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hs
收起左侧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雉朝飞》是李白的又一首奇诗:
  “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锦衣绮(一作绣)翼何离徙,犊牧采薪感之悲。春天和,白日暖,啄食饮泉勇气满,争雄斗死绣颈断。雉子斑奏急管弦,心倾美酒(一作倾心酒美)尽玉碗。枯杨枯杨尔生荑,我独七十而孤栖。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
  关于《雉朝飞》曲的主题有几种说法:
  “扬雄《琴清英》曰:《雉朝飞操》,卫女傅母之所作也。卫侯女嫁於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如?’傅母曰:‘且往当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鼓之。忽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毕,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
  崔豹《古今注》曰:《雉朝飞》者,犊沐子所作也。齐宣王时,处士泯宣,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仰天叹:‘大圣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因援琴而歌,以明自伤。其声中绝……
  伯牙《琴歌》曰:‘麦秀蕲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乔槐,依绝区兮临回池’,《乐府解题》曰:‘若梁简文帝:『晨光照麦畿』,但咏雉而已。’”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由此可见,此曲有三种可能的主题:
  1:悲女殉身于皇家;
  2:悲老年无妻;
  3:咏雉。
  但是对于李白的《雉朝飞》,探讨其主题思想应当说是相当困难的。
  由“锦衣绮翼何离徙,犊牧采薪感之悲”、“我独七十而孤栖”等句来看,其主题思想应是悲老年无妻。可是李白一生娶过不少夫人,儿女也不少,“醉卧长安”时更是经常携妓出游,有什么资格发出“大圣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的感叹?近来有人推测李白此诗约作于天宝八载,时年四十九岁。既然如此,套用“犊沐子年五十无妻”的本事,称“我独五十”乃顺理成章。李白享年不过六十三岁,怎么也挂不上七十的边,“我独七十”岂不令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认为这是“极而言之”,但为什么偏要说七十,而不说八十九十呢?
  十分巧合的是:唐玄宗在马嵬事变那年恰是七十一岁。倘若把此诗看作是唐玄宗的作品,探讨其主题思想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1:悲女殉身于皇家──显然,杨贵妃是为了唐玄宗和大唐社稷而殉身的;
  2:悲老年无妻──唐玄宗的晚年,因思念贵妃而郁郁寡欢,“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谓“我独七十而孤栖,弹弦写恨意不尽,瞑目归黄泥”,正是其晚年心态的写照。
  《长恨歌》所写玄宗晚年的凄凉生活与《长门怨二首》的意境极为相似: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信宫里人。”
      ──李白:《长门怨二首》
  《长恨歌》中的“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漏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与《长门怨》直是一脉相承。《长门怨》是否也曾作为《长恨歌》的素材摆在白居易的案头上呢?
  《双燕离》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精神世界: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这对“双燕”若不是皇帝皇后,至少也是王侯公主一级的。若把此诗看作是感叹太真一生的遭遇,那么下面几句就很好理解:“柏梁失火去,……雏尽巢亦空”,显然暗指太真先嫁寿王再事玄宗,终遭安史之乱家破人亡。可是“憔悴”以下又令人难以理解了,难道太真果真没有死于安史之乱,这是她在顾影自怜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然而李白诗篇中最耐人寻味的,还是以《寄远》、《长相思》为代表的一系列描写男女两地相思的作品。
  熟悉李诗的人都知道,李白的心目中有一位“美人”(古文中“美人”并不一定就是“美女”),住在洞庭湖一带。李白对此人此地似乎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例如《长相思》: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渌水━━湘江支流,在湖南醴陵境内。又:醴陵旧称渌水,境内有王乔山。 笔者注)
  再如《寄远》:
  “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踌躇未能往,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寄远之五》
  “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卷葹心独苦,抽却死还生。睹物知妾意,希君种后庭。闲时常采掇,念此莫相轻。”
     ──《寄远之九》
  (王琦注:“《艺文类聚》:《南越志》曰,宁乡县草多卷葹,拔心不死。”──洞庭湖以南)
  两人的感情之深,远超过一般的友谊。
  又如《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按照目前学术界的一般看法,《远别离》约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左右,是李白有感于安禄山已反形毕露、唐玄宗将自食恶果而发的忧天悯世之作,是一篇极为准确的政治预言。
  可是当李白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身临洞庭湖之上时,唱出的主旋律却是“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对上述当年的这段情愫,似乎已经全然忘却,恍若隔世之人了。
  是李白得了健忘症吗?不!今天看来,《寄远》、《长相思》等诗不是李白的作品,而是马嵬乱离之后,杨贵妃匿居在湘鄂一带,与后来返回长安的太上皇李隆基之间的两地往来书信。
  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逐渐会聚成一幅清晰的图象──在李白诗歌的海洋中,有一艘满载着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作品的沉船!

