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浮此一生
收起左侧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两联连叠确实有造作之嫌。但半江清浅半江秋甚是到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清莲濯水2007/10/21 14:11 发表的内容:
两联连叠确实有造作之嫌。但半江清浅半江秋甚是到位。
谢清莲君评点,两联连叠已改,保留一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1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我认为此律直追唐风宋韵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浮此一生2007/10/20 12:53 发表的内容:
谢落花斋君雅赏!拙诗得此一字足矣,再谢。
不客气!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再赏
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碧水无心婉转流,半江清浅半江秋。无心此处可心不说用悠然或可.后句化的较好.
危崖烟树喃喃语,曲岸疏花怯怯羞。此处的垒词不是不好.而是没有表达好这语与羞.
细浪缠绵邀冷月,寒芦萧瑟揽孤舟。这里的邀与揽也没有用好.如是有人可前面没有交代,如是自然确显了些强.
风声断处蛩声续,一点渔灯夜更幽。尾联掌握的很好.尤其转句.很自然通透.化的不错.
个见了.祝更上层楼.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2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前四句白天,后四句晚上,没有过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2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这般发帖、回帖,能让人学习很多,谢过。
另外,觉得26楼所言,似乎成理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金色年华2007/10/21 21:08 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此律直追唐风宋韵矣!
不成熟之作,谢年华君谬赞,太过誉了。初次谋面,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金筑子2007/10/22 07:55 发表的内容:
前四句白天,后四句晚上,没有过渡。
前四句描述的也是晚上,月色之下,碧水清浅,秋树映江,疏花暗垂应依稀可见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夕竹残照2007/10/21 21:43 发表的内容:
碧水无心婉转流,半江清浅半江秋。无心此处可心不说用悠然或可.后句化的较好.
危崖烟树喃喃语,曲岸疏花怯怯羞。此处的垒词不是不好.而是没有表达好这语与羞.
细浪缠绵邀冷月,寒芦萧瑟揽孤舟。这里的邀与揽也没 ...
无心——即不刻意,指水流随山势自由自在地婉转而下,强调其自然之美。悠然或可,但意太显露。
喃喃语、怯怯羞——晚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喃喃而语;稀疏的野花微低花穗似胆怯娇羞之态,形声状貌,窃以为还是很生动的,没有什么不妥。你没有看到原作,原作颈联也用了叠词,所以网蛙与魔头(包括我本人)都觉得不妥,对本联本身并没有什么意 见。
邀冷月、揽孤舟——是以司空见惯的拟人手法表现冷月映江如细浪之邀;孤舟穿苇似苇揽入怀的情景,何来牵强?又何苦徒费“有人没人”的猜测?
以上直陈胸臆,未敢曲意奉迎,望谅!争论是正常的,能使人进步。还是那句“说三道四吾不怪,或褒或贬皆衷肠。”谢君认真评点,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哈哈哈.君是性情中人,我也是由衷之言.记得有人似说过,不回复的贴子要么是无可挑,要么是烂的不行.好贴才能引人发问.
自然而然是诗的真谛.似人也好,比兴也罢顺其自然才是上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愁就没有不自然之感,反而起到了它该起的作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种比兴方见其大气所在.
这种手法最难掌握,然是佳品所必备之言.很喜欢君诗之风格.也深望能更上层楼.祝快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夕竹残照2007/10/23 12:44 发表的内容:
哈哈哈.君是性情中人,我也是由衷之言.记得有人似说过,不回复的贴子要么是无可挑,要么是烂的不行.好贴才能引人发问.
自然而然是诗的真谛.似人也好,比兴也罢顺其自然才是上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
谢谢君的鼓励,我会努力的。共勉!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7-30 14:13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7-10-2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来来往往好不热闹,竹子一楼一楼的都仔细看了,该问的该答的很是全面,偶就在这小板凳学习,能如此清晰的看到一篇文字及文字形成的过程是一种幸运,感谢一生兄和诸位朋友的分享:)
    “自然而然是诗的真谛.”夕竹残照君所言甚是,这样的境界却只有慢慢修炼了~~~
    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人之初2007/10/22 08:54 发表的内容:
    欣赏!
    很喜欢这种探讨互磋,本想多说几句,车在催,暂时别过!
    喃喃\怯怯,可否换个//?
    君真是公务繁忙,又要下乡。经常下乡,不顺便带些田园山水诗回来。本来就忙,还要给你额外布置任务,有点残酷。不过依君快才,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喃喃、怯怯为何要换,也等你回来给个说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新竹2007/10/23 13:15 发表的内容:
    来来往往好不热闹,竹子一楼一楼的都仔细看了,该问的该答的很是全面,偶就在这小板凳学习,能如此清晰的看到一篇文字及文字形成的过程是一种幸运,感谢一生兄和诸位朋友的分享:)
    “自然而然是诗的真谛.”夕 ...
    “自然而然”当然上乘,但却可遇不可求,不是修炼就可达到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求其次,即反复推敲酝酿,组织构思,只要合情合理,形象生动,亦可成佳句佳篇。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人工痕迹颇显,也不失为佳句。浅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老魔头2007/10/19 14:19 发表的内容:
    风声断处蛩声续
    尤好。尾句若能再婉约点感觉更好
    曾经答应老魔头把尾句改“婉约”一点,终不能如愿。原想改成:一点渔灯几回眸,取舟中人难舍秋江美色,一步三回头之意。可惜“回”字出律,应仄而用平,无奈作罢。昨日闲来无事,步至江边,见一乌桕树,半树叶红,上缀白凝如脂的果实,秋意盎然,与诗中意境相偕,且“桕”字正好也押韵,遂得一句:一点渔灯向古桕。不知老魔头中意否,如见此,请给个意见。也请其它有心人给个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诗与评一路读来,多有所获,窃喜~

