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秋风冷雨
收起左侧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谢谢凤班!
“浅薄”说,过谦了。任何人的认识都会有其局限性。
凤班从谏如流的气度,欣赏,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下面引用由东海潮夫2008/03/23 20:34 发表的内容:
本来不想再说了。因为前面的交流已离开了“萋”字本意的探讨,说下去无益。
但现在既然凤版主也出来说这个字,那我也就再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各位进一步探讨。恳望只限于对“萋”就字说字,摆根据讲道理,不要扯 ...
看了此贴,除了对东海君的博闻强记感到佩服外,另觉得现在的字典也太简单了,简直有误人之嫌哈。说到“萋”字的含义,我猜测楼主意在“茂盛”,因为前面有“萧萧落叶”作衬,意在突出竹在荒凉中的青翠之美。如意在“凄然”,就不必以生意盎然之青竹为意象。再说此诗用的是白描手法,描摩傣寨风景,并无多少感情寄托。如有的话,也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如妄说之,君以为然否?问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多谢新竹版主给予奖励!
在我心中,最大的奖励就是得到朋友们的理解。
学术、学问讨论,有不同看法,极其正常。
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我把版主的奖励看作一种关切和理解。
再次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4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这个贴子最后由笔下人间在 2008/03/24 18:04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东海潮夫2008/03/23 20:34 发表的内容:
本来不想再说了。因为前面的交流已离开了“萋”字本意的探讨,说下去无益。
但现在既然凤版主也出来说这个字,那我也就再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各位进一步探讨。恳望只限于对“萋”就字说字,摆根据讲道理,不要扯 ...
果然搬出诗经来了,呵呵。建议下次再加引据尽量俭省些如何?说明白了也就够了。不过这一番论述也证实了我的前面的话:请教其次,主意在后发制人。先生心中早有牌,并非没有也。我看以后没有必要这样,怎么想怎么说,装作谦恭求教的样子大家都不好说话。例如我,虽然一看便知先生知识渊博,却也斗胆敢与辩驳,为什么呢,心里不认为是那样,所以要说。观点对错与否都属正常,前提是严肃对待。
我不能不讲,这些引证无法作为推倒的论据。我也知道这个字是会在历史上出现的。甚至也不排除少数诗中用之。我的意见是,第一,所用之诗若时代过早,那个时候民歌民谣气还很浓,就风味品之是可赏的,然而不带有普遍性。早在唐代诗语的就已经十分成熟了,说即便到了现在,我们也能完全理解并感受其中的美。其表意的普遍性可为后人样板,个中虽有乡俚风调入诗,却也不悖整体的欣赏观。第二,要看语言环境。一个词解释的通,也能想象意思,这些我都没有否定,但不一定起到足够的表达效果。像这个“萋”就是这样。即便用之,也要看位置:倘言“茂草萋竹”,萋字表意便好,若言“晚竹萋”,就显得不舒服。原因便是我所谓虽通而未清者是也。读这个词我们体会其意境,会觉得很模糊很游离。——而这最后一字,恰恰是七绝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当力求有力和稳定。
   还是老话,谁愿用,当然怎么都可以。然就一个关注者和回复者角度,我谈了我的感受,当然也是过去的经验,里面包含一些曲折。故而总希望说出来,能使别人不再重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海潮夫在 2008/03/25 07:31 第 1 次编辑]