----------------------------------------

                  参 考 文 献 
  
 18:《乐府诗集》 【宋】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 1979年11月第一版
 19:《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谢寿昌等编 商务印书馆 1933年5月第二版
 20:《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主编 中国地图出版社 1982年10月第一版
21:《常绿果树栽培》 邵少蕙等编著 农业出版社 1989年12月第 一版
 22:《柑桔栽培二百题》 何天富等编著 农业出版社 1989年12月第一版
 23:《陕西省地图册》 西安地图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24:《史记》 【汉】司马迁著 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25:《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著 载于1973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6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厉害,佩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1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下面引用由镜花水月2005/04/16 12:15pm 发表的内容:
厉害,佩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 诗海沉帆---杨贵妃马嵬後历史揭谜》
                                                       第二章 揭谜千古
                                                       第一节 关于杨贵妃的传说综述
  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死于马嵬坡,这似乎已成千古定论,所有正史都如是说。但是民间的传说却给她的后事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影响最大的首推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传》,提出了杨妃仙居于“海上仙山”,唐玄宗的使者曾去那里见过她的说法。其次是李商隐曾作过一组《马嵬》诗。其第二首是:
  “海外徒闻更九州,(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有人称这篇诗是《长恨歌》的最佳缩写本。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诗里,李商隐似乎并没有把这段故事当做神话传说,而是作为事实来进行批判的。宋人编著的《太平广记》“杨通幽”条,详细转载了《仙传拾遗》所记载的,成都道士杨通幽奉玄宗之命,用道术去海外寻访杨妃的经过(见本书附录八)。同时,民间还流传着道士王舟设五色帐、还形烛,召太真的灵魂与玄宗相会的故事(见本书附录九)。虽然这些传说多蒙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是人们对于李、杨长生殿七夕盟誓之事,却普遍地当作信史看待。那么,在传说与事实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呢?
  关于杨妃马嵬后的传说,明朝学者王世贞曾有过一段议论:
  “世传,太真妃以为委马嵬时,正如愍怀妃事而神仙去,非若当时史臣所记也。又谓天籍谴堕,有数其偿负,而至委而于人,亦其数也。逮陈鸿书其事,天下益以信。……予在蜀时,见《青城山录》记当时事甚详。……而鸿所书乃言临邛道士,又不著其奏事,其有避而不敢尽哉!将亦传之未得其详,故书随以略也。今《青城山录》好异者传出久矣。又赵家用补科仪中,故世以太真诚仙矣。其为妖为孽,产祸召乱者,又仙者故如此耶?神仙事,儒学者不道,然不可谓世无此事。故余每于异书见之,亦不欲废,或谓好奇之敝也。”
    ──《王氏书画苑·书马嵬图后》
        他的这种观点,在当时的学术界无疑是独树一帜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对正史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杨贵妃并没有死于马嵬坡事变,民间的传说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历史事实作背景的。例如:
  ━━一九二九年,著名学者俞平伯在《小说月报》第二十卷二期上发表了题为《<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一文。首开怀疑杨妃未死于马嵬之先声, 在文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俞氏对《歌》、《传》详加剖析后认为:“其间必明明有一事在焉,非寓言假托之匹。云将引为后人之大戒,则其事殆丑恶,非风流佳话也。”俞氏认为:《长恨歌》“似拙而实巧,其词笔似笨重而实空虚,其事迹似可喜而实可丑,家弦户诵已千年矣,而皆被古人瞒过了,至为可惜。”他猜测:当年死于马嵬的“娥眉”并非杨玉环本人,而是她的替身。由《歌》、《传》看来,她是逃走以后,当了女道士。所谓“海上仙山”,实指女道士的庵观。而“唐之女道士迹近娼家,非佳话也”,所谓临邛道士上天入地,其实是“明皇密遣使者访问太真”,而“太真以贵妃之尊乃不免风尘之劫,贻闱壸之玷,可恨孰甚焉。……明皇知太真之在人间而不能收复水,史乘之事势甚明”,终于铸成了这段千古长恨。
  俞氏认为,所谓“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实指马嵬事变一年后,玄宗回朝改葬,却发现杨妃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是说杨妃既未升天堂,也未下地狱,而是隐居在人间的“海上仙山”;“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明明写的是生离而不是死别。这是《长恨歌》中关于此项猜测的几个最明显的证据。
  但俞氏认为,这个“海上仙山”似应在国内某地。他对日本国方面盛传的杨妃流亡日本之说并不以为然。
  ━━一九八二年二月,孙汝舟先生在《文学遗产增刊》第十四辑上发表了《读< 长恨歌>与<长恨歌传>》一文,推崇俞平伯是第一个读懂《长恨歌》的人。 该文在“综合各种正史、野史的记载考证后的看法”是:在马嵬事变中,当事人高力士和陈玄礼都是玄宗的亲信,时间和驿馆构造完全可以让他们另觅一人代杨而死。杨妃可能在夜间换装隐逃,后混入难民群,越终南,浮汉水,沿江东逃,最后在东方滨海城市当了娼妓,很可能是一个妓院的主持人。玄宗派人寻访到贵妃,但她已厌恶了皇家生活,不愿再回长安,将定情物交中使带回表示决绝。这就是《长恨歌》后半部故事的真相。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在日本,关于杨贵妃流亡日本的传说由来已久,且众说纷纭。
  1. 关于杨贵妃逃脱大劫的过程:
  第一种说法是:马嵬事变时,禁军大将军陈玄礼被杨贵妃为了大唐社稷,甘愿以身殉国从容赴死的精神所感动,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死。由于执行死刑的是高力士,而查验尸体的是陈玄礼,因此这个以假代真的“掉包计”得以成功。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飞快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东渡日本。按此说法,杨贵妃应是在天宝十五载(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前往日本的。
  第二种说法是:马嵬事变中,并不是采用了“掉包计”,而是贵妃一息未绝死而复生。她的复活与高力士、陈玄礼全无关系,而是得力于宫中舞女谢阿蛮与乐师马仙期的救助,最后在日本遣唐使的帮助下,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东渡日本。
  第三种说法是:杨贵妃逃离马嵬坡后,化装成妓女,辗转于各地。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乘小船漂流到日本,在濑户内海的荻町或久津登陆。
