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思胜见
收起左侧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1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抗日的主力三中国人民,不是什么党。。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1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道认为:
楼主的说法有失偏颇.
楼主是从战役的角度去评判一件事情,
其实对于国家来说,仅仅从战役上来绝对事情的对错是完全错误的
应该从战略上分析
GMD在大的方针上虽然没有坚决抗日,消极抵抗,但是,
GND百万军队在调动上和战略布局上却没有太大的失误
毕竟百万军队在那里,小日本不会真的把他们当成摆设,
没有这些军队在大局上指肘,牵动,GCD没有可能能够作出如此的成绩,军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当然不可以否认国民党在抗战在中的作用,事实还是要尊重的,虽然国民党当时是有点不大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19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下面引用由金色年华2007/01/14 16:15 发表的内容:
关键是军和民,中国的军民战胜了日寇.
牺牲的都是人民啊!没有人民,哪一个党派都不行。
8错~~~~
  • TA的每日心情

    2021-8-11 17:34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7-4-19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现在查大陆文献,不是楼主的表述了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这个贴子最后由思胜见在 2007/06/18 20:29 第 1 次编辑]

                            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
          
                                        ——抗战史专家张宏志访谈录
                                                   王海安
      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沸沸扬扬的舆论传出了几条信息:一是在1995年8月,世界各国将隆重举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二是有人为抗战中的国民党正面战场评功摆好,责怪我们的历史怠慢了国民党;三是出品和炒热了描写国民党抗战的文艺作品……
      中国在二战中的反法西斯,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团结全民族一致抗日的战争。很自然的,一谈抗战就离不开国共两党,实乃历史使然。对舆论传出的上述信息该如何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造访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抗战史专家张宏志。
      年逾花甲的张宏志老师,曾发表过110万字的《中日血战三部曲》,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当我们登门时,他正左手端着放大镜,右手执笔,伏案撰写《中国抗日战争史》。据介绍,这部书预计60余万字,拟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听完我们来意,张老师连手中的笔也来不及搁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二战给全世界带来了9000多万人的牺牲,胜利来之不易,弥为可贵。所以,明年二战胜利纪念日,世界各国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作为牺牲3500万人的中华民族,当然更有理由隆重纪念自己的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以激励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
      说到这里,张老师话锋一转,给我们讲述了他在一次会上遇到的一件事。
      有一位同志发言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国民党抗战肯定不够。为此,我们正在研究广西南宁战役,准备把国民党军血战昆仓关拍成电影。”
      张老师听完后便问他:“你知道不知道日本人在南宁战役中投入了多少兵力?昆仓关上的日本守军有多少人?”回答是:“不知道!”张老师又问:“那你知道不知道国民党军投入了多少兵力?”回答仍是:“不知道!”张老师再问:“蒋介石召开的柳州军事会议你知道不知道?”回答竟然还是不知道。张老师感慨万分:“这么说,你什么都不知道?!”那人面不改色心不跳:“我不知道不等于别人也不知道,反正有人研究这个问题!”
      张老师对我们说,你看,这人一问三不知,居然也要谈史,尽管人云亦云,信口开河,可他还在喊,还要叫,还在摆一副请命的姿态,由此可见,凡谈及中国抗战,必须要搞清楚国共两党的功过与是非。当然对世间任何事物的评述,都是允许各抒己见的,可以各说各的理。但问题在于,谁说得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这在史学上就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言及此,张老师点燃了一枝烟,有滋有味地吸起来,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不是不能说国民党抗战,也不是不能描写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牺牲,但核心问题是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人民。不能把无说成有,把败说成胜,把疮疤说成鲜花!”
