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素以为绚
收起左侧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3-28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杨玉环,她也不是什么好东东罢,,虽然算是家门,我也说句公道话,,一个巴掌,拍不响,不求她三贞九烈,便稍有廉耻之心,怎能做那种事体?
不说那时,便放到今天,放到性开放的欧美,他们的那种关系,说得通么?
如若他们不是帝王,后妃,只是普通平民,那不仅要被立马咔嚓,还会遗臭千年万年,世世遭人唾骂,,但,哈哈,他们却流芳百世了?
影视,文学,艺术,各领域都有他们的奇光异彩。
最讲究,最恪守传统和礼法的中国人,却对他们奉若情圣,,真是最大的讽刺!
而这种大逆人伦的现象,在中国皇室并不少见,除了几个亡国昏君,其他人还不曾被国人的口水淹死。
什么原因呢?
大概因为同一件事情,上层人士做了是风流,而普通民众做了,就一定是下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这94权力  成千上万人苦苦追寻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宛转蛾眉马前死--凋落的红颜,苍白的“爱情”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元稹《连昌宫词》节选
  
  传统理论中,经常把杨贵妃当做一个红颜祸水的典型事例,似乎如果没有杨贵妃,那开元盛世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其实大谬不然。开元年间的盛世让玄宗早就有点飘飘然,常年的太平无事,也让唐玄宗早就麻痹了紧张的神经,厌倦了朝政。他曾对高力士说:“我十多年不出长安城了,现在天下太平无事,我想把政事都交给李林甫处理好了,怎么样?”高力士倒远比玄宗清醒得多,说:“天子到地方各处巡视,是古制,而且君王的大权不可以给别人(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如果权力都给了李林甫,他的羽翼威势一成,谁还能再动他!”高力士这话按说很在理,但李隆基却因听得不顺耳而发了怒。高力士一看,风头不对,于是又自称:“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可见,安史之乱的责任,全在玄宗身上,什么杨贵妃红颜祸水,什么高力士奸邪乱国,都是替罪羊而已。正所谓“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就在主席台”。所谓乱自上作,皇帝一昏,很快就满朝文武俱是奸邪。反之,如果皇帝确实英明,那自然满朝忠臣良将。在历史上,杨贵妃弄权的事情其实几乎没有,当然她的娘家人闹得比较不像话,但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李隆基的身上。
  
  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长恨歌》
  
  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曾经这样写道:“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然而,和白流苏和范柳原相反,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却恰恰在安史之乱中随着长安的陷落而终结。我觉得,在安史之乱这个惊天动地的大浩动中,不仅仅硬生生掐断了杨玉环的生命,使他们的“爱情”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而且这段后来被《长恨歌》、《长生殿》等艺术作品中经常讴歌的“爱情”,也在此事件中充分暴露出其脆弱和苍白。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安禄山的大军势不可挡,汹涌而来,唐玄宗仓皇出逃,只带了杨贵妃姐妹、直系的太子、皇孙、公主、杨国忠等近臣,仓皇出逃。像什么太子妃之类的,好多都没有带。台湾电视连续剧《珍珠传奇》中的沈珍珠,就是皇孙广平王李豫(唐代宗)的妃子,而且生有皇太孙李适(后来的唐德宗),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带走,她留在长安,被叛军捉到洛阳,后不知所踪。可见唐玄宗出逃时狼狈之极。李隆基这一行人,逃出长安后,只见沿路上各县中的县官因战乱都逃得干干净净。这天一直到了中午,玄宗还没有吃上一口饭,杨国忠好不容易买了个“胡饼”(类似烧饼)献给玄宗皇帝吃,而一般的皇子王孙、大臣将军之辈,只有粗米饭,夹以麦豆充饥。就在此时,发生了大家都熟知的“马嵬之变”。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关于“马嵬之变”,过去正史上常说是当时的兵将们痛恨杨国忠误国,杨贵妃乱政而自发地进行的,为此江湖夜雨原来常惊叹于唐朝普通将领和士兵怎么有这样高的觉悟?现在才知道是太子李亨在作怪。其实马嵬之变正是太子提前抢班夺权的一次兵变。因为太子是接替李隆基皇权的人,一旦太子继位或在实际上掌握大权,杨贵妃一家的荣华就要枯萎掉。所以,杨家对太子是相当排斥的。安史之乱刚开始时,玄宗欲御驾亲征,留太子监国,天下平定后即正式传位于太子,听了此消息。杨国忠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于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不行,与韩、虢、秦三夫人哭作一团,最后还是由杨贵妃出面“衔土请命于上,事遂寝”。所以太子李亨能不恨杨家人吗?现在兵荒马乱中,正是好机会,御林军的将士们也想找机会升官发财,李隆基那样老了,还能活几年,早点投靠到太子身边,也算有个“建策首义”之功,前程大大的。
  所以,在大将陈玄礼授意下,军兵们先砍了杨国忠、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等,然后围在李隆基住处鼓噪,要求杀死杨贵妃。李隆基说:“杨贵妃深居宫中,就算杨国忠谋反,她也没有什么罪过啊?”高力士说:“贵妃真的没有什么罪过,但是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如果杨贵妃还在你身边,他们怎么能安心,他们不安心,陛下您又怎么能安心呢?”危急时刻,李隆基还是先保自己重要,于是李隆基命高力士将杨贵妃缢死在佛堂边的梨树下。并召大将陈玄礼等进来验看。
  什么“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过是随便说说。虽然此时李隆基已是七十一岁的老头子,土也快埋到脖子啦,他也决不会陪杨贵妃到地下去做“连理枝”。对此,元代《琅寰记》中就借已成了鬼魂的杨贵妃之口指责说:“以天下之主,不能庇一弱女,何面颜复见妾乎!沉香亭下,月中之誓何在也!”大家不要太相信什么“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白居易这句诗倒是很煽情,但李隆基其实是个心肠很硬的人,他的原配王皇后在他当初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就一直相伴,他屡次冒险发动政变时还倾力相助,然而,一旦有了新欢武惠妃后,就毫不留情地将之打入冷宫,让她无助地死去,一点悲悯之心也没有。当然,李隆基此时也可能真的哭过,但他的泪绝对不是只为杨贵妃所洒,“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不仅仅是悲悼杨贵妃,更是哀痛他已经失去了的权力--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了权力的他,就真的只是个糟老头子罢了。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说得很是深刻犀利:
  
  卷539_181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说得端地好。为什么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却保不住自己口口声声要与之“世世为夫妇”的女人?正如《唐诗鉴赏词典》中对此首诗解读时说得那样:
  玄宗当年七夕和杨妃“密相誓心”的时候,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是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的。可是当“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怎么样呢?保护自己,牺牲杨贵妃成为他必然的选择,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中,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如果这世上真有纯真美好的爱情之花的话,她一定是存在于普普通通的清寒之家,一粥一饭,相濡以沬的夫妻之间,而华美堂皇、纸醉金迷的宫庭中,是不可能盛开爱情之花的。纵然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相册”里充斥着水陆八珍、满头珠翠,可谓富之极矣,贵之极矣,然而这种“爱情”是那样的脆弱和苍白,纵然有《长恨歌》的传唱,我依然觉得,他们之间所谓的“爱情”正应了这句话: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2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文章太长了,看着有点儿费劲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五、梅花一梦--江采蘋
  
                 
  卷5_62 【谢赐珍珠】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全唐诗》第五卷中有这样一首诗,题为江妃所作。相传唐玄宗曾一度一个被称为“梅妃”的女子,她叫江采萍。据说在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玄宗终日郁郁不乐。太监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烦忧,于是到江南寻访美女。在福建的莆田县发现了一个兰心蕙质的女孩,她就是江采萍。
  唐玄宗一见,极为喜欢,从此专宠她一人,将后宫中其他妃子都“视如尘土”。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知书通文,常以东晋时的著名才女谢道韫自比。在穿衣打扮上也是喜欢淡妆素服。她最喜欢品性高洁的梅花,所以她住的宫苑中种了不少梅花,每逢花开之时,常在梅花间苦吟徘徊良久,甚至直到半夜也不忍回室。活脱脱一个唐代林妹妹。唐玄宗因此戏称她为“梅妃”。据说她还写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绚窗》八篇文赋。
  然而,当杨玉环进宫以后,正所谓“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梅妃顿时被冷落。在杨贵妃的挑唆下,梅妃江采萍被赶到冷清寥落的上阳东宫里居住。有一次,她听着外面有驿马驰来,便问可是送梅花来的?梅妃得宠时,各地争相进献梅花。但如今哪里还有人给她送梅花,都是快马加鞭给杨贵妃送荔枝的。梅妃不禁泪湿罗巾。她想起汉朝陈阿娇千金买赋的故事,拿出千金来给高力士,想请高力士找人写赋献于皇上。高力士油滑得很,借口无人写赋,加以推诿。于是江采萍自己写了一篇《楼东赋》给唐玄宗看,文赋如下:
  
