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对联雅居
收起左侧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6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这个贴子最后由度日愉年在 2005/07/16 03:50pm 第 3 次编辑]

柳下垂竿不为鱼
园中绘画何须墨

园中千姿百色用墨水何时描得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6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强调: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我感觉“下”是动词。“柳”就是主语。全句是将柳拟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6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崖边缘木因求火
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下面引用由老刘2005/07/16 05:24pm 发表的内容:
强调: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我感觉“下”是动词。“柳”就是主语。全句是将柳拟人。
柳作主语到是蛮不错的想法,但是这句的作者恐怕还是把人作主语的,因为下是动词的话,垂杆的说法不成立,杆是横的,钓线才是垂着的柳丝。
作者应该是想写柳下垂杆的乐趣,不是渔之乐而是钓之乐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我也觉下应是动词,柳是主语,如下是方位词的话,则这联也无啥新意和奇特之处了,呵呵,一已之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这个贴子最后由顾飞飞在 2005/07/18 12:11pm 第 5 次编辑]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一下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一位逸士坐在柳荫下垂钓,却对鱼儿是否上钩并不在意——颇得无理之趣。此时我们可以想像到夏日的溪流、微风、蝉声……一种闲适之情油然而生。
我一直认为好的意境对出句能够给人带来丰富的遐想,触发我们心灵深处某些优美的情感,之所谓“意在言外”,而不拘泥于字面的意思——寒枝的这个出句想来是符合这一特征的,也许这也正是此句能够入选的原因吧~~。
而对句所表达的意境则应与出句有着自然的联系,达到浑然一体的的效果,方为佳对;否则,纵然字面所对无误,也会由于“境隔”而落于下乘。
关于老刘联友所提出的“‘下’是动词。‘柳’就是主语。全句是将柳拟人。”我不赞同:
如果“下”是动词,则“垂杆”应该是用来比喻柳丝的复合型名词(柳丝形如钓丝),然而用“杆”来比喻柳丝实在是不尽人意;
如果将“垂”和“杆”分开来解,则如一卷经书联友所说,“下”就和动词“垂”重复了。
下面试评诸位联友的对句,有不妥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对句:林中满月愁惊雁 [一卷经书]  即惊弓之鸟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意境较为凄清,境隔了。主语是“满月”。另外,“林”对“柳”、“满”对“垂”、“愁”对“不”、“惊”对“为”都有些问题。
对句:竹间横笛何招蝶 [一卷经书]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依古韵(“笛”、“蝶”为入声,但出句中的“为”古音只有平声,所以最好按今音来对),写逸士竹间吹笛,意境与出句相仿,惜“笛”与“蝶”之间的联系似乎不及“竿”与“鱼”来得自然,且“招”字过实。
对句:花间试墨只因鹤 [一卷经书]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墨”与“鹤”并无“竿”与“鱼”之神通,“只”字音韵不佳。
对句: 花间把酒需邀月 [小楼蠢鱼]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偷换句太白的对对.
飞飞试评:对句意境过熟,“邀”字实了些,“月”对“鱼”稍宽。
对句: 松前拄杖只因鹤 [小楼蠢鱼]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令人想起那位梅妻鹤子的林处士来,意境比较和谐,但不及出句能于看似无理之中见情趣。“只”字音韵不佳,建议改为“皆”。
对句:庭前倒履皆因燕 [庸附风雅]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写逸士迎接燕子的欣喜之情,得无理之趣,但“履”与“燕”并无“竿”与“鱼”之神通,不知是否有典?
对句:灯前看剑徒伤酒 [南云北飘]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表现一种沉郁的意境,与出句连读,转折处显得不太自然。“伤”字过实,“酒”对“鱼”、“灯”对“柳”略宽。
对句:瓜田纳履何关盗 [凡心一点去]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重在说理,而出句则是于看似无理处见情趣,还是景的成分偏多。“盗”在此处是概念性名词,用来对实义名词“鱼”未免太宽。
对句:舟中落子无须酒 [烛之幽]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也写水边事,境因景近,只是“子”与“酒”并无“竿”与“鱼”之神通。
对句:舟中和句无须酒 [烛之幽]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问题与上句类似,“句”对“竿”略宽(“竿”是实物)。
对句:舟中落笔无须案 [烛之幽]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问题与上句类似。
对句:云间弄曲何关雀 [猫猫酸子]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中“曲”与“雀”联系本就较弱,且自言“何关”,难与出句匹敌。“曲”对“竿”稍宽。
对句:月中举斧徒伐桂 [蕙芯]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的主语是传说中的吴刚,出句的主语则是“我”,上、下联未免有些各说各话的感觉。
出句:塘前举杯因邀月 [大漠胡杨]
对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与小楼君的“花间把酒需邀月”有些相似,但把“邀月”的地点坐实在“塘前”与下联对照不免有些重复,且“杯”、“因”出律了。
对句:山中采药无非病 [凡心一点去]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还是重在描述常理。
对句:梅林煮酒因逐鹿 [凡心一点去]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凡心君是想用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么?用此“鹿”对“鱼”恐怕有些无情,“逐”字太实,“梅林”对“柳下”失对。
对句:花间举扇皆因碟 [潮汐]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中的“碟”似为“蝶”之笔误。上联写美人,下联写逸士,未为不可,惜对句未得无理之趣。
对句:荷间弄棹非寻渡 [月和弦]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颇得无理之趣,意境上也与出句一致,只是“寻”字过实,“渡”对“鱼”过宽,“弄”字似乎也可再推敲一二。
对句:花间应对只因友 [不速客]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写于花间与友人唱和之乐,而出句所写之景较静,境隔了。“对”对“竿”、“友”对“鱼”过宽,“只”字音韵不佳。
对句:湖中探月皆因酒 [玉冬丁]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得无理之趣。只是此“月”是月在水中的倒映,“竿”则不同。“湖”对“柳”、“酒”对“鱼”略宽。
对句:松间问鹤皆因梦 [边关月]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的主要问题在于“梦”字使前面的“松”、“鹤”有虚写之嫌,“梦”对“鱼”也过宽。
对句:园中绘画何须墨 [度日愉年]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是否写园中景色如画,故而无需笔墨?则此“画”为喻格,而出句中的“竿”则不是。
对句:崖边缘木因求火 [逸观春秋]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是写钻木取火还是拾柴火?(“缘”字似乎有些含混) 与出句之意相差较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斑斑辛苦了 请用香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搬个板凳认真听讲,飞飞好评,学习进步.
南云北飘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7-16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多谢各位联友鼓励,飞飞鼓勇而来,评论不当处,还当商榷。
下面引用由南云北飘2005/07/16 11:52pm 发表的内容:
飞飞斑竹辛苦!稍有点不同意见,探讨之。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垂杆不为鱼者,以姜太公名。故此句中应有隐士待仕之意,看似洒脱,其实无奈。故化稼轩句意对之“灯前看剑徒伤酒 ”,当属意合。不知斑竹以为 ...
南云君:
古之垂钓者如姜尚、严子陵者,似皆可用于此句,故出句不一定必含待仕之意。
且稼轩“醉里挑灯看剑”何等悲愤沉郁,因此我觉得即使出句暗含待仕之意,上、下句的转折也有些过大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对句:风前弄笛吹成雪 [绿云清筝]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这个贴子最后由烛之幽在 2005/07/17 00:38am 第 1 次编辑]

