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梅如筠
收起左侧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7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此韵可称“律古”。是古体,但遵格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竟日寻春2005/09/07 10:09am 发表的内容:
此韵可称“律古”。是古体,但遵格律。
附议,“律古”这个名字不错,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7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梅如筠2005/09/04 06:22pm 发表的内容:
不错,这是七言古风的一种变体。有时用仄韵作诗,能更好的表达一种气氛。这首诗所用的便是入声韵。
    确实有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7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老夫发点谬言:
     其实梅如筠和春柳飘飘两位的论点综合一下最好。我想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诗词歌赋,都是为了文学艺术这个中心而努力,在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争论都是正常而激烈的,仿佛他们都没有这个权利和能力来一统该时期之天下,我认为只有历史是最好的评论人选,文化回归到现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有待我们共同的、和平的努力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大家在争论的不过是个定义的问题。
若已有定论,或约定俗成,则应举证,“何时何地如何成定论”;
若有异议,则应在事实上或逻辑上证明,“仄韵律古不是古风而是律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7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诗不错..律比律的我就不那么严格了..自由更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呵呵,好热闹,问好梅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分邑2005/09/06 11:03pm 发表的内容:
律詩不可用仄韻是規矩
分邑兄,须知规矩是人定,能为我所用的规矩我认同和遵守,对我的意思表达有妨碍的规矩我摒弃之,修改之,如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一梦残生2005/09/06 11:06pm 发表的内容:
梅君好:心情所致、尝试无妨。看看不错,就是吟起来有点别扭。呵呵!
         我看这个问题不必再论了。
这诗用的是入声韵,现在这种韵也湮灭废弃,用现在的语音读来,是有点拗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古越隐士2005/09/06 11:20pm 发表的内容:
唐诗自宋之问、沈佺期等致力于格律上的努力后,渐成定规,即用平韵,颔联颈联对仗,故初唐时常有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唐诗未定型时,这种现象很正常。进入盛唐时,唐诗已定型,有人一 ...
受教了,既然诗中存此一格,写来想是不会大错的了。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竟日寻春2005/09/07 10:09am 发表的内容:
此韵可称“律古”。是古体,但遵格律。
哈哈,竟日兄善和稀泥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showhand2005/09/07 10:36am 发表的内容:
附议,“律古”这个名字不错,呵呵。
应是古律。就是律未定之前的一种格律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知非老人2005/09/07 12:21pm 发表的内容:
确实有道理!
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知非老人2005/09/07 12:41pm 发表的内容:
老夫发点谬言:
     其实梅如筠和春柳飘飘两位的论点综合一下最好。我想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诗词歌赋,都是为了文学艺术这个中心而努力,在任何一个时代文学的争论都是正常而激烈的,仿佛他们都没有这个权利和 ...
我同意知非先生的观点,我认为古典诗词的生命力不在格律,格律只是一种形式和要求,没有内容而格律严谨的作品是一副空皮囊,不可能长久。崔灏的《黄鹤楼》诗格律便很松散,但是千古一来,推为七律之冠,就是明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凑个热闹,首先问好梅兄,这个我个人认为还是归古律为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溪石2005/09/07 02:26pm 发表的内容:
大家在争论的不过是个定义的问题。
若已有定论,或约定俗成,则应举证,“何时何地如何成定论”;
若有异议,则应在事实上或逻辑上证明,“仄韵律古不是古风而是律诗”。
仄韵律古有律诗的平仄要素,有律诗句式对仗要求,所少的不过是叶韵平仄之分,而律诗格律的建立,并不是为了束缚,而是为求诗句读来抑扬顿挫,富有音韵美感,这种目的仄韵诗也做到了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凌波诗韵2005/09/07 07:07pm 发表的内容:
诗不错..律比律的我就不那么严格了..自由更好.
自由是为行笔之便,也不可率意而为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绿蚁2005/09/08 08:32am 发表的内容:
呵呵,好热闹,问好梅兄.
呵呵,我在这里做一些无谓之争,惹兄笑话了,我不知道大家为何舍本求末,不认真的看看诗,却一味的拿着格律说事,真是郁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9-8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下面引用由逍遥主人2005/09/08 02:27pm 发表的内容:
凑个热闹,首先问好梅兄,这个我个人认为还是归古律为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9-8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有感(仄韵七律)

绝句有用仄韵称古绝,由此看来七律用仄韵也未尝不可.一管之见.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23 01:14 , Processed in 0.0822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