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无弦斋主
收起左侧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小糊涂仙2008/02/11 02:26 发表的内容:
无弦兄写的有风骨:)
学习~~~
多谢糊涂弟赏了又赞!很快弟就回京了。届时一聚小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2/10 15:53 发表的内容:
笔下老弟比老哥才识高多多。这是要考老哥呢!看来,我是非被“烤糊”不可。
我只能说,“傲傲”肯定非属方言。
现代文学中也肯定有不少用的,如形容某人“傲傲地”,“傲傲然地”。。。。
惜老哥只有印象,却无 ...
原来是这样。受教。不过这样的词如诗要慎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2/11 09:38 发表的内容:
原来是这样。受教。不过这样的词如诗要慎用。
呵呵!?
老哥愚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2/11 09:52 发表的内容:
呵呵!?
老哥愚钝!:(
呵呵,非也非也,聪明死了。
哈哈,这样罢,我教你开愚,你教我开抱如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2/11 10:08 发表的内容:
呵呵,非也非也,聪明死了。
哈哈,这样罢,我教你开愚,你教我开抱如何?
哈哈!若真聪明“死”了,我可不干!
我宁可“愚”,“抱”之窍,实在难以见于字,只能靠老弟神会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谢斋主解“傲傲”二字,受益了!
可否请斋主再解“浑浑”二字?
伊人有礼了!给斋主拜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2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2/11 06:58 发表的内容:
幽幽学生喜欢好!先生开心!
幽幽过新年合家团圆,一定很愉快!:)
新年先生开心,学生快乐!
品先生诗学生偶得一联:出句:蕊俏雪寒梅有骨【曲径通幽】
先生开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8/02/12 08:49 第 2 次编辑]

这伊人丫头怎么也跟在笔下老弟后面来“烤”老哥?(说笑啦,丫头莫怪!)
若说“傲傲”不很常见,不熟悉,可理解。
“浑浑”应是很普通、平常嘛!是入了典的词。《辞源》、《辞海》均有释。
第一义即为“纷乱貌”(《辞源》为“混浊、纷乱貌”)。用之雨,确而明,不该有疑的。
问丫头好,老哥也给你拜个晚年!新春大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2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2/12 07:52 发表的内容:
这伊人丫头怎么也跟在笔下老弟后面来“烤”老哥?(说笑啦,丫头莫怪!)
若说“傲傲”不很常见,不熟悉,可理解。
“浑浑”应是很普通、平常嘛!是入了典的词。《辞源》、《辞海》均有释。
第一义即为“纷乱貌 ...
呵呵,看来像我这样存疑义的还有人在。
我所以说叠字慎用,是指这样的字相对达意能力差,像这种生僻些的更当慎用。作诗不同解词,不是以包含不包含某种意思为准则的,而是是否传神达意。这样的词,不是不能用,而要看是否最得力。如果还有比这切合的字词,那就说明还没有推敲到理想。
当然了,作者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也是不明者希望得出答案的原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8/02/12 12:34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2/12 09:00 发表的内容:
呵呵,看来像我这样存疑义的还有人在。
我所以说叠字慎用,是指这样的字相对达意能力差,像这种生僻些的更当慎用。作诗不同解词,不是以包含不包含某种意思为准则的,而是是否传神达意。这样的词,不是不能用, ...
笔下老弟所论,从一般性道理上说是可解的。
说到底还是在某诗某词中,用叠字效果如何?这里不存在常用字和不常用字的根本差别。
首先,这个叠字用的含意确不确,这是不容忽视的。含意错了,再好听,也不成立。
出字无据,胡编乱造,是不可许的。只要用之有据,就要允许。没必要过多指责。
其次,用叠字传神如何?古诗词中之所以大量运用叠字,当有其特殊效果。
(尤其古体诗中,甚至有不少所谓生僻叠字。我个人感觉挺好。)
具体到某诗某词用了某组叠字,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毫不足怪,见山见水而已。老弟一定要说不好,当然可以的。然而,我个人喜欢。
这类纯属遣词问题,在这里,是很难争出个结论的。也不是由某个人所学所识
可以作出结论的。我一直主张,艺术问题上的分岐,各抒所见,允许存疑,好不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8/02/12 13:42 第 1 次编辑]