支持飞飞老师观点:
对句:舟中横笛无须调 [烛之幽]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再请斑斑指点 辛苦了~ 先敬香茶一杯谢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飞飞评的细致。也凑一句,请指点:
对句:花间酌酒只求醉 [莲叶何田田]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呵呵~~严重抄袭之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19 14:36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5-7-1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对不起,上一句没照规定书写,现在重来一句
          石上闲聊情忘物 [不速客]
          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两个忘了正业的垂钓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对句:山中采药无非病 [凡心一点去]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对句还是重在描述常理。
    对句:梅林煮酒因逐鹿 [凡心一点去]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飞飞试评:凡心君是想用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么?用此“鹿”对“鱼”恐怕有些无情,“逐”字太实,“梅林”对“柳下”失对。
    ---------------------------------------------------------------------------------------
    飞飞辛苦了,多谢指点!稍改一下,再请教:
    对句:山中采药何关病 [凡心一点去]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想写深山隐士,采药是他的生活,非因病了或为治病而采药.

    对句:梅林煮酒皆因鼎 [凡心一点去]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梅林煮酒,群雄逐鹿,意在问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9-15 14:10
  • 签到天数: 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5-7-17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谢谢飞飞指正!再学习:
    对句:荷间摇橹岂因藕 [蕙芯]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偶也来洒洒,老师指点,进步可以快一些。

    出句:柳下垂竿不为鱼 [拣尽寒枝]
    对句:风中把酒常邀月[对联爱好者]
    飞飞老师可以评一下吗。拜托了,谢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不是老刘强项。但请领导再详参。
        领导讲:关于老刘联友所提出的“‘下’是动词。‘柳’就是主语。全句是将柳拟人。”我不赞同:如果“下”是动词,则“垂杆”应该是用来比喻柳丝的复合型名词(柳丝形如钓丝),然而用“杆”来比喻柳丝实在是差强人意。
        老刘强辩:
    1,人若将杆垂,杆就也是“垂杆”。许人用垂杆,就许柳用垂杆。
    2,柳丝不象杆,那上面的树枝呢?人垂“杆”,就一定没线吗?不说就是了。似乎这么直解,也太没情趣了。
    3,非要认为“下”是方位词,“柳下”做为方位结构是指垂杆的位置,那也不一定就是“人”!何谈隐士?如“光棍”就更有意境,还含机巧。光棍,指光(日光有日光的情趣,月光有月光的情趣)透过柳树泻下的光。
        导及各位朋友非与在下一致,只是强调一家之言。玩耍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顾斑主,六楼的烂句为什么不批评呢?
    又,差强人意者,尚能令人满意也。您可能误用了这个成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7-17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4]柳下垂竿不为鱼

    在下也不同意老刘的解读,但是非常欣赏老刘见解之独到。在下以为出句者也是将柳下作方位词来用的,但是这并不能限制读者将“下”理解成动词。阅读欣赏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能读出他人未读出的意思来,是阅读的最大乐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唐诗宋词》网站 ( 苏ICP备2021032776号 )

    GMT+8, 2025-8-5 12:48 , Processed in 0.0844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