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张振立
收起左侧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5-18 20:57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8-1-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祝樓主發書成功.  新年快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下面引用由凤十二2008/01/01 14:10 发表的内容:
    祝樓主發書成功.  新年快樂.
    谢谢版主,新年快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晚霞余韵写春秋》
    --------浅评《四张居》
    重庆子衣
    <四张居》是振立兄一家的合集。令人惊叹的是一家四口竟然个个都会赋诗作词,实是罕见。子衣很欣喜地看到,还有这样的诗书世家,如此执着继承传统文化,深为这样的精神感动。子衣不懂古诗词的韵律,仅以个人的感受粗略点评一下。以此向振立兄一家热爱古典文化的精神致敬!
    1.《七绝&#8226;春兰》
    文/张莹莹
    含羞弄态出乡党, 欲绽春心露嫩黄。
    清雅娇颜来处觅,只觉冷目暗群芳。
    这首是振立兄的女儿张莹莹之作。小诗寄情于景。写出春兰含羞等放,欲开末开的娇艳情态。诗风清雅灵动,香气扑面,尤其欣赏:“欲绽春心露嫩黄”,将春兰喻作情窦初开的少女,微露嫩黄的春心,惹人爱怜。
    2.七绝&#8226;养由基
    文/张贤风
    左举泰山右抱婴,穿杨百步见神功。
    如虹一箭当空过,从此射桥留美名。
    粗略看了一下。贤风的诗题材广泛,或抒发怀古意绪,或咏叹现代人物。视野宽广,诗风平实。上面这首,令人惊奇的是自由用典,气韵饱满、衔接自然。短短几句,形象写出射桥的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五绝&#8226;梨花
    文/张桂英
    嫩枝承少爱,新叶俏多乖。
    珠泪芙蓉面,我心不胜哀。
    细看了一下。感觉桂英姐的诗情深意长。很有感染力。这首梨花写出梨花新叶娇嫩可爱,但得到的呵护少,泪珠挂在芙蓉面上,令诗人心中不禁哀伤。令动情的一首。让人感受到一份疼惜与怜爱。让我们看到一颗充满慈爱的母亲之心。
    4.七绝&#8226;老树
    文/张桂英
    背靠春天双目闭,倾听树脉血奔流。
    拔节脆响发体内,不吐新芽怎罢休?
    这首诗写得热血沸腾,很有生命活力。写出老树渴望冲破束缚,迸发新芽的情态。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结尾的问句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对生命的抗挣,一种积极生活的心态。是啊,哪怕人近黄昏,也应迸发青春活力,像夕阳红一样,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很令人感动的一首。
    5.西江月&#8226;那是我家
    文/张振立
    树绿花红小院,鸡鸣犬吠人家。
    朝云暮雨赏烟霞,更有鸟声入画。
    老母搬柴烧饭,荆妻喂兔驱鸭。
    一双儿女钻篱笆,谁躺葡萄架下。
    振立兄的这首,寥寥数句,勾勒出一副怡然自乐的田园风光。诗情画意,无不让人感到,这就是新时代的桃花源了。红花绿树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的人家。吹烟云霞,鸟声入画。好一幅农家美景呀。下节写小院里人们忙碌的情景。老母在搬柴烧饭,妻子在喂兔驱鸭。可爱的一双儿女,调皮地在篱笆下玩,而诗人呢,也悠然躺在葡萄架下养神呢。好一幅农家乐呀。这就是人们向往的简单朴素的田园生活了。
    总之,今天能从振立一家的诗词中,读出如此美好的感觉,真的很愉快。我们更欣慰的是,有如此诗书之家,几十年如一日热爱着古典诗词,默默无闻地传承着中国的古典文化,这是多么令人钦佩。新年来临之际,祝振立一家幸福美满,继续将祖国的汉语言文化发扬光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以下是引用在2007-12-30 19:57:12的发言:
           《欣喜与祝愿》
    中原客
        尽管对振立兄及其家庭所知不少,但闻知《四张居》之事后依然讶异
    不已:振立兄乃文字名家,其女为名校的美学硕士,自不必说;然侄儿和
    嫂子也一下子拿出诸多优美诗篇,不能不让笔者吃惊!
        “人钓游鱼我钓诗。”(《七绝&#8226;清河垂钓》)“曾是帝都多万户,
    阳城没落不知吾。有朝一日风云变,敢问王侯有种无?”(《七绝&#8226;阳城
    故里怀陈胜》)。侄儿的胸襟令人钦服。嫂子的文字尤让人欣悦:“不忍
    东风戏,一溪看落红。”(《五绝&#8226;桃花》),《闺友四季歌》清纯、俏
    皮与娇媚尽出,“诗心即童心”,此言不虚。终因对古诗词知之甚少,不
    便在此多言。抱愧!
