

    政治类VERY不好耍,偶其实也并不喜欢,此小鸟文,乃吃了人家一顿,在大伙恭维老夫对历史精通之奉承下,一时脑热,豪语云:要写点不同的历史云云,还文债耳

    风来松下什么的,偶那个音乐帖里,似乎还是有点。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2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荒原 于 2009-8-20 17:47 编辑

    话语权是柄双刃剑,利用不好,就是防民之口,利用好了,那叫广开言路。防民之口可以,但像周厉王那样的昏君,防到最后反而防出了黄河决口,必然死翘翘。朱元璋算是有作为的皇帝,他就比较会防,他的锦衣卫就相当于国家安全局,很神秘的组织,调查但很少打击,除非十恶不赦。但他的后继者,却不怎么会防了,建立东厂西厂,造成狗仔队泛滥,到处爆料,用太监当新闻记者,无异于让妓女去扫黄。其实朱元璋还是不算成功的防民之口,最厉害的是唐太宗,人家会引导和疏导,不仅创办中央机关刊物,引导大方向,还掌握了地方上的各大报刊杂志的出版和发售工作,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掘伟大而秒杀不伟大,要是那时候就有电脑网络,估计各大论坛版主都要由他的亲信担任了,所以说唐太宗是最高明的,他防的已经不是老百姓的口了,而是老百姓的脑子,这才是最高明的啊!李白似乎有些看不惯,所以尽管有才,但唐太宗(的从孙子)只让他在新闻部工作几天就下放去了,李白一定很感慨,要是咱那时候有网络多好啊,俺一定穿上厚厚的马甲,到处灌水,谁还能限制俺的话语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20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说新语,木看过也,主要看通鉴和读通鉴论,有时候看看武侠
    盲剑客 发表于 2009-8-20 12:17

    世说新语,草根历史,值得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20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6、历史读着很有味道,你看到过的事情,特别是政治方面的,基本上都有蓝本,如果办公室,单位什么的斗争很厉害,可以从中学习些东东

    ——古时有《资治通鉴》。抗战的时候李宗吾有一本《厚黑学》,借三国说时事,也 ...
    茜纱窗下 发表于 2009-8-19 14:49

    魏晋风骨,我喜欢,装疯卖傻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语权是柄双刃剑,利用不好,就是防民之口,利用好了,那叫广开言路。防民之口可以,但像周厉王那样的昏君,防到最后反而防出了黄河决口,必然死翘翘。朱元璋算是有作为的皇帝,他就比较会防,他的锦衣卫就相当于国家安全局,很神秘的组织,调查但很少打击,除非十恶不赦。但他的后继者,却不怎么会防了,建立东厂西厂,造成狗仔队泛滥,到处爆料,用太监当新闻记者,无异于让妓女去扫黄。其实朱元璋还是不算成功的防民之口,最厉害的是唐太宗,人家会引导和疏导,不仅创办中央机关刊物,引导大方向,还掌握了地方上的各大报刊杂志的出版和发售工作,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掘伟大而秒杀不伟大,要是那时候就有电脑网络,估计各大论坛版主都要由他的亲信担任了,所以说唐太宗是最高明的,他防的已经不是老百姓的口了,而是老百姓的脑子,这才是最高明的啊!李白似乎有些看不惯,所以尽管有才,但唐太宗只让他在新闻部工作几天就下放去了,李白一定很感慨,要是咱那时候有网络多好啊,俺一定穿上厚厚的马甲,到处灌水,谁还能限制俺的话语权?荒原 发表于 2009-8-20 05:07


    写的相当巴实,鼓掌!欢呼!

    太期待这种有真知的回音鸟,老爷一个人在那里清吼吼的,那不叫论坛,叫开个唱,呵呵

    话语权这鸡毛其实是个很小的权利,从前的话。现在当然不同了,权利要相对大点,8过也木什么了不起,来两武警哥哥,俺也会敲出语录体的文字来,都木大问题。

    太宗确实算比较高明,8过李白不大算的上政治方面的人才,快乐男生吧,偶像派的,玩权力,还是要实力派的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8-20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说新语,草根历史,值得看!
    荒原 发表于 2009-8-20 05:16

    那得去仔细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2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丫丫的,历史常识错误竟然没人看出来,也许是为了给俺面子,哈哈哈,李白的主子好像是唐玄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0-26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9-8-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丫丫的,历史常识错误竟然没人看出来,也许是为了给俺面子,哈哈哈,李白的主子好像是唐玄宗啊
    荒原 发表于 2009-8-20 17:46
    不是看出来,是没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5 22:46 , Processed in 0.1474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