  “玉鉴尘生,凤奁香珍。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标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亡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陇。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可这男人的心一但变了,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玄宗看了这篇赋后,还是略微有些触动。但他只是派人封了珍珠一斛,悄悄赏给梅妃。梅妃见了,大为失望,于是写了本篇这首诗,和珍珠一起送还给玄宗。梅妃诗中说,在寂寞的冷宫里,她满怀愁绪,无心打扮(唐代流行桂叶状的眉)。是啊,自古来就是“女为悦已者容”,她打扮给谁看呢?她要的不是珍珠宝贝,就是再多的珍宝也无法安慰她寂寞伤感的心。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中,玄宗顾不上带失宠的梅妃。于是梅妃落入贼兵手中,有人说她被安禄山的乱兵杀死,有人说她投井自尽了。也有的故事说,多年后,官军收复两京,从一棵梅树下找到了梅妃的尸体。此时垂垂老矣的唐玄宗,看着梅妃的像,往事一幕幕又在他眼前浮过,对着梅妃的画像,他满怀伤痛地写下这样一首诗:
    
  卷3_61 【题梅妃画真】李隆基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拥有时不珍惜,失去时才怀念。梅妃被他抛弃后死去,辉煌一时的大唐盛世也在他的手中结束,暮年的李隆基,在悔恨和思念中度过,他思念当时被他贬斥的贤相张九龄,思念灵秀过人的梅妃江采萍,思念妩媚如牡丹的杨玉环,更思念那曾经光芒四射的开元盛世。然而,这一切都仿佛是昨天的一场梦。显得那样的不真实,他再也回不去了。
  
  
  附:关于梅妃实无其人的争论
  
  上面关于梅妃的故事,讲起来非常动人。但对于是否真有梅妃这个人物,多数人却都持怀疑的态度。梅妃的故事最早见于据传为唐末曹邺所作的《梅妃传》。然而,有人考证说这也是伪托,其实大概是南宋时人的手笔。鲁迅先生、郑振铎、刘大杰先生,都否认梅妃的存在。他们认为,一切有关梅妃的记载,都出自《梅妃传》。而不见于唐代当时的文献中。于是断定梅妃实无其人,鲁迅认为“盖见当时图画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更有人指出《梅妃传》含有宋代文化特征的多种印记,如爱梅、咏梅的风尚,斗茶的风习,以及将体态丰盈的杨妃蔑称为“肥婢”等,这都是宋代的审美风格。也有几分道理,梅妃那种孤傲清高的形象更像宋代以后的女子。
  对于此事,江湖夜雨的看法是,宫中确实应该有过一个甚至一些被杨贵妃嫉妒而受冷落的女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诗中就描写过这样一个宫女:“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杨玉环得意了,那二千九百九十九个“佳丽”哪个不气愤难平,所以她们的泪水和感伤,和故事中的梅妃是相通的。但是,这个“梅妃”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糅合了很多人创造出来的一个文学形象,如果真的有像传奇中描写的“梅妃”的话,做为被“红颜祸水”杨玉环打击欺压的弱者,当时的唐人笔记和诗词中肯定会大书特书的,正像班婕妤失宠、赵飞燕姐妹得势一样。多好的题材啊,虢国夫人那种丑事都敢写,这事更该理直气壮地写啊。所以梅妃应该实无其人。
  然而,关于梅妃的故事,我们还是不妨来看一下的。正如这样一句话:“历史都是假的,除了名字;小说都是真的,除了名字 (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语)。”梅妃也好,江采蘋也好,这些名字或许都是虚构的,然而“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泪水却是真实地在流淌,而且并不仅仅是“梅妃”一人,也不仅仅是有唐一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卷三
  秦楼鲁馆沐恩光----公主卷
  
  
  一、权倾天下----太平公主
  
  说起来,当公主要比后妃们幸福得多,她们不像后妃们那样只有表面上的荣光,背地里却常常要忍受那难耐的空床冷窗,或是诡异莫测地机关算计。而公主们,往往会得到加倍的宠爱,尽情地享受。有道是,做公主好,做唐朝的公主更好。唐代公主,骄宠无极,吃喝玩乐奢侈排场且不说,玩起男人来也是令后人咋舌地生猛。尤其是初唐时期的几个公主,大多都有成群结队的情夫男宠。
  然而,在政治方面参与的比较多,真正对大唐的朝政产生影响的却只有太平公主一人而已。关于真实的太平公主,应该和电视剧《大明宫词》中那个可爱善良,宽容伟大又堪称情痴情种的“太平公主”判若两人。其实,太平公主是一个很贪婪的人,无论是情欲方面,还是权欲方面。
  《全唐诗》中太平公主自己留下的诗就那么一句,存于卷二那首《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一诗中,在这次联句诗中,太平公主说了句:“无心为子辄求郎”,用了一个《后汉书》上的典故:“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不许,而赐钱千万。”意思是说汉朝时馆陶公主为自己的儿子向皇帝求官(这里郎是官的意思),皇帝说赏钱行,给官不行,因为当官关系到一方百姓的安乐。太平公主引用此典故是说,我是公主,但不会像汉朝馆陶公主一样乱干预朝政,为自己儿子求官什么的。但中宗当政时,太平公主的权势相当大,她把持朝政,乱封官的事情很多。这话只是个场面话而已。
  太平公主虽然自己就写了这一句,但在全唐诗中,她的影子还是经常出现的:
  
  
   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遥想当年,公主初嫁了
  
            
  卷2_1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瑳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唐高宗李治
  
  这是太平公主的父亲唐高宗李治亲自为太平公主写的诗。唐高宗李治虽说在人们印象中比较窝囊,但倒是个慈爱的好父亲。此时是开耀元年(681)年七月,太平公主已经二十岁了。放在今天来说,二十岁的女子才刚够法定结婚年龄,但在古代就算比较晚的了。原因嘛,是因吐蕃求婚之事耽误了一阵子,事情是这样的:
  在太平公主十六岁时,吐蕃来要求和亲,请求将太平公主下嫁到吐蕃去。然而,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爱女,哪里舍得让她远去异国他乡?大概是因武则天掐死过自己头一个女儿的原因,对太平公主那是倍加宠爱。于是宣称太平公主出家修道,拒绝了吐蕃的提议。其实在早期大唐国力强盛时,从来没有将直系亲女嫁到国外进行“和亲”过。太平公主作为高宗和武则天的眼珠子,吐蕃人想娶她,无非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罢了。
  然而,吐蕃人这么一打岔,太平公主的婚事就耽误下来了,或许武则天也想让她在自己身边多呆几年,所以一时就没有考虑到她的婚事。然而,太平公主等不及了,于是她在一次宴会上,身上穿着紫袍,腰间束着玉带,头戴黑色头巾,在高宗及武后面前跳舞。这身衣服当时是武官的打扮,逗得高宗和武后欢笑之余,向她问道:“你一个女孩儿又不能做武官,怎么想起扮成这样子?”太平公主趁机说:“那就赐给驸马吧”。于是“帝识其意”――高宗和武后知道女儿的意思,这才开始张罗她的婚事。
  太平公主下嫁的是薛绍,薛绍是名门贵族,其父薛矔也是驸马,母亲也是公主(城阳公主)。现在看算是近亲结婚,但古时常常是“亲上加亲”,这是惯例。贾宝玉无论娶林妹妹还是宝姐姐也都是近亲结婚。当时薛绍,并未婚娶。并不像《大明宫词》上说得那样有前妻慧娘这么一个人,倒是后来太平公主嫁的武攸暨,前面有个妻子,被武则天毒死。对于这门亲事,十有八九是高宗的主意,武则天却不高兴,她很有可能是想从武家人里选一个,所以她鸡蛋里挑骨头,说什么薛家虽然是贵族,但薛绍的两个哥哥娶的媳妇身份寒微,配不上太平公主的身份。但当时高宗主意已定,又有不少大臣为之辩护解劝,武则天也没有再坚持。但这也为后来发生的一切埋下了祸根。
  此时武则天又给继位为太子的李显重新娶了一个妃子,这个太子妃就是后来的韦后。李显原来有过一个太子妃,姓赵。赵妃的母亲,是太宗的女儿常乐长公主,武则天对常乐长公主母女很讨厌,居然找个机会把赵妃关了起来活活饿死了。此时太子公主,双喜临门,尤其太平公主的婚事更是办得隆重无比,到处张灯结彩,鼓乐喧天。唐朝时的婚礼,是在夜间迎亲,当时一路点的灯笼火把将道旁的树木都烤焦了,公主的车驾异常宠大,好多地方门口太窄,过不去。没说的,派人当场拆墙多处,以方便公主车驾经过。
  父亲唐高宗李治亲自写下了这一篇《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出降即公主出嫁)。群臣们见皇帝都赋诗道贺,哪里敢落后,于是纷纷和诗称颂。于是《全唐诗》里有了许多篇《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这样的诗,分别为任希古、刘讳之、郭正一、胡元范等所作。这些诗当然都是大拍马屁之作,其中胡元范说的最为卑下,居然说“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把自己和牲畜动物们归于一类。这些诗在此就不列举了。李治这首诗,典故倒用了不少,但一味地堆砌词藻,,大有“迎风洒狗血”(比喻过于矫饰做作)之感。这类诗堪称“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然而,这首诗华丽中的苍白却正恰恰如太平公主的这次婚姻,驸马薛绍,只和太平公主生活了七年,就被一直看不惯他的武则天杖打一百,饿毙于狱中。这期间,太平公主和薛绍应该也是有感情的,他们共生育了四个孩子。但是,在她那一贯严厉的母亲面前,她也不敢坚持为自己的丈夫求情。其实历史中,哪有那么多的情痴情种,哪有那么多的浪漫爱情?在相当多的时候,人们最爱的还是自己。
  不久,太平公主又嫁给了武则天的远房侄儿武攸暨,和《大明宫词》上付彪扮的那种猥琐不堪的形象大不相同,真实的武攸暨应该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因为武家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所以电视上的武家人一个个獐头鼠目,小丑模样。其实武家人大多数还是长得挺帅的,不然就难以理解,为什么韦后要和武三思私通,安乐公主为什么要将武崇训和武延秀通吃?不过说起来武攸暨的性格倒是挺老实的,政治上的事从来不参预,甚至太平公主大玩男宠,他也不吱声,非常本份地默默地当“贤内助”驸马。
  红绡帐中,遍尝洛阳城中如花少年之际,太平公主还会想起薛绍吗?这我们无从得知,然而,史书中却记载了这样一个事情,那就是太平公主和薛绍所生的儿子薛崇简,经常被太平公主鞭打。由此可见,在太平公主心中,她的第一任丈夫薛绍根本就没有占据重要的位置,或许,受武则天的熏陶,她同样觉得,身边男人嘛,不过是一种玩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仙人楼上凤凰飞----踌躇满志,凤仪仙姿的太平公主
  