果然搬出诗经来了,呵呵。建议下次再加引据尽量俭省些如何?说明白了也就够了。不过这一番论述也证实了我的前面的话:请教其次,主意在后发制人。先生心中早有牌,并非没有也。我看以后没有必要这样,怎么想怎么说,装作谦恭求教的样子大家都不好说话。例如我,虽然一看便知先生知识渊博,却也斗胆敢与辩驳,为什么呢,心里不认为是那样,所以要说。观点对错与否都属正常,前提是严肃对待。
                                        ——引自笔下人间复帖
来这个论坛前,曾向两位老网友了解论坛的情况。
蒙他们介绍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也蒙提醒要注意的事。
其中就讲到笔下人间先生。嘱少和这位先生争论。今天身受体会。
承教,承教!此前本人之所有不当,望先生多多鉴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躲着点,让着点。
嘿!说来容易做来难!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下面引用由东海潮夫2008/03/25 07:24 发表的内容:
果然搬出诗经来了,呵呵。建议下次再加引据尽量俭省些如何?说明白了也就够了。不过这一番论述也证实了我的前面的话:请教其次,主意在后发制人。先生心中早有牌,并非没有也。我看以后没有必要这样,怎么想怎么 ...
作出谦虚,意在攻击。先生这一套我见的多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下面引用由东海潮夫2008/03/25 07:24 发表的内容:
果然搬出诗经来了,呵呵。建议下次再加引据尽量俭省些如何?说明白了也就够了。不过这一番论述也证实了我的前面的话:请教其次,主意在后发制人。先生心中早有牌,并非没有也。我看以后没有必要这样,怎么想怎么 ...
原来东海君几次欲言又止,是有备无患呀,可惜还是没忍住。其实有啥呀,不就是打打嘴仗。打的羸就打,打不羸就走,大不了高挂免战牌就是了。笔下老师也不至于“宜将剩勇追穷寇”吧。不是有穷寇莫追的古训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看了关于"萋"字的争议,很受教诲。
在见过东海君和笔下君的回帖后,我也查了字典、查了有关“萋”字的诗词。对于“萋”字用法做了了解。
笔下君说到在“至少在七绝里,这样单用“萋”的,还是不够妥帖的”,这话没有说绝对,在我看见的七绝(唐以后),的确很少出现,我所见到单独出现的是在长诗中。七绝或五绝几乎是叠字出现。
东海君在17楼回的很客观,引用的“秋草萋已绿”,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与笔下君说的七绝概念有所不同。但在东海君的回帖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可贵的是如流霞客和新竹版主所说:东海君的回帖紧扣主题,态度谦和谨慎。这在他之后的回帖也见一斑。
但看了笔下君在其后的回帖,却离开了主题,不得不说遗憾。
希望回帖继续围绕诗开展,请大家支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几天没上,已这么激烈了.
我还是那句,不通,个人见解而已.
引据那道不用,应该是有很多例子的!古人有他的特定环境,背景.也不是今人可以一一模仿的.
不愿激烈,个人见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下面引用由凝月无语2008/03/25 15:40 发表的内容:
看了关于"萋"字的争议,很受教诲。
在见过东海君和笔下君的回帖后,我也查了字典、查了有关“萋”字的诗词。对于“萋”字用法做了了解。
笔下君说到在“至少在七绝里,这样单用“萋”的,还是不够妥帖 ...
谢谢无语的解释。你再系统看看两人的内容,就知道我是怎么样离开的。面对欲擒故纵、冷嘲热讽之法,还有什么法子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下面引用由浮此一生2008/03/25 14:23 发表的内容:
原来东海君几次欲言又止,是有备无患呀,可惜还是没忍住。其实有啥呀,不就是打打嘴仗。打的羸就打,打不羸就走,大不了高挂免战牌就是了。笔下老师也不至于“宜将剩勇追穷寇”吧。不是有穷寇莫追的古训吗?
对于先生这种油腔滑调追一追也无妨啊,呵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这个贴子最后由冉冉春无极在 2008/03/25 19:28 第 1 次编辑]

“追穷寇”啊!
将“敌寇”通通杀光!!!
嘿嘿!杀人犯法不可以。
口诛笔伐之!
这对于 * * 先生来说,绝对如家常便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这个贴子最后由冉冉春无极在 2008/03/25 19:29 第 2 次编辑]

此帖编重复了,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下面引用由冉冉春无极2008/03/25 19:10 发表的内容:
“追穷寇”啊!
将“敌寇”通通杀光!!!
嘿嘿!杀人犯法不可以。
口诛笔伐之!
...
用这么些标点符号作甚?呵呵,你这位先生有赶在最佳时机出现了。一般人未必知道,当初在书法上也是这样,明装不明假意求教,而后是打击。都是这种战法,换点新的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这个贴子最后由冉冉春无极在 2008/03/26 07:51 第 1 次编辑]

我也准备让人“追穷寇”,“口诛笔伐”!
在唐宋,被“某人”“口诛笔伐”过的还少吗?
被当作“寇”追、逼得逃离唐宋的又何止一、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谢谢凝月斑斑关注!在实践中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这个贴子最后由东海潮夫在 2008/03/26 06:52 第 4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3/23、25 发表的内容:
果然搬出诗经来了,呵呵。建议下次再加引据尽量俭省些如何?说明白了也就够了。不过这一番论述也证实了我的前面的话:请教其次,主意在后发制人。先生心中早有牌,并非没有也。我看以后没有必要这样,怎么想怎么说,装作谦恭求教的样子大家都不好话。。。。
作出谦虚,意在攻击。先生这一套我见的多了。。。。。。
下面引用由笔下人间2008/03/25 17:56 发表的内容:
对于先生这种油腔滑调追一追(注:追穷寇)也无妨啊,呵呵。
按凝月斑斑复帖意见,不复。仅留此存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5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论一下就算了吧,没必要这么较真,各抒己见,谁又能把谁驳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3-2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七绝 题傣寨风景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巖下有大泉涌发,洪流巨输,渊深不测,苹藻茭芹,竟川含緑,虽严辰肃月,无变暄萋。”
唐 温庭筠 《黄昙子歌》:“萋芊小城路,马上修娥嬾。”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林茂则鸟归矣,菶萋噰喈。”
清 徐大椿 《洄溪道情•时文叹》:“读得来口角离奇,眼目眯萋。。。。”
萋(草头下倩):荫蔽、深密。
贞萋:长青而草木茂盛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14 02:16 , Processed in 0.1382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