    jiù
    〔乌桕〕落叶乔木。种子外面包着一层白色蜡层称“桕脂”,可制蜡烛和肥皂,种子可榨油。叶可制黑色染料。树皮和叶均可入药。亦称“桕树”。
    古音作平仄,某不知。“一点渔灯向古桕”是否合律不敢妄评~
    “风声断处蛩声续,一点渔灯夜更幽”应老魔头把尾句改“婉约”一点,是否可在“夜”字上作些文章?比喻“影”~
    占个位子继续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0-24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我也是江南人,“半江清浅半江秋”的景色确实不虚;颈联好过颔联,“邀冷”“揽孤”意在言外;“烟树”对“疏花”乍看似工,其实没有荡开,“花”与“树”在诗者眼里几乎同意,科属上也很近,属于对仗应避的事例;且“喃喃”乃表亲密、甜蜜状象声词,用于形容危崖之上、萧瑟深秋之中的烟树,似乎是在强作乐观状;“风声断处蛩声续”,个人以为很好,无不妥处。总体而言,此律章句有序,见功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幽兰清荷2007/10/24 13:11 发表的内容:
    诗与评一路读来,多有所获,窃喜~

    jiù
    〔乌桕〕落叶乔木。种子外面包着一层白色蜡层称“桕脂”,可制蜡烛和肥皂,种子可榨油。叶可制黑色染料。树皮和叶均可入药。亦称“桕树”。
    ...
    我以为“桕”字读平声,原来读去声,如此显然出韵了。谢谢你的提醒。这一句又废了,空费心思。这一句主要是直言其“幽”,显得不够含蓄。而跟是“夜”还是“影”关系不大。这个差恐怕难交了。谢谢你的关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6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律.秋江夜色

    下面引用由江南郭俊2007/10/24 15:32 发表的内容:
    我也是江南人,“半江清浅半江秋”的景色确实不虚;颈联好过颔联,“邀冷”“揽孤”意在言外;“烟树”对“疏花”乍看似工,其实没有荡开,“花”与“树”在诗者眼里几乎同意,科属上也很近,属于对仗应避的事例 ...
    谢谢郭俊君雅赏和评点。“颈联好过颔联”的感觉是对的,但其中有些观点还待商榷:
    1.“烟树”对“疏花”乍看似工——不是“乍看”,实际上也就是工对,树对花,不仅是名词对名词,而且是名词细分小类中植物对植物,关于对仗的口诀中就有“山花对海树”这么一说,工对无疑。正因为工对,所以逊色。须知在律 诗中宽对为佳,工对次之。但至于说“花与树地诗者眼里几乎同意,科属上也很近,属于对仗中应避事例”我不苟同。花与树在形态上大相径庭,在生物学分类上也完全不同,一个是乔木,一个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如何在诗人的眼里就几乎成同意(义)了?果如是,纳入教科书中作为典范的杜甫的绝句中“黄鹂”和“白鹭”同属飞禽,“窗”和“门”同属框形物,不也在“诗人的眼里几乎同意”,而“属于对仗应避事例”?那这首千古名句不就成了“烂诗”?
    2.喃喃乃表亲密、甜蜜状象声词——查字典,喃喃表示不停地低声说话,如喃喃自语,并不带亲密、甜蜜等感情色彩;只有“昵昵”或“昵喃”才表示亲密、甜蜜地低声说话的意思,如春燕昵喃。看来君是搞混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3 11:00 , Processed in 0.1447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