        世间有此等家庭惹人生羡,羡慕之余,就是我真诚的祝福!愿《四张
    居》不久的将来既有下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四张居,和美居》
    横行胭脂
        单看“张”这个姓氏,很容易看出点武力或战争的味道来:弓拉得那么长,战争就不会短。
        我大哥张留坡一家,全姓“张”。疑心大哥娶我嫂子时,是有心择选了姓氏的:“同姓”相怜嘛。或我嫂子嫁我大哥时,也是有心择选了姓氏的:免得将来生了儿女,都随了夫婿姓,自己像个局外人。
        于是,他们都胜利了。
        他们住在和谐的姓氏里,即使家藏良弓,也只会一致对外了。
        他们住在美里,一家人写着高雅的古典诗词,其乐何极!
        四张居,为德情居,为善美居,为君子居。
        我亦姓张,因这姓氏,与留坡大哥相待如亲人。在认识三年多的时光里,因地域相隔,虽未谋面,但我从大哥的诸多文字里,早就感受到:大嫂之静雅贤淑,侄子之多才温厚,侄女之灵性脱俗。大哥情有福宿,子有大成,其个人事业诗业两丰收,上天如此眷顾他,也许因他德服人,能过人,诚感人,善待人吧。
        我从陕西回湖北老家,必经中原大地,必经驻马店,也就是说,必经我大哥安居乐业之地。我常在火车里想象大哥一家和谧幸福的生活图景:喝清茶,醉诗书,享智趣之美,达人生高境。
        四张居,大哥聊发少年狂;
        四张居,大嫂金线绣文章;
        四张居,莹莹妆成也上场;
        四张居,贤风才高八斗量。
        见中华文化之深厚美,《四张居》惊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6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诗风词韵《四张居》   
    ———《四张居》读后感
    祁鸿升
        《四张居》的即将付梓,必为文坛带来佳话。古有“三苏”、“三曹”之谓承前,今又有“四张”继后,这无疑是现、当代中国家庭诗词文化发展的典范。《四张居》是一个家庭合集,作者认识事物的观念与创作的艺术手法上有趋同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个性意识与自我风格的张扬,四张居表现了四种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在题材择用、意境营造、结构布局、平仄韵律等方面,各人均有不同建树。
        居其一:玉壶冰心透书香
        作者张莹莹,其父振立君有言介绍说:“女,1982年9月出生于平舆县,2003年6月郑州大学会计学本科毕业,2006年6月武汉大学美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上海某单位工作。喜欢文学创作和诗词写作,少有发表。”
        我们认识作者的目的在于认识莹莹诗词超拔于世俗的根源,这是一个灵心慧质、博学多知的饱学之士,文理兼通,且有深厚的古代诗词学养。纵观莹莹的诗词,书卷气息,巾帼情怀,尤其意象独特,境界妍丽,且兼得韵律之美,今人诗词创作中并不多见。关于意境方面的成功,我们可以从她的第一首诗《五绝&#8226;秋色》中可以体悟到。这首诗颇有李白《菩萨蛮》中“长亭更短亭”的画面质感,离愁冷韵,曼声促节,心境一统,颇显离人别去时的孤凄之情,其中“锁”字提炼出诗人心中刹那的无奈与况味;总体看来,在诗词表达的技巧方面,莹莹的诗词喜承古籍,词、句多有出处与章法,化用之处,注重新旧的辩证处理,妙手连连,绝无俗滥之语。《七绝&#8226;秋绪六吟》中的《秋山吟》动人心魂,气象宏大,风骨尽显,“怕见层林失翠色,恨无天帐罩寒冈”,这句堪称佳构,言出旧时,意出境外,颇具忧以天下的阔大情怀,为不让须眉大丈夫之笔;《七绝&#8226;平舆古槐(5首)》也是吟诵性情的质朴、刚健之作,挥洒自如,意绪飞扬。诸如“虬枝铁骨立苍穹,见证尘嚣岁岁荣”,“傲雪披霜无所惧,故乡守望了衷情”等诗句,也不失言为心声的慷慨之歌。
        莹莹的诗歌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音、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思想少有擢升,唯意境独擅,令诸公望其项背。
        居其二:吟古诵今乐府声
        贤风的诗词我也很喜爱。他的作品切入现实的很多,突破了个人的小意绪,在手法上也不避平白,不拘泥于细处的格律,显示了新一代诗词作者的活力和与时俱进的创作意识。这种人生情致体现了新一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清代文艺美学家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主观之诗人”的观点,正是指的贤风这类“我手写我心”的性情诗人,意绪泉喷,不拘一格,少用典,不重史,一如严羽《沧浪诗话》中说:“要有以感人之性,移人之情而已。”