  卷115_7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李邕
  
  传闻银汉支机石,复见金舆出紫微。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
  流风入座飘歌扇,瀑水侵阶溅舞衣。今日还同犯牛斗,乘槎共逐海潮归。
  
  太平公主在武则天一朝,虽然深受武则天的宠爱,但是在朝政上她的影响力还是颇为有限。有人不理解宫庭中的事情,他们觉得武则天既然不喜欢她的儿子们,为什么不传位给太平公主?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这样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其实武则天不是不喜欢她的儿子,而是只要有人想夺她手中的权力,她就不答应。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影响她执掌大权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除去。太平公主为什么讨她喜欢,正是因为她不会抢自己手中的皇权。所以才有“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太后以为类已,宠爱特厚,常与密议天下事”的情况出现。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平公主在政治上也越来越成熟。
  神龙元年,中宗被大臣们拥立复辟时,太平公主也参与其事。或许她也看到自己的母亲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所以她支持发动政变,诛杀母亲身边的男宠二张。她亲自向母亲武则天陈说利害,武则天才正式下诏传位,因此堪称功不可没。中宗当了皇帝后,封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这就是《新唐书》中所说的“预诛二张功,增号镇国,与相王均封五千”,太平公主本来食邑就有五千多,现在又添了五千,加起来就有一万户了。这还是小CASE,太平公主当时的权势更是气焰熏天,中宗是个老好人,韦后虽然嚣张,但对于朝政大事所知甚浅,安乐公主虽然骄横,但她一个小丫头知道什么,就知道浮华排场和奢侈享受。所以实际的大权,一多半还是在太平公主手中。
  所以,这时到太平公主府上逢迎巴结的可是不少,唐中宗虽然比较昏庸,但还是比较注重亲情的。不时到自己的妹妹家去串个门。当时的太平公主山庄之中,羽节高临,霓旌摇曳,歌管声吹,美酒华宴,好不热闹。同时也在《全唐诗》中留下了《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等几十篇同题诗作。这些诗的作者都是当年一等一的名流学士,他们是:有“一时沈宋”之称的沈佺期、宋之问,燕许大手笔之一的苏颋,“文章四友”之一的李峤等。但作为应制诗,依然全部有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的通病。我们尝一脔知一鼎之味,看一下李邕这首诗。李邕是谁?也是一时的名士,他死后,李白为之感叹:“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所以这里选看一下李邕这首诗。
  做应制诗,也是一门学问,对于应制诗来说,不怕铺陈空乏,什么天河仙宫、华日祥云一通胡诌,看来不是很着边,但也不会出大错,再者要多用典故,显得华丽高雅。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多说吉利话,讨个口采,用典故可以,一定不要用上不祥的典故。像《红楼梦》中元春娘娘让大观园众女儿们做诗时,林黛玉那首就有点问题,像“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这一联,虽然小巧精致,但“金谷”这个典故是说石崇的金谷园的,但石崇后来被杀了,所以说这个典故用得就不太吉利,不好。而反观人家薛宝钗的诗,就老辣得很,中规中矩,一点毛病也没有。怪不得后来娘娘似乎比较喜欢宝钗。
  好了,有点扯远了,回过头来看李邕这首诗,也不出这个模子。由诗中可见,这个太平公主的南庄是依山傍水而建,高楼飞桥,蔚为壮观。当时群臣泛舟水上游玩,于是就搬来一堆典故:第一句“支机石”是说相传汉朝张骞寻河源时得到一块石头,拿给东方朔看。东方朔说:“此是天上织女支机石。”此处用来比喻到了人间仙境,最后这句“今日还同犯牛斗,乘槎共逐海潮归”,也是这样的意思。这又用了张华《博物志》上所说的,相传天上的银河和海相通,因此有人乘木筏(槎)到了天上,见到了牛郎和织女。中间几句除了写景外,也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复见金舆出紫微”只不过是说皇帝出宫了,“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也是虚写,烘托一下当时的胜景罢了。然而,这正合应制诗的特点,你如果乱发个实质性的议论感想,说不定那一点就惹着了皇帝或公主,那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可以从此诗看出来太平公主当年的豪奢。所谓“碧树青岑云外耸,朱楼画阁水中开”(李峤同题诗中句),酒肴的名贵,不在于大鱼大肉,宅第的豪阔,也未必全是甲第朱门,太平公主的山庄,当时在灞水之畔,辉煌壮丽之极,皇室台榭都无法相比。
  此时是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一年后,中宗暴死,太平公主联合李隆基发动兵变杀死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当时按道理来说做皇帝的应该是中宗的幼子温王李重茂。但太平公主却率先开口,让他让位于自己的哥哥李旦。李旦和中宗一样是个老好人,于是大权全部由太平公主和他的儿子李隆基把握,李旦对政事不感兴趣,据说宰相来请他盖玺颁诏时,李旦只问宰相:“跟太平商量过没有?”如果商量过了,就再问一句:“跟三郎(李隆基)商量过没有?”如果也商量过了,李旦也不细看是何内容,便盖玺通过。
  太平公主的权势越来越大,她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资治通鉴》中称当时:“太平公主……擅权用事,当时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大半附之。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晙及僧慧范等谋废立”,从上面这一大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公主的权势非同一般地大,她的党羽有窦怀贞等宰相,还有禁军头领如左右羽林军将军、金吾将军等等。太平公主是不能容忍眼睁睁地看着李隆基把所有的权力都顺顺当当地拿过去,于是她秘谋再次兵变,除掉李隆基。
  然而,这次她是一个失败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南山依旧属他人--太平公主可悲的下场
  