      张老师说他最不满意的就是,最近一段时间被炒得很热的描写国民党抗战题材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有悖于史实的。
      譬如说——台儿庄。
      1938年3月15日,日军第10师团濑谷支队(8000人左右)进攻滕县,拉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随着日军的猛攻,当天就把驻守在城外的川军124师打散了。16日,日军开始攻城,川军122师王铭章部坚守孤城,而奉李宗仁命前来增援的蒋介石的精锐嫡系汤恩伯部却在进至距滕县只有15公里的官桥后,36小时按兵不动,坐待122师全军覆没。至17日黄昏,腾县城破。18日,日军转攻汤部,汤的第81军时驻官桥,忙东撤至峄县。日军继续南下,在沙沟击败汤的第52军后直扑韩庄,轻而易举地逼近大运河。此刻,日军前进方向的台儿庄尚无国民党的一兵一卒,濑谷为解除后顾之忧,又于19日北攻峄县。汤部的两个军5万余人又急退至抱犊崮山区避战。
      张老师讲到这里,起身取来红蓝铅笔。在纸上勾了一幅草图并解释道,这是中日两军对阵态势图。看着图,他比比划划地说,迄3月15日濑谷进攻滕县,国民党第5战区在淮河以北有9个军17个师(不含汤部),但是却既没有作战线,也没有阵地,如散沙般分置在津浦路滕县——蚌埠、陇海路海州——开封两侧的鲁南、豫东、苏北和皖东北的广大地区。而蒋介石自1938年1月初率汤恩伯在商丘设置行辕。到台儿庄战役70多天中,对鲁南前线未置可否,疏于备战,险陷台儿庄于一枪不发即失落的境地。
      所幸的是,濑谷北攻汤部折回来,用20—22日3天的时间在韩庄集结兵力,做南渡运河的准备。蒋介石才在李宗仁的恳求下,急调在信阳休整的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辖两个军,约2.5万人),于19日乘火车连夜赶到台儿庄,利用濑谷渡运河准备的三天时间完成了布防。
      23日,濑谷进攻台儿庄,台儿庄战役正式打响。
      张老师在草图上标出汤部、孙部和濑谷的位置后,又取出地图册,用三角板量出台儿庄和抱犊崮的距离,说:“你们看,45公里!濑谷的指挥位置距台儿庄15公里,距抱犊崮30公里,其进攻正面,是孙部的2万余人;其背后,是汤部的5万精锐;实为腹背受敌!然而,濑谷看透了汤恩伯的内心世界,仅以1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监视汤军,而倾其全力攻打台儿庄。至4月1日,由于孙部的顽强抵抗,濑谷伤亡惨重,索性把监视汤军的1个大队也转用于攻打台儿庄。汤恩伯畏敌如虎,噤若寒蝉,始终未敢一动。4月6日,濑谷在死伤3000余人后终于退却,汤军才加入战斗,截击濑谷,但还是被跑掉了3000多名敌人。”
      孙连仲心里清楚这一仗是怎么打的。当他艰苦战斗时曾请求李宗仁:给第2集团军留几颗种籽,命令汤部恩伯出击,李回答:我向汤恩伯多次下命令,他只听老蒋的!……这一仗,孙部伤亡惨万人,蒋介石不补一兵一卒,反而借机撤销了他的42军的番号,给他只保留了一个30军。
      难道历史可以把王铭章、孙连仲他们流的鲜血记到老蒋的功劳簿上吗?