  2. 杨贵妃到达日本后的经历:
  一种说法是:杨贵妃海行染病,登陆不久即病逝。所谓杨贵妃的后人,实际上应是同去的杨国忠的孙子杨欢的后裔。
  另一种说法是:杨贵妃受到了孝谦天皇的热情接待,在宫廷里生活了很多年,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并与太上皇李隆基有音信相通。
  ━━今天,在名古屋热田、山口县久津等处,还有杨贵妃的墓茔等遗迹,在神奈川县金泽称名寺内,藏有杨贵妃使用过的玻璃帘子,原来还相当美丽,现在已腐蚀了。据说杨贵妃当年居住的蓬莱宫,就是现在的热田神社。日本民间传说,杨贵妃原是日本的热田大明神,为了不让唐帝国发兵攻打日本,她化作美女前去消磨唐玄宗的斗志。安史之乱后,她又回到了热田神社。
  ━━在日本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的末期,《溪岚拾叶集》里已经出现了关于杨贵妃是热田大明神的记载,及至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今昔物语》等书中列述了以杨贵妃为题材的无数故事。
  ━━一九六三年,日本一个少女在电视上露面,自称是中国杨贵妃的后裔,并出示了历代家谱文件为证。据说著名演员山口百惠也认为自己有杨贵妃的血统。
  ━━一九七三年,台湾作家南宫搏先生发表了《杨贵妃外传》等一系列考证文章和文学作品。他分析了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认为杨贵妃流亡日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南宫氏分析了马嵬事变发生的地点、时间、过程,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等因素,认为杨妃完全有可能缢而不死,被宫人救出,然后向未发生战乱的南方逃遁,她可能选择的亡匿之地,应为两湖与江淮地区。杨国忠的儿子杨 月出 曾任外交部长,与日本遣唐使往来密切。杨贵妃一行在关键时刻得到日本遣唐使的救助,并非不可想象之事。
  近年来,中日两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及民间团体对杨贵妃流亡日本的传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衍生出了颇具特色的“贵妃外交”:
  ━━一九八二年,山东省与日本山口县结为友好省县关系。山东省把杨贵妃生前爱食的肥城桃种赠送给山口县。经精心培育,已果实累累,日本人称之为“贵妃桃”。
  ━━油谷町正商定设置杨贵妃节,将当地特产大米命名为“杨贵妃之梦”牌,并将试制杨贵妃偶人。
  ━━《参考消息》95年2月11日登载了一条题为《东瀛关于杨贵妃的传说》的报道:
  “日本山口县油谷町当地一直流传着杨贵妃漂流日本的说法。油谷町的一座寺院──二尊院的院子里安放着一座洁白的杨贵妃雕像。这尊像是西安市雕刻的,它与建在马嵬坡的杨贵妃像一模一样。……据说建在附近的五轮塔就是杨贵妃的坟墓。……出二尊院后乘车朝川尻岬方向往北走不远,就可以看到杨贵妃漂流的‘登陆’地──唐渡口。现在油谷町已经由于有杨贵妃的传说变成一个有名的旅游胜地。”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学术论文和民间传说的陆续发表,使文坛上不断地掀起杨贵妃热。《杨贵妃后传》、《艳妃之谜》等电视剧的上映,更使关于她的新传说家喻户晓。
  但是,学术界的反对意见也同样不可忽视,并且仍处于主导地位。反对派的基本依据是:
  ━━无论是中国的正史或野史,都没有关于杨妃未死于马嵬之乱的正面记载;
  ━━杨妃被处死之后,是经过陈玄礼等人“验明正身”的;
  ━━即使杨妃真的“堕落风尘”,在唐代也并非不能回宫。唐代宗的沈后在安史之乱中曾两次被乱兵掠去,朝廷照样寻访她回去当皇后、皇太后便是反证;
  ━━当时的中国,北方是兵荒马乱,南方(江淮之间)虽然未经战火,却也是戒备森严。在这种情况下,杨妃一行几乎不可能避开各种关防的盘查千里跋涉,平安到达扬州口岸;
  ━━当时的航海技术落后,前往日本决非易事。所谓“乘小船漂流到日本”实为无稽之谈,而象两国间互遣使团那样大操大办,又不是一个孤立无援的流亡女子所能做得到的。
  可以说,关于杨贵妃马嵬后的生死之谜,不但是当前文艺创作的热点题材,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围绕着这个千古之谜而展开的学术论战,不但为亿万炎黄子孙所关心,而且为汉字文化圈内的许多民族所瞩目。
  那么,在中国浩瀚的史籍中,有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记载呢?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
--------------------------------------------------------

参考文献
  26:《俞平伯学术论著自选集》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2年5月第一版
  27:《文化悬案探秘》 袁立春编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28:《唐诗答客难》 张天健著 学苑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一版
  29:《马嵬志──唐明皇杨贵妃事迹》 【清】严仲义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11月第一版
30:《中国文化之谜》(第二辑) 施宣圆等编 学林出版社1987年4月第一版 
31:《杨贵妃传说故事探源》 解家福著 载于《文史知识》1991年第五期
32:《<长恨歌>的恨在哪里?》 周熙良著 载于《晋阳学刊》1981年 第6期
33:《关于<长恨歌>的通信》 周熙良、俞平伯著 载于《晋阳学刊》1981年
第6期
  34:《论杨贵妃的传说以及<长恨歌>之恨──与周熙良、俞平伯二位先生商榷》 李宗为著 载于《晋阳学刊》1982年第2期
 35:《杨贵妃客死东瀛之谜》 于进江著 载于《东西南北》精华本第八集
  36:《杨贵妃是“旅日华侨”》 林卫国著 载于《山西政协报》1992 年9月11号
  37:《东瀛关于杨贵妃的传说》 载于《参考消息》1995年2月11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第二章 揭谜千古
第二节 《玄宗内传》的三个知情人
  李商隐是一位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唐代诗人。他创作了许多《无题》诗,既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也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困惑。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在争论:李商隐在《无题》诗里,究竟写了些什麽?在他那些扑朔迷离、美不胜收的语句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未知的世界。
  《碧城三首》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是这样写的:
<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空附鹤,女床无处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精盘。
<二>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三>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此诗中显然存在着一位女主角。历代有很多研究者指出,这个人的身份至少是一位皇家公主。更有人根据“晓珠”、“水精盘”、“紫凤”、“赤鳞”、“凤纸”等等描述,认为此诗是讽刺玄宗、太真间的事情的。照此推论,《武皇内传》实际上应是指《玄宗内传》,因为按唐人作文习惯,常把唐玄宗称之为“武皇”,把杨贵妃称之为“王母”。但是人们的困惑恰恰就在这里。诚如《唐诗鉴赏辞典》在评析此诗时所说的,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在唐代是人所共知的,李商隐之前,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传》,早就明白写过”,怎么会有“莫道人间总不知”的事呢?