  太平公主先是假借天上有慧星闪过,是皇子将取代皇帝的意思,以离间当时身为皇帝的李旦和儿子李隆基间的关系。然而,她的算盘打错了,她一直在武则天身边,以为人人都像武则天一样酷爱权力。没有想过,李旦本来就不耐烦当这个皇帝,于是就坡下驴,口称:“传德避灾”,将皇位正式传给了李隆基。太平公主弄巧成拙,先输了一城。
  正式坐上帝位的李隆基在众人的劝说下,不可避免地发动政变,将前面所提的太平公主一党擒的擒,杀的杀,一个不剩。太平公主凄凄惶惶地逃到她曾经寻欢作乐、大排酒宴的南山山庄里。但是躲也不是办法,终究难免一死,李隆基还算仁义,给了她一个体面的死法,将赐死在家中,所谓赐死,就是逼你自杀,但自己可以选择死法,一般来说无非就是自缢或服毒。此时的太平公主大约只有五十多岁。太平公主的老公武攸暨虽然当了一辈子绿帽乌龟,但命运倒还不错,他于一年前就病死了。但就算死了,也因此事而遭到墓被平毁的“待遇”。太平公主的儿子也都被杀,只有薛崇简一人因和李隆基一直关系密切,而遭到赦免,并恢复官职,不过改为姓李。太平公主的财产也悉数被查抄,珍宝财货堆积如山,牛马田地更是多得难以计数,还有放贷在外的利息钱等等,花了三年多还没有完全清点出来。前面诗中,太平公主那瑰丽优雅的山庄,也被玄宗下旨分给了自己的几个兄弟--宁、申、岐、薛四王。
  一百多年后,韩愈来到此处,颇有感慨地写下了这首诗:
  
  卷344_4 【游太平公主山庄】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人心苦不知足,如果当年的太平公主,没有那么多的贪欲,她可能也会真得太太平平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然而,权力是让人如此着魔,正所谓“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所以,太平公主难得太平。
  
heshengyu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4-11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27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二、死于安乐--安乐公主
  
  
     
  丧尽了天良,满足了欲望--穷奢极侈的安乐公主
  
  
  卷69_9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阎朝隐
  
  凤凰鸣舞乐昌年,蜡炬开花夜管弦。半醉徐击珊瑚树,已闻钟漏晓声传。
    
  
  这首诗写于景龙三年十一月一日,安乐公主又修了一座辉煌壮丽的新宅第,父皇中宗率修文馆众学士等大臣前去“温锅”。此夜,华灯盛宴,舞乐歌吹,热闹非凡。众人赋诗道贺,于是在《全唐诗》中又留下一组《夜宴安乐公主新宅》的诗作。此处随便提一下,这个修文馆说来还是上官婉儿成立的,有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象征着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及十二个月。当时是李峤、宗楚客、赵彦昭、韦嗣立为大学士;李适、刘宪、崔湜、郑愔、卢藏用、李乂、岑羲、刘子玄为学士;薛稷、马怀素、宋之问、武平一、杜审言、沈佺期、阎朝隐等为直学士。所以大家翻看《全唐诗》时会发现,这伙人常有“奉和XXX”、“夜宴XXX”之类的同题应制诗。
  阎朝隐这首诗表面上也是歌功颂德,渲染太平热闹的词儿,但似乎背后也隐隐有所讥讽。属于于元代范德机在《诗学禁脔》中所说的那个“颂中有讽格”。大家看 “半醉徐击珊瑚树”这句,就暗中将安乐公主的骄奢之态刻画地非常生动。这个典故源于《晋书•石崇传》,是说当年晋武帝曾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大臣王恺,说来这珊瑚树在我们今天并不是太值钱,但古人因为活动范围有限,所以对热带海域中出产的珊瑚就觉得非常珍奇。王恺于是到处炫耀,而以豪富著称的石崇看了后,拿起一个铁如意把珊瑚树打得粉碎,王恺大怒,说你这是什么意思?石崇说:“不足多恨,今还卿。”于是将自家的珊瑚树拿出来,高三四尺的有六七株之多,都远大于王恺的珊瑚树,王恺大丢面子,石崇却得意洋洋。然而,正是因为石崇过于骄奢,引起很多人的嫉妒,不久他就被杀死,财产也尽归他人。
  阎朝隐此处,或有意或无意间用了这个典故,却十分恰当地预示了安乐公主的命运。
    
  说起这安乐公主,其豪奢之处实在不下于石崇。安乐公主是唐中宗和韦后生的女儿。而且,她出生的时候,正是唐中宗李显和韦后的艰难岁月。当时武则天将他们贬到房州,能不能活下去还难说,因为李显的哥哥李贤就被逼自杀。据说安乐公主出生时,连包她的襁褓都没有,是用李显从自己身上撕下来的袍子裹住她的。因此,她的小名就叫李裹儿。然而,有失也有得,那就是中宗和韦后对她的亲情特浓,我们说过,帝王家父母子女间的感情往往平淡,因为儿女不用自己亲手带,生下来自有奶妈宫女抱走抚养,而安乐公主却正是中宗和韦后一手带大的。所以,当父亲当了皇帝后,倍受娇宠的安乐公主,那确实就差点连天上的月亮也要摘下来。
  《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资治通鉴》中记载得更详细些:“安乐有织成裙,直钱一亿,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各为一色”。这条裙子随视角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更绣有小米粒一样大的花卉鸟兽,可谓巧夺天工,但花费达亿万钱,极为奢侈。
  安乐公主本来嫁的是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武崇训按说也长得不错,因为安乐公主的母亲韦后就和武三思偷情,有些小说和电视剧编成是韦后以美色取媚于武三思,大错特错,还是习惯性思维所致,其实当时武三思只有去巴结韦后的份。韦后之所以能和他通奸,主要取决于武三思的个人魅力。然而,安乐公主却不满足,她想要加倍的宠爱,于是又泡上了武崇训和堂弟武延秀(武承嗣之子)。后来安乐公主的异母哥哥太子李重俊起兵杀了武三思、武崇训等,安乐公主也不悲伤,反正还有武延秀这个“替补”情夫,没有过半年,安乐公主就和武延秀正式成婚。笔记小说上有段文字这样写:“安乐公主拥驸马武延秀至…公主褫驸马裈手其阴夸曰:‘此何如崔湜耶?’昭容曰:‘直似六郎,何止崔湜,此皆天后选婿之功,不可忘也。’”意思是说安乐公主居然当着上官婉儿的面,撩起武延秀的袍子,拿出他男人的东西问婉儿:“这个比崔湜(婉儿情夫)的怎么样?”婉儿当然要“谦让”一下,说:“比得上六郎(张昌宗),比崔湜强多了,这都是天后(武则天)给你选了个好夫婿。”由此可见安乐公主的荒淫骄横。
  这些倒还罢了,只算是“个人生活问题”,安乐公主还贪收贿赂,乱封官职。她拿了封官的诏书,用手把中宗的眼睛蒙住,让中宗签字盖玺。中宗也不以为忤,全都依她。安乐公主见姑姑太平公主修了个佛寺,很是阔气,于是自己也修了个安乐佛寺,更加宏大壮观,一切开支全记在宫中的帐上。姐姐长宁公主的宅子不错,她也不高兴,于是夺了临川长公主宅子做为自己的府第,还嫌不足,于是就强行拆迁宅子旁的民屋,扩大自己的府宅,弄得民怨沸腾。更离谱的是,安乐公主又盯上长安城里的昆明池,要中宗将昆明池给她。但这次唐中宗倒明白了一会,没有答应她的非份要求。安乐公主大怒之下,又强拆无数民宅,硬是在长安城里又开凿了一个“定昆池”,意思是定要超过昆明池。然后为了填充自己偌大的庭院池宅,安乐公主又纵使家奴外出,到处强抢百姓的儿女,做为自己的奴仆侍婢。
  这其中,有个叫赵履温小人最为可耻,他不惜倾国家资财为安乐公主大修宅第--“筑台穿池无休已”,在野蛮拆迁老百姓房子时也最卖力。此人也算是堂堂朝廷命官,但为表现自己巴结公主的诚心,居然掖起自己的紫衫袍,亲自把公主坐车的缰绳套在自己脖子上给公主拉车。然而,后来李隆基兵变时,安乐公主被杀,赵履温飞奔到安福楼下对李隆基的老爹李旦“舞蹈称万岁”;李旦虽然懦弱,也恨透了这个声名狼籍的家伙,于是“声未绝,相王令万骑斩之”--这小子喊“万岁”的音还没有落,李旦就让军兵将他砍了。颇受其苦的老百姓们冲上前,将这厮的肉割走,不一会,就剩下了骨头架子。
    安乐公主的新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盖成的。她的豪华新宅的背后,不知有多少人的血泪在淌,然而,沉醉在物欲的海洋中的安乐公主,是不会顾念到这些的。而且,她也不会料到,她这座豪华的新宅子,她只能再住上半年的时光。
  景龙四年六月(710年),中宗暴死。据传为安乐公主和韦后母女俩下毒所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暗中已经布置好了兵变的计划,对于这一切,头脑简单的安乐公主丝毫没有察觉。当军兵冲进她的宫室时,她还在对着镜子臭美哪,结果被一刀杀死。她的人头后来被挂在天津桥上示众。接着新皇帝颁诏,去掉她的公主封号,改称为悖逆庶人。此时,她只有二十六岁。相比之下,她的同胞姐姐长宁公主没有她那么骄横,那么霸道,却得以平安终老。正所谓:“财大祸也大”,受用太过,是祸非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2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欣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卷四
  公主琵琶幽怨多--和亲公主卷
  