        其写实题材代表作为《捣练子&#8226;2005感动中国人物轻唱(11首)》,这组诗词以诗写人,视角精准,情理并重。种属上看,这一组诗均以现代白话语汇入诗,可以视为现代新乐府,这些诗歌结合语言特点,采取简笔白描、指点神韵的方式展开笔触,诗中感情深挚,不离具象,以至诗情画意浓烈地溢于词章。这些诗章结尾,往往还有升华主题的点睛之笔,从而使诗歌于平朴中见出神奇。如“警察神勇尽英雄”(《王百姓排爆专家》)、“耄耋更遇百年春”(《叶笃正气象学泰斗》)等句,精警有力,自然无痕;贤风也喜欢咏史,《七绝&#8226;陈胜》中“攘臂一呼秦暴灭,群雄逐鹿谓谁痴”,概括不赘,极写英雄的伟岸风采,这些诗歌重视了意义上的传真,倘若有了自己的理解与延伸会更出效果。
        居其三:花开蝶舞三春韵
        第三辑为振立夫人的作品。从其儿女年龄上推断,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从身份上看,是一个家庭妇女,甚至是一个农民,却端的凭自己的诗家情怀写出了一路春色。
        这里的好诗太多,我撷取其中的农诗谈谈自己的理解。她在《菩萨蛮&#8226;麦收即景》中写道:“机声轰响来收麦,农家夫妇田头歇。/儿女进瓜园,乱将瓜蔓翻”,此情此景,不由得我们想起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名句,异曲同工,这两句从细节处写出了农家生活情趣盎然的情状,完全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踏莎行&#8226;秋宴》中“场头磙辗黄金蛋(指麦粒或高粱)”,则继承了张打油的衣钵,却又多了夸张的意趣,真是天水出芙蓉,妙手偶得之。
        振立夫人的农诗作品多率性之气,诗意明快,情味浓郁,写出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密切融合,表现出了热爱农村生活的火热性情。
        居其四:才高八斗气自华
        振立版主是文学与教育都有所成就的诗家,其积累深厚,所写诗词均从容有致,清浊抑扬、古韵新声的吟咏之中,常常不假思索,而形象绰约、流芳叠韵。
        《古风:陈蕃公园咏怀》使我们有了很多联想,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在五言诗中颇有代表性,我们也可以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和明末清初的三大诗人吴嘉纪的写实诗歌,其实振立版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跳脱开了古人,他与古人的关系似而不似,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写景的画图与历史镜头的更叠中,我们,感受到这首诗的独特笔伐,整体吟咏之辞,呈现古乐府的风貌,局部的打磨却是条块分明、华章溢彩的文人式工笔叙述。“汉白玉牌楼,双狮踞两边。/长梁绘车马,华柱舒云烟。/滚龙献祥瑞,飞檐流彩丹。/举目大门里,雕像立面前。/忧国忧民情,訇然扣心弦。/少小怀大志,扫除天下先。/长大为州吏,设榻成古典。/入朝为卿相,无畏犯天颜。/十拒高阳侯,三次遭罢免。/重诺轻生死,蒙冤亦无怨。/风雨二千载,业绩后人传”,一唱三叹,清新畅达,咏古赞今,赤子情怀;诗人也写了许多格律诗词,或感叹生活,或遥寄乡愁,或影写时事,均能轻灵巧妙,兴会当前,反映了诗人诗词歌赋的性灵之处。近来国事隆昌,出现了许多人间喜景,诗人不禁击节而歌:“强国之梦得圆,尽赤县英雄才艺展。/忆狂风骤雨,同心戮力;/惊涛骇浪,转舵扬帆。/港澳回归,零八奥运,社会和谐天下安。/更凝目,恰东方旭日,光耀人寰。”(《沁园春.祖国》),生花妙语,将祖国的重大时事、政治局面有机地糅合成一个诗意的整体,使诗歌的情韵生动,意味深厚。此等功夫,非振立不可。振立读诗甚多,在化用古句方面与其女一样,也不无情趣顿生之处,这里也单列外来,与大家共赏。《虞美人&#8226;还乡情》中有诗云:“离家少小归来老,忘却人多少。/土楼一夜叹虫鸣,旧事岂堪再叙月明中。/少年红粉今犹在,何惧朱颜改。/心心相印笑声稠,更把晚霞余韵写春秋”,几首大家耳熟其详的古诗词,在这首词中都留下了唯美的“鸿泥雪爪”,且不露山水,自成格调,才思高下,不言自明了。
        振立君的诗词,常为伫兴之作,却情语景语,皆有妙处,“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格高千古,堪称一绝。
        《四张居》是一个家庭诗词文化的复合体系,片言只语,自然不能明其得失,彰其华彩。这篇小文只能算是我对这本诗集蜻蜓点水式的读后感,缺漏尤多,还望振立版主及其家人不吝赐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提起来让更多的诗人知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穿越时间的汇聚
    ——《四张居》读后感
    利兵
        闻得张振立老师古诗词结集出版,不胜喜悦。只因对古诗词远没有达到可以随意点评的地步,所以我迟迟未敢动笔。但每一个和诗人和诗歌有关的事情,都会让我产生最起码的寻访与表达的冲动,何况这位与我在绿风论坛相处已过半载、作为师长级的“老夫子”呢!所以能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价这些诗歌,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可以与这位“忘年之交”在因诗歌而萌生的对生活的无限热忱中同时找到一种欣慰。