  但是,在科学昌明、交通通讯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大海彼岸已传来了杨贵妃流亡日本的消息,她和唐玄宗之间的事情或许还真有些“人间总不知”的地方,而《玄宗内传》的曾经实际存在,在中国史籍中也是有据可征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陈鸿的《长恨传》世传两种版本,通行的一种附见于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中(以下简称《白本传》),另外一种见于明刻本《文苑英华》附录中,据称引自《丽情集》及《京本大曲》(以下简称《丽本传》),两个本子的文字出入很大(详见附录四:《长恨歌传》两种版本与〈长恨歌〉对照表)。据陈寅恪、詹瑛等当代学者考证,《丽本传》应是陈鸿的原作,而《白本传》是被别人删改过的。陈寅恪并进一步推测《白本传》的作者可能是白居易(见本书附录九:《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丽本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居易尉于盩厔。予与琅琊王质夫家仙游谷,因暇日携手入山。质夫于道中语及于是。白乐天,深于思者也,有出世之才,以为往事多情而感人也深,故为《长恨词》以歌之,使鸿传焉。世所隐者,鸿非史官,不知,所知者有《玄宗内传》今在。予所据,王质夫说之尔。”
  而《白本传》的结尾是: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在这里,《玄宗本纪》显然是属于官方的公开文件,而《玄宗内传》则应是某种内部秘密流传的东西。在《丽本传》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陈鸿明确指出《歌》、《传》所写的都是“往事”而并非仙话;
  2.《歌》、《传》的创作都是以《玄宗内传》为祖本的;
  3.陈鸿称,他和白居易是从王质夫那里听说了《玄宗内传》的内容,回避了从他那里向世人进一步扩散《玄宗内传》的内容的可能性。
  过去评论家们诟病《长恨传》只不过是把《长恨歌》散文化而已,因为《歌》、《传》之间床上叠床、屋上架屋之处比比皆是。对李商隐的《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一诗也认为不过是把《长恨歌》缩写了一下,并不足道。但今天看来,白、陈、李三人之间并不存在互相抄袭的关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创作祖本──《玄宗内传》。换一句话说:白居易、陈鸿、李商隐三者都是《玄宗内传》的知情人。在李商隐时代,《玄宗内传》仍是一个被郁在某个小圈子之内,对外严格保密的文件。
  明白了这一点,再读《碧城三首》,我们可以对《玄宗内传》中玄宗、杨妃马嵬之后的经历作如下推测:
  1.杨妃确实未死于马嵬之乱,她曾隐居于某个“碧城十二曲阑干”之处;
  2.杨妃并不拮据,她过着“犀辟尘埃玉辟寒”的典型贵族女道士的生活;
  3.她的私生活看来很不检点,以至于李商隐讥刺她“女床无处不栖鸾”、“莫见洪崖又拍肩”;
  4.她与玄宗重新建立了联系,“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两人书信往来十分频繁,但“阆苑有书空附鹤”,李商隐叱责她“收将凤纸写相思”;
  5.她与玄宗于马嵬事变之后第三年的七夕,在江汉一带某处曾秘密相会。“铁网珊瑚未有枝”、“七夕来时先有期”写的是相会的时间,而“紫凤放娇衔楚佩, 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写的是相会时的场景。
  可以说,玄宗、杨妃的江汉秘密会见,是《碧城三首》的主旋律。李商隐对此事持严厉的批评态度。这诗的最后几句若改写作白话可为:
  宫中的神药使你在马嵬幸免一死,
  别再用贵妃的信笺向皇帝倾诉相思。
  老头子已在内参上发表了回忆录,
  这些事情总有一天会世人皆知。
  这个推测是不是过于浪漫了?不,在《丽本传》中,此事已微露端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参 考 文 献 
  
  3 8 :《文苑英华》 中华书局 1966年5月第一版
  3 9 :《李商隐诗歌集解》 刘学锴、余恕诚著 中华书局 1988年12月第一版
4 0 :《唐人小说》 汪辟疆辑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1月新一版
4 1 :《元白诗笺证稿》 陈寅恪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3月新一 版
  4 2 :《唐代小说史话》 程毅中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年12月第 一版
  4 3 :《中国古代小说论集》 郭豫适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 5月第二版
4 4 :《千古诗谜解码》 赵景波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9月第 一版
  4 5 :《三李诗鉴赏辞典》 宋绪连 初旭主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 年5月第一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第二章 揭谜千古

第三节 两种《长恨传》的对照研究