  
  这里之所以将远去异国他乡和亲的公主们单列一卷,是因为,虽然同为公主(当然其中有些并非嫡亲的公主),但她们的一生却和前面什么太平公主、玉真公主等大不相同。留在国内的公主,大都平安一生,富贵终老,驸马爷低声下气地服侍着,那个幸福劲就甭提了,所以直到今天,男生在女生耳边一说:“你是我的公主”,女生就心神俱醉。但和亲公主们的境遇却大大地不同:她们辞亲离乡,去国千里,沓无归期,玉貌花颜,渐渐老去,在漫天风沙中凋零。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曲歌,名为《分骨肉》,那些和亲公主们的心绪应该亦是如此: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但是,和亲公主们在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全唐诗》中的诗句也经常为她们或感慨,或惋惜,或代为不平,她们的故事也将永远流传。
  
  
  一、金城公主
  
  在我们今天,和亲公主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应该是文成公主。这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成公主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原故。之所以做为唐朝和吐蕃和亲的例子被历史书选上,我觉得大概是这么两个原因:一是文成公主是第一个走进雪域高原的汉家公主;二是主持这次和亲的是唐太宗,他是大唐实际上的开国之主,而和文成公主成婚的松赞干布,也是吐蕃王国的创建者。这两人可都是历史上少有的重量级人物。
  然而,在唐朝当时,文成公主和亲时的排场远没有金城公主的大,因为,文成公主只是无名宗室女--和李唐家族虽有亲缘关系,也是疏远得很,要不绝不会不提及。而金城公主和皇室的关系就比较近了,她是当时的皇帝中宗李显的侄孙女,她的祖父就是当年被武则天逼死的太子李贤。她虽然不是嫡亲的公主,但也算是非常近的皇亲了。
  所以,唐中宗李显当时极为重视,景龙四年(710年)正月,吐蕃人来迎亲了,中宗当时还很是不舍,亲自送金城公主到距长安城百里外的始平县,中宗李显虽然昏庸懦弱,是有名的绿帽乌龟皇帝,但此人也有优点,就是比较善良,容易动感情,“帝悲啼嘘欷”--中宗当场泪下沾襟,为了给金城公主祈福,特赦始平县的死囚不死,并免老百姓一年徭役,更将始平县改名为金城县。当时中宗那批修文馆的学士也纷纷做诗送别,这就是题名为《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的这样一组诗,我们且看一下当时尚为青年才俊的张说所写:
  
    卷87_3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张说
  
    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
    春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空弹马上曲,讵减凤楼思。
  
  此诗做为应制诗,基本上也是平铺直叙,“青海和亲日”--因公主入吐蕃要从青海边过,故有此称,“潢星出降时”--潢星,指皇族。公主下嫁称“出降”,说了这十个字,无非就是“公主和亲了”这一个意思而已,可谓空话连篇。但前面说过,空话连篇是做应制诗的诀窍之一。“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是说吐蕃王得了唐庭子婿般的宠爱,汉家人从此成了吐蕃的舅舅家了,这倒并非虚言,据说后来藏族老人常以“舅舅”的称谓尊称来自长安附近的汉族男子。接下来,张说描写了在旷野中设宴送别金城公主的情景:“春野开离宴,云天起别词”,最后借用昭君出塞的典故,说“空弹马上曲,讵减凤楼思”--公主寂寞时只有弹一下思乡的琵琶,但这又怎么能减去她对故乡的思念呢?
  其他的文人也纷纷替公主感伤,像阎朝隐就说:“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唐远悊道:“那堪桃李色,移向虏庭春”,徐坚曰:“箫声去日远,万里望河源”……然而,感叹归感叹,金城公主还是要走的,她不得不离开熟悉的故乡和亲人,走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唐中宗大概心肠确实比较软,他诚心诚意地想对金城公主好一点,于是当一个月后,金城公主已经走到了吐蕃时,他又宣布将唐朝的河源九曲之地赠予吐蕃,追加为金城公主的陪嫁。说是“为公主汤沐”。当然这只是托辞而已,公主怎么可能到黄河里去洗澡,再说洗个澡,又哪里用得上劳动黄河之水?这和送人几万元,却说让“喝茶”用的意思差不多。但中宗这一穷大方不要紧,留下了无穷后患,所谓河源九曲之地,是在黄河上游,现在的湟水谷地和洮河一带。此地物产丰富,又多出产马匹,吐蕃盘踞在这里后,严重威胁到唐王朝的安全。后来在此地征战不断,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唐中宗当初的“好心”,反而成了惹事的苗子,比石敬塘割让幽云十六州之举还糟糕。
  金城公主嫁入吐蕃后的情况,不是太清楚。不过有这样两个传说,一个传说是:金城公主本来要嫁的是吐蕃国年轻英俊的王子,哪料想王子迎亲途中,奔驰过快,不慎坠马摔入深谷,从而命丧黄泉(一说为他人暗中加害)。公主走到半路,听到这个消息,惊得手中宝镜滑落,摔成两半,变成两座山,这就是现在青海境内的日月山。王子虽然没有了,但和亲之事早已定下,不可中断,没办法只得嫁给了王子的老爹赤德祖赞,作一偏妃。
  另一传说是:金城公主生了一个王子,叫赤松德赞,但是一直没有孩子的大妃子纳朗妒火中烧,仗着金城公主人生地不熟的,于是她派人将公主刚生出来婴儿抢走,然后宣称孩子是她的。直到一年多后,经多番周折,儿子才又回到金城公主身边。
  以上两个故事,和真实的历史资料有很多不吻合之处,不过从这些故事里,我们似乎也能感觉到,金城公主过得并不是很如意。这也难怪,金城公主虽然嫁过去了,但是唐朝和吐蕃还是经常在开战,她如何能过得安稳呢?她的心情谁又能体会?
  一百年后,晚唐诗人雍陶写下这样一首诗:“汉家公主昔和蕃,石上今馀手迹存。风雨几年侵不灭,分明纤指印苔痕”。虽然他写的是另一位和亲的公主--崇徽公主(嫁回纥),相传她远嫁时在山石留下了一个很深的手印。但是这首诗同样可以拿来形容其他的远嫁公主,在她们的心中,都有一道深深的伤痕,抹不掉,挥不去,一如留在石上千年不灭的印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三、太和公主
  
  “云边雁叫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北方的大漠,苏武曾经呆了整整十九年。当他终于又回长安城时,长安的父老百姓都争相出来迎接他。此时的苏武,已是须发皆白,他那双手也因在大漠中生活多年变得很粗糙,但就是这双手,却依然牢牢地握着汉家使者的旌节,虽然那旌节上的毛全掉光了,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棍子。这一情景不仅使当时的君臣百姓尽皆泪下,也感动着后世的无数人,苏武牧羊的故事也代代相传,万古流芳。
  然而,九百年后,一个大唐公主却也是历尽磨难,于九死一生后得归故土。她甚至比苏武在异域渡过的时光更长--她在胡地呆了整整二十三年,她就是太和公主。想当年她远走时,正是豆蔻年华,而如今她归来时,却是满面沧桑,无复当年的少女形象。当太和公主归来时,唐武宗和百官以极为隆重的礼仪迎接她,很多人也即席赋诗,感慨万千,其中以李频所写的这首最为出色:
  