      如果我们的历史要把一部分爱国的国民党将士等同于整个的国民党,岂不是也可以说“甲午海战”是清廷对日作战,徒为后人落下笑柄么?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4月10日日军占领豫陕边界的重阳店,14年中,国民党共丧失国土2753254平方公里——当时全国面积11174002平方公里(含外蒙);丢掉城市970余座——全国城市为1200座;抛弃同胞2.57亿——全国人口4.5亿。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民党有退无进,屡战屡败,300多个师打了八年,唯有台儿庄一役获胜。但是蒋介石却不愿承认这一胜利。
      讲到这里,张老师无比痛心地说,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以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曾与这个怪物结缘,打仗有胜有负“乃兵家常事”,但像国民党这样的失败,哪能找得出第2例?这根本就不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主流!美国援华人员在经历了这段历史后说,“国民党早已威信扫地,国民党的军事指挥‘极为幼稚无能’。中国军人很强的作战能力完全被浪费了。”(见《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
      紧接着,我们的话题又引向了昆仑关。
      张老师照例先画出了中日双方的战争态势图,然后指点着说:“日军攻占南宁的兵力是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鉴于作战地区的地理条件,第5师团战前回日本神户将自己的机械化装备改为驮马装备,全部以轻武器上阵,配备的火力有营炮24门、团炮20门、反坦克炮16门、山炮20门、野炮20门,辖步兵12个大队,连同台湾混成旅团的5个大队,总兵力2万余人。”
      1939年11月15日,日军由钦州湾(亦称北部湾)的企沙、龙门登陆,通过十万大山,边修路边前进,沿途没遇到任何抵抗,于24日占领南宁。随即以台湾混成旅团担任钦州湾——南宁之间的道路修建,第5师团布置在南宁地区。时以3个大队控制中越边界的镇南关(今睦南关),以1个大队保护南宁——镇南关的交通线,以两个大队占领高峰隘并向武鸣方向警戒,1个大队占领昆仑关,1个大队担任昆仑关——南宁交通线的守备,另以3个大队和师团直属部队赶修南宁飞机场,师团长手下控制1个大队作为机动。所谓的“昆仑关大血战”国民党军队进攻的目标,就是昆仑关上那1个大队的日军,约800人。
      1939年12月17日(日军占领南宁后的第25天),国民党军开始反攻南宁,因昆仑关在南宁以北,为前哨阵地,因而首先交战于此。
      是役国民党军出动第16集团军(辖1个军4个师)、第37集团军(辖1个军2个师)、第35集团军(辖1个军3个师)、第26集团军(辖1个军2个师)、第38集团军(辖5个军13个师),另有第43、第33师和4个独立团,约相当27个师,总兵力25.4万人。此外,还有1个工兵团、1个通信兵团、1个高射炮连、4个炮兵营和115架飞机(重轰炸机9架、轻轰炸机26架、驱逐机80架)。
      担任主攻的是第38集团军,突击部队杜聿明第5军。第5军辖3个师: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第22师(师长邱清泉)和荣誉第1师(师长郑洞国),还有直属战车团和重炮兵,共计5万余人。于是双方的兵力对比就是,10万人的主攻部队或者说5万人的突击部队对800人的守备部队。
      经过40多天的强攻,日军又增援了1个大队,国民党军好不容易占领了昆仑关前哨阵地,但日军仍据守八塘,昆仑关的纵深阵地仍不能突破。1940年1月24日,日本援军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到达,28日向国民党军反击。与此同时,2月2日,一小股日本军沿昆仑关脚下的邕江袭占甘棠,第38集团军马上后撤,国民党军于2月4日结束了昆仑关战斗。
      2月22日,在柳州军事会议上,蒋介石非常恼火,将总指挥白崇禧和中央督战大员陈诚给予降薪留职处分,将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上将以下8个将官撤职查办。
      张老师说,连蒋介石都感到羞耻的战斗,竟有那么一些人花3000万元去拍电影,大吹大擂。我们说这种人恬不知耻,并不过分。
      接下来,他扳起手指头如数家珍般将一些被今人炒热而为国民所瞩目的中日之战一一道出:那战前会议、来往文电、战役部署、战局变化、伤亡缴获等,无不细致具体,凿凿有据。无论怎么说,总和有些人的鼓噪格格不入。看着我们发出疑问的眼睛,张老师打了一个风趣的比方:“有位卖瓜人在一个已经腐烂了的瓜上发现了一点儿好瓤,便用刀尖把它挑起来高声吆喝:‘好瓜!好瓜!’以这种态度去谈抗战,怎能接近真理?”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张老师又给我们展示了另一部分历史。