  关于两种《长恨传》的原文,已以对照表的方式列于附录四。初看两种《长恨传》,似乎只是详略不同。但细读时会发现,两者的主题思想、故事内容有极大的差别。兹详述如下:
  一. 《丽本传》谴责玄宗,同情杨妃,与《长恨歌》的主旨相同。而《白本传》却谴责杨妃,回护玄宗:
  过去研究《长恨歌》的人总要遇到一个问题:陈鸿说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意图是“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但是这个意图在《长恨歌》中似乎并没有得到实际贯彻,相反,白氏对李、杨悲剧给予了深切的同情,满腔热忱地歌颂了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同时,还有意地避讳了一些令李、杨难堪的宫廷丑闻(参见本书附录五:徐朔方《<长生殿>第二版前言》(节录))。如何解释这个矛盾呢?今天在《丽本传》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惩尤物,窒乱阶”的说法,白氏是“以为往事多情而感人也深,故为《长恨词》以歌之”,与《白本传》的说法相差不啻十万八千里,却与《长恨歌》的实际内容完全一致。这是《丽本传》是陈鸿的原作,是与《长恨歌》同时诞生的,而《白本传》是经后来篡改的一个明证。
  《长恨歌》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丽本传》说玄宗“使搜诸外宫,得弘农杨氏女”,均从正面回避了杨氏曾为寿王妃的历史。但是如果读者已经知道这段宫中秘史,还是可以听出其弦外之音的。试想,倘若杨贵妃是自“深闺”直接入宫侍候皇上,怎么会有“人未识”、“难自弃”的问题呢?再说,从“外宫”搜出“弘农杨氏女”这一事件本身也说明了其中的隐曲。应当说,在这个敏感问题上,《长恨歌》与《丽本传》之间的配合是相当默契的。但是《白本传》却明白指出是“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彻底扯下了《长恨歌》和《丽本传》精心编织的朦胧面纱。虽说如此一来于唐玄宗的面皮不大好看,但形象损失更严重的却是杨妃。而且,这是在为后文的“惩尤物,窒乱阶”张本。
  关于李、杨初次相会的情况,《丽本传》是:
  “上见之明日,诏浴华清池,清澜三尺,中洗明玉,莲开水上,鸾舞鉴中。既出水,娇多力微,不胜罗绮。春正月,上心始悦。”
  关于这一段历史,《长恨歌》是: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当我们把这两段联系起来看时,便会发现这是一段貌似含蓄,实际上却十分露骨的色情描写。它实际上告诉读者,玄宗是用“别疏汤泉,诏赐藻莹”的办法骗奸了杨玉环,并和她在骊山缠绵了一个多月。“莲开水上,鸾舞鉴中”的场景,令人联想起当年隋炀帝的荒淫生活。看来,唐玄宗用这种办法玩弄女性已不是第一次了。如果再加上“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公开杨玉环的儿媳妇身份,唐玄宗荒淫无耻的面目将暴露无遗。
  《白本传》关于此事的描写是:
  “别疏汤泉,诏赐藻莹。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胜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
  显然,《白本传》在“为尊者讳”这方面,比《丽本传》要高明得多。
  关于安史之乱的历史责任,《长恨歌》明确地说是“汉皇重色思倾国”,责任全在唐玄宗。《丽本传》的观点与此相同,其开头说玄宗“倦乎旰食”、“端拱深居,储思国色”,在写到杨妃之死时的评论是:“呜乎!蕙心纨质,天王之爱,不得已而死于尺组之下。叔向母云:‘其(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显然是同情杨妃。写唐玄宗返京时路过马嵬坡的情况是“驻六龙于马嵬道中,君臣相顾,日月无光”,显然唐玄宗始终是陷入在感情之中不能自拔。临结尾的评语是:“嘻!女德,无极者也;死生,大别者也。故圣人节其欲,制其情,防人之乱者也。生感其志,死溺其情,又如之何?”这是明明白白地在责备玄宗。《白本传》中没有这两段评语,且在开头说玄宗“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淡化玄宗的责任。
  关于长生殿七夕盟誓的时间,两个本子间发生了矛盾。《丽》本说是“天宝六年”,《长》本说是“天宝十载”,看来仅仅是说法不同。史载太真两次被逐出宫,一次发生于天宝五载七月,一次发生于天宝九载二月。太真与玄宗盟誓固情的时机理应在危机发生后不久,故两个长生殿盟誓的时间在逻辑上都是可能的。但若仔细推敲,则发生于天宝六载的说法更合理一些。这是因为:
  1. 在两人情意绵绵之时,回忆起去年此时发生的那一幕不堪回首的往事,容易激发出海誓山盟的冲动;
  2. 天宝九载二月的事件之后,合理的盟誓时间应是当年的七月,而不是来年。
  但是天宝六年的说法对玄宗却大大不利,这说明玄宗早在马嵬事变的六年之前(天宝九载二月)就已经有过负约之事,且不同于马嵬负约的迫不得已。长生殿盟誓何用之有,玄宗之信誉又何在哉!《白本传》的作者在回护玄宗方面确实用心良苦。
  早就有人指出,“七夕盟誓”不过是临邛道士的一面之辞,是《歌、传》的作者精心编织的一段神话,是不能当作信史来看待的。唐代诗人郑嵎曾在《津阳门》一诗中指出:长生殿乃是华清宫的斋殿,是皇帝祭祀神明之前沐浴的地方,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把长生殿作为寝殿是非常错误的。华清宫中的寝殿实际是飞霜殿。如今既然连事件的时间尚且飘忽不定,“七夕盟誓”还有什麽可信度可言呢?