  卷587_10 【太和公主还宫】李频
  
  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
  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要充分理解这首诗,还要从太和公主的故事说起:   
  我们原来讲过,盛唐时期派到异国和亲的公主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但从唐肃宗开始,就将亲生女儿宁国公主下嫁给回纥人。因为当时唐朝国力已衰,安史之乱将唐王朝折腾得极为虚弱,不得不倚仗回纥的兵马来讨伐安禄山等。但宁国公主下嫁不久,回纥老可汗就病死,回纥人甚至想拿她殉葬,公主力争不从,回纥人当时毕竟还对唐朝有些忌惮,也没有敢强迫,不过宁国公主也不得不在丧礼上按回纥礼俗剺面(用刀在脸上划出血痕)大哭后,才得以回国。
  唐朝请回纥兵来平叛,害大于利,回纥兵仗着自己助战有功,肆意抢掠百姓,不亚于贼寇。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回纥人有好多“使臣”在京城里赖着不走,花费全由唐朝政府开支。简直拿自己当大爷,唐朝当孙子,正所谓“吃孙喝孙不谢孙”, 这些人吃饱喝足还不老实,到处为非做歹,官府也难以禁止。回纥又借马匹贸易和唐朝签订不平等协议,因此唐朝相当于每年白送回纥数万匹绢。 
  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回鹘(即回纥,他们自己改了名)保义可汗请婚,唐穆宗不敢不应,许以自己的亲妹妹即宪宗之女永安公主。永安公主运气比较好,正要远行去嫁这个老可汗,这厮先咽气了,永安公主感动得谢天谢地谢神佛,后怕之余,立马要求出家,做了女道士。从此和亲一事,再也和她没有什么有关系了。然而,唐穆宗同时许下的还有一个公主,那就是他的另一个妹妹,即本篇所说的太和公主,她嫁的是保义可汗的儿子--崇德可汗。
  太和公主出行时,当时很有名的诗人像杨巨源、王建等纷纷赋诗送别。其中王建这首最佳,但诗中也全是凄凉之音:
  
  卷301_38 【太和公主和蕃】王建
  
  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太和公主万里迢迢地来到相当于我们现在新疆一带的回鹘国,回鹘王同时派出两万人的大军,一队出自安西,一队出于北庭,防拒吐蕃,保护公主,声势倒也不小。但是此时的回鹘可汗极为傲慢,对公主和唐朝使臣等“坐而视”,再也不像以前的蕃王一般起立听诏。当唐朝使臣要回去复命时,太和公主悲痛万分,哭得像泪人一样。但是,没有办法,唐朝使臣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那稚弱的娇躯留在风沙漫天的大漠之中。
  太和公主所嫁的崇德可汗,没有过三年就死了。此时的回鹘一片混乱,动荡不安。因闹雪灾,冻死牛羊马匹无数,又被吐蕃和黠戛斯(今吉尔吉斯境内的部族)击败,内忧外患之下,回鹘四分五裂,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回鹘的可汗也是走马灯一般换来换去,太和公主就这样担惊受怕地过了接近20多年。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黠戛斯攻入回鹘,俘虏了回鹘的许多贵族,其中就有太和公主。好在这黠戛斯王长着一付黑眼珠,自认是汉朝李陵的后代,见太和公主是李唐的公主,竟认做是自家人,不但没有凌辱杀害,反而让手下人护送公主回归大唐。然而,正当太和公主这一行人归心似箭,急匆匆地向大唐国土的方向赶去时,后面却又追上来一队回鹘的铁骑。原来在回鹘的残余势力中,一个叫乌介的人当了可汗,他派轻骑兵追上了太和公主一行人,他们杀了黠戛斯所派的人,把公主扣为人质,然后向大唐要粮要城。
  唐武宗虽然脾气暴躁,有时行事也粗枝大叶,甚至糊涂任性,但其人却不乏英武之气。他和宰相李德裕商议后,一方面给回鹘一些粮食,以稳住回鹘,另一方面却伺机出兵,夺回公主。会昌三年正月,机会终于来了,麟州剌史石雄会合了沙陀人朱邪赤心,这可是皇帝爷爷(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爷爷),也是历史上的牛人,还有一些党项人,前去迎击回鹘。在侦察敌情时,石雄发现敌营里有个帐篷非常独特,出入的人衣着也比较像汉人。于是派探子查问,结果证明,这正是太和公主的居处。石雄当下又派细作密报公主:“唐朝大军就要迎公主回国,请公主不要惊慌,切勿乱跑乱动!”石雄派人挖地道,突袭回鹘可汗乌介的营帐,一时回鹘人大败,连乌介可汗都带了刀伤,只率数百人仓皇逃走。三年后,已无爪无翼的他被部下杀死。回鹘余部被斩首者万人,降者二万多。回鹘就此灭亡。太和公主也平平安安地被迎回了大唐。
  太和公主得以平安归来,大唐一吐多年来受回鹘人欺负的恶气,自然朝野上下一片欢腾。唐武宗下令百官和所有皇亲都列队出迎,这还嫌不够气派,又“诏神策军四百具卤簿”,所谓“具卤簿”,就是皇家仪仗队,一般只在盛大的典礼上才举行。然而太和公主却自觉回鹘一直负恩,自己没有起到和亲所想达到的作用,自己脱去朝服,去掉簪珥,向皇帝请罪。唐武宗温言劝慰,并改封太和公主为安定大长公主,为她另起府第,安排她居住。然而,在迎太和公主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存在,太和公主的姐妹宣城公主等七人,看到皇帝以这样大的排场迎接太和公主,却起了嫉妒之心,她们商量好了,都赌气不来。要说,这姐妹几个,也真是没有良心,人家太和公主远嫁异域,九死一生才回到故土,朝廷给再大的荣誉也是应当的。你们安安稳稳地在家里享福,现在却嫉妒人家,一点姐妹之情也没有,真是可恶!反观人家太和公主,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却不居功自傲,还自谦没有完成好和亲的任务,唉,同样是公主,差距咋就那么大呢?当时唐武宗也很生气,一气之下,打算将这几位公主的封邑全部没收后转赐于太和公主,结果有人劝了半天,只是罚了这几个公主一些钱就罢了。
    
  知道了这些故事,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李频这首诗,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是啊,二十多年过去了,太和公主幼时曾经攀玩的花树都在宫庭中变粗变老了,正所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而宫中认识她的宫女也没有几个人了,回想这一切,当真是恍如隔世。重上宫中的凤楼,风景依稀,仍似旧年。然而物是人非,青春不在,怎不让她欷嘘流涕,百感交集?
  据说太和公主归来后,没有多久就去世了。然而,她一定是安安稳稳地离开的。因为,她毕竟在飘泊二十多年后又回到了故乡,又看到了长安的桃花。经历了这许多年的飘零离乱,终于能长眠在家乡的黄土中,对她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事,她已经很满足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卷五
  月过金阶冷露多----宫女卷
  