      1943年秋,日军全线转入战略防御,中国抗占已接近胜利。为挽救颓势,日军1944年4月,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其目的有三:一、摧毁美军设在中国的空军基地;二、贯通中国大陆南北交通;三、吸引美军在中国大陆决战。该战役于4月18日打响,至同年12月10日结束,紧接着又在1945年春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日军临死前的一搏中,国民党军先后丢掉了河南、湖南、广西和福建等4个省的省会及200余座县城,近8000万人民,遗弃美军6个空军基地和30余座机场。
      在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即将胜利,中国抗日军民已经进入战略反攻的时刻,国民党军仍是如此不堪一击,使日军想占哪里就能占哪里,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连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被激怒了,把视线投向了延安,拟拨出5个师的装备送给共产党抗日。1944年7月23日,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
      对此,有人不以为然,高弹“文学不等于史学”。但实际上,广大群众在欣赏有关现代题材的文艺作品时,是把它作为“史”来接受的,于是,一盘清水被搅浑了,一部分群众的思想也被搞糊涂了。
      张老师说,海峡两岸和解,可以不纠缠国共两党历史上的恩恩怨怨,但并不等于可以对抗战史做出随心所欲的解释。历史是客观造就的,人工是不可逆塑的。我们的责任就在于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人民!尤其对抗战史要严肃认真,决不可“戏说”。
      临别时,天色已晚,繁星满天,我们在想,张老师的忠告不是多余的。只有廓清对抗战史的种种误解,才能使明年的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活动轰轰烈烈、健康活泼地进行,在下一代人身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原载《民情与信访》1995年第一期)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思胜见2007年06月18日 20:28 时添加 -=-=-=-
        看一看国民党战争史是怎样记述台儿庄之战的吧。由蒋纬国主编、34个将领参加撰写的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抗日御侮》第五卷第六款,“徐州会战”一节之第114页:“台儿庄方面,战区以第二集团军之一部(第三十一师)固守。”仅此18个字。国民党战史回避台儿庄之战,就是说,他们并不认为台儿庄之战是大胜利。试向喝彩者,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桂南会战(即电影《铁血昆仑关》)国民党以精锐之师27个师25万人去攻日军一个师团一个旅团1.7万人;主攻部队10万人攻击日军一个大队800人扼守的昆仑关。47天没有攻下来。1940年2月4日战役结束。18天之后,即2月22日,蒋介石在柳州主持台开桂南会战总结会。会上蒋介石给予白崇禧(总指挥)、陈诚(中央监督大员)降薪留职处分。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上将以下八个将军撤职查办。此事国民党战史一直隐瞒。连蒋介石都感到羞耻的一仗,我们却竭力鼓吹,反衬出唱赞歌者是多么地不知羞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那年,河南百姓帮日军消灭了20万国军——伟大的国民政府跑到哪里去了?
                               作者:皇帝没穿衣  发表于:2006-06-12  6:58:49
        我说的那年也就是43年冬至44年春。那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频频失利,从日本本土到东南亚一带的海上运输线随时有被盟军切断的可能。为此,日军于1944年1月24日发动了“1号作战”(即豫湘桂战役),以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同年4月中旬,日军集结六个师团、4个旅团、共6万兵力分三路进攻豫中。
        此时,豫中中国守军为第一战区副司令汤恩伯部,共有8个集团军40多万人。没想到这些看似强壮的国军在日军面前竟不堪一击,一溃千里。于是,“豫中战役”历时38天便结束了。国军损兵折将达20万之多,失城38座,河南省几乎全部陷落日军手里。
      “这么不经打?40万国军居然损失过半,难道全是吃白饭的?”