  那末“七夕盟誓”究竟有无其事,如果有,又应该是发生在什麽时间呢?这个问题将在本书第三章“太真后传(解析篇)”中继续讨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二. 《丽本传》露出了杨妃未死于马嵬的蛛丝马迹:
  【一】 《丽本传》描写杨妃之死的情况是:
  “上惨容怛心,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拜之于上前,回眸血下,坠金钿翠羽于地,上自收之。”
  《长恨歌》: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这两段描写紧密呼应,丝丝相扣。它使我们明白了,当时杨贵妃并没有象后人所说的那样“从容赴死”,而确实是“仓皇辗转”,“不得已而死于尺组之下”的。在令其自裁的诏令下达之后,她去向玄宗诀别,玄宗则“反袂掩面”,无言以对。“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刘禹锡:《马嵬行》)。正当两人难分难舍之际,急不可耐的哗变士兵们冲了上来,以武力胁迫杨妃前往刑场。面对着御林军的森森霜刃,她反抗,她挣扎,并受了伤。杨妃的惨叫声惊醒了正在采取鸵鸟政策的唐玄宗,回头看时,“血泪相和流”的杨贵妃已在兵士刀剑的威逼之下,被内侍们架走了(内侍们可能也受了伤)。所谓“花钿委地无人收”,实际上是“没有从人敢上前去收拾杨妃坠落在地下的金钿翠羽”,皇帝老先生只好自己动手了。就当时形势来说,这完全是合乎情理的,且与唐代人关于事变时杨妃血流涂地、鞋袜饰物零落的记载相吻合: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唐】杜甫:《哀江头》
  “太真血染马蹄尽,朱阁影随天际空。”
     ──【唐】李益:《过马嵬二首》
  “托君休洗莲花血,留记千年妾泪痕。”
     ──【唐】李益:《过马嵬》
  “长眉鬒发作凝血,空有君王潜涕洟。”
     ──【唐】郑嵎:《津阳门》
  “一自上皇惆怅后,至今往来马蹄腥。”
     ──【唐】贾岛:《马嵬》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邮童爱踪迹,私手解縏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唐】刘禹锡:《马嵬行》
  “马嵬媪得锦袜一只,过客一玩百钱,前后获钱无数。”
     ──【唐】张泌:《妆楼记》
  “马嵬老媪,拾得太真袜以致富。其女名玉飞,得太真雀头履一只,珍珠口,以薄檀为苴,长仅三寸。玉飞奉为异宝,不轻示人。”
     ──【元】伊世珍:《琅缳记》
  由此看来,《丽本传》描写的杨妃之死距真实庶几更近一些。
  奇怪的是,既然金钿翠羽在当时就已经被“上自收之”了,怎么还会发生后来“唯将旧物表深情,钿盒金钗寄将去”的故事呢?
  这是一个连小学生们做作文时也会考虑到的逻辑矛盾,却竟然会出现在白居易、陈鸿这样的文学大家之手,实在令人不可思议。这个大漏着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自马嵬事变之后,至临邛道士去“海上仙山”寻访太真之前的这段时间里,玄宗与太真已经发生了交往;
  ──它意味着杨妃并未死于马嵬事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二】 《丽本传》描写唐玄宗返京时路过马嵬坡的情况是:
  “驻六龙于马嵬道中,君臣相顾,日月无光。”
  在《长恨歌》中有一段内容与此显然是紧密呼应,相辅相成的: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俞平伯先生对《歌》中的这一段评论说:
  “玉环以死闻,明皇自无力根究,至回銮改葬,始证实其未死。改葬之事,《传》中一字不提,《歌》中却说得明明白白:‘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夫仅言马嵬坡下不见玉颜,似通常凭吊口气,今言泥土中不见玉颜,是尸竟乌有矣,可怪孰甚焉?……觅尸既不得,则临邛道士之上天下地为题中应有之义矣。”
  他的这个分析在某些史料中得到了映证:
  “……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旧唐书 杨贵妃传》
  《新唐书》的《杨贵妃传》与《旧唐书》大略相同,但无“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之句,只言“启瘗,故香囊犹在。”
  南宫搏先生就此指出:
  “以上两种唐书,皆根据唐实录,文字太简略了,且不提改葬事,但强调香囊仍在,这记载便引人玄想,其一:由文字引致之错觉,只剩香囊;其二:李隆基返长安之后,本身处境极劣,改葬杨贵妃为秘密进行,不见尸体,自将引出大事来,甚至会影响到李隆基的生命,于是乃为之讳。至“尸体已坏”说,乃是饰词吧?”