  说起宫女,她们的境况比起后妃来要惨很多。古代宫庭中也是等级森严,按唐朝制度,只有出身名门的贵族小姐才会成为嫔妃,而身份卑贱的宫女一般来说是无缘得以亲近皇帝,博得宠幸的。退一步说,即使有可能得到皇帝的“宠幸”,并生下皇子、皇女什么的,也未必就能“翻身做主人”,因为宫女们生下来的皇子算是“庶出”,往往很难能被立为太子。还有一种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没有生育过的皇后娘娘或者宠妃什么的直接将人家的儿子强收在自己名下,成了她们的儿子,而身为生母的宫女却连句话也不敢说。
  身为宫女,在后宫如此众多的粉黛中,只是万花丛中一朵,大多数宫女,只是毫无声息地渡过一天又一天单调而苍白的日子。她们的如花容颜,金子一般的青春岁月,都在这些无奈的日子里如流沙一般在指缝里泻落,留不住,挽不回,逃不掉。
  而且身为宫女,比起养尊处优的后妃来更加辛苦的多。我们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上,第一组镜头便是宫女们早早起床、叠被、梳妆,非常地整齐划一,堪称“半军事化”管理方式。在真实的宫庭中,虽未必和电影上演的完全一样,但宫中制度也是相当严格的,宫女们也要担任好多“工作”,除在皇帝后妃身边侍侯外,像皇帝的衣服、饮食、甚至书籍等都各有宫女负责。唐代宫中女官有“六尚”。“尚”即“司”,意义是管理。为皇帝管衣裳的宫女,其负责人称为“尚衣”,同样,管膳食的女官,称为“尚食”,管文书的女官,称为“尚书”。但这个名和朝廷上的尚书重了,为区别起见,故一般称“内尚书”。她们都是宫中的女官,也有品级,一般是正五品。
  但是,这宫里的正五品女官远不如外面的五品官舒服,人家那可是一方“父母官”,整日威风八面,俗话说“灭门的府尹,破家的知县”,谁敢不服?而宫女们做的这种女官,整日里战战兢兢,一不小心,灭的就是自家的门,破的就是自己的家。因为“皇帝面前无小事”,哪一点让皇帝不如意了,就可能惹来塌天大祸。据说明代那几个想勒死嘉靖皇帝的宫女,正是因为有人进献了一只五色神龟,据说是祥瑞之物,其实是拿颜料染的。嘉靖皇帝这昏君哪里知晓,当时大喜,命宫女好好养着。然而此“神龟”不久就死了,十有八九是因颜料有毒而亡,宫女见“神龟”死了,吓得精神崩溃,自知难逃一死,才干出想先下手勒死皇帝的事情。所以宫女在宫中,被责打、甚至处死都是常事。
  当然,宫女们的生活也并非如同身处奥斯威辛集中营。尤其是在唐朝,一般来说皇帝还是比较开通的是,也没有明代那种毫无人性的宫女殉葬制度。宫女们的生活也相对宽松自由。加之一些小宫女们天性活泼,本爱玩闹,还是会有一些开心的事情的。有诗曰:“宫人团雪作狮子,笑把冰簪当玉钗”。另外,唐朝宫庭中宫女们的“体育活动”也是很非常丰富多彩的,像“蹴鞠”(类似于现代足球)就是宫中常玩的游戏。王建《宫词》中曾写道:“宿妆残粉未明天,总在昭阳花树边。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所谓“白打”,是指两人对踢。唐朝时流行打马球,指骑在马上,以棍击球。这要求有精熟的骑术和充沛的体力。然而,唐朝宫女们也多擅此技,沈佺期《幸梨园亭观打球诗》云:“宛转萦香骑,飘飘拂画球。俯身迎未落,回辔逐傍流。只为看花鸟,时时误失筹。”就是描写宫女们打球的情景。唐朝宫女还经常有伴驾出猎的机会,老杜有诗曰:“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看来宫女们的箭术也很了得。
  对于宫女们的玩闹,唐朝皇帝一般并不禁止。有些皇帝还主动发起一些玩乐项目,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中宗李显。说来历史上有很多君主当皇帝不称职,别的方面倒挺有专长的。比如宋太祖见到后主李煜时曾评价他说:“乃一翰林学士耳”,确实李煜干个翰林学士倒比较合适。而唐中宗李显,此人当皇帝大大地不及格,但组织宫中的“文娱活动”倒比较热心,放今天干个“工会主席”倒有可能很称职。中宗李显组织的娱乐节目种类多多,他曾让宫女们在宫里摆摊卖东西,还让大臣当顾客来买,彼此还价吵嘴,越热闹越好。又让宫女和大臣们拔河,结果有两个老大臣年老体衰,跌到地上半晌爬不起来,于是中宗和韦后及众宫女大笑。中宗还放纵宫女们元宵节出去看灯,结果史书称宫女皆“淫奔不还”。中宗也不追究。看来中宗虽是绿帽皇帝,为人却真厚道。
    
  然而这样的机会,还有这样的欢笑,实在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宫女还是会终老宫中,她们在寂寞深宫中每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在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一天一天,一夜一夜,听宫中的夜漏,看天空的牵牛织女星,
  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这就是所有宫女的悲哀。
  
  唐诗中写宫女的诗不少,单是王建就写有《宫词》一百首。但是描写最细腻,也最能反应出大多数宫女一生写照的,应该是白居易的这首《上阳白发人》:
   
  卷426_7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白居易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馀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 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
   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这首诗,将宫女的愁闷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红颜暗老白发新”一句就概括出宫女们一生的缩影,白居易的一些叙事诗有个特色,就是往往摹写得极为细致,虽未免不够含蓄,但也有好处,能让我们对宫女的遭遇有更详细的了解。我们通过诗句知道,这个宫女是玄宗天宝末年选进宫的,当时正值豆蔻年华的十六岁少女,而现在却是六十岁的老媪。“十六”轻轻颠倒一下,就是“六十”,而其间又有多少辛酸之泪?当年被选入宫时,忍痛离开父母亲人,而入得宫后,根本见不着皇帝的面,就被心怀嫉妒的杨妃下令打入冷宫!饶你花容月貌,“脸似芙蓉胸似玉”,到了上阳宫,就只能天天坐牢一般守着空房冷窗。这句“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和红楼梦中林妹妹《葬花吟》中的那句“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倒是有些相似,然而这个“上阳白发人”应该比林妹妹更凄苦,林妹妹还经常有宝哥哥来哄,而她在这里,如堕无底黑狱,看不着一丝光明和希望。
  就这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夜夜望着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不经意间,满头青丝已成了如雪的白发,她老了。再不是那个“脸如芙蓉胸似玉”的美人了。这时候,她的心早成灰了。然而,就在这时,皇帝忽然想起了她,因为数来数去宫中就她年纪最大了,也算宫女中的“老前辈”了,于是给她加封了一个“内尚书”的名号,按理她该高兴吧?然而,看看自己这模样,已成为鸡皮鹤发的老太太,并且光这身打扮就够外人笑话的了--她还穿着天宝时的妆束,被幽禁了这么多年,她根本不知道现在该流行什么。打个比方,就像现在有人还一身文革时期的打扮,怎能不让人发笑。所以不要只看表面上诗中貌似轻松的自嘲,其实骨子里是刻骨的沉痛!正所谓:“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真是怎一个苦字了得!
  白居易这首好是好,说得也很是详细,也许有的朋友觉得不够含蓄,有些一览无余,缺乏咀嚼的回味,那么就请读张祜这首诗:
  
  卷511_40 【宫词】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三千里外的家乡,二十年来的深宫,一声歌,两行泪,这就是宫女们的一生。
  
  以上只是唐代其他诗人写宫女生活的诗句,那么宫女们自己写的诗句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从《全唐诗》选几首来看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一、开元宫人
  
  卷797_2 【袍中诗】开元宫人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伴随着这首诗,有一个故事:开元年间,唐玄宗令宫女们为边庭将士缝制棉衣。结果这些棉衣发到兵士手中时,有一位士兵居然在棉袍中发现了一首诗,就是本篇这首。此人不敢隐瞒,于是向主帅报告。主帅又转奏给唐玄宗。唐玄宗将此诗遍示六宫,问是谁所写。这时一个宫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直磕头,口称“万死”,承认是她所写。没有想到唐玄宗并未怪罪,反而降旨,让那个得到此诗的兵卒娶了这个宫女,并说:“朕与尔等结今生缘也”。
  我们来看一下堪称是二人“红娘”的这首诗,写得确实不错。女子作诗,往往和那些饱读诗书的老儒不同,那些“专业”诗人,往往爱堆砌典故,卖弄文采,而女子写诗,通常全凭真情流露。看此诗就一个典故不用,却情真意挚。看了此诗,我们可以想像到这样一个情景:
  寂寞深宫里,一个宫女正在灯下缝制寒衣,对于她来说,皇帝如同远在九霄云外,她只有仰视的份。在这华丽空旷的深宫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男人的气息,对正当青春年华的宫女来说,民间女儿家们的米面夫妻也让她羡慕和憧憬。于是,一针一线缝制这件棉袍时,她自然就想到了那个穿这件棉袍的男子。他是什么样子呢?他的影子模模糊糊,突然一转眼间,这个影子就变成了她多次梦中见到过的如意郎君。作为“沙场征戍客”,他在满地寒霜的塞北,肯定是好辛苦,所以她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边关,飞到这个不知名的男子身上。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把这件棉袍缝得结结实实,又厚又暖。一针一线中,也缝进去她的满怀柔情。然而,情归何处?渺无所依。她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更不可能到禁宫来通达消息!想到这里,宫女不禁满面泪痕,“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只有期待来世的姻缘了。
  然而,这个宫女没有想到的是,她中“大奖”了。难得皇帝心情好,不但没有怪罪她,反而下旨赐婚,这个宫女真是喜从天降。关于此事,网上有的朋友评论说:“面临帝王的赐婚,她的心情如何?总之,事态与作诗之初的愿望有天壤之别了。或许诗作仅仅是表达一种希望而已,或许他根本无法面对眼前这位真实的有缘人,然而一切无可改变了”,也有人说:“面对皇帝的赐婚,如果她有权利拒绝的话,我想她会拒绝的。她之所以期望来世,是因为向往自由的恋爱结合,而非这种仓促强硬的结合”。对此,我觉得这位宫女应该是非常欢喜了,我们不能用现代女子的眼光来看古代女子,如果对于现代美眉,没怎么见过面的男人就生生地捏到一块结婚,那确实心里很是别扭。但对于古代女子,大多数人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前没有见到自己老公什么样的不在少数。这个开元宫女由此诗而离开金丝笼一般的禁宫,得以过上世间正常夫妻的生活,应该已经心满意足了。
  说来唐玄宗对该宫女私传条子“谈恋爱”的处理方式,客观上起到了提倡和鼓动的效果。经此一事后,唐朝宫女们纷纷各显神通,拚命找机会写“情诗”传到宫外,以求再有这样的好运。别说,还真又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二、天宝宫人
  