        此话问得好!我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在国军损失的20万人数中,大约有5万名军人是被当地的河南百姓缴械而失去战斗力的。在国军与日军交战时,老百姓个个忙个不停。国军的伤员撤下阵来没人抬,日军的伤员撤下阵来老百姓却抢着抬担架。这还不算,老百姓还亲自带路,帮着日军四处去追击那些走投无路的国军散兵。
        这是真实的历史吗?是的!一点不假!确实有为数不少的河南百姓在帮着日军打国军。他们为何要这么做,不怕背上“汉奸”与“卖国”的罪名?理由只有一个:国军没法让他们活下去,日军想法让他们活下去。
        要说这段历史应该再往前推二年。“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500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110个县。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妇女售价跌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也跌了三分之一。辽阔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300万人之多。”(摘自当年《大公报》)
        老百姓痛恨国军,水旱蝗汤,“汤”就是指汤恩伯的部队。这些部队还要以抗日名义强行征用农民的耕牛以补充运输工具。对于种田的农民来说,耕牛就是他们的主要生产资料。他们忍无可忍,开始用猎枪、大刀和铁耙把自己武装起来。开始时他们还只是缴单个国军士兵的武器,后来发展到整连整连地解除国军的武装。
        这时,日军打过来了!日军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向百姓发放军粮,以收拢民心。国军不管百姓死活,日军为百姓打开生存之路,他们不听日军的话还会听谁的话?在“国家如此积贫积弱,军队如此杂色林立,社会如此危如悬卵”之刻,为了生存,老百姓在宁可饿死当中国鬼,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这两条路上选择了后者。
        河南灾情严重,《大公报》派遣张高峰记者到中原地区去采访。1943年1月17日,张高峰寄回了一篇题为《饥饿的河南》的通讯。通讯中说:“记者首先告诉读者,今日的河南已有成千上万的人正以树皮(树叶吃光了)与野草维持那可怜的生命。‘兵役第一’的光荣再没有人提起,‘哀鸿遍野’不过是吃饱穿暖了的人们形容豫灾的凄楚字眼……”报道还详尽记述了河南水、旱、蝗、风、雹等天灾,并揭露当局向灾民执行征兵、征粮等不管百姓死活的政策。
        《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看到这篇通讯后深感事关重大,改题为《豫灾实录》,发表在2月1日《大公报》重庆版上。2日,《大公报》王芸生又写了新闻述评:《看重庆,念中原》。当晚,国民党新闻检查所即刻派人送来人,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勒令《大公报》停刊3天(3、4、5日),以示惩戒。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Theodore&S226;H&S226;White)得知此事挺身而出。1943年2月,他同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自重庆飞抵宝鸡,乘陇海线到西安,过潼关进入河南。在洛阳,白修德“不时看见血肉模糊的僵尸从过往列车上掉下来”。在骑马从洛阳到郑州的路途中,“绝大多数村庄都荒无人烟,即使那些有人的地方,白修德听到的也是弃婴临死前的哭声,看见的也只是野狗从沙堆里掏出尸体并撕咬着上面的肉”。
        白修德在后来出版的《风暴遍中国》一书中这样描述着河南的灾荒:
        “1942年,冬小麦因为缺少雨水而歉收,但政府还是照常征收实物税。这就意味着,在整个歉收季节里,冬小麦几乎全部被政府征收掉了,省政府当局向农民保证,雨是肯定会下的,农民会有足够的小麦和玉米来填充他们饥饿的肚子。但是,雨没有下,1942年的整个夏天都没有下雨,谷物的秸秆全都枯萎了。到了秋天,河南省饥荒开始蔓延。尽管重庆作出了很好听的减税决定,但每个军事机关和地方当局还是要求千方百计地勒索赋税。各县政府要求农民交纳的粮食比农民田里实际生产的粮食还要多,而且毫无宽容可言,吃着榆树皮和干树叶的农民,被迫把他们最后一点粮食种子交给税收机关。身体虚弱得几乎走不动路的农民还必须给军队交纳军马饲料.那些无力交税纳赋的农民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得卖掉他们的牲畜、家具甚至土地,换钱来购买粮食,交纳赋税。”
        1943年10月,河南灾情报告送到了重庆,国民政府派出两名官员去河南实查。当确知此事为真时,蒋介石这才同意拨2亿元纸币作为灾荒救济款,同时令河南省政府下达减轻赋税的命令。
        救济款送到河南是次年3月,2亿元纸币实际到帐只有8000万。当地政府官员又为如何分配这笔巨款吵个没完,最后干脆将这笔钱的大部分存入银行,让它养息增值。小部分发放下去,发放时还要扣除农民往年的欠税款。
        对于国军在战争中的大败,白修德采访了一位国民党军官,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军的横征暴敛。可这位军官却认真地回答说:“百姓可以饿死,士兵不能饿死。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那么日本人就会来接管这个国家。”
        悲!这是中国人的悲惨一页历史!这也是民族耻辱的一页写真,而制造这场耻辱的除了天灾,更多的是国民政府的腐败而导致的。我觉得不是河南百姓的错。
        人最大的意义在于生存,生存也是一种奉献。让我们好好读一读法国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一书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9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嘿嘿
    GMD的牺牲就是中华民族的,GCD的胜利就是GCD的.