为了进一步作探讨,我想再举一例。毛泽东曾引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句。语出《后汉书•黄琼传》。语本原文为:“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请看,这里的“皦皦”,够生僻吧!可是用在此多好!比以其他非叠字字组都舒服。全段不就像一首古体诗吗?我举此例,决无以己攀比古人之意。我只想说明一点。我们常会因偶见某个自己平时少见少用字组而感不习惯。这是怪不得字本身的。
又,《诗经三百篇》中,“燕燕于飞”,“虺虺其雷”,“忧心殷殷”,“河水弥弥”,“河水浼浼”,“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彼黍离离”,“行迈靡靡”,“维莠骄骄”“劳心忉忉”。。。。。举不胜举。
是的,那是几千年前诗歌里的用词,今人已不常用了,读起来也很不习惯,甚至别扭了。今人写诗填词,也没必要非照搬这些叠字。但你得承认这些叠字的存在和合理性。切不可因不常用、不习惯而任意否定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2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无弦斋主2008/02/12 13:17 发表的内容:
为了进一步作探讨,我想再举一例。毛泽东曾引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句。语出《后汉书•黄琼传》。语本原文为:“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请看,这馈?..
想想唐诗里也有很多,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另外还有他的“客舍青青柳色新”,还有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等吧,其他肯定还有,记不住全句了。看来叠字还是蛮常用的,不过看看这些可都是大文豪大诗人啊,相信他们用的时候也一定很是谨慎(当然不是说无弦斋主老师不谨慎)。前几天看到无弦斋主老师这首诗,心里发痒,在自己的诗里也勇敢的用了一回叠字,“秋水盈盈灯下迹,余晖脉脉枕边痕”,竟然没被笔下人间老师指出批评,实在侥幸的很,荣幸的很,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哈哈!彤言到很有趣。
大文豪和我等学习者肯定是不一样的。
当然,也要承认,常用叠字和非常用叠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啦!
你的“盈盈”、“脉脉”常用嘛!
话说回来,笔下老弟对古诗词还是有不少灼见的。他对此问题的看法应可作参考。
我的看法也仅是我个人拙识,至多也仅作参考。还是那句话,艺术探讨,各抒已见,
互不强加于人,不轻易匆匆作结论。看法不得一致,存异存疑最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回的太多了,一并答复罢,好在都是一个问题。
首先声明,我的意见并无夺无弦之爱的意思。个人意见,当然可以坚持。彼此都是一样。也许无弦是对的,我的意见,也仅仅供参考罢了。
无忌的律诗是不能算在内的。因为那是律诗。律诗是两句相对,可以达到对称效果,可以相互帮助,可以互为倚重,可以相应生辉。而且我也不是反对用叠字,正像无弦所言,看是否用的准确,我一直也是强调的这个意思。例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用的何其精彩。谁能说,这用的不好呢,杜甫用的何等传神,王维又用的何等准确啊。还有无弦引用的五言诗,都是好的,这些五言诗都属十九首一脉,其中的叠字反映了当时诗歌强烈的吟唱性和音乐性。然而,七绝是最该慎用这样的字的,其典雅性决定它和所举诗歌的不同。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也不是用不好,然而,要慎用。伊人的七绝是有心得的,她和我一样觉得不是很舒服。那么,我想,这至少可以说明,仅管我们的意见可能不如无弦本人的感受更准确,也至少有些道理。以也请无弦在个人喜欢并正确的同时,想一想我们的读诗的感觉。我以为她并非无弦开玩笑的“跟在我后面”的亦云之人,而是认真而诚真的的评论者。自然,如果这首诗写的不好,也无人会顾及叠字是否恰当有力量这样的小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细读了笔下老弟的回帖,还是很感动的。
这样一种心平气和、诚恳地交流,是很好的。
由于诸多因素,人们对于诗学的理解不同,以至有所分岐,是极为自然的。
这个问题,甚至这类问题,分岐暂时保留,也不见得是坏事。
可以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学习。
一个诗坛,正是在这样的交流、探索中不断前进。
重要的是这种交流和探索,是在和谐的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展开。
谢谢笔下老弟!:)
遗憾的是没有读到伊人妹妹自己的回帖关于此题的看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又写了一作在我的帖子里,是一个条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3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斜阳飞鸿2008/02/10 10:34 发表的内容:
一唱一和俱是佳作,祝新年快乐。
新年欢送寒冬去,万物喜迎暖春来!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祝各位诗友工作顺利,事业腾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下面引用由馨兰2008/02/13 11:16 发表的内容:
新年欢送寒冬去,万物喜迎暖春来!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祝各位诗友工作顺利,事业腾达!
新来的朋友,欢迎啊!新春快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这个贴子最后由无弦斋主在 2008/02/14 22:06 第 1 次编辑]

    关于这首七绝,到不妨介绍一下构思包括酌句的想法。
    前人写梅太多了,无非写梅品格,冰清,玉洁,凌寒,报春。。。卓然独立,超迈群芳。。。。
    我想怎么能再深化一步。天时变化,百花,包括梅自己,都不可能扭转乾坤。
重要的是,在逆境中保持坚贞。即使身灭香消,她也不是孤独的,她决不和众芳对立,而应与群芳同呼吸共命运。我觉得这点是有一定深化意义的。
    定韵,鉴于末句最为要害,“青梅煮酒酎芳尘”。首句须写逆境,力度要越大越好。风、雨、雪一齐袭来。风欺,雪妒,自感不错;写到雨,难了。雨纷纷,熟句,但太轻了。反复思之不得,元韵中可相匹字竟一时无选。看到“浑”字,查《辞海》,有“浑浑”一词,释混浊、纷乱。这个“乱”,意好。风欺之,雪妒之,雨乱之。意境差不多吧!“风欺雪妒雨浑浑”,又三思还有没有更好的词和句。惜才只如是。笫二句,写面临风欺雪妒雨乱的挑战,梅,傲然相对,总葆性真。这里,这个“傲”必须有。就用“傲然梅花”,不行,既俗又无味。这时可真是感到词穷之困。突想到印象中有“傲傲地”一类用词。却不放心。上网查。看到“我是谦谦君子,你是傲傲狂徒”,终于释然。最后结,一定要写出梅和群芳共命运,要有笑对死亡之慨。遂有“待过三春百花尽,青梅煮酒酎芳尘”。百花(包括梅花)谢了,她们的灵魂将得永生!也许如有的朋友说,“浑浑”、“傲傲”不甚佳。但词为意服务,能大概合意,也就罢了。
以上,是我真实的思考创作过程。不妥处,欢迎指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2-1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绝(咏梅兼和笔下)

所以感觉不甚理想,其实也就是指它为意服务的不够好。而且傲也未必一定要有,又何须两个,含蓄的表达傲骨也许会更加理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3 14:34 , Processed in 0.1605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