  “《长恨歌》中记临邛道士入海上仙山访杨贵妃,是基于…‘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里应已点出了杨贵妃葬处无尸体在。倘若未有民间传说,白氏应不会如此写。”
    ──南宫搏:《马嵬事变和杨贵妃生死之谜》
  无疑,“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是《长恨歌》中可以触发“杨妃可能未死于马嵬事变”之猜测的根源之一。《丽本传》虽然没有正面提及此事,但是坐实了“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起到了间接地支持上述猜想的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的确是好东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2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三】 《丽本传》写道士晋见时眼中看到的杨妃是“冰雪姿,芙蓉冠,露绡帔,俨然如在姑射山”,这又是一个漏洞,它意味着道士曾经在大陆上见过杨妃。
  查《中国古代地图集》,唐代姑射山位于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以北不远处。蒲州是长安到洛阳的交通要道,距长安仅百余公里,是杨妃的故乡,她幼年生活于此地的独头村。但幼年的杨玉环,“养在深闺人未识”,想来是不会“芙蓉冠,露绡帔”的。如果道士确实曾经在姑射山见过杨妃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马嵬后她曾匿居此地并与玄宗的使者见过面。当然也有可能“姑射山”只是杨妃匿居所的代名词,而并非实指。
  这又令人联想到《长恨歌》中与此相关的描写: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俞平伯先生在分析此段时说:
  “‘山在虚无缥渺间’,是言此人间一境耳,非必真有如此之海上仙山也。……‘中有一人字太真’,……明明点出‘人’字。‘雪肤花貌参差是’,是方士未去之前,且有人见太真矣。”
       ──《<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
  显然,《长恨歌》中关于道士晋见杨妃的说法与《丽本传》是互相呼应,相辅相成的。“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的直译是:“那个名叫‘太真’的人,基本上保持着当年的容貌。”它强化了“临邛道士在去‘海上仙山’寻访杨妃之前,曾经与杨妃见过面”这一概念。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4-22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佩服!推理得合情合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7 17:58
  •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5-4-2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长恨歌》: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这两段描写紧密呼应,丝丝相扣。它使我们明白了,当时杨贵妃并没有象后人所说的那样“从容赴死”,而确实是“仓皇辗转”,“不得已而死于尺组之下”的。在令其自裁的诏令下达之后,她去向玄宗诀别,玄宗则“反袂掩面”,无言以对。“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刘禹锡:《马嵬行》)。正当两人难分难舍之际,急不可耐的哗变士兵们冲了上来,以武力胁迫杨妃前往刑场。面对着御林军的森森霜刃,她反抗,她挣扎,并受了伤。杨妃的惨叫声惊醒了正在采取鸵鸟政策的唐玄宗,回头看时,“血泪相和流”的杨贵妃已在兵士刀剑的威逼之下,被内侍们架走了(内侍们可能也受了伤)。所谓“花钿委地无人收”,实际上是“没有从人敢上前去收拾杨妃坠落在地下的金钿翠羽”,皇帝老先生只好自己动手了。就当时形势来说,这完全是合乎情理的,且与唐代人关于事变时杨妃血流涂地、鞋袜饰物零落的记载相吻合:
       看到这里,心在隐隐作痛,看到心爱的人要处死,作为皇上也奈何不得,那处境是何等凄凉,这就是生离死别。全看了,也细看了,这里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推断也很合理,佩服楼主的博学多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四】 玄宗得知杨妃在“海上仙山”的消息后的反应,在《丽本传》中是:“上皇甚感”,似乎已有所知,而在《白本传》中却是“皇心震悼”,全无思想准备。
      由此可见,《丽本传》中关于杨妃未死于马嵬的蛛丝马迹实在不止一端。而这些在《白本传》中却全部被删除了。
      前面说过,《歌》、《传》的创作都是以《玄宗内传》为祖本的。《长恨传》与《玄宗内传》文体相近,创作时某些段落不妨照本抄科。《丽本传》中露出的这些蛛丝马迹,应该是陈鸿在改写时,对原著中的此类敏感问题删削未尽而留下的残基。这个工作被《白本传》最后完成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附: 《长恨歌传》的两种版本
      《丽情集》本《长恨歌传》见《文苑英华》第5─4200页。中华书局1966年5月第一版。本處两傳均录自汪辟疆先生辑录的《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新一版, 仅对个别标点符号作了调整。
             (用1、2、3------划分的段落,系为方便两傳对照阅读而设 。)

    〈一〉 《丽情集》本《长恨歌传》
    1
      开元中,六符炳灵,四海无波,礼乐同,人神和。天子在位岁久,倦乎旰食,始委国政于右丞相。端拱深居,储思国色。先是元献皇后武惠妃皆有宠,先后薨谢,宫侍无可意者。上心忽忽然不自乐。
    2
      时岁十月,驾幸骊山之华清宫,浴于温泉。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浴。灵液不冻,玉树早芳,春色詹荡,思生其间。上心油然,恍若有遇。顾宫女三千,粉光如土。使搜诸外宫,得弘农杨氏女,既笄矣。绿云生鬓,白雪凝肤,渥饰光华,纤浓有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  
    3
      上见之明日,诏浴华清池,清澜三尺,中洗明玉,莲开水上,鸾舞鉴中。既出水,娇多力微,不胜罗绮。春正月,上心始悦。  
    4
      自是天子不早朝,后夫人不得侍寝。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行同辇,止同宴,妖其容,巧其词,歌舞谈笑,以中上心。故以为上宫春色,四时在目。天宝中,后宫良家女万数,使天子无顾盼意。
    5
      叔父昆弟,皆为通侯,女弟女兄,富埒王室,车服制度,爵邑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恩泽势力则又过之。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
    6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窃弄国柄。羯胡乱燕,二京连陷,翠华南幸。驾出都西门百余里,六师徘徊,持戟不行。从官郎伏上马前,请诛错以谢之。国忠奉旄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上下之怒。上惨容怛心,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拜之于上前,回眸血下,坠金钿翠羽于地,上自收之。呜乎!蕙心纨质,天王之爱,不得已而死于尺组之下。叔向母云:“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  
    7
      既而玄宗狩成都,肃宗受命灵武。粤明年,大赦改元,大驾还都。驻六龙于马嵬道中,君臣相顾,日月无光。不翼日,父子尧舜,天下大和。太上皇就养南宫。  