    GMD的为民政策都是虚伪的,收买民心的,
    GCD的为民政策就是全落到实处的,为民谋了福利的
    可知大陆台湾恢复商谈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吗?
    就是要承认GMD军队是抗日的,
    不能因为某个人战略决策错误就否认整个GMD军队上百万人的牺牲,
    GCD没承认,台湾会开始商谈吗?
    历史啊,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遥想某年某月某日中国版图恢复到忽必列时期.那个拽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下面引用由babylionfay2007/06/19 08:17 发表的内容: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幸存者也能补充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炎黄子孙是主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9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对待历史应作客观评述.绝不能因为国共曾经的对立,而抹杀国民的抗日功绩!几百名将领和几百万军队,用血肉之驱筑起一道抗日长城!为他们的可歌可泣致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下面引用由解佩令2007/06/19 12:17 发表的内容:
    对待历史应作客观评述.绝不能因为国共曾经的对立,而抹杀国民的抗日功绩!几百名将领和几百万军队,用血肉之驱筑起一道抗日长城!为他们的可歌可泣致敬!!!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浴血而来的天下 该怎样让它更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19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共建和谐社会,是应该创造良好环境,
    让所有人都能自由地释放生命光彩追求美好存在,
    而不是只为自己涂脂抹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历史档案终会解密,人民是伟大的,忘记人民的,终究要灭亡,无论他多猖狂,
    毒日,我要和你一起灭亡!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可知大陆台湾恢复商谈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吗?
    就是要承认GMD军队是抗日的,
    不能因为某个人战略决策错误就否认整个GMD军队上百万人的牺牲,
    GCD没承认,台湾会开始商谈吗?”
    注意解读——1、抗日、2、主力,3、历史
    1、从来都认为,国共都抗日。军民都为抗日做出巨大牺牲。
    2、主力,是应指主流,旗帜,领导潮流,人民,军队,是应由政党统领的。
    3、历史,决定未来。学习与研究,不是评功摆好,正确看待历史,才能明辨方向。
      
    4、不学习,不思考,人云亦云,会走错路。先秦史要研究,明清史要研究,近现代史更要知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0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这个贴子最后由babylionfay在 2007/06/20 18:08 第 1 次编辑]

    那时候GCD有多少军队,整个八年抗战中GMD牺牲的人数是多少?
    人云亦云还不知道是谁呢,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遮遮掩掩了就是没犯过错了?
    还是说承认GMD是主力就是叛党叛国了?
    以为往别人脸上抹了黑给自己脸上擦了粉,自己就完美了?
    可知<历史在这里沉思>\<往事并不如烟>为何不再出版了?
    可知<走向共和>为什么不再播出了?
    不敢正视历史的人多了,
    楼上的,你接触的东西还少得很呢,
    关于主力和主流的定义,你要那样解释,并且能行得通的话,一定会被编入辞源辞海的.
    你那军民都是抗日的多骑墙,
    如此说GMD抗日就是军队士兵民族大义
    GCD抗日就是党的方针正确,民族大义排后面?
    你还该追述一下,一直到某种应用哲学的最根底,
    所谓爱国主义不过是流氓无产者的最后堡垒.
    没有人叛党叛国,恰恰相反就是楼上的你这种人这种言论在摧毁民心和破坏团结和谐的大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0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3、历史,决定未来。学习与研究,不是评功摆好,正确看待历史,才能明辨方向。
    既然历史不是评功摆好,那讨论主力的意义和目的何在?是要真实么?讨论出真实了么?
    4、不学习,不思考,人云亦云,会走错路。先秦史要研究,明清史要研究,近现代史更要知道。
    楼上那位是我见过的最心虚的,你凭什么就说我说的话是人云亦云了,
    你字字句句都是引用某某专家学者的话,而我引用的是真实,
    我也不明白这先秦明清和你要讨论的主力有啥联系.你拉那么远,只会更抹黑了GCD的形象而已.
    只会让人再起感叹:关于历史,不过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我大概知道抗日战争时期GCD所领导的部队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新四军。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22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抗战的主要力量是谁?

    忽然就看到了fay姐的锋芒与睿智……
    引用一下某学者的话:历史只是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7-18 16:38 , Processed in 0.08403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