        《四张居》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在当代能够这样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完成一册全部由古诗词组成的集子定不多见。这是一个“微渺”的奇迹,至少在我心中,文本之外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惯常的文学界限。对诗的挚爱,文化的秉承,品质的纯粹保留,生活的和谐美满都为这部集子融添着一份质地与馨香。《四张居》的命名正是彰显了这样一种与人贴近的生活本真,其中诗性与人性的契合成为耕耘者一份最具意义的回馈。在序言的结尾处,振立老师说,家已经搬过好几次了,儿子就要另立门户,女儿也已远走高飞,那么,这本《四张居》将是岁月流逝中的一个最佳见证,再没有比此更为贴切的礼物来为这个书香门第送上2008年的吉祥与称心。
        我与贤风、莹莹年纪相仿。所以对这个家庭似乎更容易介入一点自己的感受。振立老师用诙谐的语气称自己为四张居的掌门人,事实也正是如此,贤风和莹莹的文学功底来自于他的长期熏陶,发妻同样伴随丈夫的爱好及志向而使他们成为一对比翼双飞的楷模。从诗词的风格上来讲,贤风与莹莹属于青年才俊,英气勃发。振立老师专业、博大而精深,历史文化底蕴明显深厚。整部集子囊括了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赠友(即兴)诗等多种风格,突现了古诗词的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和民族化的育指特色,振立老师很多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诗词充分的体现着以他为代表的“四张”的爱国情怀以及一种永不褪潮的前沿意识,他们一家子用传统而堪为中华精粹的文学形式盛装了新时代的热忱与激情,在艺术风采中显得出类拔萃而又不失轻松诙谐的一面。
        在此我特别要提的,而且给我感触最深的,应该是振立老师的妻子张桂英。“为了支持我和养活子女,把自己到手的工作也自行放弃。她乐于担任家庭烹调师,一干就是30余年”,振立老师在序言中如是描述了他的妻子,但她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平凡而勇于奉献的贤妻良母的印象,随后我们可以知道她喜读书、热爱摄影、能吟诗作赋、侍弄花草、爱好旅游……,与艺术毫无阻隔的性情无疑让她达到了一种融会贯通的超然境界。张桂英老师的诗,气流自然,圆润光滑,在专业水准的表陈里充满生活的情趣。全集共收入张桂英主题诗词44首,基本全都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只埋头于俗务的人生品质。“俗事何须问,养花日日勤。佳期无与有,只在觅开心。”(五绝&#8226;养花)这首五绝从日常中来,从豁然中去,阳光般的氛围无法不让全家人都随之而快乐起来。张桂英老师对花的钟情显然不比一般,她对桃花、梨花、荷花、玉兰以及灵芝草、老树都有着极好的描摹与引誉,有的侧重风貌展现,有的侧重精神烘托、有的侧重品质的赞美,有的侧重命运的抗争,咏物言志,竟没有一首低迷伤感之作。
        在怡然自得、雅致品评当中,张桂英老师又不失胸襟与气度,她的一首七绝&#8226;题国画《大龙山态》让我的眼前又亮了一回。“人踪罕至仙人至,风月无边冷月边。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心在九重天。”这首诗歌不仅从汉语艺术的角度展现了张桂英老师的文字功力,使“人踪罕至仙人至,风月无边冷月边。”这两句虚实相间、巧妙对仗的诗句满含韵味,而且她大胆借用“不为浮云遮望眼”来展现“心在九天”的志向境界。王安石曾在《登飞来峰》中通过对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个相父教子的传统女性同样可以具备这种志存高远的人生品格。
        张桂英老师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单纯的去附庸风雅,她的七绝&#8226;戏说民俗故事、七律&#8226;白猫、闺友四季歌、灵芝草、剪窗花等诗篇再现淳朴质地,回返民间,利用口语特色,并借助诗词的韵律使它们实现了一种更宽泛的面对,是对喜闻乐见、被大众接受的文学形式的一种大胆实践,诗性活泼而温暖。张振立老师选择将它们发出来,形成风格多样、显现生活的率性与真实的艺术布局,在我看来是很大的成功。他让我们全方位的、多视角的感受到“雅”的内在含义以及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那种“丰满”的艺术之美。
        读完这部诗集,最大的感触就是无处不在而最终凝聚于一处的大爱。对家庭的爱,对生活的爱,对生命的爱,对社会的爱、对祖国的爱、对文学的爱、对诗友们的爱……。这些爱让我不由自主的一再重复。当真正用心去品读它们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们绝不仅仅是一种诗的陈列,更是一场触手可及、真真正正的充满爱的生活。