    8
      宫槐夏花,梧桐秋雨,春日迟迟兮恨深,冬夜长长兮怨急。自死之日, 斋之月,莫不感皇容,悼宸衷。每朱楼月晓,绿池冰散,梨园弟子,玉绾一声,闻霓裳羽衣曲,则天颜不怡,侍儿掩泣。三载一意,其念不衰。自是南宫无歌舞之思。求诸梦而精魂不来,求诸神而致诚莫感。
    9
      成都方士,能乘气而游上清。感皇心追念杨贵妃不已,乃上大罗天,入地府,目眩心摇,求之不见。遂驾琅舆,张云盖,浮碧落,东下海中之三山,遂入蓬莱宫中。金殿西厢,有洞户,署曰:“玉妃太真院。”
    10
      扣门,久之,有青衣玉童出。方士传汉天子命。既入,琼扉重合,悄然无声。方士息气重足,拱手门下。海上风微,洞天日暖。乃见仙女数人,相随出户,延客至玉堂。
    11
      堂上褰九华帐,有一人冰雪姿,芙蓉冠,露绡帔,俨然如在姑射山。前揖,方士传汉天子命。言未毕,退立惨然,忆一念之心,复堕下界,因泣下。使青衣小童取金钗一,钿盒一扇,奉太上皇:“苟心如金,坚如钿,上为天,下为世人,重相见时,好合如旧。”   
    12
      方士受其信。将行,色有不足。玉妃固征其意,复前跪致词曰:“请付当时一事,不闻于人者,验于汉天子,畏金钗钿盒,负新垣平之诈也。”
      仙子敛容低肩,含羞而言曰:“昔天宝六年,侍辇避暑于骊山宫。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缯绮,树瓜花,陈饮食,焚香于庭,谓之乞巧。三拜毕,缕针于月,衽线于裳。夜乃半,歇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于帝,凭肩而立,相与盟心誓曰:‘世世为夫妇。’誓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
    13
    方士还长安,奏于太上皇。上皇甚感,自悲殆不胜情。
    14
      嘻!女德,无极者也;死生,大别者也。故圣人节其欲,制其情,防人之乱者也。生感其志,死溺其情,又如之何?     
    15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居易尉于盩厔,予与琅琊王质夫家仙游谷。因暇日携手入山。质夫于道中语及是。白乐天,深于思者也,有出世之才,以为往事多情而感人也深,故为《长恨词》以歌之,使鸿传焉。世所隐者,鸿非史官,不知,所知者有《玄宗内传》今在。予所据,王质夫说之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解杨贵妃马嵬坡生死之谜

    〈二〉 《白氏长庆集》本《长恨歌传》

    1
      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宵食旰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宫中虽良家子千数,无可悦目者。上心忽忽不乐。             
    2
      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浴。春风灵液,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顾前后左右,粉色如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鬓发腻理,纤浓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
    3
      别疏汤泉,诏赐藻莹。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胜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上甚悦。
    4
      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盒以固之。又命带步摇,垂金铛。明年,册为贵妃,半后服用。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嬖万态,以中上意。上益嬖焉。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与上行同辇,止同室,宴专席,寝专房,虽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暨后宫才人,乐府妓女。使天子无顾盼意。自是六宫无复进幸者。非徒殊艳尤态致是,盖才智明慧,善巧使佞,先意希旨,有不
    可形容者。      
    5
      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姊妹封国夫人,富埒王室,车服邸第,与大长公主侔矣。恩泽势力,则又过之。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故当时谣咏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为人心羡慕如此。    
    6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以谢天下。国忠奉旄缨盘水,死于道周。左右之意未快, 上问之,当时敢言者,请以贵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然不忍见其死,反袂掩面,使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就死于尺组之下。
    7
      既而玄宗狩成都,肃宗受禅灵武。明年,大赦改元,大驾还都。尊玄宗为太上皇,就养南宫,自南宫迁于西内。    
    8
      时移事去,乐尽悲来。每至春之日,冬之夜,池莲夏开,宫槐秋落,梨园弟子,玉绾发音,闻霓裳羽衣曲,则天颜不怡,左右虚欷。三载一意,其念不衰。求之梦魂,杳不能得。  
    9
      适有道士自蜀来,知上心念杨妃如是,自言有李少君之术。玄宗大喜,命致其神。方士乃竭其术以索之,不至。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又旁求四虚上下,东极天海,跨蓬壶,见最高仙山,上多楼阙,西厢下有洞户,东向,合其门,署曰:“玉妃太真院。”     
    10
      方士抽簪扣扉,有双鬟童女,出应其门。方士造次未及言,而双鬟复入。俄有碧衣侍女又至,诘其所从。方士因称唐天子使者,且致其命。碧衣云:“玉妃方寝,请稍待之。”于时云海沉沉,洞天日晓,琼户重合,悄然无声。方士屏息敛足,拱手门下。久之,而碧衣延入,曰:“玉妃出。”    
    11
      见一人冠金莲,披紫绡,佩红玉,曳凤舄,左右侍者七八人,揖方士,问:“皇帝安否?”次问天宝十四载以还事,言讫悯然。指碧衣取金钗钿盒,各折其半,授使者曰:“为我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
    12
      方士受辞与信。将行,色有不足。玉妃固征其意,复前跪致词:“请当时一事,不为他人闻者,验于太上皇。不然,恐钿盒金钗,负新垣平之诈也。”     
      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徐而言曰:“昔天宝十载,侍辇避暑于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花,焚香于庭,号为乞巧。宫掖中尤尚之。时夜殆半,休侍卫于东西厢,独侍上。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耳。”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或为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 
    13
      使者还奏太上皇,皇心震悼,日日不豫。其年夏四月,南宫晏驾。
    14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 《玄宗本纪》 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4-11-25 08:03 , Processed in 0.0892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