  卷797_3 【题洛苑梧叶上】天宝宫人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这位天宝宫人就是又一个让宫女们羡慕的例子。自从那位“开元宫人”因诗得佳婿后,宫女都纷纷想仿效。但那种机缘也是可遇不可求。于是宫女们找来找去,发现能走出闷罐头一般的禁宫,可以接触到宫外世界的,只有这御沟中的流水了。所以宫女们灵机一动,她们题诗在树叶上,再让叶子随水飘出宫去,以期有心人能够看见。
  可想而知,宫女们寂寞到了何等地步,她们无望地将愁怀写满一片片叶子,让它随着流水飘出宫去,然而,这种感情恰似水中浮萍,飘浮摇落,何去何依?
  这位“天宝宫人”的梧叶,还是比较幸运的。这片梧叶,正好被大诗人顾况看到。顾况看到后,不胜感慨。天宝末年时,顾况还是一位未到弱冠之年的少年郎,和后来那个大模大样地说“长安米贵”来吓唬白居易的文坛大佬判若两人,于是他就转到了御沟的上游,也在梧叶上写了一首诗丢了进去,就是下面这首:
  
  卷267_85 【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顾况
  
  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接下来,如果按小说、电视剧的套路,顾况肯定会和这位宫中女子来段重头的感情戏,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顾况却离开了洛阳,他们之间就擦出这一星半点的火花,然后就此湮没,毫无声息。虽然很多情况下,也称得上“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但是,真实的历史中没有那么多的传奇,有多少人,多少事,都是随风而散的匆匆过客,也许只能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却再难重现。
  让人还可以得到一丝宽慰的是,顾况的诗居然也被这个宫女拾到了,她又悲又喜,喜的是居然有人看到了她的诗,读懂了她的心,悲的却是,她依旧无法越过这禁宫中的高墙,来到那片自由的天空下。悲喜交集之余,她又写了一首诗,题在红叶上飘出:
  
  卷797_4 【又题】天宝宫人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是啊,正如庄子所说:“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宫女们虽无衣食之忧,但是她们失去的却是人生中最可宝贵的东西--自由。于是她羡慕水波中那片叶子,它可以自由地走到外面的天地。王建有首宫词写道:“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一入禁宫多年,外面的世界在她们的心目中是那么的美好神秘,连扫地夫口中的话都争着听,这又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三、德宗宫人
  
  卷797_5 【题花叶诗】德宗宫人
  
  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天宝宫人虽然没有结成良缘,但众多宫女还是前赴后继,矢志不移地努力。到了德宗年间,叶上题诗又造成了一对如意鸳鸯。
  这个宫女倒在记载中留下了名字,她叫凤儿,是宫中王才人的养女。她在花叶上写了这首诗扔到御沟中,估计也就像我们随便参与个抽奖活动差不多的意思,可能自己也没有抱什么太大的希望。然而,她写的这首诗被一个叫贾全虚的新科进士看到了。这人虽然名字叫“贾全虚”,但却有一番真情意。他拿着这片花叶,竟然痴了,于是天天都在御沟边徘徊。真可谓:“向来痴,从此醉”。他常在御沟边蹓跶不要紧,可引起了皇家警卫的高度注意。这天贾进士又悄悄地来到御沟边,还探头探脑地向宫中眺望。宫中大内高手们越看他越觉得行迹可疑,于是火速出动,将他拿下。如此大案要案,金吾大将也不敢隐瞒,直接禀告了德宗皇帝。皇帝十分重视,亲自审问,原来却是这么一桩风流公案。于是按唐朝宫里的“传统”,德宗下旨,将这个宫女凤儿指婚给贾全虚进士。德宗皇帝虽然在历史上算不得明君,但这件事处理得倒还算入情入理。
  说来凤儿嫁的这个男人,比缝袍子的那个“开元宫人”嫁的要好很多,还是个进士出身。对于宫女来说,这样的姻缘甚是难得。不过就凤儿写的诗来看,水平却相当一般,四句诗基本上是“借鉴”,甚至说是“抄袭”了“天宝宫人”的诗句和诗意,并无特别过人之处。然而,写好诗就能遇到好姻缘吗?这可未必。但话说回来,写好诗也未必就一定得不到好姻缘。下面就是个诗好,姻缘又好的故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四、宣宗宫人
  
  卷797_6 【题红叶】宣宗宫人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首名为《题红叶》的诗,是唐宣宗时的一位宫人所做。后来人们知道,她姓韩,因此又称她为韩氏。她写的这首诗,随红叶飘出后,被一个叫卢偓的应考举子拾到了,此人反复诵读,觉得很是不错,于是就珍藏在自己的箱子里。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宫中放出部分宫女回民间,卢偓娶到一个,正是韩氏。但当时他们谁也不知道这回事。
  一天,韩氏给卢偓收拾衣物,突然发现了箱子底上这首红叶诗,不禁“吁嗟久之”,她万分感慨地对卢偓说:“当日偶题,不谓郎君得之”。可想而知,此夜,两人定然手把红叶,相视泣而复笑,从此笃信缘定此生,至死情深不渝。
  此故事后来演化成多种版本,人名和朝代有所不同,并有戏剧《流红记》传世。这里且不去多说了。我们来看一下韩氏的这首诗,在所有宫中人的诗中,历来都觉得以这首为最佳。明钟惺《名媛诗归》卷九说:“只此四句,波波折折,深情委曲,微而淡,宕而远。非细心女子,写不出如此幽怀,做不出如此幽事”。诗贵含蓄,这首诗深得其中妙味,它不像《袍中诗》那样直接了当地说“愿结后世缘”,也不像“天宝宫人”那样直奔主题--“寄与有情人”,而是说“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宫外方是人间,那宫内是什么的?不明说,然“言止意不尽”,方为味外之味。前两句也不错:“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流水匆匆,流去的就只是水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去的更是宫女们的青春年华啊!可是,“深宫尽日闲”,大好青春,如花似玉的容颜就这样白白老去!因此这首诗得到后代诸多文人的称赞,主要也是因为这一点。像清黄生《唐诗摘钞》就这样夸:“绝不言情,无限幽忧之意,自在言外”。明周珽曰:“斩断六朝浮靡妖艳蹊径,是真性情之诗。‘谢’字,‘好去’字,涵无限情绪,无限风趣。”
  确实,这首诗堪称宫女“红叶系列”诗中的压卷之作。
  
五、僖宗宫人
  
  
  随着时代的推移,到唐僖宗年间,宫女又“发明”了新的花样,那就是缝制军士们穿的棉袍时,把金锁等首饰缝进去。大概是怕一般军兵不识字,就是看到诗后也丢到一边,故而又琢磨出这样一个方法。于是就有了下面这首金锁诗:
  
  卷797_7 【金锁诗】僖宗宫人
  
  玉烛制袍夜,金刀呵手裁。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
    
  这诗虽不如上面那首我们刚评的“红叶压卷诗”更精彩,但“锁寄千里客,锁心终不开”也颇为奇特新颖。钟惺也不得不夸道:“锁情锁心字俱奇,奇尤在锁情相寄耳”。但是这位宫女的一片苦心也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这件棉袍被神策军中的一名叫马真的军士所得。果然,他对诗并不感兴趣,只关心金锁值多少钱(此人一点浪漫细胞也没有),于是他拿金锁到集市上变卖。有人见他区区一个军汉,却居然有这等精致名贵的器物,不免起了疑心,将他告发。主将拿了金锁,上奏朝廷。唐僖宗虽为末代昏君,但对于这等事还是依照从前的老规矩,将这个宫女嫁给了马真。马真感激不尽,后来唐僖宗被黄巢打得狼狈而逃,奔至四川后,有一员大将夜不解甲,24小时保卫在唐僖宗身边,唐僖宗大为感动,一问才知,此人正是已升为将军的马真。
  
  然而,红叶为媒也好,金锁为媒也好,得有此等机缘的宫女毕竟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宫女都只能一天天在无望中老去,当所有的梦都被无情的风吹走,稚嫩的心落满岁月的尘土,留下来的只有空虚和麻木。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这就是绝大多数宫女们的宿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收藏起来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6-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长安月下的红袖馨香--《全唐诗》中的女性

素以为绚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1-10 19:33 , Processed in 0.0933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