        是为读后感言,最后祝振立老师全家幸福美满,新年快乐。
                                          2008年1月1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提请更多的朋友关注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8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张老师啊!你的书什么时候出啊!天涯越看越喜欢这本诗集了!
    天涯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北路62号白公城建民国际酒店工程技术部唐小军
    张老师啊!您这一家真好啊!大家都懂诗词!都有共同话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下面引用由天涯寻情2008/01/08 22:57 发表的内容:
    张老师啊!你的书什么时候出啊!天涯越看越喜欢这本诗集了!
    天涯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北路62号白公城建民国际酒店工程技术部唐小军
    张老师啊!您这一家真好啊!大家都懂诗词!都有共同话题!
    问好唐先生。谢谢您来品读并喜欢,地址记下了,出版了一定赠您一册,但缺邮编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是啊!邮编422000,那么天涯先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下面引用由天涯寻情2008/01/09 19:09 发表的内容:
    是啊!邮编422000,那么天涯先谢了!
    问好天涯,已记录了。请耐心等待。大概需要到5、6月份吧。一出来马上就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自提起来让更多诗友知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七绝&#8226;贺《四张居韵语》结集出版
    岂有此李
    莹莹清露映春光,蔼蔼贤风送夏凉。
    更有桂英吟夜月,留坡居室尽诗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五律&#8226;《四张居韵语》出版嘱题
    刘白杨
    清芬谁念远,引我到梅庐。
    两代诗词汇,四张风雅居。
    人情羞补缀,岁月懒乘除。
    裁剪新花雪,都归一卷书。
              2008.1.11随乡
    作者简介:刘白杨,西安诗词学会副秘书长,《陕西诗词界》编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2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目睹书香两代人,诗词歌赋绘青春。
    轻挥妙笔留佳话,放眼古今几复伦。
    看完莹莹和张老师的美玉,天涯叹服!遂留拙笔几句,班门弄斧!张老师勿笑啊!
    问好书香世家全体成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下面引用由天涯寻情2008/01/12 12:25 发表的内容:
    目睹书香两代人,诗词歌赋绘青春。
    轻挥妙笔留佳话,放眼古今几复伦。
    看完莹莹和张老师的美玉,天涯叹服!遂留拙笔几句,班门弄斧!张老师勿笑啊!
    问好书香世家全体成员!
    好,谢谢天涯寻情。赠诗收下了,刊于拙作。请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或发短信息与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天涯寻情,姓名,唐小军,出生日期,1977年2月27日
    毕业于武汉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现任湖南建民集团工程技术部主管,工程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征稿公告]《四张居》征求批评稿

    下面引用由天涯寻情2008/01/12 15:17 发表的内容:
    天涯寻情,姓名,唐小军,出生日期,1977年2月27日
    毕业于武汉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现任湖南建民集团工程技术部主管,工程师。
    谢了,已下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3 12:50 , Processed in 0.1492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